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例文集聚(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例文集聚(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

学习十八大第六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

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严峻形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思想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本质特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政策方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途径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重要目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

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1]

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

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审视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例子犹在眼前。这些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所谓绿色发展,就是将绿色生态视作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能创造出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实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生活富裕和环境优美相统一。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阐述,给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党的十九大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

绿色发展不只是思路更是出路,不只需要心动更要拿出行动。就当下而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键。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此,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查清污染源,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对违规行为进行硬约束。同时,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以环境约束促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十年,我们凭借奋斗与创新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成就。今天,站在新时代更高的发展平台上,以同样的坚定与实干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定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3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观,***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思想?针对这些问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了一系列文章。本报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总书记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标志性理论创新成果。

受时代和历史实践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专门且系统性的研究,有关生态环保的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体系,但马克思主义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并且人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今天,我们梳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生态观论述,既是对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最好纪念,也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再学习过程。

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人和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此外,他还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自然的关系”“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阐述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双重属性。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也就必定有自己的自然规定性,其发展受制于生物学规律。“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所说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二是人类存在于经人类改造后的自然界中,是现实的自然界存在物。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在《手稿》中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和真实客观性,同时更承认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强调了人尽管比动物高明,但是必须依靠自然界,因此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从属性构成的人的受动性与人对自然界的主体性和主导性所构成的人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界离不开人类,人类对自然界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合理调节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实践只有与自然界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实践之中进行考察,突破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揭示了自然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人改造自然的活动既有主动的一面,又有被动的一面,劳动和创造受自然的制约。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阐述人类劳动实践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明晰了人化自然的基本思想,并通过对人化自然基本思想的论述,进一步提出了人与自然真实存在的对象性关系。“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这是人类史上首次提出的“人化自然”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的劳动实践,人化自然的出现是劳动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发展至今,虽然已经从各方面深入认识自然界,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依旧受自然的制约。恩格斯也曾告诫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如果人类一意孤行,不顾大自然的制约,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反噬给人类自身精神、身体带来威胁,“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即“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这就意味着,“社会的生成就是人类的历史,也就是自然界的生成,是自然界意义的真正的复活。……社会也不纯粹是一个空间概念,不是一个空洞的场所,它是与人的活动以及把自然界纳入人类生活之改造实践密不可分的关系域。”因此,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人的生存发展以及自然界的意义生成有密切关系,它包含着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它把整个人类社会看做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和谐的文明进程。

社会有机体理论中的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在《手稿》中,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视为社会有机体,从而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始终将“自然—社会—人”联系起来研究社会文明整体进步发展的理论,它强调的是自然—社会—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社会文明状态。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具有生态特征的社会概念。在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中,自然、人、社会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即“社会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而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体。因此,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

走向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实践路径。整体论层面上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告诉我们,建设生态社会是一个社会行为,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共同进步。在社会有机体理论支撑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层面提出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实践措施的设想,对于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

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对物质的无限追求所带来的严峻后果:“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资本增殖,就是说,是占有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利润。”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盲目追求,使得在资本家眼里包括自然界一切事物在内的物质都只是其获取利润的工具、原料而已。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分离冲突现象的凸显,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直接导致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贯穿着“人对自然支配统治”的文化观念,以这种文化观念为底蕴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必然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的对立日益尖锐化。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的揭示中指出,工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却为自己带来灾难。人的异化劳动促使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但也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过度利用和野蛮开发,最终引发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谐发展,必须变革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由社会制度所规定的社会政策、规范及规则,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取向的社会制度,即确立社会制度的生态化取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坚持生态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基础上,体现了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实践出发,既坚持生态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也坚持社会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并把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考察置于这两个规律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全面自由发展的生态人为理论归宿,以建立公正、高效的社会政治制度为手段,来改变私有制生产关系下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状态,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追本溯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而逐步形成的,是对自然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与创新。

***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生态文明思想肯定了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内涵。明确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要统一整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致力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性要求。***生态文明思想将现实与历史相统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制度变革、发展转型和价值观转变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指导纲要,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要求。在解决人类生态文明问题的路径设计上给出了明确的实践策略,对推进我国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战略方针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引。

***生态文明思想把握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全球化理念。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思想,揭示了生态问题的全球化趋势。***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树立了全球化的生态安全观,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真正推进到了全球化的层面,坚持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动实现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支柱”拓展上升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总之,***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史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创举,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是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内在统一,是高度、深度、广度与速度的协调统一,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树立了引领的旗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了中国的力量。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是要立足安康实际。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西北、华中和西南三个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汉江即是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陕南安康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安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上曾誉为“黄金水道”。“九五”以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汉江水质免受污染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汉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市的个县区、万人口。汉江全长公里,在我省就有多公里;总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在我省达万多平方公里。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担负着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大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劣,泥沙下泄淤积河床、水库,使水利工程运行寿命和使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质恶化,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留下了隐患。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安康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人为本,立足自身,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尽绵薄之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安康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山中野兽出没……这些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啊!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安康大地就一定会安宁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这是全面小康社会全新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是安康市民间广泛传播的语言,体现了安康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要有明显提高,生态道德教育要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部分。让“生态道德”建设,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春天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草地上逐渐有了点点绿色,莉花、杏花悄悄打开了它的花苞,三月桃花也把它美丽的花朵绽放出来!让人看了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把这美景来维护。我们呼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5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作为海南省文昌中学地理组的一名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参与了这次的科技创新大赛,完成了两件作品,《因地制宜发展文昌经济》和《文昌市水资源的利用现状》,获得了……奖。这两个作品都是学生和我在课余时间,通过分析文昌市当今的现实情况,再结合我们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结合老师的指导而完成的原创作品。

由于是初次参赛,没有任何经验,接到这次比赛指导的任务之后,经过仔细思考,我首先确定了这次比赛的参赛原则:学生为主,结合课本,联系实际,大胆创新。然后我制定了辅导工作的时间表,之后的工作便按照这个步骤顺利的进行了下去,具体如下:

首先发动学生参赛,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以班上那些平时成绩较好,动手能力突出的同学为核心,形成了比赛的参赛小组。

其次是让学生自我选题。通过联系地理课程和实际的情况,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趣而有富有创意的课题,我对众多题目进行筛选之后,确定了正式的参赛题目,与学生讨论之后,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

之后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创作作品,期间有什么疑问以电话联络为主。在我的指导下,我们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和处理,在一个星期之后,完成了作品的文字部分和设计图的绘制。

最后我和学生集中在一起,对作品的原稿进行了修改,包括文字叙述上的修改,相关知识点上的误解的澄清,作品格式的规范,重新绘制正式的设计图,问卷调查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统计图的绘制。通过一天的团结协作,我们最终完成了这次的两个作品。

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把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为实际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这次的比赛辅导过程也有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比赛准备时间比较仓促,教学工作繁忙,指导时间不足;二是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数据保存得不够好;三是受到比赛经费的限制,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足。这些不足都是很好的经验,在下次的比赛中我会改进方法,更好的完成参赛任务。

这就是我本次比赛辅导的一些简单的经验总结,谢谢大家。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6

一、2017年工作回顾:

1、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支持项目的前提。做为一名管理人员,首先要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去。具体到自己的工作,就是严格把关,及时准确地将施工安全、质量落实到个人,同时督促施工队伍认真负责,减少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加强项目部的管理态度与纪律,切实搞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配合质安部做到让公司满意,领导满意。

2、我们项目部人员较少,管理有点跟不上公司的步伐,为了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要求。必须培养更多的施工人员、努力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运转特点。更新观念,改变管理方式,为高层次管理、高效能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更新观念,才能使思想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事实证明,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中心的一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服从后勤的总体安排,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面貌开展新的工作,团结合作,热情周到,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听从领导安排,配合后勤工作调动,实现自身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更改:

3、以“三满意”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行:三定一聘(定编、定岗、定职责和全员聘任)。通过经济措施,奖勤罚懒、奖罚分明,促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以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以下两点建议能做到:

①六查:“查质量职责落实、查规范标准执行、查技术方案实施、查工程实体质量、查计量检测试验、查质量事故损失”;

②五防:“防偷工减料、防空鼓开裂、防渗水漏水、防蜂窝麻面、防尺寸偏差”。

4、把原有岗位中好的工作经验与方法带入新的项目,用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项目的建设当中,要与新项目建设同甘共苦;加强沟通,团结合作,求真务实,献计献策,共同构建和谐的新项目。在新项目工作,要不断加强思想学习,要有创新意识,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创新思路,不断研究新举措,才不至于掉队。

5、我们会积极服从分配,充分利用熟悉的环境条件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劳动纪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全新的工作态度尽快进入角色。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7

“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着眼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入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对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出了具体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一场包括发展方式、治理体系、思维观念等在内的深刻变革。***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这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体系,需要坚决落实和长期贯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一刻不能松懈。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跨过难关,啃下硬骨头,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8

全球性生态危机——这柄达摩克利斯悬剑正在当代人类头顶上回荡,给人类未来,投下一抹阴影,由此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讲话为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南。

■唯物的立场:从人类共同利益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讨论生态文明问题

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来,一味战胜自然、追求最大利润、过度奢侈消费的畸形工业化结果。仅占世界20%人口的发达国家,竟消耗占世界80%的资源,并给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如今,当占世界80%的人口也要享受工业文明成果时,却只剩下20%资源与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了。西方如今又出现极端环保主义者,他们反对新兴国家工业化,认为这将进一步破坏地球生态平衡。新兴国家中,也有些人只重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高增长率,而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以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从人类共同利益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讨论生态文明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这些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确实如此,一个人每天要吸入18立方米的新鲜空气,要饮约两升纯净的水,要吃约一公斤多的各种安全食物。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就是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称为新陈代谢。

因此,外界环境因素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人的健康与幸福,涉及广大人民的福祉。***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一切,皆是从最大多数人长远利益的唯物立场出发,既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也是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和“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反映。

■辩证的观点:主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西方文化片面主张人定胜天,强调用一切科技手段,战胜自然,对自然无穷尽地掠取,以获得更多财富。恩格斯曾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幸正被言中,这种报复是如此严厉与残酷。印度甘地也曾说过:“大自然满足人的需求绰绰有余,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婪。”西方文化就过于贪婪了。东方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同自然、文明同生态、经济同环保是统一、和谐、相辅相成的。***关于生态文明的许多论述和观点包涵着深刻的辩证观点。这里列举几点:

其一,关于生态与文明兴衰的关系。***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确实从古至今,人类文明都发源于生态适中的地域。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消亡湮灭,皆因环境恶化所致,如楼兰古国等。因此,***指出,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我们必须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要达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意境。他主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和谐平衡思想,凡事有度,不可过度。

其二,关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还形象地把二者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并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他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如今要运用倒逼机制,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这就体现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间的辩证关系。这正如恩格斯所言:“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其三,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非常强调创新的观点。他反对走先污染后治理,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要求创新思维。他把环境保护的本质,看成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之问题,并主张把环境治理同我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相结合。这就要呼唤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他反对简单的以GDP增长论英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对产生严重后果者,要追究责任,且要终身追究。现在有些人在计算GDP时,非但未把污染成本作为负面影响减去,却把治理污染的费用作为正面影响而加上去。这种不对称的核算,无疑为GDP增加更多之水分。

■科学的方法: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

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也到处闪烁光芒。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领会和把握。

——系统思维。***要求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中,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以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战略思维。***强调,在宏观战略上,搞好顶层设计;在微观实践中,立足于生产全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还要强化制度建设,并以环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底线思维。***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就使操作中,具有明确的底线。诸如耕地、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等,皆有明确的红线指标。

——统筹管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他生动地把人、田、水、山、土、树等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从我国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农作等实际情况出发,对农业生态学作出一种全新的认知与创见,很具学术价值。这可能同他长期在农村锻炼、工作有关。若没有长期的观察与切身的体验,是很难发现这种规律性内在联系的。因此他主张: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这将进一步推动相关机构的改革,以符合生态保护的需求。

■深邃的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在巴黎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西方文化主张弱肉强食,零和博弈,故认为利剑优于思想,推崇“武器的批判”。他们以科技利剑,征服自然;以热兵器利剑,入侵殖民地,征服世界,却每每碰壁。东方文化主张和谐共赢,故认为思想优于利剑,推崇“批判的武器”。信奉“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坚持人类与大自然共存,天人合一;人类社会则和平共处,开万世太平。中国既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之利剑,加快生产力发展,但更重视天人合一之思想,重视生态文明意识。中国人崇拜智慧胜过利剑。正如英国当代大哲学家罗素所言:“中国人是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笃信智慧比红宝石更宝贵的人民。”

西方过于迷信利剑,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走向慢性自杀的危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指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主张: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总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既源于传统的东方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是两者融合再创新的产物,既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但是,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知之非艰,行之为难。***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法制等行动来贯彻落实。在治气、净水、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保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环境和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是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但生态文明却一步一步的离开人们,可人们还是不把生态放在眼中。直到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人们才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规模的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地球早已被他们破坏的千疮百孔。地球在近几年受伤害的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大约每一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不见。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一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万人。或许大家以为这些都是外国的灾难,但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资料。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党一向强调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的问题一次次的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得出我国生态污染严重超标的结果。

生态灾害最直接的恶果就是经济,据说我国每年要拿出2000亿人民币来用于受生态灾难影响的地区的补偿。生态已经与人类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了,人类才开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迟了。

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环境是那样的完美:花在草地上展开笑脸,鸟儿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着,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如今,应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就应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却连低等动物保护家园的意识也没有,是不是太不配了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小学生更就应受这种教育。我们就应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类的乱砍滥伐,使原本秀丽的地球变得不堪一击。我们必须要更加珍惜生态,不让它在我们手中化成碎片。我们要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不乱扔白色垃圾、废电池,构成自觉的行动,不浪费身边的资源,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

我们作为小学生,在抓紧教育的这天,更就应明白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我们就应将它作为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珍惜它,爱护它。我们就应吸取上一辈人的经验,珍惜资源,把地球转成一个更加灿烂与辉煌的星球!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0

***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四方面关系、具有四方面重大意义(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了生态坐标;深刻阐释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新的特定内涵;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深刻阐释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作出深刻阐释和科学谋划,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

***生态文明思想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一是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特点。所谓“根本性”就是挖根子、抓要害、找关键,即要挖掉存在问题的根子,抓住造成问题的要害,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所谓“开创性”,就是要破除旧思想、克服旧习惯、“创”出新路子,即破除只要发展不要生态、GDP是唯一政绩的旧思想,克服要发展就挖矿找地、要增长就加大开发力度的旧习惯,“创”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所谓“长远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谋得透,着眼于长远性目标,着力于持久性奋斗。二是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度。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所谓“历史性”变化,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从来没有取得的成效、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局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做到了、我们取得了、现在出现了。所谓“转折性”变化,就是长期形成、仍在发展的自然环境的严重问题、发展势头得到有效解决和明显遏制,自然环境状况和发展向好的方向前进。所谓“全局性”变化,就是包括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发展规划、工作措施、行为方式、制度法制等事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全面部署、全面安排、全面推进、全面见效。

***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庄国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思想认识上,***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发展理念上,***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述阐述了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要求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条重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路径。在价值取向上,***总书记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重要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具体落实。

***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吴舜泽)***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理论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影响的长期性、实践的有效性和内容的体系性。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新境界。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国迈向新时代的文明自觉和自信。四是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1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思想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立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时期中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和未来愿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战略和总体任务要求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的系统阐述。要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按照XX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打好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护净土、碧水、蓝天。

第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本质。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念兹在兹的重大关注,战略工程应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原则,多谋基础,利长远善事,多做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第二,坚持绿色青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将经济活动和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息的时间和空间。第三,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包容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让人民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真正环境效益。第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命脉将人与山水、林田、湖草联系在一起,生动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一体关系。第五,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

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六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二、敬终如始打好“水陆空三大攻坚战”

一是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大河道两侧沿岸秸秆、垃圾、养殖粪便的清理力度,彻底消除水污染隐患。加快治污综合体项目进度。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杜绝污水直排,加大对城乡黑臭水体的治理力度,彻底消除“劣五类水体”和黑臭坑塘。积极开展省级贫困村饮用水水源地网格化监管巡查,做好清理整治工作。统筹推进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二是持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注重源头管控,加大工业企业及固定源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治理,严防“死灰复燃”。坚持过程管控,针对砖瓦窑厂等各类企业,发挥好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烟气自动监控设备作用,保证全天候监控。开展好专项行动,针对建筑工地多、车流量大、污染源复杂等难点、痛点,打好联合作战、循环夜查、特别监管组合拳,确保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加。

三是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土壤环境风险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更新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并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完成重点监管企业的土壤环境监测。对偷排废水、废气、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三、明确责任,抓好各项措施落实

一是凝聚工作合力抓落实。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一盘棋”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整体合力。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属地责任,各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打好组合拳,共同守护碧水蓝天。

二是严格考核问责抓落实。加大了生态环保问责力度,依据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量化问责规定》《水污染防治量化问责规定》等办法,考核奖惩、约谈问责。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抓落实。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任何企业违法排污,都要依法严惩,不仅追究经济责任,还要追究行政、刑事责任,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沉重代价。要挺起腰杆,硬起手腕,敢于碰硬,敢于“亮剑”,树立生态环境执法权威。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2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一部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专著,也没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生态思想却渗透于他们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类盲目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 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三是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反思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从《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世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3

9月**日以来,通过集中学习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要求和**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必须要做到这么三点。

作为一名非党少数民族干部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任务,扎扎实实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一是要认认真真抓好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习好规定内容,使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要紧紧围绕当前我x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立足职能职责,抓好分管联系领域工作。紧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自己所承担的调研课题,多与当地村民请教和交流,广泛征求委员和苏木镇、部门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到问题和症结所在,拿出更加完善、更加切实可行的调研成果,尽自己的一份力,争取为x委政府递交一份好的答卷。三是通过在学习和对表对标、征求意见过程中,认真审视自己,精准找到自身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诚心接受各方面监督,一步步整改到位,终生坚持。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4

[摘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做到“六个坚持”。下一步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是克服“四种消极情绪和心态”、做到“五个坚定不移”、落实“六个坚持”、打好“七大标志性战役”。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4月2日,***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5月18日至19日,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总书记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再部署,提出新要求。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2019年4月22日,***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强调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这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进展与形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目标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均达到年度目标和序时进度要求。

201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2020年目标是达到80%以上);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020年目标是下降18%);国家地表水评价考核断面中,I-Ⅲ类断面比例为%(2020年目标是达到70%以上),劣V类断面比例为%(2020年目标是控制在5%以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020年目标是分别减少15%、15%、10%、10%)。2019年以来,全国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前8个月统计数据,全国地表水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劣Ⅴ类断面比例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其中,北京市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总体而言,工作进展有成效。但同时要清醒看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摇摆性。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生态文明思想理解不深不透,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绿色发展认识不高、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部分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出现了弱化,将经济下行压力简单归结于环境监管过严的模糊认识有所抬头,放松环境监管的风险有所增加。

二是污染治理任务的艰巨性。随着环境治理措施深入推进,一些问题解决的难度在加大。特别是在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方面,部分地区仍对传统产业存在路径依赖,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运输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业投入结构调整还需完善切实有效的政策机制。全国污水管网存在40万公里左右的缺口。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案件仍高发频发。重化工产业布局性风险隐患大。突发环境事件、垃圾焚烧等项目开工建设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

三是工作进展的不平衡性。从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看,部分地区大气环境改善难度加大,少数地区劣Ⅴ类水体比例、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指标改善程度不高,个别地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从区域角度看,东南沿海地区前期工作基础好,总体进入工业化后期,生态环境压力相对缓解;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承接了不少相对落后产业,环境压力正在加剧。同时,城乡发展和环境治理不平衡,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四是工作基础的不适应性。从工作能力上看,生态环境队伍薄弱,尤其是基层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从工作方式上看,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从工作作风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地区、领域和行业的“一刀切”行为影响恶劣。

五是自然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受气象条件影响明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研究显示,气象条件对浓度的影响,年际可达±10%,对个别城市可达±15%,月际可达±30%以上。

六是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形势变化可能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将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产生新的压力。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动力开始显现不足,个别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倒车。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国际环境治理尤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领导者角色,同时我国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进一步减排和出资的压力。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目标是约束性指标,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如果这些目标任务没有完成,将直接影响各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确保打好打胜污染防治这场大仗硬仗苦仗。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做法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过程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举措创新支撑工作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坚持”:

(一)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八个观”,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开放鲜活的思想体系。2019年以来,***总书记又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在出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坚韧执着的战略思考。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生态文明思想既是重要的价值观又是重要的方法论,是做好工作的指南针和金钥匙。在谋划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布局中,要善于领悟这一重要思想对大势的把握,不断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遇到问题、困难和矛盾时,要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找方向、寻路径、求答案。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方面,始终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国务院印发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等攻坚战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按照“以气定改、以供定需、不立不破”的原则,统筹兼顾温暖过冬和清洁取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由12个增加到35个,累计完成改造1000万户以上。推进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2018年1586个水源地625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大力整治黑臭水体,36个重点城市1062个黑臭水体中1009个已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6-2018年累计完成万多个建制村环境整治。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固体废物进口总量同比减少%。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2018年挂牌督办的1308个突出问题中1304个完成整改。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2018年全国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万件、罚款数额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加124%、382%。

另一方面,充分依靠人民,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将人民来信来访和举报作为精准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线索的“金矿”,让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发现问题的帮手、同盟军,变成我们监督力量的一部分。2016-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共受理群众举报万件,基本做到按期办结。

(三)坚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必须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管好环保。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相继出台。我们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底线,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实行严格问责和“一票否决”,全面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特别是在***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下,全面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2015年12月河北省试点开始,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对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轮例行督察全覆盖,2018年又分两批对20个省(区)开展“回头看”,共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15万余个。2019年已完成第二轮第一批对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等6个省(市)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家中央企业的督察进驻工作。总的来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达到了“中央肯定、地方支持、百姓点赞、解决问题”的显著效果,已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平台、机制和抓手。我们将持续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

(四)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体现了工作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有利于强化科学治污、系统治污,更好地调动地方积极性,让环境治理措施更有针对性;有利于使环境治理成效与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贴近,让人民群众有明显的获得感。

坚持把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在规划计划方面,将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改善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深化改革方面,完善总量指标分配机制,将质量与总量挂钩,环境质量差的地方要承担更多的总量减排任务。在环评审批方面,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区域环评规划、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的“三挂钩”机制。在考核评价方面,坚持环境质量考核和总量减排考核相结合,总量减排考核结果服从环境质量考核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动环境监测数据归真。如果数据不真实准确,就无法判断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无法判断政策措施是否见效,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改革文件,尤其是改革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完成国家空气和地表水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由过去的“考核谁、谁监测”变成现在的“谁考核、谁监测”,实现了前后的数据相匹配、相一致。同时,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排名和公开制度,定期发布168个城市空气质量及改善幅度相对较好和较差城市名单,发布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并对生态环境质量恶化且改善幅度排名靠后的、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严重滞后的城市,实施预警、约谈、问责,有效传导压力,推动了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抓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

(五)坚持落实“六个做到”

一是做到稳中求进。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历史的耐心和恒心。

二是做到统筹兼顾。既追求环境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争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同时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三是做到综合施策。既要发挥好行政、法治手段的约束作用,又要发挥好经济、市场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保障作用。特别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对地方既要有督促和要求,又要有支持和帮扶。对企业既要做到严格监管,又要做到热情服务。重视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加强对企业治污的指导帮助。

四是做到两手发力。既抓宏观又抓微观。抓宏观要发挥好传统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和统筹指导。同时抓好微观推动落实,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依靠地方落实好各项任务措施。当前,除了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来抓督促落实、传递压力外,还建立了强化监督机制,聚焦重点任务和重点问题,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力量,帮助地方和企业查找并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强化监督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统筹强化监督。主要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在全国范围每年开展一次,分两个阶段进行。在2019年5月开展的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中,全国生态环境系统1000余名同志,围绕水源地保护等7个专项任务,现场核查25个省份3804个点位,发现各类环境问题5206个。通过把涉及同一地区的多项检查任务进行整合,实现了“一个平台、多项任务”,一拨人干几项活,与统筹前相比,区县监督频次减少60%,监督人员总数减少70%,进驻时间减少80%,既克服了形式主义,又减轻了地方负担。

第二种模式是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主要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开展。2017年向地方政府交办涉气环境问题万个,2018年新交办万个,整改率达到99%以上。目前是每15天一个轮次,向重点区域39个城市的550个区县派驻300个左右普通工作组,持续开展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秋冬季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同时,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重点任务安排特别工作组。

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在2017年圆满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目标的基础上,2018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又进一步得到大幅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浓度同比下降%,汾渭平原11个城市浓度同比下降%。这些成效,是诸多治污措施共同发力的结果,其中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强化监督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一机制比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了压力传递不到位的问题,解决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解决了地方干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寻租和腐败的问题,解决了工作不平衡、监管执法不公平的问题,使得监管方式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我国体制特点、符合我国社会背景、符合公共管理规律。

五是做到点面结合。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六是做到求真务实。既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又攻坚克难把基础夯实。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零容忍”,扎扎实实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坚决杜绝“数字环保”“口号环保”“形象环保”,确保实现没有“水分”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六)坚持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不断加强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为推动工作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在机构建设方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机构改革方面,顺利完成生态环境部组建,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局,在7大流域设立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局,强化了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四个统一”,实现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五个打通”,以及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贯通,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了九龙治水的状况,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上强化了统一监管。

在队伍建设方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引导党员、干部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心中有民的为民情怀、爱岗敬业的事业情怀,努力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在能力建设方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初步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实时自动监控系统已覆盖20个重点行业的2万余家重点排污单位和近万个监控点。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成1436个国控城市空气监测站,实现1-3天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及7-10天空气质量潜势预报;建成188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整合近8万个土壤监测点位。同时,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和环境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下一步,要结合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加强。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保持方向、决心和定力不动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为抓手,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三类目标,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强化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三大基础,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就生态环境系统具体推动这场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而言,可以概括为“四、五、六、七”。

(一)强化斗争精神,克服“四种消极情绪和心态”

一是自满松懈的情绪和心态。坚决抵制“胜利就在眼前,成功就差一步”的骄傲自满心态,以及“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松懈倦怠情绪。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松懈、不放松、不歇脚。二是畏难退缩的情绪和心态。要保持信心不动摇,迎难而上,坚决纠正“遇到问题绕着走”等消极思想和行动。三是简单浮躁的情绪和心态。最典型的就是“一刀切”。有的地方以督察为由搞“一刀切”,要求企业一律关停。有的在执法中搞“一刀切”,不给企业预留整改时间,发现问题就断水断电、先停先关再说。对于环保领域的“一刀切”问题,要坚决反对、严格禁止,在督察执法中,既查不作为慢作为、又查乱作为滥作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要保持理性、淡定、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能力导向,有序推进攻坚战各项任务。四是与己无关的情绪和心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只是个别部门和单位的事情,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同向发力。同时,要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二)保持战略定力,做到“五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确保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使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三)弘扬宝贵经验,落实“六个坚持”

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落实“六个做到”,坚持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这“六个坚持”,既是我们摆布和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具体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基本策略和方法。

(四)聚焦重点任务,打好“七大标志性战役”

“七大标志性战役”指的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治理攻坚战,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继续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和落地。深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继续推动重大项目环评工作,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完成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紧紧扭住“四个重点”,即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重点时段是秋冬季和初春,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优化“四大结构”,即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即强化环保执法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实现“四个明显”,即进一步明显降低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三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决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战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重点是保好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差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持续推动长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国控断面消除劣Ⅴ类,推进长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千吨万人”(日供水千吨或服务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整治农村生态环境。

四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农用地以及拟开发为居住和商业等公共设施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力争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

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

六是强化保障措施。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加快制修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加快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建立生态环境领域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激发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内生动力。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5

在仔细聆听和认真学习***同志所作的党的报告后,我的感受可以聚焦到一个字,那就是“新”。第一个“新”首先体现在新时代,要开辟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二个“新”,是新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三个“新”,就是新理论。***在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第四个“新”,是新方略。***在大会报告中,从十四个方面谋划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旗帜鲜明、目标明确、道路坚定、引领到位、亮点纷呈、催人奋进。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非同寻常,起到的历史作用决不可低估。在9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三大历史贡献”,这就是进行了“革命”,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即: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把这两个“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联系在一起,并都归结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极为深刻的寓意,揭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并最终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所以,全国各族群众都应增强向党之心、爱党之情、为党之义,理直气壮地讲党的历史功绩、光荣使命,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共筑中国梦。

总体来说,报告和的重大意义,***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比如,改变国家的面貌,改变我们党的面貌,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社会主义的面貌,改变民族的面貌,甚至影响着世界的面貌。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6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介绍镇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一是在“净水”方面。严格执行河长制各项制度,开展河道整治行动,清理河道公里,清运垃圾、淤泥850余吨。

二是在“净空”方面。全力推进工矿企业和污染企业整治,关停非法矿产品加工点、小煤窑52个,竹业、竹业等企业实现整体搬迁。

三是在“净土”方面。开展面源污染防治,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保洁系统实现“两全四化”运作,在全镇76个村组设置600个垃圾箱桶,对公路沿线128个垃圾桶全部搭建钢架垃圾棚,全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90%。

二、主要做法

(一)严格执行领导责任落实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建立例会和报告制度,完善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立镇环境办、镇河长办并配备专门办公室,配齐6名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并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专项经费,做到场所、人员、经费“三保障”。

(二)构建日常管理维护体系。一是建立监督责任网。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在各村均成立村民保洁监督理事会,形成镇有精准办、村有监督会的监督网络。在河长制工作中,对全镇12条河流建立“一河一档”,配齐市、县、镇、村四级共18名河长,按巡查制度要求定期巡查。二是建立管理维护网。在全镇形成23个大保洁网格和76个片区,每个网格、片区由镇、村包干干部,保洁员和保洁监督理事会成员共同负责,配齐20辆垃圾清运车辆,由24名专业卫生保洁员进行日常清运,做到垃圾“一日一扫、日产日清”。同时,在全镇聘请巡查员、专管员、保洁员“三员”共36名,并将河长制执行情况,纳入村级考评。三是建立信息互动网。在全镇显著位置树立河长制公示牌、保洁责任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专门建立16个由河长、群众、保洁公司和管理人员参加的生态环境保护微信群,群众可通过电话举报、发随手拍信息等,对生活垃圾没有及时清运、垃圾下河等行为进行投诉,由相关负责人员及时进行整改。

(三)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样板。重点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一是义安里生态河堤,总投资2800万元,全长公里,规划建设生态护坡、游步道及污水管网,目前已完成河道清理并上报规划设计方案。二是长河坝饮用水源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总投资1783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方案招标设计。三是打造长河坝等4个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点,在村、义安村建设阳光堆肥房,目前正在采购垃圾分类箱,完成阳光堆肥房选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8月底前,争取完成阳光堆肥房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点初具成效,展现我县作为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成果。同时争取义安里生态河堤正式动工建设,将义安河打造为河长制示范河流。加快长河坝饮用水源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将长河坝打造成全县生活污水处理整治示范点,加强水源地保护。

二是进一步提升河长制规范化建设。完善河长办各类制度上墙和巡查记录、信息报送等台账建设,进一步加强考核问责,倒逼责任。推进河湖保护宣传教育,开展“四进”活动,引导群众加强河湖保护教育,加快组建村民监督队、义工服务队等参与监督服务,形成全民知晓河长制、全民参与河长制的良好局面。

三是推进各项环境整治行动。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目前全镇已完成畜禽养殖摸底工作,共摸底16家需搬迁养殖场,争取在12月前完成搬迁。开展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抓好长河坝水库农业面源治理,杜绝农药污染,争取水库周边农作物迁移。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7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肖铮)2013年2月、2019年8月,***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视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评价。

对于甘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厚重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刚性约束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自觉。弘扬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初步形成了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彰显甘肃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出台《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GDP增速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取消对甘南、临夏和75个县的GDP考核,实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四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立跨地区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法庭,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甘肃模式。稳步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五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按照“抓点、带面、治污、降耗、增绿”的思路,积极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执行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共同对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要使这一套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理清不同主体的内在激励和行为特征,分析对不同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要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理顺内部机制,使法治、行政、市场、社会规范等不同手段能够及时有效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福祉发挥作用。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政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刘青松)注重发挥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生态文明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建设体系,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等,统筹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有一批地方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丽水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多条示范引领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制度,近5年来全市财政累计安排生态引导资金近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福建省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光泽县主动融入南平市生态资源保护开发运营,探索“山水生态银行”试点;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武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盘活林农资产,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机制,让原本待砍伐商品林变身“绿色不动产”,率先探索兴“林”扶贫机制;安徽省旌德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试点,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江西省崇义县打造“崇义绿色生态板块”,建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平台。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2020年7月18日至19日,由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中宣部理论局、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司局和单位的负责同志,部分地方党委政府代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50余人汇聚一堂,研讨交流,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思想观点、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伟大实践   ***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四方面关系、具有四方面重大意义(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了生态坐标;深刻阐释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新的特定内涵;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深刻阐释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作出深刻阐释和科学谋划,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   ***生态文明思想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一是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特点。所谓“根本性”就是挖根子、抓要害、找关键,即要挖掉存在问题的根子,抓住造成问题的要害,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所谓“开创性”,就是要破除旧思想、克服旧习惯、“创”出新路子,即破除只要发展不要生态、GDP是唯一政绩的旧思想,克服要发展就挖矿找地、要增长就加大开发力度的旧习惯,“创”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所谓“长远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谋得透,着眼于长远性目标,着力于持久性奋斗。二是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度。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所谓“历史性”变化,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从来没有取得的成效、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局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做到了、我们取得了、现在出现了。所谓“转折性”变化,就是长期形成、仍在发展的自然环境的严重问题、发展势头得到有效解决和明显遏制,自然环境状况和发展向好的方向前进。所谓“全局性”变化,就是包括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发展规划、工作措施、行为方式、制度法制等事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全面部署、全面安排、全面推进、全面见效。   ***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庄国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思想认识上,***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发展理念上,***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述阐述了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要求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条重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路径。在价值取向上,***总书记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重要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具体落实。   ***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吴舜泽)***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理论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影响的长期性、实践的有效性和内容的体系性。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新境界。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国迈向新时代的文明自觉和自信。四是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肖铮)2013年2月、2019年8月,***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视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评价。   对于甘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厚重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刚性约束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自觉。弘扬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初步形成了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彰显甘肃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出台《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GDP增速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取消对甘南、临夏和75个县的GDP考核,实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四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立跨地区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法庭,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甘肃模式。稳步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五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按照“抓点、带面、治污、降耗、增绿”的思路,积极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执行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共同对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要使这一套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理清不同主体的内在激励和行为特征,分析对不同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要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理顺内部机制,使法治、行政、市场、社会规范等不同手段能够及时有效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福祉发挥作用。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政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刘青松)注重发挥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生态文明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建设体系,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等,统筹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有一批地方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丽水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多条示范引领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制度,近5年来全市财政累计安排生态引导资金近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福建省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光泽县主动融入南平市生态资源保护开发运营,探索“山水生态银行”试点;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武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盘活林农资产,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机制,让原本待砍伐商品林变身“绿色不动产”,率先探索兴“林”扶贫机制;安徽省旌德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试点,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江西省崇义县打造“崇义绿色生态板块”,建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平台。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基本框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刘世锦)绿色发展在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我国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在全球率先恢复增长,应抓住疫后经济恢复的机遇,在坚持绿色发展上表现出远见和定力,争取实现绿色复苏。包括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内涵,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低碳和韧性基础设施、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城区、绿色技术等,避免采用化石能源驱动恢复经济;支持绿色就业,实施劳动密集型生态公共工程;在刺激消费中重点鼓励绿色消费。可以考虑推进形成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为两翼的结构性潜能挖掘格局,全方位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形成包括发展理念、政策目标、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关键技术等在内的绿色发展基本框架。在发展理念上,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落地,形成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金融等在内的完整绿色经济体系。在政策目标方面,将“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互衔接。围绕增强人类健康和福祉,建立综合性指标。在重点领域方面,把握疫后经济复苏的战略机遇,推动绿色发展,为构建韧性经济社会确立方向。在体制机制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考虑短期和中长期目标衔接,提高绿色治理的协调性和效率。在关键技术方面,一是要解决好绿色发展中的“算账”问题,实现生态资本服务价值可度量、可核算,二是要把绿色创新作为全部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前置环节,向全社会推荐推广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技术。   深度挖掘生态资源潜力,落实“三个最大”要求(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汤宛峰)2016年8月,***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最大”是一个辩证统一、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价值是根本、责任是保障、潜力是动能,价值源于需要、重在体现,责任源于使命、重在担当,潜力源于现实、重在挖掘。“三个最大”确立了青海发展的价值观、责任观和潜力观。青海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建设为载体,以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畜牧业、林业经济等特色产业,建成全国最大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   污染防治攻坚战与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造福人民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统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云飞)坚持将造福人民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惠民,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坚持生态利民,将生产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服务作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坚持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坚持依靠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全民行动体系。坚持用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充分落实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的权利。坚持推进人民群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化,以此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进而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   ***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实践的重大变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郇庆治)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四个重大变化:一是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更加呈现为综合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过程(源头预防、过程减量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和区域整体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的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设定上,更加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和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三是在绿色发展战略取向上,更加重视“生态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共同引领与协同推进;四是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把握“五大关系”,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孙志禹)2018年4月26日,***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加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力度,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根据***总书记指示批示要求,三峡集团准确把握好“五大关系”,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三峡集团基本实现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业务全覆盖,同时聚焦环保督察任务和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并以城镇污水处理攻坚战为切入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二是“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区域片区综合开发、导入生态产业,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案例支撑。从更多专业、更宽领域创新构建生态空间、综合评价生态效益,算大账、算综合账。三是“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高度重视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研究确立了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发展思路,逐步由“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向“管理三峡、保护长江”转变。四是“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坚持资本、资产和项目协同联动发展,努力实现项目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转变。五是“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搭建长江环保集团、绿色发展基金、工程研究中心、产业联盟和专项资金五大平台,与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全面对接,强化市政、水利、生态、环境等多专业、多领域的协同融合,持续完善“共抓”格局。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决摘掉污染的黑帽子(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高建民)2013年***总书记指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如此严重,导致河北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扭转。河北省委省政府为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出重拳、下猛药,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等重点任务,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蓝天保卫战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壮士断腕,压减产能。2013年初至2020年6月,累计压减炼钢产能万吨、水泥产能万吨、平板玻璃产能万重量箱。二是全面发力削煤减煤。累计清洁能源改造764万户,推广洁净煤514万户,实现农村散煤清洁替代全覆盖。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5年82%下降到2019年75%。三是超低标准排放改造治理。在全国率先开展钢铁、焦化、燃煤电厂、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六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四是法制先行,严管车辆。京津冀同步制定颁布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探索建立了重点运输单位绿色运输承诺制,国V以上的排放标准和新能源车辆使用占比达到90%以上。五是差别管理,严防一刀切。将全省重点工程、民生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疫情防控等4466家企业纳入监管正面清单,不限产、不停产、不检查、不打扰。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例文19

春和景明,天朗气清,植树添绿正当时。日前,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雪克来提·扎克尔,自治区政协**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政委王君正等来到乌鲁木齐县乌板乌水公路两侧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现场,参加乌鲁木齐市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陈全国、雪克来提·扎克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王君正、杨诚、徐海荣、田文、李邑飞、沙尔合提·阿汗、王明山等一到现场,就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投入到劳动中。陈全国挥锹铲土、堆土围堰,平整踩实、提水浇灌,先后种下樟子松、红叶海棠等树苗。他一边同少先队员提水浇灌,一边询问孩子们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叮嘱他们要热爱劳动、好好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准备着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新栽的树苗,挺拔错落、生机勃勃。劳动间隙,陈全国向乌鲁木齐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了解了绿化工作情况,并同各族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开展好全民义务植树,持之以恒开展国土绿化,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要切实做到科学规划,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生态惠民,因地制宜选用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数量与质量并重、造林与管护并举,不断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扩大城乡绿色生态空间,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入推进全民植绿,坚持全区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大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让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持续创新绿化机制,不断丰富和拓展绿化形式,把义务植树与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等统筹起来,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升特色林业产业发展质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自治区人大、政府、政协、新疆军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武警新疆总队负责同志,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39 2666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