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存在问题:
1、专职人员不符合规定。未定期开展和召开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及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医院感染各项制度知晓率不高,执行不到位。
3、没有微生物室,细菌室。未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低。
6、个别科室器械包、器械清洗不干净。供应室布局不合理,全院未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室未开展生物监测。
7、医院未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
8、有个别科室未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检测卡,无记录。个别科室紫外线强度监测未按时进行。
9、污水处理无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不全。
10、医院传染病报告不符合标准,未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整改措施:
1、加强专职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参加卫生厅组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定期培训,使制度落实到实处。按照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议
2、组织科室学习医院感染各项制度,使制度落到实处。
3、积极和市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展开合作签定协议,定期对医院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选派人员学习微生物(已经在地区医院学习
中)。在新医院组建微生物室。
4、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要深入每个临床科室,认真仔细收集病人各种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病人感染原因,结果,预防,落实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并将结果分析,按每个月反馈到各个科室。
5、加强培训,通过统计各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液用量,提高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
6、各个科室一定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按规范要求工作。每月对供应室压力锅及无菌物品生物监测,确保医疗安全。医疗器械集中清洗在新医院组建中完成。
7、在院领导,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决定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开展耐药菌监测。
8、院感科加强检查。
9、污水处理按国家消毒标准,要有日常运行监测记录,加药后浓度监测每日两次;按粪大肠细菌培养每季度一次,致病菌监测半年一次。医疗废物警示标识齐全。
10、传染病报告要按年计划要求,做到每天下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完善各种项目,准时准确网络直报,绝对不能迟报,瞒报,漏报。立即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
1存在问题
医疗垃圾收集封口不规范,未贴封条。注射器垃圾桶内有针头。
消毒物品未完全浸入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目的。
个别科室止血带未做到一用一消毒。
灭菌棉球、敷料不能做到在有效期内用完。
个别科室器械杯、持物钳清洗不干净,有锈迹或血迹,包布也没有做到一用一清洗。
洗手后无擦手的设施,拖布无标识或挂错位置。
2对策
首先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重新制定并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感染部门和护理部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清洗消毒灭菌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各项操作的检查,指导以及考核,使全体医护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引起高度重视。
规范使用医疗废物封标识并规范管路;统一全院的3M胶贴使用方法;统一拖布消毒桶的标识,拖布分类标识,统一悬挂;增加洗手设施,医院购进速干手消毒剂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重复使用的器械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由供应中心统一回收,统一发放,器械清洗,包装完全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执行标准执行,从物品的回收到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每锅次的灭菌物品全部在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到临床,保证灭菌合格率达100%。
科室根据输液病人床数配置足够的止血带,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科室护士长或质控小组长定期检查,保证质量。
针对临床科室棉球、敷料过期等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购进塑封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科室不同需求,将棉球、敷料、棉垫等塑封成小包装供应临床使用。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做到的扎实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3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必须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房内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方法:我院于2012年设立护理质量控制消毒隔离组,对我院的35个病区重点环节进行分析,圈定重点环节,并对工作重点进行监督管理,并检查其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对所选取的35个病区进行4次质量控制检查后,其中可以看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方法出现问题20例;针对病区个性化特点而实施消毒隔离工作中出现问题10例;消毒隔离制度掌握不完善3例;护理工作中,科学合理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2例。其中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方法问题是最主要实施病房内消毒隔离工作的原因。
结论:确定病房消毒工作的重点环节,并对重点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贯彻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关键词: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505-01
在整个医院护理工作中,医院控制感染工作贯穿到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医院质量以及护理水平做好必要的监控工作,尤其是针对工作重点进行重点控制,实施落实各种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院防治感染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2012年我院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随机检查4次我院的35个病区的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并确定病区消毒隔离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按照相关学者研究设立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环节工作包括:①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重点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完善感染监控护理体系,落实分级管理以及岗位制度;②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重点环节工作的重要保障):医护人员应该掌握护理人员消毒隔离规章制度;③护理人员实际的操作方法(重点环节工作的主要载体):做好手术操作器械以及用物的消毒工作,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手术操作流程实施手术治疗,同时注意管理好医疗垃圾、病区、换药室以及治疗室环境;④针对病区的个性特点而确定消毒隔离工作的重点(重点环节的关键因素):重点管理老年慢性病科、消化科、呼吸科、儿科、妇产科以及急诊科。⑤具有共性的关键性工作:针对突发事件准备应急预案。
2结果
对所选取的35个病区进行4次质量控制检查后,其中可以看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方法出现问题20例;针对病区个性化特点而实施消毒隔离工作中出现问题10例;消毒隔离制度掌握不完善3例;护理工作中,科学合理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2例。
3对策
加强医护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给予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同时结合当前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监控动态,使用相关医院感染监控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措施,规定具体护理人员考核的相关内容,规范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行为,增强患者对医院感染方面知识的了解,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完善并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护理部门以及质控小组应从医护人员、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生物检测以及消毒等方面,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保证护理人员在相关制度的规范要求下从事活动,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考核以及量化评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完善消毒隔离工作[1]。
强化消毒隔离质量控制执行环节管理。在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护理人员为其执行者。消毒隔离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消毒隔离的考核标准对患者实施定期检查,对其中方方面面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时,要求病区护士长必须在场,并进行当场评分,告知护士长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实施有效的措施及时改进[2]。同时重点对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工作内容进行检查,随机检查患者的病区环境、器械消毒等方面的情况。实施检查的目的在于实施教育、督导,不增强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提高消毒隔离自觉性。对于共存性问题,统一进行整改[3]。
管路的管理:分析病房中极易出现管路感染的因素。安置导尿管可对膀胱黏膜起到刺激作用,严重者会导致患者黏膜受到损伤,导尿设置时,可能导致病原菌进入到膀胱中,而出现上行感染,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则感染机率越高。严格掌握实施导尿的适应症以及技术,选择的导尿管应粗细适中,减少留置时间,给予患者无菌操作,且每天对尿道口进行擦洗或冲洗,清除尿道中分泌物[4]。
医疗垃圾管理:由专人负责,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条例,在手术结束后,对一次性医疗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及回收。质控小组随机或定期对组织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告知护士长。医院的垃圾可分为医疗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垃圾清理人员应做到每天垃圾,对于毁形的医疗器具,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单位进行集中式的回收以及处理。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监控网络。设立一个完善的感染管理护理指挥系统三级监控网络,一级管理人员为监测员,二级管理为部分护士长所组成的消毒隔离质控小组,三级管理为护理部。根据一二级得出的数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规章制度。二级管理消毒隔离质控小组,根据消毒隔离考核的标准,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审查,分析质检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整改措施。给予监测员必要的培训,有利于监测员对质控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掌握质控标准,准确分析质控,主动管理护理工作。三级监控网络的建立,有效保证消毒隔离质控工作的完善以及落实贯彻。
做好质量质控反馈。利用消毒隔离护理质量控制监测数据,掌握护理工作的动态,且质控小组在进行质检工作中,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科室,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告知科室。及时有效反馈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桂芬,杨捷.病房内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护理质量管理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业,2012,21(z2):195-196
[2]张霞,景秋玲,郑威伟.浅谈消毒供应中心重点环节的质量管理[J].光明中医,2009,52(11):558-559
[3]陈雯妮,杨艳芳.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全科护理,2013,64(11):557-558
[4]赵高云,贺胜梅.护理部、感染办联合考评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1,61(2):542-543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5
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 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院未极时消毒清洗。 2、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3、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 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4、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用消毒毛帅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二、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 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 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4、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胼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 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6
1、第三章患者安全
2、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二十节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18项,其中核心条款4项。
每个科室抽考2人六步洗手法,计算洗手正确率;查看2名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时,是否洗手或手消毒,计算手卫生依从性。检查资料:
医院感染、耐药菌病例登记本,院感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院感质量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的清单、各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登记,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维护保养及累计时间等记录,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检查制度:
包括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报告与处置、消毒隔离等。现场检查:
手卫生设施、速干手消毒剂配备及正确使用情况,科室布局流程,对高危患者有无保护性隔离措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病区监控医师、监控护士配备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情况,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情况,
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等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随机询问
监控医师、护士等医院感染工作小组人员岗位职责;
随机询问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核心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本科室重点环节与高危因素,临床分离前五位病源微生物名称及其耐药率、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上报时限及程序、耐药菌防控、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院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检查现病历:
查阅运行病历5份,了解医院感染调查表填写、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诊断、有无漏报、病原菌送检等情况。追踪检查
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选取医院感染病例(没有感染病例可模拟)→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程序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报告程序、时限→医院感染管理科核实指导记录→核实医院感染汇总数据准确性→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报告流程→主管部门监管记录→与医疗质量挂钩资料。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处置:选取医院感染病例(没有感染病例可模拟)→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医院感染暴发.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7
1手术室消毒隔离潜在的问题
人员的培训问题
我院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有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系、护理系实习、见习学生,各外科专业进修生、研究生、医疗器械公司人员、卫生员以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人员结构复杂,各科轮转较快,给入科培训带来困难,进入手术室后出现无菌意识薄弱、操作违规等问题。
器械清洗、包装存在的问题
器械清洗不规范导致灭菌失败。器械清洁剂选择和使用不规范;器械处理不彻底;存在着重视消毒忽视清洗的现象。
厂家器械包装不符合要求。医疗器械公司的器械盒尺寸较大,器械数量多,重量超出器械消毒灭菌标准的要求。
消毒液使用问题
消毒液有效浓度和使用时间掌握不准确;消毒液监测、记录不到位;不重视消毒液对人及环境的污染;自身防护意识差。
环境问题
手术室限制区域人员流动频繁,存在互串手术间现象;连台手术之间相隔时间较短,环境处理不到位;手术室卫生清洁不规范、不彻底、墙壁清洁不够重视;净化手术室空气过滤装置更换、维护不及时;滥用空气化学消毒剂;物品表面污染后消毒处理不够重视等问题。
手消毒问题
对手的清洗、消毒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达不到洗手标准要求,存在着对手消毒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个别医生洗手标准掌握不到位。
医疗废物管理问题
医疗废物的分类不规范,玻璃安瓿等损伤性废物与感染性废物混放;医疗废物袋内有血性液体;医疗废物的包装不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落实不到位。
2应对措施
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及要求是手术室入科教育内容之一。手术室应与医院教育处、护理部等部门联合,加强对各级人员的教学管理,将手术室入科教育内容安排在新职工、大中专实习生、进修人员入院理论培训中。根据培训对象和目的,分期分批组织不同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及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认真学习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手术室工作。
规范器械的清洗和包装
手术器械的规范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器械的规范清洗越来越被医务人员重视。规范的器械清洗不仅能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灭菌成功的保证。器械包装技术达到闭合完好性要求,控制器械包的大小和重量。器械的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GB/T19633的要求。
正确使用消毒液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液有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准的消毒药械进行消毒。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做到每人每次使用监测有效浓度并记录。
环境的管理
加强手术室卫生清洁工作
手术室一切卫生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并且要在净化系统运行中进行。手术间内所有物品均应每次术后认真擦拭,血液、分泌物污染处用消毒液处理。连台手术地面不能有垃圾、有线头和污染物,手术床用床单沾消毒液擦净,与上一台手术结束间隔20分钟后进行第二台手术。走廊、辅助间、办公室等每天湿式擦拖两遍。手术部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无菌物品等灭菌培养,并将结果备案。
特殊感染手术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封闭手术间3天,各项培养合格后方可开启使用。
限制人员流动
监测证明,手术开始前细菌降落量最大,结束又出现一个峰值。说明在手术开始时人员流动大,安置体位、消毒、铺单等操作多是导致手术间空气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手术室门卫的管理,根据手术的需求,控制进入手术室手术人员及参观人员的数量是非常必要的。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按要求更换衣裤,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口罩应盖住整个口鼻部,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控制参观人员数量,每台手术要少于3人。参观人员服装颜色应与手术人员区分,以便于管理。杜绝参观人员互传手术间,尤其是不允许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
手术间的巡回护士工作要有预见性,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巡回护士要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及参观人员的行动。
净化设备管理――与工程部、技术员、物业人员合作进行
净化空调使用时间:术前1小时开启,术后待卫生处置结束人员全部撤离后小时关闭。根据手术室各项监测结果高效过滤器12~24个月更换1次,每6个月检修1次;中效过滤器每6个月~12个月更换1次;初效过滤器3个月~6个月更换一次。回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洗1次,1~2个月更换1次。
掌握正确的洗手、手消毒方法
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器械时要做好标准预防。熟练掌握六部洗手法及洗手时机,无菌操作前、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两个患者之间、脱手套后,均要按照六部洗手法洗手。进行有创无菌操作时,应按外科洗手程序洗手和手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手术室的医疗废物是医院医疗废物的主要来源,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是预防传染病和交叉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后医疗废物应分类放入容器内,标识清楚。医疗废物袋应装至三分之二处封口保存,废物袋内不能有液体,必要时应该采用双层废物袋包装。锐利废物应放入锐器盒内封存。医疗废物应专人管理,操作时做好标准预防,防护用具用后消毒处理。加强医务人员及专职管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疗废物严格交接,如实登记,防止出现记录不真实现象。文字记录保存3年。
加强消毒隔离质量控制管理
建立消毒隔离质控小组,有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员等人员组成,每周质控与随时质控相结合,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分析、反馈、落实改进措施,以达到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8
质控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经过小组人员共同讨论,针对2014年检查消毒隔离控制方面在我院做的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科根据新的指南、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手的卫生管理。按《医务人员手的消毒规范》要求,各科备足手消毒洗液,医务人员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在全院大力推广《七步洗手法》。加强督查,把手卫生落实到实处。 三、抗菌素现配现用落实到实处。抗菌素现在要求分线分级合理使用,抗菌素使用管理越来越严,如何保证抗菌素最大限度效力的使用很重要。制定抗菌素现配现用检查统一标准。 四、进一步加强控制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及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进而保证全院的医疗安全。 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依法进行医疗废物的管理。监督指导临床科室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密闭运送,有记录,按规定配备一次性锐器盒、黄色垃圾袋等。 六、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技术,认真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要求病房每日定时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病室空气、病人床单位、走廊、洗漱间、卫生间,地面等每日按常规消毒。 七、传染病人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八、认真做好医务人员利器损伤、HTV、HBV、HCV等职业暴露的防护、应急处理,做到有制度、有措施,使各级各类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9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医院改建期间,定期检查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情况,监督检查科室清洁卫生工作情况。
2、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使每位护士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
3、培养护士良好的习惯凡是液体、棉枝、茂康碘开包或开瓶后及时填写使用日期,同时经常督促和检查,加大执行力度。
4、每星期检查一次紫外线登记、含氯消毒剂监测登记和医疗垃圾放置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护理文书:
存在问题:医嘱单:一份临嘱缺页码。
护理记录单: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项。一份护理记录不全善。住院须知缺项。大交班本:一班未签名。整改措施:
1、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检查发现及时修正。
2、督促医生在开医嘱及时填写页码。
3、经常查看交班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质控检查情况
病人护理存在问题:输液速度与输液卡不符。27床、5床翻身卡填写不全
考核存在问题:病情观察无针对性:脑损伤病人无观察病人瞳孔变化及呼吸道情况,对病人异常化验、检查欠熟悉。整改措施:
1、落实基础护理三级质控检查:即责任护士— ……此处隐藏10799个字……成基本治疗护理,没有为病人做耐心细致的健康指导。
整改措施:
1、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结果,将明显存在问题以书面反馈单形式详细反馈给科护士长,科室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上交护理部。
2、护理部加强对整改措施落实效果的监督。
3、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护理质量控制,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2)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指导护士长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4、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终末质控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进行护理文书评比。
5、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责护的责任心,增加护士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们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其他方面我们还要认真的自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三级医院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