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1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县银企合作的态势,振奋精神

一方面是金融业发展来势较好。具体数据略,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行列。

另一方面是银企合作前景看好。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我县银企合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20x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0亿元,增长%,规模企业达173家,实现产值亿元,增长49%,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加快银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县内银行、企业的观念有新的转变,求创新、求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必将进一步加快银企合作步伐。

二、大力推进20xx年银企合作步伐,务求实效

今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把加强银企合作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指导,注重服务,务求实效,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遗余力地为构筑新型银企合作关系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

我们将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银企座谈会、洽谈会、协调会,积极创造条件,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为银企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互利共赢创造更多机会,搭建合作平台。

二是提供优质服务。

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掌握银行的信贷投向、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项目的可行性,积极为企业的产业发展、项目运作当好参谋,以实际行动为金融部门的信贷活动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信息,有效提高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投放的力度。

三是构筑信用体系。

县政府将加大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力度,对不讲诚信、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将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切实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6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湘潭县金融生态安全环境的实施方案》,规划通过3年的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金融秩序稳定、社会信用良好、金融业平稳发展、经营效益稳步增长的金融安全区。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

一方面是落实政策。我们将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金融信贷扶持政策,协调解决金融部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促进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大奖励。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县政府将继续加大资金奖励,并予以表彰。

三、全力促成本次银企合作签约仪式,再创新高

在此次会议前,根据忠红书记、束林县长的安排,县政府多次召集各申报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会议,组织项目发布的筹备工作,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申报统计汇总,再通过详细调研,多方斟酌,认真评议,确定了38家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进入此次申报贷款的笼子,其中农业产业化企业9家,工业企业29家。县内8家银行中,有7家银行将在本次会上对22个意向项目签订贷款合作协议,需求贷款亿元。同时,县政府还将积极促进申报之外的企业与银行衔接沟通,为更多企业争取贷款资金。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增强银企合作的实效性,构建银企战略伙伴关系,是当前银行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因此,在新形势下,银企一家的思想不能有丝毫动摇,互利共赢的观念不能有丝毫动摇,银企共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不能有丝毫动摇。加快推进我县银企合作步伐,要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金融要勇于创新,着力解决存贷问题。

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克服“零风险”信贷意识,从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缺乏、投入不足的实际出发,用足用活国家金融调控政策,慎贷而不惜贷,致力于开办新的业务品种。特别是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对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要切实解决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积极扩大信贷投放,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2、企业要严格自律,着力解决信用问题。

企业要树立诚信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严格按规定使用银行借款,自觉接受银行监督,按时还本付息,用诚信架起银企合作的新桥梁,用诚信开创银企合作的新天地。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严格财务会计制度,正确处理借贷关系,纠正企业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的现象。同时,各企业要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把借贷资金用好用活,发挥资金的最大效应。

3、政府要加强协调,着力解决环境问题。

一是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要科学制定县域支柱产业发展规划、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和传统产业提升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银企合作环境。二是制定全面的考核办法。对银行,主要考核月平均贷款额、年度贷款余额、两型产业和县重点企业的贷款额以及银企合作项目的贷款进度四项指标;对企业,主要考核技术改造投入、技术创新投入、项目建设进度、税收贡献四项指标;对部门,主要考核服务质量,要求各相关部门做到贴身服务、无缝衔接,切实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同志们、朋友们,银企合作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搞好银企合作,共建互动平台,直接关系着银行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关系着“两型社会”建设重大战略的顺利推进,关系着县域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让我们以这次签约会议为新起点、新动力,密切协作,携手共进,为构建新型银政、银企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本次银企合作签约仪式取得圆满成功! 祝县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珠联璧合,硕果累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这4篇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是来自于山草香的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2

尊敬的学庆市长,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学庆市长率领梧州市代表团前来我市参观考察、传经送宝,出席肇梧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第三次市长联席会议,这是肇梧战略合作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对梧州市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刚才,学庆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深化肇梧战略合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成。下面,我就加强肇梧战略合作谈三点意见。

一、肇梧战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肇庆与梧州交流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两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积极创新合作发展机制,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园区建设以及教育、文化、旅游、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共同组织实施51个合作项目。以交通对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明显加快,对接两地的桥梁和公路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南广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段全线动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总体发展规划获得两省区政府通过正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我们两市作为粤桂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共同受益者,分享了区域合作带来的红利,肇梧战略合作成为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去年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增速居珠三角前三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首超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二广高速怀集至贺州段建成通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城市加快扩容提质,生态建设有新进展,民生实事取得实效,蝉联全国综治“长安杯”,荣获第xx届省运会承办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梧州市坚持“东向”战略,以“三年一工程”为抓手,加快建成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显示了充足的发展后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为桂东南城镇群核心城市,苍海新区成为自治区重点推进的四大城市新区之一;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新能源示范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国字号”发展平台和谋划引进大项目、大集团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改革发展经验非常值得肇庆认真学习借鉴。我们两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肇梧战略合作发展空间巨大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新时代。从国际上来看,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等世界知名经济区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纽约都市圈制造业产值占全美三分之一,东京都市圈经济总量占日本三分之一。从我国来看,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区16个市经济总量合计已占全国五分之一,环渤海经济区成为北方经济新引擎和我国第三个增长极。从广东省来看,广佛肇经济圈以加快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去年,广佛肇经济圈生产总值超过上海(21602亿元)和北京(亿元)的经济总量,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的38%、%、25%。这些成功的案例,充分说明区域一体化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世界经济的大趋势、大潮流。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把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最近,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基本完成,即将上报国务院审批,肇梧战略合作被列为“珠江—西江经济带”重点领域,试验区被列作单独章节重点部署,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桂两省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粤桂战略合作发展,全面支持肇梧两市率先开展跨省区合作。我省在部署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中,明确把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构建高铁沿线经济带合作发展机制、协同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列为重要内容。这些全新的战略取向和政策支持,必将进一步提升肇梧两市在粤桂合作乃至中国东西部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为肇梧两市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

去年初,广东省委胡春华书记到肇庆视察时,要求肇庆要利用各种交通大动脉交汇的优势,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赋予了肇庆全新的发展定位。为此,我市把加强肇梧战略合作作为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重要抓手,把推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发展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同样,梧州市在被彭清华书记定位为“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之后,充分发挥连接东盟、背靠西南腹地的优势,全面加大向东扩大开放的力度。为了提升两地战略地位、实现互利共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学庆市长和我分别接受了人民网等媒体的采访,积极宣传推介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特别是肇梧战略合作的优势和前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上,我建议中央政府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打造全国第一个东西部直接融合的流域一体化平台。我们两市还联手两省区发改部门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诉求,力争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的互信合作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有力促进肇梧战略合作越来越紧密,肇梧共赢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在推动粤桂战略合作、东西部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肇梧合作必须务实有效推进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肇梧深化战略合作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肇梧合作与发展需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和更加开明的胸怀,加强优势互补,密切协作联动,共同打造更具活力、更有后劲的区域一体发展合作体。围绕两市下一步深化合作的重点,我提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肇梧战略合作的关键动力。积极创新跨省区、跨市县的多层次合作机制,构建完善多层面的议事协调制度,共同争取两省区尽快成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专项工作协商对接机制。争取国家、省支持两市在更多领域实施政策叠加模式,在两市事权范围内共同赋予试验区更大的审批空间。尽快制定完善试验区实施市场化运作和共建共享的管理制度,探索两市以股权合作推进试验区投资开发的实现方式。二是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肇梧战略合作的关键抓手。刚才,联席会议通过了今年肇梧战略合作工作计划,确定了39项合作项目,要紧紧围绕项目的落实推动两市合作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南广铁路肇庆段年内建成通车,尽快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交通连接线项目,争取柳肇铁路、西江3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等15项前期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争取两省区政府尽快印发实施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配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审批做好政策研究,加快试验区路网、污水处理、给排水、能源、防洪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由两省区牵头开展联合招商,引导东西部优势产业对接发展;深入推进两市党建、教育、科技、劳务、医疗卫生、旅游、应急等合作项目,努力在资源共享、互通互认方面谋求新突破。三是坚持把加强环保联防联治作为肇梧战略合作的关键领域。完善两市在西江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环保准入标准、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的规划衔接,加强协同开展流域水源污染监测整治,强化环保联合执法和应急管理合作,加快推进粤桂环保联防共治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共同保障辖区西江河段水质达标和用水安全,积极推进流域森林绿化建设,共同打造西江流域优美生态环境。

同志们,推进肇梧战略合作是广东广西两省区交给肇梧两市的战略任务,是我们两市谋求共赢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我们具备更加完善成熟的合作基础,面临更加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抢抓机遇,深化合作,创新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肇梧两市更加美好的明天!

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3

尊敬的长涌主任、永洲厅长、各位企业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省经委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精心组织下,我院校企合作大会今天隆重拉开了序幕。谨此,我代表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界的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努力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本着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原则,省经委特召开此次校企合作对接洽谈会议,这次大会的创新意义在于政府搭台,企业与高校“联姻唱戏”,构建双向选择的“大超市”,供需直接见面,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招生就业工作。通过这次大会,我院将放大校企资源和人才共享的互补优势,旨在实现“三个推进”,一是推进供需见面,实施“订单”教育;二是推进校企联手创办培训和实习基地;三是推进学生就业,拓宽双向选择的渠道。有效地向社会、政府领导、向企业界做到“三个展示”,一是展示我们办学的质量和特色,二是展示我们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文化,三是展示我们为企业服务的诚心和实力。

我院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已有50多年的历史,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办学五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现占地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一栋12层27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主楼,六栋宿舍楼,一栋图书馆楼,一栋实验楼,一座室内体育馆,一座13万平方米东北地区最大的校外工科实训基地,一座标准塑胶运动场和1400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3000平方米的篮(排)球场,13个计算机实验室,27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一个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78个省内外实习基地。1万平方米的游泳馆和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正在兴建之中。学院构建了一支文理工结合、梯队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11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14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05人,“双师型”教师196人。目前,学院在校生7000多人。

我院共设有13个教学系部,会计统计系、财政金融贸易系、工商管理系、经贸外语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社会科学与行政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热能环保工程系,研究生部、基础部、培训部和成人教育部,开设了37个高职专业。通过组织四次高职教育大讨论,学院确立了“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兼办文理的高级蓝领学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发展定位,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特长能力的指标体系,打造工商品牌,努力培养“德智体能心”全面发展的五星级大学生。

近两年,学院就业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局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密切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就业打开渠道,畅通出口,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学院一直坚持“全院围绕教学转,教学围着就业转,就业围着市场转”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反弹琵琶指导教学,遵循“内练技能,外树品牌,编织网络,拓宽出口,就业为本,指导教学”的基本思路,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和就业力度,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能树起特长品牌的、有市场的、适销对路的人才。学院大力发展“订单式”教育,20xx年我院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9%以上,一些工科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很多学生被招聘到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动力等大型企业就业。今年3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我院就业工作进行了报道,在北京“两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学院将长期编织企业网络,找准市场定位,打开就业通道,立足于为地方经济服务,打造学院的专业特色和技能人才培养品牌,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集合优势、共同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今天下午13:00,在主楼一楼大厅设10个展台,向企业汇报展示高职专业人才和企业培训的实力,欢迎各位企业家予以指导和选择。

此次校企合作大会开在了学院迎接高职评估争创示范和争当全国文明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在了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年和全面迎接党的xx大的关键时期,学院将抓住这次难得机遇,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加大推进工学结合力度,以企业的需求为动力,采取开放办学的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今天到会的各企业的各位领导将是我们终生合作的朋友,我们一定急企业所需、帮企业之所忙,动员全院的专家教授和实验室的资源,竭诚为企业服好务,把我们学院建成为您们输送人才的摇篮、为您们员工培训的基地和咨询策划的外脑。建立宽口径和深领域的精诚合作。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经委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落实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以迎评为契机,借大会的东风,与时俱进,改革发展,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党的xx大胜利召开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战略合作会议讲话稿4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苏、锡、常、通四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齐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大计,这是区域交通物流发展的一次盛会。我谨代表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xx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高开稳走发展态势,GDP达到7万亿元,平均增长%,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之一,20xx年苏锡常通四地GDP的总和为万亿元,占整个长三角地区GDP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高地优势明显。四地又同属长三角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自然地域连为一体,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四地基础设施日渐连接成网,城市边界日趋模糊,已经成为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空间上连绵成片的城市综合体,在四地内部率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苏州作为外向型经济重镇,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9亿元,今年将破万亿;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1亿元,今年有望达千亿;完成进出口总额2741亿美元,今年预计将近3000亿。20xx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万亿元,实现交通物流增加值286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421亿元,与GDP的比率为%,比全国平均水平下降个百分点。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苏州与周边地区物流联系日渐频繁,20xx年苏州运往无锡、常州、南通三地的货物总计1528万吨,相当于运往浙江全省总量的2倍,运往江苏省内其他地区总量的倍,在长三角地区中仅次于上海。

在交通物流发展过程中,苏州市对内促进转型升级,对外强化沟通协作,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继续加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公路建设方面:苏州“一纵三横一环二射三联”高速公路全面建成;26个高速公路车道与上海对接;56个高速公路互通带动全市95%的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5公里。

航道建设方面:全市共有运输航道298条,通航里程达,以市区为中心,以苏南运河和申张线为主轴的江湖相通、干支相连的水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港口建设方面:苏州港码头泊位218个,年设计吞吐量达2亿吨;集装箱泊位11个,年设计吞吐量460万TEU,物流聚集效应日益显现。苏州港三个港区中,太仓港区发展最为迅猛,在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通行费优惠等政策的扶持下,集装箱吞吐量迅速攀升,目前已超250万TEU/年。

物流园区建设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联合发展”的模式,依托综合运输枢纽、港口及交易市场,重点扶持建设了保税物流园区、临港物流园区、综合性物流园区及专业化物流园区等四类现代物流园区,自20xx年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2千余万元,总计建成大型物流园区、货运站场32个,吸引驻场经营业户1500余家,带动民间资本投入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总计亿元,物流基地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

二是不断提升交通物流业服务能力

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实行重点企业分类管理。目前,苏州市拥有专业货物运输企业4400余家,其中:其中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企业40余家;国家A级以上企业106家,3A级以上80家;省重点物流企业32家、省重点物流基地11家。交通物流服务涵盖快速整车运输、快件速递、专业运输、仓储、多式联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信息管理等物流链基本内容。

运力结构调整方面,引导物流企业发展满足城市配送需要的环保轻型厢式货车、满足区域性长途干线运输的重型货车;大力发展专用车辆,包括集装箱车、冷藏运输车等专项运输车辆及高利用率的甩挂运输车辆。截至20xx年底,苏州市拥有道路货运车辆9万辆、44万载重吨,车均载重吨,厢式车、集装箱车、罐式车、专项作业车等专业化车辆比例达到了43%。

三是积极推动交通物流重点项目发展

物流信息化方面,从20xx年开始建设了“苏州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经过市场调研、方案论证,现已正式上线运行。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商业化运作,对无力投资信息化建设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免费个性化信息服务、网上宣传以及运输经营资质查询、车辆维护提醒、货物跟踪、网上交易、车辆调度、诚信认证及保险服务等增值服务。目前,已有4200余家企业入驻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累计发布车源信息万余条、货源信息70余万条、资讯信息5千余条。与传化物流基地、白杨湾物流中心等企业级信息平台、苏州市运政GPS综合管理系统、GIS系统进行了成功对接,实现了对5000余辆运输车辆的实时跟踪和3000多家运输企业的GIS定位。并开发完成甩挂运输、危险品运输、智能运输管理等多个应用软件交付企业试用。

甩挂运输方面,充分发挥部、省甩挂运输企业的示范效应,鼓励企业开展甩挂运输。一是以港口、站场、仓储等大型物流基地为节点,发展“一线两点”甩挂运输,形成并完善生产企业到货运站场、货运站场到港口、港口到生产企业的“点到点”甩挂运输网络。二是依托产业集聚区,通过优化运输网络和组织方式,加快发展区域内多个生产企业到物流中心的“循环”甩挂运输。目前部、省两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共计投入甩挂运输规模达81头、162挂,日甩挂箱运量可达160TEU。

在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苏州全面落实“三区三城”战略的背景下,苏州交通物流业迎来了全面提速升级的发展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推动下,物流业不仅要支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资源消耗,来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物流需求,对物流的成本、速度、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先进制造业物流需求将会成为新的亮点,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快递配送等新型业态将加快发展。

——物流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物流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传统物流的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物流市场兼并重组将持续发生,中小物流企业谋求新的市场定位,超大规模物流企业或物流企业联盟将会形成。

——区域经济加强合作,相邻城市同城化趋势,将会产生新的“物流圈”,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日用工业品下乡形成的“双向物流”网络将成为重点建设内容。

——由高速铁路和水运网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将会极大地改善物流运作条件。特别是高速铁路网形成,客货分线后,铁路运能将会集中释放,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成为可能。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的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将稳步提升。

——面临日益紧张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将难以为继,物流发展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对照交通物流面临形势,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苏州交通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一体化战略为指引,围绕“三区三城”建设,以综合运输枢纽、港口、交易市场等为依托、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助推,构建国际保税物流体系,促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优化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发挥港口物流综合功能,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全力拉长物流产业链。引导制造业企业扩大物流需求,逐步将生产制造和商贸领域以外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流通领域的加工、整理、配送等业务有效分离,按照现代物流的规律和构架,进行整合和重组。鼓励制造业企业将部分物流业务进行物流外包,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二是构建完善的运输网络。按照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加大集装箱内河港等公水联运中转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进一步加强运输通道、内河航道和港口集疏运网络的规划建设,构建海河联运体系;加强港口与公路、铁路、机场、航道、管道网的衔接紧密,不断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注重资源整合,形成完善的包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多层次的物流节点体系,满足各类物流需求。

三是提高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建立以企业信息平台为基础、公共信息平台为核心、企业平台及公共平台联网为手段、诚信化管理为主线,立足区域、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标准化和提升行业公共管理能力。参与研究制定交通物流、货运等标准,推广应用交通运输部、质量技监等部门已出台的有关物流标准,提高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标准化程度。

四是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培育一批具备较强运输组织能力的多式联运承运人,大力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鼓励企业做强做大、通过强强合作或成立企业联盟的形式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符合苏州实际的、具有较强整合功能的无车承运人或超级货代平台;依托大型货运枢纽,通过推广货运班车总站模式,打造城际快速货运通道;鼓励企业延伸供应链服务功能,培育具备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五是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规范市场准入程序,为企业设立分支结构提供便利;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和有效措施,来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城市配送、甩挂运输等;加强物流市场诚信和规范建设,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打造诚信行业,开展物流企业诚信评估,通过物流公共服务网络等载体,记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企业诚信和安全记录;建立物流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做好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建立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遏制恶意竞争,维护物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从业人员资质培训,鼓励采用GPS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营运车船、货物和驾驶人的安全管理。

在各级领导及兄弟城市的关心、支持下,苏州市交通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与兄弟城市相比,与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相对照,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在如何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我们真诚地希望,参会的领导和同仁对我们的工作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47 144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