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最新4篇】
倾听是沟通的关键,理解孩子的感受,适时给予指导与支持,创造开放的交流环境,鼓励表达,如何更好地增进亲子关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 篇1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同时,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1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 篇2
小时侯,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侯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求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 篇3
建立平等的地位
首先,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只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就会把父母当成是自己的知己。假设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用一副严肃的面孔,以及严厉的语言去和孩子讲话,这样无形中就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和厌恶的心理,时间一长,孩子将不敢直白的向父母袒露心声。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帮助,还会让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难,这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代沟”了。
倾听孩子的想法
“倾听”是沟通中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孩子年幼单纯的心里,父母的倾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尊重的表现,这样会让孩子理解为这是父母的关心。听取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而不是家长们强加给孩子的未来,如果这样做了,不仅不会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还会让孩子更加讨厌父母。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无法挽回,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包容孩子的缺点
家长们不能只关注和培养孩子的优点,还要了解和包容孩子的缺点,从而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或采取一些良好的措施帮助孩子改善缺点,也不能放纵孩子的缺点越来越大,这样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特别是在做事情上,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能要养成过度依赖性。
鼓励孩子的话语
最后一点,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要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这样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也会让孩子与他人沟通时,养成说文明语的习惯,而不是“脏话连篇”。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话语对人们心灵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况且孩子的心灵又是如此的单纯和脆弱。好好说话,好好沟通,加深亲情,幸福家庭。希望家长们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时,好好与孩子交流沟通。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 篇4
近期有不少高考学生的家长反映,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了,现在完全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家长和学生之间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沟通不当。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是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偏偏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谈话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严词指责“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谈话内容太过重复。有些家长每次跟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成了唠叨,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厌烦。
没有养成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家长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建立起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少关心,或者对孩子国语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没有跟家长沟通的必要。
言之无物。有时候家长想跟孩子交流,但是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于是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自然没有什么效果。
小建议
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谈话时机。比如,在吃饭之后休息的时候,或者节假日一家人聚会娱乐的时候。通常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孩子的精神都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
其次,谈话的次数不要太多,不要太频繁。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多的谈话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应该把握一个度,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把想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
第三,要真诚地交流。不要把自己总摆在家长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交流,谈话时,最好开诚布公,把最真实的想法、情况当面说出来,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不要旁敲侧击或避重就轻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最后就是要把握态度。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刚开始沟通时,家长可能会遭到拒绝或出现过激的语言。当交流不畅的时候,家长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切忌当场发怒激化矛盾。应尽量淡化矛盾,及时地转变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反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