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汇报发言交流材料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通过一周的看、听、学、思,深刻感受到了先进地区乡村发展速度之快、层次之高、模式之新,让我深受教育、大受触动。可以说,这是一次对标先进、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也是一次寻找差距、求取真经的收获之旅,更是一次感受压力、激励奋进的求变之路。下面,按照这次大会要求,我从两个方面作以汇报:

一、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我看到了浙江乡村振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们相比,我们的村子面积更大、土地更多、环境相近,但人家就是能用更小、更少的土地走出亮点多、产业强、模式新的乡村发展路子,而且创造了多出我们几倍的收入。通过反思,我感觉他们之所以发展的那么快、那么好主要有三点:一是发展意识强烈。要发展要改变,谋求发展的主观意识是关键。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体会是,他们的村班子战斗力强,不满足现状,眼睛总是盯着前面,总是在追求更好的模式、更高的目标,始终奔跑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村干部思维活跃,发展思路清晰,确定了产业路子不等不靠、敢闯敢试,和他们一接触就能感受到一股干事儿的激情,一唠嗑就能听出他们不满足于现状的劲头。二是思想观念超前。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乐于探索寻求新方法、新路径,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产品,打造生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育创新主体。特别是在人才使用方面,普遍建立了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拔机制,让人才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现在,已经从拼资源、拼劳力、拼资本等要素推动,转向以拼创新、拼成果、拼人才为主的创新推动。三是政策运用灵活。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刻解读,特别是按照总书记考察江浙一带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机遇,花大力气研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在调优结构、环境建设、增加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成就。比如,余姚永安村曾是典型的种植村,世代以种粮为主,属于余杭经济薄弱村,他们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完成原始积累,实施“模式创新、数字赋能、人才引进”等一系列关键举措,建设了“永安稻香小镇”(现更名为“禹上稻乡”)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基本农田保护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下步怎么干

过去,看周围感觉自己成绩还行;现在,对标先进问题多多。今后,要树立“不是最好就学习最好”的理念,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进一步提振加快赶超、自我突破的决心。

一是锻造发展“主心骨”,打造党建引领“桥头堡”。“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依托即将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实现乡村振兴这个目标,找准问题、确定目标,着力解决“短板”问题。依托区街组织资源,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提升解决问题和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增强主动发展意识,邀请专业人员到村进行实地考察指导,聘请在外乡贤担任村“名誉书记、名誉主任”,吸引人才回乡助力发展振兴,通过多元化探索,不断优化发展路径。

二是唱好产业“二人转”,打造增收致富“双引擎”。我们村现有两个合作社。众投农业机械合作社,吸纳村民30户,以代耕代种形式,种植玉米80公顷,2022年收入18万元。芦荟种植合作社,成功由个体工商户过度升级为东北地区首家集芦荟种植、加工、技术推广、培训、商贸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合作社的成立,特别是众投农业机械合作社已经取得了较好收益,大大激发了村民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性。我们要乘此XX,动员引导更多村民参与进来,积极推进合作规模,特别是芦荟种植规模,尽快推动形成规模向形成产业转变,让芦荟种植成为村民致富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是把稳转型“方向盘”,打好农业项目“组合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以项目为抓手。要按照主导与特色相结合、产业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抓重点、谋突破,全力推进中粮贸易公司生产平台化经营试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吸纳村民171户,托管种植面积201公顷。要坚持以点带面,依托“基地+”模式,立足实际和村民意愿,大力争取各方支持,打好“企业+支部+农户”农村产业发展“组合拳”,盘活土地资源,加速推进整村土地托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争取在全区内率先实现土地集约化、耕种机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早日实现建设“吨粮田”目标。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将正视差距、坚定信心,按照区委和街道的安排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拼的意识、抢的心态、实的作风,紧紧盯住全年工作目标,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K贡献农业力量!

47 2778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