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温儒敏谈读书读书学习心得范例3篇
温儒敏谈读书读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假期里,我读了温儒敏先生的《温儒敏谈读书》,让我对读书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有了更深的体会。温儒敏谈到阅读,他说兴趣的培养是前提,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自己的素养,阅读习惯是给一生打底子的事情。作为老师,要给孩子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孩子充分地汲取书中的知识,感受书本的魅力,在书本中突破空间的局限性,看到更广大的世界。孩子有了浓厚的读书兴趣就会爱上学习,喜欢学习,即使离开校园之后,也会坚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一直不放松学习,所以我们要尽量地不遗余力地推进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作为改变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支点,促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阅读、落实阅读呢?
首先,明确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反思语文教学的普遍模式,树立“读书为要”的自觉。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区分了精读与略读这类不同的课型,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略读课中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是否区分了散文、小说、诗歌、童话等不同的文体,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文体意识;有没有进行1+X的拓展方法,以1篇带多篇。联系日常授课,我们其实可以采用书中“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学生课外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多读经典。
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部编版教材的设计有许多单元语文要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了了解单元教学的重点,了解本单元的课文类型。如童话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阅读想象力;小说、诗歌、散文要着重鼓励想象与体验,设身处地,重视第一印象;诗歌重视直观感受,快读朗读一口气读完,获取带有鲜活的个人感觉的第一印象。这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与阅读感受。此外,还要教会学生选择精读还是略读,比如看看书的后记,很快就能大致地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甚至能判断写得怎么样,决定是否值得再细读、精读。
另外,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理解为自由阅读,减少一些非必要的限制。书中说到:语文老师喜欢读书,才能带动学生喜欢上读书。而且教师也要读儿童书籍,有共同话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在日常交流中,可以跟学生多聊一聊书,随口问一句最近读了什么书,师生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利用午读、早读的时间,师生共同安静阅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阅读、坚持阅读。过于功利性的阅读、目标过于明确和死板的阅读要求,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反而可能扼杀读书兴趣。因此,我们要杜绝太过于功利性的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喜欢杨红樱、哈利·波特读就好了。在教学中,可以树立班级中爱阅读,会阅读的优秀典型,或进行读书漂流,多提供阅读交流的机会,多鼓励学生把读过的书,当成故事讲给朋友听,看看谁讲的故事最受欢迎,吸引最多的朋友去阅读。发挥同伴的力量,形成班级“阅读场”。
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础阅读之外,又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孩子必须爱读书、会读书、读大量的书,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借助阅读打卡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晚读半小时的阅读习惯。另外,在选书方面主题可以更加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主题占六七成,科技自然生活、外国文化占三四成,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读书,是一场永不告别的心灵盛宴,是一段永不停歇的成长旅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变教育的良方,希望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切实可用的方法,让学生们在读书的海洋里卷起来!
温儒敏谈读书读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书籍承载着无数的智慧和知识。随着读书习惯的培养,我逐渐体会到阅读给人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读书的初衷到如何更有效地读书,这篇文章将分享我对读书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读书的初衷。
我喜欢读书,但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我的阅读习惯从那些经典名著中开始:《红楼梦》、《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发现,读书不只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阅读让我感受到文化资源的魅力,尤其当我从书籍中发现了生活智慧,感叹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叙事技巧。
第二段:阅读的价值。
阅读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词汇量丰富的重要性。反复地浏览各种文章,学习新词汇,增强语感,使自己的表达更加贴近生活,语言更加流利。此外,阅读也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从中汲取生命力,启迪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不同的思维模式,使我们想象力得到锻炼,受益终生。
第三段:读书的技巧。
我发现,读书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所决定。为了更充分地体验书籍中的知识和智慧,有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阅读:比如快速浏览,找到精华,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要读书目标和需要,从书中寻找答案。此外,我还发现,对于一些重要的书籍,可以重读,设置读书笔记,进行注释、摘录,以此来巩固和思考所掌握的知识,提高对书籍的理解。
第四段:阅读的益处。
阅读不光培养了我的读书兴趣和文学素养,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生活中无法学到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探索人生的深层次意义,触碰到世界上无尽的智慧和人类深度的思考。阅读让我不再仅仅是读书的大利器,更是摆脱封闭自我的一面经验的大开启。
第五段:结语。
阅读的价值是无穷的,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和众多选择。我们的未来不再只是凭借导师和平行手册,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物本材料获取,获得逐渐成长和成熟的机会。掌握好阅读习惯和技巧,读书不会成为一种累赘,而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可以让我们比别人更具有领袖创新的生命力,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并赢得成功。
温儒敏谈读书读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
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假期正是读书蓄力好时节,我有幸阅读了《温儒敏谈读书》这本书,收获颇丰。本书从学生、老师、社会三个方面谈读书,贯穿其中的核心观点就是:阅读充盈人生。
读书以养性,习惯需培养
我们常讨论:读书是为了什么?耳边总会出现这样直白的答案:考试、谋生。很实际,很直白,也没有错误。但仔细想想,这只算得上读书的最浅显目标,也可谓是“近期目标”。
其实,读书还有我们常常忽略的其他目标,比如温儒敏老师在书中谈到的“养性”。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提,而“修身”的方式之一,就是读书。“养性”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有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拥有了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享受充实的精神生活。
除了“读书养性”,温老师还提到了读书的第四层目标,更高远的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人民的富强幸福读书。前两个目标很现实,但我们的孩子应该志存高远,立志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静下心来,潜心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欲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必须以身为范,静心先读书,把读书当作良性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
老师如何读书呢?温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教师应做一颗“读书种子”,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准,带动国民不读书、少读书的现状。他指出教师要为自己列读书计划和书单,书单一般包括三部分,三部分可各自画圈,又彼此交错。最外圈是阅读最基本的书——中外文化经典;第二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职业相关的部分;第三圈,则是最核心部分——专业类书籍。有了这三个读书圈,教师的阅读生活会不断丰富,精神会更加充盈。
读书趣为先,阅读先读典
阅读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常因为束缚太多而让孩子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纵观我们的日常,我们的阅读太过功利化,学生的阅读多以课本推荐的读物为主,只关注了阅读的量,却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温老师在书中提到,教师要有“自己的园地”,同样的,孩子们的阅读也需要有自己的园地。我们要允许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读点“闲书”,不用担心去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享受无负担的自由阅读。温老师在书中有1篇文章: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更加能理解孩子们了。
一、二年级,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可以是漫画、童话、故事类书籍,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阅读。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中的趣事,让大人成为点亮孩子阅读的一盏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三、四年级,我们常称之为转折阶段,因为有了基础年级的铺垫,孩子能够简单地进行独立阅读,这一阶段的阅读既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推荐书目,也可以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孩子们的阅读侧重点应以经典为主,但经典与孩子们的跨度较大,经典阅读比起趣味阅读可能会更苦涩,孩子们可能不喜欢,怎么办呢?不要着急,静心引导,和孩子们一起品读经典,将经典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阅读真正发生。
阅读有方法,共读以共情
新课标提倡整本书阅读,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呢?我们目前的现状是常把整本书阅读放在课外,其实并不可取。2022版课程标准已经提出,构建学习任务群,结合语文学习开展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整本书阅读活动。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领读者。学生阅读一本书,教师要做孩子阅读的领读者。阅读之初,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本书,与孩子们共同制定阅读计划,督促孩子的阅读过程,在孩子的阅读中承担着“排忧解难”的重要任务,让孩子去读、趣读、阅读、悦读。
二是共读者。与孩子同读一本书,也就同学生构建了读书共同体,在与孩子聊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阅读见解,你会被他们带入书本中,看到他们眼中的“风景”,感受他们眼中的独特世界。
三是拓展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倡导“1+X”教学策略,其实阅读中也同样适用。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各种各样知识的搜索与补充。教师此时就是他们最便捷的智能查询系统。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知识,解决学生阅读中的疑难杂症,既有利于阅读的有效性,对良性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会更进一步。相信此刻,阅读的种子已经孩子们的心里开花。
静心阅读,是一件乐事;读有所悟,是一件美事;悟有所用,是一件幸事。让我们成为一颗读书的种子,让花开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