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篇1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硕果飘香。***总书记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到河南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并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党员干部要讲好中国故事,践行初心使命,打好三大攻坚战,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以贯之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夜星,在中国故事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总书记久久伫立,仿佛在与红色印记演绎着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红色江山不可变,而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成为中国故事的传唱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践行初心使命,涵养清风正气。
“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总书记在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时,告诫全党同志的“三个不能忘记”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必须要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贯彻主题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忧人民所忧,急群众所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建强战斗堡垒,决战脱贫攻坚。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基层党组织既是上级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力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内在要求。从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到调研考察河南,***总书记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期盼着百姓脱贫致富,奔向幸福小康。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挑起担子,趟出路子,举非常之力,尽非常职责,不忘初心,奋发作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愈久弥香。
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篇2
大会**团常务**郭庚茂、邓凯、夏杰、刘春良、张大卫、蒋笃运、储亚平、王保存、段喜中、张启生主持大会并在**台前排就座。 上午9时,大会**团常务**郭庚茂宣布,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代表938名,出席开幕大会的代表877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正式开幕。 省长谢伏瞻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预期增长8%左右。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十二五”重大成就及“十三五”主要目标。二、工作回顾。三、重点工作。四、建设廉洁高效政府。谢伏瞻说,要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征程中砥砺前行,努力实现“十三五”顺利开局,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更加出彩。 大会书面听取了关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关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河南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 工作回顾 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万元,均为2010年的倍;工业增加值万亿元,是2010年的倍。粮食生产在高基点上实现新跨越,总产量达到1213亿斤,比2010年增加126亿斤。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农业大省地位更加巩固。 重点工作一、加强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二、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厚植发展优势,蓄积发展后劲。五、强化开放带动,增强内外联动发展能力。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创造力。七、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丽河南。八、建设文明河南,提升发展软实力。九、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附注:,为治霾,河南省级将花10亿元。 1月25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省长谢伏瞻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一项重点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丽河南”,措施包括以解决大气和水污染为重点实施有效治理、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系统建设为重点狠抓源头预防、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在讲到“以解决大气和水污染为重点实施有效治理”时,谢伏瞻说,要突出抓好燃煤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控制、扬尘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替代,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和改造不符合要求的发电机组和燃煤锅炉,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实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安排10亿元雾霾治理资金,支持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技术改造等重点工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遏制雾霾天气频发态势,力争郑州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在“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措施中,谢伏瞻说,要健全当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怠政失职。还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治理;推进省级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
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篇3
6月29日至3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这次全会是在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主题鲜明、反响强烈,内容丰富、求真务实,让人强烈感受到省委“与党同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定力、“再上台阶、再谱新篇”的发展定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执行定力。两个《决定》把***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全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对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了战略谋划和部署。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之际,8月21日,市委胜利召开四届六次全会,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是在全市决胜全面小康、推进高质量发展、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全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与时俱进谱新篇,丰富完善和提升了市委“12335”总体部署,更加清晰地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全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定位、发展取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新时代达州所处的历史方位,更加凸显了未来一个时期全市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对指引全市人民在新的时代达州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县政协机关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我心潮澎湃,精神受到极大鼓舞。 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始终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部署,推动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要深刻认识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主动性和自觉性,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要通过学习增强推动全市、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继续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真正把全会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切实做到入脑入心,要把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 二是强化担当,立足本职做好工作。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要围绕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开展好政协议政建言、民主监督工作,积极为县委政府建好言献好策。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坚持“县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作风,认真调研、深刻分析、查找不足,统筹谋划政协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力助推全县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深化改革、依法治县、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利用政协**会、常委会、职工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做到高质量建言、高质量献策、高质量参政议政,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渠县贡献政协力量。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渠县篇章。 三是砥砺奋进,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2018年是渠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之年,各帮扶干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任务的分析研判和决策部署上来,思想更加紧起来,行动更加快起来,工作更加实起来,要做到“县委有号召,全县有行动”,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真正把落实脱贫责任、完成攻坚任务转化为政治自觉、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要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工作,压实责任,把握时间节点,细化工作举措,注重工作实效,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心帮,真扶贫。经常入户了解帮扶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及时掌握贫困户需求,要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核算等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切实提高群众认可度。
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篇4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在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发挥我省“三农”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着力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诸多短板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及农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从总体上看,我国乡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严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电力、通讯、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质量差、标准低,重建设轻管护,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给予大力倾斜支持,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的原则,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订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其次,要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统筹建设好乡村道路、水电、网络、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项目。要把农村饮水安全摆在优先位置,统筹规划农村饮水工程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证饮用水质量;要重点解决农村低电压、“卡脖子”、重过载等用电方面的问题,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和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用电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时,继续推动农村公路向家门口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尽快实现互联网在农村的全覆盖,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质量,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和数字乡村战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力。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城市和工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和农业的环境问题,在思想重视程度、人财物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当前,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还很普遍,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垃圾乱倒乱放、污水横流、厕所脏臭等现象没有根本改观,“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农业生产中,农膜、农药、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污染严重,导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超标。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现象突出。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没有生态宜居的农村,就会失去对人才、产业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农村环境顽症,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保护好农村清新的田园风光、独特的乡土风情,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美丽乡村,让美丽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一是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各类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环保卫生厕所等,奠定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的硬件基础。二是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普遍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速生物农药、绿色饲料推广运用,积极开展畜禽粪便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处理等,全程无死角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防治,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四是加快特色乡村建设,注重文化传承,塑造乡村风貌,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打造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田园,让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目前,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以及来回奔波的农民工,他们多数缺乏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靠体力和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缺少科技含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比较薄弱,存在人员严重不足、视野不宽、年龄老化、本领恐慌等问题,尤其是农技人员数量少,能力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农民更多的是选择到城市打工,不愿回家务农,更加剧了乡村劳动力和人才的匮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实现乡村人才的振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农村人口回流,通过人才流入促进农村发展,并创造条件鼓励越来越多的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让农村的产业、环境、机会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断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城市的科技人员下乡等,鼓励他们到农村去创业,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二要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文化能人等。三要创新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人才到乡村挂职兼职制度,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四要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素质,加强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