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交流发言讲好大思政课全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教育局交流发言:讲好大思政课,全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结合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具有全市特色的“大思政课”,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创新路径。
一、推进“三个一体”,拓展“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一是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构建高校中小学上下联动“1+7+N”模式,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实施同课异构一体化总体设计,通过横向协同、纵向衔接,分学段落实国家课程目标要求,连续4年开展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慕课大赛,打造6门思政“金课”,获奖612部作品全部收录到红色思政慕课资源库。2024年2月,全市教师录制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同课异构”成果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教学资源;2024年4月,2名思政教师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均荣获二等奖,1名思政教师获得一等奖。二是党团队一体化协同。发挥党团队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活动优势,选聘全市走出去的院士、企业家以及学校党政领导干部、思政工作骨干、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聘请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讲解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邀请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到校授课交流,构建起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党史部门、大中小学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工作机构。三是校家社一体化参与。开设知识进校园、家长说、亲子学等“大思政课”创新渠道,组织红书亲子共读,评选“红色阅读家庭”“红色阅读达人”,吸引社会和家庭参与“大思政课”建设与学习,让红色教育向家庭向社会延伸拓展,走入“寻常百姓家”。
二、搭建“三个平台”,引领“大思政课”创新发展。一是建立“大思政课”教学研究联盟。将市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级思政研修基地校、思政工作研究基地等教研平台联合,一体化构建具有类型特征的思政工作体系,辐射形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二是建立“大思政课”研究创新中心。与高校联合成立10个思政课协同培训与研修基地学校,各类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活动已累计辐射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超过2万人次。到2025年,还将建设10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培育50个课程思政(学科德育)示范学校,打造思政示范课程100门、精品微课100件。三是建立网络“大思政课”平台。坚持“云-网-端”一体推进,将思政教育、空中课堂等应用系统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云平台架起“空中桥梁”,搭建教学联盟学校,集聚学科教师,所有农村学校与城市优质学校线上结对,让城乡孩子“同上一节思政课”,联合“学习强国”等媒体和网络共建“大思政课”,链接域外优质资源,打造育人宣传阵地,开展线上体验式、沉浸式教育。
三、打造“三个品牌”,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成效。一是打造“红色思政”课程品牌。坚持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编用地方教材《红色全市》文化教育读本,建立“红色全市主题教育馆”“东北抗联研究中心”,编排《永不磨灭的信念》《丰碑》等红色话剧,建设“红色思政课程群”“红色思政云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陶冶情怀情操。二是做优“一本书、三分钟、四百四讲、五个10”理论宣讲品牌。将《红色全市》融入思政课、纳入团队课,每天第一堂课前“三分钟”,由授课教师讲授“历史上的今天”;组建百名领导干部、百名思政教师、百名五老群众、百名青少年开展红色思政宣讲。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五个10”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即阅读10本红色经典书籍、会唱10首红色歌曲、背诵10首红色诗歌、讲述10个红色故事、观看10部红色电影,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落细落实。三是打造红色研学品牌。以寻访革命足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为主题,将35个红色文化景区景点和主题场馆规划设计成14条精品研学路线,打造98节“行走的思政课”,与市委宣传部等10部门协同,挂牌建设22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陶冶情怀情操、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