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跨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第一篇】

《聚焦跨学科,赋能新课堂》

一、跨学科学习的主要优势

1、多样性跨学科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跨学科整合有利于构建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学生可以主动在各种平台上学习数学知识,成为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进而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趣味性跨学科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会尽全力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能主动探究和研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力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引进不同于单一学科课堂的新颖活动形式和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进而使其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欲望,开展有效性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3、启发性跨学科学习。跨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探究,如小组合作、亲子合作、班级合作和年级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二、跨学科学习对教师的新要求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2022版新课标的亮点和现阶段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提高综合素质。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知识储备多元化。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包括数学、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只有拥有广泛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学科的主题,从而将这些主题融入数学教学中。

2、设计能力要提高。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需要具备设计、开发主题活动的能力。需要考虑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3、教学方法要改进。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解决、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志内容,是时代发展和育人目标的需要。我们要基于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累积的经验、社会实践与生活的结合,进而灵活运用的问题,整合符合主题的课程资源,以此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第二篇】

《“双新”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培训心得

周日下午认真聆听了____市小数“双新”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培训,几位教师通过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胡主任又结合案例详细讲解了跨学科的核心要素、策略及困惑,使我进一步明晰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实施。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同学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互为联系,可以相互贯通。学生可以利用其它学科中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所以,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立足于数学学科本体,基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围绕数学研究主题,以数学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同于综合实践课,主要是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倡导多学科联动。

胡老师强调跨学科学习摆在老师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跨学科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变革,从课程内容到教学组织,从学习方式到教师角色,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想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教师自己必须先具备这种能力。如教师要有设计主题的能力,教师要有与各学科沟通整合的能力,协同学校家庭整合资源,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能力。

以前我在教学中总愿意墨守成规,总觉得简单易行,效果还不错,何必改呢?通过学习,我知道陈旧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还是不愿改变自己,因为一个“怕”字,怕效果不好、怕课堂难以控制、怕耽误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一次学习后,我觉得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结构,敢于大胆尝试。同时也发现自己平时教学的不足,比如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我只是局限于引导孩子初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简单介绍一下人民币后面的图案,人民币的换算,我也只是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付款,很多内容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学生自主性差,课堂也不够开放。今天听了走进人民币主题学习活动。我有一种想重新上这课的冲动,如果我上这课也要设计这样的主题活动:我是小小讲解员,我是小小理财家。这样的跨学科主题活动,他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美术、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融合,那么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是真正的动起来、做起来,乐起来,孩子们在课堂上一定是兴趣盎然,收获满满的。

总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势在必行,我希望自己成为课堂改革路上的那个前行者。

跨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第三篇】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由XX市教研室举办的小学数学解说课标、教材暨期末质量分析培训会,此次培训李老师主要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并邀请3名优秀青方学员讲解了3个具体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案例设计。另外还讲述了目前小学数学的试题命题趋势。整个培训既有实践操作层面的学习借鉴意义,又有理念、理论层面的指引和提升,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谈谈我的点滴收获。

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李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理解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注意什么?数学2022年版课程方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下,2022版课标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安排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对此领域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编写,提出“综合与实践”领域,“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培养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基于学科思维,结合真实情境问题,使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形成可迁移的“跨学科理解”,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增强课程创造性,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优势是基于学科立场,打破学科界限。首先,跨学科学习体现了对学科教学的重视,不再体现其超学科的特征,而是分解到各个学科中,由学科知识引入;其次,跨学科学习可以实现对学科界限的打破,帮助学生应对真实世界中复杂多变的真实情境;最后,在打破学科界限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还要有利于不同学科知识的关联。

接着邀请3名优秀青方学员展示了3个具体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案例设计,如《确定起跑线》、《圆的周长》。每个案例设计都是基于学生立场,回归真实生活。首先,进行相通的大概念整合。改变过去注重孤立、片面的单一学科学习的问题,实现有意义学习。其次,进行跨经验的结构整合。改变过去注重学科逻辑而忽视学生学习立场的问题,实现课程结构整合扩大到学生实践体验。最后,进行整体的大单元整合。改变过去注重学生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起点的问题,实现从学科具体知识点出发形成大项目,提升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目标的明确性。

最后,李老师讲述了目前小学数学的试题命题趋势。首先展示了北京市2023-2024上期期末的两张六年级数学试卷。提升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核心要求,这也是未来小学数学考试的新趋势。这两份试卷则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具体表现在:

1、重视原理和过程,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2、命题情境化,考查数学迁移应用能力;

3、材料阅读,考查数学阅读能力;

4、适度开放,考查探究创新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命题的策略有: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考试试题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重点。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数学命题中,对于基础数学概念和运算的考察将更加严格。

2、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不仅是一种运算工具,更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从北京市的试题中可以看出,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是一个重点。未来的小学数学命题中,将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考察。

3、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数学不仅存在于课本上,更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北京市的试题中,有很多题目都是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未来的小学数学命题中,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也将更加重视。

4、依托真实情境,体现应用价值。学生面对真实的数学情境,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命题时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阅读理解题可以让学生经历信息解读、分析解答与回顾反思的过程,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与梳理的能力,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5、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北京市的试题中,也有一些题目是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来解决的。因此,未来的小学数学命题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也将成为一个重点。

6、注重跨学科融合。将数学与其它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例如与科学、地理等学科的结合。这种跨学科的考查方式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未来的小学数学命题中,跨学科融合也是一个趋势。

总之,今天上午的培训启智,启思,启行,不仅让我对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增加了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信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必须要做新课改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进一步落实跨学科学习的教学,在平时学生习题练习中,紧跟试题命题新趋势,探索改变育人方式的实践策略和方法,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

跨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第四篇】

语文跨学科学习体会——课时与课堂问题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主题学习形式开展的跨学科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学习,是为了解决真实问题。真实问题指向于一个主题,那么就可以开展主题学习。这个主题学习在单一学科知识下,无法得到解决,那就要开展跨学科学习,这样,跨学科主题学习就出现了。因此,课标中提及的跨学科学习,通常都是指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这里我有两个问题:

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每学期至少是多少课时?

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所谓“不少于”,用数学语言理解,就是大于或等于。用语文语言理解,即“至少”的意思。之所以这么费劲地说这些话,是因为“不少于”后面的这个数很重要:10%。有了这个精确的数字,各科都可以基本计算出至少要花多少课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上了。

我们看《方案》,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授课总课时是9522。初中阶段三年的新授课总课时为1190+1190+1122=3502。初中语文总课时规定占比20%-22%,那就取中间值,3502*21%=735(四舍五入,下同),也即是说,初中三年总计语文新授课时(下称课时)为735。按10%的最低要求,三学年就是要用74个课时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即每学年25个课时。按课程方案规定,每学年新授课有34周,所以,每周用于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为25/34=0。74。《方案》规定,初中课时以45分钟计算,所以,0。74*45=33。也即每周相当于拿出33分钟的时间,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当于大半节课。一个学期新授课为17周,17*33/60=9。4(小时)。差不多是学生在校时间一天多一点。

当然,这只是一种计算而已,实际课堂教学中,肯定不会说上到33分钟时,就说“跨学科学习课时已用完,下面开始上别的了。”但这么一算,也大致让我心里有了一个约数,即花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每周要用时多少。

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在课堂上吗?

知道了用时多少,接下来的问题,肯定就是要上什么?相信语文老师都会提这个问题,当然,不把跨学科主题学习当回事的除外。考虑到学习是一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以及遗忘曲线的规律的影响,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可能每周学习一点点时间。既然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学习,必然要持续开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收到效果。所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可能更需要相对集中的课时来开展。但即便集中起来,如前所计,相当于“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这要解决一个像样的主题学习,恐怕几乎没有可能。所以,跨学科主题学习肯定要用到假期,包括寒暑假或周未及节假日等。而在课堂的那“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只能解决一些能在课堂完成的小问题,例如学习的动员,主题的选定,学习的安排,注意的事项等等,真正的实施,就要见课外的功夫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在课堂上,上一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几乎是不太可能实现,更不太可能是有深度或完整意义上的一节课。既然如此,现在有些探索跨学科学习的课堂,例如几个学科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1篇课文教学时,搬来其他学科老师参与教学,我一般都认为是表演的居多。因为其它学科参与进来的知识,几乎不可能触及主题学习中关键问题的关键,倘若一触及,那就不是“友情客串”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反客为主了。而如果讲些皮毛知识,那还不如语文老师自己来上就好了,又何必大费周章请来几个老师在课堂上客串,讲些自己也知道的所谓跨学科知识。而且,不用说话时还站在教室里,显得也很突兀与怪异。所以,我很难相信这样教学会取得好的效果。

但为什么又会有人上这样的课呢?究其原因,会不会是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有偏差。只理解了“跨学科”,而忽略了“主题”,而后者才是真正要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发动机”。

跨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第五篇】

跨学科学习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我全面认知世界的方式。我在进行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心得与体会。

在观看《长安三万里》时,我在句句诗词中找到历史的脉络,追溯到千年以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直至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由盛转衰……诗词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迁。读懂了一首诗词,也就读懂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翻开语文书,每一则寓言,1篇课文,一首诗词,无不映照着历史的影子。

各个城市有各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每逢节假日,我总会踏上旅途,放眼去看世界。我在旅途中学习,感悟,成长。西安的兵马俑,西藏的布达拉宫,青岛一战遗址……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在博物馆里漫步,那一刻,文物,仿佛有了生命,历史,仿佛有了声音。如果说,博物馆是一座城的心脏,那么文物和历史则是供给心脏跳动的不竭动力,一眼万年。学科的学习并非只困于书本,应该跨越出教科书,去了解更深邃的历史,去看更美丽的世界。踏上去远方的旅途,每一处风景,一个名胜古迹,一首当地的民歌,无不彰显着历史的魅力。

去做一道中国传统美食,在实践中学习;去弹奏一首历史悠久的民歌,在旋律中体会;去赏一抹他乡的风景,在旅行中成长;去读一首婉转,亦或是豪放的诗歌,在文学中品味历史……

跨学科也许并不只是学科上的跨越,可能是人格上的跨越,精神上的跨越,心灵上的跨越……跨学科学习帮助我拓宽视野。通过学习不同学科,了解到不同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体会到不同领域的风土人情。从不同角度学习并看待历史,同时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收获颇丰。

39 258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