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活动广播稿(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药店活动广播稿(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东北民歌1

摘 要:“东北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东北满、汉等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文章着重分析与研究了东北秧歌的民俗风情和风格特征,以探索东北秧歌的民俗文化特点。

关键词:东北大秧歌、文化底蕴、风格特征

一、东北大秧歌的历史渊源

杨宾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到关外宁古塔地区考察民风,编著《宁古塔诗杂》突出述说了关外满族秧歌的存在与演唱现场,其诗句:“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童儿簇拥过。”

在《上元曲》中说:“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

杨宾在《柳边记略》中又说:“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人皆‘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

二、东北大秧歌的文化底蕴

(一)东北大秧歌的民俗风情

东北大秧歌如今已是逢年过节必有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是东北秧歌大显身手的时候。就其舞蹈而言,重点在一个“扭”字,所以俗称“扭秧歌”。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尽情扭跳。在表演过程中,乐手们常常即兴发挥,使乐曲的变化丰富多彩。演奏的方式出现很多超人绝技,有的唢呐艺人能一人演奏5支唢呐,致使场子气氛极为热烈。”①

(二)东北大秧歌中萨满文化的体现

1、从早期秧歌典型人物角色扮相看其满族秧歌文化特征

典型人物叫“克里突”,也称“外”。涂黑脸,头顶扎抓髻小辫,他反穿皮袄毛朝外,下穿花裤,斜挎串铃,手里拿一鞭子。以此甩出各种声响,帮指挥队形变换。从其角色功能、化装、道具等方面分析,这是极典型萨满文化遗存。面部涂黑与萨满祭祀前脸涂黑,男扮女装相同,头顶系抓髻与萨满发辫通天观念一致。其反穿皮袄毛朝外和萨满神帽、神衣、神裙多条皮带装饰寓意神鹰观念相同。串铃和鞭子均是萨满祭祀跳神法器……。综上这一角色是全方位北方满族等萨满文化载体,是研究满族秧歌的“活化石”。

2、从秧歌走大场(走花场)可看其满族等族人文化传统

满族秧歌人数多者以三百人组成队,这是满族军事组织文化史遣存。并在此基础上秧歌队又以诸多军事布阵法中演化出满族秧歌中的几十种“走阵花样”,如“六合阵”、“八卦阵”、“十字阵”、“葫芦阵”、“蛇脱皮阵”、“八面阵”、还有“盘肠大战”、“十字盘旋阵”等,这是满族秧歌中极珍贵历史文化,在满族民间补绣品中都有较多图画遗存,这些阵法图形随着时间流逝历史变迁,这些花样逐渐简化,但其主要特征仍然在东北各地区大秧歌中有遗存。

三、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征

东北秧歌在表演上和扭法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媚、逗、浪、良、俏五个字。东北秧歌以“稳中浪、浪中民、良中俏”为主题风格,它主要表现在女性和男性两方面的特点。

(一)女性风格特点

1、动态的“根元素”(基本动律、基本步伐)提取

以“根元素”为核心的动作的训练层次及可变性,探究各种可能的延伸角度以丰富的训练组合,尽力拓宽动作的可舞性,强调并注重动作的过程展示,发力提示,重视“点”与“点”之间的“线”,以强化“韵”的到位。

2、注重心态体征的提示,强调“以情带动”

现在的东北秧歌在地秧歌及高跷秧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目前课堂上的东北秧歌是徒步做的,体现为“良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中心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中心”的步伐要点。

3、以“根元素”为依据,探索、出新,扩充民间舞的表演流动空间

比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烘托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及心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技巧训练的内容,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加了表现力。

(二)男性风格特点

以“扭”、“稳”、“浪”为主体,强调逗眼的情趣与洒脱及豪放的阳刚个性。

1、动态体现

(1)扭秧歌。“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2)扭中稳。是指流动中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3)稳中浪。是指一种身体动态和情感高度合一所达到的“浪”的境界,带有狂放不羁之意。

2、情态体现

逗哏,是指动态中的情感部分,但它必须与动作完美合一。逗哏能传情达意,更能自成“别”趣,还有“丑态和傻态”之意,即东北人特有的情趣。

3、洒脱豪放的阳刚个性

主要是指东北秧歌中的一些大气、夸张和倔强的动态。如:头跷步、顿步、朝阳步的慢板等步伐及与之协调配合的舞姿动态变化。准确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不缺遗憾地展现关东大汉的风采。

(三)东北秧歌中“形”与“神”的和谐结合

著名京剧教育家钱宝深先生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他说:“开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当形、劲、心意融汇贯通于一体之后,从而进入到一个更深的艺术境界,即“无形者”,那即是真正的“形神统一”、“无迹可寻”了。这正是舞蹈训练和艺术表现的真正目的所在。

东北大秧歌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从理论方面对历史和社会大背景下的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既可以使东北秧歌具有一定的普遍理论解释,又可以使东北秧歌在文化风格与东北民俗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被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9.

[2] 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这4篇药店活动广播稿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二人转服装男装哪里买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北民歌2

关键词:东北秧歌,演变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精英的典型代表,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韵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东北秧歌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和伴奏音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形式上她既继承了高跷“哏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又融入了地秧歌、二人转、古典舞技巧和戏曲一些元素的舞蹈成分,使其从民间走向舞台。

东北秧歌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东北人民的宗教信仰、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等都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并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

1.韵律

东北秧歌的韵律,主要是以上身动律的扭、摆、圆和双膝屈伸的软、硬、颤来体现的。这些韵律主要是由表演者腿缚高跷形成的一种动律特征。两足踩在木制跷腿上,须靠两膝的屈伸和上身的摆动来掌握重心,单脚落地易晃,双脚着地则稳。因此,抬脚要快,落地要实,屈伸要大,上身也要随之而摆动或扭动,由此就形成了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它的特点是单短双长,即一脚踢出时要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要稳而实,双脚着地的时间要长,其屈伸的律动节奏也就具有长短之分,上身亦形成了划∞字,摆身和扭身的动律。上下身配合便构成了秧歌的韵律特点—哏、俏、劲,就是动作要脆、快、有力、稳及俊俏。

2.体态

东北秧歌的体态则从东北人民生活中最普遍、最熟悉而又最欣赏的生产劳动、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中吸收、提炼出来的。受高跷的影响,表演者在高跷上表演,在做各种步法时,为找其重心平衡,上身始终保持前顷,如完全直立,挺胸昂首将失去平衡。在此影响下,就形成了收腹、挺胸、上身前顷的基本体态,这些体态是秧歌的主要特征。

3.扭法

韵律、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就是扭法,它是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东北秧歌的扭法,如单臂花、交替花、双臂花、盖分花等等,都是手巾花双臂舞动与步法相结合的动作结合,构成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手巾花、踢步、鼓的动作是东北秧歌的扭法最主要突出的艺术特征。手巾花多以手绢为主要道具进行表演,各种手巾花都是靠腕子的力量来舞动手绢,表达着不同的感情;踢步是秧歌具有代表性的步法,其中前、后踢步能很好地表达女性的哏、浪、俊、俏的美,而抬踢步和蹲后踢步则表现了男性的矫健、活泼、热情的个性;鼓的动作是在打击乐的节奏变化中完成的各种动作,它包括叫鼓、鼓的连接动作和鼓相三部分。

4.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因素,也是舞蹈的三大要素之一。舞蹈伴奏音乐是旋律和节奏构成的艺术形象,它激发人们的情感,表达舞蹈的神韵。它一方面:以强烈而具有民族特征的节奏为舞蹈伴奏;另一方面以具有个性的音乐旋律表达着舞蹈的内容和人物感情。

5.服饰

东北秧歌则以戏曲服饰为主,以所表现的人物而定服饰。秧歌表演多是以舞蹈小品和小戏为主,人物扮相皆以所表演的内容和人物个性而着装。戏曲服装多带水袖,演员表演时,多手握水袖而舞,称握袖头。后来便逐渐形成持手绢而舞,使秧歌中的手巾花发展成里外挽花、片花、旋花等。其扭法也有了甩、抖、搭肩、缠头等动作,形成了东北秧歌所特有的表现形式。

6.道具

扇子、手绢是汉族具有典型意义的秧歌道具。秧歌的手绢舞动和由舞动手绢所形成的手、臂的动律,是体现东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东北秧歌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与地秧歌。而高跷秧歌又分为大鼓高跷(乐队在高跷舞队后边抬着大鼓、大锣、小叉、唢呐伴奏的舞蹈形式)小鼓高跷(系着腰鼓手持小锣伴奏的舞蹈形式)表演者脚缚木制跷腿,能表演各种扭法。论文写作。如今的东北秧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现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动作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如:在扭法上,上身的“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这些动律特征都是因高跷的特定限制提炼出来的。下身“软、硬、颤”的动律特征也是由踩高跷的首要特点保持膝部的松弛与韧性而提炼出来的。在手巾花的绕法上“阴阳双翻掌”“扬鞭跨腿”是在头跷人物动态特征中提炼出来的动态语汇;“双臂花”“大交替盖花”“双直臂花”“大摆身动律”是在媒婆人物角色中提炼出来的;“交替花”“展翅花”“盖分花”“双膝肘稳相”“绕花转身”是在上装中提炼出来的;“搭肩花”“缠头花”“盖撩花”等代表性手巾花绕法是在下装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动作如今都搬上了舞台,展现在这块有着古老文明的大地上。

由于表演形式的改变,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成为了表演性的艺术舞蹈,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出现了一批好的作品。如明丽表演的《喜雪》等等,诸多的专业舞蹈工作者逐步借鉴了西方先进的舞蹈创编理念,在音乐设计方面大胆革新,给东北秧歌音乐的创编不断输入新的血液。

东北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变迁直接影响的。论文写作。由于历史时期不同,秧歌的表演内容、形式和伴奏音乐也有所区别。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传统的东北秧歌,继承其中民主性的精华,去除其中封建性的糟粕。论文写作。东北秧歌毕竟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艺术,她的本质是健康、朴实的,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其表演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在不失去原有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要注意随时把外地的“好东西”吸收进来,向喜爱秧歌的人经常性地、有意识地传授一些新东西,在潜移默化的传授过程中提高人的文化品味。

现今,东北秧歌在那片黑土地上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但是,继承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随着人们艺术鉴赏力的提高,在创作新的艺术作品时,要求艺术家们要注意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在思想内容方面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有鲜明的时代感;在艺术上要大胆吸收各种现代表现手法和技法,以提高东北秧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民间艺术发展的关注,使其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为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使其永远在舞台上展现它的风姿。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李瑞林,战肃容。东北秧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张显峰。论东北大秧歌的繁荣与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8(2).

[6]王桂欣,溢洋。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6(3).

[7]刘金昌,熊琨。探索东北秧歌的渊源及其演变[J].温州大学学报,,(2).

[8]朴刚,陈立华。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现状及其发展思路研究[J].体育科学,2004,(4).

[9]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10]裘柳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东北民歌3

关键词:东北民歌;教学;演唱;演唱

一、引言

民歌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口头集体创作出来的歌唱形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人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魅力的一部分。我国的民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因为各个民族在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形成了艺术特征各异的民族歌曲,并且在演唱的技巧和手段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东北民歌的特点

在浩瀚的中国民歌海洋中,东北民歌如同一湾流水汇聚在这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神奇富饶之地。[1]众所周知的“东北”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五盟(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兴安盟、通辽、赤峰),还有秦皇岛等地,地处我国的东北部,也称为“关东”[2](山海关以东)。狭义“东北”仅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在内的东北三省。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寒冷,昼夜温差大,高山密林、土壤肥沃、土地广博。传统民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色彩区域划分,民歌主要以汉语歌词为主的民间小调,具有极强的生活化、语言化的特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民歌广泛融入了该地的人文风情,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东北地区人民大气豪爽、奔放热情的独特气质。[3]按照民歌体裁大致分“劳动号子”“小调”两类。(一)语言特色。语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民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语言学家又将语言分成七个方言区,东北方言属于北方话区。东北方言的语调采用“阴阳上去”四声,是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类,调值较普通话偏低。东北方言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带有夸张的修饰词以及极为偏重的重音,加之普遍的儿化音,使得东北语言表现、表达形象、生动且幽默。(二)气腔同步鸣响。东北民歌中多为真声演唱,假声运用相对较少。以口腔共鸣的“大本嗓”为主,绝大多数东北民歌都是依靠口头反映的方式传承下来,是东北群众情感共鸣的体现。在演唱时,女性的声音通常在高音和假声的歌曲中使用,而男性的声音则较高。发声语气是真实的、简单的、可靠的、正常的、低的、半部分的声音,声音是四舍五入、平滑和深浅的,频率在高频率中频繁利用。在举行高频率调动时,必须要依靠真假转化的方法对声音进行更改,而这种强烈的冲突和转化正好形成了东北民歌的独特风格。除此之外,在演唱东北民歌时演唱者需要力气、色调和拉紧混合,以表达自然波动的声音,包括腔槽、口腔、鼻子、胸部腔等,都反映出了东北部歌曲的“饱满”特点。(三)吐字清楚。在读字和吐字上,东北民歌凝成了“字的正腔的圆”。民族歌唱时,所有的字音可以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三部分。字头的吐字要分明,字的腹圆润,字尾韵味收放要合理,这是吐字训练要求达到的“三要素”,即每个“字头”是字的根本,某个音的展现是否奏效,一定程度上是由字头吐字的准确度所决定的。对待字头的发声要旨较为严格、对字头的重大效用在于返回韵味。在东北民谣中,句子的结尾大多都有很长的旋律,只有一个汉字与此相对应。这时,作曲家将字的“字头”和“字腹”和“字尾”合理分派给几个音符,在唱歌词时需要与旋律相符合,这便是东北民谣在咬字和吐字中实现“字腔”训练的要求。作为教员,在教学东北民歌时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发音过程中碰到问题加以改正。鉴于各学生的语言习惯各不相似,因而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比如,一些学生平时的说话轻,字头、字腹和字尾的发音不明确,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字,让学生针对这一些字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吐字和咬字的力量,再借助呼吸和共鸣,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四)“衬”的鲜明亮点。在东北汉族民歌中常出现的“衬”主要有四类:衬字、衬词、衬句、衬段四种表现手法。[4]衬里的构造遵循其句子振幅的大小而被分别。衬词可以分为短衬词和长衬词两种,而东北民歌中常用短衬词。而衬砌段落与衬砌的文字和衬砌结构不一样,具有笃定的独立意义。衬腔则由一系列与不具有任何实质意况成效词对应的旋律线组成。依据民歌的风致,唱出快乐的、活泼的或其他的格调。老师传授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处置衬词。出现衬词加衬时,应单独的找出衬词和衬词并且进行标注,结合旋律全面弱化这些效用词。相对应的某些旋律,则可依照谱中标记的线进行相干演唱。对于这种多音调的情况,旋律自身具有详情的波动和伸张,学生需要准确掌握呼吸并且学会控制感情。(五)“说白”的有效运用“说白”在民歌、戏曲、曲艺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而说白在为民歌、戏曲、杂技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表现的位置大致分为文章开头、句子中和句末等位置。民歌相对较短,因此由参与演唱者为观众介绍“说白”时并没有具备那么强的旋律色彩,这是和类似歌曲相区别的内容。其次,说白需要融入感情,使其与上下句中叙述的内容相同。这与民歌谈话声音练习和朗诵中强调的抑扬相似。东北民歌全部具有夸诞、风趣、直接的特性,当学生削弱音时,中矩的感觉,增加东北民谣的夸张、幽默的色彩,口语化的变化很大程度上都与生活场景有关。(六)倚音与滑音。倚音和滑音是在东北方言的基础上,对音调实施阴阳上去声变化发展形成。要求东北民歌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必须要遵循音节四声的发音规律变化,特别要防止出现倒字的情况。但在实际演唱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倒字问题,为了确保演唱的流畅变化就只能依靠倚音和滑音等润腔技巧规避演唱受阻的风险。由于倚音与滑音在实质上都属于装饰音的一种,而装饰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歌曲唱腔的圆润度,增加唱腔旋律色彩形成,因此倚音和滑音在东北民歌演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七)打嘟。“打嘟”演唱技法在东北民歌是常见腔。“打嘟”的词不具有实际意义,都是由“嘚儿”构成的词及词组,包括长、短两种。短的即“嘚儿”,唱的为在“嘚儿”的后面加上不具意义的字、词组成。学生演唱时,其他打嘟的词汇重音都要轻于这些主干词,注重这些主干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八)儿化音。儿化音是指在词尾处上一个“儿”字,使其与“儿”字形成连读的变体现象。儿化音是东北话中最明显的特色。如《看秧歌》在东北民歌《看秧歌》中,连续出现了几组带有儿化音的词组——“戴金簪儿”“瓜子儿脸儿”“赛粉团儿”等。连续的儿化音使旋律生动,突现东北人幽默开朗、诙谐大气风格。教学时让学生将所有歌词中的儿化音都剔除掉,直接演唱,学生通过对比,有利于加深理解。(九)颤音颤音,在传统的演唱中被称为“擞音”,即在大、小二度和小三度的声音的波动。颤音通常靠喉头颤抖而产生,由于声音快速而密集,因此音色听起来与正常演唱时的发声不太一样。如:唱《月牙五更》是在“2”音上方大二度的“3”同谱面上的“2”共同构成的音组“23232……”。学生演唱这首民歌中的颤音时,先做传统“擞音”练习,即围绕练习先颤后直或先直后颤等在内的技术性练习。因为东北二人转中使用颤音类似,故可以借鉴东北二人转颤音运用方法。

三、结语

东北民歌4

关键词:东北秧歌;艺术特征

一、丰富的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可以分为地秧歌、寸跷秧歌和高跷秧歌。不同形式的秧歌表演,也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大大丰富了东北秧歌的艺术魅力。首先是地秧歌,就是我们常见的在地面上表演的秧歌形式,属于一种比较宽松的表演形式,男女老少皆宜。舞蹈者左手拿手绢,右手拿扇子,腰间系着大彩绸,以十字步为主,再配合腰、肩、腿等部位的律动,共同构成了东北秧歌最基本的动作。因为表演条件和表演环境的宽泛性,地秧歌流传的最广,参与的人数也最多,扭起来也要比村秧歌和高跷秧歌更为狂放一些。

其次是寸跷秧歌,“寸”是与高跷秧歌比较来说的,所以又叫矮跷秧歌。这种秧歌在表演者脚下,要加上一对五寸高的木质小脚,也有了几百年的流行历史。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在寸跷上制作出一双“假脚”,跟长长的裙子相配合,给人以逼真的感觉,不仔细看的话,还会误以为这是表演者的真实身高和真脚。看着这双假脚的扭动,给人以忍俊不禁的效果。这种秧歌在表演时常常用东北地区的民间小调作为伴奏,表现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白蛇传》、《西游记》等。

最后是高跷秧歌。这是一种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来表演的一种秧歌形式,因为秧歌表演时往往是人山人海,距离远的观众往往看不到表演者,有了高跷秧歌,就可以不用受到舞台的约束,随意在任何场合表演,最大程度的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高跷秧歌是需要很强的技巧性的,很多演员都是经过了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好。在表演中,演员都会穿上一条加长的裤子,以掩饰住木质的高跷部分,从这一点来看,高跷秧歌,也是最能代表东北秧歌艺术特征的一种秧歌形式了。

二、独特的舞蹈服饰和道具

服饰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成为了一个文化形式的载体,代表了这个地区和民族的风格和风情。舞蹈服饰和道具,无疑是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秧歌中的舞蹈服饰和道具,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风格,在满足了舞蹈表演的需求之外,也为舞蹈表演增添了不可或缺的艺术氛围和情景氛围。首先是东北秧歌中的服饰。其最大的特点是样式简洁,色彩艳丽。除了领队的人要要戴头肩和斗篷之外,其它人都是统一的搭配。女装中,都是镶着花边的夹袄,下装都是多褶的长裙。较为突出的是女演员的头饰,多是又珠帘编成的凤冠,戴在头顶上,扭起秧歌来,头饰上的饰品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显得华贵大气;男装多是统一的镶边夹袄和镶边长裤,为了方便与表演,长裤的裤腿处往往都用细绳扎住,显得精神利落。在高跷秧歌中,女性和裙子和男性的裤子都是经过加长的,以把高跷的木质部分掩盖起来,给人以一种修长的美感特征。在一些重大节日中,男女演员还经常经自己的两腮涂红,以增强节日的欢快气氛和表演气氛。

东北秧歌中最突出的道具有三种,分别是手绢、彩绸和扇子。手绢是多边形的,在手绢的中央往往有一条不明显的细铁丝将其加固,以方便演员用手指转动扇子;彩绸多是艳丽的单色,如大红色、艳绿色等;扇子多为折扇,一般都不打开,多在舞蹈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动作中才打开,颜色也是艳色为主。右手拿扇,左手拿手绢,腰间系着彩绸,就构成了东北秧歌中最传统的表演方式。可以说,东北地区的地域气候、自然环境和满足舞蹈与汉族舞蹈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东北秧歌在舞蹈服饰和道具上的特征,使其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

三、特色鲜明的律动特征

东北秧歌有着特色鲜明的律动特征,直接反映出了东北人民豪爽、热情、泼辣的个性。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在韵律方面,最能表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当属东北秧歌中的主要步法――踢步。踢步的节奏感很强,单一的踢步在一个节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出脚的时候动作快而有力,收脚的时候要沉稳扎实,这一快一慢,加上摆身和扭身的动律,就构成了东北秧歌中的既哏又俏,既稳又浪。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就是扭法,它是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东北秧歌的扭法,如单臂花、交替花、双臂花、盖分花等,都是手巾花双臂舞动与步法相结合的动作结合,构成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手巾花、踢步、鼓的动作是东北秧歌的扭法最主要突出的艺术特征。手巾花多以手绢为主要道具进行表演,各种手巾花都是靠腕子的力量来舞动手绢,表达着不同的感情;踢步是秧歌具有代表性的步法,其中前、后踢步能很好地表达女性的哏、浪、俊、俏的美,而抬踢步和蹲后踢步则表现了男性的矫健、活泼、热情的个性;鼓的动作是在打击乐的节奏变化中完成的各种动作,它包括叫鼓、鼓的连接动作和鼓相三部分。

四、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发展

东北秧歌生于黑土地,长于黑土地,来自于黑土地上的人民,这个民间艺术瑰宝,深深的扎根于东北人民的心中。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从事创作、表演、教学等一些列的与东北秧歌这门艺术有关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传承和保护这门艺术的重要意义。首先是东北秧歌和现代的传播媒体相结合,如电视、电影、网络等等,以此来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东北秧歌主动的融入到电视、小品、网络等媒体中,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东北地区的各级政府,还大力开展一些东北秧歌大赛,给东北秧歌搭建一个宣传和推广的平台。给了从事东北秧歌艺术的人以很大的鼓舞。举办这种大赛,不是为了推出几个新人,让观众欣赏几段秧歌,而是向民众传达出一个信息,政府部分是十分重视东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和鼓励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东北秧歌的保护和发展的工作中来。最后,东北秧歌还在努力的做到与时俱进,从事东北秧歌艺术的人们深知,继承不是目的,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让东北秧歌为表现今天的新生活而服务。近年来,很多专业和业务的舞蹈工作者,都创作出了大量反映新生活的秧歌作品,经过反复的研究,通过实践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东北秧歌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今天的东北秧歌,生活气息更加浓郁、艺术特征更加鲜明,精神面貌更加蓬勃,让我们看到了东北秧歌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

综上所述,东北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有着直接影响的。受到一些历史条件的限制,东北民歌中也存有一些糟粕。今天,我们应当用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东北秧歌。首先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一些封建的、落后的内容,要予以坚决的取缔。同时在不失其风格和魅力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这是一种健康的、朴实的,包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艺术,我们今天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归纳,就是为了这门舞蹈艺术能够发展的更好,如今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动作和伴奏音乐也有显著的变化,已经从民间走向了舞台。本文通过对东北秧歌的过去及其现在风格上的演变分析,来探索其今后的发展,并呼吁有关部门对其引起重视,使其能够向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显峰。论东北大秧歌的繁荣与发展[J].沈阳教育学

院学报,,8(2).

[2]王桂欣,溢洋。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6(3).

[3]刘金昌,熊琨。探索东北秧歌的渊源及其演变[J].温

州大学学报,,(2).

47 917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