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参考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听了董教授的讲座《室内区域规划》和《走进童心世界》后,真是受益匪浅。

董教授对室外美化环境做了简单的分惜,总的可以概括为营造绿色环境,搭建绿色长廊,长廊中设置各色秋千,真的既有闲情又有诗意,像生活在仙境中。孩子们除了玩穿越时空的游戏,有时还会在树荫下抠抠挖挖,真是在抠抠挖挖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探索;用玉米杆做帐篷,也是董教授介绍的好玩游戏之一,这种小帐篷类似于农村看瓜棚,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乐趣,想想看童年的我们如此有意思,现在的孩子们也会喜欢得不得了。用呼啦圈挂在树上做投掷蓝,那岂不是更好玩,毽子、易拉罐、纸球都是现成的投掷材料,这些简简单单的'玩法,以前真是没想起来,董教授把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室内区域规划

从前,我对区域的设置总是存在着盲目性,更多的追求了美观和装饰的功能,经董教授的讲解和分析后,我明确了室内区域设计的基本要点“必须舒适温暖、有秩序并且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发展的要求。区域可划分为三大类:

1.常规类像娃娃家、小医院、图书区、表演区等都是常规区;

2.特色区是指园中具有独特色彩的区域

3.主题区是指与主题目标和主题活动一直的区域。

二、了解区域的设计、材料

董教授对各个区域的设计、材料等做了详细讲解,使我更清楚的了解到区域设计要有针对性。科学区可以探索一些水、电、磁场的原理,声音的探索可采用不同瓶子装有不同量的水或小石子、小豆子等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材料的选择上要要可操作性,玩具数量要充足,而且具有安全性、教育性、趣味性。如在绘画区,不要因为没有自由涂画墙而发愁,可用大报纸贴在墙上,便于幼儿涂涂画画,也可以随时更换;编织区可以采用玉米叶子来编制小辫子;表演区不须用华丽的服饰,可以采用旧床单、妈妈的围巾做材料,我仿佛看到了斗牛士或者少数民族的娃娃们,真是富有创意;规则上可采用多样化如:插卡、鞋子印码、围裙的多少等表示,形式新颖而且易懂。董教授还指出,空间要大,要满足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三、明确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董教授指出:观察能帮助更清楚的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在“床下取鞋”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朋友的聪明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观察和记录正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明确孩子们为主体

董教授提倡孩子是活动的主体,鼓励孩子主动参入,不怕孩子们大胆创新的玩,就怕缩手缩脚不敢玩,孩子们总是在实践中了解事物的变化,在玩中逐步学会应变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活动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认知和冲突,作为教师不要直接介入,要多观察,多理解幼儿,让幼儿在不断创新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总之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多探索,多发现,在玩中发现新知,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第二篇】

20xx年4月26日下午,我校邀请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李淑章教授到我校为全体教师做专题报告讲座,报告的主题是《教师的品格修养及其专业攻坚与守护》,李淑章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刻的思考向我们诠释“何谓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何谓教师”等问题,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讲座中,李淑章教授引用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丰富经历和深刻思考,具体、精要地论述了《教师的品格修养及其专业之攻坚与守护》这两部分内容。针对教师的品格、职责、基本任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师德、知识与方法的关系等重要课题,全面诠释了“如何履行教师的使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通过学习,让我体会到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其次,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成为一名21世纪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从李教授的讲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第三篇】

20xx年8月21日,我非常荣幸的聆听了来自佛山市教授精彩的讲座,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毫无累感,相反,我从中受益匪浅,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从中也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以下便是使我印象最深刻的:

一,我从教授口中得知的“牛人”

学无止境,每一位教师都要保持一颗终身学习的心态,然后永远不要自甘平庸,努力的踮起脚摘美味的水果。

二,一生只做一件事

当教授讲到台湾那位生物教师与他的蝴蝶标本时,我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敬佩。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但却有着滴水穿石之毅力,一生都尽心尽力的倾注于他所喜爱的蝴蝶标本,以至于最终获得了台湾最大的蝴蝶标本博物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工程师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教育之路是平凡而伟大的'。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努力的坚持,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三,关爱学生

“像关心自己的小孩一样关心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教育学生。”这是石门第一任校长李景宗先生的言论。在此之前,我并不明白爱生如子是一种何等的心态,现在我有些明白了。每个孩子都需要归属感,记得教授讲到学期结束,所有的孩子都喝到了以为老师亲手煲的鸡汤。我感动了,感动的是这位教师竟做到了如此境界,而让我们望尘莫及。因此我学到了永远不要让教师的光环蒙蔽了你的双眼,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的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一个教师是否是成功的,在于它的学生是否有所成就。我想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吧。

教授所讲我获得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想把一件事做好,并努力不懈的朝着那个目标奋斗,总有一天你会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因为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感情就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机会就在哪里。

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第四篇】

快乐教育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快乐教育的精髓,我校请来了卢元锴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讲座,卢教授的讲座给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给我们阐述了快乐教育的含义,为我校快乐教育的主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做一个快乐的人

快乐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自然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意愿,而生活中并非处处都充盈着快乐的元素,每天都有许多的不顺和不如意发生着,面对这些不能改变的不快乐,我们应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事情?卢教授讲的他母亲丢钱包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卢教授的母亲去市场买菜,不料买完菜后,钱包丢了,回家后,老太太高兴的对家人说:“快吃吧,今天钱包丢了,幸亏我是先买的菜,否则今天就没吃的了”)一个简短的小事,体现了卢教授母亲对待生活乐观的态度,同样的事情,换个角度,你就可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与学生接触,每天都会有许多繁琐的事情缠着我们,因此,这样乐观的态度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自己快乐,才能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所以,遇到事情、遇到调皮的学生,我们不妨也换一个角度。

二、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能够快乐的`面对生活,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还要在学校的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着手:

1、快乐和谐的环境

人们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不仅能够使人的身心愉悦,而且还能让人工作、学习的效率更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打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2、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

卢教授给快乐教育下的定义为“人们需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情”,而学生的需求可能有许多是不正当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想给学生快乐,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并给予合适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正当的、有助于发展的、真正地快乐。

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既然称之为快乐教育,那么“快乐”和“教育”就是密不可分的,快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既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又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感受到快乐,作为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便成了践行快乐教育的主阵地,回想以前的教学活动,有许多都是学生在被动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卢教授的讲座中提到“知识是给课堂带来快乐的第一要素”而我们如何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知识,以及传递知识的方式,如何能够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这是我在今后工作中努力的目标。

卢教授的讲座生动而又深刻,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我对快乐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为我校践行快乐教育文化建设起到了总领的作用,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如何把这种理念植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去,让快乐教育的理念真正影响到学生,以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继续加深对快乐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的去探索!

听教授讲座的心得体会【第五篇】

我们以前谈教师素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那是一种表达性素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素养是一种实践性素养;从哲学的角度看教师素养,那是一种认识性素养;而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教师素养,是一种技术性素养,把教师分成生手、熟手和能手;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素养,那就是表现性的素养。

而朱教授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教师素养的,他要求我们要做一个“三心”的。教师:即“心态”要“正”,做一个简单的人。他谈到他们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以前很复杂,实际上我认为,很多学校都很复杂,甚至有些教研组也很复杂。我们真的没必要这么复杂,我们真的没有剩下多少时间来复杂。他说“你一复杂,这个世界就复杂,你一简单,这个世界就简单。”真的说得很有道理。其次,教师的“心情”要“好”,要做一个阳光的人。我们要让学生阳光,我们教师要先阳光起来。不管是谁,心里阴暗,对他人,对社会,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教师对待教师这个职业的态度上,朱教授把教师分成五类:混世型、任务型、功利型、事业型和生活型。我个人认为,我有时候是任务型的,有时候又是功利型的,而有时候是事业型的。朱教授告诉我们:“教师可以为功利,但是千万不能唯功利。”教师可以功利一点,这样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动力,否则就成了混世型的了。我们老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生活型的,工作就是生活,把工作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他批判那些教师————为了工作不要生活,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为了工作不顾身体。“安居才能乐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教师要学会生活。谈到生活,朱教授引用了清华大学校长给学生的“五个重要”,即:“生活比文凭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

这五个重要对于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朱教授在谈三维目标时的一席话,让我心里豁然开朗了。以前我在编写教案时候也会和许多人一样疑惑:知识和能力可以定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定目标,但过程和方法怎么定目标呢?是不是这个提法有问题呢?朱教授告诉我们,他经过认真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学会的只能是一定是知识与方法,感受的只能是一定是过程与情感,形成的只能是一定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教学目标的全部。我们教师在使用各种方法教学生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到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形成听、说、读、写的技能,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最后,教师的“心智”要“明”,要做一个智慧的人。

总之,我们教师“做人”要“简单”,怎么才能简单?要“知足”,知足才能简单;做事要“不简单”,怎样才能不简单?要“知不足”,知不足才能不简单;做学问要“不知足”,要“把简单的变复杂,再把复杂的变简单。”

39 2961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