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哲学探讨人生意义,揭示存在与思维的关系,促使人反思自我与世界的联系,是否能找到真正的智慧与内心的平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哲学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哲学心得体会 篇1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哲学的三个层次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无他,教育规律使然。
比如教育学生上车让座,学生会思考: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师导入哲学的思想:每个人都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别人会让座给你。如果从哲学角度解释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做就会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现在,还能想到将来。
下一个要点就水到渠成了。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很多时候教师不知不觉的在给学生们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人生的智慧,它归结为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抉择。
书的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
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
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人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不过,理性思考有时候是很困难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也经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说吧!”到最后干脆不想,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
看书到这里,我想,这不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我想学习哲学,应该学会用哲学性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开这些迷雾。
哲学心得体会 篇2
近日有机会拜读稻盛君的“六项精进”,深有感触,京瓷等公司作为经营成功的企业、稻盛君作为京瓷的创立人,感谢他能够分享管理好企业经营的重要经验。
作为公司的普通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及“六项精进”的内容,深感如下: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企业经营和普通员工工作是一个道理,我们工作就必须要努力,不努力、不勤奋是干不好工作的。要有危机感,不努力工作、不付出高于别人的努力是要被淘汰的,要努力使自己喜欢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使工作有创新、有发展。所以只有付出的比别人多,那么得到的总会比别人多的,我深信“付出总有回报”。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六项精进的第二项是:“要谦虚、不要骄傲”,如果努力工作是一种工作、经营态度的话,那么谦虚就是一种方式,只有谦虚才能从别人身上、别的企业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只有有谦虚的态度别人才愿意将好的东西传授于你,否则有一点成绩就傲慢,对于企业是不会发展的,对于个人是没有进步的。中国不是有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同样谦虚也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资质。
三、要每天反省
领导以前也说过,可以在睡前想想今天的工作情况及明天的工作打算,现在六项精进中也提到了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反省可以总结不足,弥补不足,有计划明天的工作才可以有条不紊、进展的顺利、不漏项。当然精进中的反省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就是要每天反省自己的灵魂、心志,杜绝傲慢、自我、贪婪、邪恶,要做到良心的真我、磨练心志、提高心性。
四、活着,要感谢
这项精进告诉我们要对一切都要学会说感谢、要抱着感谢的态度去做好每件事,不要牢骚满腹,也就是领导以前所说过的要抱着感恩的心去工作,时刻以感恩的心去做任何事。
五、善行、思利他
我所理解的这条精进含义是是要多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在工作中要懂得帮助他人,同时也能在他人身上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这也是说的一种团队的精神,一个团队就要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壮大。当然有时帮助也不能盲目的帮助,精进中也提到了不能只凭感情、同情就慷慨解囊而使他人误入歧途或越陷越深。做朋友要负责任。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过去的失败,反省之后就坚决把它忘掉,将精力投进新的工作。这一项说的很好,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怎样使自己克服不如意的心态、调整好工作状态很重要,不能抱着感性的心情去工作,不能因为以前不理想的工作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工作,否则只会使自己折磨、困扰自己,对下一步的工作很不利,而是要对过去的事进行深刻的反省,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运用理性来思考问题,迅速地将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动中去,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六项精进对我的工作提了个醒,通过学习六项精进会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教育了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比如经营家庭、谦虚、学会感恩、多做善事、多多反思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等。
以上是本人学习六项精进的心得体会,希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尽量做好,提高自己的各项指标。
哲学心得体会 篇3
全书以雅俗共赏、幽默诙谐、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精辟敏捷的创新思维深深的吸引了我。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从初中就开始接触哲学理论的学习,虽然也知道哲学的重要意义,但是总感觉枯燥乏味,离现实生活遥远,因此造成学而不用,学了没用的现象。然而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却第一次真正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仅从他阐述学习哲学的巨大作用就能体会到这本书的独特魅力。他在书中这样总结道:“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读完这本书,我有两点体会:
一、任何工作都有轻重缓急之分。
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并把它做好,你的工作才会变得井井有条,卓有成效。凡取得卓越成绩的员工,办事的效率都非常高。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至关重要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主次之分,如果不分主次地平均使力,在时间上就是一种浪费。所以,在关键部位,在主要工作上,我们要用全部精力,将其做到最好。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要集中精力于紧急的要务,就要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如果不断地被一些次要事务所干扰,那么就会阻碍你向目标前进的脚步。
二、善于把哲学上的方法论转化
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的又一鲜明特色。李瑞环同志多次谈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回忆说:“1965年从工人转为干部,从一个工厂的总支书记到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成员,中间多次转换工作岗位,有时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变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适应、很快熟悉,并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都是哲学帮了我的忙。”他的体会是,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在一次会议上,他还总结了做好领导工作的三句话,就是: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研究工作。从李瑞环同志的在成长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在他手里运用得非常自如、自然,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位。比如,讲总结经验。
他认为,总结经验的整个过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总结经验要应用理论,学习理论要结合总结经验。并强调总结经验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有材料,第二要有武器,第三要有加工的本事。他把唯物论、辩证法和主观能动性运用于总结经验,用活了,用神了。在李瑞环同志的工作实践中,占主导的是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成就了李瑞环同志,成就了他所从事的事业。我从中也更加感悟到一个真理:“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哲学心得体会 篇4
这是一本需要理论基础的书。虽然当时我向我的老师请教想找一些入门的哲学书籍来学习,他推荐了我这本。但这是有前提的,因为学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哲学的基本理论。如果没有基础,这本书中的很多说法你会无法理解,例如辩证法、方法论、世界观等等,读之无益。
这是一本需要工作经验的书。学哲学重点是用哲学,学用哲学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有些经验说法你无法产生联想和共鸣,那将无助于思考,读起来会事倍功半。不论你工作时间长短,只要有了一定的工作思考,带着问题和疑惑去读会帮助你解答诸多问题。特别是教会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总结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当然从本书中还可以明确的看出具备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李瑞环同志长时间在建筑(领导)岗位工作,使他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经过提练升华产生了很多指导其它领域的工作。如果没有就会无法深入群众一线了解问题,掌握一手材料,在提炼升华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也就不符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脱离实际的重要范畴。
这是一本提醒不断学习的书。从作者翔实的事例和引经据典的积累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既注重在工作中走出去发现收集一手资料,也善于钻进去学习各方面文化知识。既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明丰富知识体系。既注重从现在工作中积累直接经验,也善于在历史的进程中提炼间接经验化用之。既注重本专业工作深入研究,也善于涉猎其他专业知识。这是本书从侧面或者说从全局上给我们年轻人的一个重要启示,要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要善于自己钻研、向他人请教,要善于在历史中学、在现在工作中学,要善于学习中国的、吸收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是勤于思考,带着问题学,敢吃苦、愿吃苦、能吃苦,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场合的讲话稿、文章的观点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也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也是需要在全局上去把握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这是一本给有一定理论基础、有一定工作经验、有提升能力想法的年轻人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是一本可以在具体章节的局部和整书全局都可以学习提高的书籍。是一本既有可以直接拿来主义使用的具体方法,也有需要自己进一步提炼升华适应自己工作、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方法的书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认真阅读学习。
哲学心得体会 篇5
刚进入公司那时候,我接触的稻盛哲学书籍除了《活法》就是《稻盛和夫的实学》。总经办通过分享会进行书籍分享,除了《活法》给我的就是《稻盛和夫的实学》。
拿到书的时候看看目录我就没勇气看下去,我觉得好深奥,很抵触,觉得离我好远。通过总部学习沙龙的轮流诵读,我才知道原来这本书并不是像一开始那样觉得无法理解。整本书通过稻盛先生在经营过程中归纳总结的会计七原则,即:1、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 2、贯彻一一对应原则; 3、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 4、贯彻完美主义; 5、双重确认的原则; 6、提高核算效益; 7、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稻盛先生通过不同的示例进行一一阐述,直达问题的本质。
书籍看上去跟会计学有关,实则不然。他所说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容易被忽略。每一个部门都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事项不论大小都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及审核审批流程,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行政工作较繁杂,常会涉及办公用品、礼品及相关的物品物资的购买、领用及发放。在发放前我们通过OA智能化办公系统来进行审批,发放时再通过账本或其他台账来尽量做到一一对应,方便后期个人费用的核算及相关查询。
书中说稻盛先生在审阅资料时,不知道为什么,有不对劲的地方都会扑入他的眼帘。只有认真审核,提供相关资料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完美主义,产生精进心。工作是一场修行,工作的时候不能因为它仅仅是工作,每天机械性的重复,每一件事我们都需要尽量追求完美,每个细节都要尽可能做到最好。真正实现完美主义当然很困难,但具备追求完美主义的态度,就能减少错误。这样,自己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才能提高工作水平和准确度。
稻盛哲学的内容都是互通的,很多内容适用于各个部门,通过学习这本书籍,对照稻盛老先生归结出来的7原则,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工作中不够完善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更加完善,工作效率更加显著,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哲学心得体会 篇6
最近学习了丰田工作法第一章“丰田最重要的工作哲学”,深受启发。“每个人都是领导”、“每个人都带着领导的自觉进行工作”……,这是丰田的员工们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和思维准则。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很少有员工将自己看成是领导,工作没有主动性,包括我自己,得过且过的思想比较严重。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带着“自己是领导”的自觉来对待工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站在上司的上司立场上思考问题,就会知道上司为什么会给你安排这样的工作,上司存在怎样的问题意识。如果你能够时刻意识到“科长的话会做出怎样的判断”“部长的话会有怎样的烦恼”之类的问题,那么你做出的工作一定会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的确如此,人常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你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了。而我现在有时还是站在“科长”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看到的只有现场的设备运行情况,就看不到整个生产系统的潜在缺陷和职责不明等问题。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思考领导为什么要安排我做这样的工作?如果我是领导我会想到这一点吗?
“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才能产生价值?”我一直在反思这样的问题。不管做任何工作都应该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会减少好多盲目的工作,避免很多无用功,节约出大把的时间,干真正能创造价值的工作。
在“多才多艺的人”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是的,就拿我现在工作来说,如果我掌握了机、电、炉三大专业的专业知识,不管运行中发现什么问题,我自己就会很快的做出判断,拿出处理意见,而自己不动,就只能等着别人慢慢的分析、查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努力做个多才多艺的人。
“前工序是神,后工序是客”读完这一节感悟很深。的确如此,前面的工序没有做好,你后面工序做得再好也是残次品。干工作也是一样,前面的基础没打好,你后面的工作做得再好可能在短时间内看着还可以,但时间一长存在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所以干工作还得扎扎实实地干,不能投机取巧,这样才能使自己所干的工作卓有成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亲眼确认“现地、现物”会使判断出现失误。比如说,有一段时间就有人说化学供水不足了,再不处理就会出事。当我们到现场一看并不是这样,当时因3#机组检修,矿井水给脱硫供水启只了一台100t/h的'泵,而3#机组启动后负荷增加,还是那台泵运行,没有在增加启80t/h的泵,导致供水不足,后来调整后,补水充足,机组运行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运行人员提出什么问题,都必须到现场亲眼看看,了解实际情况后,再进行有效地处理。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改善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才和使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公司前一阵子,因为大家都不去发现问题,开早调会一问都说没事,导致在4月份连续出现6次非计划停机。5月份后加强早调会提出问题,并按时解决问题,加强设备维护,从5月份到现在再没有出现一次非计划停机。
总的来说,《丰田工作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好书,它会指引我们如何去学习、去工作。
哲学心得体会 篇7
生活与哲学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讲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分为两个部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二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第二讲的是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中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很少的,但一开始就涉及到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专有的哲学名词,按正常的讲解学生是听不懂的,一旦学生听不懂,对哲学的学习兴趣就会丧失,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这一节课的安排上思考了很多。
首 先,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说起的,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观,那么整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世界进行分类?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标准将世界分个类。学生有的说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有的说可以分成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的说可以分为地球和地球以外的星球,还有的说可以分为人和动物,等等。我继续发问:是否可以分为我们的思想(认识、观念、意识等)的东西和人的思想以外的东西?学生说:能,那么这两类有什么特点?学生不知道,继续启发他们:存在于我们脑中的东西是不是具有主观性或者叫随意性?你想怎么样就是什么样,你的观念可以是多变的,如在你写小说的时候可以写成是意识流的,在你拍电影的时候可以拍成蒙太奇的,你可以把一个人想象得十分美好,也可以把一个人想象得十分糟糕。但在我们思想以外的东西就不是我们能随意改变的,比如我们的讲台,我们无论如何用脑袋想它走,它也不会走,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随我们的思想而变化。这些东西我们称为存在或者叫物质。
这样,通过对世界的分类,将两个非常抽象的名词: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让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以后讲物质和意识的概念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讲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时候,我也举了很多事例。首先问学生你认为物质在先还是意识在先?有的学生说是意识在先,有的学生说是物质在先,我让他们举例说明,学生却难举例,说明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生活的经验,我举例说:比如我们平时吃的红烧肉,是物质还是意识?学生说是物质,那么我们是先想吃红烧肉,还是先有红烧肉?有的学生说是先有红烧肉然后才想吃,有的学生说是先想到要吃红烧肉,然后才去做红烧肉,最后吃到口。我说,如果认为红烧肉在先我们就说他是唯物主义者,如果说是想吃红烧肉在先我们叫他是唯心主义者。这里的唯物就是认为物质在先,唯心就是认为意识在先。这样的讲解也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概念让学生理解了。虽然没有讲我们要树立唯物主义的观念,反对唯心主义的观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确实存在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我们在起始课上没有必要让他们分清哪一种哲学是正确的,哪一种哲学是错误的。如果再讲一下有的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有的是正确的,一方面是这一节课的任务无法完成,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更加糊涂。
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只举了几个事例就行了,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内容并不难。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不难,只要结合实际就可以让学生听懂并掌握了。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理解教材,用浅显的道理讲深刻的内容,基本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节内容的基本体系结构,又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既考虑到教学的基础性,又考虑到哲学思维的深刻性,上完课后,自我感觉还是很好的。
哲学心得体会 篇8
在这个落叶纷飞的秋天,我的精神又一次受到了洗礼。上周去市政府大厅听了周国平老师的讲座,才发现为什么有好多人会不快乐。的确,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但如何去呵护它却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幸福是什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让他们感到快乐。听起来并不是很虚幻的东西,人的一生无非就是有两个追求,事业和情感家庭。做到了这两者的平衡也就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达到了平衡,这时的人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人生的两大快乐是生命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人一定要健康裁谈得上精神的追求。我认为人是大自然赋予的,因此就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有闲暇在自然中享受生命。周国平老师说“永远要把金钱作为一种手段。”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一种给予,不是占有;是长久的,不是短暂的;并且是专一的。"花心男女的专一爱情"是人本性的两种趋向的体现。我很想知道一个问题的完美答案:爱与被爱哪个更重要?当你面对两个人分别是这两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如何抉择?或许在我的内心,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选择其一但在以后达不到二者的平衡,这会事痛苦的隐患,只能接受。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确实让不少人无奈,亲情式的爱情或许能将这些人解救出来。"当把一个异性称为恋人时,是你的爱情在呼唤;当把一个异性称为亲人时,是你的全部身心在呼唤。"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不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容易造成对对方的不尊重。这就要求两人"亲密有间",给彼此自己的空间,要珍惜,要宽容。在这方面我没有更深的体会,不过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话或许会对我有所启迪吧!
一个人的一生,当你老了的时候能说出"我这一生很幸福"这句话,那就是成功的。或许每个人心中"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幸福的时候是快乐的。我希望我的幸福就是"感受此刻"。
哲学心得体会 篇9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其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有特殊的规律值得探寻的,重要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掌握和应用具体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现在和预知未来的武器”。共产党人所从事的活动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自发的行动,它从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自觉的活动。这一自觉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强大并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根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它给党以可能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来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来预见事变的进程,来不仅知道事实在目前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而且知道事变在将来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我们今天强调理论学习,就是要通过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我们获得这种了解事物并把握未来的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迈入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门的必经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他从来没有把理论当作纯粹的理论来研究,而是为了改造世界的活动来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针对着、配合着一定的现实任务,都是为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它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是对理论的具体把握。要通过读书学习,把理论书籍里学取的基本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重视把握现实规律
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研究。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种事物现象都有它自身的必然规律,我们必须依据它们自身的这些规律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并不在于从书本上学习了多少,而在于能否了解把握自己所要改造的周围环境的规律。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质。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给共产党人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的可能,就在于它是要掌握而且能够掌握一切环境中事变的具体规律,就在于能使我们依据这些规律来预见事变的过程。
要掌握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一切个别结论和原理,必须注意到这些结论和原理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把这些结论、原理和它所产生的环境条件联系起来研究。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怎样依据自己环境的实际情况获得自己的理论结论和原理。我们要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学习他们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实质。
要进一步全面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要努力找出实际情况中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否则,“正确的立场和方法”仍只能是主观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要在不断的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存在的。如果一时一刻停止了实际应用,那仍然是唯心的空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使我们学习掌握的理论当中包含丰富的现实环境和历史规律知识,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离开具体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实践的一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实践,服务于实践,而且以一定的实践的立场为立场的。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是为着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建立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成立是紧紧地依赖于实际的,它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必须以理论原则为指南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离开实际的“理论”学习也许在有些人眼里是在掌握“理论”,但决不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能离开对自己岗位工作的具体考虑,不能单从词句和字面上来学习、研究,以为首先要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粹精神”,然后才考虑工作问题,这样学到的东西实际上没有脱离抽象“理论”的窠臼,与真正、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天壤之别。
应“有的放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实际问题之“的”,这是对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形象比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来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今天,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今天的实际相结合,依据今天的情况而具体化,这是学习的成功之道。
真正的理论必定伴随着可以实行的办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学习理论最鲜明地表现为,当我们学习每提出一个问题时,必定恰当地估计着事实的条件,同时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办法正确与否。办法错误,也证明我们对这理论的学习了解也并不周到。即使掌握了这一理论也一定是在抽象原则上掌握了“理论”,并没有对理论获得最正确最完全的了解。
应用理论也是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它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固定而且不能固定在一个地点,它是发展着和完善着的”。应用理论是掌握理论的内在要求。根据不同的条件,应用马克思主义于实际进而掌握一些新的原理和论点,把握新的规律知识,在研究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四、必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搞对思想方法。陈云同志讲:“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的思想行动是与一定的世界观相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地处理工作,能够依据环境的变化随时正确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任务,那么即使我们没有研究过哲学,但事实上我们的思想里已经有了某些辩证法世界观的因素。这种世界观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在理论的研究中锻炼出来的,因此它的内容常常混杂着各种因素。单纯对于实际问题的关心不能保证思想方法基础正确,也就不能保证见解正确,容易受到不正确的思想影响。辩证唯物主义是和实践最一致的哲学,研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核心。
正确地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就能正确地了解工作。辩证唯物主义是一切事物的普遍法则,是研究一切事物的一般方法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引导,能够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加一贯的正确性和深刻性。能够正确地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对工作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空“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与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不研究哲学,不能不经过哲学的研究有意识地锻炼我们正确的世界观。只有我们的世界观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我们在研究事物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正确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社会必然的前途,并按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情况,规定出不同的工作步骤和战略策略,随时给我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提供具体灵活的指导。
五、要努力精通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要把读书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当我们拿着书本读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回想到自己工作中的一切经验,以这些经验充实理论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活的理论是在我们的工作经验当中。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能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统一,既是实践的需要,更是理论学习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真理,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从这一点来讲,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和我们的工作经验的增加并进的,这样不断学习研究哲学所得到的结果才确实才深刻。
要进一步研究事物本身的内容。“哲学最大的意义是确定原则、指引方向、启迪思路。”辩证法不是使事物千篇1律的印板模型,不是固定了的公式,而是我们研究活的事实时的线索和引导。在我们研究现实问题的时候,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出一个大体上应该走的原则方向,使我们的研究能够准确有效。在此前提下,要依据这大的方向线索去仔细分析事物本身的内容,把遇到的现实事务的本身作具体的考察。先把书本上所学到的暂放在次要的地位,集中全力于现实的材料上面,了解“实事”的全部内容。
要分析“实事”的各个方面。在把握全部事实的基础上,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引导下,分析事实材料的各方面,并把握这一切方面的联系,把握辩证唯物主义法则的具体表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把大大小小的材料都搜罗无遗,分析它的各种形态,探究这些形态的内部关联,这一工作完成了以后,能够把现实的发展运动适当地表现出来”。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掌握,是要在客观的具体研究之后才能适当地表现出来的。这也就是“求是”的过程。要从事物本身去找出它自己的具体的辩证法。从这一角度来讲,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就是辩证法。
要努力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正确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必须努力研习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并把它具体表现于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特别是唯物史观是分不开的。离开辩证唯物主义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离开整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会有真正完全的辩证唯物主义。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不可能精通一切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尽可能地使我们所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具体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也就是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认识上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今天,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强调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曾指出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历史证明,结合工作实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
哲学心得体会 篇10
一、学好哲学,终身受用。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我才下决心学习哲学的。四年来,坚持不懈地学哲学用哲学,天天都有新进步。特别是对各方面充满信心,有多大的困难,都相信自己能够克服。
二、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这也是我一定要学好哲学的根源。谁不想做个明白人呢,谁想浑浑噩噩一辈子呢?同时,见到有的人都害怕哲学,心里十分惋惜。哲学实际上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三、办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也是我四年来办什么事都充满信心的根源。因此办成了许多自己想办的事。比如网购,开博客,写作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情感和人际关系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等。
四、抓住特点,发挥优势。这是我近年来,各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一个钥匙。比如和他人交往,帮助和启发他人明确自己特点,发挥优势,不断成长。对于自己,充分发挥乡镇公务员优势,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认真加强自身修养。对于老城,多做促进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业优势等特点,为着力打造特色老城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五、总结经验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以前见了总结经验就怕。做了那么多事,还要做这些无用功干什么?这是我四年前一直的想法。这四年来,我总结经验都上瘾了,几乎只要有节点,就兴奋。因为这是一个提高认识,增长才干的机会。谁不想?
六、离开了总结经验,把书读好用好是很难的。离开了总结经验,还不如不读。“读书有风险,入门需谨慎”。
七、有现成的经验不借鉴,自己在那里憋,那是蠢人。这是我坚持问题导向,真心向他人和书本学习的根源。事事都从头学起,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必要。
哲学心得体会 篇11
近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学哲学用哲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亲和力。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
矛盾现象中分清主次、抓住根本,在变幻莫测的事物发展中把握方向,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找到解决的基本方法。李瑞环同志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学习“两论”(《实践论》、《矛盾论》)是哲学入门的一个有效途径。真正学懂了“两论”,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学习理论要联系实际,联系经历过的实际,结合历史的经验来学,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重要方式。他提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学;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一方面强调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强调刻苦认真的读书。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努力读懂弄通。李瑞环同志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各级干部工作要艰苦,思想更要艰苦。他说:“付出辛苦,不仅仅是胳膊腿勤,很重要一条是思想必须艰苦。事实上,思想的艰苦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才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应该既能深入下去,又能坐得住,看东西,听意见,想问题,憋主意。”这些话一针见血,很有针对性。现在,有些干部面临事情很多,天天忙忙碌碌,屁股坐不住,如果自己不自觉挤时间学习,不经常翻翻书,就会变成事务主义者。脑子不补充营养,就会被掏空。他还要求干部“要力争把文字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一致起来,不然,就将是会写的不会办事,会办事的不会写。”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认真学习哲学,要学习哲学原理,注重学用结合,把重点放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解决实践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学哲学用哲学的态度。在学哲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用结合,时时用哲学原理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存在的矛盾,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哲学的一般原理来解决矛盾,而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成结论。
哲学能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人要正直,李瑞环同志说:“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领导面前是奴才,干起工作来是庸才,一切活动为了升官发财,一旦掌权就搞独裁。必须防止这种人投机上来。”《学哲学用哲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阐述,到处体现了和的思想,提倡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不要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要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依理待人。
哲学心得体会 篇12
近期读了几本哲学方面的书籍,很有一些感触。简单捋了捋思绪,形成以下几点思考:(1)当今社会,人们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了,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人们越发感到浮躁、空虚和焦虑。(2)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加上世事变迁,人们的信仰色彩、理想色彩越来越淡,人们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大众化了。(3)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课题,前提要弄明白什么是和谐社会,然后积极努力参与其中,倾其所学,尽其所能,扮好角色。
以上是题外话,今天重点想讲的是:关于哲学方面的几点心得,准确地说是关于九位哲人九句名言的心得。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如果你没钱买一盏灯和灯油,如果你除了午夜到鸡鸣这段时间,再没有别的时间可供支配,那么,你就必须学习哲学。”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呢?人活一世,可以不当官,可以没有钱,但一定爱学习、会学习,并能学以致用。而学哲学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让你掌握学习的方法、途径和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我们遵循着这位著名诗人的劝导,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一句至理名言,单凭这一句话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在他之前的哲学家,更多地是关注自然界,主要阐述的是自然的本源问题。而普罗泰戈拉第一次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着重指出,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这一点让我们倍感亲切。大家知道,东西方的人们在价值观念上是有差异的,有时很难调和,但是在普罗泰戈拉这里、在两种文化的源头方面,我们找到了惊人的相似。“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儒家一贯倡导的人本观念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把这句话说完整,应该是这样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存在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对此我的理解是:
(1)在世上万物当中,人是最高级的。现在我们已有共识,关于生命的进化走过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植物、从植物到微生物和动物、从微生物和动物到人的过程。从这个过程看,毫无疑问人是最高级的生命形式。对此,莎士比亚用最优美的词汇进行了赞叹:“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啊!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高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人是世上万物的表率。既然人是最高级的生命形式,当然也就是世上万物的主载,理应当好万物的表率。但是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太往前了不说,仅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人们在追求幸福的实践中,除了成绩之外又犯下了多少失误。对环境的日趋恶化、对物种的日益减少、对人类种群的日渐失控,我们应负哪些责任?有多少时候,我们还不如一棵草、一株树、一条鱼、一头牛做得更好。究竟人类是万物的表率,还是万物是人类的老师?我们应当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3)人在神上还是神下?当然,在普罗泰戈拉的生存时代,上帝还没有出现。但是众多的神灵是存在的,这从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希腊神话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时,并没有谈到人与神的关系。现在我更愿意相信,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当然也就是神的尺度。如果普罗泰戈拉真是这样想的,我愿意把对他的崇敬再加一分。
由此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延伸一下,并得出一个结论——干部是群众的尺度。当然我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干部应当好群众的表率。既不能等同于群众,更不能落后于群众。考察一个领导干部的实绩,应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
二、“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尽管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分水岭,在他之前的哲学统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我看过一本名为《圣哲四传》的书,里面主要讲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的生平和事迹。这里姑且不论把这四位哲人放在一起写传是否合适,但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到苏格拉底在作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苏格拉底一生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思想犀利。他早年曾跟父亲学过手艺,曾三次实际参加战争;他教授学生没有固定的学堂,不收取任何报酬;他的学生无数,穷人,富人都有,就连“三十儹主”的头目克里提阿斯也是他的弟子。苏格拉底最震撼人心的举动是他临终前的言行。“三十儹主”统治结束后,民主派重新掌权。有人控告他克里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论毒害青年,因此被铺入狱。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判决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但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反而借此机会发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克里托,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奉献一只公鸡。”这是当时希腊人的习俗,疾病痊愈以后要向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献祭。对苏格拉底来说,他不是死亡了,而是大病痊愈了。他不是正在进入死亡,而是在进入生命、一种更加丰富更加全新的生命状态。这种大义凌然、视死如归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让我们越发敬佩这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400年后,耶稣是这样做的;20__年后,布鲁诺是这样做的;2300年后,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也是这样做的。
今天我强调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重点想说一下关于求知的态度。苏格拉底能成就如此的哲学高度,跟自己谦逊的态度大有关系。如果说苏格拉底一无所知,我看当时就没有可以称得上是有学问的人了。这种风格和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十分相近,都是谦虚不得了。孔子入太庙每问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言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反过来再看一下我们目前的干部队伍,有多少人是真正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又有多少人不仅不懂,而且经常趾高气昂地教训内行!这样的干部,迟早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哲学心得体会 篇13
久未提笔,这些年来总是为生活而奔波,忙工作,忙家庭,书也看得少了。恰逢单位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推荐图书一本《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作者是稻盛和夫。本是随手翻翻,不觉中却被书中内容吸引,两天下来竟也看完。好书总是会给人收获的,粗读下来有了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还望勉励。
本书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京瓷企业的创始人。正如书中所说稻盛和夫的成功在于如何经营“哲学”。他所说的“哲学”指的是什么呢?通过他所著的《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这本书我们便能从中找到答案。这也正是马云、张瑞敏等知名企业家鼎力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就像人具备人格一样,企业也有企业的品格”是京瓷的管理哲学。稻盛和夫创建京瓷之初也并不知道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企业。既然不知道如何去经营管理,那么索性就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在经营过程中他渐渐的发现企业的发展就如同人在成长一样,需要自己独立的品格。好的品格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也同样影响每个企业人对生活及工作的态度。
企业从创建到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要想做强做大,首先,要有规范。明确的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完善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程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企业将成为一片散沙;没有规范,企业将不会走的更长远。其次,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一点很重要。企业的发展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人没有灵魂一样,僵硬的躯体不能够带给我们足够的欢乐。第三,管理者的品格。好的品格好的风貌带给周边的同事是积极乐观和向上,给下级职员起到表率榜样的作用。
“作为人,何谓正确”是书中“哲学”核心。作为管理者及经营者,需要做到勤于思考,及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作出的每一项决定是否正确,也能够了解到员工的心里动向及想法,知其所想,便能因材管理,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作为诸多的现代企业,大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最直接的目标,而忽略了“正确做人”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企业形象,这样的方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异于是饮鸩止渴。书中告诉我们,京瓷企业获得成功正是依靠“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来开展经营的。
“人生方程式”是稻盛和夫领悟的又一哲学。他总结为: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思维方式影响工作的好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热爱工作是每一位员工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工作热情不高涨,混日子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有突出表现的,这样的人想要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工作结果的好坏。积极向上、性格开朗、诚实、正直、感恩等都是正面的思维方式;态度消极、否定、傲慢、懒惰、贪心、爱发牢骚等是负面的思维方式。好的思维方式影响对工作的态度,会提高工作效率,会获得更多的收获;而坏的思维方式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工作质量,出错几率增大,而这种负面影响还会在企业中传播,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企业的一员,应该做到“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远大目标和理想要想实现,必须脚踏实地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这样才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在企业中工作,还要”钻研创新”。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了解新的知识,不断的丰富自己,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个企业发展的好与坏,不是管理者和经营者单方面做好就可以的,同样也需要每一位员工的付出和配合。好的管理者应关爱员工,了解员工需求,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员工也应该积极响应,严于律己,替企业着想,发扬主人翁精神。用最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共创辉煌!
哲学心得体会 篇14
我们在党校学习的第一阶段,收看了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收看了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所做的“学习引言”,聆听了孙广灼教授所做的“如何搞好党校学习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单元教学说明”的报告,认真学习了中央党校教授杨春贵等讲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课程。
通过课程讲解、自学原著和理论研讨,我们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一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深入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
每个学员都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党性锻炼计划”,重点阅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路德维希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在学习和阅读中紧密联系实际,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从马列主义思想中探究真谛。正如习所说的:“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我们的学习与思考既要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分析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教训,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改革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也要潜心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发展形成过程。这也就能够正确理解“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这个问题了。
第一单元的学习,为我们深刻理解我党当代的理论建设成果作了历史背景回顾,并使我们在这些重要理论之间建立逻辑联系。通过学习,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都是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哲学心得体会 篇15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__年9月出版的。作者李瑞环同志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央政治局、全国政协主席。全书共分上、下两册,55万3千字,选自作者自1981年至20__年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讲话的摘编。共分十个专题:一、从客观实际出发;二、坚持实践的观点;三、重视总结经验;四、掌握辩证分析方法;五、注意研究特殊性;六、坚持发展的观点;七、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八、坚持群众观点;九、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这本书反映了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市主政和在中央分管宣传思想、统战、民族宗教、政协工作23年间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真实面貌。书中谈到的正是我们亲自经历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事情。因此,读起来,犹如重温历史,倍感亲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这本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亲和力。这本书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学哲学用哲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与中国哲学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生动的语言完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三是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情感,即哲学应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用、为人民所享。四是在解决重大思想问题、理论问题、现实问题过程中学哲学、用哲学的一个典型。五是体现了李瑞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信仰。六是一部思想、观点、文风、语言清新明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代作品。
哲学心得体会 篇16
下午去独墅湖校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旁听了著名哲学家刘大椿教授的讲座。刘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终身教授,今天他所讲的题目是“科学技术哲学反思中的思想攻防”。
我并非科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平时也很少关注这方面的书,过去所了解的仅是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的证伪学说而已。听到这个题目其实并不知道老先生到底要讲些什么,但是,我去听讲座前有着一个困惑:即是什么是科学?对于以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法学而言,其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呢?如果说法律以规范性研究为目的,追求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自恰和圆满,或许也可以将法学视为法律科学。但是,作为科学的法学而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法学如果仅仅作为一门科学,那么就意味着法律以客观、普遍为追求,是不是会忽视规范本身的伦理性和正当性呢?二战以来,人们对于法律科学的反思正是针对科学本身不具有伦理意义来展开的,将法律视为科学,也就意味着将法律规则客观化,仅仅将法学研究视作是规则体系内部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规则之上的价值评判,其导致的结果也许就是“恶法亦法”的教条。这个问题可能涉及了对科学本身的评价,科学应不应该具备伦理评价功能?不具备伦理评价功能的科学是不是也会作恶?比如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可能使人类具备了克隆人类自己的能力,这种科学是否符合伦理,如果说科学就是科学,不去思考伦理的话,这种技术是不是会作恶?法律科学也是一样,如果法律科学仅仅关注法律规则的效力和内在的逻辑而不去考虑法律本身的良善与否,那么即便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样的社会能否称为法治社会呢?
正是基于这些疑问我决定非得去听听这位哲学家的讲座不可,一是近距离和一位哲学家接触一下以亲身感受哲学的睿智,二是听听一听有关科学哲学的思想或许会对我的问题能够有所启发。
听过讲座之后,确实感到收获颇丰,一是确实领略了哲学家的风范,老先生不论是报告还是回答问题都是那么温文尔雅,那么谦逊。先生的话也很有启发,先生曾说:“思想上的极端给人以启发,但行动中的极端肯定会导致失误甚至灾难。”这句话我也曾经思考过,在思想史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片面甚至偏激的思想,比如中国道家与法家的对立,一者厌恶权力企图消解权力,一者重视权力以各种手段强化君主的权力,这两种思想都曾为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当然,两种思想都很难转化为行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暴秦的产生,道家思想虽然消解权力而崇尚自由,但却无法给中国带来保障自由的制度构建。二是对于科学的特征和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提问时一位苏大哲学系的老师曾经概括科学哲学思想史上对科学的拥护与批评的思想说这些思想,无论批评还是拥护科学,都从不同侧面阐述和深化了对科学的认识,拥护者以自己的思想从正面描述了科学的概念和特点、本质,而反对者却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什么不是科学以及科学的局限。最给我们启迪的是老先生做学问的态度,老先生自己坦言为什么自己在今天大谈科学的重要和意义而并不愿意去过多的批评科学,是因为我们的现实问题,我们在现实中不重视科学的事情太多了,甚至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将一种思想视为科学就永远不能批判不能质疑,这本身就是反科学的。科学的本质就在于科学是可错的,科学在不断承认错误中进步。这种现实关怀是我们做学问的出发点,这点我在讲座中深受鼓舞。
但是,也有遗憾,首先,作为一位哲学家,老先生今天只是叙述了科学哲学思想史上针对科学本身合理性问题的思想争鸣,老先生并没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个人哲学思想,老先生自己对于科学的合理性问题的看法似乎比较中庸,是属于其自己概括的对“科学的审度”一派的,也就是即肯定科学的合理性也看到科学本身的问题和局限。正如老先生自己所说,片面而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然而中庸的态度就很难给人以触动。另外,自己之前的问题,对于科学的伦理评价的问题以及法学应不应作为科学的问题依然没有能够得到启发,自己对于科学哲学不了解也不敢提问发言。
哲学心得体会 篇17
我是想借《哲学与人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十七岁进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一个山沟里待了十来年,恢复高考时考回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然后留所工作,一直到现在,可以说这一辈子全搭在哲学上了。哲学是我的专业,学术我也搞,比如研究尼采,但是今天我要讲的不是作为学术的哲学。我觉得哲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如果当年我没有上哲学系,后来没有从事这个专业,我也是离不了哲学的,我要讲的是这个在我的人生中真正起作用的哲学。
我这个人其实是一个特别想不开的人,从小就比较多愁善感,有很多困惑,对人生的很多问题想不通。比如说,很小的时候,我知道了人必有一死,我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老想死的问题,既然必有一死,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想不通的问题,我就使劲去想,自己开导自己,同时也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作为自己思考的参考,努力要把这些问题想明白。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谈心,后来我就发现,这个和自己谈心的过程其实就是哲学,它在我的生活中起的作用特别大。有时候我会把和自己谈心的收获写成文章,你们看我的作品,大量的是写自己的感悟,实际上就是把和自己谈心的收获告诉大家,这样就成了和读者谈心了。很多读者喜欢我的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这个人不是在当老师,不是去教育别人,你有问题我来给你解决,这个我做不到。我是在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一个人不能骗自己,没有解决假装解决了,这不可能。开导自己一定是要把自己说通,这个过程我把它写下来,和我有同样问题的人看了就会感到比较亲切,比较对路子。我做讲座其实也是这样,我这个人不会讲演,慷慨激昂,出口成章,我都不会,我只会用谈心的方式来讲,也就是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东西而已。
从历史上看,其实哲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谈心,最早的哲学家,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不开课也不写书,从事哲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和青年人谈心。你看孔子,他并没有在教室里给大家上课,他就是和一些年轻人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然后他的一些学生把他的言论回忆一下,记录下来,就编成了《论语》这本书。西方也是这样,苏格拉底也是从来不开课的,他就是在雅典的街头跟一些年轻人聊天,后来他的学生里有一个叫柏拉图的,就把他和别人聊天的经过记了下来,加进了自己的许多发挥,写了很多书。柏拉图的著作基本上是用对话的形式写的,主角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晚年还办学园授课,但苏格拉底自己既没有开过课也没有写过书。
所以,从源头上看,哲学就是谈心。一个人要和别人谈心,首先必须先和自己谈心。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格外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哲学首先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活动。其实我们平时总是在和自己谈着什么的,不过大家想一想就可以发现,我们主要是在谈事,某件事怎么做啊,和某个人的关系怎么处理啊,谈心的时候就非常少。和别人谈话也一样,大量的是谈事,很少谈心。这样的生活状态基本上是非哲学的。一个人什么时候养成了和自己谈心的习惯,就可以说他已经有了一种哲学的生活状态。
所以我说哲学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经常和自己谈谈心。谈心不是谈事,要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我们平时往往陷在事里面,哲学要你跳出事来想人生的大问题、大道理,尽量想明白,这样心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哲学就是要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结,活得更明白也更超脱。
下一篇:工地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