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深化理论学习,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推动全面育人,促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党委是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思政课建设状况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高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突出政治性、体现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突出政治性,准确理解思政课"关键课程"的重要定位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大相径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开设思政课本质上是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思政课贯穿大中小学三个学段。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各学段思政课的目标任务,要求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彰显了思政课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关键课程"的特殊地位。在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全局中,高校党委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又是高校内部改革发展的决策者。
高校党委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将政治上的坚定转化为行动上的坚决,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委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既拿好接力棒,更把好"出口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党委要坚定贯彻党中央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的工作要求,健全校院两级思政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思政课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二、体现规律性,牢牢把握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遵循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只有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才能顺势而为、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政课建设同样要遵循这三个规律。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与其他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不同,思政课具有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只有从党和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开设思政课的意义。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除了达到"四有"好老师的一般性标准,还要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个要"的专业性素质。
(二)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高校思政课具有教育属性,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讲授是否得法,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思政课教师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准确把握教学要点,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继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他们也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震荡与洗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这种青春天性赋予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充分肯定。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是青年成长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这个规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遵循这一规律,照顾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因人施策。
三、增强主动性,着力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党委要增强主动性,积极有为、善作善为,持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主要依托现有的统编教材,但也不能仅限于教材,教师还要紧跟时代要求,聚焦时代问题,把握大学生的现实关注点、思想困惑点,及时释疑解惑。新时代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是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要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把这些素材融入高校思政课,拓展教学内容,增强理论说服力。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方式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单方面灌输政治知识和道德观念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作出改变和创新。首先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内容有形化、有声化。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微电影、微视频等资料,创建虚拟场景,可以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要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融会贯通。教学方法单一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教学中要创新运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方式,打破传统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三)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思政小课堂为社会大课堂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大课堂为思政小课堂提供实践检验,两者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用好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坚持全员育人、强化多方联动,形成思政课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新格局,推动大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拓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