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一篇】
为加强老师职业抱负和职业道德建设,解决我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扬老师立德树人、以身作则的作用,全面提高训练质量,推动学校进展目标的实现。学校自今年9月起深化开展了以“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为主题训练,通过参与动员学习,提高熟悉;对比检查,民主评议。使我对开展这次活动,对老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熟悉。现将个人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喜爱训练事业是为师之根。
“百年大计,训练为本。”老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盼望。对我们自己而言,或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珍贵的青春,还将连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训练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乐观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或许,和社会上的所谓“金领”、“白领”相比,我们的工资不够多;或许,和政府官员、经理老板相比,我们的地位也不够高。但教书是我们安家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同学的精神世界里连续我们的生命,欢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同学是为师之魂。
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跟班作业,严爱结合,恩威并施,从心灵深处训练同学,的确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训练有了新的特点,爱同学有了更深的内涵。我们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假想中醒悟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观赏、公正公正、敬重同学,成为同学的伙伴,成为同学的伴侣,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杨林柯精辟地论述:“训练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才智、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同学学会独立思索、独立推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顽强的人。”一个好老师,会让同学一生受益。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养是为师之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学高为师。俗话也说,要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都在强调,作为老师要有丰富的学问,过硬的素养。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1、让读书丰富自己。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自认不够格。我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己,但的确还很不够。多读书是有效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学问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力量,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作业始终是我最麻烦的工作,随着积累的增多,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高屋建瓴时,肯定也能让同学有更深刻的熟悉,或许我们的人格魅力会成为同学人生旅途的明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训练科技事业的全国模范老师侯伯宇,在被病魔熬煎的晚年,仍手不释卷,指导同学,即使卧床之际,自己已不能看书,就让同学读给他听,敦促同学连续完成手头的学业。他把科学讨论当作最大乐趣,把攀登科学高峰当作最大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一代学问分子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毅力。我们向侯伯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
2、让学习让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学问,还需要肯定的心理学、训练学学问和因材施教的本事。老师就是一个一般人,并不是圣人。我们都盼望自己的同学是最优秀的,从领导到家长也都要求我们把同学管理得最好、教得最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们总有恨铁不成钢的不平衡心理,在训练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没有急躁、方法简洁,甚至违反训练教学原则出口伤人、出手打人。要平衡我们这种心理,就要时时告诫自己,要允许同学犯错!试想想,同学在学问上不犯错,他们岂不是可做你的老师。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同学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熟悉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同学着想,把为同学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同学在训练中不但端正了自己,还学到了宽容和理解。因学问受益的人不简单遗忘老师,因得到做人道理并行轨迹的人永久感谢老师。时代在进展,同学在变化,老阅历、老方法也会遇到新问题,不适应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精通教学业务,这样,更新观念,变训练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授人以渔,引导同学全面进展。
3、让熬炼强健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为训练事业多作贡献,还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要坚持熬炼,乐观响应“每天熬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
四、个人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经过这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深地。
体会。
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在含义,也更加糊涂的熟悉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身要求高度不够。平常对自身根据一名合格老师的标准要求的多,根据一名优秀老师,甚至模范老师的标准要求的少,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懒散思想。
(二)理论。
学习。
深度不够。课堂标准,只停留在同学接受上,对教材、专业钻研不够,以致使所学专业趋于荒废的危急。
复始的备课,上课,或者就是永久也干不完的行政工作,从事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偶而写一些教研论文,也是评职称所需,没能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
师德,不是简洁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学问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育,需要训练,更需要的是——每位老师的自我修养!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高尚的师德,和万千同仁一起撑起训练的蓝天!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二篇】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学与科研如同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激发科研的灵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些就是来自备课、上课、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才能适应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也是教师科研动力激发的过程,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几年参与我课题研究的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也多受此影响。
“用爱点燃爱”。爱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用爱点燃爱,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许多学生一开始有着“所学非所爱”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转专业。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教师的现身说法来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年下来,历史教师的感觉是树立学生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付出真爱,用爱点燃爱,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育积极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文化,多途径为学生考研、就业服务,就会让学生明白专业没好坏,关键在于你能否学好。逐年好起来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就是教师付出真爱,最终赢得了学生的真爱的说明。在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享受到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生命价值实现的欢乐。爱是彼此成全,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着更加美好的职业。好老师是学出来的,好老师是做出来的,好教师是通过好学生成就的,好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而努力。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三篇】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中,带给孩子。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聪明、活泼,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成长,汲取崭新的事物和知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女儿今年七岁,刚上二年级。有一次,先生问女儿:“凡凡,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当时我也在场,我对这个谜底充满了期待。只见女儿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转,以极快的语速和轻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刹那,我懵了!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时间比较自由灵活,经常在电脑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觉得坐在电脑前炒股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进而把它选作自己将来理想的职业。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紧接着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增减与调整。争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戏、不网聊,不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这样一来,我的空余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我开始尝试做些各种各样的小点心。现在,绝大多数中式点心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自夸一下啊,手艺还不错,呵呵。最近,我还学会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孩子也很喜欢观看我制作点心的过程,有时还一起帮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创意,我们彼此都开心,吃起来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见,平时,我们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在看着,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非常感谢学校、老师能提供这个机会,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和探讨教育孩子这个对我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和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分析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幼儿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将为孩子今后更好地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现在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在对孩子教育这件事上,“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我们只能够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摸索和研究,总结几年来对孩子的教育,尽管不够全面,但我非常愿意和老师以及其他家长一起来探讨,希望能够借此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每位家长都殷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培养和教育,能创造一个优秀的孩子,却往往忽视了孩子有自己成长的道路,在现今面临的就学、就业、生活的压力下,家长一味的把忧虑和负担灌输给孩子,以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恐惧心理,结果适得其反,我们所坚持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和引导,配合兴趣取向,在完成最基本的文化学习情况下,自由支配课外学习和阅读。加强鼓励、赞许和鞭策,并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自觉自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绪,有的放矢的引导孩子加强不足方面的训练。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只有在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的'浇灌下,子女身心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但爱要把我一个度,过度的爱就变成了溺爱,溺爱是无原则的、过分的爱。如在物质生活上,可以尽量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但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能处处迁就,应讲道理说清楚。在溺爱型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逐渐养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每个家长,都会细心地去照顾自己的宝贝,比如像正常的日常生活料理,这些应该早些让孩子去体验,去学会。现在大多数家庭都由老人带孩子,老人往往是一无巨细,从穿衣到吃饭,基本全包,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也会摧残和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剥夺了孩子坚定信心通往超前的机会以及锻炼孩子排除万难的坚强意志的机会。要学会让孩子自己亲所为,有所为,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一定会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为自己的经历而感到骄傲。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四篇】
教育的本质是启迪人的思想,培养人的品质,帮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立心立德树人的理念,就是要在教育中注重学生内在世界的建设,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领悟到了教育立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教育立心。
教育立心,就是让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个人良好素质。我认为,教育立心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次,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最后,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我调节的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第三段:教育立德。
教育立德,就是要在学生内心深处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价值观引导,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注重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立德树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直、守信、勇敢等品质;最后,注重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道德理念,锤炼品德。
第四段:教育树人。
教育树人,是教育立心立德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树人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知识的培养,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能力和知识储备,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他们掌握方法和技能,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具备足够的思维能力;最后,注重实践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增强个人素质。
第五段:结语。
教育立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探索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教育立心立德树人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勤勉耕耘,共创美好未来。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五篇】
学得简单,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一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状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透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职责,塑造为人师表的不错形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就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能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非常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就应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身,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忙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主角,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位置,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热爱学生,建立不错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不错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职责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身的爱,不错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能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以前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保密。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身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不错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不错的师德形象。
四、廉洁从教,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代替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资料,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不错社会风气的构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群众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持续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不错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用自身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故然,作为一名教育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潜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身应有贡献!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六篇】
党的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树人就是要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求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明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以下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人,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驱使,他的人生发展就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人或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或是唯利是图、狭隘自私,最终只能是精神空虚、人格低下,为社会所不齿。我们国家是用共同理想来凝聚人心的。如果全社会没有一个共同理想,就会像一盘散沙。
(二)、做人修养教育。
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学生就会片面发展。按照片面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有一种概括,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目标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一个人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一切成功,做人成功;一切失败,做人失败。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谋生手段训练、专业知识学习、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完成一件事。今天危害人类持续生存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工具理性不发达造成的,根源都是价值理性问题,价值理性已经影响到人类整体生存。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品德教育,对优秀人才的评价看以下指标:品行、动机、潜能、理解力、知识、经验。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把品行置于首位。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五句话简要概括:没有品行光有动机很危险,没有动机光有潜能是无能,没有潜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没有理解力光有知识毫无意义,没有知识光有经验变得非常盲目。
(三)、民族精神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知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缘性、本土性、全球性为基础的。从血缘角度看,更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懂得感恩。从本土性角度看,要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本民族优秀文化。从全球性角度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欣赏者、沟通者。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根系,是我们民族的“大树”,任何时代精神、外来精神都要嫁接在这棵“大树”上才能成活。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需要强化国家意识,加强国家观念、国家安全、国家自强教育;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加强民族历史革命传统、人文传统教育;加强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等教育。
(四)、社会责任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简单讲,责任是主体自我的一般规定,职业角色的基本表征,社会认同的主要依据,价值实现的集中体现。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什么是责任感?责任感是对责任的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是否优秀、能否成功的标志。责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强调的都是同一个词——责任。面对国家,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尽忠之心;面对长辈,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孝顺之心;面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进取之心。作为大学生,必须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叫负责任。有责任感才会有远大理想抱负。人的每一项潜能都因为有了责任感的驱动,才变得强大。当代大学生应当担当社会责任,要做到平凡之中有伟大的追求,平静之中有强烈的责任感。
(五)、现代公民教育。
教育的首要责任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现代公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包括对世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以使受教育者成长为现代合格公民。现代公民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团队合作价值观念、诚信受益价值观念;现代公民素质包括:对社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国家具有责任感,对他人富有爱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准则。因此,德育工作要强调抓好基本的公民道德修养,使每位公民学会承担责任,讲诚实信用,懂感恩报恩,善于团结合作。要成为好的接班人,首先要成为好的建设者,要成为好的建设者,首先要成为好的公民。
总而言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责任与追求,而不仅仅做一个教书匠。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七篇】
近年来,立德树人筑梦教育在中国的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个人的教育经历和参与其中的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价值。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提倡学生在明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教学内容的转变是关键。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立德树人筑梦教育通过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从小就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学习,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实用,培养出了更为全面的人才。
其次,教师的角色转变是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主要扮演着知识传授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而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教师则更加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伙伴。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这种角色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
第三,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于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和排名为衡量标准,追求分数和名次的高低。而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也相应地从定性到定量进行转变。学校引入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项目评价等方式,更加细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情况。这种方式的转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
最后,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是立德树人筑梦教育成功的关键。在立德树人筑梦教育中,学校将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学校也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邀请社会资源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使学校因为服务社会而变得更有价值。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筑梦教育在中国的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立德树人筑梦教育的推进将励志成为中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值得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
教育从业者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第八篇】
我是一年级3班闫家齐的妈妈,通过公开课学习,我觉得:
1、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每天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对自己负责。写完作业开始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
2、严格要求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将爱和严格统一起来,培养良好的性格。
3、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关注力、意志力、自制力。
4、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宽容大气、待人和气,做到心中有他人。
转载自
培养孩子的过程很漫长,但是父母要合理引导孩子,父母如朋友般坦诚帮助、指导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爱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爱,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明: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假如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此刻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养表此刻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激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要害是如何激励,以什么方式激励,在什么时候激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晰。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激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激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激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激励。到最后,可能你的激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激励。认为严肃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操纵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假如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假如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连我们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其乐真是无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