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实用(精选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实用(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一篇】
12月6日,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在花园学校召开。会上聆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对公开课进行评课活动,最后高老师高屋建瓴的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节是邢老师上的“用卡通拼图”。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玩”在一起,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但在“任务闯关”的过程中却显得沉闷和零散,我考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把知识点割裂的过于零碎。学生在体验拼图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扰,所以效果不是热烈而是“怨声载道”。我觉得如果把任务一、二合二为一效果可能会不同。到了后期作品完成进行评价时,邢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小组活动在现在的教学中出现频率非常高,两节课中都使用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仅次还不够,应当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邢老师是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通过小组得星多少来评选优秀小组。如果在小组竞争的基础上再突出一下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学习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选拔展示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并急于纠正。因此不断使用“广播”和语言来打断学生,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学生不断发出叹气声,也使得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了些什么,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我认为,要做到反馈时机合适就必须要做到任务清晰,语言精炼,避免学生理解错误。
两位老师都用了学案,对学案的使用我存在一点疑义。学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另一种呈现,还是对学生帮助性的引导。学案中的任务一、二、三改为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对于学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考和摸索,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完善。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自学、应用、展示、评价、纠正”几个部分。整体上体现过程,部分里也应该体现,这样学生的体验才是完整的。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点思考。通过听老师们评课和听高老师的报告我也学到了很多。如果这些能互为补充,去粗取精,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就能上出更好的课,学生也能更多的受益。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二篇】
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学习,结合自己日常信息技术教学,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具体如下: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能看的见,又能听的见,还能动手操作。在组织的这节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
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其一、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其二、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其三、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其四、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其五、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今天的信息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高效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如何交流信息,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加深理解。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三篇】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也是小学教师这一专业的特征。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新课程的特点与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教材,新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确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又一重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在教育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一些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将自己培养成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四篇】
首先,我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数字化教材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例如使用办公软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能力。
再次,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公平性的推动作用。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共享和利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例如,网络教育、在线公开课等,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流通和共享,为教育公平性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虽然我已经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例如,对于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未来,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五篇】
(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2000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2000“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windows2000“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为迎接家长会,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巍巍参加了这次比赛。瞧!下面就是巍巍画的一幅图画。(演示图画)。
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为巍巍使用的是windows2000里的“画图”程序。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
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
二、新授。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2000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师演示)。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
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学生操作)。
(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师演示)。
(4)颜料盒。
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师演示)。
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
[练一练]。
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教师巡视。
[读一读]。
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读一读”看一下,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4.练习。
(1)说说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说说工具箱中有些什么工具。
小结: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画图”程序,学会了怎样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2000的“画图”窗口,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的使用。
教后感:学生刚认识“画图”对它,十分喜爱,所以接受起来很容易,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少,通过程序-附件来启动“画图”还需要加强练习才行。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六篇】
学生们正处于活跃的年龄。他们对一些新奇的东西更感兴趣。信息技术是实用的和可操作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只有当学生感到有趣时,他们才会愿意学习。
例如,在学习“圣诞快乐——添加单词”时,作者指导学生制作感恩节卡片,可以送给父母、家人、同学和老师以表达对他们的感谢。看着他们制作的色彩鲜艳、画得漂亮的卡片,孩子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在实践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同时,学生也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来说,老师简单的解释有些无聊,学生们也很难理解。教师通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通过图片、视频图像展示抽象的理论知识,突出这门学科的特点,让小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
根据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最大的兴趣在于他们的操作能力。应老师的要求,学生自由玩耍和独立创造比背诵无聊的信息技术知识有趣得多。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参加课堂考试、提问、课堂测试或小组竞赛等。,这样学生就可以为自己和团体的荣誉而战。通过加分、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和表扬,以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的工具栏和菜单栏相似,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插入艺术字基本上类似于插入图片。教师通过解释其中一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练习。对于其他操作项目,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最后,老师总结并表扬了学生的良好做法,调整了操作中的不足,达到了举一反三、类比学习的教学效果。
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作者安排有技能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帮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共同提高。通过这种培训方法,全班的信息技术学习技能得到了提高。学生们合作设计自动演示文稿,并将团队成员的活动设计成“微电影”和“纪录片”。每个人都成了“演员”。通过主题设计、图片选择、序列安排和播放模式切换,学生们体验了非常实际的操作尝试,学到了知识,加强了团队合作。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七篇】
通过2个多月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本人完成了第一至六章的学习任务。
第二章是信息技术的检索与下载。以前我要查阅资料的时候就知道百度,google等途径,文献检索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新的领域,让我很容易得到精确有用的材料。现在我要查阅大量专业的相关资料知道了分类查找,条件查找,精确查找等多种方法。在资源下载方面,在这一章学习之前,我总认为下载资源特别简单,学完之后,我掌握了许多下载的方法,例如:批量下载的方法,掌握之后,可以大量节约下载时间,提高下载效率。
第三章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处理——视频制作,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处理——图像处理,这两章内容为我媒体制作技术,是我相对较熟练的知识,但通过学习弥补了我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也掌握了很多有用的技巧。以今后教学中,用到视、音频,图像的处理加工,我会更加得心应手,为学样信息技术教育服好务,当好头。
第五章网络交互工具和环境的学习,使我通过《网络交互工具与环境》的学习,我了解网络交互工具的概念及其分类,能够安装相关的交互工具软件或借助社会性平台申请建立自己的交互环境,并能熟练应用blog、bbs、e—mail等常见的网络交互工具。blog、bbs、wiki等工具在反思学习、行动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让我感触很深。最终提高了我科学合理地选择并创造性地利用各种交互工具支持自己的教与学活动的能力。
第六章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前,我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都使用传统的方法,制作出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形式单一,结构无明显个性特征,及结构不够严谨等多种问题。通过这一章的系统学习我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母版,导航样的方法,会利用第三方模板制作演示文稿,掌握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结构形式,用概念图组织教学资源的方法,思维导图组织教学资源的方法,学会用思维导图组织小组讨论的方法,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提高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一到六章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为信息技术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每一位教师,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服务于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些,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心得【第八篇】
20xx年12月21日在莘县明天小学召开了小学信息技术优课展示教研会,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我有幸前去参加,聆听了莘县实验小学孙晓敏老师执教的《画几何图形》和另一位老师《艺术字扮漂亮》两节课。下面我重点谈一谈孙晓敏老师的《画几何图形》这堂课,谈一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1、孙老师的这节课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演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设计都非常巧妙,教学环节合理,教材分析准确到位,课前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非常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大部分都会了,用logo各种命令,来控制小海龟的移动轨迹。
2、孙老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能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所学知识点,思路清晰,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没有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任务驱动”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在操作中学习掌握知识。学生既不觉得累,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事半功倍。
3、在课堂教学中,申老师都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遇到问题时,并没有一味的询问老师,而是更多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寻解决方法,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听完这节课后,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有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经常浮现着。那就是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呢?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如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而且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枯燥使得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了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能及时地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还用于在小学课堂中,而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加促进了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识,敢于参与,勇于表现,慢慢地把“学计算机”变成“玩计算机”。如学习“鼠标、键盘”一课时,教师可先教会学生使用鼠标,再讲一些基本的键盘知识,让他们慢慢地学会控制计算机,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一来,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基础知识,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1、“以优助差”,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利用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2、“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训练。但由于有的同学对电脑很陌生,操作时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边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更能沟通,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它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利用不当,它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诱发犯罪。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把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带入因特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寻找一些比较前沿的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充实信息技术课堂,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