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范文实用【优秀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范文实用【优秀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一篇】

1、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3、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党员。大会宣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9月28日,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上述6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6年11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刘少奇做《目前时局的报告》,谈到埃及问题、波兰问题、匈牙利问题及党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应记取的教训。周恩来做《关于1957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控制数字的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总结了经验教训;报告明确提出,1957年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为基本建设做适当的压缩;合理调整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性。陈云做《关于粮食和主要副食品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做总结发言,同意全会所采取的各项方针和措施,并着重谈了经济问题、国际形势问题、整风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向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做斗争。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做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和会议的总结发言,陈云作《关于改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和关于农业增产问题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在会议结束前作了题为《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会议基本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及关于工业、商业、财政的管理体制和关于劳动工资、劳保福利问题的几项规定草案。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五个问题:一是关于整风和反右派斗争问题,肯定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进行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很合适的形式;二是关于农业问题;三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四是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五是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这次会议对1956年党中央所采取的反冒进的若干正确做法再次提出尖锐批评,这实际上是后来发动“大跃进”的开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社会主义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胜利的情况下,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庐山会议。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届八中全会。原定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倾错误。但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1月6日-8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1949年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

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第三阶段。在淮海战役中,敌人投入总兵力达80万人,我军投入总兵力为60万人,歼敌万人,是三大战役中我军参战总兵力唯一少于敌军的一次。至此,蒋介石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援,服务于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平津前线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夺取平津和尔后一个时期内(大约三个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区域的一切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批驳蒋介石的元旦求和文告,提出以彻底消灭反动势力为基础的八项和谈条件。

1月14日-15日。

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以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各兵种联合作战,经29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3万人,解放天津。16日,塘沽守敌从海上逃跑。

中共中央军委进一步作出关于全军组织编制、番号的决定:根据战争的发展,各野战军冠以军区地名已不适合,改为按序数排列,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

蒋介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濒临覆灭情况下,以“因故不能视事”为名宣告“引退”,把总统职务在名义上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代理”。

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城内,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和平解放。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并于1月22日-31日陆续开出城外听候改编。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39000人的伤亡,歼敌52万余人。至此,除太原、大同、新乡、安阳以及有意暂时保存下来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外,华北地区全部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之间有三天间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得到完满实现。在139天的作战中,平均每天歼敌一个正规师,连同地方部队,共歼敌154万人。至此,战争第三年的七个月作战,共歼敌232万人,蒋介石赖以维护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式。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的民主人士李济深、沈均儒、马叙伦、郭沫若、谭平山、章伯钧等35人,由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迎接,自东北抵达北平。26日,中共北平方面负责人举行盛大的欢迎集会。

3月5日-13日。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二中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中全会规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

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陆续离开西柏坡及其附近村庄,于25日全部迁到北平。

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和谈代表(4月1日加派聂荣臻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以毛泽东主席1月14日声明的八项条件为基础,自4月1日起在北平与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4月11日-18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选出了团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冯文彬当选为团中央书记。

经半个月的国共谈判和分别交换意见及与各方磋商,中共代表团提出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中共代表团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以前答复。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除了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外,还要求先达成临时停战协定,就地停战。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20日子夜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一千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全国的反动统治的覆灭。27日至5月6日,第三野战军又在郎溪、广德地区围歼南京、镇江逃敌五个军,并于5月3日占领浙江省会杭州。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从汉口以东的团风、武穴地区南渡长江,武汉守敌弃城南逃,16日、17日,我军相继解放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我军在渡江战役中共歼敌四十三万余人。

华北军区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团攻占山西省会太原,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4月29日,大同守敌接受和平改编,山西省至此全部解放。

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一份声明中宣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外国政府如果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规定了我党的外交基本方针和原则立场。

5月16日-6月17日。

第一野战军进行陕中战役,5月20日解放陕西省会西安,并击退敌军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所部的联合反扑,共歼敌四万余人。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华中局(12月改为中南局),林彪为第一书记。

第二野战军解放江西省会南昌。

第三野战军解放我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

日本投降后即为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基地的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前夕,美军已被迫撤离青岛。

6月15日-19日。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首次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选出了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推选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6月底-8月中旬。

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访苏期间,刘少奇向苏共领导人通报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党的外交政策,新政协会议和中央政府的筹备情况。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空军。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8月26日,经过激烈攻坚作战,人民解放军解放甘肃省会兰州;9月5日,解放青海省会西宁,基本歼灭马步芳集团;9月23日,解放宁夏省会银川,随即歼灭马鸿逵集团。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西南局,邓小平为第一书记。

前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及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率部起义,湖南省会长沙宣告和平解放。

8月12日、14日、18日、28日、30日、9月16日。

新华社就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同中国的关系》白皮书连续发表6篇社论,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侵略本质和它对于中国人民的根深蒂固的仇恨;批评存在于一部分人中间的对于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号召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由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恩来报告三个月来的筹备工作。会议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率部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后,华北全境获得解放。25日、26日,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率新疆省军政人员先后通电起义。新疆省和平解放后,西北地区全部解放。

9月21日-30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毛泽东主持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同日首都北京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并声明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自广州召回外交代表。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与我国建交。

10月13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举行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决议。

人民解放军在湖南衡阳到宝庆(即邵阳)一线,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部四万七千余人。14日,广州解放。

10月19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任命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为政务院副总理,李维汉为政务院秘书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向前为总参谋长,聂荣臻为副总参谋长。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指出:我们的党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为了更好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具体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决定由朱德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1月上旬-12月中旬。

人民解放军将白崇禧集团余部约十七万人歼灭于容县、博白、廉江、钦州地区。11月22日桂林解放,12月4日南宁解放。

11月23日。

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于湖南常德,邓小平任第一书记。

人民解放军在重庆南部的南川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宋希濂五个师和罗广文兵团。30日蒋介石匆忙逃离重庆,当天重庆解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在雅安联名通电起义。云南、西康和平解放。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到12月下旬,国民党胡宗南所部在成都地区被全部消灭。27日,成都解放。

12月16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为保证中央政令的统一和有力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成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五个大行政区,任命高岗为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任命饶漱石、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分别为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2月23日-31日。

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事业的方针,提出“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的发展新教育的方针。全国开始有步骤地、谨慎地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爆发的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驱,很多人参加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炸,标志着新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引起了广泛的深层次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中国首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是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章程。

1922年7月举办的党的两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首次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前后持续了13个月,爆发的罢工斗争达到了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了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家合作。

党的三项决定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民合作的1924年1月国民党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联俄、联合、支援农民的三项政策。国民党大举办,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50运动。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5年5月30日开始的反帝爱国革命大众运动。50运动的爆发,象征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开始了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失误,建立了实施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人始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人发起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依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依据地。

13、井冈山会员。

1928年4月末,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带领红五军主力来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党员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问题,以及在农村打仗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0年11月,中华苏维埃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首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主席。

16、九一八事变了。

又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华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攻击沈阳的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后四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占地。

17、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町(现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两军分别与红一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危险安全的关键。

18.长征精神。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相信正义事业必然会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拯救国家,不怕任何困难的危险,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保护大局,遵守纪律,坚定团结的精神,五是依赖人民群众,依赖人民群众的生死,依赖人民群众同,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本次会议,在极端危急时刻救党,救红军,救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成熟。

20、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由北平学联组织领导的大型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大众运动,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战略。

22、西安事件的变化。

也被称为双十二。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附近临潼关押蒋介石,向全国发出内战停止、一致抗日通电。中共中央重视中华民族利益大局,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在周恩来和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停止共同讨伐、联红抗日等6项约定。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局势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23、卢沟桥事件的变化。

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略战争计划的重大事件。卢沟桥事件标志着日本全面侵略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24、第二次国家合作。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信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了发表国共合作宣言》的第二天,蒋介石发表了对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与蒋介石对话的发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5、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罗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点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6、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埋伏日军,歼灭敌人1000多人,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自主寻找歼灭日军的第一场胜利。

27、《论持久战》。

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了全党智慧写的重要军事理论着作。《论持久战》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支持和战略反击三个阶段,深入阐述党对抗日战争的指导方针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28.大生产运动。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大众生产运动。

29、延安精神。

2002年4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0、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31、百团战争。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袭击作战。这次战斗持续了3个半月,八路军参加部队有105个团体20多万人,共作战1824次,伤害日伪军万多人,俘获敌人万多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战斗。

32.延长安全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于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在全党开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方针是惩罚前氡后,治病救人。

33、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

34、三种做法。

毛泽东在党的七项报告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3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确定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

36、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一起抵达重庆,与国民党当局协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议。

37、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主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对解放区开展大规模攻击。全面的内战爆发了。

3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10日正式发布。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表的第一份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39、辽沈之战。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开始了辽沈之战。这次战斗持续了52天,歼灭了敌人万人。

40、淮海之战。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淮海战役。这次战斗持续了66天,歼灭了万人。

41、平津之战。

1948年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的指导下,开始了平津之战。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解放。这次战斗持续了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

4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会聚焦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43、两个一定。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必要的要求。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傲慢、焦躁的做法,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做法。

44、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协联合纲领》和《中国人民政协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国家定于北平,改名为北京的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45、中共领导的多党协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协作和政协制度的正式建立。

46、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47、新中国颁布的第一条法律。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5月1日颁布实施。

48、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天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开展。到1953年春天,中国大陆除了少数民族地区,还完成了土地改革。

49、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护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越鸭绿江,前往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复苏和民主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0、三反运动。

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反浪、反官僚主义。

运动。

51、“五反”运动。

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早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有明确规定。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

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6、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58、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59、《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这十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60、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1、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

6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3、雷锋精神。

雷锋,1940年出生,湖南省望城县人,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战士。1962年8月15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在题词中对雷锋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4、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1922年出生,山东淄博人,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5月被肝癌夺去生命。1967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社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65、大寨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之后,周恩来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66、大庆精神。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90年,江泽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67、“两弹一星”

新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代表成果。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68、王杰精神。

王杰,1942年出生,山东金乡县人,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战士。1965年7月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王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生前的豪迈誓言:“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69、“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第2758号决议。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

71、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曾经长期尖锐对立的中美两国从此走上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72、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7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在邓小平、胡耀邦等同志的领导和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前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7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代表中央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内容。

7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三年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从而使“双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随之被废除。

77、创建经济特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1980年5月,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开发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7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了科学总结,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79、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80、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适时地把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81、“八六三”计划。

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提出,1987年3月开始正式组织实施。“八六三”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8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3、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8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6、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7、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88、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89、孔繁森精神。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中共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不幸以身殉职。1995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江泽民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

90、“科教兴国”战略。

是中共中央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分析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宏伟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1、香港回归。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

92、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93、抗洪精神。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军民协同作战,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抗洪精神。

94、“三讲”教育。

1998年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95、澳门回归。

1987年1月,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9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97、“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8个方面的要求,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98、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0、“五个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启发工人觉悟,帮助建立工会组织,出版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成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抗日战争时期: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解放战争:

1、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1947年6月底,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2、辽沈战役:1948年9月至11月,歼敌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5万多人,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5、渡江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创造了条件。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五卅运动。

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初步解决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以及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0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任主席。

16、九一八事变。

也称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动的武装进攻沈阳的严重事件。九一八事变后的4个多月内,整个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17、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8、长征精神。

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0、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北平学联组织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22、西安事变。

也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附近的临潼扣留了蒋介石,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23、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策划的一个严重事件。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4、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5、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6、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仗。

27、《论持久战》。

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的1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指导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28、大生产运动。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生产运动。

29、延安精神。

2002年4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0、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31、百团大战。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这次战役持续3个半月,八路军参战部队有105个团20余万人,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万余人,俘敌万余人,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32、延安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3、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4、三大作风。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3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6、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37、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3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10日正式颁布。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39、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发起辽沈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敌万人。

40、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发起淮海战役。这次战役历时66天,歼敌万人。

41、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人民解放军在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发起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次战役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4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43、“两个务必”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二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党的六大事件。这些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中国革命胜利而推进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我在学习和研究这些事件的过程中,深受感动和启迪。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对于这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从党的无产阶级及劳动群众代表代表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壮大的过程。党的早期历史充满着艰辛和坎坷,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斗,这也引导着我们今天的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二段: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940年代,党在做好抗日战争的同时,也思考新中国建设的路线。毛泽东同志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推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引领了党和中国人民在建国和发展道路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毛泽东思想发逐渐展开,成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突破传统与陈规顽固的思想桎梏的重要思想力量。此时,我们需要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思想,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三段: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新时代到来”

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推出了土地革命纲领,在各个地方普遍开展土地改革工作。这个事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韧的态度和雄心壮志,而且它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能力。对此,我认为,新时代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善于分析形势、全面把握大局的视野,具备顽强的坚韧意志和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

第四段: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的胜利”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而奋斗”。代表合计出席657名,代表中大部分为抗战胜利后从各地来的。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央委员会是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执行机关”,确立了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地位。对于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实成果。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肩负起代表群众利益、推动社会变革的使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足的社会而奋斗。

第五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开放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大事件。对于这个历史时刻,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同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也要始终牢记历史胜利,继续进步,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诸如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努力。

总之,党的六大事件不仅仅是党史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更是一种精神和理念的继承,这种真诚、勇气、创新和牺牲,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素质和担当。我们要以史为鉴、不断进取,以推动伟大的中国现代化为目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三篇】

江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摇篮之一,这里诞生了许多光辉的革命历史事件。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幸参观了江西党史大事件陈列馆,深刻感受到了江西党史的伟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下面我将以五段式的方式,向大家分享我在江西党史大事件陈列馆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江西革命老区的呼唤。

江西地处中部苏皖赣边界,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江西地区就成为了党的重要活动基地。党的一大会议、土地革命运动、第四次反围剿、长征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在江西发生,这里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虽然时光已经流转,江西革命老区的历史遗迹仍然在呼唤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革命的伟大事业。

第二段:眼前的重要史迹。

走进江西党史大事件陈列馆,我被眼前的重要史迹所深深吸引。展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照片和文件记录着江西党史的重大事件,让我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事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比如,党的一大会址的再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展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纪实等,都让我对革命先辈们的意志和毅力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感慨。

第三段:接触先辈的情感交融。

在陈列馆里,我仿佛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心灵交流,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特别是在党的一大会址的场景再现中,我感到了那种艰苦卓绝、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每一位革命先辈都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党员的标杆,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责任重于泰山。

第四段:反思革命和建设的关系。

从江西党史大事件中,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和建设的密不可分。革命是为了建设,建设是革命的目的。而建设又需要革命的精神来支撑和推动。江西革命老区的革命遗产,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现实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的江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员,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发扬革命精神,为江西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江西党史大事件陈列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秉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牢记党的初心和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同时,我们还要将党史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参观江西党史大事件陈列馆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我将继续努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四篇】

绥德党史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一事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以及团结和坚持的力量。在未来的革命斗争中,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保持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首先,绥德党史大事件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这次事件中,党的领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党的正确领导,使得绥德革命取得了胜利。“无党无纪,百废待兴”,党的领导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事业的正确方向,确保我们的革命目标不会偏移,不会出现混乱和动荡。因此,作为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

其次,绥德党史大事件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和坚持的力量。在这次事件中,党员们面临艰苦的环境和严重的压力,但他们通过团结一心,坚持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团结和坚持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在今后的革命事业中,我们要向绥德党员们学习,始终保持团结,始终坚持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再次,绥德党史大事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次事件中,一群平凡的党员,在困难和艰险的环境中,勇敢地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历史。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信念,勇往直前,努力改造自己,就能够创造奇迹。每个人都有潜力,只有发挥出这种潜力,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

最后,绥德党史大事件让我懂得了忠诚和奉献的重要性。在这次事件中,党员们表现出了高尚的忠诚和无私的奉献。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只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幸福。忠诚和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基本品质,我们要始终保持忠诚的信仰,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只有保持忠诚和奉献,才能真正为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综上所述,绥德党史大事件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通过学习和研究这次事件,我们既要认识到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又要明白团结和坚持的力量,更要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也要培养忠诚和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五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临近,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更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党史中的重大事件,每一件事件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对于党史中一些重大事件的心得体会。

二段:1927年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起了南昌起义,这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的雏形。党的领导人员始终瞄准着革命成功的核心要素,最终在长征途中完成了全力组建红军并斗争胜利的伟业。

三段:1935年遵义会议。

1935年,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由中央苏区转移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中,由于党的领导层之间在战略方面的分歧,给党和红军的前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遵义会议召开后,毛泽东发表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重要讲话,为全党树立了正确的路线思想,从而令党和红军在长征中得以生存,并最终战胜了敌人。

四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结果,更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不再是外国列强的附庸。但是,成立以后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如何正确地管理国家建设和发展是人民朝相信党的正确领导,需要持续的努力,以实际行动印证着党的正确路线,而不是口号化的讲述。

结尾段:总结。

总之,党史中的这些重大事件,不仅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的某个阶段,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正如毛泽东所说:“你们中间有的人,是站在革命的立场观察历史,有的人,则要站在反革命的立场去观察历史,其实这是完全两样的东西。”回顾党史中的历史事件,我们要以正确的观念来看待这些事情,学习其中的经验教训,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最终,要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引领中国迈向更加繁荣富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六篇】

党的历史是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间形成的光荣传统和凝聚力量的重要源泉。近期,党史大事件不断涌现,党的发展历程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事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党的历史,更加坚定地跟随党的脚步。

第二段:从“七一勋章”看党的红色基因传承。

近期,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荣誉称号,向多位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个人授予这一荣誉。在这些先进个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看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他们深入群众,敢于担当,为国家和人民勇于奉献。这些先进个人的事迹感染和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和信心。

第三段:从“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看历史好坏与我们自身的关系。

近期,全国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这些教育和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们党的历史,了解了我们党的奋斗史和党的红色基因。我们通过学习和了解历史,认识到历史好坏与我们自身的关系,认识到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段:从“信仰向前一步,共商峥嵘岁月”主题宣讲看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近期,全国开展了“信仰向前一步,共商峥嵘岁月”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这些宣讲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是一个人奋斗的根基和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和战胜困难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紧扣主题,从宣讲中借鉴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信仰素质和担当意识,用实际行动证明共产党人“共产党员就是要使命在肩,终身不懈。”

第五段:结语。

党史大事件教育我们真理和信仰,带领我们共铸辉煌业绩。我们应该从事件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党的奋斗史和红色基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而不懈奋斗。让我们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跟党走,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前进之路。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七篇】

一、开篇引言:

党史件大事件承载着党的奋斗历程,是一部刻苦奋斗、英勇斗争的历史宝库。回顾党史件大事件,可以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弘扬党的伟大事业。本文将以五个不同角度出发,结合我个人的体会,探究党史件大事件的深层意义与启示。

二、抗日战争胜利:

党史件大事件中,抗日战争胜利是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后正确决策,指挥全国人民团结抵抗日军的进攻,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凸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这一事件中,我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党的核心在艰难的战争时期,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善于总结经验、修正错误,积极争取国内各领域力量的支持,从而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党的核心是实现全党团结的中流砥柱,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遵循党的核心领导。

三、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建立: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迎来历史性胜利的重大事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土地改革为目标,并提出了十分重要、正确的口号:“全党团结起来,拿起武器,以武力夺取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坚强的组织力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稳步推进解放战争,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建立。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斗争,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全党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只有党内外高度团结,才能领导全国人民有效地开展革命斗争,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伟大贡献。

四、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史件大事件中,改革开放被视为中国发展的转折点。党在解放战争胜利后,把握住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勇敢地开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事件中,我体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信仰,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在实践中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如此,党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五、结语:

党史件大事件中的每个历史节点,都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前行的见证。回顾党史件大事件,我们不仅要感受到党的伟大领导力和党的历史功绩,更要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只有真正理解党史件大事件的深层意义,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让我们以党的伟大精神为榜样,继续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奋斗!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八篇】

党史是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党史、践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将以党史中的一些大事件为切入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五四运动——接受洋务运动的挑战。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社会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第一次高潮。五四运动的爆发给了革命党人以极大的启示,中国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我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直接挑战了旧文化的权威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第二段:抗日战争——众志成城。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历史性斗争,也是党和人民军队在严峻考验中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历程。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抗日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密切合作,为保卫祖国、解放民族创造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业绩。通过学习党史,我深深体会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丰厚爱国情怀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华民族与日寇抗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历史事件。

第三段:土地革命战争——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土地革命战争是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一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之路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坚持斗争的伟大实践,充分彰显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学习党史,我发现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它深入了解中国农民群众的生活困境,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党的领导作用和党的先进性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段: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复兴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新时代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经济复兴的新起点。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通过学习党史,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向更加开放和发展的方向迈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党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中国党和人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复杂多样。通过学习党史,我认识到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历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总结:通过学习党史大事件,我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党史、践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珍惜党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九篇】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党的历史书写的伟大实践,深感光荣和责任重大。胶州党史事件是我所参与的一次重要活动,通过这次事件的经历,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也深刻体会到了党史对我们的教育和启示。

第二段:事件回顾(约300字)。

胶州党史事件发生在我所工作的地方,主要内容是对当地党的历史进行整理、整顿和宣传。活动开始前,我们经过大量调研和采集相关资料,拜访了许多老党员,听取他们亲身参与的故事。在整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遗失的珍贵档案,并通过整修保护起来。活动的最后一部分是宣传,我们组织了一次盛大的党员大会,并将党的历史悬挂在党建公告栏上,向全体党员展示。

第三段:收获与体会(约400字)。

通过胶州党史事件,我深刻认识到党史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党史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可以教育我们正确认识过去,指导我们把握现在,引领我们走向未来。在整理和整修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宣传过程中,我们深感党史的力量,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们的事迹和精神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四段:反思与展望(约300字)。

在整个胶州党史事件中,我们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党史整理工作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支持,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一方面,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也需要创新和改进,使党史的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广大党员和群众接受。未来,我们应持续加强党史的研究和整理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党的光辉历程。

第五段:结语(约200字)。

通过参与胶州党史事件,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党的历史是我们奋斗的源泉和动力,通过了解党史,我们可以更好地坚持党的理想和宗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每一位党员都积极参与到党史的整理和学习中来,用党史的力量凝聚起我们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党史重大事件心得体会【第十篇】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应时刻铭记党史的重要意义。党史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通过研究党史大事件,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党的使命,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本文将以五个党史大事件为线索,探讨我个人对这些事件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秋收起义。

1927年秋,中国革命遭受失败和内外敌人的严重打击,这一时期被形容为“白色恐怖”。而秋收起义的爆发,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标志着农民起义在中国革命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这个事件中,我深刻体会到农民群众的力量和农民战争的具体方式。同时,我也意识到党的领导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党要紧密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取得根本的胜利。

第三段: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历程。遭受失败的红军在敌人的追击下转战四川、云南等地,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延安,保卫住了革命的火种。红军长征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战士的顽强毅力以及对党的忠诚。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红军能够坚持不懈地前行,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这是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党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他们自己。这种坚定的信仰与忠诚是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第四段: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伟大斗争。党领导中国人民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着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正面较量。这一事件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党的领导力量。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正确的抗战方针,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团结全国人民抗击外敌。这一事件也让我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敌人。

第五段: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到对外开放的巨大转变。我从这一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党的领导是关键。只有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福祉。同时,改革开放也让我深刻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勇气,在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时,党能够善于总结经验,作出正确的政策。

结尾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研究党史大事件,我深刻领会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党的使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从秋收起义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都给予了正确的指导和领导,从而不断实现伟大的历史性飞跃。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党的使命,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同时,我也会通过宣传党史,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党的历史,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9 1558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