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宣传部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六个必须坚持”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网友 分享 时间: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并阐述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一个“行”到两个“行”的重大理论论断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得以充分显现、旺盛生命力得以充分彰显。“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为我们深刻理解“两个行”科学论断及其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提供了崭新视角。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两个“行”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之源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变人类历史命运而创立,并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深刻原因。党的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在这一伟大理论指引下,我们党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充分地反映人民的利益,最大程度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最为科学地评价人民的历史作用。正是因为找到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我们党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理论创新,才能以创新理论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彰显“人民至上”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底色,努力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更好彰显“两个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个“行”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在于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的观点。观点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守正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观点。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守马克思主义之“正”,不是采取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此后,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放眼世界发展大势,以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回顾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全人类进步事业统一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两个“行”一脉相承的发展逻辑在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方法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问题导向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矛盾为牵引的思维方式。百年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回答和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历史性实践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创新发展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时代课题、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从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都不能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方法论。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来认识大局、把握大势、谋划大业,注重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整体推进,将系统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过程。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认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课题,更要融会贯通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从历史与现实、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中把握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升理论的力量,持续加深对“两个行”的理解认识,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47 266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