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优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一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x日在当天开展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诠释了中国特色治国理论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为了建设和谐民主富强独立的中国,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也不能沿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的奋斗历程用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永恒政治生命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向世界的隆重发行更说明了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正在被世界认可和推重,“中国特色”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世界名牌,成为很多国家治国理政的榜样和范本,势不可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发表在世界各国引起的热捧,证明了中国特色受到了世界的逐步认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记录了习近平和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治国理政的思考与实践,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探究中国发展道路,关切中国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提供了途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以及一个开放、稳定和富裕的中国,既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同样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中国特色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世界垫实了理论基础,也诠释了成功的事实依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发表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它表达和丰富了“中国梦”。不仅是习近平主席的所思所想,同时是代表一个世界大国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是继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后正在孕育形成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治国理论体系。中国产党在新形式下从来治党,惩治腐败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治国发展的领导模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二篇】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全书。书中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有关论述,升华了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认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人民群众的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系统指明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供了“金钥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果脱离了经济发展单纯讲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如果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紧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职尽责。

民政工作保障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服务,肩负着民生工作中补短板、强底板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聚焦脱贫攻坚,坚决兜牢防范致贫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聚焦特殊群体,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倍加关注的重点群体。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提升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不断增长,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相关民生服务水平。

读书感言:人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找准方向,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我、丢失理想!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伟大的书籍,就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路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做的顶层设计,更是给予每一个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最强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通过细读习总书记的这些既贴心又意味深长的讲话,真是句句在理,字字入心!也不由得地让我再次回顾起自己在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严格按照“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的工作总要求,带领驻村工作组的队员们,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谋划民事,全心全意抓好驻村工作,并与驻村地的同志、群众们建立起了较为深厚的友情,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不会忘记,为了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能够深入人心,我们带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群众会、开展集中学习宣讲等方式,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党中央、贵州省委、贵阳市委以及息烽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为农村群众算好账、细算账,有理有据有节地向群众们解读和说明贵州省委根据我们省的基层实情,要求做好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减少籽粒玉米种植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的初衷和目的等,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推动各项工作打牢基础。我还记得,在第31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时,能够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在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邀请我所2018年禁毒宣传小分队与青山的各级部门和当地群众以及中小学师生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禁毒文艺汇演,将“老本行”(司法行政戒毒)与驻村工作职责完美结合,既是自豪满满,又是荣幸之至。

我同样不会忘记组织交给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又一重要任务:帮助村支部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村级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推进整顿“后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帮助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大林村,一直以来都是当地(青山苗族乡)出了名的先进村党组织,但由于近两年来,其村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服务群众能力下降、组织阵地建设与维护不力等原因,被息烽县列为“后进村党组织”。为此,在当地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乡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驻村工作组进驻该村帮助其开展“后进整顿转化”。通过协助和指导大林村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并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和突破口,从坚持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入手,切实完善和强化该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与摸排以及大林村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最终通过了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后进村整顿验收,使其重新回到“优秀”与“先进”的行列。

我也不会忘记与大林村的同志们一同推动精准扶贫,帮助推动大林的经济发展。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结合大林村村情和2018“春风行动令“以及“夏秋攻势”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部署要求,着重考虑利用致富带头人牵头发展香猪养殖、加工、餐饮以及附加青贮饲料和蔬菜种植以及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如,2018年流转土地种植刺梨种植1950亩、脆红李350亩、另外还种植猕猴桃300亩以及烤烟200亩。其中,刺梨产业主要是以公司+经营主体+农户模式进行,引进的两家经营主体为贵州省金锐化肥有限公司和息烽伟实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刺梨的种植和技术服务,大部分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从每亩300元的保底分红,二次分红封顶达到780元,同时可以最低80元每天的标准参与就近务工;核桃产业,由贵州青花苗乡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与青山苗族乡核桃种植协会合作实施核桃产业种植和管护。实现了大林村所有贫困户均参与每年的核桃收益分配。即,按照省委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体现产业扶贫的指导理念和思想。

如今,我已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多月,但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工作不歇!通过一年多的在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的锻炼与洗礼,脑子更加清醒、思想也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明白: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牢守住“四个意识”阵地,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努力培养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协助大队党支部书记推动大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落实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基本模式,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论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汇聚起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力量。

初春伊始,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陲,从机关单位到企业高校,从网上到网下,各地各部门正在兴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思想的热力激荡神州大地,美丽中国处处展现新气象、新风貌。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新思想,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讲清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讲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从而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创新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解疑释惑、增进共识的工作,才能让新思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干部群众政治上的主心骨、实践上的指南针、行动上的导航仪,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学习宣传新思想,贵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课题,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补足能力短板,才能更有底气与信心,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有力推动各项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开辟新境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就要焕发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鼓舞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发有为。面对问题矛盾,就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聚焦目标任务,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就能走好新时代的步伐、唱响新时代的歌声。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伟大的书籍,就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路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做的顶层设计,更是给予每一个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最强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中国人大网讯 7月22日下午,预算工委党支部召开全体会议,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集体学习研讨。会议由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主持,预算工委副主任刘修文、朱明春、夏光和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王全斌、申鹏、胡理文、赵怡鹤等4名同志作了重点发言。

史耀斌主任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国际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史耀斌主任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及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四是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五是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六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七是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史耀斌主任指出,全委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积极推动财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动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长期性、例行性、程序性工作,也要做好现实情况反映、问题分析、形势评价,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要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方式方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推进工作深化与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相结合,坚持开展工作与加强宣介相结合,更好发挥预算工委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功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史耀斌主任强调,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栗战书委员长对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出专门批示。同志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断增强学习的理论深度、实践深度、情感温度,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看齐、行动上紧跟。要努力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成果转为服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财税立法等各项工作。党支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纳入年度集体学习计划,分专题组织开展学习,各党小组要深入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交流,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要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各位党员干部也要强化个人学习自觉,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原原本本读原著,原汁原味悟原理,并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刘修文副主任说,要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努力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两卷和本书的英文版本,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朱明春副主任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要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展开,全委同志要逐篇研读,积极思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争取更大成绩。夏光副主任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体现了加强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全委同志要认真学习领会,筑牢思想基础,只有政治上过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才能绝对忠诚于党、爱党为党,才能自觉对标对表、笃信笃行,才能勇于担当作为、为民谋事,才能坚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重要论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做好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财税立法等工作。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通过细读习总书记的这些既贴心又意味深长的讲话,真是句句在理,字字入心!也不由得地让我再次回顾起自己在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严格按照“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的工作总要求,带领驻村工作组的队员们,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谋划民事,全心全意抓好驻村工作,并与驻村地的同志、群众们建立起了较为深厚的友情,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不会忘记,为了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能够深入人心,我们带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群众会、开展集中学习宣讲等方式,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党中央、贵州省委、贵阳市委以及息烽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为农村群众算好账、细算账,有理有据有节地向群众们解读和说明贵州省委根据我们省的基层实情,要求做好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减少籽粒玉米种植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的初衷和目的等,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推动各项工作打牢基础。我还记得,在第31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时,能够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在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邀请我所2018年禁毒宣传小分队与青山的各级部门和当地群众以及中小学师生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禁毒文艺汇演,将“老本行”(司法行政戒毒)与驻村工作职责完美结合,既是自豪满满,又是荣幸之至。

我同样不会忘记组织交给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又一重要任务:帮助村支部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村级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推进整顿“后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帮助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大林村,一直以来都是当地(青山苗族乡)出了名的先进村党组织,但由于近两年来,其村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服务群众能力下降、组织阵地建设与维护不力等原因,被息烽县列为“后进村党组织”。为此,在当地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乡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驻村工作组进驻该村帮助其开展“后进整顿转化”。通过协助和指导大林村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并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和突破口,从坚持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入手,切实完善和强化该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与摸排以及大林村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最终通过了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后进村整顿验收,使其重新回到“优秀”与“先进”的行列。

我也不会忘记与大林村的同志们一同推动精准扶贫,帮助推动大林的经济发展。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结合大林村村情和2018“春风行动令“以及“夏秋攻势”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部署要求,着重考虑利用致富带头人牵头发展香猪养殖、加工、餐饮以及附加青贮饲料和蔬菜种植以及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如,2018年流转土地种植刺梨种植1950亩、脆红李350亩、另外还种植猕猴桃300亩以及烤烟200亩。其中,刺梨产业主要是以公司+经营主体+农户模式进行,引进的两家经营主体为贵州省金锐化肥有限公司和息烽伟实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刺梨的种植和技术服务,大部分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从每亩300元的保底分红,二次分红封顶达到780元,同时可以最低80元每天的标准参与就近务工;核桃产业,由贵州青花苗乡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与青山苗族乡核桃种植协会合作实施核桃产业种植和管护。实现了大林村所有贫困户均参与每年的核桃收益分配。即,按照省委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体现产业扶贫的指导理念和思想。

如今,我已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多月,但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工作不歇!通过一年多的在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的锻炼与洗礼,脑子更加清醒、思想也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明白: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牢守住“四个意识”阵地,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努力培养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协助大队党支部书记推动大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落实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基本模式,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伟大的书籍,就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路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做的顶层设计,更是给予每一个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最强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1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三篇】

在近两天的新闻报道中看到一则消息,当地时间4月2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匈牙利文版首发式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这是该书的第十九个外文版本,也是在中东欧国家出版的首个版本。据统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全球发行量突破600万册,其中海外发行突破60万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著作海外发行的最高纪录。看到这则消息心情感到非常的激动与自豪,由此结合自己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谈一点关于对外关系发展中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中的重要性的体会和看法。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治党治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不仅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而且为外界提供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对于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大势,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理念都极有参考价值。

“中国今天发展的大势是什么”提供了答案。

其次,对外传递共赢信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传递了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强烈信号,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梦想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冲突。例如,习总书记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外交理念,在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中,他倡导“亲、诚、惠、荣”的理念,他强调中国对外关系中要有正确的义利观。他还提出了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亚洲投资开发银行”等一系列具体的共赢战略。

“墨菲斯托”;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表明中国政府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决心......可见,这既有利于外国读者近距离感受习总书记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同时也将成为增进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纽带,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

高温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

其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文写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令我回想起不久前参加的公司党支部组织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深厚宽广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重温入党誓词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在大学时入党的一幕,那时的我未经世事,并不能完全理解誓词的涵义。正如文中写道:“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经过了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入党誓词的意义。工作上,总会遭遇“拦路虎”,总会遇到诱惑、困惑,入党誓词正是要提醒我们要不忘入党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只要坚定信念理想,只要坚持努力奋斗,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的言行的坦荡真诚的内心就是实现强大自我的最有力的武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书句句在理、字字入心,让我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结合钟绕东书记在7月主题党日活动上提出的坚持思想武装,筑牢精神支柱;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居安思危,勇于担当作为;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干事创业的要求,我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接人待物上坚守底线,认真做好公司企业文化运营,积极开展企业策划相关工作,团结大家共同建设凝心聚力、共筑未来的企业氛围,提供健康、绿色、环保的工作环境,保障公司生产运营,更好地为公司实现事业目标和早日量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党中央集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答问、演讲、批示等内容,分18个专题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针的一本文化大集。它打开了读者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认知大门,也将读者带进了党与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之路,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时期给予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礼物。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首先明确了中国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国全体人们的中国梦。通过历代前人的努力,如今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要实现中国梦,最大的坚持就是走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着党中央的步伐不断前行,不惧一切荆棘坎坷。

而中国的发展有着其独有的特性,一切的照搬照抄根本融进不了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大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国,而在任何历史时期,党中央都能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性,谋划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让中国不被时代遗弃,远超世界,并逐步成为世界舞台的一大强国。

在当代,中国要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抓好。以敢于破除旧制度、旧理念的勇气,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在中国发展的各大领域中推陈出新。大力发展持续健康的绿色经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法治中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化中国法治理念,强调中华优秀文化。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让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现代化,从内从外强化国家“防御塔”。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走好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时刻重视党的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用严厉的态度和力度狠抓党的发展,确保党的先进性、廉洁性和领导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也让我们明白了党的内在与核心。让我们清楚了什么是中国,也让我们明确了中国的未来该怎么发展,我们该怎么走。紧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使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走,向光的方向前进,那么我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以后,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统一安排,我认真、深入地学习了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学习,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压力,越学越有干劲。

下面我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谈三点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会、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会议、中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对纪检监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指示,为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的执政之基更加牢固,其中纪检监察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际,对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系统性、创造性、根本性的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充分感受和认知自己肩上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铭记初心,出色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我的体会是要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站位高。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纪检监察工作高度重视,将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谋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民族复兴的历史脉搏,前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

二是要求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寄予厚望,期望越高,要求越严,标准越高。如,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克己慎行、守住底线,扎紧制度笼子,强化自我约束。又如,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要求比其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信任、信心。

三是内容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内容丰富,全面具体,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深厚的理论阐述,又有具体的制度设计;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有对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既有宏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也有具体的落实措施,等等。我们必须强化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掌握,指导实践。

四是路径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方向明、任务清、措施实,是纪检监察工作发展的行动指南。如,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切合实际,思路清晰,措施明确。

五是思路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多变态势,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而是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的反腐经验及改革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并制定国家监察法。这就是总书记根据形势发展做出的战略安排。形势在发展,目标在变化,措施在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

推动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奋发作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统领。纪检监察机关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性工作,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加强党委对同级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必须突出政治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永葆政治本色,对党绝对忠诚,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这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第二,坚持稳中求进,推动持续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科学方法论,中纪委三次全会确定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稳”和“进”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统筹协调、协调推进。牢固树立政治机关定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扛起“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障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重点精准惩治腐败,紧盯重点人、重点领域,依法查处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x腐败“保护伞”专项工作,服务保障中心工作。

第三,严格依纪依法,提升工作质效。纪检监察工作要让党放心、让人满意,必须不断提升工作质效。确保工作质效,必须严格规范行使权力,让纪检监察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谨慎用权,严格用权,规范用权。强化党纪、法治意识和思维,严格依照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做到用权必须有据,用权必须合规,不得突破底线、逾越红线,革除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做到谦抑用权。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开展工作,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充分发挥程序对权力的约束力,以程序促公正、保正义。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政治,是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坚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加强协调沟通,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对公权力的全面、有效监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一项系统的伟大工程,不是纪检监察机关一家的事情。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支持、接受监督,这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在要求。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积极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等沟通联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效率;加强与司法机关协调衔接,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顺畅,提高工作质量。

第五,强化队伍建设,打造过硬“铁军”。打铁必须自身硬。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是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石。当前,我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必须多管齐下,通过教育培训挖掘内在潜力,通过加强监督防止“灯下黑”,通过组织关心关爱促进干事创业积极性,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队伍,担负起新时代纪检监察人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

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职为民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的著述很多,从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之江新语》,到颇受政界学界好评的《习近平用典》,无不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近来认真品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其中的很多理念和提法,确实值得深入学习揣摩,对当前各项工作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2014年9月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累计发行642万册。此书收录了他从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有媒体评论这本书“对外阐述施政理念,传递共赢信号,释放个人魅力”,不仅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而且为外界提供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于宏观而言确实如此,但身在基层,作为这一精神的具体贯彻者、落实者和执行者,我认为在读书时,汲取知识和智慧的营养是一方面,但更需要从宏观的论述中,找准其在基层的切入点,与当前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述很多,但线条明晰,其中很多名言金句,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其治国理政方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路线图和今后的走向。其中的一些论断,就能与我们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市中心医院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有效对接,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国家的目标,也是一个省份、地市乃至县区共同的精神指向和行动指南,也是安康市中心医院的工作目标。到今年为止,市中心医院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80年中,数次更名,几易其址,却始终守护着群众的幸福与健康,把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一以贯之的追求。今天的市中心医院,能够主动作为,抓重点,克难点,深化医改,强力推进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依托集团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中心、率先组建安康市胸痛中心、依托市病理质控中心开展病理专科医联体建设、依托医学影像科及pacs系统搭建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平台、依托脑科医院组建卒中中心五个优势平台,也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改善医院环境,开展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计划,更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也被收录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这一理念,在安康实施了多年的“说了算,定了干”与之一脉相承。执行力就是生产力,说得再多再好,不去一一抓落实,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做到实处,就是纸上谈兵,于发展毫无益处,而且危害极大。市中心医院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安康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安康医疗卫生系统的领头羊,并不断向秦巴区域诊疗中心迈进,就是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苦干实干的结果。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还包括“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等多句思想高度凝炼、读来朗朗上口的句子。作为医院的一名党务干部,唯有以系列重要精神为指引,加强个人修养和历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个人的职责置身于医院发展的大环境中,把服务一线、服务基层,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以医院发展、群众满意为己任,才能成为群众满意的干部。医院发展也只有置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时刻以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为己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讲良心、重质量、守诚信”的服务理念,不断推进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确保医疗安全和公共安全,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广大群众信得过的医院。

理论学习,要经常学习新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19年春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年轻干部强调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实践中记住初心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创新理论的权威着作。我们的年轻干部要学会实际上下功夫,实现学习思想贯穿,信任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经历风雨,见到世界才能,坚强,练习作为铁肩、真正的能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细记录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引领全党全民立足两大局面,推进两大革命,全面打造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以全新的视野、细致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主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主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这些理论,掌握理论的高度,提高党性修养。要坚持横纵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第三卷和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起学习理解,同时纵横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古典着作,以及上司的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融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在招商、项目建设、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第一线,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学用结合,学习。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卷,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民情。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这个词出现了203次,直接抵抗人心,引起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例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和大众一起工作等。在新冠疫病的预防管理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预防管理疫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这种民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础调查,着力解决大众诊察、学校、医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人民困难、人民期待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卷含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尤其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例如,第三卷多次提到正确,正确的方法论也广泛应用于消除贫困、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管理、党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管理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千条线,下针复杂的工作状况,必须用正确的方法论,定期正确整理工作,正确识别工作的重要缓急,确保各工作的正确高效。另外,统一协调法。基础工作面广,内容多,任务重,要充分利用统一协调法,学习并联工作,用手指弹钢琴,促进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另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研法、问题导向法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必须深入学习,正确理解和把握。

通过第三卷,总书记随处可见,深入基层的工作风格,总书记感到有为的工作热情和追求现实的工作力量。最近总书记的足迹也证明了今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年,是全面战胜消除贫困的战斗的一年,国内外疫情对策和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严峻,在这样日理万机的重大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查、严格务实的工作风格,为了制定十四五的计划和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查,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员座谈会,切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的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大众和社会建议。作为基层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我没有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热情,认真研究分析,采取目标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继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抓住第四季度,夺取双赢。要率先改善工作风格,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打破害怕慢庸散风格的顽固疾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做出贡献。

按照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在会前系统性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环节、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宗旨使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之本。回顾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试图以各种改革、改良的方式救国救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我们党被历史、被人民选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才跳出了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四个伟大”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始终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四自能力”的内在之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纵观我们党99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不惜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二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常态化抓好上级历次巡视、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始终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黄旗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三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心态。要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位,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发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村全面振兴、全面过硬。四要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必须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兜住民生底线各项工作,加强对失能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妥善做好稳岗就业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五要多措并举保障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xx县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产业的恢复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虽然上半年全旗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但总体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长期以来,xx县始终聚焦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以最有力的举措解决“短板”问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畅通企业困难问题反映渠道,解决制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六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确保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全面到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真正把“两个维护”铸入党性观念、化为纪律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择校、课外补课乱象、校园欺凌等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药价虚高、虚报冒领医疗费用以及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问题;深入开展食品监管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和重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条推进整改。三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把纠治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紧盯老问题新表现,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查扶贫救济、惠农补贴、低保医保、农危改等重要民生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维护民利的最坚实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终究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力戒空谈,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足、质量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后,引发国内外热烈反响。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19个专题、92篇文章中,开篇之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5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扎根向下、脊背朝天,在知重负重中矢志前行,在苦干实干中锻造过硬本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奋斗、毫无怨言。而今在推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践上,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良法、良贤、良机”善治成为共同的精神坐标和不懈追求。

架牢“制治”之梁,让“良法”善治有保障。乡村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阵地,乡村振兴进程实时反映着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优劣。通过进一步完善干部包保责任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进社区进村组、基层自治等制度,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夯实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四梁八柱”,发挥“良法善治、以制治人”转化优势。广大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家庭农场、生产车间、合作社等扶贫主体要在“党建领航、制度保障”中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信息整合,创新构建新平台“筑巢”,能够让配套措施“引凤”有岗位、有职责、有任务、有福利。要凸显法治与德治“两翼”作用,环绕致富乡贤、技术骨干、返乡人才主体成员构建“梯度”分布,因地制宜、倾斜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让其走进来、留下来、干起来,携手书写乡村常治有效、善治长效新篇章。

把稳“知行”之舵,让“良贤”善治有遵循。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发挥乡村善治主体优势,就要以思想建设为主要抓手,筑牢干事创业坚强堡垒,努力形成“精气神”丰盈、知识技能深厚、作风建设过硬的发展热潮。一方面,要在以“知”引“治”上固根本聚合力,聚焦要素整合、模式构建共同发展,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勇于开拓创新思维“破题”,在善治上谋大局求大同,时刻保持思想上清醒、信念上坚定,常态推进、与时偕行。另一方面,要紧盯治理短板弱项,在艰难探索中把握“笃行”与“善治”的前进节奏,因时因势调整战略,在应变求变中坚持行动自觉、以行促治,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寻求“行治”的最大公约数。

拓宽“和合”之径,让“良机”善治有力量。《史记·循吏列传》有云,“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乡村善治走上“和合”之径,在于与群众、与制度、与环境、与技术能够和睦同心、偕作偕行。要站稳农民主体立场,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善治优势,在落实脱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释放脱贫红利中提高自身适配性和兼容性,助力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要统筹兼顾做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富足与精神满足的同发力、双提升,抓好贫困地区“双基”建设,带动提升减贫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实现乡村区域内、行业内、村组内共同富裕。同时要蓄力转换“危”与“机”形势、对接“供”与“需”断点、提升“长”与“短”效能,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合理分布点位、贯穿领域,打通资源与产业、要素与项目有机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让“制、治、效、能”同频共振、行稳致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良”合璧之道在全面小康路上镌刻着深厚情感和卓越智慧,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在综合之治中充分发挥“良贤”的主观能动和行动自觉,持续巩固“架梁”“稳舵”“拓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发充实,让乡村走向善治光明大道。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四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

作为一名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的学,要深入思考的学,要联系实际的学,要深学深悟、把握要义、把握精髓,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才能学好用好这部重要著作,以理论学习的新提升,不断开创实际工作的新局面。学习此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勤思笃学修身律己。修业先修身,人的素质品德决定了他的眼界与作为。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财政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勤于思考和认真学习来锤炼优秀品德,树立良好形象。要努力做到脑中有学问,心中有信仰,行中有戒律。脑中有学问就是要视学习为己任,通过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具备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使自己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与激情。心中有信仰就是要求自己对党忠诚,时刻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政治理想与政治品格,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做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行中有戒律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懂得自省自警自律,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做到有敬畏,守规矩,正作风。

第二,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持续学习是每个党员干部一生的课题,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保持旺盛的激情与工作的活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党员干部必须以学习为基石,推动各项本领的锻炼提升,必须把学习作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投入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所以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做好学习实践的融会贯通。我们必须在学习中实现能力的转化,在学习中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把学习能力转化提升为实践能力,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精准的分析理解能力。善于分析,能把握核心要义,准确地厘清事物主次,抓住关键。二是深刻的问题研究能力。学习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三是举一反三的。

总结。

提升能力。要善于总结和提升,把成功的做法归纳为经验推广复制,更好地巩固学习实践成效,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有的优良作风和政治品格,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工作,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并持之以恒推动。联系到自身工作实际,就是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对同志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结合起来,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认清肩上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知重负重、攻艰克难的实际行动,时刻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带领同志们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做出工作成绩。

第四,务实创新谋求发展。从实际出发,深刻分析金融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受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面对严峻形势,在拓宽融资渠道、统筹资金力度、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新的要求比较多,新的标准也比较多,还需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探索出适应新形势的问题解决思路。党员干部需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身解决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充分表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党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勤思笃学修身律己,以“实干”和“为民”为基础,加强学习,不断创新,认真部署规划,探索最佳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时刻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五篇】

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组工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要求组工干部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经典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凝练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组工干部们也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组工干部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

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章《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把手做工作要首先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经常校正偏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并将其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一举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党带领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是我党长期以来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没有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就会出现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的局面;没有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就会缺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缺少扬帆起航的“掌舵人”,缺少冲云破雾的“指南针”。回溯过去,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统一;放眼现在,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展望未来,党正带领着全国人民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坚持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身处逆境之时,要选择迎难而上;身处顺境之时,要懂得居安思危,对于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要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主,坚决做到不搞小动作、不拉小圈子、不藏私欲心,要扛得住压力、受得住磨炼、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始终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开展工作之时应该拥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毅力、“不见成效不收兵”的韧劲,相信只要剑锋所指定能所向披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要坚定政治立场,矢志不渝,真正做到一朝入党、终生为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于心、付诸行动。要坚持不懈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与群众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传下达说土情话、实事求是说真心话、对症下药说内行话、出谋划策说鼓劲话,坚决不说“空话、套话、气话、废话”。要善做“走读”生,坚持“走”出去,真正“走”进基层、“走”进民心、“走”出实效、“走”出感情;对群众一定要以诚相待,要时常同群众走在一起、坐在一排、站在一堆、打成一片,从而与群众越“走”越亲、越“走”越近。要学会躬下身子、弯下腰,去到群众中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不打官腔、不摆谱,尽职尽责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做好政策的实施者。

要严守政治纪律,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讲政治、守规矩是职责,也是本分。要时刻以党章党规为“镜”,绷紧规矩之“绳”;要时刻以党纪国法为“锣”,敲响纪律之“钟”,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实在人。要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洗洗澡、治治病”,防止“浊气”入侵而导致身心患病;要充分借助“纠四风”专项整治的东风“刮刮骨、祛祛毒”,防止“邪气”侵入而导致思想中毒。要始终铭记自己的身份,永葆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作作风,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真正做到增勇气、强底气、讲和气、聚人气、扬正气,从而汇聚“五气”之力奋力谱写复兴路上的赞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如疫情暴发之时,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疫,才使得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大好趋势发展;又如汛情来临之时,因为有了党的正确带领,干群同心闻“汛”而动、共抗“洪魔”,才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这一切力量都来源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切成绩都归功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事实再一次证明,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决做到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9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陈震宁,副主任许仲梓、邢春宁、刘捍东、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参加会议。

学习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领学,部分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通过研读原著和交流体会,大家对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思想认识有了新提升,思路举措有了新拓展,一致表示要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务实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小敏在交流结束时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认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既有一脉相承的贯通与坚守,又有与时俱进的深化与拓展,在全面系统学习中一体把握、一体贯彻,真正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新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以新思想为指引、创造性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把新思想落细落地、更好服务全省大局的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多人大贡献。

会议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相关部署要求。会议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立足本职、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把新时代地方人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好读懂第三卷,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前提与后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忘过去,一点一滴悟初心。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成就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并非空中楼阁,其是第一卷、第二卷的延伸,也印证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时代脚步。卷中第一段,“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们拉回到3年前的时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并在新征程中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也为广大党员鼓足干劲,为打好以后的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注不竭动力。

正视当前,一分为二看今夕。卷中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点评,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不同方面作出的成绩,肯定了我们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理论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制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挑战仍然是艰巨的,卷中有客观的表扬和批评,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事物发展本就是前进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谋求更大突破;反省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瞄准困难源头,破除发展掣肘。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有创新。马列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毛泽东同志以“实践出真知”来让马列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长远、全面的眼光成为我党的指导性读物,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蓝本。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极具时代特色,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谋事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的语言文字有的放矢。要以观一叶而知秋至、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锐性和创新性,丰富我们的思维和手段。要从书本折射到生活,不仅要在看懂、读懂、学懂的基础上,用卷中理论明确道路,用卷中精神瞄定方向,最重要的是用卷中智慧让工作锦上添花,让我们的事业百花齐放,让我们的梦想受群众拥戴,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在总支安排下,我与各位同志分享一下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学习的意义;2、怎么来学;3、怎么去做。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了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加强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向明、方向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全书分19个专题。中心学校同志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本学期内准备学完所有19个专题,在每周例会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前有安排,学习时每人带学一节,并安排2至3人对指定的章节谈学习体会,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进行思考就会有收获,学习并能应用那就有了成效。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1.在“立德树人、五香并育”工作中,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德树人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五香并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把这项工作拎在手上,记在心中,做在实处,相信一定会花香满园。

书记项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在2020年《书香最致远,经典砺初心》书记项目中,不仅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要学习其他的红色经典、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2.善待每一位家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的年龄层次,文化差异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当他们提出了质疑时,我们应该理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是不是班子成员,都应该耐心暖心的解释,不能拒人千里,漠然冷视甚至一推了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我们要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我是怎么做的。学习是加强理论建设,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第一位,这几年财务、劳资政策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加强学习,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细心测算调资、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乡镇补贴标准,按时报批按时发放,该享有的政策应享尽享。退休同志工资现在归养老中心发放,但我仍然积极宣传解释调资政策及工资发放变化政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让他们感受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温暖。

最后,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作为本次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学理论强实践立创新,做最好的自己。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学习,我觉得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压力,越学越有干劲。下面,我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推进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这个角度,谈三点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大民的大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这些思想和行为,都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使群众热切期待落空,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这些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x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要“聚焦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认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意义,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的维度,自觉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反复学习领会,悟透精神实质,在推进xx高质量发展、发挥xx监督职能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以打铁还要自身硬的态度和力度,改进作风、履职尽责,为xx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1日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实生活中,有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地方要求整整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用纸面数字来展现所谓扶贫成效。有的工作拖沓敷衍,遇事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和问题,一点点小事都要层层上报请示,看似讲规矩,实则不担当。有的拍脑袋决策,搞家长制、‘一言堂’,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地方问责泛化滥用,动动就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官僚主义背后是官本位思想,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些重要指示深刻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实质和严重危害性,可谓入木三分、振聋发聩。作为一级xx机关、一名xx干部,必须以自我解剖的勇气,进行对照反思,剖析在xx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在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够;xx监督过程中贯彻落实市委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发挥还不够。二是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按照xx全覆盖要求推进xx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存有盲区;xx成果运用还不够充分,xx查出问题整改力度有待加强;深化xx改革力度不够大,创新xx组织方式和方法手段还不够多。三是推进作风建设方面,对区级xx部门业务指导还不够有力,解决问题、推动区局xx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措施针对性不强。四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对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xx业务相融合的研究不够,措施不够有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解决xx具体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切实在xx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过硬的xx作风形象,赢得xx实效和社会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具体到我们xx局和xx工作来讲,我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驰而不息地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一要抓好固本培元。作风的根本问题是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中的“钙”。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x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学以致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实效。二要担起社会责任。围绕提升xx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聚焦建设创新名城、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政策,在落实“三个加大”“四个促进”要求中找准xx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加大xx监督力度,发挥xx建设性作用。正确处理依法xx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充分发挥好xx把好关、守好门的作用,x出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敢试敢闯的首创精神、担当负责的干事激情,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好路,为干部干事创业撑好腰。三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是抓作风建设的关键少数,必须以身作则,树好标杆,做好榜样。认真落实“市xx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区xx局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强化对区xx局的业务指导和质量提升,帮助解决基层难题。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把良好党风政风展现在干部职工面前。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以榜样力量带动党风进一步纯洁。四要强化常态约束。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分管领域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扎紧制度的笼子,推动责任落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预防腐败问题发生。认真落实xxx“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加强对关键岗位监督检查,加强对重要时间节点的提醒教育。

高温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

其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文写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令我回想起不久前参加的公司党支部组织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深厚宽广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重温入党誓词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在大学时入党的一幕,那时的我未经世事,并不能完全理解誓词的涵义。正如文中写道:“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经过了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入党誓词的意义。工作上,总会遭遇“拦路虎”,总会遇到诱惑、困惑,入党誓词正是要提醒我们要不忘入党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只要坚定信念理想,只要坚持努力奋斗,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的言行的坦荡真诚的内心就是实现强大自我的最有力的武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书句句在理、字字入心,让我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结合钟绕东书记在7月主题党日活动上提出的坚持思想武装,筑牢精神支柱;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居安思危,勇于担当作为;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干事创业的要求,我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接人待物上坚守底线,认真做好公司企业文化运营,积极开展企业策划相关工作,团结大家共同建设凝心聚力、共筑未来的企业氛围,提供健康、绿色、环保的工作环境,保障公司生产运营,更好地为公司实现事业目标和早日量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按照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在会前系统性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环节、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宗旨使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之本。回顾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试图以各种改革、改良的方式救国救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我们党被历史、被人民选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才跳出了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四个伟大”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始终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四自能力”的内在之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纵观我们党99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不惜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二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常态化抓好上级历次巡视、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始终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黄旗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三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心态。要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位,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发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村全面振兴、全面过硬。四要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必须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兜住民生底线各项工作,加强对失能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妥善做好稳岗就业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五要多措并举保障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xx县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产业的恢复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虽然上半年全旗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但总体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长期以来,xx县始终聚焦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以最有力的举措解决“短板”问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畅通企业困难问题反映渠道,解决制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六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确保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全面到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真正把“两个维护”铸入党性观念、化为纪律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择校、课外补课乱象、校园欺凌等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药价虚高、虚报冒领医疗费用以及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问题;深入开展食品监管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和重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条推进整改。三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把纠治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紧盯老问题新表现,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查扶贫救济、惠农补贴、低保医保、农危改等重要民生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维护民利的最坚实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终究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力戒空谈,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足、质量高。

近日,笔者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章《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文中,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向“关键少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深有感悟,感触良多。

基层是政策实施的主阵地、工作落实的最末端,人少事多、权小责大,而基层干部是国家的执政基石,是贯彻党的政策方针的骨干力量,是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念好“五字箴言”,做到“五个过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

秉持一个“信”字,把稳思想之舵,做到信念过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谈及理想信念,有的基层干部理论缺乏、基础不牢,有的基层干部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有的基层干部信仰缺失、精神迷茫。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秉持一个“信”字,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自身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信马列信理想、信道路信方向,发自内心地学习、热爱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做到远大理想与近期工作相结合,共同理想和具体任务相统一,始终保持拳拳赤子之心和对人民的殷殷关切之意,真学、真用、真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基层干事创业的思想共识,把稳思想之舵,才能让我们在各种风险、挑战、困难、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做到信念过硬。

领会一个“忠”字,铸牢忠诚之魂,做到政治过硬。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受人之命,尽我之诚。讲政治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位卑未敢忘忧国,忠诚于党,就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落实政策不打折扣,执行决定不做选择,遵守纪律不搞变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忠于人民,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做到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真正融入群众、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领会一个“忠”字,忠于党、忠于人民,才能铸牢为党、为国、为民族的忠诚之魂,做到政治过硬。

守护一个“真”字,常尽担当之责,做到责任过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基层干部的“铁肩”担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基层干部的“妙手”著的是“秉笔直书,真实不虚”的文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守护一个“真”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实肯干、少说多干、敢说敢干,发扬燕子衔泥的韧劲、铁锤钻石的干劲、滚石上山的拼劲、持之以恒的撞劲,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写最真的文章,多一些真落实、硬措施的真担当,少一些表态多、调门高的假担当,多一些朴实无华的记录、少一些虚无缥缈的描绘,真心为人民所想、真心为人民所谋、真心为人民所写,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常尽担当之责,常思慵懒之害,做到责任过硬。

强化一个“学”字,提升本领之要,做到能力过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基层工作头绪众多、纷繁复杂,有的基层干部读死书、死读书,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脱节;有的基层干部对学习思想上不重视,重经验轻理论,重实践轻学习,大谈“学习无用论”“工作靠社交”“经验靠积累”;有法样叧収的基层干部把“不想学习”推诿开脱成“背不下来”,以工作忙为借口、以年龄大为挡箭牌,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作为基层干部,要强化一个“学”字,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能力,始终保持求知求新、积极进取的能力,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能力,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真正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才能克服、战胜和驾驭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做到能力过硬。

突出一个“实”字,永葆为民之心,做到作风过硬。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实干是修身之本、为政之要、成事之基。基层工作贴近一线,重在实践,重在落实。作为基层干部要突出一个“实”字,做具体执行的求“实”者,不做作风浮夸的务“虚”者;做扎根一线的“奋斗者”,不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做深入群众的“勤务员”,不做只看文件、听报告的“小文员”;做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不做不思进取的“独木难支”。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永葆为民服务之心,用实际行动去影响群众,面对困难问题、风险挑战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争先进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想所盼,搭准问题的脉搏,适应规律、顺应民意,从具体实在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作风过硬。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六篇】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伟大的书籍,就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路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做的顶层设计,更是给予每一个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最强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 。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伟大的书籍,就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路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做的顶层设计,更是给予每一个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最强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论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汇聚起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力量。

初春伊始,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陲,从机关单位到企业高校,从网上到网下,各地各部门正在兴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思想的热力激荡神州大地,美丽中国处处展现新气象、新风貌。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新思想,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讲清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讲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从而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创新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解疑释惑、增进共识的工作,才能让新思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干部群众政治上的主心骨、实践上的指南针、行动上的导航仪,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学习宣传新思想,贵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课题,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补足能力短板,才能更有底气与信心,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有力推动各项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开辟新境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就要焕发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鼓舞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发有为。面对问题矛盾,就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聚焦目标任务,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就能走好新时代的步伐、唱响新时代的歌声。

读书感言:人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找准方向,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我、丢失理想!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天回家,上初中的儿子突然对我说,我想抓紧过到2050年。为什么呢?儿子说政治书上说,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我想看看那时国家的样子。我沉默许久,想起了我当年上学时,想象着小平同志三步走的奋斗目标,想象着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奋斗。但中华民族的梦想是什么,似乎不是那么清晰,不是那么旗帜鲜明。

第一次提出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把中国梦细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中国梦描述得更加具体,让全国人民更有奔头。

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过。每个人想过得更好,想生活得更有尊严,孩子有更好的学上,正是无数个普通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国梦。每个人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梦实现的过程。

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既可以看到无限风光在限峰的英雄气概,看到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愚公精神,更可以看到真诚无处不在。

这种真诚,是对家人的真诚。习总书记骑着自行车悠闲地带着女儿,笑容可掬地好像在和女儿说着什么悄悄话;他推着轮椅上的父亲,父亲、夫人、女儿手挽手一起散步的浓浓温情;他挽着母亲手散步,好一个平常的孝顺听话的儿子……正是这些充满温情的平常生活,更让人觉得平易近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会像这样充满乐趣。其实,能够如此公开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是一种真诚。如果我们的领导都能够这样,有好的家庭,有好的家风,那么我们的社会可能会更加和谐,见贤思齐的人可能会更多。

这种真诚,是对人民的真诚。习总书记曾说过,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陕北的老乡们”。不到16岁来到黄土地,22岁离开黄土地,正是陕北的老乡们让他坚定了“要为人民做实事”人生目标。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到省委书记到中央的总书记,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把群众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毕生的追求;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到国人的拥护和爱戴。一个领导干部,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真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

这种真诚,是对国际朋友的真诚。2013年3月25日,在坦桑尼亚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演讲时,习总书记提出了“真、实、亲、诚”四字,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还引用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是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爱上坦桑尼亚的小故事,正是这样的小故事,拉近了中国人民和坦桑尼亚人民的距离。无独有偶,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又引用了一个名叫穆罕奈德的阿拉伯青年人,在中国义乌成功经商,并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中国的故事。正是这样许许多多普通人的故事,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朋友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处处可见“担当”,做人需要有担当,方能成事。这种担当,是一种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就是责任。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谈的最多的就是责任,他说,“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无论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都需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种担当,使全国人民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期待;这种担当,也为全国各级领导做了表率。官职有大小,但为民无小事,事事都为民,就是敢担当。

这种担当,是一种旗帜鲜明的态度。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对干部的要求,重点谈了敢于担当的问题。他谈到,现在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需要有担当,需要对凡事都有个态度,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如此。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就应该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该栽花的时候栽花,但该栽刺的时候也要栽刺,不能你要我好大家好,到最后工作没有成效甚至一塌糊涂。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又为全体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应对新常态、克服新困难、开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长期在人民银行工作的党员干部,学习此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修身要做到笃学实诚。修业先修身,人的素质品德决定了他的能量与作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自身的修炼,努力做到脑中有学问,心中有信仰,行中有戒律,胸中有理想。脑中有学问就是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学习,视学习为责任,为使命,通过学习不断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具备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使自己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与激情。心中有信仰就是要求自己对党忠诚,时刻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政治理想与政治品格,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做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行中有戒律就是要求自己知耻有止,懂得自省自警自律,做到有敬畏,守规矩,正作风,树形象。胸中有理想就是要求自己心怀美好,能用超越现实的眼光来判断和把握,不为现实的一点困难与挫折吓倒,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努力做到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第二,工作要做到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是要求,实是行动,严要求最终要通过实际行动得以落实与体现。身为人民银行的党员干部,我们始终要牢记自身职责,自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工作的脚踏实地体现在思路实、举措实、作风实等几个方面。思路实就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自觉把握新常态的前提下顺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既不过于悲观低调失掉自信,也不过于盲目乐观好高骛远。举措实就是要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看实绩,真抓实干,不喊空口号,不搞花架子,真正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实做好。作风实就是要经常用“三严三实”这面镜子正衣冠、找差距,不断匡正人生追求,校验责任态度,自觉培养吃苦精神、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少一点个人得失的盘算,多一点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个人荣辱融入事业成败之中,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干事业,尽心竭力谋发展。

第三,必须强化对党的责任,始终以廉政作风为重。一要规范权力运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积极修订完善各项处室工作制度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工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要始终反腐倡廉。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处室负责人为重点,面向处内所有党员干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深化“签字背书”和谈心谈话等制度。对反腐倡廉坚持常抓不懈,对拒腐防变做到警钟长鸣,以增强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底线意识。

可以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充分表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党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前路漫漫,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以“实干”和“为民”为基础,不断创新,认真部署规划,探索最佳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时刻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为人民银行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全书。书中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有关论述,升华了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认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人民群众的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系统指明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供了“金钥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果脱离了经济发展单纯讲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如果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紧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职尽责。

民政工作保障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服务,肩负着民生工作中补短板、强底板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聚焦脱贫攻坚,坚决兜牢防范致贫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聚焦特殊群体,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倍加关注的重点群体。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提升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不断增长,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相关民生服务水平。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通过细读习总书记的这些既贴心又意味深长的讲话,真是句句在理,字字入心!也不由得地让我再次回顾起自己在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严格按照“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的工作总要求,带领驻村工作组的队员们,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谋划民事,全心全意抓好驻村工作,并与驻村地的同志、群众们建立起了较为深厚的友情,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不会忘记,为了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能够深入人心,我们带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群众会、开展集中学习宣讲等方式,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党中央、贵州省委、贵阳市委以及息烽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为农村群众算好账、细算账,有理有据有节地向群众们解读和说明贵州省委根据我们省的基层实情,要求做好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减少籽粒玉米种植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的初衷和目的等,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推动各项工作打牢基础。我还记得,在第31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时,能够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在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邀请我所2018年禁毒宣传小分队与青山的各级部门和当地群众以及中小学师生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禁毒文艺汇演,将“老本行”(司法行政戒毒)与驻村工作职责完美结合,既是自豪满满,又是荣幸之至。

我同样不会忘记组织交给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又一重要任务:帮助村支部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村级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推进整顿“后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帮助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大林村,一直以来都是当地(青山苗族乡)出了名的先进村党组织,但由于近两年来,其村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服务群众能力下降、组织阵地建设与维护不力等原因,被息烽县列为“后进村党组织”。为此,在当地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乡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驻村工作组进驻该村帮助其开展“后进整顿转化”。通过协助和指导大林村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并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和突破口,从坚持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入手,切实完善和强化该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与摸排以及大林村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最终通过了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后进村整顿验收,使其重新回到“优秀”与“先进”的行列。

我也不会忘记与大林村的同志们一同推动精准扶贫,帮助推动大林的经济发展。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结合大林村村情和2018“春风行动令“以及“夏秋攻势”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部署要求,着重考虑利用致富带头人牵头发展香猪养殖、加工、餐饮以及附加青贮饲料和蔬菜种植以及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如,2018年流转土地种植刺梨种植1950亩、脆红李350亩、另外还种植猕猴桃300亩以及烤烟200亩。其中,刺梨产业主要是以公司+经营主体+农户模式进行,引进的两家经营主体为贵州省金锐化肥有限公司和息烽伟实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刺梨的种植和技术服务,大部分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从每亩300元的保底分红,二次分红封顶达到780元,同时可以最低80元每天的标准参与就近务工;核桃产业,由贵州青花苗乡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与青山苗族乡核桃种植协会合作实施核桃产业种植和管护。实现了大林村所有贫困户均参与每年的核桃收益分配。即,按照省委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体现产业扶贫的指导理念和思想。

如今,我已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多月,但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工作不歇!通过一年多的在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的锻炼与洗礼,脑子更加清醒、思想也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明白: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牢守住“四个意识”阵地,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努力培养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协助大队党支部书记推动大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落实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基本模式,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上,尚可使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知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点灯人,但只有理论不去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和修正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具指导性,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但让理论对自己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对其他人有借鉴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

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句话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身在工作岗位,需要秉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一切都要向党员看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是目标,是灵魂,是方向,然而大多数人的理想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追求的目标也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最终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一生,更有甚者会触碰道德底线后悔一生。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找准方向,不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自己、丢失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方向、有担当、有道德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做人方面守住高线坚持底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1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伟大的书籍,就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路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做的顶层设计,更是给予每一个为“中国梦”而奋斗的人最强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此书不仅从思想上领航,也在行动上提供指南。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正如习总书记在书中提到,“前行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更加顺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对如何前行有了更多的思考。

前行之路,跟着谁走?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前行之路,何以照明?习总书记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了信仰和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旗帜鲜明,阐述透彻,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的一句话,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

前行之路,何以取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

前行之路,路在何方?脚下的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路,是因为我们不懈地行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绝非只是中共党员干部的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新时代需要伟大理论引领,新征程呼唤人民领袖领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越是深入钻研,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和思想的光芒。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动力,顺应时代呼唤,投身时代洪流,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中国海油党组迅速行动、精心组织,从“高、深、实”三方面入手,以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指引下,公司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广大干部员工展现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矢志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昂扬风貌。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七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这部著作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最新成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认真学、刻苦学,做到学以致用、积极践行。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举措,聚焦学懂弄通做实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其中蕴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握深、把握准。要强化理论武装,把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整体系统学、一体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区政协将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学习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政协工作中结出丰硕成果。

认识跟进就是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系统掌握和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拨开迷雾、把准方向、寻找出路。

在学习跟进、认识跟进的基础上,要做到行动跟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升。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的最终目的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出实效。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是解决现实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面对复杂的各种工作局面,只有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科学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行动才能拥有改造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坚定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是符合认识实践规律的。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原原本本学、系统全面学、持续深入学,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多出实践成果。坚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精神,乘势而上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开启区政协工作新局面。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1篇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该文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这篇重要文献,对于广大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坚定科学信仰,讲好信仰、信念、信心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突出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论断鲜明有力,内涵丰富,讲清楚了学校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

思政课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课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大学的领导体制、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工作,都应体现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属性。其中,课程体系又是最重要的,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主体内容,集中承担着学校的育人功能,是各项育人工作所围绕的中心。而在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又是一类特殊重要的课程,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属性,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性质,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表明了“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特殊重要性。“立德树人”是一个综合育人目标,是“立德”与“树人”的叠加与融合:一方面突出立德的优先性,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使他们学会做人;另一方面又重视树人的全面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树人”包含“立德”,“树人”首在“立德”,“立德”助力“树人”。学校所有课程都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职责,但思政课由于在“立德”上直接发力,并以此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而在立德树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思政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对此,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当前,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在高校思政课中普遍开设和高质量讲授这门课程,并进一步发挥其对各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科学结晶。传播知识、创新知识是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讲授知识,思政课也不例外。特别是高校思政课,不仅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向学生传播比较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但是,对思政课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特别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或信仰。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是相同性质的文化现象,都是人内心世界的意识倾向和精神力量,对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起着支撑和引导作用。相比而言,价值观念比较宽泛,而理想信念更为聚焦。因而,人们往往用理想信念来指称最核心特别是最高层的价值观念。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青年人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并结合青年群体进行了理论阐述。他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

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正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铸魂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和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更加突出政治意识,更加强调理想信念。如果说“立德”的内容十分广泛,体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全面要求,“铸魂”则更加聚焦于人的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因此,思政课不仅要讲知识,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相应知识,还要讲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讲价值观,还要讲信仰观,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认识和价值、知识和信仰的关系。要以价值性为导向和引领,以知识性为载体和途径,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善于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就像将盐融入食物之中一样,用心制作出可口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情感的熏陶,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信仰不是一种关于外部客体的纯粹认识现象,而是内在地包含有主体的人格成分。只有讲信仰的人自己有信仰,才能使信仰人格化,从抽象道理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化存在,使信仰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想担当起“讲信仰”的重任,向学生传递信仰,自己首先要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是这个意思。总书记还提出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并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更加说明了教师自身信仰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如果说“师”是人格魅力,“道”是真理魅力,那么真理魅力需要人格魅力来衬托和支撑。如果思政课教师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他就不能讲好思政课,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身信仰坚定、旗帜鲜明,在讲信仰时才真正能做到理直气壮,真气充盈,体现出信仰的感染力。信仰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和深层情感的真理。信仰的传递不仅需要从理智上讲道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热情感染,最好是理智与热情有机结合。那么,热情来自哪里呢?当然是来自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来自基于信仰的真情。而真情的自然流露是最能感染人的。感情不能假装,假装的热情总是苍白无力的,瞒不住任何人。数百万年的社会交往,已经使人进化形成了敏锐的情感感知能力。面对真实的感情,人们总是受到触动,而对于假装的感动则不会有真正的共鸣。只有内心有真实的信仰,才能把信仰课程讲得声情并茂、合情合理、入耳入心。否则,不论知识如何渊博、辩才怎样无碍,都是不能真正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

应该充分肯定,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们正是通过听教师的授课,以及与教师更多的接触,来不断接受老师影响的。从近年来各种观察和调查情况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教学效果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又红又专的思政课名师,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也有个别人,并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国家也缺乏深厚感情,不能理直气壮地讲授思政课,甚至提到党和国家时语带嘲讽,对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起着一种消解作用。这种没有信仰的人,绝不是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一旦形成信仰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有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自觉维护和不断加强自身信仰的修养过程。这是由信仰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变动所决定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一些预料不到的事件的发生,经常会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信仰。思政课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作为有信仰的人,思政课教师要细心呵护和滋养自己的信仰,并在社会生活的变动甚至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磨砺自己的信仰。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强化和深化自己的信仰,使自己在信仰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成熟。

思政课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而且还要讲好信仰的道理。“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信仰,二是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信仰。思政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而且是这种信仰的传播者。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讲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理和学理,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

首先,要讲清科学信仰或正确理想信念的内容。对于学生经常询问的“正确理想信念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最起码的问题,必须讲清楚。在当今中国,我们所说的正确理想信念或者科学信仰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三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三个方面各自都有丰富内涵,同时又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对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真正从学理上讲清正确信仰是什么的道理。

其次,要讲清楚正确理想信念的性质和优越性。我们的信仰不是一般的信仰,更不是类似宗教那样的信仰,而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社会政治信仰,它与宗教迷信有着根本不同。这样的信仰并不要求盲目相信,而是启迪人们理性思考,最终得到科学的结论。因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不能仅靠人格魅力的感染,还要靠科学魅力的说服。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我们不是为神灵献身,而是为人民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具有实践性,是致力于改造客观世界的信仰,它注重的不是信仰者个人内心的解脱和心理的平衡,而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不断发展;它强调的不是个人忏悔和心性修炼,而是按照世界本身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和改造人自身,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

最后,还要讲清楚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路径和方法。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多种途径,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还要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和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二是要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政治信仰。三是要加强自我修养,经常在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上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怀。有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总觉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太过于高大上,离我们挺远,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觉得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很近呢?”我想,可以这样回答:当青年们习惯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的时候,习惯于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整体上看问题时,就会发现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近了。同时也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开始在自己心里萌芽和扎根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10月,“青年学习汇”第18期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分享交流活动举行,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员青年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团员青年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开展学习研讨。

在现场交流活动中,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黄仁宗作主题分享。他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加快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编辑出版的,编辑出版第三卷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激扬人民奋斗实践、展示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面向理论发展、面向人民大众、面向国际社会,既系统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注重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具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意义的思想观点,守正创新形成了领袖著作编辑工作的新理念新体例新规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伟大奋斗实践的生动写照,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权威著作,是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明昭示,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鲜活读本。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之学也是信仰之学,是时代之学也是终身之学,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长历史纵深、更宽战略视野深化理解认识、吃透精髓要义,用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指导各方面实际工作。他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深感讲话立意深刻、语重心长,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出了科学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党员干部治理能力“一体两面”,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微观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含的“七种能力”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能力处在第一位,是最根本、最核心、带有统摄性质的能力。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治理今天的生力军、明天的主力军,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学思想、悟思想,不断锤炼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起而行之、担当使命上干在实处,在解决实际问题、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上走在前列。中央网信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青年在现场与主讲人交流互动。各部门团组织负责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70余人参加现场交流。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团员青年,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参加培训班进行学习,在微信群进行讨论,撰写体会文章进行深入思考,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地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实现,当前首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并运用到实践当中,真正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当作责任来担当,当作习惯来培养,逐篇逐段逐句,精研深钻熟记,戒懒戒碎戒浮,努力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大家一致表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牢固树立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切实提高“七种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的学习,我在折服于习总书记的领导风范与治国智慧的同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我也开启了一段关于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力推进妇联工作的思考之旅。下面是我一些粗浅的学习心得,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同事们批评指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阐述了中国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大势,介绍了总书记主持制定的宏伟改革蓝图,介绍了他有关治国的许多观点,包括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许多问题,对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理念都极具参考价值。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庄严使命。作为一名妇联干部,做好新时期的妇联工作,必须牢记妇联组织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必须清醒地、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妇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广大妇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更好的发挥妇联系统的优势,为新时期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9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陈震宁,副主任许仲梓、邢春宁、刘捍东、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参加会议。

学习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领学,部分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通过研读原著和交流体会,大家对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思想认识有了新提升,思路举措有了新拓展,一致表示要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务实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小敏在交流结束时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认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既有一脉相承的贯通与坚守,又有与时俱进的深化与拓展,在全面系统学习中一体把握、一体贯彻,真正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新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以新思想为指引、创造性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把新思想落细落地、更好服务全省大局的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多人大贡献。

会议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相关部署要求。会议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立足本职、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把新时代地方人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有3篇文章共25页,通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如何统一思想认识、奋力担当作为、运用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于党员干部抓好理论武装、拿出改革实招、加强作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加油鼓劲作用。反复研读第六专题文章就会发现,学好用好该专题要善于抓住三个“点”。

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眼点”,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本专题第1篇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纵观这五个方面,其“着眼点”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就要必须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令行禁止,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履职尽责。

以奋力担当作为为“着力点”,拿出全面深化改革实招。在本专题第2篇文章《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分七个小段节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11月26日期间的重要讲话,通篇围绕如何深化改革工作进行论述。作为党员干部,越是在改革到了攻坚克难之际,越要以奋力担当作为“着力点”,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和懒惰。要进一步坚定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必胜信心,敢于向前推进,勇于实干担当。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定力,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不务虚功,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招、硬招,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致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务求必胜。

以用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在本专题第3篇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中,突出强调“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文章还从九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我们开展工作的启示。学经验的目的是运用于实践,党员干部要以学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通过系统研读和思考,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和求真务实作风,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筑牢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的思想防线,以过硬的作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理论学习,应该常学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著作。我们年轻干部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还以全新的视野,缜密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学习这些理论,把握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横向和纵向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并学习领会,同时要纵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进行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上,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第三卷中,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等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为民情怀,坚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上学、就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民之所难、民之所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深入学习把握。比如,第三卷多次提及“精准”,精准方法论也广泛运用于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局面,必须用好精准方法论,定期对工作进行精确梳理,准确辨别工作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精准高效。再如,统筹协调法。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充分用好统筹协调法,学会并联工作、十指弹钢琴,从而推动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此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查研究法”“问题导向法”等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

透过第三卷,随处可见总书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力度。从近段时间总书记的足迹也能印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严峻,就是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研、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都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秉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抢抓四季度,夺取双胜利。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感悟【第八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伟大思想蕴含强大人格力量,我们要在紧跟紧随中准确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髓要义。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的忠心,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到位,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到位,把党内政治监督强到位,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位。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天下为公的公心,以我将无我的胸怀境界推动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造福民生的仁心,以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深入抓好“xx”突出问题整改,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硬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兴党强党的决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严抓责任落实、组织建设、作风整治、反腐惩恶,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刀刃向内的斗争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伟大思想蕴含强大实践力量,我们要在入心入脑中全面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xx系统落地生根。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利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领导干部要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习中不断提站位、解难题、强本领。

伟大思想蕴含强大进步力量,我们要在知行合一中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脱贫实践的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深入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论述,对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忍不拔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全年时间已经过半,“上半场”很不容易,“下半场”更需加压奋进、全力拼搏。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依然要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还要结合防汛救灾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时刻保持战时状态,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39 1385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