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志愿者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志愿精神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党员意识;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12-01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适应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要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始兴起。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理应为大学生志愿的主干力量。大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精英,是当代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智力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一大薄弱环节,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教育所传授的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与青年的生活实际“对接”时欠缺中间环节,这样的政治理念、道德规范难以内化为青年的自觉行为。而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党员的自主选择、能力发挥和个人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契合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志愿服务的锻炼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党员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去掉贪图名利、心浮气躁、怕脏怕累、傲慢懒散等心态和作风,培养对社会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实践中自觉抵制“功利化”价值观的腐蚀,树立奉献精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党员,如何体现这一宗旨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去体现。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党员成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学生党员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积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保障。但据调查统计,高校中大学生党员志愿活动开展的效果不是很好,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甚至有志愿者服务活动屡次遭遇“质疑”和“轻视”。一些学校或学生党员有组织的“作秀”现象相当严重,给居民们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同时,很多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本身不是自愿的,而是受学校或院系委派和摊分的。于是在开展自愿服务活动时,很多都是摆出“倡议书”,收了签名就走人,纯粹是“作秀”给领导看,这种完成任务式的“服务”怎能不让居民们的反感?这种“只打雷不下雨”的行为怎能不引起别人的“质疑”与“责问”?当我看到我们的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遭遇尴尬时,不由得想起了深圳的志愿者群体——“义工家族”。早在2002年,深圳义工开展帮教活动,去和犯人聊天并对其进行知识教育,让生命之光在监狱点亮;还有在2003年初,深圳首次招募赴海外志愿者,却有千余人踊跃报名,其中选出6名志愿者赴缅甸山区支教……深圳义工志愿者活动在全国一直都搞的红红火火,并且他们的志愿者走到哪里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难道是他们的知识层次比我们的大学生高吗?难道是他们的头脑比我们的大学生聪明吗?显然不是。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自愿地、真诚地为别人做了一些实事。因此,他们也就得到了别人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是需要志愿者活动的。因为很多人民、很多地方是一些部门措施所不能完全治理和解决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正好可以完善这些社会自身调节服务的盲区。记得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一支“小红帽”志愿者在为学校社会开展了一个“维修家电”的服务活动,“登门造访”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有前去咨询的,有去接受修理服务的,也有和大学生聊天的,气氛非常活跃、和谐。因此,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局面,作为当事人的大学生当然需要反思。它提醒大学生们要踏踏实实做真正的志愿者,做力所能及的服务。否则,志愿者“走进社区做点服务,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的基本要求都难以实现。笔者认为,要改进这种志愿服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学生党员们的服务方式和工作作风要调整和转变外,社会居民在接受服务时,要相信志愿者们是诚心为居民服务的,不要有太多疑虑,更不应有心理排斥;同时,学校要引导好这种健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应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摊派。摊派只会导致服务作风的进一步恶化,只会导致志愿服务遭遇更大的尴尬,而应想办法制定措施,建立起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以此规范和推进党员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地实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李颖。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08,(6):53-54.
[2]李新玲。志愿者雕塑永久矗立奥林匹克公园[N].中国青年报,2008-09-19(1).
[3]余逸群。青年志愿服务与当代大学生成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2):20-22.
青年志愿者精神【第二篇】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城市文化氛围 作用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68-02
一、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
志愿服务通常是指公民自愿牺牲个人的时间与精力,不以\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条件下,以服务社会、帮助社会改善,促进社会发展而提供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发展可分为启蒙、拓展与规范三个阶段。
(一)志愿服务的启蒙阶段
志愿服务的启蒙来源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初期形成的具有慈善性质的宗教服务活动。英国政府为协调与民间慈善组织间的活动开展,首先在伦敦建立了“慈善组织会社”,以期帮助因宗教迫害而被迫移民的移民群体,面对困难同舟共济,互相帮助,逐步在这一群体中养成了以帮助别人为宗旨的志愿服务群体精神。
(二)志愿服务的拓展阶段
伴随着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到20世纪关于社会福利方面法律的不断完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方案的完成不仅需要大量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也需要让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人参与到社会福利方案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在政府的鼓励下,大批的奉献者参与到了社会福利的工作中。志愿服务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拓展。
(三)志愿服务的规范阶段
志愿服务的规范阶段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志愿服务群体不仅仅只是因为政府的鼓励,而变为了由政府或部分社团主导的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不再只是奉献或向他人提供帮助,其重心逐渐向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的起源
我国青年志愿者可溯源于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学习雷锋活动,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雏形。同志曾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蕴含了不畏吃苦、甘于奉献、服务社会、共同进步的志愿精神。共青团在对全国学习雷锋活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在其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名字。在共青团的号召下,铁路青年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旅客送去爱心。我国40万名学生也响应号召,用自己青春和热情进行着志愿者活动。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活动亦迅速在全国展开。在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后,1994年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同志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致信祝贺,至此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组织,也进入了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轨道。
三、目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高校大学生踊跃参加。如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四平市承办部门认真做好翻译、接待等各项服务工作。但是,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缺乏严谨规范的组织体系
大多数的志愿服务组织只在初期具有极高的热情,也确实起到了牵头的作用,将广大志愿者汇集在一起,联合行动起来。但后期,往往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都忽略了对志愿者培训的过程,导致志愿服务严重缺乏实效性,志愿者的能力不足,其服务水平和质量未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除此之外,多数志愿服务组织也未能够对志愿者的信息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与保存,经常出现一次志愿服务之后便再没有联系的情况,从而导致每一次志愿服务都需要现招募志愿者,严重地浪费时间、人力和资源。
(二)服务对象局限化、活动形式单一化
真正的志愿服务应面向社会大众的各个群体、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领域。不能只想到偏远山区和农村,当然不可否认那些地处偏僻的地方更为需要众多的志愿者去关怀,或是帮助提高教育水平,或是关爱空巢老人,或是照顾留守儿童,或是帮助单亲家庭。不是一定要去农村才能做志愿者,不可忽略了城市中许多活动许多场所也是需要志愿者服务的。如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志愿服务岗位涉及礼宾接待、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多个领域。再如一些城市中的孤儿院、敬老院,往往正因其所处城市之中的地理位置,而被大众所忽略。
(三)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还属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上升为一种行为
志愿服务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认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呈现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志愿服务意识尚不健全。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志愿服务,很多大学生也愿意参与志愿服务,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尚不能积极参与,或许他们只是误解了志愿服务的真正含义,不是一定要做大事情才有意义,实际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志愿服务工作看似微弱,但却缺一不可。正是每一个岗位的志愿者都恪尽职守,才保证了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
(四)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物质依托严重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一般都是由团委负责拨款,而拨出的经费通常很有限。有些组织还通过拉赞助的方式,或者举办一些义卖活动来获得经费,但往往也收效甚微。因此许多高校志愿者组织都经费不足,致使许多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很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负担起一定的交通费用、联络费用等,只能很少参与活动。很多志愿组织者也深感力不从心,热情大大削减,这就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
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作用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城市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志愿者工作有利于志愿者与受助者形成良性发展。志愿者在参加过志愿活动后可以体会到奉献社会带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体会到爱心的付出与收获,体会到作为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志愿者也可以体验到独特的成长经历,丰富自我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更加充分的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同时志愿者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以及领导能力,从而进行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加强,丰富自己的思想意识。而对于受助者,志愿者活动使他们得到了相应的帮助,同时对社会更加具有归属感,增加其对人与社会的信心,建立自尊心与自信心。
其次,青年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倾心付出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播撒了文明的种子,爱心慢慢浸润心脾,感染着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受助者,每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散播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最终形成一股人为的“社会暖流”,带给人冬天烈火般的热烈。
最后,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社会若想长久持续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为之奋斗。志愿者活动,就是用行动,用爱心,用人类心底的真善美,做最鲜明、最有力、最有号召力的宣传。志愿者活动勾起了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本,并且使这善本真实、理性、充分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志愿者活动对城市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促进城市社会精神、社会风貌的形成,有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六字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落实,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志愿者活动使志愿者展现出自己对于社会的热忱,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人民的热情,对于弱者的诚信友善,同时,志愿者活动也使受助者从内而外感到社会及国家的友善,关怀,负责,并且对生活重燃希望,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对国家饱含热爱,从而自发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意识。若人人都感受到如此,社会便呈现无限上升之态,巨大发展潜力,具有向前无量推动力。社会有崭新的面貌,社会就会有全新的发展,社会也会朝着“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方向前行一大步。人民与社会是国家发展的两大重要内容,人民互敬互爱,诚信友善,充满爱心,社会秩序井然,德法同行,公正严明,自由平等。国家建设也更快,更高,更强,国家也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更进一步,从而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志愿者活动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城市人口的流动以及社会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从小处的供需关系也小范围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经济的流通。以点带面,以小带大,逐渐影响到更大的市场,更大的供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其次,随着志愿者活动的多次举办,受助者在心理上逐渐具有自信心,在经济上逐渐富裕起来。受助者是市场经济不可忽视的需求源,供需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中,经济也在不停发展。
五、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
(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
不少大学生把“学雷锋”活动等同于志愿服务,认为志愿服务精神等同于“雷锋精神”,认为志愿服务只是一种无偿贡献劳动力的活动。由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狭隘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使得志愿服务精神没有化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一个先进的志愿组织,应理顺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之间的关系。若志愿服务精神未被长期重视和培养,那么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将很难长久地延续下去,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将对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忽视志愿活动“助人”与“自助”的精神,没有达到教育广大志愿者形成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目的。
(二)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立法保障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多是无偿的,但是志愿服务行为的整个过程却是有成本的。资金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的物质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更多帮助,从而呼吁企业、个体经营者及整个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法律保障,法律制度的滞后,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和志愿活动的发展上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考察目前中国的现行法律,没有一部是关于规范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志愿者本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挫伤了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法律滞后,也影响了志愿服盏闹贫然、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培训机制
服务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运行是服务活动能有序进行的基础。志愿组织要对志愿者的信息做好登记和保存,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数据化。在每一次志愿活动中,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避免出现集体一窝蜂的情况。另外,开展技巧培训,最大发挥志愿者的个人实效性,扩大人才储备,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四)注重志愿者个人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身为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个人素养是更好服务于志愿活动的前提。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素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保障。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多地把正能量传递给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志愿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纪文晓。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差异互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
[2]梁绿琦,余逸群,纪秋发,穆青。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5(07).
志愿精神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公益志愿活动;物质帮助;精神救助;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78 ― 02
在公益志愿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软实力〔1〕的倡导下,公益事业发展迅速。但不可否认,我们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大部分只停留在物质援助的层面。马洛斯的《人类动机理论》〔2〕中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提示我们: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依赖经济资助,还要对他们的精神和其他需求予以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救助。〔3〕
现实生活中,资助方盲目攀比资助额、不关心贫困生精神层面等现象频频发生,而贫困生由于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以及各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自卑、内向、抑郁、嫉妒、怨恨、沮丧等不健康心理〔4〕。笔者所在团队分别对公益事业的资助方1、志愿者2、贫困生3三方进行深入调查,得出造成公益志愿活动精神救助匮乏现象的原因及精神救助匮乏现象改进策略,并经过雅安四所中学志愿活动的实践,证明了改进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一、调查方法及过程
1.调查采取自编式问卷、现场采访、跟踪调查等方式进行。
本次调查基于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一百”公益活动的全程跟踪采访,自编问卷,对该公益活动的资助方、志愿者、贫困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681份,回收率达%,并采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调查研究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历次爱心公益活动影视资料、文件资料。
3.对四川大学爱心公益社团指导老师进行现场采访,总结了指导老师对于精神救助匮乏现象的看法和对社团所承办的志愿活动的相关改进策略的建议。
4.跟随“跑完全程”志愿活动志愿者深入雅安4地震灾区四所中学,全程参与并记录活动情况。
二、调查结果:
1、原因分析
资助方存在的问题
调查主要从资助方的角度,就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效果和改进方案对其进行调查。关于公益事业能否达到救助目的打分平均为分(满分为5分),由此得出资助方自身对公益事业的认可度不高。资助方和贫困生的联系被动,不能起到资助方对贫困生精神激励的作用。而且很多资助方提供资助的原因是提升自己的名誉或者为品牌赢得知名度。调查结果见表一。 同时活动的可信度、经济投入、活动较为单一是影响公益活动能良好进行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见表二
贫困生存在的问题
调查人员对300名“爱心包裹”活动受助贫困生就该项目针对性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公益救助活动中精神救助匮乏现象普遍存在。
以“善行100”项目为例,受助对象对于自己所接受的资助并不清楚,只有半数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接受的包裹是志愿者劝募社会的爱心人士捐赠的,而剩余半数多的贫困生仅是接受资助,没有人跟他们进行交流,这导致了孩子们不能理解资助方和志愿者帮助的意图,认为自己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据受助对象反映,资助方提供的物资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这种种问题导致了孩子们不能正确理解资助方和志愿者的帮助意图,而过多的满足于得到资助短暂的心理喜悦和更多地关注物资分配的不均衡。
其次,调查显示%的公益活动在资助前没有调查贫困生的真实需求,而是单纯的追求物质资助的数量。
这些问题共同反映了部分公益志愿活动的盲目性资助,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导致精神救助的匮乏。
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a. 缺乏对志愿精神的深刻理解
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志愿者项目是环境保护与美化服务类的,这一类志愿都与人的精神救助无关;排名第二的为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服务,孤寡老人及残疾人确实需要更多的精神层面的帮助,但对志愿者的采访得知高校组织志愿者前往敬老院往往并不真正了解其需求,盲目进行且成效不足。见表三
志愿者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精神,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错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多为荣耀动机、提升动机和成就动机,〔5〕主动参与活动意识淡薄,〔6〕忽略了公益志愿的精神救助。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对活动中精神救助的效果能否达到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出发点尤为重要。表六可得如今志愿者参与公益志愿活动不再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虽在精神救助上有缺失,但其出发点是明确的,未来是坚定而有希望的。调查显示,认为是为孩子提供精神支持的占32%,认为是为了发掘个人潜力的占28%,认为有成就感,归属感的占16%,认为是新鲜好玩拿证书加分的占7%,从众心理的占4%,为了扩大交际圈的占13%。
b.缺乏对志愿活动的实际参与
在对志愿者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今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公益的理解停留在了“有钱才可以做公益”,“公益离我们很远”的阶段。在后期实践过程中,我们分析得出志愿者的公益理念的狭隘与否对公益活动中精神救助和物质帮助的平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改进策略
资助方
资助方可以在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爱心的路上继续向前,同时增强对公益事业组织者的监控力度,扩大透明度,严密关注自己的捐助物资是否发放到最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
另外,资助方和贫困生建立并保持长久联系,阶段性走进贫困生身边,与他们交流,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以乐观、进取的心态面对生活与社会。
再者,资助方可以出资帮助贫困生走出贫困地区,拓展视野,树立远大的理想,从精神上摆脱自卑与懈怠的心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助方可以将致富的方法与技能教授给贫困生让他们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才能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价值,积极乐观地生活。资助方愿意与受助对象建立长久联系的占62%,不愿意的占23%,无所谓的占15%;
志愿者
首先,改进志愿者选拔措施,加大前期培训力度,专业和专任指导老师指导。灌输公益活动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大学生志愿者认识到献身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其次,进行活动前期走访调查,确定贫困生的需要,探索可行方式让其主动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
最后,与资助方及贫困生建立并保持长久的联系,同时志愿者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周期性的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与受助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参与和调查的“跑完全程”活动在这方面做了全面的印证。活动结束后高中生与志愿者还保持书信和短信的交流,小学生的作文也被定期送到志愿者手中引导和“批阅”。活动后期效果远远超过了志愿者的预料,志愿者本身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志愿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精神上帮助和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而达到物质帮助和精神救助并重的目的。
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旺发达,需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和可持续的志愿精神,〔7〕而精神救助是在众多爱心志愿活动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却是维系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我们提出了以上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公益志愿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志愿者精神【第四篇】
“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这就是字典里对“志愿者”的解释。从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残疾人奥运会,我们看到了众多志愿者的身影和笑脸,志愿者精神也成为感动我们的最美的风景。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不只是奥运会、抢险救灾等需要志愿者,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有学者认为,“互助与自助是志愿精神的基础,慈善与为人服务是志愿精神的核心,参与是志愿精神的本质,独立与自治是志愿精神的前提,倡导运动是志愿精神的结果”。志愿精神具有建立社会合作与互助,促进社会团结与友爱,促进社会交流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推动社会服务多元化等作用。笔者以为,志愿精神还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引导大学生积极自觉地投入志愿实践活动,对于他们努力学习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立场、信念与信仰的教育,非同于知识教育,其效果的形成与巩固更多的要诉诸于教育主体的实践。在志愿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奉献自我、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行动,进一步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志愿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志愿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鲜活素材
谈到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有学者特别指出,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以自愿、无偿为前提的志愿精神引领着志愿者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有机结合,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任务落到实处。
从发生机制看,志愿服务的社会心理动因有:第一,志愿服务反映了现代人高层次需要的日益凸显。随着我国从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迈向一个富裕的社会,投身公共服务的志愿行动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关怀这一高层次需要的重要途径。第二,志愿服务体现了现代人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处于经济大潮下的志愿者,把参与志愿服务看作一种精神境界的凸显。第三,志愿服务成为实现生活人本化的一种渠道。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得到这样的收获:过有意义的集体生活,满足高情感需求,其中蕴涵了很高的人本化的目标。第四,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参与的重要形式。志愿服务是当今社会人们表达社会参与愿望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大学生志愿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志愿精神具有突出的利他性,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投身社会的热情,满足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个人与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受到实实在在的自我教育。
2.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行动实践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立场、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的特别之处在于要影响人们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这就要求不仅要在理论上说服人,更根本的是要促进教育对象的自觉践行。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其教育意义在于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化为实践,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在比较高的层次上彰显和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志愿服务的思考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行动,对于深化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正确理解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这样的志愿活动中还将激发大学生更高的人生追求,在奉献自我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将同龄人及社会上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请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习宣传其先进事迹,展现这些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和美好的精神境界,形成大学生支持、关心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2.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
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200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各高校都扎实推进了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应该抓住志愿服务这个突破口,将参加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将参加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的重要考核指标,将参加志愿服务与其他社会实践形式有机统一起来。
3.搭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