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年会**讲话稿4篇
【导言】此例“学术年会**讲话稿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王勃简介【第一篇】
关键词:《简・爱》 接受 多视角
自《简・爱》出版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已被翻译成世界上20多种语言[1],单在英国就有20多个版本。其遍布世界范围的文化播散在为其注入新生活力的同时促成了异质文化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滋养了它经久不衰的智性生命。
从《简・爱》出版之初所引起的轰动性效应,到“作家三姐妹”公开亮相后人们争相撰写和阅读勃朗台家族人物传记的所谓“勃朗特热”,到夏洛蒂情书被发现时的震动,而使人们对《简・爱》产生的更浓的反谈性兴趣以及到后来原型批评、女权主义文评对《简・爱》的再认识――甚至是令人惊奇的再创造……《简・爱》及其作者带给人们的冲击不断,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本文就针对《简・爱》的文学接受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整理,以期探寻《简・爱》研究的新视角。
一。译介视角
作为一部外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译介问题。
中国对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译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7年的《译文》杂志曾刊登茅盾的文章《真亚耳(Jeneeyre)》的两个译本。该文比较了伍光建和李霁野的《简・爱》汉译本,评价了两个译本的优劣。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国内出版发行的《简・爱》译本主要是李霁野的译本。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版了60多个版本(《简・爱》译本),其中有全译本或缩写本,也有儿童版译本。为了配合读者的英文学习,还出版了多种全本和缩写本的中英文对照版本,甚至还有以连环画形式出版的《简・爱》”[2]。21世纪初的十年间,超过50多个版本的《简・爱》译本在我国问世。此外,各种缩写本口袋书、中英文对照读本、连环画也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在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研究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是1983年出版的《勃朗特姐妹研究》一书,该书作者杨静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最全面译介勃朗特姐妹作品的学者。除《勃朗特姐妹研究》之外,她还翻译了《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以及《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并在《读书》杂志1983年第6期发表文章《一百多年来的勃朗特姐妹研究》。这些研究著作、论文和译著的出版为日后国内夏洛蒂研究以及勃朗特姐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对《简・爱》的研究转变了,但是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从译介视角研究《简・爱》的热潮,如:茅盾《的两个译本》(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中国翻译,2003)等,都是从译介视角对《简・爱》进行的研究。
二。传统接受视角
近30年来,国内各类刊物上相继刊出《简・爱》研究论文400余篇(可能更多)。早期的30余篇研究论文(1983―1999)多聚焦简・爱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3],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大多是从《简・爱》的文本叙述策略、形式技巧和创作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这些因素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大多是在赞扬简・爱的自尊、自立、前卫的爱情观等人性光辉,后来虽然也有出现一些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这也是文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正常规律,总而言之,在传统接受视角中,对《简・爱》的研究无疑是褒大于贬的。
三。批评接受视角
时至今日,对《简・爱》这部经典之作的批评谱系已经发展成熟,而且研究热情不减。《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刊登的韩敏中的论文《女权主义文评:〈疯女人〉与〈简・爱〉》介绍了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女性主义文论专著《阁楼上的疯女人》,该文标志着国内《简・爱》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引入。
2000年至今的300余篇研究论文多从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等视角,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简・爱》这部不朽经典作出了相应的批评,如: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 2008 01);兰守亭《中的疯女人―另类的复仇者形象》(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02);季然《浅谈的女性主义特征》(大学英语,2008 05);马瑞巧《论简爱的心理陈碍及其外化形象》(中国语文,2007 07)都是从《简・爱》中所体现出的新女性形象特征,及其对父权制文化秩序的反叛,笔者认为可以说是承袭传统接受视角却利用新的理论进行再研究的成功范例。
四。多元化研究趋势
经笔者粗略统计,近10年来,国内的《简・爱》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现象想必与理论的进步和文本的丰富寓意是分不开的。
1.后殖民视角
近10年来,有许多研究先从后殖民视角切入,以期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此阐明的殖民主义主题及其对小说叙事、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揭示殖民主义文化对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人格扭曲与分裂等异化影响[4]。
如:贾文胜《与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中国语文,2006);罗世平《凝视:后殖民主义文学折射》(国外文学,2006 04)等都是从后殖民这个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视角
《简爱》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经典女性形象, 其独立自尊的生活态度及争取平等的爱情观念备受赞誉, 而其矛盾复杂的宗教观念饱受争议。很多研究尝试从作者生活背景的宗教溯源、作品典型人物的宗教色彩及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等角度探讨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5]。
如: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大学英语,2007 04);杨小洪《:圣经与前圣经场景的双重投影》(外国语 2003 03);王一平《对的恪守与反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05)等都是从《简・爱》与宗教关系的这个新视角来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新的研究结果的成功范例,也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简・爱》中火、鸽子、月亮及冰等意象的研究视角
笔者发现近年来,有不少别出心裁的研究,如:范彩霞《从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 03);龙丽伟、魏现江《小说中梦境的审美分析》(铜仁学院学报,2007 04)等,都是标新立异的研究结果,以期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分析出《简・爱》艺术效果和艺术张力[6],探究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
这些研究别出心裁,研究视角独特,但是研究结果也同样吸引眼球,值得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展开。
4.比较文学文本研究视角
《简・爱》研究论文的另一大板块是《简・爱》与其他文本的比较研究,其中以《简・爱》与《藻海无边》的比较研究和《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居多。其他涉及到的比较文本有《苔丝》、《蝴蝶梦》、《红字》、《傲慢与偏见》、《飘》、《名利场》、《金色王国》、《法国中尉的女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以及跨文化比较文本如《红楼梦》、《庭院深深》、《伤逝》等。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的内容和切入点大多比较单一。在《简・爱》的经典重写研究方面,视点过分集中在《藻海无边》和《蝴蝶梦》两个文本,对《简・爱》的其他重写或改写文本则无人问津[7]。
笔者认为虽然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是却总是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研究视角,很值得深入探讨,也很有研究价值。
5.其他视角
此外,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勃朗特的宗教观、小说中出现的神话传说以及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刻画也得到了研究者相应的重视。在上述几方面较具代表性的论文和专著有:理查德・邓恩的论文《自然的心:简・爱的浪漫主义》,芭芭拉・哈迪的专著《恰当的形式:关于小说的论述》,菲利斯・C.・拉尔夫的专著《维多利亚改写:童话,青春和女性成长小说》;威尔逊和盖尔・B.・格里芬的论文《淡黄色花环:勃朗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和《爱德华・罗切斯特的人性化》,简・米勒的专著《书写男人的女人们》。
在卷帙浩繁的《简・爱》研究中,不乏探究该作品文学源流的力作。这些著作或论文揭示出《简・爱》对圣经文学以及英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皮尼翁在《勃朗特指南》中列举了勃朗特作品对《圣经》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引用。米尔盖特在论文《简・爱的心路历程》,巴里・考尔斯在专著《维多利亚小说中世俗的朝圣者:小说作为生活教科书》中分别探讨了班扬的《天路历程》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影响。
近20年来,国外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简・爱》的跨文类、跨文化与跨媒介重写现象,将这部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巨大网络,探究《简・爱》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的播散。由英国霍尔大学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专家帕特兹・斯通曼撰写的《勃朗特改编:〈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文化播散》(1996)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辅以翔实的资料与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结合各个时代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作者斯通曼梳理了《简・爱》与《呼啸山庄》自出版至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上述两部小说的批评接受与读者接受,并在该书的附录中详细列出自两部小说出版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各种跨文化、跨文类、跨媒介重写的目录,为《简・爱》重写现象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重写作品的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斯通曼教授试图探寻生成性文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改编,以及这些改编与其所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8]。
笔者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更加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如:龚晨枫《法律与文学视角下的》等,更是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研究,且得出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恰恰说明了文学接受存在多种可能,有待我们去开拓。
五。结语
寓意丰富又无确定指向的文学文本,具有产生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与此同时,文学的特点――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形象话语的开放性和文本蕴意的多义性使其具有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而且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这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与接受有关。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简・爱》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来说,还是存在着多种阐释和接受可能的。时至今日,《简・爱》的各种小说及诗歌重写,由小说《简・爱》改编而成的各种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电影和广播剧,以《简・爱》故事为蓝本的插画及绘画,《简・爱》的批评论著依然层出不穷,正应了100多年前作者夏洛蒂在《简・爱》中的预言。《勃朗特改编》的作者斯通曼曾用“续写症候群”(the sequels syndrome)一词描述过去30年间不断涌现出的《简・爱》跨文类、跨文化、跨媒介重写,这或许为国内学界日后研究《简・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9],也让我们更加期待能够继续有一些“出其不意”的研究视角来充实和丰富对《简・爱》这部传世经典的研究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Stoneman, Transforamtions:The CulturalDisseminations of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M].London: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 1996:220.
[2]冯茜。英国的石楠花在中国―――勃朗特姐妹作品在中国的流布及影响[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4.
[3][7][8][9]陈李萍。近三十年来《简・爱》的批评接受、读者接受及译介综述[Z].名作欣赏,2011.
[4]贾文胜。《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殖民主义主题初探[A].中国语文,2006.
[5]刘秀梅。探求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论简爱的宗教皈依之路[A].大学英语,2007(04).
[6]龙丽伟、魏现江。小说《简爱》中梦境的审美分析。[A].铜仁学院学报,2007(04).
《矛和盾的》教学反思【第二篇】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文是围绕着矛、盾、*三者展开叙述的,因此在本堂课学习伊始,我在对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简单复习后,就由四字词语“合二为一”引出“二”即为矛和盾,“一”则为*。其次,再通过浏览图片的方式概括出矛的作用是进攻,盾的作用的自卫。通过板书的方式将整体框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在初读后我把课文以填空形式归纳成简单句子:课文主要讲了发明家将()的()长处和()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的过程。这样的方式较为直接,也更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概括能力,因此学生们能够很快说出正确答案。此后根据矛和盾的集合源于一场比赛而进入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段,找到关键句“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第一次磨课时,我是以教师**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两个词的重视,请学生通过做出“左抵右挡”的动作感受对方来势凶猛、难以抵挡,进而通过朗读句子感受到矛刺得速度快、次数多。但仅**借简单重复地朗读学生未必能够体会到矛进攻的特点,甚至略显枯燥乏味,没有收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此在第三次磨课时我尝试着通过展示出另一句话“对方的矛向他刺来,发明家难以招架”,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感受哪个句子更好并说出原因,由我亲自演示手持“长矛”向发明家进攻的情景,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本能地拿起手中的书本作为“盾”进行防卫——左抵右挡。经过全班齐读句子,此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已经被激发,课堂氛围也逐渐达到了**阶段。
由于本篇课文在词句理解上难度并不高,因此我改变了第一次磨课时略显单调的授课方式,将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老师为引导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在理解*发明的过程时,我设计了一个简易表格,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再用实物投影将各小组答案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学习方式新颖有趣,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从未尝试过的挑战。但在第二次磨课实施过程中却同样出现了问题:学生往往将文中长句原封不动地抄到表格上,缺乏概括总结的意识,因此我在第三次磨课时先带领学生完成其中一个问题,再告知学生找关键句、关键词的方法,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堂好的语文课是读出来的”,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要多读,更要“以读为主,合理想象,适当扩展”。在指导第五段朗读时,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的威力,同时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想象“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会是怎样的景象?这样学生就自然会把有关词语读重音,且在朗读时感受到了*的“大显神威”。
在引入课题时,学生对于“集合”的理解仅仅是简单的数量上的**。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在了解发明过程之后,学生对于“集合”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优点的集合、长处的合二为一。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集合的例子,通过课堂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探究让学生将文本和生活结合,提炼出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总的来说,本篇课文难度不高,倘若始终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会使课堂失去学生参与的高涨氛围,学生也不易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若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有趣并主动接受教育,除了加强朗读,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或许师与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勃简介【第三篇】
关键词 银翘马勃汤 扁桃腺炎
笔者近3年来总结顽固性扁桃腺炎病人66例,发现此类病人舌质红、苔黄厚,属肺胃实热之症较明显,经辨证应用银翘马勃汤加减,善后配合西药补锌和补充维生素,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详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66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10―29岁35例。30~49岁19例,50-69岁12例。
2 治疗方法
银花15g、连翘15g、马勃(包)6g\射干10g、牛蒡子10g、甘草10g、土牛膝30g。
3 治疗效果
痊愈59例,占89.4%,好转7例,占10.6%。全部病例有效。
4 方议
肺主气,位居上焦,湿毒犯于上焦,肺气不化,湿气郁结,闭结在喉而致咽喉疼痛。治宜清热解毒以利咽喉,使上焦郁结得清,则咽痛可愈。本方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开泄肺气,马勃、射干、牛蒡子三药均为清热利咽常用药,与银花、连翘共奏解毒利咽功效,若加入甘草和土牛膝二药以助解毒清热疗效更佳,若见舌苔黄腻宜加除湿之药。
病例简介:王某,男,25岁,医院职工。2000年7月8日就诊,主诉:咽痛反复发作已有月余,多次输注抗菌素,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改用中药治疗,经诊,症属肺气实热,湿毒犯于上焦,湿气郁结,闭结咽喉。治以清热解毒,利咽降火。处方:银花15g、马勃6g\射干10g、牛蒡子10g、甘草10g、土牛膝30g,连服3剂。7月11日复诊,诉服上方3剂后,咽痛已消大半,自觉神清气爽,纳食佳,药已对症,照上方加淮山20g,再进3剂并嘱:以甘草锌和多种维生素一疗程调理,数年顽疾已根除。
王勃简介【第四篇】
1.克莱勃斯回到家乡后自身感情态度的变化
文章一开始就介绍了克莱勃斯战前和战争中的情况。作者写道:“克莱勃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卫理会学院读书时上了前线。有一张照片照的就是他和团骑的弟兄们,大家都戴着一模一样的高领。他在1917年入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直到1919年夏天第二师从莱茵河撤回来才回到美国。”由此可见,克莱勃斯在战前和战争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子,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和追求。他从一个普通学校毕业,和那个时代所有其他年轻人一样走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似乎也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士兵,穿着“綳在身上太紧的军服”和“长得也不大漂亮的德国姑娘”照相。
但是,这一切都在克莱勃斯回到家乡后悄然改变了。克莱勃斯在回到家乡后,慢慢变成了一个失去了生活方向的迷失青年。他似乎陷入了一种没有生机的生活,每天都一成不变、浑浑噩噩地过。作者写道:“这时正当晚夏,他每天气得很晚,起床后步行到市区去图书馆借一本书,回家吃中饭,在前廊看书直到他感到腻烦为止,然后步行穿过市区,到荫凉的弹子房去,消磨一天中最热的几小时。他喜欢打弹子。晚上,他练练单簧管,去市区散散步,看看书,然后上床睡觉。”文章在这里给出了一个非常细节化的描写。而且这些事实细节看上去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这样的细节似乎和海明威一贯的文风格格不入。海明威很少使用大量冗长的描写,而这里却一反常态地使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克莱勃斯的普通一天。其实在这样的笔墨后边,是海明威想要表现的克莱勃斯内心真实的迷茫和困惑。克莱勃斯正是因为深深的无聊和迷茫,才会每天固定不变地做着同样的小事情,来让自己不至于过于空虚。但是这些琐事仍然无法使其真正找到生活的热情。在克莱勃斯叠报纸的细微动作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空虚和无聊:“她把《堪萨斯星报》递给他。他揭开报纸的牛皮纸,翻到体育版,把《星报》打开,折了折,靠水壶竖起来,用饭碟挡稳,这样他就可以边吃边看。”
克莱勃斯内心发生变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镇外在环境的变化。克莱勃斯去欧洲大陆参加一战的时候,小镇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克莱勃斯回到家乡的时候,发现故乡的女孩和以前变得大不一样:“漂亮的姑娘真不少。大多数都剪短头发。他离开家的时候,只有小姑娘或者赶时髦的姑娘才留那样的短发。她们都穿着毛衣和荷兰式圆领衬衫。这是种流行式样。”
在战争之前,克莱勃斯只是一个来自堪萨斯一所卫理会学校的学生,但是当他回到故乡时已经是一个战场上归来的老兵了。镇上的姑娘也随着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让克莱勃斯感受到了难得的内心悸动:姑娘们的青春美貌使他空荡迷茫的内心激起了一丝波澜。
小说中还有一个变化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克莱勃斯家人对其态度的变化。克莱勃斯是一个从战场返乡的老兵,他理应得到家人极大的关爱和理解,然而他的家人并不真正地理解他。在他回乡一段时间后,家人对他的态度竟然又转变成了轻微的指责和不满。以克莱勃斯的母亲为例,她表面上虽然非常关心克莱勃斯,但是其实并不真正理解克莱勃斯。她虽然非常周到地照顾克莱勃斯,每天都会精心地为他准备早餐,听他说战争故事,但是她更多的是为了陪陪儿子,使他不总是独处。克莱勃斯的母亲并不是真正地对克莱勃斯的战争故事和回乡后的精神状况特别关心。相反,她更希望克莱勃斯早点参加工作,而不是总无所事事地生活。但是,克莱勃斯并不愿意去承担他父母所希望他承担的责任,她母亲的这种“关心”和克莱勃斯的现状产生了一道看不见的裂痕。
“你决定好了打算干什么吗,哈罗德?”妈妈摘下眼镜,边说。
“还没有,”克莱勃斯回答。
“你不觉得现在是时候了吗?”妈妈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尖酸挖苦的意思。她看起来很忧虑。
“我还没有想过这件事,”克莱勃斯说。
“上帝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工作,”妈妈说。“在他的王国里不会有闲人的。”
“我不在他的王国里,”克莱勃斯说。
“我们大家都在他的王国里。”
克莱勃斯像平常那样,感到有点尴尬而生气。
从上文可见,克莱勃斯的家人对其的态度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从一开始的关心但不理解转变为后来的担忧和不满,这种态度的变化也使得克莱勃斯更加失落。
2.小说中隐藏的冰山
上一篇:大学军训动员精编的讲话稿实用3篇
下一篇:**青年节主持人讲话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