会议类新闻稿范例(热选(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会议类新闻稿范例(热选(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会议新闻稿1

一是夸大。将很普通的新闻事件,上升到具有全局作用和意义的高度。如:某地春节前举行了一场文艺晚会,来稿给予了特别拔高,说这场晚会展现出当地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富民强旗(县)的崭新格局,实现远大目标的决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其实当地举行一场文艺晚会的目的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愉悦身心,在欢歌笑语中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没有那么重大的政治任务,这和全国或全区举行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专题性文艺晚会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代言。作者在稿件中替当事人说话。如:某地成立一个幸福基金会,作者在叙述完新闻主体后,笔锋一转写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类似的爱心救助活动中,形成蔚然成风的助学局面,让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在当地生根、开花、结果。话没有错,但由作者直接代言就显不妥。现在各种公办、民办救基金会相当多,大家都呼吁社会各界捐款扶贫助学。捐与不捐毕竟是个人的意愿,在新闻稿件中单独为某项基金会呼吁捐款就不合适了。如想发议论,应在纯新闻之外,针对这一社会现象采用特写、短评等其他文体,或由基金会负责人直接说话为好。

三是唠叨。纯新闻写作讲究删繁就简,万事搞定,让人一听或一看马上就明白。但是有的作者似乎并没有掌握纯新闻写作的方式方法,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多写上几句把稿件拉长,以显示稿件的重要性。殊不知,稿件质量的高低不是由字数的多少来决定的,关键还要看新闻价值的大小和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多余唠叨式的议论不仅不能提高稿件的质量,还会使新闻主题被湮没或分散。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不恰当或空泛的议论,只能使新闻的可信度降低,传播效果下降。

为什么有的作者喜欢在新闻写作中加入多余的议论呢?新华社记者对此问题有精辟的论述,是为了追求新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结果弄巧成拙,写出的新闻不伦不类。新华社记者认为,新闻除了纯新闻外,还有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新闻、评述性新闻等。这后三类新闻是可以发议论的,至于如何发,那就要看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啦。

会议新闻稿2

[关键词]:新闻节目 电视台 新时期 存在问题 对策

现如今,虽然娱乐节目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态势,但新闻节目因其固有的信息传播的特定性,在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中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首先描述电视台新闻节目暴露的问题,接着就怎样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办好新闻节目给出若干合理化对策。

一、电视台在做好新闻节目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1、新闻节目的报道模式较为呆板、固定、僵化,缺乏新意

长期以来,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常常延续采编新闻、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拍摄、撰写新闻报道稿件和编辑整理等固定化的模式,这些程序当然必不可少。然而,长此以往,新闻报道的内容却相当淡化、结构也有不少雷同之处,在人物采访时所拍摄到的画面较为“死板”、僵硬、不显得自然。与此同时,重复的镜头比较多,不善于找到新闻的闪光点,造成群众们在收看新闻节目时顿感枯燥单调、毫无精神的现象。

2、会议类型的新闻较多,与民生相关的新闻较少

人们总会发现,不论哪个级别的行政区域,新闻节目中有着过量的会议类型的新闻,特别是一些县级新闻节目,县级电视台的会议新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整个新闻节目有近一半的时间均在播放各级组织和领导开会的情况,当然这些均是十分必需的,有助于社会公众及时地了解当地或者整个国家的大政方略,然而,时间长了,群众便会无法获取一些与切身利益紧密相联的新闻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节目对群众的吸引力和魅力。

3、新闻节目的稿子质量普遍不高

为数不少的新闻节目总爱用“模板化”的话语系统,也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新闻报道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在报道会议类新闻时,新闻报道稿件中总是出现“某领导强调”或者“经某部门审议通过,并在即日起施行”等短语或者句式。新闻稿件一直也无新的创意,稿件语言过于呆板、不会变通、改善,群众长期收听难免会产生一些疲倦感。

二、电视台做好新闻节目的对策

1、破除程式化的报道样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新闻

新闻节目制作者需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深刻地意识到人民群众所要了解的一切新闻信息,变过去死板的报道为如今鲜活的报道,更多的渗透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所要表达的事情讲清楚、弄明白,改变以往新闻报道“官话一大片”的现象,推进新闻报道方式的整体突破和创新。

2、改进新闻节目的内容,更多的贴近百姓生活、工作实际

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闻节目的内容中需不断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新闻制作者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自觉地同党的主张和群众的意志相统一,让基层各界群众成为新闻节目的主要角色,站在群众的视角上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一方面,既要弘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报道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事实,并深入基层,第一时间报道真实地民众生产、生活状况,让大家都能看到在党和国家悉心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所取得的各项物质、精神文化成果;另一方面,电视台在新闻中也要捕捉一些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但因种种复杂因素又没能彻底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引起政府的照顾和全社会的关注。

新闻节目若能改革内容,以人民群众为线索开展深入报道,那么在报道会议类的消息时,更有利于群众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理解透彻并牢牢坚持、把握。则新闻节目会瞬间迸发出强劲的收视魅力,增强吸引力。

3、提高新闻节目的稿件质量,推行稿件语言的口语化

电视台新闻节目组在审核稿件时不能仅走“程序”,而要妥善组织好新闻稿件的解说词。要依照采访群体的对象差异,严格依照采访的内容,勉励广大记者深入了解新闻稿件的实质内涵,为保持新闻报道的绝对准确和真实性,稿件中可引入被采访对象的原话,以增强报道的亲和力;旁白部分的叙述也要由采访记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五一十地描述出来;在报道“三农”系列的新闻时,应尽量地回避一些书面用语;稿件制作完成后,要经新闻节目组的负责人反复审阅,查看新闻稿件在语言表达等内容方面有之处,审验无误后,可直接就某个社会话题在新闻节目中进行深度报道。

4、创新新闻报道的编排方式

过去一则新闻节目中往往未注重突出关键点,总善于用陈述性的语言来叙述新闻消息。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与突破,新闻节目假若对编排方式不做出相应的改进,则很难融入媒体改革的进程之中。基于此,新闻节目在报道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会议时,也不能仅陈述领导的讲话要点,而是要将会议所宣讲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情况做出详尽的论述,促使受众能直观地了解党和国家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与此同时,社会类的新闻节目要把人民群众急需了解、把握的新闻动态充分深刻地挖掘出来,尤其是为了顺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善于透过新闻记者真实的镜头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先进事迹再现出来,以便于在满足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提升新闻节目的广泛性和针对性,也起到一个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的巨大作用。

针对上面提到的“主次”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节目 工作者,需有分清主次的能力。在报道重要新闻消息时,记者需有相关知识的铺垫、理清报道的思路、记录较为完整、精确的采访提纲,这样制作出来的新闻才会更有实效性和观赏性。

结语:

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需坚持“新闻立台”的重要原则,充分挖掘自身的优良潜能,及时地弥补和改进新闻报道中的缺陷与不足,努力打造新闻节目品牌,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

参考文献:

[1] 张亚华。新时期电视台新闻节目整体效应浅说[J]. 声屏世界,2011(10)

[2] 陈建楠。电视台新闻报道整体效应浅说[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4)

[3] 钱逸鑫。 关于办好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的思考[J]. 传媒观察,2008(10)

会议类新闻稿3

20xx年11月18日下午五点四十分,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下文简称计信学院)在理二401教室举行了“计信学院第四xx届校运动会表彰大会”。莅临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分团委副书记兼15级辅导员文国秋老师,XX级辅导员韩明威老师,XX级辅导员赵琬玲老师以及实习辅导员彭秀雪,计信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李晓君,学生会主席林熙杰,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院学生会各部门代表,各班代表及运动员代表等。

会议伊始,主持人带老师及同学们回顾了校运会的精彩瞬间,图片中运动员们突破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主持人宣布了教工组、学生组获奖名单,突出贡献班级等。而后,15级软工李耀卓同学作为获奖运动员代表上台发言,讲述了校运会的体会与感悟,恶劣的天气和不适的身体没有削弱他的热情,体育部、志愿者的服务以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帮助,让他深刻的体会到了“计信一家人”的氛围。紧接着,学生会主席林熙杰作为学生工作组代表总结了学生会在校运会期间的工作,同学们的积极表现展现了计信学生会的凝聚力。接下来便是XX级辅导员韩明威老师对校园会做出了总结,对校运会期间的工作提出了表扬,也指出了工作中的不足指出。同时,韩老师对运动员、志愿者、啦啦队等同学做出了表扬,对训练、组织工作等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提出下次运动会要为了更好的目标去努力。

会议最后,全体同学合影留念,共同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47 1860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