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脱贫攻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优质4篇
【导言】此例“2024脱贫攻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第一篇】
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集中整改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我省重要的政治任务。
“扎扎实实”,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提高对集中整改的认识。集中整改不意味着对以往艰辛劳动和显著成绩的否定,而是要在既往努力的基础上,强化问题意识,着力补齐短板,更加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
“扎扎实实”,就要找准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症结。要从思想认识上找原因,看政治站位高不高,“四个意识”和宗旨观念牢不牢,政绩观有没有偏差;从工作层面找原因,看工作方法是否为群众接受,帮扶的精准度高不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足不足,群众的获得感强不强;从工作作风上找原因,是否做到了“三严三实”,是否存在急躁冒进、层层加码现象,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是否流于形式,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是否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只有层层查摆,整改才会落细、落实、到位。
“扎扎实实”,关键是不能搞花架子,不容许玩虚功。扶贫工作是吹糠见米、披沙拣金的工作,最容不得虚头巴脑。脱贫指标实之又实,验收标准严而又严,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做不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不急躁、不漂浮,下苦功、做细活,用“钉钉子”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
严格遵循脱贫的现行标准和时限,是提高脱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两不愁、三保障”,是中央明确了的脱贫标准,对照这一标准,既要防止赖到最后才摘帽的“拖延症”,又要防止为了追求政绩弄虚作假或犯“急躁病”。这次,全省领导干部会议明确规定,对没有实现吃穿不愁、没有义务教育保障、没有基本医疗保障、没有安全住房保障、没有实现安全饮水的贫困户,都不能认定为退出脱贫;对贫困发生率高于2%的贫困县、贫困村,不能脱贫摘帽。必须严格遵循这样的标准,用严的考核杜绝“数字脱贫”“被脱贫”等一切形式主义。
花大力气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是提高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目前,绝大部分贫困群众能够基本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等影响脱贫质量和水平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还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尤其要把解决贫困程度较深的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残疾人等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作为重中之重。
质量和水平,还体现在脱贫可持续、不返贫。决不能只想眼前的几年,而是要谋划更长时间的事情,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要把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已脱贫对象扶上马、送一程。
扎扎实实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扶贫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当全面小康建成之日、全体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之时,回望今天所走过的路,我们会觉得,这一切的奋斗与付出、艰辛与曲折,都是值得的。
教师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第二篇】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__乡位于__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人民政府驻__乡__寺街1号,距__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平方千米。__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__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__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15〕13号)、《__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15〕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15〕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__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15〕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五、扶贫解困项目扎实推进。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__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15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15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15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六、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七、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教师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第三篇】
一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本公共工程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本公共工程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路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项目计划报送及时规范,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项目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10个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计划,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项目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地点、范围、标准和内容,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规范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4、做好“雨露计划”调查摸底和落实工作。经我村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共上报9名职业教育补助对象,使受训贫困对象进得了城、就得了业、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发展能力。
5、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我村主动动员企业、乡、村能人参与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建有结对帮扶花名册,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现已落实好半岽产业基地建设4项惠民工程,帮扶效果显著。
二、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角化和复杂化。
二是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帮助贫困村组和贫困人口为中心,以扶贫和移民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移民方针,把尽快解决贫困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我村实际,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和移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实现明年指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
教师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第四篇】
今年特别是近期以来,我市以视察金寨和李锦斌省长在我市召开脱贫攻坚工作调度督查座谈会为动力,以“两查”活动(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驻村扶贫工作队履职情况检查)为抓手,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确保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目标为引领,着力筑牢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明确脱贫目标,层层压实责任。一是锁定目标抓攻坚。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总体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确立了我市前三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左右,2018年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19年实现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围绕这一总体目标,细化分解滚动计划,倒排完成时间节点,逐项明确推进措施,确保攻坚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广泛发动抓攻坚。围绕年度目标责任,先后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县区委书记扶贫谈话会、全市科技人员结对帮扶视频动员大会、“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启动会,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精准绘制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开展“精准扶贫在六安系列采访活动”,开通六安扶贫微信、微博,着力营造全市各级干部支持脱贫、各类资源聚焦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的浓厚氛围。三是完善政策抓攻坚。制定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六安市脱贫攻坚滚动计划》。完善《六安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启动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农村道路畅通实施意见》等“1+N”配套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已出台政策12个。成立全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五个作战部和两个工作组,统筹指挥协调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四是压实责任抓攻坚。狠抓脱贫攻坚效能检查、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干部脱贫绩效考核等,切实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公开公正、透明规范,有效防范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真正把精准扶贫工作建成民心工程、廉洁工程、德政工程。
(二)以精准为准则,努力夯实工作基础。坚持把精准识贫作为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最关键的环节,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等关键问题。一是围绕对象精准,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按照“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人口一个不纳”的要求,对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了两次“回头看”,严把申请、核查、评议、公示、审批等环节,力求把扶贫对象搞准确、把致贫情况搞明白、把动态进出搞实在。通过精准识别,全市要清退的贫困人口数万人,新纳入的贫困人口数万,贫困人口总规模基本不变。二是围绕派人精准,扎实推进驻村帮扶。按照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的要求,扎实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进一步加强全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对不符合工作要求和不适应当前脱贫攻坚任务需要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调整,截止目前,全市442个贫困村全部落实了驻村第一书记,非贫困村也都确定了一名专兼职扶贫专干。三是围绕信息精准,扎实推进平台建设。对贫困村、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的同时,逐村逐户制定四项清单、研究脱贫计划、填写脱贫手册,实现挂图作战。同时,制定《县乡村户四级扶贫档案资料规范要求》,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留下永久的扶贫烙印。
(三)以产业为支撑,切实提升发展能力。坚持把推进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完成全市442个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了由千篇1律向“个性化定制”的转变,重点实施“四项工程”:一是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围绕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引导贫困地区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增收项目。开展农技人员结对帮扶,农技推广人员每人包保3-5户贫困户,并将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和技术指导服务对象,截止目前共实施科技项目635项,辐射带动农户21万户40多万人。二是光伏扶贫工程。大力推广光伏扶贫,年计划完成户用建站1万个、村级建站132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户用建站2232个、村级建站26个,户均年增收3000元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6万元。三是电商扶贫工程。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动农副产品、生产生活资料、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霍邱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县(区)级服务中心8个,在建1个,筹建1个;建成村级服务站点668个,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推动全市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四是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成功为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申报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贫困人口8万人。加大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在省财政下达旅游产业发展资金546万的基础上,市本级投入600万,支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制定《六安市旅游强县、优秀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六安市旅游强县(区)评定规程》等规程,加快贫困人群脱贫,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四)以“水电路”为突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市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水电路”三项工程,奋力补齐短板。在水利建设方面。按照“多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治理污染水、节约使用水、保障三生水”的思路,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建设,解决1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电力改造方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完成农网改造升级投资万元,建改35千伏变电站17座,新增主变容量万千伏安;建改35千伏及以下线路公里,新建及更换配变771台,新增配变容量万千伏安,改造惠及97个乡镇、756个村农村居民用户。在路网建设方面。完成施工图设计评审县乡村级公路畅通工程836条,公里。完成招投标县级公路畅通工程745条,公里。开工县级公路畅通工程702条,公里。
(五)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提升脱贫实效。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程精准落地。一是在易地搬迁扶贫上求突破。针对深山区、库区、沿淮沿淠洼地区,以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为抓手,统筹考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问题,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市2016年28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开工224个,开工率为78%;全市计划建设住房5004套,面积449695平方米,正在建设2950套,计划年底主体工程完工。二是在教育技能扶贫上补短板。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实施六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今年全市新建扩建调整学校6所。对万名贫困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新增转移劳动力5000人左右。投入3000万元,补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万人。三是在金融扶贫上求创新。完善金融扶贫组织网络,
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支付体系建设,创新惠民金融服务模式。
扩大贫困地区融资规模,全面推行再贷款“项目化直贷”精准扶贫模式。实现金融扶贫精准对接,建立金融扶贫主办行制度,推动六安市“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四是在医疗卫生扶贫上求实效。针对我市因病致贫占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的实际,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截至2016年6月16日,已完成数据采集197529人,完成数据信息录入上报9338人。6月6日,金安区率先在全省举行健康脱贫“158”工程启动仪式。加强贫困地区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等六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五是在社保兜底脱贫上筑牢网。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将我市各县区2016年农村低保标准由1944元/人、年上调至2700元/人、年,达到国家扶贫标准线的85%。着手建立特困人口、重度残疾人档案,加大贫困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全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万户,截止6月中旬,已开工建设13245户,开工率%;竣工6530户,竣工率49%。
(六)以队伍为保障,全面激发强大合力。把加强扶贫力量建设作为最基础的工作,坚持多管齐下,努力形成脱贫攻坚“大合唱”。一是强化扶贫领导力量。完善市级领导扶贫工作联系县区、乡镇制度,调整充实全市442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根据扶贫工作需要,增配市县(区)扶贫干部队伍,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村里设有专兼职扶贫专干,市县(区)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扶贫领导力量和工作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积极调动社会扶贫力量。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大力发动企业定向帮扶,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参与扶贫。积极推进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认真谋划第三个“扶贫日”系列活动。三是加强督查考核。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大减贫指标的权重,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激发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上半年先后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检查、效能督查和首轮脱贫攻坚专项巡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既有信心、又有决心,但也感到困难不少、压力很大。综合分析,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少数单位认为扶贫开发工作就是扶贫办的事,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没有真正把脱贫攻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二是帮扶措施不精细。少数乡镇和部门没有立足客观实际,制定的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大而化之,有的措施一时难以实施,导致贫困户脱贫路径不明,方法不清。三是稳固脱贫难度大。由于我市台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脱贫成本较高,部分贫困户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脱贫,但由于根基不牢,极易返贫,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大。这些问题既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所在,也是下一步高度关注、精准发力的重点所在。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以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记“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重要指示,以脱贫攻坚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全局,着力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打好脱贫攻坚全民战,确保如期完成今年25个贫困村出列、万贫困人口(省下计划任务数万)脱贫的任务。
(一)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抓党建促脱贫,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攻坚任务抓在手上、把群众脱贫放在心上,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一是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紧紧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市县乡党委、政府的主责,形成高位强势推进扶贫攻坚态势。切实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把脱贫攻坚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建立月抽查、季调度、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引导各级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中。二是进一步建强扶贫队伍。继续坚持把优秀干部选派到贫困地区,着力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识别、使用干部,加快完善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监督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考核奖惩体系,分期分批举办精准扶贫培训班、选派扶贫干部示范培训班,不断提升扶贫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为抓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历练作风,坚决做到贫困村不出列、工作队不撤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
(二)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坚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中谋划脱贫,把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推动脱贫、以脱贫促进发展,走出一条有六安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一是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442个村产业发展规划,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发展和引进各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进入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做实产业到村到户项目,让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二是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按照既定计划目标,完善规划、超前实施、保证配套、优化环境,建立健全“水电路”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能快则快、全力推进,力争早建成、早使用、早见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千方百计“挖穷根”、“补短板”。三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关键作用。坚持在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上发力。突出抓好易地搬迁扶贫和光伏扶贫,确保贫困家庭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更加重视医疗健康扶贫和教育技能扶贫,针对因病致贫突出的实际,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努力降低因病因残致贫发生率;大力实施“雨露计划”,让更多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提高自我脱贫的主动性。
(三)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进一步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一是坚持重心下移。围绕精准要求,把摸清底数作为最首要、最关键的环节,进一步核实扶贫对象,找准脱贫路径,确保“扶真贫”“真脱贫”。根据扶贫工作需要,不断推进重心向基层下移、力量向基层充实、资源向基层倾斜,全面激发各级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层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整合各类资源。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的优势,组织开展多种扶贫活动,打造有效可信平台,把产业、教育、服务、资金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同心同向、群策群力地助贫、扶贫、脱贫。三是广泛发动企业。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采取“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商(协)会帮若干村”等方式,把企业扶贫济困的热情和力量引导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上,大力宣传社会帮扶的先进典型、乐善好施的好人好事等,积极构建“你发展、我脱贫”的双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