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样例(精彩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样例(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第一篇】
孩子就像一棵树上的果子,果子看上去很好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不错,很欣慰;果子若不好,那么,单纯关注孩子是不会有多大改变的,要关注这棵大树,给很好的肥料,适当地给,该修正就修正……才会产生好果子;如果是树的问题,绝不要让果子单独承担。那么这棵大树应当扎根在哪里呢?那就是家庭教育。
从上学期开始,长征幼儿园就开始了家庭教育的各项活动。有很多的父母亲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孩子在6岁之前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加强自身的合理且科学的家庭教育意识。
我是其中的一个渴望的家长,虽然我因孩子的到来专门进行过心理学的初步的专业培训,也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形成的心理规律。但依然觉得儿童教育的效果,更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的适当与否,而且儿童成长是不可逆的过程,所以,不免有一些胆战心惊。我们的一群年龄相近的妈妈们会经常互通信息:如了解一些书或培训班或孩子最近的动向。但这也是不成体系的育儿信息,很高兴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动,从中了解了更加系统的信息。
属于自己的轮滑鞋,进到轮滑班进行专门的训练后,他学得一丝不苟,只要教练教的什么动作,他都会认真地按要求去做,我完全不用着急地在旁边提醒他该怎么做,那一刻,他是累且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是他的技术的进步,我还看到了最重要的:他学着选择,学着为自己的选择去尝试。这不就是我期待他达到的状态吗?适当而有步骤的放手,选择相信他,我收获的比我预期的还多一点。
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第二篇】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作为一名4岁儿童的家长,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一遍这部50页,2万多字的《指南》。
说实话,这个指南从原则上讲是很不错的。《指南》所涵盖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很全面,32个学习与发展目标很具体,87条教育建议也可操作。比如,《指南》提出要引导5岁以上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举的例子是兔子的长耳朵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说实话,我活了30多年,不知道兔子的长耳朵有啥用。一检索才知道兔子的耳朵一个功能是可以帮助兔子听到微弱的声音,并确定声音来自何处;另一个功能是帮助兔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散热。我不知道老师和家长知道这两条功能的有多少。
但是通读《指南》,感觉到“接地气”的,“本土化”的内容,特别是具体的例子,还差了点意思,欠打磨和考量。比如礼貌地对待老年人,没有问题,但要求4岁的小朋友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是不是要求苛刻了点,不太合理。还比如,“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正确,但是《指南》建议的“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这是《指南》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原则上没什么问题,但听上去就是有点别扭,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一、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孩子的内向性格?
1、小三班家长心得: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加以引导,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孩子,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培养独立的品质,做父母的与孩子多加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孩子会改变形成健康的性格。
2、首先自己应做个“十心”家长,对孩子不能凶狠粗暴、尊重孩子。
二、对“七个一”教子法的心得体会:
小二班家长心得:
1、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有时会很气愤,忍不住发脾气,在这本书上学到很多的,知道家长的粗暴吼叫不会使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产生叛逆心理,就算是在权威下改了,也不是真心的。
2、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不是我们生他养他,他就必须什么都要听从我们安排的应声虫,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尊重他的自尊,他的想法,他的接受能力,甚至他的小脾气,教育他是在尊重他的前提之下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一个权威的对一个弱势群体的指手画脚,困此“七个一”只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内心孩子的尊重。
3 、学习了“七个”教子法后,反思了自己平时的行为,自己大体上还能按照“七个一”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错误,但是在面对孩子的不听话,项撞家长时,我偶尔还是控制不了心中的怒火,当面训斥孩子,要引以为戒。
三、家长如何对待一个动作慢的孩子,该如何进行指导
小一班家长心得体会:
我们的孩子也有在做一些事时动作过于慢的情况,我认为孩子不像大人,孩子的思维过于狭隘,因此,我和孩子的妈妈也经常教育她,提醒孩子,做什么事情动作要快一点,不要磨蹭,比如早上爸爸妈妈急着上班,孩子要上幼儿园,以后,我们还要对孩子加强这方面的沟通。
四、谈谈自己对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的体会
贝贝班家长:
1、通过学习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60页的内容后,让我懂得了怎样帮助孩子去完成作业,我会用正确的方法二:“像亲人一样安慰他,亲亲她的小脸,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他说,不要哭了,谁都有忘记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当孩子听了以后停止了哭泣,困为家长的理解让孩子得到慰,情绪平静了,利用这种方法去帮助孩子,我也会配合好老师,共同使我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和书中犯错误的父母太像太像了,以后我一定要先把自己教好,管好,再以身作则,来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
这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感谢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订购了这本书,我以后还打算继续订购。
3、 我的想法是要使孩子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得采取一致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行为,孩子的童年应当是快乐无忧的,但孩子也会有孩子的小小烦恼,我们应随时关注防仓的情绪体验,肯定,鼓励他帮助他,我觉得我们不应当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生活自理的实践机会,这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已去做,让孩子快乐而健康的生活!
4、大概翻了几篇,有的个案讲的很好,对教育孩子也有很大的启示,但和中国现行的教育式,教育方法和我们的大的教育坏境是否能完全吻合,还有待探讨,如案例所说,德国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平常心看分数,他们没有就是压力,而在中国以分数决定命运,依然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做家长的最终希望中国教育的理性回归,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五、阅读了孩子之间在玩耍时发生矛盾时家长如何去做?
宝宝班家长心得:在我们的儿子上幼儿园后,老师每一次推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给我时,我才感觉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看过后更觉得自已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很差,我反省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和任性的脾气,都源于自已不懂教育的后果,以前只要一看到孩子间发生冲突,我会在第一时间内上前制止,通过这一些时间的学习,我的体会很深,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每个人想成为父母很容易,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可绝不容易,为了孩子我努力去改变自己,并说服家人一起配合,希望能通过一家人的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更快乐、健康。
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哪些话不应当说?
1、小一班家长心得:
从上述问题中我的感想:“孩子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较好的引导方法去引导孩子,其实孩子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就从父母家长来开导孩子的思维,在家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孩子来到幼儿园必然而然也就听从老师的教导,只有我们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相互配合,才能使孩子快步成长。
2、大一班家长学习体会:
在家里,一直认为孩子听家长的话,在孩子做事情时一般都说不行,不可以等的话,我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我们缺少对孩子之间的沟通,理解,要互相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思想交流很重要,对本人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3、中三班家长学习心得:
我们以前也不怎么分场合批评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这是很不理乔的行为,现在已经改了这一方面,改为私下谈心,在批评她的过错时,告知她正确的做法,及由此错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让她知道自已错在哪里,今后要怎么做才对,不能随意承诺必须保证我们的能力所能做到的若兑现不了,会解释原因,让她明白,什么叫说到做到,有诚信的人才能交到知心的好朋友。
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第三篇】
在学校召开亲子共读活动以来,我与儿子一起阅读《小布头奇遇记》和《怪城奇遇记》,读到高兴时,看到儿子哈哈的大笑,听着儿子“接着读!接着读!”的催促声,心里感到很满足,仔细想一想,与儿子一起阅读,真的体会很多。
平时总是发现儿子学的太慢,如此简单的东西却总是理解不了,自己急的不得了,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才发现儿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么都重要,暗暗的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至少在陪儿子阅读的我要有耐心,用儿子的思维体会儿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与儿子一起阅读,通过一些小故事,让他知道什么是对错,让他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就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的生活学习世界观。与儿子一起阅读,不仅儿子高兴,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虽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书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放松起来,感觉很温馨。
发现互动学习的效果真的不错,学得轻松,掌握得也快,有点儿羡慕他,要是我们小时候也这样该多好。
在学校召开亲子共读活动中,我和儿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陪伴儿子读书的同时,和儿子一起读书,一起在书中感觉故事的精彩,词语的优美,让儿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总之,在与儿子一起阅读过程,我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
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第四篇】
一、人在出生时大脑的大部分还是空白,还要在出生后继续形成,还要经过第二次诞生,也就是在接受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下,人脑才能最终变得聪明和完善。早期外界的信息刺激不仅对人脑的完善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而且就是对可塑性较小的动物大脑的发育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书中认为,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三岁后才渐渐分开。在人生的头三年存在着一个镜像期,这时,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他所感受到的一切。孩子的头三年不是没有记忆,恰恰相反,正是这些记忆构成了人生生活的基础。人存在一个比性本能更为本质的智本能,与性本能不同的是,它的发育期是前几年,一旦错过,智本能便迅速递减,出现萎缩现象。因此婴儿的一年决非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
同时,书中也提醒广大母亲,孩子的头三年固然是智力发育的最佳期,但母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千万不要只重视孩子的智力而忽视了对孩子行为范式的培养,而这比智力要重要得多。
三、书中认为,孩子越小,母亲的作用越大,婴儿出生时都是同母亲联体的,因此存在着一个宫外孕期。母乳喂养的重要不仅在于身体营养供给,更在于这种精神交流的皮肤传爱。通过宫外孕期孩子同母亲产生心灵感通,这种感通形成恋母情结。恋母情结并非性情结,而是心理情结,强大的恋母情结最终产生心理支持,这便是宗教、信仰的由来。
书中提醒母亲,母乳喂养是母婴连体的一种替代脐带的乳带,对孩子精神发育极为重要。哺乳是母亲身体恢复的一次软着陆。孩子最好由母亲亲自抚育,否则极易出现亲生后母现象和孩子的心理混血现象。
四、书中认为,人的成长是由智力、意志、品德、气概这四个主要方面构成的。这四者中,位于首位的是气概,其次重要的是品德,它决定的气概的方向正确与否,并为气概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再次则是意志,它为气概的实现提供个体非智力方面的支持。最后才是智力,它仅仅提供工具性的帮助。因此,智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充其量仅仅占四分之一。
书中提醒母亲,孩子在三岁前可以进行早期智力教育,六岁以后就应该重点进行气概教育,特别是对初、高中的孩子,比较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读伟人的传记,以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即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而对于更本质更重要的“潜教育”却不加关注。道德、勇气、责任感等都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就能起作用,而是通过教育者的“做”才能达到目的。过往的教育学是“教”的教育学。在此之后的教育学将是“做”的教育学。对于这种“潜教育”,书中不仅指出其存在及作用,而且还详细分析了其特征,即习育与化育。习育是指行为的学习,化育为精神的学习,从而与现在的教育构成心得大教育观。
六、书中认为,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学问,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他生命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由母亲给予的,这种教育不仅影响着孩子自己的一生,而且同样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也强烈地影响着更下一代的成长,没有哪一种教育比、母教的影响更为深远和永久。书中提醒母亲,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综上所述,我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二、让孩子学会思考与提问。犹太人从小就教育孩子,一般的学习仅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主,思考是有怀疑和答案组成的,思考是学习的基础。
三、把握孩子教育成长的关键期。人如同瓷器,幼儿时期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培养孩子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四、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疼爱孩子并非是一味地呵护他,一味地顺从他,我们应该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五、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从小培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