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一篇】
西部印象
一、深深感受到青海文化的厚重。青海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西宁塔尔寺古迹保存完整,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藏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对这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发和对外开放、宣传,给青海地区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深深感受到青海发展与时代并进的脚步。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青海大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青海地区与祖国各地齐头并进,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青海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城市规划井井有条,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青海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崛起,充分体现了时展的脉搏,表明了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正确和伟大。
三、深深感受到西部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西部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西部人非常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他们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远古文明历史,在文化宣传和包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祁连县种植了百里油菜花,青海湖的旅游开发,这样既展现了豪迈粗犷的高原风光,又宣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促进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四、深深感受到西部人热爱家乡、艰苦奋斗的精神。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面对重重困难,西部人民毫不畏惧,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在长期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宝贵的创业精神,用自己的理想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祖国、爱家乡的壮丽篇章,用青春、智慧和力量为西部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深深感受到西部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十分注重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治安环境,尤其是西部人的热情好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来到了自助县,土家风情让人留恋,他们的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饰艳丽大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使人倍感亲切,宾至如归。
收获体会
一、应学习西部人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可贵精神。青海省地处高原,约有60%的面积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常年缺氧。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高原地区人民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顽强地与大自然竞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当前,各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扬西部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开拓创新、顽强进取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税收工作中去,以一流业绩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应学习西部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中的先进经验。一是打造城市特色。青海湖生态旅游景区,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大漠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二是西部地区在发展旅游城市的进程中,十分注重完善配套体系建设。,赢得了游客的青睐,给当地群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应学习西部人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西部人在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加强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宣传和包装,使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宣传进一步了解大西北、融入大西北。一是通过书籍、光盘等大众传媒全面系统地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在西部的每个城市,无论是正规的商店还是路边摊点,随处都可以买到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的书籍、光盘,而且制作精美,时尚大方。通过这些书籍、光盘,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量的相关信息,不仅有城市的人口、面积、气候、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基本情况,还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风景名胜、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等,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和历史,有效提高了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二是城市雕塑具有历史文化特征。在西部地区,每个城市的重要位置大多建有代表性、标志性的雕塑,是基础设施建设独具匠心。四是注重开发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西部人充分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具有异域风情的牦牛工艺品、利用当地石材矿质制作而成的“民族工艺品”,通过营销,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宣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二篇】
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赴延川县梁家河村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年*月*日,我有幸随同办公室组织的团队赴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学习考察,实地学习了解等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挖井取水、建沼气池、修筑梯田、发展产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了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班子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历经的艰难困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梁家河村的所见所闻,使自己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教育、一次精神上的洗礼。现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学习,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心相连则情必亲。梁家河见证着同志与人民群众声息相通、血脉相连的深厚感情。这次考察学习,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恰恰就是同志与人民群众之间那种淳朴深厚的感情。同志离开梁家河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石春阳讲:“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他和我们村里人相处得非常好,感情非常融洽,群众基础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愿意和他拉话,他说啥我们都愿意听。”群众为什么愿意亲近同志、愿意听他的话呢?就是因同志胸中时刻装着群众、心里时刻想着群众。面对这个贫瘠渗透在每一寸上壤里的陕北小山村,同志带领群众栉风沐雨、战天斗地,“经常一身黄土”打坝、挖井、修梯田,在改变梁家河贫穷面貌的七年艰苦鏖战中与群众连心苦干、真情实干,心心相印、血脉相连,书写了一段生动而感人的历史。这为我们生动地表明:党员干部离人民群众有多近,人民群众就对党员干部有多亲。
吃得苦必成得事。梁家河见证着同志担当发展重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同志之所以能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正是缘于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艰苦岁月的反复磨砺,使得他养成了脚踏实地、担当有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品格。学习考察中,一件件实物呈现在眼前、一个个场景令人动容,一桩桩往事感人至深。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在村里的沟口打淤地坝,面对这一几百年来不曾实施过的工程,他深入户下做群众的工作,潜心钻研施工策略,详细进行规划设计,“不仅一直在第一线指挥,也一直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砌堤围,始终与群众“一起并肩战斗”,终于完成了村 还有,建设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打深水井等重大利民实事,同志都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担当发展重任,历经千辛万苦,为改善梁家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第三篇】
本次所考察学习的张桥路小学,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独树一帜。尽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利用非常合理。教学楼每层墙壁上都有特色,包括世界名人录、名人名言、德育走廊等。最吸引人的是每个中队门前都有属于自己的板块,其设计别具一格,凸现了本班特色。
反思我们目前的学校现状,虽有文化,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教师团队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学校许多倡导与决策教师很难及时认同,学习氛围不够,我想这都是我们没能抓住文化建设这个纲。学校是一个培育文化的地方,而今我们书山题海,教室上大课,办公室开小灶,这些都恰恰缺失了文化,我们的一些评价制度,又诱导老师们不得不搞书山题海和加班加点,实在是一种悲哀。
我想,对于我们学校,今后必须要精心打造好学校文化,要用健康、激励人的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各项事务,作为学校发展的导向和真谛。文化建设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积淀与生成,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加强校内群众性文化团体的建设。
2。科学细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把科学、严格的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与所参观的学校相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某些具体操作要求上还不够细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在结合我校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重新审查各项制度及要求,如课程结构设置优化、课时分配制度等,引进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倡导"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率,向团结、人心、信心要质量,办事民主、制度管人"的办学理念。张桥路小学的小班教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教师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科研活动,因此,我校也可以率先尝试小班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加大教科研力度,针对校情设定课题,成立专门的课题组
就我们所参观的学校而言,在上海市算不上名校,但学校的课题研究却颇具特色。听着教导主任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学校的课题研究,看着他们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我不禁为之震撼!目前,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尚是空白,教研工作也无从下手。班容量大,师资不均衡,加上各种活动,老师无力从事课题研究。我觉得,学校应给老师一个轻松的环境氛围,然后确定大课题,再分组或分段进行与之有关的小课题研究。全体上下都协调一致,工作落实到人头,有布署有总结,分阶段进行,稳步开展教科研活动。
4。大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在张桥路小学听了两节课,他们先进的教学设备让教学得心应手。而我们学校,2007年下半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已建成了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就为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基础设施。
但由于能联网的机子较少,教师要想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困难,本来使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因此,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学校应该尽快为教师人手配备一台电脑,教室也要有相应设施,并且联网,这样,教师就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教学,节省很多时间,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教师办公条件是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的管理"二因素"理论,在做好教师激励工作的同时,做好教师的保健工作,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一个重大举措。
目前,由于学校规模不大,地方太小,十几位教师挤在一个办公室里,人多嘴杂,往往给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带来很多不便。学校教导处虽然为教师提供了喝水的方便,但不能满足四五十位教师的需要,因此,有的办公室只好自己从家里拿热水器等来使用,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同时,办公室里连教师洗手、擦手的用品也不具备,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们学校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或三个平行班。教师所带班级的人数有多有少,工作量很不均衡。因此,学校应尽快改善教师目前的状况,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第四篇】
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赴____市农村干部学院学习的培训班。在____市农村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这次培训,对于丰富我的理论知识,拓展视野和思维,提高身心素养,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____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成功的经验,使我感受很多,收获不小。
此次培训期间,主要采取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课堂上听取____市社科联、____市经信委、____市农村干部学院有关专家、教授精彩讲座,先后学习了《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____的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与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解读“昆山之路”——昆山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等课程,实地考察____科教创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区、村办工业企业、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____人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今又抢占先机,围绕经济发展抓转型升级,提出“三区三城”的新目标,____创造的经验让____闻名于世,____的未来也将一路领先。通过边听边看,讨论交流,让我深深感到____市的思想解放程度之深,机遇意识之强,开放力度之大,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建设和环境之美,城市管理之好,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触动了心灵,看到了差距,进一步增强了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真正体会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____是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是江苏省设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2014年,____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城市,涌现出江阴市华西村、常熟市蒋巷村、张家港市永联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客观上讲,____新农村建设发展得益于____地处长三角,背靠大上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____经济率先发展带来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先发优势。但____新农村建设发展与我们的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实力上,更重要的是在人的思想观念、创新精神上。
一是始终坚持更新观念,思想解放程度高。____ 在发展经济上,不论什么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推行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之初,争议很大,他们不等上级文件批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只要老百姓没意见,大胆尝试,埋头苦干,只干不说,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被称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现在,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镇级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依靠着观念更新,____人又走在了前面。
二是始终坚持发展至上,新农村建设起点高。改革开放以来,____人始终坚持发展地方经济,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理念。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一批跑供销、闯市场的能人,____人将其概括为“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发展乡镇企业。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发展的矛盾和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工业反哺农业,____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三是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要求高。____市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他们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是用心血和汗水凝成的。全国文明村——蒋巷村,曾经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穷土恶水、交通闭塞、血吸虫流行的苦地方,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坚持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超过14亿,集体可用财力超2000万元,旅游业良性发展,2015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过3万元,社区股份制分红股均达8000元。如今,“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全村像个天然大花园”的规划在蒋巷村已成实景。这种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____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吃苦耐劳的____干部和____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四是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城乡发展。以改革为动力,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农村非农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民,富裕农民,让广大农村充分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推
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014年,____市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率达到%,实现了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一是解放思想观念,注重科学创新。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强化发展观念和竞争观念,以“拼、抢、赶、超”的精神状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注重科学创新,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积极措施超前谋划、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前进。
二是要破除传统农业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将传统的农业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观念转变为与加工、运输、服务、信息等二三产业紧密融合,集机械化、信息化、高效益于一体的“大农业”观念。学习____经验,用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在利用好农业的一般经济功能的同时,着力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平衡生态、文化功能等多种新的功能,建设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提升价值。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植特色产业。加快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立足靠近城区,交通便利等优势,通过招商合作,实施生态休闲农业项目建设。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第五篇】
县环保局局长年十一月四日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于10月13日至25日参加县第九期科级干部(江阴党校)培训班,赴江阴实地学习考察了江阴市解放思想、执政、民生和谐的发展新模式,在开阔眼界、启迪心智的同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特别是江阴思想解放程度之深、开放力度之强、发展速度之快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几点感受和体会
这次实地学习考察,有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是江阴市狠抓环保,助推幸福江阴。江阴把环保工作作为全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市、走循环经济、使一方百姓享有幸福安康生活的必由之路。首先,江阴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河长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其次,十分重视环保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了环保监管网络,除乡镇设立了环保所外,村、厂都有环保专管人员,形成了“四级”环保管理网络,实现环保监管全方位前移。其三,江阴坚持招商选资,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其四,用铁的手段、铁石心肠、铁面无私、铁的手腕狠抓环境整治,共关闭392家矿山企业,复绿1500亩,堵排污口238家,削减排污口174个,有21家电厂安装脱硫除尘设施,对98家重点排污企业实行了24小时监控。
二是发展速度快。30年来江阴的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加到1190亿元,翻了238倍。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在70年代的10年间增加了10个亿;80年代10年间增加了100个亿;90年代的10年间增加了80个亿;进入21世纪,每年增加500个亿。
三是综合实力强。江阴财政收入达1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023和10641元,在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国土面积988km2)创造了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超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自以来,连续六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稳居第一位,实现六边冠。
四是产业规模大。,江阴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10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1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海内外上市公司22家,占全国百分之一,底上市企业可达29家,是全国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形成了独特的“江阴板块”。
五是科技含量高。江阴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5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1家,科研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超过%。
六是以三个同步,稳步前进。江阴以人为本,注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减少“硬性指标”考核,突出“民生指标”考核,实现幸福指数与gdp的同步提高。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同步提升。 努力走好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江阴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一座幸福之城、和谐之城、现代化之城。
上一篇:大学生劳动课心得体会范文优推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