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实用【最新5篇】
大学生下乡实践增强了对农村生活的理解,提升了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实践能力,促进了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4年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实用【最新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第一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收获很多,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但我认为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起到重大作用,我坚信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希望同龄人们珍惜青春,用无限的青春创造无限的美丽。
“通过做事和与周围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样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获!”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支赴共青城实践服务队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来这里就应当克服一切困难,这才能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更能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忙碌的七天“三下乡”的实践活动,觉得只是刹那间的转瞬而逝心中真有些不舍。在这七天里总有辛酸与欢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当地领导和村民们的热情的款代和欢迎。我们队伍也搞了一系列宣传等方面的活动。给予当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做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一以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此次三下乡队伍有2位老师,十几名学生。大家既明确分工,又必须紧密协作,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够在这样的一支营队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同时也给我不小的压力。总体上说,我认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说活动开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每位同学都多少知道了些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社交主动权,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每位同学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切身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参加三下乡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我们这个团队非常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天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在下乡的七天时间里,我们做了许多,走访、座谈、参观学习、交流体悟。这短短七天的实践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却是坎坷前行。这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语言不通,难以交流。在问卷调查时我傻眼了,农户表现出的热情让我们很开心,但他们无法使用普通话与我们交流让我们的交谈甚是艰难,复杂的方言着实让人难以理解,集合归队的时候我们只做了全队最少的2份问卷,与另外两个小组差距很大,让我们小组两人心里始终不是滋味。不过的失落并没有挫败我们对实践的热情,通过总结我们怎么与村民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之后的活动开展和调查的继续进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出真知,古人诚不欺我也。只有亲身参与经历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收获,不断完善自身。真正意义上的锻炼自我,以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他人。
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共青城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一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更是当地人的勤劳、豪爽、热情的生活作风,在告别了当地的父老乡亲们,我们又将背上行囊,返回学校,走入一个新学期的开始。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第二篇】
孔子说“教学相长”,可以说,既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这次利用暑期到x州三下乡,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准老师给那里的农村学生带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备课与上课。几千年前有个哲人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代也有人说“成功倾向于有准备的大脑”,我想,这确实是不无道理的。以前作为一名学生听课,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课堂上,自己的总体感觉是许多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但是没有想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老师也是很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的。
一趟三下乡之行,当自己作为一名准教师踏上讲台,我明显地感到了自己备课的不足,这不足来自于备课时间的不充分,也来自于本身知识储备的不充实。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水平,这才利于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点说起来似乎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了解学生的心理。
我一直在想,怎么老师在上了一节课或几节课后基本上能够摸清学生的基本性格呢?三下乡以来,通过跟队友交流经验和去听他们上课,我发现,学生普遍反映上的好的课,老师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都很巧妙,而老师本人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而老师则在课堂对学生的问答中对于他们的水平和性格有所了解。这又印证了教学设计和备课内容等方面课前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了解学生,但怎么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则又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
有种看法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两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朋友般的。三下乡跟同学们十天的相处,我觉得师生之间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确实能够建立友好的情谊。学生们可爱、好学,同时支教队友间也会彼此交流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相应作出改变,比如增加第二课堂的课时(如音乐欣赏课、心理测试课等等),努力使上课的内容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我们给学生们带去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学生也对我们的热情给予了回报,积极配合我们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也愿意跟我们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他们的合作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十天虽然短暂,但彼此都付出了真诚和热情。
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沟通感情十分重要,这也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是我发现由于老师的宽容和友好,有些同学会过于随便了,比如随便翻老师办公桌抽屉里的东西。其实他们未必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他们觉得反正跟老师们那么熟了翻翻桌子也没有关系。仗着跟个别老师聊得来,课上睡觉、课下找老师聊天的也有个别同学。我记得在大学上课时教师教育学老师说过,老师永远不可能跟学生平等,因为老师要有威严,不然镇不住学生。我想,老师所说的“镇”不一定就表示专制,可以镇压,但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才能在思想行为上对学生起到必要的约束,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记得聊天时有学生说他们都很喜欢我们,喜欢我们教唱歌、搞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等课堂和活动,这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他们平时学校正常上课都没有的。我想,很多老师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介都会感到欣慰。
这趟三下乡之行,我们下乡的队友都认真热情付出了,尽可能把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们呈现,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展望;我们无法预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经历过了,意义就不一样了。
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第三篇】
7月4日,是一个让我难忘的日子,也是我第一次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暑期社会实践带队老师的日子。我和我们联队的学生们怀着满腔的激情,坐车前往抚州宜黄堂阴古镇的路上,为期十天的三下乡的序幕在我们满怀期待和好奇的情况下拉开了。为了不给当地的政府造成不便,我们仅仅只让当地给我们安排了一所老中学,尽管住宿条件简陋,我们依然很感激在这样的地方能够安排我们这么大的联队进行三下乡服务。
此次三下乡任务繁重,因此到了古镇以后,我们立即安顿下来后,便马不停蹄的按照计划开展所有的工作。尽管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可是我们仍然坚持着,因为我们希望,在这里的每一天,可以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到当地的百姓。棠阴古镇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人口众多,素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但是这里居民生活条件却比较艰苦,众多青年外出务工,留在镇上的多是老人和妇孺,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这些儿童暑期的安全和教育都存在严重问题,也针对棠阴古镇的特点,我们前期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符合当地发展情况需要的七项任务:
1.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2.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特色文化辅导活动;。
3.开展义务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
4.关爱留守儿童,守护青春梦想;。
5.追寻历史踪迹,深入棠阴镇古建筑群实践调研;。
6.“多一份防范,少一份危险”送“安全”下乡;。
7、记录最美瞬间,温暖你我心灵。
我们努力着、坚持着、早已忘记那烈日炎炎下的高温和那被晒红的有点发痛的肌肤,接下来的每天都是感动乃至泪水。
感动之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特色文化辅导活动我们联队的队员涉及多个专业的学生,为了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我们的文化辅导课要求队员一定要紧密结合自己专业的特色,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分多个班开展特色辅导课程,并根据课堂情况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内容,由于这些队员们也从未正式上过讲台,为了让每节课都生动有趣,每天晚上这些小小老师都要讨论白天的上课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经常加班加点的备课到深夜,早已经忘记耳边嗡嗡作响的蚊虫和早上起来连自己都惊讶的身上的“红包”。看到队员们这么辛苦却流露出的微笑和在这实践中建立的深厚友谊,我感觉到我们的学生成长了,明白了有书读的幸福和理解了父母的艰辛和老师的苦心。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成长了,更加明白一个老师身上的重任和应该有的无私的精神。
感动之义务家电维修——相比暑期特色文化辅导班的室内教学,更加辛苦的还有我们义务家电维修的队员们,家电维修是一个要求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技术活,同时对维修地点的一些特殊要求,我们不仅需要有电,还需要有人流量,因此尽管烈日炎炎,我们的点都必须在室外,由于我们是义务维修,还需要处理好与当地家电维修部的关系,选好点后我们就开始接收每一件坏了电家电,并做好详细登记,确保每一件交到我们手中的电器都能完好的归还给他们,维修在大家的眼中也许都是男人的活,可是在我们队里面,能够拿起螺丝刀、电流表的可不仅仅是男生,还有我们看似文弱的女生们,拿起工具修起家电的时候也不亚于男生,短暂的时间内,我们接到数以百计的电器,虽然其中90%的电器都被修好了,但是由于所带工具和材料十分有限,无法保证每件都能被修好。为了给一些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修电器,我们的学生经常要走很长的路去上门服务。我们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的认可和赞扬,他们时常送来水和西瓜,尽管我们一再拒绝,可是还是难抵百姓们的殷切感激之情。这不禁让我想到自己多次作为学生三下乡时维修家电的情景,每一次感动都是泪水,每一滴泪水都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为当地带来什么,看到很多拿着很旧电器来维修的老人们,和那颤颤巍巍的手将电器交到我们手中的那一刻,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待修的电器,还有一份绵薄的温暖。
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感悟,无法用三言两语去表达,但是这次的三下乡让我真正的体会到成为教师的不易,也感受到很多事情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让自己成长,更加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学会担当和用心付出。三下乡,成长的桥梁。在这里,我结识了一批不怕辛苦不怕付出的队友们;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好奇努力且不失童真的学生们;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让我确立了人生的下一个拼搏方向,并信心百倍地朝着未知的旅途前行。三下乡,让我懂得只要用心付出就能开心收获。前路依旧漫漫,但我坚信自己能勇敢地去挑战。感谢三下乡,让我的人生不再彷徨,让我有勇气学会担当,让我有信心引领成长。
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第四篇】
7月22日早上7:30,我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地点是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下面首先就周家村的概况介绍如下:全村230户人,800口人,住房面积200亩左右,耕地1550亩。共有西瓜、葫芦、花生、辣椒、苹果、黄烟等共六个经济项目,其中辣椒、西瓜和葫芦为产种经济项目,年亩收入分别为:__元,4000元及5000元。近来有种植了柿树,共6000棵左右,其中5000棵已挂果。现在,周家村的人均贸收入已达到3800元,远远超出了周围的村庄。
周家村是一个曾多次被评为省优秀标兵的村子,在去之前,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周家村三问》这篇文章,对周家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当时同学们都不大相信报纸上写的,认为哪里会有这么守秩序、讲文明的村庄,那都是写出来的。但后来经过这几天在周家村与领导们、村民们、孩子们的交流,对村庄的农舍、经济园、高效田的餐馆,大家都不得不佩服,无一不被周家村精神所感动。
我们一进村子就被宽敞的马路、整齐划一的农舍、还有马路两旁的柿子树深深吸引住了。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周家村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周围的村庄,使得周家村发展如此迅速。经过五天的观察与体验,我认为这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好;二是领导踏实能干,为农民切身利益着想;三是村民素质高,精神文明建设好。下面,我就这三方面说明如下:
第一,首先说国家政策好。虽然是在农村,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这些似乎只在大城市才蓬勃发展的现象却在这里同样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说起地里的西红柿,大家叫它南韩西红柿,说起地里的西瓜,大家叫它香港西瓜。这里的地大多是一些以培育种子为目的的种田。村里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在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下,种植外国公司提供的种子,收获后,在由外国公司将产出的种子照价收回。种这样的地一年纯收入两万多人民币。近来上级政府又要求农村上项目,发展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农村。虽然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但这毕竟是农村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与农民大叔、大婶们一起干活时,他们说到这村里的地种的再好也就这了,只有靠办企业了。"这些朴实的话语中深深体现了对发展乡镇企业的急切盼望与坚决支持,希望几年后,我们重访周家村时,那里已经成为另一番新景象。
第二,再谈谈这里的领导同志。目前,周家村共有党员19名,现有3~4名同志正准备发展为党员。
说到这里,我们同去的人无一不佩服,不断地被他们做事的踏实,人格的力量所折服。在去周家村之前,张老师给过周家村的“三下乡”计划,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村领导是如此认真地对待我们的计划,从大、小学生联欢,小学生课外辅导班,到青年座谈,果园参观,这一切,村领导全部按计划安排,积极配合,他们的认真态度甚至超过了我们。刚去的那一天,下午的活动安排是2:30的大、小学生联欢,大家认为时间如此仓促,临时安排不起来,就都去午休了。当我们睡眼惺忪地从床上起来时,一大群可爱的孩子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穿着整齐的衣服,系着红领巾,领头的男孩举着一面国旗,当我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也为自己的态度而感到羞愧。后来听小同学们说,他们知道我们要来,在校长的安排下早已准备了好多节目。
大学生下乡实践心得体会【第五篇】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是此次惠州三下乡的。
之一。作为教师的教学工作,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好坏。因而,查找资料,做好。
教案。
等便是不可缺少的。一份资料翔实、条理清晰的教案既有利于上课老师讲课的顺利开展,不会“言此忘彼”,也有利于听课学生的循序接受,不会让学生不知所云。然而,在此次下乡中,由于准备时间的仓促,只是收集了大量资料,而没有注意处理材料的重点与非重点,没有切合主题进行一定的筛选整理,导致在上课的时候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因此导致了学生感觉授课内容零散,不利于学生记忆把握。在我看来,授课之前的准备工作是一堂成功的课的重要部分。
其三,诲人不倦,呵护梦想。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他的一大乐事,但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资质千差万别。我们要做的便是爱心、耐心和细心。课余时间,学生向我感叹说,将我们下乡队伍的老师与他们学校正常授课教师相比,我们更加热情,更加关心学生和负责。在对同学的理解赞赏感到欣慰快乐的同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往往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九天的热情我们固然可以维持,但是若是九年呢?我们又怎能保证面对日复一日烦闷枯燥的教学任务而不感到厌倦?“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如何诲人不倦,这该是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此次下乡我有幸担任2班的联络员,实际上也就是班主任的职能。经过下乡九天的相处,我深感一个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他要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还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日常心理问题等等,要维持好一个班级的团结和秩序,做到不偏不倚。我们此次下乡面对的是一群单纯、可爱的农村的孩子,我们以后面对的大多数的学生也都有着同样纯洁而高尚的梦想,或许比他们多几年的阅历会让我们更加现实,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断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强加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要做到是呵护他们的梦想,给他们鼓励,勇气、希望和方向。
上一篇: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