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热选【精彩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热选【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一篇】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和反思。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学习,我有了一些经验。我想在这里与你分享。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1.好的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的预热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视频(最好与课文内容相关)。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问题。
(3)适时幽默。
(4)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讨论相结合。
2.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家庭作业少,知识点紧扣,学生能顺利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兴趣就会提高。相反,家庭作业铺天盖地,难度很大,学生很难完成。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试题的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牢牢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
这些问题涉及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它们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
精心设置探究情境,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核。
对比近几年我校学生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比如:你无法判断纯物质、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对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不是很熟悉。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化学语言,很容易写错、省略或少写。
2.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试题、看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得分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差。
主要误差是相对分子量计算错误;将不计算质量分数;已知数据引入误差;比例柱方法不正确,比例公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完整,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等。
从试题要求和对学生问题的分析来看,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了留有更多的复习时间,在平时教学中试图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会使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多给他们做实验的机会,通过实验体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有效的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所以制定复习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
1.做好化学复习的三条重要线:一是身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和应用;第三,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尤其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觉得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全书所有的知识点都和它有关。掌握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也能更好地融会全书。其次,常见物质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2.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复习题目。
3、就是进行专项培训,人人过关。
你必须记住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合价,并反复听写。在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还要练习写化学式。要有各种形式,每个人都要通过考验。有了以上知识,写方程就容易了。最后,你必须训练与溶液、酸、碱、盐相关的计算问题,综合性很强。我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因为比较全面。最好有一个好的基础知识,也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过高难度的题型后才会有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这些题型没有平时训练那么难。
4.经常和其他老师交流。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集体智慧和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老教师经验丰富,经历过意外;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想开放,思维独特。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所以要经常向老师请教,尤其是优秀的老师。这样才能提高业务能力。
5.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沟通。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二篇】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初中化学一方面有自己的体系,另一方面又要为进一步学习化学起到奠基作用。习题课是我们复习阶段经常遇到的,面临着素质教育和中考改革,如何上好初三化学习题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点体会。
研究课标,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尺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以点带面,突出思路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重视题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审题,让学生弄清每类习题与哪些概念、理论、公式和哪些物质的性质有关,进而找出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然后根据习题特点,找出解题的要害,从而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案,把握解题方法,并能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重事项。
2.精编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要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习题不在多,而在精。
3.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完成习题。
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4.要重视习题课的反馈纠正。
学生习题中出现的范例和错例应及时整理,并反馈给学生。通过对错例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理解为什么会出错,从而对症下药。对错误严重的,还可以进行面批、面改,给予个别辅导,便于因材施教。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创新性。
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但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平时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三篇】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化学组份、成分含量、化学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医学临床检验专业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分析化学基础、能熟练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顺利完成实验分析的学生是检验专业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医学院校的学生中存在一种认为化学属于基础课,轻视化学学科的思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更加用心,及时调整授课重点和授课方法,增加学生对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目的,笔者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主要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几点:
由于客观原因,我们目前的上课学时不能满足教材全部内容的讲授,因此就需要老师精简内容,根据检验专业的特点,自己选择适合的内容,打破教材的束缚,摒弃以章为单元的概念,将相关联的内容合并成一个个的主题。比如检验专业的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是为后续的临床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打基础,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要尽量选取与这些后续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分析化学出现了很多新的仪器和新的应用,因此多给学生介绍这些新鲜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比如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测量问题,这是在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占重要地位的科学问题,对此可以结合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荧光、化学发光等仪器分析方法,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对每种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又可以看到这些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另外,也可以采取由学生自行选取感兴趣的主题,综合大家的意见,由老师最终确定合适的授课内容,将必要的化学知识散布在这些专题中。
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而是改用“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指导”的启发式教学法,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鼓励师生互动,强调课堂气氛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四篇】
通过收听、观看专题讲座《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使我感触很深,对概念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起来的。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概念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利用实例对概念进行分析和辨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包含着丰富科学方法,学习化学的过程要发展能力,而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就是方法,所以学习概念过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方法的学习从教育的目的上看比知识更重要,而离开具体知识的“学习”也谈不上方法的运用。可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和发展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化合价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帮助,从教材看,化合价内容抽象、难懂,学生掌握和应用有一定难度,属于典型的枯燥概念,对学生来说,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册中《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教学中如何把枯燥概念趣味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并利用,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我采用了“两比喻、两寻找”的教学方法,。“商品有‘市场价’,那么元素为何称作‘化合价’呢”;“你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第一名’”。通过这两个形象比喻,学生能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及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这一事实。最后寻找“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何关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化合价口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总之,学习概念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参与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五篇】
通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与自己对教学心得的研究,教学成绩很突出,教法深受学生喜爱,本人也悟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可以从开发非智力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及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道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
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视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桃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化学时,对化学实验最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大家都兴趣骤升,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强调老师的教学反思。教师平时要重视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思考和下功夫,不断地总结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经验,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六篇】
化学术语的教学经验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逐渐形成了一套简洁、严谨、国际化的符号体系,即化学术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子和离子符号等。物质的变化要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化学计算也要依靠化学术语等等。显然,化学术语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
初中所学的化学术语,主要是让这个阶段的化学术语教学特别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这些是很多化学术语的基础,所以初中化学术语的学习尤为重要。然而,学生在第一次学习化学术语时,往往会感到很难。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在化学术语的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化学术语仍然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学生仍然不能有效地掌握化学术语。
经过几个月对学生化学术语的复习和教学,我收获很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由于化学术语数量多,内容枯燥,成为教学难点。如果把难点分散在教学中,学生会觉得不难。所以入门课一开始,提到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看到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让学生多看多写。通过反复出现,记忆自然会形成。这些化学术语说出来,其内涵就会显露出来,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如果你学过化学方程式,你会通过口语和练习把之前课文中的化学反应都写出来。你读完一章后,会让学生找出这一章新学的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结合经常性的听写,强化巩固所学的化学术语。对于一些相似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拿出来对比总结,找出它们的异同。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这样事半功倍。
化学术语的记忆和使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强迫学生一蹴而就。而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深化经验,逐步精通,让学生能写会读会用。学生在书写元素符号时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大小写混淆,如mg写成mg,kmno4写成kmno4,co写成co;写化学方程式时,没有平衡,没有反应条件,乱涂气体箭头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足够多的练习来暴露学生的错误,并分析学生练习中缺陷和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
练习时,老师说出元素和物质的名称,学生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或者提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写出它们的名称,说出它们的含义。至于化学方程式的练习,老师可以描述这个反应,让学生说出它所代表的反应事实。
总之,在对学生的化学术语教学中,要有耐心,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的化学术语。在教学中,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在不断被认可的同时,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七篇】
如何针对化学的实验性特点搞好实验教学,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研究的课题。根据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搞好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并结合环境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机动、扎实有效地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在农村学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望得到同行的指导和帮助。
创造条件。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很多化学演示实验都无法做,更不用说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了。通常只是拿实验仪器绐学生看看,实验大都是靠教师讲解,学生根本没做过实验,也没有机会实践,这种长期的困难情形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较为严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畏难心理,比如采用一些替代药品、替代器材做演示实验,观看实验录像等,使学生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求知兴趣,然后依次为学生做出实验预设,最后让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完成实验。近几年由于学校不断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学生有较多机会进行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排除不利于产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笔者发现,学生特别爱上实验课,一听说能进实验室。他们就十分兴奋。动手做实验确实能充分提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关键的一步就是首先让学生感兴趣,而让学生做实验就是最好的方法。
对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家庭实际让他们动脑子,自己动手操作。比如做酸、碱、盐的酸碱度的测定,可提示学生回家后采豌豆花来做指示剂。做得好,可以与石蕊试剂相媲美。采回豌豆花后,捣碎加水溶解,取上层的清液就可以测定家里的洗发水、肥皂水等,并可以探究手在哪种溶液里可以得到最好的保护,能对家里的生活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一尝试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同,学生在学习中也有了成功体验。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尝到动手实验的乐趣,还由于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他们特别乐学。
教师使用演示实验的技巧。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演示实验中,教师正确规范的操作、有条不紊、镇静自若的演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演示实验时目的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演示实验的现象要鲜明清晰,操作要直观。便于学生观察。仪器装置要整洁,暂不用的仪器、药品不要摆放到实验桌上,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排除演示实验中的干扰因素,使演示实验一定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也就是说要使演示实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能“眼到、口到、心到”,在观看实验现象的同时学习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扎实有效地完成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学生实验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它通过学生分组,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完成实验。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可通过相互配合协助、相互讨论交流和共同合作分享实验成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为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课前对学生进行实验预习的指导,编写详细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的实施过程、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论的分析及完成实验报告等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加以纠正和反馈,使学生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学习效果。在实验结束后要组织分组发言,以总结实验的得与失,并提出改进方案。这一教学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实践证明,要搞好实验教学,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探索出适合当地情况的教学方法,才能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第八篇】
本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围绕一个中心:“使教研活动增值,使教学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两个主题:一是“指导复习、备战中考”的复习备考研讨活动,二是以“学案导学,展示激学”为主题的“学片引领教研”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主要进行了复习视导、跟踪调研、复习教学模式研讨、两节复习公开课、两次质量分析和六项交流活动(复习计划与方法交流、复习视导总结与复习经验交流、小专题复习方法交流、近三年中考试题分析交流、模拟题交流、中考信息交流)等。
区域划分后,面对着学制不同,以及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等,教研活动本着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立足实际,尽可能地克服困难,使各个环节相协调,使老师们的学、研热情可持续且有后劲。总体来看,复习备考系列研讨活动,计划制定科学周密,方法策略务实高效,中考研究把握方向,充分发挥了复习教研的指导、导向作用。
1.制定计划,科学周密。
明确复习目标,作出科学合理、具体周密的复习计划,是实现高效复习的重要环节。为此,上学期结束之前我们组织毕业班教师进行了复习计划、复习思路的研讨,各校都拿出了初步设想。开学初,紧接着进行复习计划与方法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区学制不同的实际,以“立足基础,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为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从复习的环节及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到各环节的复习方法、各章节课时安排等方面都提供了有效指导,并将计划细化到每周、每课时,要求老师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确保每节课都充实、高效。
2.指导方法,务实高效。
复习方法的研究是复习教研的重中之重。今年,《中考复习指导》的改编,将“考点串讲”栏目改为学案导学式,为复习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对复习方法的指导,整体上确立了两个思路:一是有效复习教学方法的研讨,总结、完善、推广复习课教学模式;二是深入研究“学案导学,展示激学”在复习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各校用好复习学案,用好《中考复习指导》。
(1)利用复习公开课,推广有效复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我区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实用的复习教学的思路,将其与“学案导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完善,形成实用、高效的复习教学模式,是提高复习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我选取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很有成效的两所学校――八中、运河实验中学,校校联手,通过课例研究,总结了“学、导、思、悟、练”五环节复习教学模式,然后由八中段莉明、运河实验中学的梁宝祥老师执教了两节公开课,向全区展示、推广,课后,组织老师们评议、反思,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用实、用好这个教学模式。
(2)深入学校进行复习视导和跟踪调研。
中教室利用3周时间对全区中学进行复习视导,通过深入课堂,与老师们座谈、评议,了解复习计划的实施、复习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设计、《中考指导》和学案的使用情况等等,我们感受课堂、观察学生,分析方法的实效性,然后与老师对话,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学、导、思、悟、练”五环节复习教学模式更具实效,“学案导学”的方法及《中考复习指导》的使用更为具体、有效。
复习视导摸清了全区的复习教学现状,在总结、感悟、反思、交流的基础上,又对城区各校进行针对性的跟踪指导,了解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复习常态课、学案使用、课后落实等方面是否做实、做好,并介绍、推广骨干教师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督促老师将复习教学做的更为扎实、更有实效。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视导、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部分教师很有实效的复习方法,通过复习调研报告和复习教研心得的网上交流、校校联手教研、开展复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交流,推广了八中的“《中考指导》导学,学生展示激学”的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十五中“讲、练、悟”结合的很有实效的复习方法,以及运河实验中学的“周作业”抓好复习向课外延伸的方法等等,老师们在交流中感悟,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
3.研究中考,把握方向。
(1)琢磨中考,把握方向。两次组织老师研究济宁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针对三年中考的重要考点、热点(即三年都考点、两年都考点、一年考点等)、题型变化、题目难易度以及试题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并对今年中考的方向进行预测。特别是在与市教研员对话后,指导老师仔细琢磨,吃透中考的内涵,立足双基,抓住重点,从而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2)命题引领,指导方向。每年的三次模拟考试命题都是对教研员的考验,特别是今年更是如此。今年我市首次全市使用统一教材(鲁教版),模拟命题研究对我们是严峻的挑战。通过模拟题的命制和两次模考质量分析,引导老师研究中考命题思路,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好命题立意和中考的重点。从今年中考情况来看,这点把握的较好,如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题和离子除杂顺序的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还有今年中考题也反映了使用《中考指导》的优势,东野老师多次强调中考题在《中考指导》上有影子,要把它用好。我区的模拟题也渗透这个思想,将《中考指导》上的题进行加工、修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中考后又组织各校备课组长,交流对《中考复习指导》使用的感悟及改进建议,以备明年使用的更好。
(3)小专题研究,把握重点。小专题复习,是紧扣中考重点、热点的专项复习。我们将任务分配到各校,每校做两个专题的设计,就选择哪些知识点、挖掘到何种深度、选择哪些典型例题、采用什么方法(课堂操作的流程)等等进行交流,老师们认真对待,小专题的分析详细、实用,中考的重点把握的准确、到位,在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中,互相取长补短,感悟吸收,使用后效果很好。
化学学科的学片教研活动近几年来搞得扎实有效,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学片教研不仅成为老师们分享智慧、交流经验的平台,更是青年教师锻炼、展示、成长的舞台,段莉明、刘捷、刘峰、孙晓奋、文永兰、史建华等骨干教师无一不经过学片这个平台的反复打磨、锤炼成熟起来的。
1.学片引领。
本学期的两次学片引领教研紧密围绕“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这一活动主题展开。研究以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为载体,采用“校本教研为中心,片内协作,中心辐射,全员带动”的形式,分为“个人备课-说课研讨-上课-评课”四个环节进行,“备”、“说”环节以校本教研为主,由兼职教研员组织片内骨干教师研讨,学片教师针对授课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讨教材、教法,改变教与学方式,力求学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导学、激学的作用。“上”、“评”环节片内全员参与,反映真实的课堂,通过评课、议课、执教老师课后反思等,引起片内教师的反思、感悟,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收获,在研究中成长。
2.结对深化。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操作环节,在学片内引领基础上,组织八中、十六中、运河实验中学的骨干教师老师,校校联手进行研讨。通过行动研究,初步确定了“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通过研讨课向全区教师展示。研讨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学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墙壁的白板展示、讲解、评议,尽管学生的讲解、评议语言还不那么规范,但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学的主动、积极,并且老师的点拨把握时机,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轻松自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方法。老师们的教研热情被激发,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在教学中要大胆尝试,用好学案。
3.任务驱动。
为使“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教学模式在全区推开,并规范其操作行为,组织学科的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分配任务,编制新授课“学案”,将电子稿学案上传到公共邮箱,并要求老师在使用中进行二度备课,不断优化、完善学案。
教学享受生活,教研享受智慧。学片教研使教学研究常态化,老师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了我区化学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