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一篇】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记载了明朝的历史,令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将朱元璋的成功之路完整的记录下来了,讲述了他为推翻元朝政治的英勇作为,让人钦佩不已。一场场战役都诉说着他的智慧,一个个决策都显出他的敏锐,哪怕有时的一个错误也不会影响他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勇敢、冷静、敏锐、聪慧。为了推翻元朝的阴暗统治,朱元璋带领起义军一点点的把原称霸一时的元军,一点点的击败。他的英勇形象永远留在读者心中。他的成功不能只归功于他一人,还有他手下的大将们和谋士——李善长、常遇春、郭兴、汤和、刘基……他们伴着朱元璋坐上皇上之位。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元朝动乱,父母兄弟饿死,他觉得极其不解,觉得好人不是该有好报吗?为了有口饭吃朱元璋当上了和尚,他做粗活还要兼职清洁工、仓库管理员、添油工,他忍着。长期的困难生活,磨练着他的意志。朱元璋当了起义军,从一个亲兵长做到一个首领,他用自己的计谋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读完这本书,我更多地了解明朝的历史,更加了解朱元璋,更加懂得了朱元璋当上皇帝的艰辛。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二篇】

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就喜欢看些名人传记。在我认为《明朝那些事儿》应该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我是不会准备把它看完的。没想到在当年明月妙趣横生娓娓道来,我居然看进去了。书中不乏幽默诙谐,把本来乏味的历史事件写活了!读之如饮甘泉。像我这个不怎么爱看历史书的人,都能看进去,想想也是不同凡响了。

这本书获得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获得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大奖”及20xx---20xx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等荣誉。

该书之所以几年间成了时髦书,堪比“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了。历史本来很精彩,就看怎么写了。当年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幽默,关键是加进了自己的感悟,也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今人与古人的距离。其实我喜欢读他的原因,是因为作者用现代的语言把历史事实摆了出来,我想大多数人也是这么个念头。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生于安徽省的一个赤贫农民家庭里。在元朝末年,坐在家里都要上税的畸型社会里,能够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他的童年就在一个冬凉夏暖,四周通透,食不裹腹的环境中靠给地主放牛长大的,他此后人生的逆袭想想也是奇迹中的奇迹了。由此我也想到了一句话:英雄不问出处。他的人生轨迹大致是这样的:十二岁时迁居太平乡孤庄村,十七岁时父母长兄及侄子亡,入钟离皇觉寺为僧,后云游淮西,二十一岁生活所迫,又重返皇觉寺,二十五岁投军到郭子兴部队,(十七岁前,几乎不识字),因作战英勇受到郭的赏识,二十六岁还乡招募徐达等。二十九岁率部攻下应天府(今南京),此后他的人生就象开挂了一样,在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名将的辅佐下,到三十四岁时就受封为韩守政权吴国公,三十七岁称吴王,四十一岁称帝,奠定了大明江山。我看到此处,不仅想起一句话:“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如今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朱元璋似乎依然屹立在那里,他的丰功伟绩、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朱元璋,一代英雄。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迟暮之年,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此为该书系列第一部。

此后他的子孙们,在他建立的帝国下,又演绎了一番复杂而险恶的政治斗争生活,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又写下了后几部。

英雄从来都有气势恢宏的人生,他们都有过人的天资,让我等凡人须仰视才见。

历史从来都是重复的,又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由此想想也心安了。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三篇】

这个冬天的夜晚,我终于读完了当年明月的大作《明朝那些事儿》。虽说窗外无轻扬的雪花,屋内也没有温暖的火炉,但我依然读得很舒服。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当年明月讲述了很多他读史和写作时的感受。按照作者的说法,他所读过的历史故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是悲剧结局。

想想我们的历史,可以说真的是这样。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来说不过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这大概是作者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我看着书桌上那七本并不是很厚的书——大明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前后三百年的时光,就呈现在这寥寥数千页的纸上。三百年,是十万九千五百七十五天,是二百六十二万九千八百小时,还有明朝十六位皇帝,大明帝国的前前后后繁华衰落,都在这七本书中。其中一些著名人物的命运,他们每个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的的确确就只有几页。比如常遇春,这位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自太平之战时自告奋勇,在其后几年中参与了帝国建立的所有重大战役。后北出大漠取得大胜,班师回朝,经柳河川时暴病而亡,年仅四十。即便是这颗耀眼的将星,在这本书中的记述,也不过就数页而已。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在这沧桑的转换中我们终究还是把握住了一项权力——这就是能够驾驭自己生命的过程。是的,如何去驾驭生命的过程,演绎出属于你的精彩,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自己的权力。或许每个生命都不能决定自己出生时的形态——或许我是一只飞翔的小鸟,或许我是一条游动的小鱼,或许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入世的态度与方式:是鸟儿就要振翅翱翔于天空,是鱼儿就要游川入海跃向龙门……每一个生命体都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精彩中去,去冲击生命的极限。

面对最终的毁灭,我们唯一所能倚仗的就是那个过程。我们必须以百倍的精力去充分装点、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过程。毛泽东说“万类霜天竞自由”,我看到的就是每一个个体在生命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着自由的可贵与欢乐。

也许,生命的真谛就在于此——按自我独有的方式去创造和经历一个精彩的过程!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四篇】

被疫情幽禁在史上最长的寒假里(别问我为啥不出门,原因都知道),在家重温了一遍《明朝那些事儿》。有些感想,今天一并在这里写出来,权当和大家分享。(二三段扯淡,想看硬货的直接第四段起)。

不得不说,当年明月笔法不俗,再简单朴素的事情也一样能写的荡气回肠。同时也佩服他的耐心与努力,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自始至终的坚持,已实属不易。正如他所说:写一本书,开始时三十来岁,写完还是三十来岁,有趣。

《明朝那些事儿》中,虽有太祖的金戈铁马,大漠厮杀;成祖的七下西洋,万国来朝;于谦的坚守帝都,扶大明于即倒;孙承宗的关宁防线,挽大明与将倾。但我最爱的还是那朝堂上一次次的明争暗斗,生死一线。夏言打倒张骢,严嵩打倒夏言,徐阶打倒严嵩,高拱上台,张居正坐庄,端的是精彩万分。

《明朝那些事儿》说是历史,不如说是人生,而且是一场五味俱全的人生。举个例子,明朝言官权力极大,但有一种人是言官绝不会弹劾的,那就是军事文官。行伍出身,通常不按规矩来,你骂他他砍你。军事文官中佼佼者如戚继光,前线打仗一把好手,后方得罪的人倒也不少。为何没人能骂动他?究其原因,还是时势造英雄。当时的明朝倭患严重,你弹劾了戚继光谁来抗倭?你上?因此,想要活得舒坦,就要把自己打造成独一无二的人物。不要怪老天无眼,发现不了你这个人才,一但你能做到独一无二,自然会有人来请你出山。老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走,唯有靠自己才是正途。

明朝吏治的复杂度绝无仅有,六部作为中央机构监管地方;又有监察科监管六部;吏部负责京察;言官负责举报;权力大的人官职通常较小以平衡其权力。但这种复杂的吏治机构带来的却不是效率和相对民主,而是更低的效率和更强的集权。这证明了一点:越复杂的系统,越有空子可钻。奥卡姆剃刀原理都懂?“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既然更少的机构就能做到同样的效果,何不减少机构?明末白银危机,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机构的冗余。到了崇祯帝,下决心精简机构,裁撤人员,拿职级最低的驿卒开刀,没想到一裁裁出李自成和张献忠这对“活宝”。(明思宗这个“惨”人)古人说“大道至简”,诚不欺我。

明与上一个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对开国功臣的态度。明朝开国功臣的存活率是中国所有封建王朝中最低的(基本都被杀了)。高调的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个个被杀,而较低调的耿炳文(只会守城),汤和(早早交出兵权,称病在家)等人却活了下来。这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张扬,过于张扬容易被针对,还是低调点好。毕竟古话说的好“满招损,谦受益”。结合我近一段时间里的成绩起伏,不得不信啊。

”万历三大征“中明朝消耗几百万辆白银,但三大征征完后却依然国有余财,国力强大,这一切几乎都可以归功于张居正的治国天赋。万历皇帝(和他妈)还是很会用人的,张居正的确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能力,有谋略,有抱负的‘五’有青年。而且万历对他寄予了充分的信任,这是张居正能成功的首要先决条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万历既然有将大半个帝国的最高权力交给张居正的魄力,那自然也会有治理整个明朝的实力。只可惜他比较懒,不然明朝中兴于万历是绝对有可能的。

讲完个例,再讲讲整体。明朝朝廷里的人又可以略分成两类,小人如曹操,“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贤人如孔孟,“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两端都不占便宜,小人如徐珵,自己挖坑自己跳;贤人如海瑞,过于偏激,非黑即白;两端均衡,如张居正。随机应变而不两面三刀,朋而不党,勾而不连,近君子时行君子,近小人时亦小人。刚柔并济,智勇双全,此乃国士。旁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固然可恶,可厌,甚至使人心生憎恨,而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更是养虎遗患,姑息养奸,后患无穷!

就扯到这儿吧,强推大家读一读《明朝这些事儿》这本书,当年明月是个好作家,说不定也能当一名优秀的史学家。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五篇】

今天去入职,发现只是办一些手续,明天才正式上班。闲了半天,补一下以前要写的文章吧。

以前对王守仁这个人的印象只限于书本上对他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但是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中对王守仁各种事迹的介绍以后,发现以前实在是太低估他了。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与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其实,我觉得王守仁的理论比“聪明的唯心主义”还要高一个层次。这1篇先写他理论的形成,下1篇写怎么用它来指导实践。

王守仁早年和当时的其他书生一样,是学习朱熹理论的。朱熹的核心思想是“存天理,去人欲”。天理指世界万事万物中统一的规律,人欲指人的欲望、感情等感性思维。用现代的话讲,朱熹的思想是认为人欲是导致社会混乱、犯罪等不良现象的源头,应该加以克制。而天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能推动社会进步。所以我们要努力认识、掌握天理,用天理来克制人欲中向不良方向发展的趋势。

王守仁在学习朱熹理论的时候,觉得似乎这种理论和现实不能很好的吻合,但是又找不到具体哪里不对,于是就迈上了漫长的探索之路,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哲学,命名为心学。几乎影响了往后明朝的所有历史,并给现代人也带来无数启迪。

这里无法说明王守仁的所有探索历程,只摘选几个我影响特别深的。

王守仁在没有头绪的日子里,到处游历。又一次拜访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某个寺庙的方丈。两人聊了很久,交流哲学认识,可是总是谈不到一起去,最后陷入了长时间沉默。然后王守仁问:家里还有人吗?方丈答:有,老母亲尚在。王:想念否?方丈又沉默了很久,长叹一声:怎能不想?然后矛盾又痛苦得表示惭愧,因为他认为这表示自己修行不够。王大声叱之:思念父母是人之常情,你想念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要完全克制并感到惭愧呢?结果,那个方丈直接卷铺盖,回老家,看母亲,不当和尚了。然后王守仁当然是遭到寺庙的反感:居然把方丈给说得还俗了,这还了得!然后被赶出门。

通过这件事。王守仁认为,人的感情和欲望是很基本,很根深蒂固地存在的。要完全抵制,做到去人欲,反而是不合乎客观规律的。

那么什么是天理呢?为什么天理不能完全化解人欲呢?王守仁不知道,因为朱熹对天理的解释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含糊其词,让人意会。王守仁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探求,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断思考,终于在他人生很不得志的阶段中眼前一亮,哈哈大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天理就是人欲,人欲就是天理,两者是一回事。心学由此诞生。

大凡这种说万事万物统一规律的理论,表述方式总是似是似无,人们的理解也千差万别。比如对论语的理解一直有很多分支。真可畏“道可道,非常道”。

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天理就是人欲”的意思是,“天理”(客观规律)是由人来认识到的,所以融入了人的思维,成为了“人欲”(主观思维)的一部分。通俗点,我们人都有理智和感情。理智就是人对“天理”的认识。但是理智和感情都是人的思考方式,两者本质上都是人的想法,所以在某种层面上应该是相通的。

最初,小时候,我自己也很提倡理智,反感毫无理由地通过感情来做判断。后来,又发现其实感情是比理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因为理智的东西用计算机模拟比较容易,而感情基本无法模拟。所以觉得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认为,具体到细节的事情上,主要遵从理智的判断,在战略大方向的把握上,需要顺应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感情发展。不过我始终无法找到理智和感情的联系。在看到王守仁的“天理就是人欲”这句话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上是我现在的感想,不知道过若干年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六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带给了我们恐惧与不安,也带给了我们团结与感动,还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疫情期间,广为流传的“历史的每一粒尘埃,落到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这句话,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在抗击疫情中的努力与付出,每一滴尘埃去创造当下的历史,每一滴水汇入历史的洪流。这份厚重与感动,也让我想起了多年前读过的《明朝那些事儿》,想从那些故事中去重获信念与信心。

《明朝那些事儿》篇首是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便从一开始表明了作者的初心。他洞悉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对人物有自己的善恶评判,他没有为自己喜欢的人物润色修饰张扬其善,也没有把自己讨厌的人物刻意贬低舒展其恶,呈现给我们的不是直观的数据事实,不是客观的规律总结,而是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在这个搭建的舞台上,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有血肉、有情感的人,在他们的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信念、理想、责任与伟大,也看到了脆弱、无力和伤怀,正是这些情感的存在,才让我们在有温度的历史中,去感同身受,保有敬意。

他告诉我们为梦想而远游。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举世壮举众人皆知,但他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亡的故事却需要进一步探寻。他少年时遭遇战争家破人亡,身体致残,但为了远渡麦加朝圣,他靠信念与梦想支撑,圆了儿时远航的梦想,最终在旅途中客死他乡,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坚守理想和良心的故人,也看到了一个坚守理想和良心的作者。

他告诉我们因守护而强大。土木堡之变,大军新败皇帝被俘,外敌入侵而明朝精锐战斗力几乎全军覆没,留给京城的不过是老弱残军,国家岌岌可危。于谦,一个从未行军打仗的文官,在北京保卫战中,他也恐惧、他也害怕,但他还是战胜自己,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一生功绩显赫却清廉自律,真正做到了他所写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告诉我们知行合一的意义。一代圣贤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创始人与实践者。他年少天才,立下做圣人之志。他年少时对竹而“格”,从朝廷的六品官员贬到修文县龙场镇蛮荒之地,经受有生以来最沉重的痛苦,狂潮之中,依然像泰山一样稳稳地站在那里,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最终成功悟出“天人一体、知行合一”,创立“心学”,他的思想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大明王朝,甚至是现在。

他告诉我们如何度过这一生。洋洋洒洒百万字,《明朝那些事》说尽明朝三百年兴衰成败,到结尾,不过是一个游山玩水的徐霞客。徐霞客说,“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作者当年明月也用“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这句简单的话作为结语。历史的洪流之下,我们每个人如何过好这一生。作者给了我们又一种解答。他在写这部书时,和你我很多人一样,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众人讲述这一段历史,去想象、书写这些历史人物,让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生发出熠熠光辉。而你我,在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工作之外,在堆积如山、数字繁杂的文件和报表之外,是否也可找到这一份热忱,挖掘这一分热情,去感受、体验、度过这个只属于自己的平凡而不留遗憾的人生。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的很多真相已经湮没在时间中。或许《明朝那些事儿》不是传统意义的历史书,更像是历史故事书。但他用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对这段历史燃起兴趣,让我们看到了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等名将,戚继光、袁崇焕等奇才,还有唐伯虎的玩世不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的游遍天下,他们从平面的课本中跳出来,用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启迪与力量。抚今思昔,爱之鉴之,我们不能从历史中获得教训,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人的风骨与坚定,这种代代相传的担当与责任,必将让我们华夏儿女众志成城,以初心为灯,以信念为炬,点起一盏盏夜灯,去创造更多的辉煌!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七篇】

为什么会正儿八经的开始看《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我也不太清楚,或许是因为厌倦了所谓的正统,所谓的学究吧。历史本身的事情是很有趣的,就像史记里面的很多故事,百读不厌,很有趣味。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传统的涉入历史的角度,有人选择搞学究,有人选择戏说,要么太正经,要么瞎胡说。

《明朝那些事儿》我个人感觉,就是这样一本书。看似调侃一般的语言,却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人轻松的就能进入那些曾经或辉煌或暗淡或荣耀或耻辱的岁月,去了解去认识那些曾活跃在历史岁月中的人。当然,也可能是鄙人才疏学浅,看不懂太学究的东西,所以觉得这种文体比较好接受。但是,我记得白居易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写完之后会拿给街上的老太太看,他的用意很明显:争取让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看得懂。正所谓:通俗易懂。再有就是今天很流行的大家上讲台,百家讲坛,也是在普及历史,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轻松的了解历史。所以我觉得,今天有人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历史,很难得。不过客观的讲,不会不朽。但是不简单。有机会的话,大家也可以读一下这本书!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心得体会【第八篇】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他从未接受过教育,然而确实个军事家和用人高手。朱元璋的座右铭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也许与他少年时经历的苦难有关,但他靠着这条座右铭,将天下变为自己的,他成功了。

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但他并不知道,这些都成为了明朝今后的祸患。因那些案子,被牵连的无辜的人们数不胜数,都无辜地死去。

最终,大明继承给了朱允文,又被朱棣夺走了天下。他战胜了一个个敌人,走进了京城的大门。他创建了一个美好的时代——永乐盛世,还下令编写《永乐大典》,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平,这都是他明智的决定。而《永乐大典》的总编人解缙,在经历一次次磨难后,他变了。当年的那个一心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单纯的读书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跃跃欲试、胸有城府的政客。

大明的故事还有很多,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郑和下西洋······还有很多人,很多事,都让我们惋惜与感动。

39 2217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