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及感悟(优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新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及感悟(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一篇】
时间飞快,距离我这个新班任上任已经过去近四个月了。班主任,我一直很向往但又不敢去尝试的职位,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在我身上真真正正地验证了它对我的意义。
第一次被任命为高一学年的新班主任,在全体高一学生和家长面前被介绍、第一次和我班级的学生家长代表见面交流、第一次和我的学生说话(一个坐在学生家长代表身后的长得白静的男孩问我是教什么的)、第一次领着我的学生回到属于我的班级、第一次在我的学生面前进行自我介绍、第一次训练我的学生坐军姿、第一次组织学生们进行测量校服尺寸的活动、第一次拿着桶去收学生手里的垃圾、第一次答应帮助一名特困生、第一次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学生手册》、第一次被主任提醒在讲话过程中要求学生坐军姿、第一次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第一次对我的学生点名查到、第一次安排学生自己自由寻找值日小组、第一次给学生布置制订班规的任务、第一次配合学生把窗帘摘下来让她带回去清洗……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一路走来,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尝遍了生活中酸甜苦辣,每个第一次我都有很大的收获。
一个人对痛苦往往是记忆犹新的,我也不例外。第一次当班任,我就希望自己能做出点成绩,对人对己要求都很严格,眼里容不得学生所犯下的任何错误,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哪有不犯错的,记得我的学生刘某在宿舍和别人发生口角,动手威胁对方被开除学籍留校察看,我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所教班级也没有获得流动红旗。当时是因为该生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晚上十点多在宿舍打电话找人诉苦时,碰巧对方在其身旁大声喧哗让刘某感到十分不满,接下来,两人又发生了一系列的语言和肢体上的冲突,最终造成刘某威胁报复对方的恶劣后果。事后,我对该生进行教育之后,自己也作了深刻反思。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刘某处在青春期,脾气阴晴不定,好冲动;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不到位,我知道刘某脾气不好,当天没有考虑他的情绪就在班级点名批评其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他心情不好,以至之后发生了恶*事件。从那件事之后,我加大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有事一定要告诉老师,自己解决不好的问题一定要向老师求助。谁知接下来的一周又发生一起学生之间因玩笑而引发的矛盾事件,我班学生武某中午在食堂吃饭,外班学生叫他名字(带脏字),武某告诉他别叫了,对方还叫,后来武某抓住对方的领子强行制止了他。下午那名学生领着一群人到我班挑衅,扬言放学后要揍武某,被我及时发现并制止。这次我班学生武某相对来说比较冷静,是因为对方出口不逊在先,但是武某还是没有及时告诉我他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幸亏是在学校被我及时制止,否则后果必定是两败俱伤。通过这两次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发的事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班主任必须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和别人相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除了有好打闹的特点,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妥善处理感情问题,他们渴望被人接受,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有的学生甚至觉得如果没有男(女)朋友会被人笑话,在我班里就有这样的学生。
今年十一月初,我第一次发现班里有早恋的现象,因为女生比较有个性,男生毛病一身,我判断两人不会长久,所以我就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有一次班级值日,我故意把男生留下,果然女生也要求留下值日,男生是个责任心不强的人,当天还等没干完活就想找借口一个人提前走,我没有同意,这时我偷偷瞄了女生一眼,发现她很生气,我知道两个人的矛盾产生了。接下来,课间在班里,男生用手搂住女生被我抓到,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这么好,那就坐在一座吧,但是不管你们两个谁犯了错误,我就会把你们分开,我知道男生肯定会经常犯错,所以就经常批评男生,女生因为怕被分开就经常提醒男生注意遵守校规校纪,可是长此以往男生就厌烦了,两人矛盾不断升级,终于有一天女生主动找到我,说不想和男生一座了,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早恋害人不浅,受到伤害的是两个人,所以一定要禁止早恋,但是必须要注意因人而异,我得出的结论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巧妙地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作为班主任,在和学生打交道时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学生和科任老师发生矛盾时,更要教育学生尊敬老师。一天在数学课上,刘某看课外书被数学老师发现了,在老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刘某不服,后来老师把其送到政教处,我当时有课没办法及时处理,事后我找到刘某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最后我和他达成共识,没收他的课外书直到他考试成绩提高为止,他去向老师道歉并保证在数学课上认真遵守纪律,不顶撞老师。其实,通过这件事情,我看出学生并不是恶意想顶撞老师,他只是自尊心很强,觉得被老师批评没有面子,下不来台,因此当老师教育他时,他接受不了,我后来告诫刘某,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如果再犯,就会通知其家长带回教育。之后的数学课上,他一直表现不错。我觉得,教育学生要就事论事,和学生讲清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
短短的几个月过去了,回头看这一路上,我在和学生交流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成熟,在看待事情和解决问题上自己也和学生一起成长和进步。虽然我不知道下一次学生会在什么时间再出问题,但我知道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多关心学生,多到班级走动,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我这个新班主任来说,还有很多第一次我要去面对,去实践,去感悟。我会珍惜我当班任的每个第一次,也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对于我来说,一切针对学生的事情都是我的责任,经过昨天的许多第一次,我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虽然之前我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如何合理恰当全面地做好琐碎的事情是摆在我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我要更加认真地准备每一次和学生在一起的任务和活动,把容易遗忘漏掉的细节记下来,就像备课一样,写详案,多反思,及时更正,希望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二篇】
本人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
当然,法律的实效更多地取决于执行的过程。这种实效不仅在于用法律规范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投入,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等。更在于让其他人有法律的依据,合力打击那些非法行为。因为法律的实效更多地在于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监督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最该学习的法律。不是政府和学校,而是学校、学习横和家长。只有我们都了解了义务教育法,具有了响应的维权意识。才可能形成更严密,更有效的监督体系,为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本人将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上来认识党的教育事业,忠心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把毕生的所学贡献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现在我们老师对学生体罚的现象是很少了,但变相体罚有时却还存在。记得有一次我去上课,当我叫到一个同学时,其他同学的表情怪怪的,我一询问,一个最爱讲话的同学马上说:“她从不笑,脸苦苦的,叫她??”还没等他说完,我就明白了。再看看那个同学,她低下了头。这时我知道无论我用什么语言来安慰都无法抚平孩子那受伤的心灵。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语言,千万不能用语言来挖苦学生。作为老师,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用真诚和全身心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教育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注重艺术,三思而后行。
面对那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老师要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放平心态,
用发现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我们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就像我班的张少强,他的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纪律表现也不是好,但他却有好的一面,教室的桌椅坏了,不用你叫,他马上去修理。所以每次他犯错时,我总是先表扬他的这个优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我们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三篇】
——新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事业本来就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第一,新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实施新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第二,新教育的发展推进过程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过程。新教育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第三,新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第四,新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新教育是一种价值。它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影响着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影响着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首先,新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其次,新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但新教育不满足于每个人的一般的、共同的发展,而是根据人的千差万别自然本性,鼓励并极力创造条件促进个性的发展。第三,新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新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和活动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最后,新教育是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从单一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的转变。
一要树立学生创造信心和勇气。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先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以外,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要营造创新气氛和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才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极力避免给学生造成害怕因素的心理压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及自由的环境。其次,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跨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难然后能自强,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要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创设动手的机会和空间。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汲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一些创造性的任务。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扩展思维,并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
通过读书和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墨守成规、守株待兔、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调整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迎接教育的变革,主动地去适应、参与教育实践,用我们的热情挖掘我们的智慧,去追逐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能和技巧。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四篇】
——《新教育》读后感金堂县转龙镇小学。
黄爽。
至今还不能忘记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的茫然与困惑——新教育!心底安然、毫无知觉,又觉得是上级给我们的一次“理论洗脑”,打心底的把它放在那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不可否认,总有些机会外出学习,也羡慕那些优质小学精致的办学,习得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我们总会给自己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农村小学家长素质不高、硬件设施不到位、信息蔽塞„„于是释然了,把教学质量落后、学生素质提不高都归咎于上述原因,一切都觉得是那么心安理得。
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在去年听钟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把课外阅读巧妙地延伸进课堂,让我不由得惊叹,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也是新教育提倡“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个体现,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看着她班上的孩子们脸上发自肺腑的纯真笑容,我在心里对新教育多了一份向往。后来,钟老师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给全校教师人手发放了一本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让我对这个名词有了真真正正最为“实在”的触碰。在书中,有朱教授对教育那份执着胡流淌,有最平凡的普通教师感人的故事„„夜晚,当一切都沉寂下来,我和“新教育”的亲密接触便由此开始。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是的,一颗的种子的身体里蕴含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它能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能冲破重重阻碍,舒展身姿。而这样的过程,离不开悠悠岁月的成全。于教育而言,更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或饱满,或干瘪,但只要孕育者给予它们足够的养料、水分,细心呵护,辛勤灌溉,岁月一定会见证它们的伟岸身姿。可是,我们的老师似乎缺乏了足够的耐心,总想“拔苗助长”。我们知道挫折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命历程,也明白困难对于学生情感丰实的重要意义,但是实施起来时,确实是“越俎代庖”了。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把自己沉静下来,静静等待,等待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为,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粒种子都应有自己的品格。沉香美酒的悠香一定是经过漫长时间的酝酿,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一定是经过年复一年岁月的洗礼。
对于新教育的其中一个观点——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我是极为赞同的。不可置否,虽然“素质教育、给孩子减负”等口号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但我们显然把它们都抛之脑后了。更多的教师都围绕着“考试分数”这根指挥棒在转。关注面不一样,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显然也不同了。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更别说重视成功体验了。天才毕竟很少,但成功的人却很多,孩子们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发自肺腑的鼓励,或许,我们一个微小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却意义深远。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一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学启蒙老师!把目光从分数聚焦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上,健全人格,才谈得上教育真正的成功!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是的,在新教育里辛勤耕耘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辛勤的耕耘者。他们开博客、建立班级qq群、每天写日志、反思„„点滴生活中,我们曾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一起跌倒,一起成长„„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记录下孩子们成长路上精彩的瞬间。有的东西可以补救,但有些情感体验却无法弥补。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那些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那些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让感动在纸间流淌,让灵感在笔尖倾泻。我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朱教授还颇有心的开办了一个“成功银行”,他说,只要每位教师每天能坚持撰写1000字以上的教学日志,十年以后,包成名师。是的,相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的去记录、学会反思,我们一定会实现最初那纯真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是每一个教育人心中那份最质朴的情怀。相信,经过岁月的洗礼,新教育的种子一定会在金堂这片厚重的土地里悄然生根、茁壮成长!期待新教育的姹紫嫣红的春天!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五篇】
《新教育》第二章从"发展论、行动论、潜力论、个性论"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学理基础,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不敢高呼大口号,只对扎扎实实的教育行动微具发言权,有行动,就有收获。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是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无数事实证明这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记得放寒假期间看过一部电视记录片,讲述了一对父女的感人故事。年近半百的父亲晚年得女,不幸的是孩子患有脑瘫和癫痫。为了女儿,父亲毅然辞去中学历史教师的职务,专心在家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为了让女儿多吃几口饭,每次吃饭时,父亲都会给女儿念唱自编的英文歌谣,孩子边听边大口地吃饭,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身体锻炼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天数次上下楼梯,上上下下之间,父亲口中不停朗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瘦弱的小女儿认识了生命中第一个字"好",父亲喜极而泣。看着女儿粉嫩的小脸和灵动的眼眸,那位父亲略显沧桑的面容让我肃然起敬。虽然脑瘫很难治愈,但在父爱的感召下,在经典文字的熏陶下,小姑娘大脑中受损的细胞也许会被激活,重新焕发活力,她必将成为世间最幸福的天使,因为她拥有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深沉宽广的父爱。
已经记不得这位父亲的名字,但永远难忘的是睿智而慈祥的父亲用行动和坚持创造出的奇迹,这个奇迹让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一句实话,秉承这个理念,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将会收获更多芬芳的果实。
新教育实验所强调的行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行动,旨在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师生共读共写的过程中,在学科共同体的集体行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发挥自己的潜力,彼此交流创造性成果,"思考--行动"循环往复,直至跃入真理之高峰。读书和写作更是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激情,在教育理想的鼓舞下,在经典的推动中,师生付出劳动并收获着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自从认识新教育实验以来,我本人深受感染,与阅读和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半年来,我陆续写下近七10篇短文,人生感悟、教学随笔等,不拘一格,随感而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真正体会到读写的乐趣,那种感觉真的叫"幸福"。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试图将这种幸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幸福,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新教育的行动,很重视师生精神状态的培养,用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感动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位满怀激情,充满爱心的教师影响每一位学生。师生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拥有了可贵的自信,同时拥有了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力量,而最终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们已经行动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铭记在心,无限相信自己与学生的潜力,执着地走在新教育路上。
因为有梦,所以冲动;有了冲动,所以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新教育实验所强调的行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行动,旨在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师生共读共写的过程中,在学科共同体的集体行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发挥自己的潜力,彼此交流创造性成果,"思考--行动"循环往复,直至跃入真理之高峰。读书和写作更是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激情,在教育理想的鼓舞下,在经典的推动中,师生付出劳动并收获着教育的快乐与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理想的教育努力。
最近用心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谈到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的,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而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所受的思想又非常新潮,所以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受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举个例子来说吧,一位同学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够认真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应联合班主任找来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学习有困难,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则可以通过恳谈,鼓励的方法解决;倘若是最后一个原因,那么就可以适当调节作业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这是《中国新教育》给我的启发之一。
《新教育》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要善于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样,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很高,他们把我们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那么他们就会很失望。所以教师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教师还应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们沟通,要和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师还应该要有丰富的学历,经历和阅历,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教育好学生。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可以说是教育上的有心人了,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有心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教育,要不断的。
总结。
教育,并记教育日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创造自己的品牌和旗帜。不断的总结自己教育的经历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居多,唯有胸怀理想,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能振兴,教师不能满足于“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手捧教材,满堂灌输,唯我独尊,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新课改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的队伍中不少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初尝了教科研的甜头。
三、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合作带来双赢,校本教研需要建构以校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型集体,少数教师个人素质虽然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不会有多大出息。1-1=0,只会严重影响工作,伤害彼此,有害无益。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俗言道,同船过渡都是前世所修,与同事处好关系,尊敬领导有助于我们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实现1+1>2的成效。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沔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而且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微笑,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少数教师甚至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爱心,俨然一位“教育警察”,不是肯定成绩、激励学生,而是发现缺点,有意无意地数落学生、挖苦学生,以极端的言语,数十遍乃至数百遍的罚抄对待学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伤害、毁灭性的打击乃至恶劣的悲剧。作为教育超市的服务员,我们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基本人格,从而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关注生命成长。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教师的“霸主”地位依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做引领者、激励者、参与伙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感知体验、交流协作、张扬个性、实践提高、探索发展。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感悟,反思前行,教育科研不可畏,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有效作法。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坚持写教育札记,摄下自己的得意瞬间,记下自己的某一失误,录下自己的困惑,这些就是校本教研很好的素材,是我们提炼案例从事行动研究的源头活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的队伍中不少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初尝了教科研的甜头。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活动是润泽人的一生中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一种“解读”,能推动我们观念的变革:人本主义、多元智能、任务驱动型学习、建构性学习、发展性评价等先进理念,我们唯有学习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是一种“唤醒”,能激起我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整合”,促进我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激发”,能挖掘我们创造的灵感;学习是一种“沟通”,能带动我们彼此的合作。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心境,读书是一种收获,读好书就是与大师对话,品尝精神的大餐,感受心灵的启迪。
《新教育之梦》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气势恢宏,凝聚着朱永新先生一腔教育热血、一份教育诗意、一种教育理想,激励着我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做理想的教师!
今天,我校举办了新教育推进活动。胡校长对我校的新教育做了介绍。王改梅老师和杜慧琳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晨诵和绘本公开课。课后,我校老师积极研讨,探究教法。教研室的领导对晨诵和绘本也给出明确的指示,并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明天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领导的指引下,榜样的带动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教育之路定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我惜书,书亦懂我。我爱书,书亦香我,无需其他,彼此之间的会心一笑,便已是一个静谧而富足的世界。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一种习惯,在读书中幸福生活”新教育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去读书。提到新教育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教育大师-——朱永新。
最初知道朱永新这个名字,是在一次例会上校长提及时的眉飞色舞,从此,我记住了朱永新这个名字。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将《新教育》作为我校教师的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朱永新教授对梦想的痴狂、执着、追求,使我非常钦佩他。朱永新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家也应该具备诗人的品格”我说,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敢做梦、又敢付诸于实践的追梦人。梦想是一种动力,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有梦才会那一点不安分的冲动,有那份无悔的坚守。
朱永新教授的坚守让新教育遍地开花,芬芳四溢,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广大的一线教师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将相同的理想与信念传播开来,坚定地迈向了同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不断接近新教育的明天。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让怀揣梦想,不服输的我们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吧。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六篇】
学校掀起搜查手机的突击行动。全校大会上,分管主任发话:如果学生私带手机没有上交老师保管,一旦搜出,就会被当场砸烂。5月25日晚自习,武汉某高中高二某班,老师搜出3部手机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摔碎。对于这一“严打”行动,学生们大都觉得有点过头。家长们支持严查,但反对摔坏手机。教育专家及法律人士称:这是故意损坏私人财物的行为,应当赔偿。
如今,手机这一类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普及。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手机也同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大街上,“低头族”随处可见。聚会时,“手机成瘾症”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年人尚且难以抵制手机的诱惑,青少年就更是如此。在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有手机。除了和亲人打电话、发短信以外,学生们还普遍使用手机来读小说、玩游戏。有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甚至是偷偷地玩,还有的晚上躲在被子里,玩手机到深夜,而白天却时常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玩物丧志,还会对眼睛、颈部等造成损害。所以,如何有效地管控手机也成了老师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为了管控好手机,很多学校的老师们可谓是煞费苦心。有时候,当苦口婆心的事先劝解达不到效果之后,老师们只能来点“硬的”,要么就告诉家长不要让孩子再把手机带到学校,要么就自己动手先把手机没收然后自己先帮忙保管。然而,武汉某高中的老师们却做得有些过了,搜到学生的手机后直接砸碎,这样的教育方法或许可以在短期内给学生以震慑,但就长期而言效果可能难以维持,因为频繁的搜查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收到了侵犯,所以很容易引发师生冲突事件。如此一来,师生矛盾激化,教育就难以推进。此外,无论是否出于好意,故意毁坏学生手机的确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价值达5000元以上,公安机关就可刑事立案侦查。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砸坏学生手机无异于引火烧身,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还害了自己。
当管控手机成了一个新的教育难题,老师们对此有着太多的无奈与叹息。仅是管控手机这一事就可以让很多老师焦头烂额,无所适从。毕竟,苦口婆心的劝说不一定能起到效果,而稍微暴力一些的行为又不可取,如果听之任之,更是会导致手机泛滥,教学都难以推进。对于玩手机太过的学生,老师或许可以采取学生纪律处分的方式,但是处罚毕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手机依赖症”也无法根治。
管控学生手机,关键还在于学生父母。很多父母对孩子有些溺爱,即便孩子的很多不合理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就拿手机来说,学校里大多都有公用电话,学生使用专用卡片就可以拨打。如果真有需要,也可以给老师借手机打电话。所以,手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其实并不是必需品。所以说,管控学生手机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学生父母。此外,在学生宿舍等区域,如果条件具备,或许可以安装信号屏蔽仪器,让学生的智能手机无用武之地。当然,管控学生手机,老师们也责无旁贷。教育需要春风化雨而不是狂风暴雨。耐心的劝说,用心的关爱,对爱玩手机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者也可以使用一些“半强制”的手段,比如临时代管学生手机,周末交给其带回家,这虽然麻烦了一点,但肯定是能收到失效的。
如何管控好学生的手机问题,考验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也要靠整个社会的支持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才不会是一个教育难题。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七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在变革中。新教育和新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在实践中,我深刻地感悟到了新教育新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本文将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管理的方法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五个方面,阐述我的感悟心得体会。
新教育在教育的目的上更注重个体全面发展。传统教育往往只强调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教育目的只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新教育下更加自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新教育在教育的方式上更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新教育也强调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新教育下更加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出更大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新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权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是听从教师的指示,没有话语权和选择权。而新教育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和决策权,能够参与到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新管理更加注重激励和关爱。传统管理中,往往采用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手段来管理学生,往往忽略了学生情感需求的关怀。而新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教师应该通过激励和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关爱和激励,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新教育和新管理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传统教育和管理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忽略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新教育和新管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新教育和新管理的指导下,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更有机会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新教育新管理的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迫切需要实施的一项改革。通过实践和体验,我深刻感受到新教育新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它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主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地,新教育和新管理也需要教育者和管理者从传统教育和管理的思维中转变,接受新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八篇】
最近我细细品味了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什么是新教育实验?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新教育就是“行教育”,新教育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新教育的六大行动,虽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由于这些行动相对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少的东西,所以显得很迫切,很重要。新教育认为: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新教育重读书,重感悟,重意境,它提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读书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阅读是有多么的重要。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第一个行动便是营造书香校园,那么什么才是书香校园?其实我的理解是“书声琅琅,翰墨飘香。”
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像你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一样,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在我们的学校,每天清晨,孩子们与黎明共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诗歌,领略优美的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或1篇文章;中午,我们要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学校安排20分钟的读书时间,让孩子读他们喜欢的儿童读物;暮醒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写点东西,学生可以写读书记录卡,老师可以向学生家长写一封信或发个短信,甚至写个教育小故事。这些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比较难。但我想坚持下去,那将会是自己人生中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在教室里,我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今天你阅读了吗?”“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等警句时刻提醒着孩子们阅读。这学期,我和孩子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共同地阅读了《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当我看到孩子们手捧新书,酣畅淋漓地阅读时,我顿悟了:新教育之旅的确心走起来很艰难,但是这条路值得我们走下去,我们也一定要走下去。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提到师生共写随笔。包括师生一起来写班级的趣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的情谊,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这就达到了共写的目的。
书中,朱永新老师提到了孔子,的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一个人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两年,就认真教了两年,他认真教了五年,就很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师,而成就这个年轻人的必定就是读书和写作,因为真的就是“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另外,我的学生已经写了三年日记了,我觉得写日记是个好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能力,当然,还可以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
书中提到了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每一天早上常老师的新教育都是用一首诗开始的,有孩子过生日都是用一首诗送给他,而且她把的名字嵌在诗歌里面。每天中午孩子们都会共读《老鼠阿贝漂流记》,9月21号她写了一张便签,其中的默默数言便把爸爸妈妈们也带进了读书的世界。这样一天又一天,五年时间常老师和班里的孩子共读了524本书,有人曾说新教育开100本书太多了,但是对我们常老师这个班级又是太少太少了。如果有人问:新教育到底能不能提高学生成绩?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新教育不能提高成绩早就被抛弃了。常老师五年时间所有的课都是全校第一,她还被评为新教育十佳教师。她说过:“孩子们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我会尽我的全力带他们走想走的路。心平气和不抱怨,我像一个农夫,静静的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农田,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常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榜样,我们也要想她那样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这才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在新教育下,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扎在学生的心坎里,努力让自己“开出一朵生命的花”。为了祖国的花朵有新的教育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触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极力倡导下,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思想》,体味了朱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生活环境“等教育内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
1、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师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
3、朱永新曾说:”我过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类教育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教育怎么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都始终没有变过。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朱老师认为: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将阅读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提升。
学习朱老师《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导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断,愈发增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对我的启发。
1、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朱永新认为: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2、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3、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偶尔翻动过几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寒假前,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在假期中认真研读《新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1篇读后感。迫于形势,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谈教育幸福?何谈学生的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富有“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所以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多的加强物理学史、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总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