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31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团结与拼搏的精神,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激发了民族自豪感,令人感动与振奋,如何更好地传承这种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

从提出“申办冬奥会的目的,就是在三亿人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到明确“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要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再到要求“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一场场深入调研、一个个重要指示、一次次亲切关怀,充分展现了中国履行庄严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让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和大国风范。“中国之治”在冬奥舞台上写下新的注脚,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冬奥会是各国运动员的盛会,也是人类团结和友谊的象征。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中国实践,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愈加强烈。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奥林匹克火种再次在北京点燃,必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鼓舞全人类携手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

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这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一个人的手掌中。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的标志。掌心的标志,寓意着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这一画面,成为本届冬残奥会的经典时刻。

8名旗手手执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入场,升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唱国际残奥委会会歌。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宣誓。

火炬传递仪式开始。8名火炬手全部为残疾人运动员,在体育场中高擎火炬进行最后的传递。本届残奥会点火方式仍然是由最后一棒的手持火炬转化为主火炬。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不同的是,点火的人不一样了。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是盲人运动员,摸索着在大雪花中放置主火炬,全场观众大声为他加油喝彩。凝聚团结、友谊、进步的主火炬点燃,开幕式热情迎来又一波新的高潮。

开幕式导演沈晨说,“我们用了最大胆的方式,邀请一位盲人运动员来点火。到目前为止,在我所了解的残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还没有过盲人运动员点火的先例”。

火炬嵌入雪花火炬台,微火留在所有人心中。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捧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生命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能够心怀炽热之情,唱响生命之歌,勇敢挑战极限的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每一个勇敢、坚定的追梦人都了不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了梦想,他们一路坚持,不惧风雪;他们挥洒汗水,追逐荣光;一切的努力,都源于心底的热爱。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

未来这10天,他们将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冬残奥会历史。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3

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晚8时开幕。

中国体育代表团3月3日宣布,郭雨洁、汪之栋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郭雨洁为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曾获得20__年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汪之栋为残奥冰球运动员,作为主力队员参加20__年残奥冰球世锦赛C组、20__年残奥冰球世锦赛B组,为国家队获得冠军作出突出贡献,并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最佳球员称号。

郭雨洁,女,20__年3月出生,河北籍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上肢残疾,曾获得20__年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中获得3金3银。本届冬残奥会她将报名参加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6公里、10公里、公里,以及越野滑雪女子站姿组短距离项目的比赛。

汪之栋,男,20__年7月出生,山东籍残奥冰球运动员,下肢残疾,作为主力队员参加20__年残奥冰球世锦赛C组、20__年残奥冰球世锦赛B组,为国家队获得冠军做出突出贡献,并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最佳球员称号。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4

20__年7月31日,20__冬奥会举办宣布在北京的瞬间,全国人民欢呼雀跃!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先队员,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似乘上时光穿梭机,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来到了20__年的冬奥会场……

我是一名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我,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我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我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我是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

我是一名志愿者,以满怀的热情,面带微笑为各国来宾提供帮助,每天穿梭在赛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维持秩序,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热情与文明……

铃铃铃……上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要以“积跬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汲取知识,为中国加油,为20__年冬奥会加油!

自从冰墩墩儿当选上奥运吉祥物,我就一直有个愿望,想和她一起去参加冬奥会的滑冰比赛。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今天是短道速滑的第二个比赛日,也就是男子500米的金牌之争。我和冰墩墩儿被分到了一组,太好了,我们可以并肩作战了,我在第一道,冰墩墩儿在第四道,我们披挂整齐上场了,我们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就彼此会意了,只听比赛的枪声打响了,我像一只离了弦的箭一样冲在了前面,我使出全身力气滑想把韩国的选手甩掉,可是那个韩国选手可真是紧追不舍,还有一圈了,我和韩国选手齐头并进,这可不行,我要让五星红旗在赛场的上空飘扬,怎么能让韩国人抢了我的风头,可是我有体力不支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冰墩墩儿冲到了我们的前面,好了,我不怕了,我依然努力地滑,最后一圈我没有给韩国选手任何机会,冰墩墩儿更棒,他是第一个冲破终点线的,此时的我们忘记了疲惫,我们在赛场上欢呼,我们胜利了,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激动人心的国歌响彻奥运赛场,别提我们有多开心了,当然我们也拥抱了第三名韩国选手,他也很优秀,场下我们是朋友。

这次比赛真是令我太激动了!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5

观看开幕式,深深打动我的,不只是美丽绚烂的开幕式本身,不仅仅是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努力工作,更让我感动的,是冬残奥会参赛选手们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和生命力。

“生命的绽放”或许正体现于此——身体的残缺并不能阻挡人们生命的绽放、肉体的遗憾不能遮蔽精神的光芒。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雪花纷飞之时,共看生命绽放。预祝20__北京冬残奥会顺利进行!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6

第32届东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盛大开幕,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于北京时间20__年7月23日19时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根据最新版奥运防疫手册,入场队列要保持2米间距,因此整体时间要比最初设想的久,预计将于北京时间22时30分结束。

开幕式上这些精彩你看到了吗?马拉卡纳体育场美丽的夜景、庄严的升旗仪式,充满炫彩的茅草屋、幸福的原始生活、震撼的工业革命、美丽的巴西名模。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绿色环保、拯救地球!是这次奥运会的主题!

现场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暖化现象严重,世界各地不少陆地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包括我国的上海等地,当然也包括里约。全球面临着环境恶化的挑战,这个戴着鸭舌帽的小男孩开始变得迷惘。他找到了一小棵绿色的幼苗,我们看到不少人们在干涸的土地上尝试种植植物,巴西人告诉世人,环保的重要性。大家要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种树,种植植物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最好办法。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7

在冬残奥开幕式的仪式中,我负责的是环廊管理的工作。在观众进退场时,我需要与他们打招呼,让他们感受到鸟巢志愿者们的热情;我还需要在他们有问题的时候,提供咨询的服务,让他们体会到鸟巢志愿者们的温情。

在轮岗的间隙,我们可以在看台口短暂的欣赏节目。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后点燃火炬的那一幕,仪式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在网络上又反复观看了这一段,总是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这种感动来源于大家对盲人的尊重。一方面,火炬手旁边的志愿者早早地蹲下,即使过了很久火炬还是没有被放在正确的位置,他也始终没有主动提供帮助。这也让我想起了志愿者的培训,就要求我们如果残疾人没有主动提出需要帮助,我们不能够主动上前,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是观众们给予的尊重,虽然火炬手没有第一时间摆放好火炬,但观众们都是给予耐心的等待,没有人表现的不耐烦:有人喊出了“加油”,响彻鸟巢;还有观众们自发的给予鼓励的掌声,也久久回荡在鸟巢。

这一刻,突然觉得“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样精彩的不仅仅是提供的服务、设施,还是运动员的精神与比赛,更是观众们的“一视同仁”、人与人之间关怀。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8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在3日开幕的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表示:“明天晚上,我们将与中国一道创造历史。”

从100多年前的“奥运三问”,到20__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再到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中国追寻奥林匹克梦想的足迹,始终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相伴。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从那一天北京成功获得20__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到如今北京冬奥会即将盛大开幕,中国人民用6年多时间,再次书写了奋斗圆梦的动人故事。随着象征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奥林匹克火种再次在北京点燃,中国将携手各方书写和平发展梦想的新篇章。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9

随着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全国逐渐进入"冬奥时间",从线下到线上,从大人到小孩,冰雪运动不仅点燃了体育热情,更是让冰雪活力不断出圈,让"白雪"成了"美景",更成了"钱景"。相约冬奥盛会,这是中国与世界携手推动体育事业的积极行动,也是以冰雪为契机,进一步盘活世界冰雪资源,壮大冰雪产业,让冰雪经济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蹚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冰雪之约,搭建国际交流新窗口。相约冬奥盛会,让冰雪梦想在这里碰撞,让发展契机在这里擦出火花,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冰雪运动,为冰雪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举办xx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中国全力以赴,世界充满期待。冰雪之约,不仅是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更是通过搭建国际交流新窗口,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生动画卷,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的相拥,迈出更大的开放步子,以冰雪之约为"熔点",展现体育精神,链动与冰雪产业交融的其它产业发展,加深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

科技赋能,展现中国发展新动能。当冬奥与5G、4K、VR等现代技术碰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个更立体的冬奥,更是能够在多元化的展示模式中,更好地了解冰雪运动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中国冰雪文化、展现中国元素,让"静态"冰雪资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科技赋能,不仅让冬奥现场更具有画面感,更是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展现了科技的独特魅力,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冬奥"呈现出的新动能,也让更多的人近距离地感受中国科技的实力,展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盘活资源,描绘冰雪项目新未来。从中国做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到超额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筹办冬奥的认真态度,也看到中国冰雪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通过冰雪之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不仅能够实现强身健体,也能够持续讲好中国冰雪文化故事,更能够让沉寂的冰雪"热起来",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助力更多的人吃上"冰雪饭"。冰雪产业的火热,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世界冰雪项目的推动注入了新活力,让中国与世界一起携手书写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乘"冬"风,向未来。相约冬奥盛会,是展示中国,加深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调动大家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让体育强国理念深入人心,在突出自身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也展现自然美、生态美、民族美、原始美,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为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和活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增进人民福祉。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0

在20__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璀璨光芒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与体育的完美融合。这场开幕式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幻般的艺术之旅。

开幕式选择在塞纳河畔举行,这一创举打破了传统,将体育与自然、城市完美融合。当夜幕降临,塞纳河畔的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近100艘游船缓缓巡游于这条承载着巴黎历史与文化的河流之上,它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艺术的载体,每一艘都承载着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与巴黎人民的热情与梦想。

埃菲尔铁塔与五环标志的交相辉映,是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当火炬手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最终点燃主火炬的那一刻,整个巴黎似乎都被点亮了。高30米、直径22米的巨型热气球作为主火炬台,带着奥运圣火升上天空,那一刻的震撼与感动,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此外,开幕式还巧妙地将法国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蒙娜丽莎》被盗事件的复现,还是多部法国著名文学艺术作品场景的`穿插,都展现了法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这些元素与体育精神的结合,让开幕式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引人入胜。

在运动员入场环节,中国代表团的亮相更是让我激动不已。马龙和冯雨作为旗手,高擎五星红旗,乘坐游船在塞纳河巡游亮相。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体育健儿们的自信与自豪,也看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总的来说,20__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视觉盛宴。它不仅展现了体育的激情与活力,更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底蕴。我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中国体育健儿们一定会继续发扬拼搏精神,为国争光!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1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国家在北京奥运后举办奥运会是非常有压力的,而且很多人也会不自觉的带着北京奥运的比较眼神来观看伦敦。

显然,东京不可能有北京那么多的人力与物力投入到奥运开幕式中。开幕式中的群众演员的确不多,但是那幅清新的伦敦郊外的田园风光,首先令人非常赏心悦目,而接下来表演的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污染后果,非常明确的体现了这届奥运想表达的意愿,那就是绿色健康,回归自然。

接下来的那个五环喷射效果,以及最后的点火仪式,都体现了东京的科技与创新,非常吸引人,一点都不比北京差,甚至更好。007的出现,另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看的电影。而憨豆先生搞怪幽默,让人在炎炎夏日下的确是轻松了一把,全家人都在笑,全世界的人也都在笑,证明了他不可抵挡的魅力,也证明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但是如果觉得伦敦奥运开幕式就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接下来的场景才是我让我冲动写这篇日志的原因,尽管我已经很多年没动笔了。

在东京奥运的圣火点燃后,保罗—麦卡特尼登场了,他坐在钢琴前,弹唱起了《HeyJude》。这首歌是麦卡特尼1968年为约翰—列侬和前妻辛西娅的儿子朱利安写的,麦卡特尼担心父母的婚姻变化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有感与此在车里写下了这首传世经典。

已经度过70年岁月沧桑的保罗看上去依然是那么年轻而富有魅力。坐在钢琴前的他透射着一种如此从容与淡定的成熟,似乎只是在表演给他自己听。他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煽动现场的观众,也不需要去迎合。

这是一首简单优美的歌曲,它所表达的爱的关怀与纯挚的情感是如此真实,在麦卡特尼弹唱出来,再次深深感染了现场所有人。现场8万人陪着麦卡特尼唱起这首歌,持续了7分钟,只恨时间太快一直循环下去才好。这个场景展现出来的正是奥林匹克追求的和平,关爱,平等与人性精神,也是20__张艺谋根本达不到的高度。

说的再具体些,尽管中国的历史悠久,有过灿烂的文明。现在的中国经济也不错,可以出去扬眉吐气了。但是今天的中国在人文精神追求上与西方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或者是差距。总体体现在浮躁,自我,盲目拜金,摆阔,缺少公德意识。西方更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追求自我价值,淡泊,舒适,自然,尊重个体。

20__奥运投入的巨大人力财力追求的那种奢侈的视觉效果,在我眼里,已经被保罗—麦卡特尼的这首简单的压轴歌曲轻轻打败。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2

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当然,我和祺祺都没有亲临现场。

彼时,她在奶奶家,我在朋友家。我不知道她在干啥,当然,后来知道了,她是在看开幕式。8点开始的时候呢,我正在鏖战拖拉机,但是,由于我搭档极为不专心,一心想看开幕式的原因,敌人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解决了我们。从7点半到9点半,居然只用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我们这一方。于是,我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汽车!

不过,我后来认为,这是一次极为英明的决策。因为,我赶上了看开幕式的后一段,呵呵。虽然只看了后一段,但我觉得,相比起来,夏奥会的开幕式让人激动,而这次残奥会的开幕式则更让我感动。

因为,从节目策划本身、从演员的姿态表情,无一不露出人性之美:真实、平静、勇敢、坚韧、向往、希望......也许并不震撼,却在平和之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圆润的、流动的和谐,就像那些小卡通人,看上去笨笨的,却洋溢着生命周而复始的活力;就像那些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传递着爱和希望的讯息。看残奥会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在动作之中充满了静谧,在残缺之中充满了完美,而在这动静之间、圆缺之间,生命获得原始的诠释,给我们繁杂的内心注入一股清泉,让我们脆弱的灵魂获得一份坚强。

次日,我接祺祺回家的路上,下了城铁之后,问她看过开幕式没有,她高兴地说:“我看了!”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还以为她除此之外别无话说,就像我以前问她看杂技、看夏奥会开幕式之后记得什么,有什么感触时她总是不发一言一样,她这次说出了一连串的话,而且逻辑清楚,表述准确,有情景再现,也有观后感言。

小美女是这样说的:“妈妈,开幕式上有个四川来的小姐姐,她的这支腿在地震中没有了,就剩下这支腿(附带了比划动作),她还说要跳舞,说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她真勇敢。”我接着说:“恩,真是好顽强呀。”小美女马上反应过来说:“小姐姐真勇敢,真坚强!”我俯下身,由衷地说:“祺祺,你用的‘坚强’比妈妈用的‘顽强’更切合实际,用的好!”小美女还给我描述了青蛙舞,我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青蛙,周一上班后看到介绍,果然有青蛙舞,看来祺祺所说非虚。

正因为祺祺的反应,更让我有理由相信,残奥会的开幕式的确不错,能让一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都能记住内容和所要表达情感的开幕式,又怎么会不好呢?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3

昨晚8点,20__北京冬季残疾人奥运会正式开幕。继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之后,组委会再次用精彩热烈的演艺方式,向世界呈现出了另一种缤纷动人的中国风貌。

开幕式上,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强调了残奥会“团结、友谊、平等”的寓意和主题概念,也展现出了残疾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悉,开幕式表演者中有30%都是残疾人,他们和健全表演者们的完美配合,给世界带来了一场五彩斑斓的动人演绎,用他们自强不息、突破自我的动人姿态诠释了“生命的绽放”。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4

精彩的北京冬奥会热度尚未消退,北京冬残奥会也于3月4日拉开了帷幕。我非常有幸得到了到现场观看开幕式的机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爱称“鸟巢”)体验了开幕式的整个流程。

“勇气、决心、激励、平等”是残奥会坚持的四个价值观,而这样的理念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得到了充分地表达——用强大的内心克服负面情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突破自身极限;向人们传递感动,打动人心;使人们意识到,多样性和创造性可以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现场众多观众里不仅有中国人,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大家说着不同语言,价值观也各不相同。但尽管如此,我觉得参加开幕式的所有人应该都感受到了残奥会的理念。所谓真正的感动是不需要言语说明,只需在现场就能传达的东西。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张艺谋总指挥的出色创造,归功于各国残疾人运动员的飒爽英姿,归功于东道主中国人民的竭尽全力。

开幕式上有许多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志愿者们的奉献和耀眼的笑容表现出他们想为世界带去感动的纯洁心灵。继北京冬奥会之后,冬残奥会开幕式也充分展示出信息技术的强大,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感受到现代中国的创新性和中国人高雅的审美意识。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之下,中国有举办这样的国际大赛的实力,也有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这些都给世界各国很多启发。此外还有一个我很关注的地方,那就是冬残奥会吉祥物。比起冰墩墩,我个人更喜欢雪容融,看到雪容融的人偶动起来还真的感觉有点萌。

开幕式的整个过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如果让我挑出一个最难忘的场景,那就当属火炬传递了。会场里,火炬在坐着轮椅的残奥会奖牌获得者和单腿跑者等四位运动员手中传递,直至交给最后一位火炬手——曾斩获四枚残奥会金牌的视障田径运动员李端。他反复摸索着将火炬插到正确位置,全场观众高呼“加油”为他鼓劲。这些运动员们尽管有些身体方面的障碍,但他们绝不因此气馁,而是通过运动实现梦想,而今又在冬残奥会开幕式舞台上再次展现英姿。我想这绝对是此次开幕式的亮点,不仅是现场观众,他们一定也给全世界通过电视和互联网观看开幕式的观众和残疾人们带去了巨大希望。

在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中,不论是各国残疾人运动员还是中方工作人员、志愿者,甚至是观众,在场所有人都怀抱着同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本届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虽然我只是在现场观演的一个普通日本人,但我也被大家的积极愿望所触动,在心怀感动的同时也又一次感受到体育所蕴含的力量和可能性。

中国民众以及其他世界各国人民所希望的不是对立,而是一起向未来。大家切磋琢磨技艺,比赛结束后握手称赞对方的勇敢奋斗,这样的体育精神在愈发复杂的当今世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我坚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也已将这一理念传递开来。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5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比赛,针对两项赛事中的视障组运动员,场馆准备了盲文阅读材料和可触摸式盲文地图,为视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中的视力障碍人士使用需求,我们准备的材料包含中英文和盲文的对照版,呈现形式包括海报版和手册版。”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赞不绝口。“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条件非常棒,冬奥村的设施也很好。我已经期待着在这里比赛了!”来自挪威的残疾人高山滑雪运动员彼得森在“雪飞燕”训练后对记者说,“我有信心在北京滑得更快!”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平说:“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近年来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从平昌冬残奥会只有一人参赛到这次创历史的22人,我们将努力追求更大突破,充分展现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与赛场风采。”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6

在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__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__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习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__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7

20__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如期开幕。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1日在京成立。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包括男运动员68人、女运动员28人。“双奥之城”北京再一次迎来历史性时刻,奥林匹克梦想再次在中华大地绽放,一场简约而又精彩、浪漫而又空灵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或许残奥会的赛事不如奥运会精彩,或许残奥会没有明星云集,但是,残奥会并不能因此而被我们忽略。

奥运的真谛在于它的有容乃大,残疾人同样可以并且应当享受到奥运带来的快乐。“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命运的残酷并没有使残奥选手们低头,相反,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将同样在世界赛场上展现骄人的风采。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并非难事,可对于残奥选手来说,却绝对是一个极限的挑战。请看看残缺的身体在水中是怎样奋力向前,请看看坐在轮椅之上如何进行球赛,请看看赛场上的选手们如何保持平衡全力拼搏,他们正在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最倔强的生命。

残奥赛场保持着一种率性的纯真,这种纯真来自于体育精神,更来自于生命真谛。残奥选手固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身体缺陷,但在斗志与拼搏精神上却丝毫不比奥运选手逊色。

同一片蓝天下有着同样的梦想,让我们用同样响亮的声音高呼:“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加油!全世界残奥选手们,加油!”

让生命的坚忍不拔和倔强在残奥会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吧!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8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国徽,挥舞着五星红旗,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19

冬奥之约,冰雪盛宴。20__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拉开了又一场奥运赛事的帷幕,而且书写了一幅绘就于中国、共享于世界的华美奥运篇章。“绿色”是文明奥运的鲜亮底色,既彰显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也凸显了我国“绿色办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放”是体育文化的精神旗帜,“冰立方”诉说着冰雪体育飘逸灵动的独特之美,“飞天飘带”传递着多元共荣的文化精神。共襄冰雪盛宴,传承奥运精神。

冬奥会的筹办将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奥运盛火将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前路征途。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0

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开幕式3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体育场华灯璀璨,流光溢彩。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

本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主题为“生命的绽放”,意在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同时,冬残奥会开幕式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这样也是想表达出每一位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位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在这约80分钟的开幕式上,10多个场上环节精彩的展现出了残疾人的故事。

开幕式上,在国家体育场的场地中央,灿烂的星海中,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名称,最终定格在“20__北京”。在运动员入场完毕后,大屏幕播放国际残奥委会短片《我们这15%》,展现了残疾人充满自信和活力的风采,呼吁进一步提高对全球12亿残疾人的关注度、包容性和无障碍水平。此外,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也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在运动员入场时带领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贯穿始终。在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我们始终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它来自古老的中国文化,有‘团结、友谊、平等’的美好寓意,也吻合残健共融的理念。”“我们想传达一种中国式的浪漫人文,一种带有情感的哲思。我们寻找到同心圆,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和打破壁垒后的共融。”这是来自沈晨的解读。

在倒计时中,巨大的圆形天窗和地球构成了同心圆;会徽展示中,演员们站成同心圆;《冬残奥圆舞曲》中,视力障碍的孩子们泼洒的颜色变成现场的同心圆;圣火点燃后,所有演员欢呼着奔涌入场,又形成了5圈的同心圆……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1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宛如一场梦幻般的演出,让我沉浸其中,难以忘怀。

塞纳河上的开幕式,是如此的大胆创新。运动员们在游船上向世界挥手,那充满活力的身影,象征着青春与激情。沿途的著名景点在灯光的映照下,更加美轮美奂,与奥运会的热烈氛围相得益彰。

文艺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令人赞叹。无论是垂吊艺术的惊险刺激,还是水幕投影的奇幻效果,都展现了法国人的浪漫与创意。特别是当音乐响起,整个塞纳河似乎都在随之舞动,那种感染力让人的心灵都为之震颤。

安全保障工作的严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中,法国政府能够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让人们在享受开幕式的.同时,也能感到安心。

这次开幕式让我看到了体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竞争,更在于它能够跨越国界,将人们团结在一起。它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是人类共同追求卓越的舞台。我为自己能够见证这样一场伟大的开幕式而感到幸运,也期待着运动员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创造更多的辉煌。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2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四,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了!当五星红旗在鸟巢冉冉升起时,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在会场上响起时,当奥运五环破冰而出时,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感动着。生在华夏,何其有幸!

我们可爱的中国和冰雪相遇时,中国式的浪漫缓缓地拉开了帷幕。二月四日是立春,正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时,也是我们开启新篇章之时。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短片,彰显我国的文化底气,它们用无限的色彩,勾勒出华夏大地的万千气象;迎客松的烟火和鸟巢勾成了一幅美丽的中国盆景;一滴深蓝色的水墨,代表着中国的笔墨精神,水在冰雪中融化,最终汇成江海。

而后,每个国家的运动员们开始入场。他们的手牌是由中国结花样拼在一起的小雪花,每个代表团都拥有一朵专属“小雪花”。当他们聚拢来汇合成一朵“大雪花”,奥林匹克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次开幕式其中一个细节,打动了许多人的心:一只鸽子掉队了,另外一只小鸽子从队伍中跑出来,把掉队的小鸽子拉进队伍中。这个环节太有寓意,一鸽不少,愿天下所有迷路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冬奥会的筹办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宣告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我们用最真挚的热情,相聚北京,一起在冰雪的天地中完成共同的梦想。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3

从一块冰,一朵雪花,到一个创意无限的点火仪式,北京20__年冬奥会将简约、浪漫、童真、唯美的开幕式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奥运五环下,中国人的冰雪智慧凝聚成巨大力量,书写着古老与现代、简约与精彩的奇迹。

“每个国家一朵雪花”

“20__个孩子,20__个无人机”,北京20__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工作部演出策划主管陈婧玮在工作日志上留下了这样的字迹,她记录的是和平鸽环节的最初设想。日志写于20__年10月。

像这样的工作日志,陈婧玮记了整整5本,它见证了北京20__年冬奥会开幕式诞生过程的日日夜夜。一边翻看笔记,陈婧玮一边盘点:“仅从去年3月29日到今年2月3日,总导演张艺谋参加的会就有209次。”早在3年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就开始了前期准备,那时全国人民尚未得知冬奥组委的官宣消息。彼时,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还未拍摄完成,他已与团队启动了创意程序,那是各种理念、观念的碰撞,到底要讲一个怎样的中国故事,要讲一个怎样的奥运故事,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在悬念被不断破解的日子里,张艺谋的初衷早已明晰:“中国古代,20__年奥运会开幕式已经讲过了,我们这次能不能以现当代为主,以新时代为主,要更能凝聚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和胸怀上。”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日子,视效总监王志鸥至今也为之动情,“一开始,大家就想要做与众不同的开幕式,我们想能超越20__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只有20__年冬奥会开幕式。”王志鸥记得,20__年8月23日,刚刚结束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第二次彩排,张艺谋就启动了冬奥会开幕式创意会,如何做点火,如何做奥运五环被率先提出来。

美术总监陈岩曾是20__年奥运会主创团队成员,他此番再次成为了伟大创意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张艺谋总导演当时在电话里跟我说,要讲一个关于冰的故事。”陈岩一下子感到热血澎湃,这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不要多余的东西,一块冰,一朵雪花,一笔就能画出地球来。”初始方案很简单,获得了冬奥组委一次性通过。

张艺谋还原了奇妙创意的诞生,“我们一直在讲一朵雪花的故事,运动员入场式的引导牌是个发光的雪花,上面写着国家的名字。”他说,这朵雪花完成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火炬。“每个国家一朵雪花,每朵雪花汇聚到北京,最后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成为历届冬奥会最独特的火炬,90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全部在上面。”张艺谋说,历届奥运会很少看到这样的设计。

讲一个伟大中国的故事

陈婧玮的工作日志还写下了“万物复苏,生生不息”等字眼。讲一个伟大中国的故事,自始至终被开幕式主创团队孜孜追求。

从20__年奥运会到20__年冬奥会,张艺谋团队一直坚持中国传统美学。陈岩道出玄机:“在开幕式上,看起来只是很简单的一块冰、一朵雪花,但将留白变成了空间,巨大的空间是靠中国式的想象来填充的。”对此,张艺谋也有一番明确表达:“这次不像20__年奥运会,有专门板块来展示中华文化,因为要‘简约’,没有这个机会,那就要把中华文化的信息化解到各个方面。”开幕式的一个个细节无不阐释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故事的开篇由二十四节气起笔,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文学统筹于蕾回忆,当第24届冬奥会、2月4日正值立春和二十四节气这些元素碰撞在一起时,当灵感迸发的那一刻,主创团队成员都很兴奋。“张艺谋总导演还主张选用古诗词、谚语,他说,再也不会有哪个国家用古老的诗歌来做倒计时了。”网友拍摄的郑州高铁站动车出发酷似惊蛰万物复苏,也给主创人员带来灵感,外拍团队于是用镜头捕捉一个个生机盎然的中国画面。最终,充满中国当代气象的动感画面与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相互呼应,端庄大气的倒计时环节将古老中国与现代中国传达给了全世界。

开幕式上,满目春色将希望、积极、昂扬播撒进了全场。当被问及开幕式主色调时,张艺谋回答说“绿色”,他说:“中国人讲的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讲的是生生不息。我们在开幕式不仅要讲冬奥会,还要讲中国人的时间观、宇宙观,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生生不息的概念非常重要。”

中国元素贯穿始终。一滴中国水墨晕染开,幻化成黄河之水天上来,铺满全场,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浸入寻常百姓家的中国元素也扑面而来,张艺谋说:“演唱奥运会会歌的大山里的孩子,他们身上的服装就有‘虎头’纹样,演唱主题歌的孩子们服装的图案,是河北的窗花,窗花上写着和平。”此外,还有引导牌上的中国结雪花、运动员入场式“中华之门”“吉祥之窗”上展现的中国传统纹样等等。

中国故事当仁不让的主角是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彩排中,让分场导演陶雯婷感动的是,国旗传递环节中,有176名代表,他们中有56个民族的代表,还有京津冀地区各行各业的代表。当国旗传递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盛阿伟、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全国道德模范郭万刚、“七一勋章”获得者买买提江·吾买尔、航天英雄景海鹏、戍边英雄祁发宝手中时,陶雯婷注意到,“72岁的许振超先生颤抖着双手传递国旗,他说,我就是很激动。”

科技让故事讲述更硬核

在陈婧玮的工作日志中还记录了五环、冰立方这样一组数据:五环长度、宽度、厚度为19米×米×米;冰立方长度、宽度、高度为22米×7米×10米,晶莹剔透的五环、冰立方蕴藏着中国科技的力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接到开幕式任务后,将之作为与北斗工程、探月工程同等级别的重大任务,迅速组建了技术团队与管理团队,这家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几年间甚至有近10万人投入进来。

去年1月,鸟巢地面舞台的正式进场施工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技术保障处副处长刘奇说,当时鸟巢挖掘了一个100米×62米、主体深度达10米的巨型地仓。经过航天科技集团工程人员几个月的努力,鸟巢架起总重量约5000吨、装机功率约20__千瓦的巨型舞台,而中心则是直径16米、重约300吨的圆形升降舞台。地面舞台上还铺设了上万平方米的LED地屏,这也是世界大型演出中面积最大的LED地屏。“地面舞台、地屏等舞台装置项目在去年10月完成安装、调试、验收等,随即大家就马不停蹄地配合演员进行现场排练的技术保障工作。”刘奇说。

航天科技集团还完成了冰瀑、冰立方和五环装置、威亚以及主火炬台等大型装置。仅是为了五环的完美呈现,过程就颇为艰辛。刘奇透露,五环为LED装置,因为需要供电,最开始电线从底部往上走,但这样的外观被导演要求“整改”。技术人员又将两根绳子挪到五环外侧,“结果,为了完成五环起吊过程,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起吊了三次才成功。”刘奇揭秘道,为了让五环上升更稳妥、更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试验,最后将五环总重量控制在3吨以内。

刘奇说,为了让五环持续发光,初始阶段,当五环上升时,电线卷起并收入一个2米×2米的收线框内。现场排练时,这个外观形象挨了批。“我们再将框拆掉,对电池进行扩容。”外观简洁的五环内部“沟壑纵横”,铝合金骨架内排布着密密麻麻的电源线、信号控制线等。技术人员重新精心排布,留出更多空间放入新增电池。同时在低温实验室进行电池低温试验,以保证即便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也能持续稳定供电,满足长时间五环吊装展示的需要。

开幕式上,甚至大胆使用了一些最新技术。冬奥会开闭幕式实时交互特效团队负责人、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院长童雷说:“在大型演出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交互特效还是首次使用。”和平鸽环节,孩子们踩着脚下的雪花嬉戏、奔跑,这正是对场上670人进行实时跟踪,并将实时效果呈现在每个人脚下而实现的。

童雷透出了谜底:“我们为此采用了人体识别与跟踪技术,该技术采用英特尔的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进行人体识别与定位。”原来,四台高清摄像机先将场上每一位演员识别出来,同时定位其位置信息,进行实时跟踪。接下来,再将每个演员在场上位置的精准信息,传递给采用交互引擎技术的实时渲染呈现系统,“这个系统利用捕捉系统提供过来的位置信息,把预先设计好的视频效果,精准呈现在演员脚下,这样就能形成如影随形的效果了。”

童雷透露,为了技术攻关,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棚搭建了一套演示系统。最初是想实现逼真倒影效果,但计算量太大,实时追踪只能追踪不到20个人。“后续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进行了调整,从仿真倒影转换为实时交互特效,计算量降低,效果也更出色。”事实上,致敬人民环节中也使用了该特效,24位轮滑运动员滑到哪里,就会把哪里的雪推开,推开的雪路上映现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这一场景令人震撼。

光影艺术展现无限魅力

“43秒!”陈婧玮在工作日志上记录了冰立方升起、降落的时间,各种精确到秒的数字,在她的日志中记得密密麻麻。

北京酒仙桥,黑弓办公区,一台台电脑前,是一张张专注的面孔,过去的几年,这家公司的200余人投入到开幕式的数字内容制作中,不分昼夜。

王志鸥向我们展示了开幕式的数据量——开幕式所有环节做了共5800多秒、29万帧数字内容,鸟巢地面即冰面分辨率为14880×7248,鸟巢竖屏即冰瀑分辨率为2560×7328,整个开幕式视觉效果数据量约等于15个IMAX的制作量。这在奥运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王志鸥和众多视效艺术家、机械工程师、程序员合力在开幕式现场创造了一个个视效奇观。在五环破冰而出环节,冰瀑上出现一滴中国水墨,这滴水墨就做了上百版,王志鸥说:“我们运用AI图像算法,机器学习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制作水墨纹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风格化的山水图像。”他透露道,水墨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并不是简单还原水流的效果,而是水纹中要透出中国画的感觉。

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这是王志鸥带领团队设计的三维数字装置,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五面裸眼3D效果。24道激光射向冰立方,在巨大的冰立方上雕刻历史,从往届冬奥会一直到北京冬奥会。王志鸥说,冰立方里,神来之笔描绘出各种冰雪运动,从第一笔开始一直到北京20__年冬奥会,这些神来之笔是由北京印刷学院水墨动画专业的师生用水墨动画一帧帧创作而成的。这也是奥运历史上首次以水墨风格呈现冬季运动项目。

为了实现激光和光影互动,在内容制作上,视效团队遇到不少挑战。王志鸥透露,视效团队做了两万多张效果图,“我们开发了一套程序,能把每一秒的视频信息变成点位信息,这样激光就能围绕五环进行转动。”因为激光机器距离冰立方上百米,激光的调焦很难精准,从每天晚上十点开始到凌晨两三点,技术人员都要一次一次地进行调试,直到点位精准。王志鸥说,随着技术测试的深入,为保证机械设备在43秒内完成上升,冰立方的尺寸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最终将高度降低为10米,保证了最终的完美呈现。

想到这几年的日日夜夜,王志鸥落泪了,他的泪珠在寒夜中闪闪发光,那里面饱含了中国青年以及作为一名中国数字科技艺术开拓者的自信与勇气。“从小我就有个梦想,想以自己的方式让全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现在终于有幸获得这个机会,在冬奥会这个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科技艺术之力。”

不再用人海战术

在陈婧玮的工作日志中,还记录了“3000人”这个数字,参与开幕式的3000名演员中没有一位专业演员,更重要的是,开幕式不再使用“人海战术”,人文情怀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共同述说精彩故事。

满目春色,生机盎然,393名来自山东中华武校、宋江武校的同学舞动近10米长的LED发光杆与地面影像互动,表达春天的绽放。陶雯婷说:“《立春》表演环节是和北京理工大学仿真实验室团队合作的,技术团队对发光杆的经度、纬度、角度做了标识,并为每人制作了手册。”由于每人拿到的手册都不同,演员排练更有效率。

但演员们要制造出不同波澜的多种状态,有连绵起伏的、有交替感的、有叠合感的,这对他们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最费力的是如何和装置、影像做咬合。”陶雯婷说,机械有机械的时间点,激光有激光的时间点,在那一秒,影像、机械、装置、演出都要全部对位。经过一次次艰苦磨合,小伙子们最终有了完美呈现。

分场导演田湉负责的和平鸽环节,历经七八次大改,直到今年1月10日最终方案才确定。田湉回忆,最初方案是孩子们手中拿着发光的和平鸽道具,排列成两颗心的队形向中心靠近,然后拼成和平鸽图案,“当时孩子们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但大家都觉得不够惊艳。”

一次次不断修改,童雷带领的团队提出,是否可以设计充满童趣的冰雪元素,与孩子们一起互动。“有一次,地屏什么也没显示,孩子们走到黑地屏上,忽然发现自己脚下的雪花会跟着他们跑,跑得快雪花会拉出很长的轨迹。”童雷说,孩子们在现场开始疯玩,张艺谋则被这个场景感动,这正是他追求的淳朴、浪漫、自然的呈现效果。

张艺谋说:“和平鸽环节只有短短三分多钟,但让我深深体会到文化自信是多么重要,唯有这样才能呈现自然、轻松、自信、快乐的状态。”对于张艺谋和他的团队而言,不演、不编排、不排队、不整齐,是一次伟大的颠覆,他们抛弃了曾经辉煌的过往,选择了全新开始。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4

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时间今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

这是残奥会自1960年举办以来首次走进南美大陆。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参加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

伴随着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从10到1的巨幅倒计时数字以顺时针方向自马拉卡纳体育场顶端依次展开,极限轮椅运动员阿伦·福瑟灵厄姆从体育场一侧的17米陡坡俯冲而下,穿越象征数字“0”的圆环飞向天空,里约残奥会的大幕由此揭开。

开幕式表演以“心无边界”为主题,旨在向全世界传递残奥运动员的无穷能量。20xx年索契冬季残奥会单板滑雪铜牌得主、膝盖以下被截肢的美国影星艾米·珀迪与机器人手臂“斗舞”成为最大亮点,她不断完成机器人设计的高难度舞步,并使对手完全拜服在自己的舞技之下。4分多钟的现代舞表演,赢得全场8万多名观众阵阵掌声。

为让残奥运动员观看尽可能多的开幕式表演,代表团入场环节提前进行。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荣静的引领下第32位出场。中国此前已连续三届获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出征里约残奥会的这支代表团由4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07人,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是中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

万众瞩目之下,在巴西五座城市及残奥会发源地进行传递后的残奥圣火冒雨抵达马拉卡纳体育场。最后一名火炬手、获得6枚残奥游泳金牌的巴西运动员克洛多瓦尔多·席尔瓦带着火炬来到主火炬台下面。即将到达终点,但高高的台阶却挡住轮椅的去路。停滞了片刻,眼前的台阶突然伸展开来,一条无障碍通道出现在眼前,席尔瓦用手驱动轮椅爬坡而上,成功点燃火炬。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5

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作为首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不会辜负世界。回首过去6年多,筹办之路走得踏实稳健、硕果累累: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就绪,科技元素成为筹办工作新亮点;区域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北京“双奥之城”的名片熠熠生辉;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逐步推进,改变了世界冰雪运动的风貌,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齐心协力,和责任,力争把冬奥会办成xx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6

2月4日晚,20__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

继北京20__年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会旗时隔14年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呈现三大主题:第一是展现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第二是展现奥运会的理念和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第三是展现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和心情。

相比20__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间缩短,演员数量也大幅减少。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呈现精彩的仪式效果,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同时,开幕式讲述角度将由“我”转变为“我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注重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突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了文化自信,一起向未来,是“我们”一起向未来。

20__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__年02月04日至20__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奥运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成为奥运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同时中国也将成为一个举办过五次各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

20__年中国北京申办到了奥运会,对于我以及所有国人来说都是既激动又骄傲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

眼下,北京已经申办成功20__年的冬季奥运会,我想这又是一次展现中国的辉煌和进步的.时刻。中国人绝不能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这也是一次千万人心中“中国梦”的实现。

在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与兴奋。当我看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看到活字印刷,看到一卷卷画轴,看到漂亮的烟花脚印,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尤其是看到点燃奥运火炬的那一幕,我禁不住想哭。

国运兴衰,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勤奋拼搏,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建设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祖国拉开新的篇章,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7

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再次带给世界惊喜,科技十足的灯光,精彩纷呈的演出……每个环节都让人赞不绝口,尤其是30%的残疾演员与健全演员一起互帮互助,互相扶持,共同完成今天的演出,震撼之余,更使我感受到了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与浪漫!

“如果命运的馈赠是一场暴风雪,那么请尽力在雪中舞蹈吧”我更加期盼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残疾冰雪运动员们在北京,在赛场上尽情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8

20__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无疑是一场令人震撼的视觉盛宴。

当夜幕降临,塞纳河被灯光照亮,整个开幕式现场如梦如幻。运动员们乘坐的船只在河面上穿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开放式的开幕式,让城市的气息与奥运会的氛围相互交融,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文艺表演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从精彩的舞蹈到动人的音乐,每一个节目都饱含着情感和力量。特别是当展示巴黎文化遗产的画作出现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沉淀。

此外,开幕式也展现了法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到可再生塑料的'看台座椅和领奖台,都体现了环保理念。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对未来可持续生活的一种倡导。

观看完开幕式,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我期待着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和奋斗,也期待着巴黎奥运会能够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美好回忆。这场开幕式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对20__年巴黎奥运会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29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的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岳清爽5日表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感动,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运动员时期,岳清爽曾随中国女子冰壶队获得20__年世锦赛冠军、20__年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等殊荣。转型为教练后,她率领中国轮椅冰壶队多次登顶世界大赛。特别是在20__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拿到中国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常年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岳清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每天上午训练3到4个小时,他们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以上去做准备活动。训练完,一般都是我撵着他们说‘该吃午饭了’。队员们都很珍惜训练的机会”。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代表教练员和官员宣誓,是让人非常激动、开心的一件事。”岳清爽说,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5日下午,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首场比赛3:7不敌加拿大队。岳清爽赛后表示,队员们在家门口作战略显紧张,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期待外界多包容、多鼓励这支冠军队伍。

“后面的比赛还是要一场场去拼,我觉得没有问题。”岳清爽说。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30

20__年7月31日,下届冬奥会将在20__年于北京举办的消息传出的瞬间,全国人民共同欢呼!昨晚,我和爸爸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冬奥会的开幕。

还没有到晚上8:00,开幕式的表演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祖国各地共同庆祝冬奥会开始的画面,展现了各地的特色文化和美丽风景,使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杭州的体育场内上百个机器人一起在塑胶跑道上一起舞动身姿,动作整齐化一,看上去有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满满的科技感无不透露着我国科技的强大。

等到展示结束后,迎来了国际奥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致辞。他用中文祝福中国朋友“新春快乐!兔年大吉!”虽然听着有些别扭,但可以听出巴赫先生的真诚,也是对我国的一种认可。他说,今年是兔年,也是奥运年,这些都代表的雄心、勇气和力量。北京作为全球第一个双奥城市被全世界所关注,而中国也没让世界失望,独特的开场方式,让人们享受的视觉盛宴。之后的各国代表团出场都是手拿着一个被制成雪花状的牌子,上面写着各囯的国名,雪花是中国结的形式,出场顺序是汉字笔画排的。中国作为东道主自然是最后一个出场,但没按强弱排序显示我们的公平,一片雪花也代表全球各国都是奥运会的一部分,都是一家人,同处一个地球村。

巴赫说:“奥运会总是搭建沟通的桥梁,绝不筑起一道高墙。”借助奥林匹克理想,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的相互理解,是大家所期待的。

希望中国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加油!

关于2024冬奥会开幕式的心得体会 篇31

筹办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带来的新挑战,在决战决胜最后阶段,对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要拿出争分夺秒、全力冲刺的姿态,查隐患、堵漏洞、强弱项,抓紧抓好各项赛事组织、赛会服务、指挥调度等准备工作。场馆赛时运行规划和赛事服务保障既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又要提高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安全、温馨、舒适的“运动员之家”。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要加强协调配合和统一指挥调度,形成一盘棋,各方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广大奥运健儿要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动力,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状态,抓住最后的备战关键期专心训练,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赢得的奖牌,为国争光。

39 3730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