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基于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第一篇】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从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观的重建两个篇章介绍了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中学教学,也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深的思考,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说: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源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关键能力、核心价值等这一切都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传递给学生。别让知识成为负担,也别拿培养能力当作笑谈。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核心素养要落地,就必须改变。

反思往日教学中一幕幕熟悉的场景,知识点背过了多少?为什么失分,是不是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些几乎是我常用的口头禅,打着应试教育的旗号我们的教学慢慢被高考绑架,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高分学生”之间,我们权衡利弊,成了矛盾的集合体。很难想象一个只有知识只会考试的机器能走多远,在教学中学科素养的缺失是致命的。唯有变才可至明朗。

一个老师的认识和思想高度决定着课堂,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深化认识,革新教育观念。从成绩与素养的矛盾中剥离,重塑有机统一体;走出认识的误区,重塑教学观;从传统思维中抽离,重建教师素养,聚焦学生创新思维、想象思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养成,扎实到每一节课上,有意识的将核心素养去渗透给学生,切不可停留在“喉咙里的改革”层面上,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刽子手,要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所谓破茧成蝶也是痛苦与幸福的相生相伴。核心素养要在中学课堂真正落地生根,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风格可能面临改变,这一过程会有质疑和不舍,但明确教学和学习目的而进行的方式和策略的转变,必将是充满智慧又收获满满的改变。从本本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是创新教学活动的前提。跳出本本主义的怪圈,以学科课程的高度和视野,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育不是当下而是未来,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强调的是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生成性的活动,切不可为了教材而教学,为了渊博而进行毫无干系的扩充,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相融相长,这才是教学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形式是创新教学活动落实学科素养的核心。一节有深度、有思想的好课堂一定是有情景的创设去激发学生思考;有含金量的课堂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有学生通过思考、总结、组织、概括、输出表达自主生成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

诗人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教育改革的原点在哪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强调,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点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即要打破陈规,重构教学关系,还权力给学生。学习既是学生的权力,也是学生的责任,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是一种畸形的教育,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节课的中心,完整系统而又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吧。未来的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新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条件。

核心素养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向标,而点滴都蕴含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今后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后,从实践到反思,我的思考探索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教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第二篇】

xx月xx日我在大庆路小学参加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培训,听了xx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和xx老师的“数与形”,使我受益匪浅。xx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先是要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怎样来求小房子的侧面积。同学们将图形化整为零,把图形进行分割,通过合作交流共有6种不同的分割方法。程老师在同学们都汇报了分割方法后,鼓励同学们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小房子侧面和面积。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起的只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张老师的数与形,使我深受最深的是,在新课结束后的微课,带着音乐展示了小学阶段学习中遇到的数形结合,从一年级的小棒,到高年级的植树、相遇问题、勾股定理,最后由华罗庚的诗结束全节课,真是太精彩了。

通过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分成小组讨论教学。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再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我相信,在新的教学方法的培养下,孩子们的学业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基于核心素养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第三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己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己。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第四篇】

我组20xx年承担了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的专题课题研究。今年3月,该课题圆满结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以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新时代新理念呼唤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基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目标,国家适时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实,真正的挑战在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项目教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知识为依托,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为解决一个具体项目,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制定计划,是具有挑战性、自发性、持续性、真实性、反思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主持人,主持学习过程,其任务与传统意义上教师任务不同,他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更多地传授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进行项目化教学时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深知有责任学会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要为学生的学习准备好材料和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守时间、遵守规定和遵守原则,为学生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学好,而且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完成学习任务;要让每位学生都当团队小老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备课,不仅要备上课内容,而且还要备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同时要让每位学生学会独立地查信息,学会对一个项目进行总结。

教师在组织学习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要以项目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询问、提示,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走弯路,在学生犯错误、走弯路时不要批评,但在教师总结时再启发式的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传统的数学课堂较多地关注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公式、过程的变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具有知识目标高效达成的特点,但中职学生往往是传统教学的不适应者。项目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正确指导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落实的目标和任务,积极帮助基层数学教师去完成教学评价目标、教学研究方向,撰写、分析和设计教学案例的目标指向;有利于对于指向性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数学教学命题的设计、数学教学目标达成的检测;有利于正面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能达到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师生在落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促进能力和社会参与度的提高,正确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正确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努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态度。让师生在正常的教学相长的互动中,回归到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正确做人、认真做事的价值观中,回归到数学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题名称确定及核心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与实施仍在论证与例证阶段,处在理论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期,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体系。西方教育家认为数学项目化教学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后的一个实践活动,而是通过项目来学习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项目化教学难以逾越学生情况,实现“主餐化”。其实,也未必需要东施效颦,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中国式的项目化教学,更有实践意义。

核心素养20xx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学科核心素养:20xx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要构建围绕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6个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学习中职数学学科后,形成了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本学科知识与能力,包括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活动经验等等。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从数学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专业基础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深入挖掘开发案例和项目化教学资源,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手段,让案例和项目化教学更贴近学生专业需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中职数学课教学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围绕数学课学科核心素养,以中职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研究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一是探究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不断充分挖掘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二是在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

研究内容: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理论研究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实践课例研究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跨课程研究

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师课题研究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个人反思,合作交流,以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运用于课题研究时对某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交流、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个案研究法用于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一阶段的促进转变,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和研究。

边调查、边开发、边实施、边总结、边修改,坚持课题研究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研究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开发与学生需求相结合,通过调研、论证、实施、总结等,保证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

四、研究内容的分工与落实

宋雅玲(高级讲师)课题主持人;

施黎华(高级讲师)负责具体研究工作;撰写立项申请、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

沈虹霞(高级讲师)协助主持人做好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负责课题阶级总结材料及阶段研究计划的确定;

范杰(讲师)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协助组长做好阶段计划与总结。

五、研究思路、策略、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问题导向。根据已有的数学教学的成果与实践经验,分析当前中职数学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教育教学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效用性。

理论引领。根据科学研究的应有规范,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学术规范性,同时推进理论成果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切实提高策略与实践的契合度。

实践驱动。以实践为研究取向,形成中职数学教学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践范式。

统筹协调。科学有效地运用现有教育资源,将课题研究内容融入课堂、生活实际中,有效地通过各种整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形成。

从调查研究入手,经过综合分析、校本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施情况总结等过程,最后归纳出关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报告。

(二)实施策略

理论学习。定期进行理论和专著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实践。立足课堂,进行教学实践,进行项目化教学,尝试将阶段性研究的理论成果放到课堂实践中去检验、落实。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个案研究。进行学生个案追踪,分析了解课题研究前后学生数学课学习状况的变化

阶段总结。课题组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实施方案。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确立研究项目、制定研究方案;落实实验基地、组建课题组并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一阶段,课题负责人搜集了大量有关学习核心素养、项目化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资料,分发给课题组其他成员,采用集中和自学形式,要求各成员认真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及调查,了解中职数学科学素养与项目化教学的现状,学习有关理论,作出初步概念界定。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在教学中渗透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并初步实践符合我校中职生特点的项目化方案,尝试进行科学素养下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初步确立研究课题的目标、内容和研究重点。

具体做法

①开展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交流研讨会

虽然,通过学习我们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指导,但我们深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可能获得成功。课题初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素养融入国家层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中;如何创新课程和教学的形态”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成员一边自己根据相关理论进行尝试,一边主动搜集相关资料,集中研究、讨论后再分头进行设计尝试。经过多次交流研讨,基本上达到了共识。就这样不断交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水平。

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行项目化教学课堂实践探索

课题初期,为了消除教师们的顾虑、增强信心,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承担了2节观摩研讨课,供大家交流研讨。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教师都有了各自的认识,为搞好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③组织教学活动交流研讨课

按照实施计划,每月须有一位教师承担观摩研讨课。其目的就是能够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除了正常的课堂实践研究外,我们还组织了7次公开研讨课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中,承担研讨课的老师都认真进行教学分析,以《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师生共同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完成的项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以使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能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骄傲,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所设计的项目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④成立学生反馈俱乐部,组织师生、师师教学活动交流研讨活动,反思项目教学设计,及时修订,改进至最佳方案,再予以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⑤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及时反思教学设计

在课题研究期间,要求教师每学期末撰写1篇心得体会或随笔,使大家能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法,提高研究的实效。近一年的课题研究中共撰写心得体会数篇。

第三阶段:深入探究阶段(—)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实施深入探究。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的活动个案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月总结,撰写成有价值的实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丰富扩充数学校本教材,建立项目化教学设计素材库,课题组成员分别在自己所担任的班级实践项目化教学,课后师生再次共同反思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共同整理教案,并共同补充修订导。课题组成员每星期进行交换想法,提出创新构想,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研究,及时反思、调整、改进研究思路,并再次实施行为跟进,再次进行验证性研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依据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多层面,立体化,全面提升师生素质。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

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附件资料,建立合理的学生能力测试的评价体系,汇编研究论文集、优秀项目设计专集等,进行课题鉴定。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中国知网下载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并阅读相关著作,搜集查找所需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水平。

2.行动研究法

记录、整理师生在项目化设计、运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力图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学习,获得并提高能力。

3.个案研究法

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典型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4.课堂观察法

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项目设计存在问题,并在课后及时研讨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与改进,然后再观察、分析,使项目设计更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培养。

5.经验总结法

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总结,从理性高度提升实践探索中积累的经验,逐步形成具有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教学活动效果显著

项目化教学力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脑、心手同时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学习,也为学生今后为不断地适应环境而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培养了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此,课题组成员在项目化教学实施中采用项目、任务引领的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领和开展任务活动,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组成战斗小组,这样就能解放教师,让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全班训练作业的宏观调控上和个别学困生的具体辅导上;解放学生,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性等关键能力,并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项目化教学增强了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学习,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3.创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通过两年的数学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学校的师生关系得到了本质的改变,现已造就了民主、平等、融洽、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下表是对100位学生的抽样调查情况。

师生的关系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次

项目

时间

老师的可亲度老师上课情况老师威严度

认为可与老师谈心的认为不可与老师谈心的老师出错时敢提问的老师出错时不敢提问的认为怕或较怕老师的认为不怕老师的

实施初18829917624

实施末831781192377

(二)物化成果

两年来,通过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激励了教师投身探索学科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经验总结、撰写教科研论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一边大胆实践,一边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论文。两年来,共撰写论文、课例、个案、调查报告等多篇,教师科研能力得以普遍提高。

1.调查报告及分析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2.发表、获奖论文

宋雅玲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文苑》

宋雅玲论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获第十二届“行知杯”比赛二等奖

施黎华论文《中职专业教学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发表于省级刊物《江苏教育》

沈虹霞论文《新教育模式下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之探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数学大世界》

3.公开课、竞赛获奖

(1)公开课

宋雅玲海门区学科教研周公开课《一元二次不等式》

施黎华海门区学科教研周公开课

施黎华南通市职业学校“课堂质量建设”专题教学研讨公开课

施黎华海门区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公开课

宋雅玲校级公开课《数据的图示》

宋雅玲校级公开课《圆的参数方程》

沈虹霞校级公开课《三角函数》

沈虹霞校级公开课《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差》

范 杰校级公开课《排列组合》

范 杰校级公开课《几何概型》

(2)竞赛获奖

宋雅玲、施黎华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三等奖

宋雅玲第十五届“弘謇杯”教师技能大赛职教组数学优课评比一等奖

宋雅玲海门区职教“学徒课堂”比赛一等奖

施黎华海门区“弘謇杯”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4.综合荣誉

宋雅玲20xx年度海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宋雅玲20xx-20xx年度南通市数学会优秀会员

施黎华2021年海门区骨干教师

5.课例探究

(1)《数据的图示》

(2)《几何概型》

(3)《函数》章节

(4)《异面直线及其所成角》

(5)《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缺乏岗位实践能力

教师是项目化教学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体,项目化教学改革对老师要求很高,老师不仅理论功底要深,更要有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职业经历。但是我们的企业岗位认知和工作意识教薄弱。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欠缺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项目选择存在局限性,授课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2)学生不适应项目化教学改革

上层建筑再完善,但项目化教学仍然存在学生不适应的问题。部分学生习惯以前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的学习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学生没有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对项目化教学的认知度不够,所以学生有不适应,培养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改进方法

(1)切实规划项目设计

要想达到项目化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教师规划项目时,要对照专业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要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由浅入深的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小组任务教学活动,项目内容以任务为中心,按教学计划把内容重新分配并要结合教学现实条件,确定项目。

(2)做好教学的实施工作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知识,必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①采用分组方式。

②设立组长,组长负责任务分配,管理小组工作,协调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来掌握任务进度和指导方向,使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③学生成绩考核采用分组答辩的形式。

④加强老师实践能力。

虽然本课题已结束,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下一轮课题研究的起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9 93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