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公文写作能力培训提升班上的交流发言
“凡事预则立”,谋定而后动。作文如做事,先想清楚后动笔。叶圣陶就主张“想清楚然后写”。他说:“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着想是不是够明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几点浅见。
先想清楚后动笔,事关写作方向。“意在笔先”,写文章总有目的性,需要一个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决定了结构安排、材料取舍、语言表达,是引导作者用笔的旗帜。主题如何,关系到文章的方向和成败。所以动笔之前,首先要考虑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方向明了,正确了,才有写下去的必要。否则,就会走上岔道,与主题若即若离,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先想清楚后动笔,事关写作思路。画一只鸟,画前不仅要想清楚形状、肢体、大小、羽毛颜色是什么样的,而且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了然于胸。写作也一样,首先要理清思路,如何安排结构,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转折衔接,如何开头结尾,一招一式,心中有谱,写起来才得心应手。这样的文章,自然结构合理、脉络清晰、详略得当、通顺流畅。“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李渔这句话正是对写作前构思必要性的生动诠释。文不厌改,稿子写出来了,只是个毛坯,要成“器”,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精心打磨,这是让文章增色生辉、鲜活生动起来的必要工序。如果先想清楚了后动笔,稿子基础好,修改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有更多的时间润色,很容易打磨成上好的“玉器”。而只凭一时冲动,一点朦朦胧胧的感觉,没想清楚就动笔,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信马由缰,容易跑题;一是断断续续,笔涩语滞。结果欲速则不达,写出的稿子漏洞百出,不是主题不当,就是章法混乱,文脉不通,修改起来劳神费力。一旦要作大的修改或者推倒重写,一时来不及,只能稀泥抹墙———敷衍了事,很难拿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写成1篇文章,乍看上去是伏案写作的功夫,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是写作前的功夫,这早已被写作实践反复证明。英国大诗人雪莱曾谈到他的一部书,“虽说写作只花了6个月工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被誉为“三大祭文”之一的欧阳修《龙冈阡表》构思长达20年之久。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坐谈会上的讲话》边调研边构思了两个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边调研边构思了近一年时间。正因为他们做足了写作前的功夫,才成就了1篇篇惊世之作。列提纲是多数人的通常做法,即使那些出口成章、下笔如神的快手,也都会先打腹稿。曹植度七步“略一沉吟”,正是想清楚了打腹稿,才有了广为流传的《七步诗》。梁朝裴子野“吟榻”,唐朝王勃、宋朝陈师道蒙头大睡,然后一跃而起,一挥而就,才有了1篇篇千古佳作。
在写作实践中,先想后写是能做到的,但真正想清楚了才写,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我刚到机关工作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领导安排写稿子,往往一些年轻同志比会写的老手交稿早。开始时我疑惑不解,时间长了渐渐明白了,两者差距不在于脑瓜反应灵敏和手脚快慢,而在于写作前花的功夫不一样。一个是写作前功夫不到位,没完全想清楚,就匆匆动笔,很快交稿了;一个是做足了写作前的功夫,写什么,如何写,大纲小目列得很细,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交稿虽迟些,但稿子往往比年轻同志的成熟得多,很快就通过了。我从中体悟到,先想清楚后动笔,等于给写作铺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加了一道质量护栏。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写作便入佳境,终身受用不尽。
达·芬奇说:“让劳作跑在思考之前,一定是个拙劣的画家。”我想,不愿当一个拙劣的写作者,那就让思考跑在写作之前,养成先想清楚后动笔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