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升初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升初择校到底该注意哪些方面【第一篇】
入学年龄
我儿子2004年出生,比同学小一岁。我儿子小学六年,在学校获得的唯一奖项是“环保小标兵”;几乎没当过班干部;体育1~3年级也较一般同学弱一些。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非常不利。强烈建议不要提前入学。
小升初入学申请书【第二篇】
尊敬的鼓山苑小学领导:
您好!我们是xxx的家长,首先就林宏恩小朋友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XXX,男,出生于20XX年X月X日,籍贯福建莆田,现家庭住址为:。自20XX年X月以来,他一直就读于XX幼儿园,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教育互动,XXX的生活独立性逐步得到发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的样板、道德感和美感。
在学习中他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都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注意力集中;在集体生活中,他养成了温和的性格和良好的自制力,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乐意把自己的欢乐与别人分享。现林宏恩已成长为适龄儿童,考虑到林宏恩离家比较近。就近入学同时,该校以优美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学质量一流享誉福州市,能够让XXX到该校学习也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所以我们为林宏恩申请入该校就读,请您审核。
申请人:XXX
年月日
小升初的心得和体会【第三篇】
第一,奥数不适合大多数孩子学习。
孩子成长最需要接触自然,接触人。他有感性的认知做铺垫,理性的学习作指导,在此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升华。这是孩子成长到成才的的规律。孩子先开心,接下来是开动脑筋,然后才能开悟。孩子们的学习是为一生打基础。而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试问有万分之几的人能用上奥数的知识?如果让孩子做个选择,一玩,二学奥数。他愿意选择学奥数,我觉得有意义。如果不是,1将来孩子厌学的可能性很大。2.孩子很理性,容易缺少情感,缺乏灵感。(为什么年轻人离婚率上升,各有个的理)3.每个孩子都有天赋,他本能的优势没有时间去培养,时间被这些课程占用,很容易被扼杀了。学校教育是生产标准件的车间。孩子的天赋靠父母的发现,孩子的能力靠父母关注,孩子的未来靠父母的眼光。希望:想给孩子抱奥数班的家长朋友们,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靠父母啊!
第二:我的体会分享给大家,相信会适合大多数孩子。
我的教育理念是:在玩中学,在学中思(考),在思中创(新)
我主张:小学用一半的精力学习,初中用6,7分精力,高中全力以赴才有后劲!
我家孩子现在5年级,期末考试数学94,语文98。
从3年级开始她自学奥数,从没上过奥数班。去年4月份希望杯奥数初赛102分。
我认为做奥数题最重要的是:
1、培养他思考过程,形成思考习惯;
2、要有自信。
跟大家学个真事:上学期放假前,我去接孩子的路上,孩子很兴奋地跟我学:老师留了一道题,几个好孩子(都在课外班学奥数)没做出来,相互使眼色,就去问老师。我就相信:我能做出来。等我让老师看的时候,老师说我:列式对,做错了。我说:我没做错。老师又说:刚摁完计算器。我肯定的说:我没错。老师没办法,又摁了一遍。结果怎样?你猜。我说:你对了。他非常兴奋。我发现:在我家孩子的眼里,没有难题的概念。拿过来,思考如何解决是最重要的。他会给自己暗示:我叫有灵感。我不会,别人也不会。我相信:我动脑筋,我就能做出来。
说实话,只有通过这件事,才真的证实了:相信孩子能自学的决定是对的。这2年多我接触很多家长,职业技能培训的老师,企业经理人……我发现:因为补课,丧失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他们依赖老师,依赖家长。脑袋越补课,越不好用了。等到参加工作只好听别人摆布了。挺悲哀的!
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3年级开学,孩子回来跟我学,xxx上奥数课了,xxx也上了。等知道5个好学生都报班了。他跟我就提出:我也想学!我问她:你真的想学吗?她说:真的想学。我夸她:有自学习惯(没听过我女儿《我酷爱读书》的请跟我联系,我会在网上传给你。这是她4岁自学的成功诗篇的选段)。我跟她算比账:去上课,来回1个多小时,听课2个小时,写作业1个多小时,一周至少4个多小时没了。如果老师讲6个题型,你会4个,你的时间就浪费了。妈妈相信:你有自学能力,节省的时间可以干你喜欢干的事情。我们周六去买书。孩子答应了。我们最初选的“优等生”。里面有68个题型,每个题型4道题。3道跟例题类似,1道拔高。我们用洗脚的时间做。我建议她:先做习题,习题不会看例题,例题不会跟我研究。每天10分钟搞定。现在在在网上学习人教版的内容,有时也看初中的名师课堂,有奥数题不会,就问初,高中在线答疑老师。这几年我制定阶梯式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和我都很轻松。
我的原则:应试的学习只能占课外的一小半的时间,课外应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并与时俱进的学习社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锻炼与人交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希望:你能相信你的孩子也有自学奥数的能力。就像当初他学会走路,学会说话一样地相信他。他现在最需要你的鼓励,我们培养他愿意思考,爱动脑筋,慢慢他又自学能力才是孩子未来的财富,而不是会背一些公式,会做几道题,能拿到奖状啊!孩子有问题,是在提醒你的方法要改进!希望我们家长定期交流心得,大家共同成长!
小升初心得体会【第四篇】
若不是亲身经历,我是很难想象小升初这样一个处于孩子成长很初期的阶段,居然已经成为家长们费心费力,付诸大量心血和精力去博弈的一个重大赛场。
最早了解小升初,是在娃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身边一位很熟悉的朋友家的孩子正好赶上小升初,那时还没有实行摇号,一定程度上说是要凭实力去择校的。朋友家的孩子特别优秀,我很是赞赏,同时我也为他家鸡娃的各种举动所震撼,周末参加各种MK、各种排位考试,最终孩子如愿去了理想的名校。这期间,朋友也免不了给我传输各种鸡娃、择校的思想,我虽然羡慕朋友家孩子的优秀,但我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种极度鸡娃的理念与模式,自然没有效法朋友的方法。
到了今年,我们也走到了小升初的阶段,开始面临选择学校的问题。面对众多机构、大V们[]的推文及各种活动,身边很多朋友带着孩子进入了MK大军,各种对眼神,一场接一场的活动,考验孩子也考验家长。我们仍然没有加入MK的大军,本着让孩子把自己的基础打好,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按照正常的学习节奏走就好这个想法,我们一路走到了小升初的关键节点——填报公、民校志愿。择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很想跟大家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家长分享一下自己的择校心得:
1、真正认识自己及孩子,是择校的大前提
这里说的自我认知,包括自己对孩子的真正期望,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学习模式及习惯,以及家长的育儿理念与模式。我是一直坚持学习是孩子自己为主要动因的事情,家长是辅助这个观点的,我确定自己不会在学习方面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同时也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独立且有超出同龄人的主见,不喜欢随大流的孩子,渴望自主与被尊重。这样一梳理下来,我们首先排除了GDF系的学校。
2、懂得收集有效信息,可以助力自我判断
市面上关于小升初的信息多如牛毛,各种机构的分析、大V们的分析、官方信息、还有各种升学群等等,在小升初的这一年里,相关的信息量真的是不可谓不大。六上的时候,我大概有加入4、5个小升初群,每天阅读各群的信息也是需要一定时间,到六上的后半个学期,基本都退了,只留下一个“静待花开”群,这个群给我的感觉是唯一不传导焦虑,而倡导关注孩子自身建设的群,所以一直呆在这个群里,偶尔也会有一些有效的升学信息,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干货,传递一些比较正向的观念,帮助我在择校迷茫、纠结的时候可以回到最基本的面上,关注孩子自身,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从而可以做出比较有效、正确地判断。
3、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客观地成绩定位,选择匹配的学校
我和孩他爸一直都不是特别看重孩子文化成绩,唯成绩论的家长,基本没怎么进行校外知识拓展,孩子的成绩基本维持在290左右,这在广州小升初的娃里面,是非常普通的成绩,顶多就是个中等略偏上。基于这样的成绩,我们在选择学校方面也是一开始就放弃了广州一线名校,目标就朝向二、三线的学校。填报志愿时,也比较清晰,没怎么纠结。不过,我们运气不好,公、民摇号都没中,最后通过补录确定了学校(GWF),是一所与孩子定位相对符合的学校,以孩子的成绩分进ZDB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中上的孩子来说,有时进ZDB可能比进一线名校更合适。虽然补录过程也是有一些小波折,但我觉得最终能够补录成功,还是依赖于孩子有一个可观的校内成绩,综合素质善可。
上周末,办完了孩子升学的注册手续,我们的小升初之路也算是结束了。在注册的前一天,孩子也知道了六下期末的成绩(294),她挺开心的,小学阶段圆满地划上句号。看着身边一些五升六的家长也步入了小升初,一脸的焦虑与迷茫,我就忍不住地劝一劝。
最近,孩子也一直在跟我讨论暑假以及初中的规划,看着她主动在思考并计划这些事情,我就引导她也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做一做总结。通过这些天与孩子的交流,我也回顾了一下自己在小学六年里对她的教育与引导,有失败的地方,也有成功的地方,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也在成长,颇有感触,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一下失败的地方吧。
一是对“集体”活动的热情不够。对于学校的各类活动、比赛基本都不愿意参与,我反思在“集体”观和集体荣誉方面我确实跟她很少强调。
二是过于宽容,孩子的自律性略差。我一直主张要相信孩子会管理好自己,但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有的时候并不能进行自我约束,现在想想相信孩子与适度约束是两条都不应该松的绳。
三是缺乏语言组织与表达、口才训练方面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不大,自我表现略弱。
也说一下成功的地方。
一是孩子的独立性很强,尤其是在思想方面非常有主见,对事物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平常我和爸爸都喜欢跟孩子讲一讲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社会热点事件,然后会让孩子来表达一下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或者事件中的个别人的看法,她会愿意参与我们话题,做一些判断,久而久之,她有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并且正向,这是我觉得很欣慰的地方。我想,在这些方面,父母多进行引导,会比生硬的说教更有效。
二是孩子会适当地自我激励,进行阶段总结与规划。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文化成绩方面并不是太追求高分,所以孩子每次考完以后都第一时间跟我们报告成绩,我们首先会先问错在哪里。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次考完后回来报告分数,同时也会说主要是错在哪里,丢分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也会让我给她找些题目让她刷一刷来把薄弱的地方补上来。如果她没有考好,也不会太气馁,更多地会想接下来怎么做可以在下一次考好。除了学习方面,我们也会引导她做些阶段性的总结,比如某一次的事情出了问题,或者闯了小祸,我们就会以小事件作为切入点,去发散一下与此相关的一些通病,去纠偏总结,时间久了,孩子也养成了阶段性总结反省的习惯。
三是在孩子青春叛逆初期,学会了用包容和引导去代替苛责和教训。孩子在五下及六上的前半个学期,非常逆反,不愿意与我们沟通,甚至采取不理会、不交流的态度,而我们也是非常恼火,一开始都是说教,一度让亲子关系很紧张。起因是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控制,采取了很激烈的方式,孩子跟我们争吵,讨厌我们,让我们特别崩溃!后来,我们先从检讨自身开始,,于是有两个月的时间,我看了很多善于青春期孩子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书籍,也听了专家的课程,发现其实自己在犯一些错误,过于执念。于是慢慢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说话方式、期望,要改变孩子得先改变自己,当我放下心里的一些执念以后,我发现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跟孩子交流后,她居然愿意跟我坦诚交流,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心理话,当她愿意把自己对我的意见平静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在开始蜕变。一次次的交流后,孩子也在改变,不再抵触父母,接受适当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接受家长的合理约束,与此同时,我也接受了孩子的暂时缺点、暂时反叛、暂时疏远、暂时退步,包容她,引导她去关注一些更积极更美好的东西,一起渡过青春叛逆期。
孩子的成长其实很快,一转眼小学结束了,再过六年,孩子就18岁,成年了。我们作为父母,能够为孩子去做的具体事务会越来越少,但我们如果能在小的时候就对他们的思想启蒙、价值观建立、对事情的思辩能力有所引导,这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些方面我们传导给他们的是正向的东西,将是可以陪伴他们一生的巨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