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心得体会范文和感想【汇集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磨课心得体会范文和感想【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第一篇】
敢于把自己的缺点和失误毫无保留地展示与他人,需要怎样的勇气?骄傲自负者不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失败。自卑自惭者不敢,因为深深地自责已让他无力言说。处事中庸者或许又懒得这样做,认为是非对错自有他人评说。
诚然,有些事情发生了,过去了,结局好坏,只需淡然一笑,说声再见。不必常挂于心,不必沾沾自喜,更不必耿耿于怀。
然而,作为参与磨课的教师,却不妨跳出课堂看看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一番,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吧。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1篇写景散文。课文的条理非常清晰,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本次磨课活动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重点品读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聚焦xx小学:
遵照领导安排,我在5号下午匆匆赶到xx小学。上课之后见到了五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教室颇令我吃惊,全班一共20个孩子。我好发现后面有五六个个头比较大的孩子都是单人单桌。据他们的任课老师介绍,这几个孩子比较调皮,也不爱学习,上课不怎么听讲。
我意识到了第二天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看来课前的交流要用点心了。我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陈娜,让孩子们读一读,猜一猜我为什么写这两个字。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这是老师的名字,我趁机表扬他们。与孩子们的交流就这样愉快地开始了。我发现其他的十来个孩子还是非常活泼可爱的。最后我告诉孩子们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让他们自己预习课文。从走进教室到离开一共十来分钟。一是我还要赶回学校上第二节课,二是觉得也没有必要事先和孩子接触太久。
初读课文本来打算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和理解。因为xx小学没有多媒体设备,初读课文改为指名分段读课文。这样做,第一便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关键词,了解小艇的特点。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读出小艇的长,读出新月的美,读出小艇行动时的轻快灵活,感受三处比喻的妙用。并通过对比感受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对于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后找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两个问题都很简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然后我让学生再仔细的读这段话,画出描写行船环境的关键词,体会行船的艰难。然后再读读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句子,感受船夫的了不起。再此基础上问学生想不想当一回船夫,让学生以手代挺,听老师读句子进行表演。表演过后,我挑选一位“船夫”到讲台上,大家根据书上的句子夸夸船夫。最后提议一起夸夸船夫,实际上就是齐读第四自然段。这些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文,加深理解,最终能熟读成诵。
课堂上有两三个学生特别积极,但其他孩子不太活跃。有一个男生不听课,一直心不在焉的,我几次走过去给他以暗示,无用。还有两个女生,其他孩子表演时,不参与表演。除此之外,其他孩子无论是否积极发言,都在认真的参与学习。教师语言自然流畅,自认为对学生的引导还算到位。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环节用时过多。原因是对学生字音的纠正过多,但是,我想我无法做到为了赶进度,对学生的错误读音听而不闻,置之不理。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学有所获的。对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也显得过于细致。导致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时间上有些紧张了。另外,在讲完第二自然段,本打算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在学习第四自然段之后有个小结,本段是按总分的结构来写的。结果都忘记了。
张振海老师首先肯定了我在这节课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然后指出整个课堂看起来有点散。我想那是因为安排的内容不是太多,每一步的设计都本着扎扎实实的原则,走得稳妥、缓慢。凌主任给我提出:课题不能代替板书。也就是不能把课题作为板书的一部分。还有一位老师提出应该让学生明白威尼斯的小艇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造成这样的形状。我认为都言之有理。
聚焦赵xxx小学:
赵x小学是可以用课件的,于是,六号晚上我修改了教案,并根据需要做了课件。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以为一个课件我可以快速完成,于是不慌不忙的吃完晚饭,检查过孩子的作业。才打开电脑,开始做课件。没想到又是搜索图片,又是插入视频,竟忙活到了2点。第二天一早起来熟悉一遍课件,就立刻赶往距离我家二十多里远的赵x小学。到达时已经快上课了,好在我是第二节讲课。张老师说我昨天配乐范读第三段课文时,用手机放的那个音乐不合适,应该用《威尼斯船歌》。
因为前一天没来见学生,还是先去见见学生吧。走进教室发现学生挺多的,任课老师说有四十多个学生呢。我心中窃喜,这么多学生课堂气氛应该可以吧。于是跟学生做了简单地交流,问问有没有预习课文,学生说预习过了。简单交代几句,就到楼下借用校长办公的电脑修改课件了。等修改好后到电教室听小贤讲课。小贤下课后,我就连忙去试课件。刚调整好上课铃就响了。我说:“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就开始上课了。
课堂环节比起在xx小学时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初读课文改成了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操纵自如、手忙脚乱”两个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课件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和独木舟、新月、水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明白把小艇比作独木舟、新月、水蛇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表演时不再是老师读句子学生表演,而是让学生边读句子边表演,因为可以用课件出示句子,这样方便多了。另外,把老师们给我提出的一些建议加了进来。例如,小艇为什要造成这个样子?板书也做了调整。
赵x之行,有许多的意外。课堂上学生不是很活跃,并不是不会,而是放不开。估计是我的课前交流没有做到位。提出问题之后总是听到有孩子很小声的回答,并不举手。这时我会让他大声地说出来,结果回答得很好。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本以为这样比起分段朗读课文会节省一些时间,没想到更费时。更可笑的是,我慌里慌张地就开始上课了,没有调整好心态,整节课似乎都不怎么在状态。这一不在状态啊,就容易出状况。例如,板书课题时刚写一个“威”字就听到有孩子小声说“错了”,我赶紧停下看,再仔细看,没错啊?就继续板书。谁知还没写“小”字呢,就开始指导“艇”字的写法了,我晕!再如,“道具出示的不是最佳时机。本来设计好的环节,有漏掉的现象,又临时调整。课堂语言就不够精炼准确了。一向觉得自己上课从不说废话的,这次却被张老师指出,语言太碎,不精练等等。原因估计就在这里了——不够沉着。
亲,感谢您耐心地读到这里。更要感谢您真诚的批评、指导。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第二篇】
这学期,我参加了一门特殊的课程——打磨课。在这门课上,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汲取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积极参与、多角度思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渐掌握了学习的真谛。以下是我关于打磨课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积极参与,获取全面知识
打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每个学期的主题都不同。因此,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就需要积极参与。在课堂上,我尽量主动提问,与教师和同学互动。通过积极参与,我发现不同角度的问题和思考方式。这使我能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打磨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段:多角度思考,开拓视野
打磨课关注的是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为了深入思考,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不仅局限于纯理论,还会联系实际场景进行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而在学习文学时,我则会从作者的角度思考,理解作品背后的含义。这种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让我深刻感受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段:持之以恒,实现突破
参加打磨课并不仅仅是一次浮光掠影的尝试,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课程中,我养成了每天坚持学习的习惯。无论是复习还是新知识的学习,我都能够坚持下来,并逐步取得进步。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让我在打磨课中逐渐实现了突破。我发现,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不断提升自己。
第四段:感悟学习的本质
参加打磨课让我重新认识学习的本质。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分,更是为了拓宽视野、培养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打磨课,我逐渐理解到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享受。在研究一个问题、琢磨一个公式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与知识的亲密接触和思维的愉悦。这种领悟让我更加热爱学习,也更加享受学习带来的成长。
第五段:打磨课的启示与收获
打磨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态度和方法。这门课让我明白了学习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积累和磨练。通过积极参与、多角度思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发现了学习的真谛。而这些体会和方法,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成长的利器。不论是面对学业还是生活中的问题,我都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更加坚定地前行。
总结来说,参加打磨课是我学习道路中的一次重要的经验。通过积极参与、多角度思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获得了更全面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我相信,这些心得体会将伴随我一生,让我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中走得更远。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第三篇】
首先非常感谢省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让我有机会参与到了磨课这样一个可以让教师基本功素养快速提升的活动中来,本次活动我们团队紧紧围绕在赵国防主任的身边,对赵主任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进行了几次的磨课,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将我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教学研究以怎样的形式更能体现它的作用则是我们更加关注的问题,通过一轮的磨课过程,我更觉得这样的形式是非常可取的,记得赵主任第一次执教之后我们团队进行了第一次磨课,还记得当时的情景,真是,一句恭维的话都不需要,直入课堂关键问题的处理意见上,比如在要不要给孩子明确呈现出一个什么是分数的意义这个问题上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很探讨,当时团队意见不一,后来就在磨课的过程中碰到了吴正宪老师,我们就这个问题有跟吴老师共同进行了研究,后来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统一了认识,不一定非要把分数的意义一字一句的定义性的呈现出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去背过某个定义,所以我们就决定不一定非要呈现出来,但是从孩子们的理解中已经完满的体现出了孩子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的理解。我想就是这样的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的教研才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这样的教研形式引领下成长的话,我们的数学教育时时都是春满花开。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口头禅,真的想来谈何容易,赵主任的第一次授课我们把单位一的认识作为了本节课重难点进行授课,后来我们觉得这样有点太过于去抓事物的本身,后来我们就改为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这样一来就更多的引领孩子们不仅要关注整体,而且更加关注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对他们关系的理解,所以说,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要求我们对每册的脉络要掌握到位,对某一领域也好,对某一知识点也好它的讲授点要把握准确特别是对重点的设置以及要求孩子理解到一个什么程度要有个准确的度。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宁“精”勿“多”。最简洁通过我们团队的几次磨课,我有了上述这样的体会,练习是不是越多越好,显然不是,一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容许我们去设计过多的练习,所以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想这也是我们如何向课堂要质量的一个深度思考,就在赵主任的第二次授课中我们可以看到练习题变少了,但是每一道题的设计都是那样的用心和经典,每一个题都是承载着不同的训练重点而出现的,每个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开来,并丝毫没有彼此的重复。由此我觉得精心设计练习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总之,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几次磨课让我体味到了很多,收获也很多,真心感谢双对接远程教育培训机构,感谢赵国防主任带领我走过的教研之路,由衷的表达一下自己的内心想法———教研无止境,潜心是根本,我将乘着本次教研活动的东风继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有信心做一名研究型的数学教师。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第四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对立体图形的第一次深入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就是通过学习它们的特征从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最初的设计中,活动1我是通过学生观察我手上的长方体去引领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在设计时,我正好在上一年级的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其中就有长方体和正方体,所以我觉得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应该很清楚,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学习来很吃力,我讲起来也很吃力,也很空洞,学生糊里糊涂,我更是急得一身汗,花了太多的时间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效果。后来,通过李校长和曹主任给我的一番建议,我恍然大悟,我找到了我接下来突破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切入点了。
首先,我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于图形的知识遗忘也是需要顾虑的,而且学生学习立体图形需要去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的掌握。后来,我通过整改,将活动1这样设计了,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面、棱、顶点,这样慢慢在知识体系中开始建立框架,然后接着让每一位学生带着问题去摸一摸长方体,这样学生活动起来就有了方向标,感受也更深刻一些了。
就从这一点的设计者我明白了,我们在设计一堂课时,起点定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情况,空间观念对于成人来说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孩子的思维中空间观念是比较薄弱的,我们要充分地让他们去感受去领悟,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也更易于学生去掌握,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小学阶段图形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