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范文热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范文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一篇】
清明节习俗既是个体的时间感受与空间体验,又是群体的一种民间宗教实践活动。在清明节中,民众对先人的哀思具有调节身心、舒缓压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清明墓祭习俗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主体身上都能够有相应的解释和体会。清明是一个祭祖的节日,更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这些习俗活动体现民众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清明条祖活动所呈现出来的恒久民族情感,更让我们有机会对传统节口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清明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现在的清明节是融合了清明、寒食与上巳三大节日,最终于唐朝时期定型的,即使从这一时代算起,也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作为一个承载着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且富于特色和活力的传统节日,在今天清明节仍然是一个被广大民众所看重的节日。近些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发展,很多传统节日都出现了式微的现象,很多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遗弃。
但是,在今天整个传统节日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也有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及其内涵保留了下来。就清明节俗而言,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其两大主题之一的祭扫,也不可避免发生了某些变化。清明扫墓祭祖这一相沿悠久的习俗,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和孝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崇本尊亲、慎终追远、感念先人功德的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因而成为清明节节俗活动的核心内容。在今天,这一节俗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只是,由于城市与乡村间的相关差异,清明祭祖在城市与乡村表现出了不同态势。
在城市地区,清明扫墓依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与此同时,和传统相比城市的扫墓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现今城市的丧葬都采取火葬的形式,祭祀对象放在骨灰盒里,与其他人的骨灰放在一块。或者是虽有坟墓,但一般已没有祖坟了。这就导致人们在祭祖现象上发生了某些改变,比如不再有整修坟墓的内容,或者由于找不到祖坟,一般也就不再祭祀祖灵。在祭祀方式上,总的趋势是不断趋向简单、文明、花样翻新。很多人改变了清明节烧纸祭祀亡灵的传统习俗,而是代以敬献鲜花、网上扫墓等形式来寄托哀思。
网上祭祀,是指网民在某些网站所设立的虚拟墓园里为死去的亲属设置墓穴,死者的亲朋好友可以在这个属于死者个人的专属网页上,为死者献上一束鲜花、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或留下自己的祭文。这种祭祀方式既新颖又方便,但却不能兼有春游的好处。
而在建国后,在政府的提倡之下,清明到烈士陵园扫墓已变成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活动。清明期间,全国各地的学校或单位常常组织人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以缅怀先烈事迹。而在农村,大体上仍保持着传统的形态,清明扫墓是每个农家所要郑重完成的事情。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还是采取墓葬的丧葬方式,这就为保留传统清明节俗提供了客观条件。不过,在农村地区变化也正在悄然发生。
另一方面,清明节俗的另一主题游乐也有着重要意义,也应进行大力提倡。首先,它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功用。如就放风筝而言,中国有句古话,叫“鸢者长寿”,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会活得长。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之人沐浴在和煦的阳光和春风中,可“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以益”。确实,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以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之功效,对神情抑郁、视力减弱、失眠健忘等均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清明节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有哪些。
踏青。
清明踏青活动,在宋代曾经出现过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成为历史上清明活动的艺术经典。但清明踏青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期,那时就有踏青和野浴的户外活动。
宋代有关记载和描述更多。如欧阳修在《阮郎归》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昊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鸢。”这是文人墨客们在踏青游乐中写下的切实感受,成为清明诗文中的名篇。从中可见,踏青中往往有野宴、弹唱等活动。
戴柳、插柳和植树。
古时清明节要采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说此时戴柳圈可以免蚕毒。同时有驱疫避邪、生机勃勃之意。古人也认为插柳能顺阳气。唐中宗时曾向侍臣赐柳圈,表示对臣子的关爱。宋朝时京城人在门上插柳条,叫作明眼,这天孩子们也必须戴上柳圈,说是防邪避毒、不闹杂病。清代、民国时也有插柳戴柳的习俗,有的竟然把房檐插满,显得青青可爱,生机勃勃。
古人早就有寒食、清明植树的习惯。但近代植树造林提倡最早的是清末左宗棠,他带领部队在西北行军中边走边栽,形成“左公柳”,一直被后人所称道。孙中山又是一位植树倡导者。他青少年时曾在家乡种桑树,创立兴中会时提出中西部植树造林计划,后在《建国方略》中又描绘了造林蓝图。
19,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成植树节,是我国最早的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后,国民政府为纪念他,于1928年3月1日号召在领导纪念日植树,同年又确定3月12日为“领导逝世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全国绿化。1979年3月由全国人大通过决议,仍然以3月12日为植树节。现在每逢植树节、清明节,各媒体纷纷报道各地植树造林活动情况。
荡秋千、放风筝。
荡秋千是春秋时北方山戎人的发明,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后带回了这种游戏。在云南拉枯族中也有相关传说,富有神话色彩。秋千在南北朝时传到长江流域,成为寒食清明前后的一种游戏。南朝梁人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仕女衣彩服坐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秋千。”
到唐代打秋千风俗更为流行,唐玄宗时每年寒食前就竖起许多秋千架,让殡妃宫女们尽情玩乐。宫女们身穿彩衣,随秋千凌空上下,宛若仙女,唐玄宗看得人迷,便称为半仙之戏。有词写道:“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低。”元朝时,此活动仍在宫廷内外盛行。
放风筝。风筝,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据《韩非子》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时,思想家墨子就曾做过木鸢。墨子早年当过木匠,传说赫赫有名的木匠祖师鲁班就是他的学生。《淮南子·齐俗》也记载:“鲁班墨子,以木为鸯而飞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了。
相传楚汉相争时,韩信令工匠赶制一只特大风筝,让一人坐上飞到楚营上空唱起了凄凉婉嗽的楚歌,引起楚军应声唱和,从而涣散了军心,被韩信打得一败涂地。而到了西汉时用丝绸做风筝,改名纸鸢。也称为风鸢、纸鹤、风禽、鹤子等。
宋代时民间放风筝已经风行,专营店也多起来。现在每到春冬时节,城市广场都放风筝,清明时还举行风筝大赛。而如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成为世界风筝大赛的著名节日,其风筝多是尼龙布等所做,有的似降落伞之巨大。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二篇】
4月5日那天,我们四到六班级的全体师生进行的扫墓活动。这一天,我们胸前戴着白花,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沉重。
烈士们,我们这一代一代对你们的'仰慕比天还高,比水还深,比。
火燃烧的还要烈……总之,对你们的仰慕是永久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记得郑板桥曾经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坚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旧坚决强劲。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决坚韧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决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行。这句话就正好形容了你们的那种精神。你们用鲜血哺乳了万物;你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红领巾……在很多的战役中,你们死伤很多,但是,你们却没有因为这样而背叛我们的祖国,你们为了祖国母亲和我们这一代一代做出了一切贡献,你们的宏大事迹将永世流传。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三篇】
清明祭扫这一文化习俗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宋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对当时祭扫情景的描绘。自20__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更加丰富和扩大了清明节的精神内涵,清明祭扫更是在文化传统传承得到坚持。
不过,相较于传统时代清明时节祭祖而言,当前的清明祭扫增加了新的内容——纪念革命先烈,每逢清明节前,有关单位均会组织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等活动,这更是是各地党委、政府常规、必行动作。
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组织为烈士扫墓、敬献花篮等,甚至还会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纪念观等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寄托哀思,深切缅怀革命英雄丰功伟绩。然而,对于这一活动的开展,不少干部职工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就扫墓而扫墓,没有真真切切通过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主义再教育。
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而又激越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绩是每个干部职工必须学习的榜样,而清明节扫墓、开展各类活动的宗旨就是要发自肺腑感恩烈士们为创造新中国而付诸的努力,进而激发内心向他们学习的渴望并化之为切切实实的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贡献力量。
不少领导干部正是由于内心蒙尘,进而思想道德滑坡,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我们清扫内心灰尘的尺度是什么,对照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尺度是党纪国法,标准就是无数先烈的榜样。
因此,清明祭扫,扫墓也要扫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心,坚决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扫墓是一种纪念的模式,扫心是学习的路径。惟有如此,才会使得清明祭扫先烈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本身也是对先烈的尊重,更是先烈对后来者的要求。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四篇】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悄悄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并在心里悄悄地为他们祈祷,祝愿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欢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时间永是消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始终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不应当被遗忘,他们的无谓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让我们永久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真爱生活中一切美妙的东西,为他人带来欢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每逢清明节这个时候,上坟祭祀的人成群结队,像潮水般涌上去,人们习惯用烧纸钱,放鞭炮的'传统方式寄予亲人的思念,清明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也寄予着整个民族的向往,承载着人们的美妙盼望和祝愿,清明祭祀是个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高尚的品德。我们手握白花步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消失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通往直前。为了解放中国,他们舍弃小家,聚在一起,才换来了今日大家的安静,我们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烈士表达我们对烈士们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之情,坟前的小草绿绿的,呈现诞生机勃勃的气息,似乎烈士对我们说着一句句鼓舞的话语。使我们对将来布满了信念,有仗不完的劲,最终我们绕了一个圈子,离开陵园,门口的柱子上几个“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光荣夺目。这道光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爱国信念。
尊敬的革命烈士们,您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而勇敢抗争的光辉业绩令我们仰慕;您留给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宝,它将永久鼓舞我们进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带领我们走向美妙明天的旗帜。尊敬的革命烈士们,经过你们不懈努力和艰苦卓越的奋斗,当年被帝国主义列强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今日,我们接过从您手中传过来的接力棒,决心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把握一技之长,全面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出一份小小的力气。尊敬的革命烈士们,此时此刻,我们只想用一朵小花寄予我们的哀思,我们只想用一个花环表明我们的心愿,我们只想用一座石碑表达我们的仰慕……但是,我们更明白,最好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您的意志,弘扬您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美妙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每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眠,假如他们观察了,会欣慰的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五篇】
一片郁郁葱葱中,一片布满了土壤芳香的土地,是的,革命英雄们就是长眠在了这里。这里依然弥漫着鲜花的清香,这里依然有着无数表示哀悼的小白花,这里的纪念碑前立着的花圈,这里的一切表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并没有忘记这些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
一路颠簸着到了淄博烈士陵园,首先映进眼帘的是那屹立在正前方高大肃穆的纪念碑。白色的建筑,中间烫金大字,在风中萧瑟。我看着那高耸如云的纪念碑,固然时间已腐蚀了它的轮廓,但战士们冲锋陷阵时的那种豪迈丝毫没有褪往,看着那碑文总有种让人觉得置身于战场时的澎湃,口号声、枪炮声……似乎都随着这座纪念碑永远定格在这特有的环境中,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踏进大门,那意味着万古长青的松柏,依然挺立,几座装饰样的白桥,在嫩柳拂来拂往的缝隙间若隐若现,这是第一次在家乡以外的地方扫墓呢。今年的清明时节没有雨纷纷,有的是风飕飕,固然是熏风,却还是带着些凉意。迈着沉重的脚步,带着悲伤的心情,风划过树叶的声音都是在悲叫。可是,说实话,真的是小孩子的真实想法么?那个年纪,有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不知道死亡是个什么定义,天真烂漫的时光,却被形式扣上了成熟的枷锁。
我们的确要感谢战士先驱们的奉献与牺牲,可是。我们的感激,有那么深的感情么?会悲伤么?究竟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通说别人的讲述或者电视,都难以身临其境的体会那种悲壮。同学们素装手执黄菊,走到纪念碑前,进行一些仪式。宣誓,默哀,献花。纪念碑前,我们献花,我们哀悼,我们演讲,我们宣读了进团誓词,在这里,我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远远的战争年代,看着那一个个热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金华这片土地上。
然后观看展览馆。看那些曾经在硝烟战火中用过的生活用品,看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过的衣服和带过的头盔,看这这些老旧的照片,看到烈士的遗像,透过他的目光,我仿佛聆听到久远年代的战火喧嚣,看到了硝烟滚滚、尸横遍野的血泊沙场。老人看似平静的神情下,一颗如熊熊烈火般的心在跳动着,燃烧着。一切回于平稳、安静,一切回于自然;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耳畔是讲说员对当年故事的叙述,我试着感受当年的世界。固然我无法完全体会和感受当年是如何的艰苦卓尽,但是通过这些遗物我们却可以体味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实在应该珍惜啊!
对于我们这一批团员来说,接过前辈们手中的大旗,如今新时代的责任应该由对我们来扛。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剩下大学生活期间,不断进步自己的专业技能,进步自己的政治觉悟,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为国家的栋梁,才是我们的题中之义。
纵使通向革命战士精神家园的道路很漫长,过程很坎坷,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在英灵们精神光芒的照耀下继续前行。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六篇】
又一个清明节来了,这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静静的来到了墓前,然后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七篇】
伴着淅淅沥沥细雨,当我们踏入烈士陵园的台阶,才感到雨后的空气是如此清爽。春天的气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点点的新绿,雨后的树林更加茂密,不时有顽皮的雨珠娃娃,摇着胖嘟嘟、圆溜溜的身子,咕噜咕噜地滚下来。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很多宏大的.名字和他们的感人事迹: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被俘而宁死不屈的红二0七团团长黄琬;惨遭杀害、身首异处的中共莆田特区委员、沿海游击队队长吴承斌;弹尽负伤被捕,高呼口号勇敢就义的中共莆属特委委员、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陈天章;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福州西门外殉难的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黄孝敏、潘涛、余长钺;即将挥师北上抗日,却惨遭国民党顽固派暗杀的闽中工委书记、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政委刘突军……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流尽了最终一滴血。我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想着,我在心底悄悄地对先烈们说:“放心吧,我们肯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争当薪火传人!”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第八篇】
清明节扫墓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演习而来的。
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是庄严、肃穆的。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上奶奶的坟。奶奶去世时才50岁,我那时还没出世,虽然对奶奶的影象不存在,但怀念奶奶的感觉却没减少,所以我更加珍惜这一次的扫墓行动。爸妈每年都来祭奠,为墓碑改改字,除掉些杂草。可是草的生命力那么强,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个大墓都遮蔽起来了。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来割草的任务很艰巨,我连忙拿起镰刀除草了,我用力砍了下去,可不但草没砍下,我的手指头都要砍下了。这时,爸爸便过来帮我,他说:“割草先得把草搂紧,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压,然后再用镰刀用力割,这样才能把草割掉。”顺着爸爸的方法,我还真会砍了!在我和爸爸妈妈的努力下,终于把草清除干净了。我还帮助妈妈扫地,,恭恭敬敬的摆上鲜花,让奶奶的坟地也变成一块绿色环保的净园。
今天清明节,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学到了知识,用自己的劳动,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慈溪市慈吉中学5年级叶景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