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发言稿(样稿)精编范例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交流会发言稿(样稿)精编范例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交流会发言稿1

今天来参加“如何处理班与队的关系”这个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说实话心里感到特别的惭愧。因为当学校布置召开这次交流会的主题时,我才开始考虑:少先队活动有什么意义,他在队员中及班级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作为一名辅导员的职责是什么等问题。再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来没有认真组织过一次中队会,也没有思考过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应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更没有认真考虑过班与队的关系。可以说,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自己的班级管理一直是班队混为一体,一直是重班轻队甚至是有班无队的状态。所以今天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从在座的各位老师这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宝贵经验。

接到通知的这几天里,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员是组织的主人。少先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不断增长才干。少先队在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配合学校引导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促进广大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少先队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主体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班会和队会的出发点不同。班会召开的出发点是针对班级体中出现的问题而通过班会希望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因此,班会在召开选择的时机可以是随机的,问题出现了就可以马上召开班会解决,也可以进行酝酿等待更好的机会,班会的召开取决于班主任,也就是说班会是班主任领导、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集体活动,班主任在班会活动中的`领导、主导地位非常重要。队会的召开则完全是由少先队员自发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少先队三个教育功能中其中一条就是队员的自我教育功能,因此队会应该是少先队员集体创作的活动,队会是通过确定主题,经过广大队员充分准备,认真组织才能召开的。队会的主题、内容、形式都是队员自己编导、自己表演,符合队员的兴趣和愿望,娱乐性和观赏性应该强于班会。在队会中,中队长是指挥者,有充分的独立自主和发挥创造的空间。辅导员的作用只在参加、指导、帮助,不起主导或领导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我还了解到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应该是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领导者;应熟悉少先队业务,对队的性质、队旗、标志、仪式、队礼、呼号、作风等基本知识都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还要结合学校大队部工作计划和总结,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初制定好本中队活动计划,学期末做好总结工作;做好发展队员、学习队章队史、中队委改选、奖励处分等工作,

虽然班与队有区别,但我认为班与队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班与队的相关知识,在工作实践中除了经常召开班会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中队会,让班与队和谐发展,共创美好班级。

交流会主题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__的家长储中亮,非常感谢校方、感谢班主任徐老师给予这样好的机会,能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家长和同学们,向为七一班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谈不上什么宝贵经验,只能说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如果在某些方面能够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我将感到无比的高兴。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为什么而学习?一般的理解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要不就是为了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而一百年前周恩来怎么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能有人说,你说的太大,国家总理、民族振兴什么的,我们没那能耐做不了。但是有句话“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就是说我们虽然做不到,但要依此为目标,努力靠近。退一万步讲,你学习就算不为国家民族强大,你总应该为你自己吧,学习好才能找到好工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目标才能实现。

大约在__五六岁吧,上小学前。我和她妈妈带着她专门花两天的时间参观了清华和北大。为她买了清华的纪念钢笔和明信片。让她从小就感觉到大学校园是多么漂亮,学习是多么美好。

二、 多鼓励、多表扬,树立自信心。

作为家长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赞美的语言,在孩子的心里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__幼儿园的时候,每次她写的字、画的画,我和她妈妈都表扬她,但不是空洞的的赞美。而是指出这次比上次好在哪里,进步在哪里,让她从小逐步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 一丝不苟,培养好的习惯。

__五岁时我们家让电视机“下岗”了。娱乐、学习都是通过电脑,有目的选择节目。她妈妈只找一些带字幕的动画片放给她看,慢慢动画片看多了,好多汉字也就学会了。汉字学多了以后,她就想看动画书。大概在她三年级吧,我们就在怀柔图书馆开了两张图书卡。开始是我代她选书,慢慢的她就知道自己爱哪方面的书了,几乎每个周六日我或者她妈妈都陪着她去怀柔图书馆借书、还书。要不就去新华书店看书、买书。这样她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她四年级怀柔图书馆因借阅图书量多而颁发了她一张“阅读小明星”奖状,还奖励了两百元的购书卡。

习惯是忘不掉的,它是一种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比如,做作业,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可以说是自动化地按时完成,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和督促,更不会拖拉了。

四、 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这里有四个小项:

1、提前预习,找出重点。

2、专心听课,善做笔记。

3、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4、利用时间碎片,多看多学。

碍于时间有限,我就不一一详细说了。但是我可以说一个学习的小窍门。就是每天睡觉前象放电影过胶片似的,回忆这一天学的内容。有回忆不出来的,使劲想,实在想不出来看看课本,立马就记住了。

最后还有两点做的不好,需要加强。

1、身心好才能使学习更持久。要让孩子找到一个她喜欢的健身方法,快步走、健身操、长跑、游泳、打球等等都是比较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再逐步建立强健的心理素质,会处理人际关系,知道求同存,能保持情绪的稳定性。遇到压力有合适的情绪宣泄方法。心里具有抗打击和康复的能力。

2、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她和我们一起生活,平时除了学习,家务都很少干。早上起床老是她妈妈叫几遍才能起来。以后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做饭、购物等都要她自己动手。

好了,我今天的交流心得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交流会发言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近日读了《刘可钦与主体教育》一书,我受到了启发。我认为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师德。对教师来说,热爱不热爱教育事业,爱不爱自己的学生,是首要的、核心的。刘可钦不仅具有优秀教师的高尚品格,而且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她热爱她的事业,爱她的学生。她觉得这样就是她人生的幸福境界。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无法替代的个体,这种差异和独特是每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每个学生感到他在这个班里同样是重要的,让我们的视野中没有教育的盲区,把博大的师爱遍撒每一个孩子。”

这段话对我的受益匪浅。在课堂上,我过多的关注优秀的学生,几乎没有聆听中下孩子的想法,没让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课堂上可以看出,教师对每个学生充满着爱心和信心,学生们则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而且和教师配合默契,表现出对教师充满着敬爱的感情。教学达到这种程度,可以说到了较高的教育境界。这不是一名简单的教学能手所能达到的。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教学能手,他们能把书本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能使学生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但并非就是最优秀的教师,至少在我的眼里是这样。刘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课讲得好,而且给人一种高雅、亲和的感觉。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才能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读书既可以拓展知识面,又可以改变我们单调的生活状态;既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又可以陶冶教师高尚情操。

老师们,你们想享受幸福吗?那么,就跟我来吧,与书共舞,体验教育幸福!老师们,让我们从读书开始,让你的八小时之外溢满书香,给自己充电,

丰富自己的学识,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静品书香,为心灵寻一份踏实!捧着书,打开心。慢慢释放出自己,填满快乐的因素!愿我们“读永恒的书,做博雅的人”!

交流会发言稿4

今天很高兴地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孩子的读书情况。作为家长我一直非常赞同刘老师的观点:想让一个8岁的孩子真正做到“悦”读是不困难的。那怎样让孩子喜欢读书,我粗浅地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是书本的选择:

选择书本很重要,孩子因为喜欢才有才能去阅读,所以我一直买一些比较经典的童话书。经典童话千古流传,具有永恒的魅力,但经典中有些篇幅较长,孩子一下子难以一闪读完的情况,我会选择篇幅较短、人物情节又没多大改动的来读,孩子喜欢,又能记下许多故事。

二、读书之多贵在交流。

我们大人平时常以工作忙,下班后又累为借口,以孩子没有多大耐心,孩子读书时,我们在他们身旁听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共同交流,你会发现进步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更多……在平时孩子的读书中我与孩子会依据情节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不但加深孩子的记忆,又增加了亲情,你们说何乐而不为?

三、让读书成为习惯。

一天一天地阅读,孩子会认识更多的字。每天临睡前让孩子读几个小故事,慢慢成为习惯。随着词汇量的增多,让孩子自编自演一些小故事,既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以上是我的拙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47 2346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