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法律电影课程教学体会论文汇编
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法律电影课程,通过生动案例与情节分析,提升学生法律意识与思辨能力,促进法律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激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下面整理的优秀范文,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1
一、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专业课堂教学
首先,在教材方面,选取或自编人文素养比重较高的教科书。
教材内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使学生的灵魂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进行拓展讨论,参加讨论的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第三,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在课后指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导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整体组装。
二、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其特殊性。
社会实践的领域比较宽泛。
例如各类比赛、公益活动、各类展会的志愿者活动等。
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担任展会的志愿者,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人文知识,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另外在学院内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口语角、外国文化体验等。
在外国文化体验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所学语种承载的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外语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本着提升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宗旨,组织学生开展各语种文化展示、外国文化沙龙、异域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学生以茶道表演、日本成人式表演、外语歌舞等形式展现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外语专业大学主修专业过于单一,且份量偏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压缩外语专业容量,扩展通识课程选择的`空间来解决。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跨文化交际交等。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
此外,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
四、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在考试内容上不再仅仅对学生掌握的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考核,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程度,考察其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同时要求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
如课前安排学生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报告,可以作为平时考查内容之一;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并写出读书报告,也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
作者:曲朝霞 栗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通识教育课程分析论文2
摘要:关键词:
通识教育;学习动机;必要性;教学内容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经典的语言学习社会心理研究十分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或“取向”(Orientation)。
Garden和Lambert(1972)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比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升学,出国,父母的期望等等;二是“融合型”,即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
学习动机不同,直接影响学习策略,学习效果。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外学者提出需要更广泛地借鉴心理学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管理心理学有关工作满足状态的研究成果)来扩展Garden(1985)的经典动机模式。
目前不同的扩展模式主要包括了“学习情境”、“目标显著性”、“自我效能”(Tremblay&Garden,1995)等新的因素。
同时,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差异比如年龄、性别、学习策略等也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
而现如今我国有关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方向,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正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的研究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的因素之间的相关的关系。
一些影响较大的研究关注的“动机”侧重“努力程度”这一行为层面,对动机的类别并未做比较细致科学的划分(吴一安、刘润清、Jeffery,1993;刘润清、吴一安,),也有一些中国学者提出“证书型动机”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力(华惠芳,;石永珍,2000)。
关于学习动机这一方面,作者比较赞同学者高一虹的观点,即“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Bilingualism)。
这一双语现象是指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得益彰,积极互动。
与此同时,作者将其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中医院校的大学生,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已经打下一定基础。
但其中不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听力缺乏系统训练,词汇量有限,以及性格内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太敢开口说英语,更不用提在公众场合发表英文演讲。
许多英语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够浓厚,当然,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无关联,但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也是占主导因素的。
他们往往更注重学习成绩,是否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将来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还有些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容易欣赏热门的英美剧。
事实上,语言学习最本质的意义,是为了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学好英语,有助于完善个人人格,提高思辨能力,做国际型人才打下基础,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最终方向。
目前,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文献非常稀少。
从1995年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等方面,但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和Ullmann认为,外语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四大类:语言水平,知识,情操与价值观,技能转移;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如麻省理工大学,在英语教学中推行通识教育,为学生灵敏而成功地加入全球共同体提供语言工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
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生活教育大于专业教育,事业不过是人生的其中一部分;二是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性的教育,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性的教育;三是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四是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兴民”,而是“扰民”。
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李曼丽,)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三方面把通识教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性质角度来加以阐述,认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二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道德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是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的角度进行论述,指出通识教育要给学生“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的常识类的知识”,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学者吴鼎民认为应当拓展大学英语的课程功能,注重培养英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知识。
“通识教育”并不是关于一般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所谓对所有人的教育。
它被用来诠释的整体性质的教育中的一部分,这部分首先关注人的生活,其次是旨在使其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
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一个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专业技能的教育。
二者同为人的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也不应该割裂开来的。
作为中国大学生,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很多个个体;既是一个沿着一条相同的路走向一个共同未来的国家公民,又是很多个沿着不同路前行的个体。
这种双重性正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也说明了通识教育同专业教育应当结合的必然性。
目前,许多中国大学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学生变得不会思考,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反思能力。
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落实通专相结合的理念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现如今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文化素质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经过通识教育近二十年的探索,基本成型的做法是,大学本科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类型。
通识教育课包括文理交叉选修课、艺术类选修课等选修课程。
当然在具体科目、选课形式和要求上各所大学之间有一致的地方,但并不完全相同。
在中医院校,可适当增加中西医文化方面背景知识介绍。
比如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者屠呦呦,正是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换了提取方式,从而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对抗疟疾。
要抓住课前五分钟,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在课堂上,可就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展开讨论。
比如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通讯资讯日渐发达,很多人习惯了微信、微博、邮件等方式沟通和交流,[4]但是汉字书写机会越来越少,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错别字也很多;许多学生对流行音乐摇滚十分痴迷,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中医方剂昆曲京剧书法却不感兴趣,一些老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危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得互帮互助成为一种习惯,达成社会共识,在英文讨论中,让学生意识到锦上添花固然容易,雪中送炭的人文关怀也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应有的品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压力和困惑,积极疏导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另外,加强课堂之外的英语实际能力培养。
[6]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中医经典中英文对照版的习惯,通过参加英文戏剧表演,音乐剧,英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口语能力,发展思辨才能。
丰富听力资料,不仅仅局限于听力口语教材,一些经典原声电影,英美剧,英文纪录片均可涉及;同时,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听,更应带着特定的学习任务,了解具体语境下的地道的英文用法和词汇,从而完善自己的英文写作和翻译水平,为中医国际化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彭贝妮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
读书,,(4):3-12.
[2]惠芳。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外语界,1998,(3).
[3]石永珍。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J].
国外外语教学,2000,(4).
[4]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1—232.
[5]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
[6]吴一安,刘润清,Jefferey,P.
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7]张东海。
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兼从全人教育角度理解通识教育内涵[J].
复旦教育论坛。
,(4)
高校通识教育法律电影课程教学体会论文3
在知识爆炸和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通识教育旨在为普通民众提供跨越行业、专业的知识培训和价值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识教育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建立健康的、多元的价值理念,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奠定扎实的根基,特别是,在现代的法治社会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是所有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必备知识,欠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大学生无法成为合格的大学生,也很难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竞争中立足,因此,高校通识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设法律相关课程。由笔者主持的《美国法律电影欣赏与研讨》课程从至今已连续在山西大学通识教育课序列中开设六次,也连续六次满额报名、开课,大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对法律电影课程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一、法律电影课程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其一,法律电影课程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群体必备的法律常识。没有经过法学教育的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往往缺少必备的法律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他们未来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例如:民法、物权法、合同法中的相关知识可以在他们未来的经济交易中发挥作用,避免法律风险;劳动保障法相关知识可以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提供法律指引;刑法相关知识可以指导他们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法理学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热点社会问题。这些法律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大学生们很难从枯燥深奥的法律教材中获得答案,也缺乏必备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法律电影课以题材广泛的电影素材、轻松活泼的上课形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在观看欣赏电影的同时,思考法律问题,获得法律知识,将深奥枯燥的法律知识教学寓于轻松活泼的法律电影中,大学生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学习效率都获得了极大提高。其二,法律电影课程有助于建立大学生群体应有的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代表了法治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大学生群体不能仅仅掌握书面法律常识,而不具备深层的法治理念,只有同时具备法律常识和法治理念,才是合格大学生,而只有作为知识精英的大学生群体具备了深层法治理念,我们的法治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法律电影课通过生动的法律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灌输给大学生们先进的法治理念,并且能在课堂的互动研讨中,加深了对法治理念的理解。其三,法律电影课程有助于加深大学生群体心中的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个体对法治理性认识之后,对法治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和皈依感。建立法治信仰的前提是了解法治知识和获得法治理念,法律电影课帮助大学生们习得基本的法治知识,也在此基础上培育他们的法治理念,因而,最终有助于他们法治信仰的树立。例如,通过经典法律电影《十二怒汉》的欣赏与研讨,学生们普遍对法律正义产生共鸣,对法治的信仰逐步加深。
二、法律电影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一,法律电影教学必须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法律电影教学对象一般区分为法学专业学生和非法学专业学生、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和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当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学基本概念已经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应当加入层次更高的法律方法、法哲学教学内容,而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法学教学,就必须侧重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律知识教学;相较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熟悉了大学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因此,必须激发低年级学生参与课题研讨的积极性、引导高年级学生树立更高层次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相较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相同的学科属性,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时更深入准确,对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在交叉学科的`视角上思考法律问题。其二,法律电影教学中,理念教学与知识教学并重。不可否认,法律知识的教学是法律电影教学的基本内容,因为大多数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他们未来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知识,比如买房置业、劳动保障、交易安全等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实在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生活常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公民,在这个法治社会中寸步难行。但是,另外一方面,法治理念的教学是法律电影教学的根本,只具有基本法律知识的大学生往往只能机械遵循法律规定,这是低层次的守法状态,而只有具备深层法治理念的大学生才能密切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积极践行法治,这是高层次的守法状态。其三,法律电影教学中,参与式的互动教学必不可少。在高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只注重教师在课堂讲授,不关注学生是否认真思考,在高校法律电影教学中必须摒弃这种陈旧的教学形式,转而采用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的互动教学中积极思考,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积极互动,在讨论和争辩中获得真知。
参考文献:
[1]闫斌,张潇。法律电影视域下的中西民众诉讼心理比较研究――以《我不是潘金莲》和《费城故事》为例[J].语文学刊,第5期。
[2]颜研生。论法律电影与人文素养的培育[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6期。
[3]程强。法律电影下的美国法律文化[J].理论视野,20第3期。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4
摘要
本文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为依据概括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通过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普通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现状,从而论证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导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普通高校;外语教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维度。
通识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非功利性和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智、提升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外语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通识教育之间否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否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人才。
一、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先行研究
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研究相对较早。
一般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内外一切善德的自由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雏形。
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集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大成于一身,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作基础准备的教育,并于1892年初次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美国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的先驱者。
赫钦斯认为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由知识本体决定,且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密切关联,即为通识教育理念。
美国本。
戴维德则指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而大学的出现正是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的原因。
国内对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集中于理论方面,但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拓展,并且近期众多高校开始尝试应用通识教育理念。
于淑秀、孙琦、姜琳林等针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通识教育的理念、认知范围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曹智频在“两岸三地”中国通识教育研讨会中对“理论”、“实践篇”、“发展篇”、“展望篇”、“借鉴篇”五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发言和深入的研讨。
隋晓荻分别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发端与演进。
通过对西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对众多高校进行实际考察,认为我国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张亚群从中国古带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出发,分别对晚晴大学通识教育的因革,民国时期通才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分别比较了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实证考究,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取得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成效,通识教育理念在起着不可言日的作用。
庞海芍从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三个层面为出发点思考通识教育及与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出目前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能否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并依据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等角度为通识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于通识教育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
一般认为,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其内涵和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通识教育”是英语中“generaleducation”一名词的翻译称呼,国内众多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将其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等。
但通识教育相较于作为直译的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更能准确的反映其内涵和目的。
与“通识教育”相对的名词是“专业教育”(英语“specialeducation”),即特殊的教育,是针对于培养和发展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殊技能。
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名词,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广义而言,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关于一般的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而是指作为教育学生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合格的公民。
‘专业教育’则以学生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承担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两面,彼此相互影响、支撑,因而不能完全分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
而专业教育则强调注重于培养单一的、专业的、技术化的人才;但是在促进与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方面却捉襟见肘。
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对比整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力求促进学生的心智、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非功利、非实用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外语教育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的传教活动,十九世纪末期,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学堂,并且开设英语、法语等外语学堂,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大门。
在中国清朝末期的外语教育是作为“普通学”的一部分。
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外语专业作为共同的必修科目,力求培养精通古今中外的博学的外语人才。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专业教育,将外语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略了对“听、说”等实际的语言的操作与运用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国家逐渐开始矫正专业教育的过于狭窄性、不合理的设置和学科之间的隔阂,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中,外语仍然作为工具类的课程,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局限于基础和表层。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知识竞争的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冲击之下,对外语专业的高要求和外语人才的大需求,使得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代末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贯彻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阻力重重。
因此对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庭抗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顺利交接,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通识教育于近年开始走进中国的普通高校教学中,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根据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大的转折与改变。
当前普通高校的外语专业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外语的工具性以压倒性的优势挤压着其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几近走上了单一机械化的道路。
对语言知识的单一储备、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的外语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三、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在当前全球化不可逆转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举足轻重,因此能否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的关键点。
虽然当前我国已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众多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
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普通高校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势在必行。
在全球化激荡的时代中,外语堪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我国大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会强有力的促进创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环境。
因此,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环节中正凸显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外语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仅仅掌握外语不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要。
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思维工具性和能够打开国际视野、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人文关怀性。
虽然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决定了其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但是外语专业的人文性,能够促进外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语言更加本土化,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会;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读写、考试的学生。
在当下外语专业教育普遍工具化的背景下,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驾齐驱,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需要导入通识教育,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才能在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文学,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众所周知,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和目的。
通识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塑造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接受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横向目的,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纵向的基本取向。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外语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媒介,掌握外语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外国或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贸易、竞争,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机械的、单一的外语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二十一世纪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是鉴于当前中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功利化、工具性、片面化等问题,而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文化素养、非功利性的理念将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创新改革,能否深入、科学的导入通识教育理念将是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再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普通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需要兼具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入通识教育的理念的从而真正散发外语专业的魅力,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作者: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智频。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哈佛委员会,李曼译。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黄俊杰。
转型中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现况与展望[M].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4]庞海芍。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宋尚桂。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码:GH14055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5
摘要: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
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
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
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
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
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
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
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
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
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
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
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
下一篇:《比尾巴》教学反思心得精品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