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亲心得体会范文范例【汇集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结亲心得体会范文范例【汇集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结亲心得体会【第一篇】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1 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里就很好地诠释了心的重要性。
开展此次活动的要求和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怎么才能真正实现生根、开花和结果呢?交心乃至结心至关重要。
结亲行动,只是良好的开端。如果只是在一起吃吃饭,搞些活动,送点米面油生活必需品或者慰问金,然后一走了之,是很难取得长期实效的。
一家人的稳定与和睦,靠什么来维系?除了天然的血脉之外,心靠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成为亲戚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也同样如此,只有做到相互交心、贴心,才能真正心意相通、心心相连,才能开诚相见、互相理解、共同进步与发展。做到了交心结心,就会宽容和理解,就会有耐心和细心,就会一起去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
对每一个新疆人来说,民族团结从个人做起,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每天可以去做、去实现的事情。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终良好的结果也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结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这会成为民族团结的大爱,成为民族团结源源不断的力量。
结心的结亲,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2 天山雪松根连根,新疆人民心连心。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阳光和空气。连日来,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无论是少数民族群众还是汉族群众,无论是本地干部还是援疆干部,无论是身处都市的白领还是置身乡野的老农,都在热议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期盼该活动能够真正成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
据媒体报道,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自治区各级各部门热情高涨、认识到位、行动迅速,认真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认真动员、加快推进。比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局第一批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于10月21日就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开展起来,55名处级干部分别走进玉斯屯克和田村、库尔干村等5个村的55户人家,结对认亲。这充分彰显出新疆各级各单位较强的理解力、落实力、执行力。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结对认亲,是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第一步,对子结得牢不牢、亲戚认得准不准,制约着后面环节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影响着活动整体的质量和效果。而我们又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破好题、开好篇、打开局殊为不易。笔者认为,把结对认亲工作做好做实,关键是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结对认亲做到精准,重点要搞好摸底调研。一方面,要把本单位的情况掌握清楚,要对人员构成、部门设置、性质职能、人事财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档案、关系、名册进行全面更新,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要对拟结对认亲的单位进行全面了解,要对人口数量、人口构成、民族构成、维稳工作、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党建工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
同时,要组织人员带着感情、带着关爱、带着责任深入结对认亲户进行调研,既要从宏观上深入了解影响民族团结、阻碍脱贫攻坚的因素是什么,又要从微观上真切了解各族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想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为精准有效结对认亲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上,我们要注重实打实,坚持质量、效果为上,认真把前期的工作做到位。
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重大意义不言而喻。这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努力把活动的成效充分体现在围绕总目标、实现总目标、服务总目标上,体现在促进各民族大团结、进一步凝聚人心上。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3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十八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结亲心得体会【第二篇】
关键词:“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潜意识中都会不自觉地存在着(男孩的)恋母仇父和(女孩的)恋父仇母”。[1]“恋母仇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与之相对应的是 “厄勒克特拉情结”,也就是“恋父仇母”情结。《情人》中的小姑娘身上也有着“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本文主要从探析小姑娘与母亲、小哥哥、情人之间的爱恋情仇关系来剖析她身上的“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及其变形和转移,由此为杜拉斯的《情人》提供另一种解读。
一
《情人》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的冷漠,母亲缺乏对女儿必要的爱和呵护。在这种母爱的缺失中,小姑娘和母亲的关系异常紧张,甚至发展到了一种彼此对立、互相怨恨的地步。
女儿的心中隐隐藏着一种对母亲的恨,连她自己都说不明白。只是觉得“这恨可怕极了,对这恨,我不懂,至今我也不能理解,这恨就隐藏在我的血肉深处,就像刚刚出世只有一天的婴儿那样盲目”[2]。可怕而盲目的恨正是与生俱来、潜藏在小姑娘无意识深处的“恋父仇母”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无意识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小姑娘虽然难以明白自己对母亲的恨,但在生活中却是能明显感觉到母亲对她的不公。在她看来,母亲只爱大儿子。尽管大哥像个流氓无赖,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但是母亲依然对他百般疼爱。这种异常的宽容和偏袒让小女孩难以接受,她感觉母亲对她极不公平。同样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待遇却千差万别。当小姑娘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她期待得到母亲的赞扬和认可。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时刻,母亲也“什么也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并不满意,因为法文考第一的不是她的儿子”[3]。在母亲那里受到了冷落的小姑娘心中充满失望和不满,这种愤懑的情绪甚至转变成了一种仇恨。在一种痛苦的情绪中她敏锐地觉察到母亲和大哥之间微妙的关系。母亲正如古老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母亲一样让儿子占据了父亲的位置,也许这是连母亲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情感。更何况对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寡妇而言,儿子的强悍可以给她安全感,成为家庭中抵御外界欺凌的支撑。所以,虽然大儿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但是母亲需要他。只有这个大儿子才可以给她依赖,给她精神上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个强有力的儿子并不能承担家庭的重负,只会给这个家庭不断地带来麻烦。
在《情人》中,父亲的形象是缺失的,小姑娘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既得不到父爱,也无法得到母爱,因此她愈发嫉妒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自己的母亲对大儿子的爱是不正常的,“这种爱是那么强烈,又那么邪恶……”[4]所以,敏感的小姑娘激愤地想:“我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真想杀死他,我想制服他,哪怕仅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目的是要当着我母亲的面把她所爱的对象搞掉,把她的儿子搞掉,为了惩罚她对他的爱。”[5]这种心理就是一种对母亲偏心的报复和发泄。弗洛伊德认为,儿子迷恋自己的母亲,女儿迷恋自己的父亲。反过来,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这种情感潜藏在人的无意识深处,《情人》中父亲的缺席使得大哥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欲望不用抑制,而母亲也因为丈夫的离去让自己的大儿子替代了丈夫的位置。她始终最爱这个儿子,而不是那个文弱的小儿子,更不是女儿,这种情感也许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但是这种暧昧的爱却被受到冷落的小姑娘觉察到了,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强烈而邪恶的”。虽然文中并未提及小姑娘对父亲的爱,但正是这种空白和沉默恰好说明在小姑娘的内心深处这个地带是不可触及的,她把对父亲的幻想和爱藏在了内心深处,不可提及。当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超过限度的时候,她认为这是一种侵犯,对父亲的位置的侵犯。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邪恶的,她想要除掉大哥。
爱的缺失对小姑娘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她无法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爱和温暖,也许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慰藉。
二
根据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情人》中的这个小姑娘自幼丧父,对她关爱有加的小哥哥便成为了她对父亲情感的替代品。
在《情人》中,小姑娘对小哥哥的感情是带有色彩的,作者在叙述时也是遮遮掩掩的。最初,他们只是受苦受难、遭受大哥暴力的一对兄妹。但是在这种并肩作战中他们感受到了彼此给对方的爱和依靠,在贫穷和痛苦中他们相依为命。兄妹之间的正常的情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变得神秘而暧昧。这种带点色彩的兄妹关系恰是小姑娘潜意识里恋父情结的变形。弗洛伊德认为,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拥有适当的父爱和母爱,这种情结就会随着健康的成长慢慢地消失。反之,这种情结不但不会消失,还会发展为一种畸形的恋父情结。“畸形的恋父情结更多地却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形成的,倘使一个女孩从小缺乏父爱,甚至完全没有父爱,她会形成比父爱过滥更强烈得多的恋父情结。”[6]《情人》中的小姑娘不但没有父爱,还缺乏母爱。因此,这个迫切需要父爱母爱的小姑娘不可能很健康地成长,家庭中爱的匮乏导致她的恋父情结更加强烈。父亲的离世使得小姑娘无法得到父亲的爱,而小哥哥的温柔、疼爱、呵护恰恰像父亲一样给了她情感的弥补。在对爱的渴望中,这份感情愈发弥足珍贵。因此在相处中,小姑娘便把自己潜意识深处对父亲的情感转化为了对小哥哥的情感。恋父情结在父亲缺失的情况下转变成了一种对小哥哥的带有色彩的爱。她说:“我对他的爱是不可理喻的,这在我也是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爱他竟爱得甘愿为他的死而死。……我爱他,也许永远这样爱他,这爱不可能增加什么新的东西了。”[7]这些话说明小姑娘对小哥哥的爱很强烈,爱到愿意为小哥哥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爱也说得很隐晦,她说它是“不可理喻”的,恰恰显示了这爱的不可告人。因为这是“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秘密”二字说明她意识到自己对小哥哥的感情的不正常,负罪感使得她无法公开这份爱,只能让它永远藏在心底。所以,当多年之后得知小哥哥的死讯时,她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悲痛。“最初,不能理解,后来,仿佛从四面八方,从世界深处,悲痛突然汹涌而来,把我淹没,把我卷走了,我什么也不知道了,除了悲痛我已经不存在了。”[8]“我”与小哥哥分离多年,但对他的爱一直没有改变。他是她一生中最爱的人,在她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死给她以致命的打击,使她伤心欲绝。她把自己和小哥哥混为一体,她认为小哥哥的身体也就是她的身体,他们已经聚合在一起了。所以,小哥哥不存在了,“我”也将不复存在。
结亲心得体会【第三篇】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仁厚的。把我们的祖国比作母亲,那是对母亲的最高赞誉。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母亲给了我们毕生的心血。一起来看看5月10日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最新精选5篇,欢迎查阅!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1
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我们学校借此机会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报恩父母,奋发图强”的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总结:
1、字里行间表真情。开展了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教育学生牢记父母恩情,感谢父母的辛劳养育,表达自己的成长之意。
2、亲手制作献祝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贺卡,融入浓浓深情。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3、亲情档案藏心底。要求每个孩子制作亲情档案,了解家人的生日、爱好、特殊的日子等,把爱家人的心化为具体的行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才发现,自己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和自己的饮食习惯、喜好等,父母很了解,可自己却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对比中深化孩子的爱心、孝心、感恩心。
4、主题班会忆母恩。利用班会形式教育孩子理解妈妈的辛苦。
5、唱歌曲,念恩情。在五月份我班制定了唱歌颂母亲的歌的计划,每周一歌有:《母亲》、《妈妈的吻》、《摇篮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6、制作手抄报活动。同学们精心制作手抄报,集文字与绘画于一体,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孩子们对母亲的爱。
7、化为行动共和谐。要求孩子们为妈妈或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记录经过,写下感想。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体会到小区清洁工人的辛劳,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这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孩子们共同“感恩母亲,体验亲情,传承美德”的良好氛围,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增强了爱家、爱父母、爱生活的感情。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2
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我们学校借此机会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报恩父母,奋发图强”的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总结:
1、字里行间表真情
开展了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教育学生牢记父母恩情,感谢父母的辛劳养育,表达自己的成长之意。评出24封情真意切的信件。
2、亲手制作献祝福
学生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贺卡,融入浓浓深情。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3、亲情档案藏心底
要求每个孩子制作亲情档案,了解家人的生日、爱好、特殊的日子等,把爱家人的心化为具体的行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才发现,自己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和自己的饮食习惯、喜好等,父母很了解,可自己却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对比中深化孩子的爱心、孝心、感恩心。
4、自立计划促成长
每个孩子写出自己的自立计划,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自己定出目标,迈出坚实的成长步伐。评出优秀自立计划24份。
5、化为行动共和谐
要求孩子们为妈妈或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记录经过,写下感想。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体会到小区清洁工人的辛劳,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共评出24个爱心小天使。
这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孩子们共同“感恩母亲,体验亲情,传承美德”的良好氛围,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增强了爱家、爱父母、爱生活的感情。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3
为了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小学把5月列为“感恩教育活动月”,并开展了“感恩母亲”的系列教育活动。5月10日中午,学校的德育组长对这一系列活动进行总结:
小学围绕五月份的“感恩母亲节”开展了“母亲节——倾听、倾情、倾诉”感恩活动。活动主要分知恩篇、感恩篇、报恩篇3大篇。小学以感恩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老师表扬了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班级和个人。在这个“感恩教育活动月”里,学校号召学生们积极为母亲多做事,对母亲多说知心话,回到家里,要懂得为母亲捶捶背,为母亲分忧。全校学生都认真完成了“我为母亲做些事”这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并按学校统一要求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记录。通过些活动,学生们用自身的经历体会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也让学生更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而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优良表现,也让父母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记录表上写道:“妈妈我爱你,我帮你捶捶背。”
感恩母亲系列教育活动,拉近了儿女们同母亲的距离,加深了儿女与母亲的感情,让孩子与母亲的心贴得更近了。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4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莘莘学子通过手抄报、贺卡、写信传情等方式开展。通过一声问候,一个举动真诚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意。
看着同学们将一些信件寄出,好像看到一封封薄薄的信封承载着最深重的情意驶向养育他们的母亲手中一样欣慰。再看一份份富有创意的的手抄报,我们看出的是每个母亲的谆谆教诲,欣赏着一张张精致的贺卡时,我们体会到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在评比时,我们经常在挣扎犹豫,那一份份深情是无法用一等奖、二等奖来评定的。我们只能以庸俗的眼光将它们挑选出一些展示,我们展示的不是作品本生而是它们背后母与子的故事。
本次活动的总体效果较好,活动中吸引了不少学生,活动参与人员热情很高,还有部分老师参与进来,经过全体组织人员的共同努力,母亲节活动开展顺利。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从个人到学校都有不小的收获。就个人而言,培养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和同学们相互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就学校而言,我们全体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时,更是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还有团队合作的各取所长,相信我们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协作的更好,这也可以为以后的活动积累不少经验。
同时本次活动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
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以后类似的活动提前做些准备,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使活动更加绚丽多彩,吸引同学。
总之,这次活动虽然组织不是很娴熟,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林辛小学的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的心愿,更让那些羞于在自己母亲面前表达爱意的同学有了一个方式。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5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在我校校园内营造一种感恩母亲、关爱母亲和尊重女性的良好风尚,让学生懂得感恩。为此,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现将近期内的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展板,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宣传母亲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无私的爱为生育、哺育、教育子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歌颂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爱母亲、懂感恩的良好校园氛围
(1)我校德育处在母亲节来临之前,给全校同学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即要求同学们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实事或送给母亲一个礼物。
(2)我校团委在x月x日那天,利用假期组织校学生会的代表共计十人前往慰问我校年级学生中的单亲母亲3人。
(3)我校12个教学班,在德育处的要求之下,开展一次以“歌颂母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中学通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懂得了知恩、感恩、报恩。激发了他们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5月10日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最新精选5篇
结亲心得体会【第四篇】
关键词 原型理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分类号B849:C91
亲社会行为最早被用来特指那些与侵犯、攻击等行为相对立的行为。这些表现各异的行为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使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获益,这种行为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心理学界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是“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与他人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这个观点揭示了亲社会行为所蕴涵的两个特征:(1)这种行为会给他人带来好处;(2)这种行为会使交往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然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历来都是由研究者界定的,研究者的观点与被研究者的观点是否一致?青少年是如何看待亲社会行为的?目前对这些问题尚未澄清。所以,需要从被研究者的角度人手,探索青少年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明他们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以及构成他们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元素及其关系,从而从更广泛和全面的意义上,确定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及其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为编制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提供依据。
1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在对某种特定的心理特质或行为进行测量时,应该首先清晰了解该特质或行为本身的概念结构。这是最基础的工作。澄清概念可以为测评系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的编制中,研究者应首先对这种行为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其内部结构,从而为确立测评维度提供可信的依据。
研究者在澄清亲社会行为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主要采取了两种取向:理论分析取向和实证分析取向。首先,在理论分析取向指导下。有的研究者将亲社会行为看作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旨在增加或保证他人利益的行为,包括助人、慷慨、牺牲、保卫、无畏、忠诚、尊重别人的权利及情感、有责任感、合作、保护他人、分享、同情心、安慰、抚养他人、关心别人的利益、好心、拒绝非正义事物㈣:还有的研究者把行为动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强调利他行为是旨在促进他人幸福的帮助和分享等行为,做出利他行为者并未有意识地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总之,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多样性反映了亲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由于不同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就不同。基于研究者理论分析而得到的行为概念结构难以概括化地推广到不同的群体中,并使得理论结构和群体特异性达成良好的拟合。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尝试从新的角度来探索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
由上述问题引发的第二种研究取向。也就是实证分析的研究取向。是基于“特定群体原始认识”的概念分析来建立其概念结构。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概括的心理表征。概念在表现形式上代表了一类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一个类别。概念结构指的是概念下属的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的相互关系。所以,概念实际上涉及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概念的表征方式(是表征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还是表征为一类事物的典型样例);其二,在特定的表征下,构成概念的主要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显然,对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而言,首先应搞清楚青少年对亲社会行为的表征方式。其次要对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进行分析。因此,本文着重从实证的概念分析取向人手,尝试在原型理论研究范式下。探讨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结构。
概念的经典理论和原型理论
关于概念的表征,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概念的经典理论和概念的原型理论。
经典理论认为。概念通过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典型特征来表征,这个概念下的所有类属成员都必须符合这些特征。类属成员可以分别处在不同的层级上,处于同一层级的成员相互平等并有绝对清晰的界限。也就是说,判断概念的成员与非成员时,需要看它是否包含符合这一类别成员资格的所有特征。如果全部特征都有,那么可以判断它是这个概念的成员;如果它缺少部分特征,则不能判断它具有成员资格。即概念的经典理论遵循“全”或“无”法则。同一层级的成员相互平等、相互排斥。按照“全”或“无”法则。同一层级上的成员之间不可能有重叠,并且是相互排斥的;概念之间具有清晰分明的界限。例如,鸟和鱼都是动物概念下的类属成员,它们之间相互平等,共有“动物”这个概念的典型特征。但它们同时又有绝对清晰的分界线,鸟不是鱼,鱼也不是鸟。
有研究者认为,概念的这种表征方式更适合人工概念的表征,因为人工概念的典型的定义特征是明显的:而生活中的许多自然概念的典型的定义特征却很难确定。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对复杂的自然概念的范畴进行判断时,判断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否属于某个概念所花的时间。要比判断非典型成员是否属于这个概念所花的时间短。例如,判断“苹果是水果”的时间,要短于判断“龙眼是水果”的时间。为此,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当人们对新认识的事物进行分类时,总是把这些事物跟已有的个人经验(包括一般图式、一般例子、刻板印象或原型等)进行比较。人们可能是用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一原型(prototype)一来表征这些概念的。每一个概念范畴都由一系列与原型接近程度不同的成员组成,成员间的边界是模糊的,相互之间可能还会有一定的重叠。例如。人们对机的概念表征,可能就是一个带有两个翅膀的长筒这样的原型,而曾经见到过的各种不同外形的飞机,则被表征为飞机这个概念下的不同成员。因此,这样的概念也许就是由原型(即最好的例子)和一系列与原型接近程度不同的其他例子所组成的。由此可见,两个因素决定了概念的原型表征:(1)原型或最佳实例;(2)类属成员的代表性程度。这就是概念的原型表征理论。该理论认为,概念是由最佳实例以及若干个代表性程度较高的成员所表征的。
原型理论首先强调的是“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家族相似性指的是某成员与原型所代表的类别的接近程度。因此,当新的样例出现时。人们就会根据其特征与原型进行匹配,估算这个新样例与原型的相似性,如果相似性大到超过某一阈限时,它就会被看作是该类别的成员了;其次,原型理论强调概念具有“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即该类别的成员是按一定等级和顺序组织在一起的。因此,成员之间是不平等的,因为它们各自与原型的接近程度不同。与原型比较接近的中心成员,包含着较多的与原型相似的特征;成员与原
型的相似性越少。就意味着它离原型越远,远离原型的成员被称作边缘成员;第三,原型理论强调组成概念的成员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可能是彼此有重叠的。因为它们同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因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边界也可能是模糊的。
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原型表征
对于“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而言,传统的研究大多沿袭“概念经典理论”的思路,将“利他性”作为符合亲社会行为概念资格的必要和足够的特征。将“帮助”、“分享”、“合作”、“安慰”、“赠送”等几种行为平行地列为该范畴的类型,没有考虑其中的一些成员,可能比另一些成员能更好地代表其所属概念,也没有考虑这些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交叠。因而,这样的机械表征方式可能会影响科学概念的建构。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概念经典理论表征下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从经典理论视角出发来看待亲社会行为,使得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范畴变得非常狭窄。从以往研究看,多数研究往往只涉及帮助、合作、分享、安慰、谦让等几种有限的行为。直到20世纪末,半数以上的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是在人工设置的情境中,研究儿童对中性物品的捐赠行为,而很多研究并没有重视那些明显存在于青少年同伴之中的“亲社会行为”,如邀请孤独的同伴加入游戏,鼓励别人等行为。事实上,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也能够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后果,它们是被青少年儿童广泛认同的亲社会行为。
此外,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本身可能是模糊的,不同个体可能会对这个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对它的看法也可能是不同的。许多研究者只注重亲社会行为结果对当事人的意义,却忽略了当事人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研究取向是不利于深入探讨被研究者内心对亲社会行为的表征的。所以,当研究者要研究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时,应该首先了解这个群体成员眼中的亲社会行为是什么,他们到底看重什么样的亲社会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放弃一味依赖传统概念和研究范式进行研究的做法。
Bergin等人发现,人们对亲社会行为概念的表征,的确更符合原型理论,用原型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较多关于“自然情境下亲社会行为”的描述性资料;Greener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对于不同种类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对同伴之间的关系纳入行为更敏感,认为这些行为是更有意义的亲社会行为:Boxer等人发现,非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共同的部分,概念内部成员之间的模糊边界可能导致相邻概念之间的边界也不是清晰的,而原型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研究者在对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分类时发现,有的行为兼具了几种行为的特点,难以按照概念的经典理论明确将其归人某一类。所有这些都表明。亲社会行为范畴中的不同种类的行为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且,研究者还发现,青少年提名的不同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差异很大,对不同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表现出的认同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可能更接近于原型的表征模式。基于原型理论来研究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是可行的。
2 原型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概念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更接近于“原型”表征,那么,该如何利用原型理论,探讨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呢?原型研究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确定概念的内部结构(通过对种属类别的自由列举、对所列举项目与原型符合程度的评价来实现);(2)对内部结构进行验证(通过反应时任务、记忆任务以及家族相似性测验等手段来实现)。简言之,原型研究范式为“自由列举一原型分析一重复验证”。按照这个程序,许多研究者对心理学领域的若干概念结构(比如,宽恕、亲密关系、成熟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下文将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出发,在上述研究程序的指导下,详细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
寻找概念之下的类属成员
根据原型理论,要探讨个体对某个概念的表征。首先要明了在个体的心目中,关于这个概念的隶属成员。也就是说,研究者在探讨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时。首先应该弄清楚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亲社会行为包含了哪些具体的行为,也就是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之下的类属行为有哪些。研究者常用的方法是“自由列举”法,例如,Greener和Crick让3~6年级的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了男孩和女孩想要对某个人表示友好的时候会做什么。研究者发现,在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较少受到关注的“关系纳入行为”,实际上被儿童青少年广泛认同。显然,如果把关系纳入行为置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之下的话,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围可就被大大扩展了。但是,由于Greener等人当时只是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写出自己的观点,研究者没有关注青少年群体内的同伴相互作用。因此,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编码之后,Green,er等人只得出了8种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Bergin等人采用了类似于社会学中田野研究(fieldapproach)的质性研究方法――焦点群体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探讨了青少年(11~13岁)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看法,结果得到了24种亲社会行为类别。包括鼓励他人、帮助他人发展技能、接纳他人等。从这些行为所表示的意义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研究涉及的范围。研究者曾针对中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青少年也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焦点群体访谈研究。这项研究进一步扩大了焦点群体访谈小组的数量和被试的年龄范围(5~8年级),并且考虑到被试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研究者针对访谈中青少年所提名的亲社会行为,又通过专家讨论、评价和分类编码,最终得到43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在这些行为中,较少被传统研究涉及的行为类别占到了半数以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和青少年的性别显著影响着他们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和种类。这个结果为确定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类属成员及其内部结构奠定了基础。
查明亲社会行为原型表征下类属成员间的关系
在澄清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所涵盖的具体行为之后,研究者还需要查明诸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些行为是否与概念原型距离不同,谁是中心成员,谁是和边缘成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涉及概念结构的确定和验证,仅仅采用对概念类属成员的自由列举,是无法得出准确的概念结构模式的。事实上,不同的具体行为类别,在被试的自由列举中所出现的频次高低并不完全等同于该类属对概念的代表程度,被被试最快提名。提名频次最高的行为类别,也不一定就处在概念的中心或者就是最能代表这种行为的中心成员。自由列举法和代表性评价法都是对概念结构进行不同方面测量的方法,而
后者需要更为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在探讨概念结构的研究中,研究者还需要通过被试对不同类属成员重要性的评价,来明确各类属成员对这个概念的代表性,也就是要探查概念原型下的各类属成员之间的关系。
Rosch指出,个体按照原型理论组织和建构的概念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个体能够识别该概念之下的类属成员,并且能够判断各类属成员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就是说,被试能够准确区分处于中心位置的成员和处于边缘位置的成员,同时又能对它们形成实质性的一致看法;(2)概念的原型组织模式。即从处于中心位置的成员到处于边缘位置的成员的概念结构,会对个体识别这些不同类属成员时的认知过程(例如记忆数量)产生影响,那些接近原型的实例(即中心成员)在个体认知活动中会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要确定概念之下的类属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还需要两步关键的工作。首先。采用原型研究中的“符合程度评价程序”,让被试对各类属成员与其认同的概念原型进行特征比较。对它们之间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对于同一概念之下的家族成员,如果多数被试给出了比较稳定和一致的评价,就可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决定原型概念的内部结构。研究者对在焦点群体访谈基础上得到的43种亲社会行为,又进行了符合程度评价的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在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中,所认同的各类属成员分别处于四个维度上,即“遵规与公益性”,“特质性”,“关系性”和“利他性”。其次,还需要查明个体在识别不同类属成员时表现出来的认知差异,从而验证概念内部的原型建构。在这里,研究者的一般假设是,概念的原型组织模式会影响个体在识别此概念时的认知过程,概念原型会激活个体对这个概念类属成员的保存,因而,会影响个体在有关这个概念的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原型激活会使被试更容易意识或注意那些与该概念原型联系较紧密的成员。从而引发优先的回忆和再认(accessibility affectsmemory),而对于那些处在概念家族中边缘位置的成员,被试在记忆时则不容易被唤起。另外,在记忆实验中,当原型被激活时。由于它唤醒了人们对与该原型有关的一类成员。因而,人们此时很难将他们之前见过的中心成员和没有见过的中心成员做出清晰的区分,所以,被试往往会对自己之前没有见过,但是和原型联系紧密的某些中心成员也产生偏好,进而做出错误的回忆和再认,而对于边缘成员而言,由于它们和原型的相似性较低,被试在对它们的识别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混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概念的原型结构不仅会影响被试对概念原型的符合程度评价,而且还会对被试在回忆和再认任务中的表现产生影响,因此,在“符合程度评价”的研究基础上,还要采取“词句记忆”技术对被试关于不同类属成员的认知过程进行探讨,从而确定和验证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结构。
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对于“亲社会行为是什么”这个命题的探究,不仅可以探讨青少年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问题,还可以为进一步解决“如何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评”这样的问题奠定基础。研究者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进行的分析,初步查明了青少年概念系统中的内容及其结构,从而明确了在对这种行为描述和测评的时候,应该从哪些维度人手,如何建立科学的测量体系,进而弥补当前在亲社会行为测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有亲社会行为测量的局限
在当前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人们对其测量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从亲社会行为测评的内容看,主要的问题是:对亲社会行为类型的划分较为简单,对行为本身的微观分析比较薄弱。这显然源于亲社会行为概念不清的问题。如前所述,传统研究很少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专门对亲社会行为本身所涵盖的不同行为类型进行系统的区分。研究者更感兴趣的是一些相关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随着个体年龄变化,这些相关因素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特点。例如,Eisenberg等人在发展心理学框架之下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纵向研究,他们主要从认知(道德判断、亲社会道德推理)、情感(和移情有关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主要考察帮助行为)这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初期的亲社会性发展,而在这些研究中,对于亲社会行为本身的可操作化理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Eisenberg和Shell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考察了9~12岁的青少年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推理和不同代价水平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和移情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主要通过青少年被试在成人需要的情境中做出帮助行为(捡起掉在地上的纸)的持续时间和数量(捡起纸的数量)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评:Eisenberg和Miller等人在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中,则采用一个23项目自我报告的利他量表(也称帮助量表,最早由Rushton等人在1981年编制,原版为20个项目)来对11岁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衡量,这个量表所涵盖的主要是无偿的赠予和自愿的帮助行为;此外,Eisenberg等人在对青春期后期(即成年早期)青少年的亲社会人格和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中,也采用了自我报告的帮助量表,同时还引入了母亲报告、友伴报告以及可观察的亲社会行为的评价等方法,这些测评方式主要关注的行为类别依然是帮助、分享、提供安慰等。
所以,以往研究者往往只是将亲社会行为置于相关要素的框架之内来进行研究,在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评时。仅仅关注“帮助”、“分享”、“提供安慰”等有限的亲社会行为种类,这样自然就出现了考察范围狭窄、类别区分简单化的问题,忽略了一些特定类型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的内部关系。
其次,从所测评的行为的来源来看,目前流行的亲社会行为基本上是研究者基于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这就造成了亲社会行为测评研究中的另一个局限,研究者站在“以研究者为中心的立场”进行研究。在大多数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类型都是由研究者提出来的。而不是由处在特定年龄阶段和群体背景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提出的。这样的研究取向,实际上忽视了被研究者本身的群体特征和年龄特征对其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研究者指出,来自不同群体的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儿童眼里的亲社会行为和成人眼中儿童之间的亲社会行为是不同的。青少年之间的友好行为(比如一起玩耍、向同伴提供帮助)与青少年和成人之间的友好行为(比如顺从与合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Naparstek等人关于被试心目中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归类任务中仅能归纳出外显的和直接与身体需要有关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倾向于报告出更具有区分度的更有组织性的亲社会行为,
他们开始关注内隐的和与情绪有关的行为;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新的人际关系的出现以及认知和情绪的发展。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亲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开始增加。Carlo认为。青少年和同伴与成人(教师父母)之间所出现的新的、有所改进的关系可以为其提供新的帮助目标,从而通过全新的价值观、信念系统、或行为的展示来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除了那些新的社交机会,青少年同时也在社会认知和社会情绪技能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Greener等人认为,随着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的发展变化,他们认同亲社会行为的范畴较之传统研究的框架(帮助、分享、安慰等)发生了很大的扩展,最大的变化是开始关注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因此,成人研究者仅从各自的理论背景出发,而不是站在青少年立场上来对儿童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确定。这种做法在区分和鉴别行为类别时会出现偏差。而借助原型理论对青少年群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概念进行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行动者本身的原始认识,进而较好地弥补上述缺陷。
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分析引入测评研究
基于研究者立场的研究取向。往往会忽略特定群体背景中的个体对某种行为的原始认识。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应该基于被研究者的立场,了解普通人的概念(lay conceptions),也就是探讨作为被研究者的个体,他们处于非专业角度,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到底是如何理解某种特定行为或特质的。研究者认为,这种理解的基础正是这些个体对于概念原型的基本认识。Keams和Fincham在一项关于“宽恕”概念的研究中指出。被研究者对概念原型的理解,将会对这个概念的测量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为专家针对此概念的理论研究产生影响和启示。
如前所述,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往往是将特定类型的行为置于人为设定的情境中开展的,即在假设情景中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实验室研究。Radke-Yarrow和Zahn-Waxler曾经指出,为了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测验工具。研究者应该放弃那些对无关紧要的和格式化的亲社会行为的依赖,仅仅带着亲社会行为的基本特点进入青少年群体。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个观点恰恰与原型研究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在基于青少年立场而展开的概念分析中。被试是在对自己所认同的项目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自己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所以摆脱了研究者认识的限制。研究者通过控制指导语,使被试完成“识别(对项目的辨认和解释)一唤起(在记忆中搜寻最佳实例,即原型)一反应(将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原型与当前项目进行比较并做出评价)”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更像是研究者而不仅仅是研究对象。这种从被试本身出发的研究立场,避免了研究者的主观偏向,从而使研究结果能反映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当然,概念的原型研究对主试和被试的要求都比较高,主试必须通过统一培训,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步骤执行操作。避免繁冗的指导语误导被试:被试要充分理解指导语。跟随主试的指导进程对各个项目做出评价。主试和被试的步调一致和默契配合是保证研究有效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