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心得体会范文(优质20篇)
【阅览】此例由阿拉题库网友“荣誉”精心整理编辑的“奇迹心得体会范文(优质20篇)”优秀文档,以便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吧!
奇迹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拜读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对雷夫老师的敬佩油然而生。这本书可以成为我教师职业和英语课堂教学的加油站,我也梦想有一天能像雷夫艾斯奎斯老师那样有趣、有爱,为学生创造像第56号教室那样充满奇迹和感动的英语课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总是忧心忡忡、伤透脑筋,课上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却默默无言;所有的重难点面面俱到,学生的成绩却不理想;想到班级中的那样几个孩子,真是手足无措!他们不爱学习,上课无精打采更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总是不自觉地走神了,作业和学习任务就是完不成,对于老师的督促也是麻木的。翻开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细细品读,你会从中得到了一些“智慧”和启发,对英语课堂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带着这些思考,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英语课堂,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顿时如“拨开云雾”。
雷夫老师在书中提到:一旦找到自己的兴趣,一个学者就诞生了。是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仔细一想,期中备考,教学中太过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到,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我不断地要求他们重复地拼读,一些孩子只是张张嘴假装记忆,三年级的小娃娃,怎么能要求他们机械地记忆单词、背诵课文,说知识点呢?他们又怎会对这样的英语学习感兴趣呢?受到这点启发,我赶忙准备了一个“魔法袋”装进了单词卡,一进教室,学生们立刻来了精神,眼神放光,对我的“魔法袋”充满了兴趣,争抢着拼读富有“魔力”的单词,并且很快就记住了。原来兴趣就是“魔法”,有了它,我仿佛手一挥,就把知识装进了学生的小脑袋瓜中,这就是奇迹。
雷夫老师强调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他在书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比如,娱乐性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教学中,确实为一些学生的专注力苦恼,这些孩子时而眼神涣散,时而不知所措。细思娱乐性的活动,我又想到了将一些课堂活动赋予“魔法”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在三下第四模块新知呈现中,学习关于颜色的单词red,blue,yellow,green,black以及句子“Now,It's...”我采用magic这一活动,一个个装了水的瓶子在手里摇一摇就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当孩子们看到凭空变出来的颜色,惊喜不已,对新词句的掌握非常深刻。在这样有趣味活动中,既教授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而这个眼、耳、手、口并用的活动,不正是雷夫老师所提倡的“眼花缭乱”的课堂嘛,课堂不能拘泥于平平淡淡,按部就班,作为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要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对于学生来说,简单的反而是枯燥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潜力,考虑到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
读完此书,我更深刻认识到,教育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作为教师,必须用心去研究,用心思考,用爱去感化。正因为雷夫老师对学生充满了爱,才能创造出56号教室的奇迹。
奇迹心得体会 篇2:
整本书给人的感觉很朴实,全部来自于教室里的故事,没有深奥的空话,没有漂亮的废话。雷夫,一位平凡的教师,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了温暖的家,造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信任与耐心,感悟了热情与责任,读到了钦佩与感动。以下就是我的具体感受:
1、做智慧型教师,锤炼好理性智慧
一个具有理性智慧的教师善于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摸索掌握教育规律。雷夫期望在班级管理上打造良好的班风,尝试过多种方式,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他从劳伦斯·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中获得启示,把六阶段导入班级管理中。通过六阶段的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在这个教室里学生作出的任何行为不是屈服于教师的威严、也不是为了取悦教师或是仅仅遵守规则,而是基于内心。
当然,雷夫也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后才渐渐明白教育的真谛: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雷夫就是给于学生充分的信任,不断提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的高要求。
2、做智慧型教师,锤炼好人格智慧
成名后的雷夫面对许多诱惑——“有些人给我提供很多钱让我办一所自己的学校,曾经也有好莱坞的著名导演想拍一部关于我的电影”在种种光环以及诱惑之下,雷夫选择的仍然是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做一名普通教师。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功成名就后仍然不忘初心的教师形象,他用自己对教育对学生的一份坚守,用他哲人般的敏锐、专家样的自信、战士般的勇敢让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应以课堂和学生为坚守,这可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也是教师的一种人格智慧。
3、做智慧型教师,锤炼好情感智慧
信任是一种情感智慧,而耐心也是一种情感智慧。雷夫的学生艾伦告诉记者,“我问老师一个问题,雷夫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雷夫告诉我们:“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地态度与绝对的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如果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对教学无激情,对学生无热情。智慧型教师懂得理解、欣赏、尊重、爱对于学生意味着什么,同时也不吝给予。智慧型教师信任学生,对教育有耐心,更是对人性充满美好的向往。
总之,这本书需要我们细心研读,慢慢消化;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反思;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总结。这样我们也可以做得这样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一个注定不一样的教室!一个孩子们将来心中向往的地方!
奇迹心得体会 篇3:
在最小的教室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迹!
这是一本向家长和老师阐释什么是真正教育并如何实施教育的指导手册。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错误,以及大量努力换来的。第56号教室的庄右铭: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口号:做个好孩子,行事要努力!一位好老师就是教室的奇迹创造者!
教师的任务为何?学生踏进你的教室,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带走什么?要想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教师,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学会关爱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老师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好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处处能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教育才会起到正正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第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其实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第三、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
第四、学会赞美
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她和表扬不同。她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做好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奇迹心得体会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程度的加深,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孩子及家长的需要。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增加自己的底蕴是必然。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作为第一期的班主任团体心理训练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从中得到了意志与品质的锻炼,也让我们不断的提升各方面的素质。上期培训中陈主任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回来后我就在网络中找到了它,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起来。
打开网页便不想关闭。《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作为教师和妈妈的我很多启发。与我的教学生活中有太多的情节相契合。有些问题下是我们思考并想付诸与行动的。雷夫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改变学生一生的奇迹。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书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温暖”。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特别是在做了妈妈之后,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
身为教师的我能够想象的到,开学第一天,面对31个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肯定要“立规矩”。其实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于了恐惧,因为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只能从家长的角度帮助他战胜恐惧,把它看作是一种挫折教育。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
总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奇迹心得体会 篇5:
我在读56教室的奇迹之前,我首先被封面吸引;分享美国最优秀教师的爱与智慧;把孩子变成学习天使。仅仅十分钟的阅读就让我感动了一个小故事!通过在业余时间仔细阅读,我自然钦佩拉尔夫先生。他的热情、毅力、智慧和对教育的热爱教会了我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你就是一个例子。孩子们总是以你为榜样。你想让他们做什么,赛尔夫必须先做。我希望我的学生善良、勤奋,所以我最好是他们认识的最善良、最勤奋的人。不要试图愚弄孩子。他们很聪明,必须看透。还有一段话: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责任心。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是随时为孩子们提供可靠的支持。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们我们有多负责任,但让他们把他们的自信放在我们的肩上。
事实上,拉尔夫先生是对的。你是学生的榜样。你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你的行为是孩子们沉默的榜样!一件小事反映出一个好老师是孩子生命中的奇迹。无论你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老师,你都可以像拉尔夫一样,把孩子变成充满爱心、诚实、有学问的天使,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精彩。
在培养儿童素质的'六个阶段中,拉尔夫老师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目标、做法和结果,并不断提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拉尔夫老师把他的学生带到了第六阶段。当我们读完这六个阶段时,我们会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做得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如果我们能像雷夫老师那样仔细观察,从爱孩子开始,我们也会有一个不同自我的教室。
由于雷夫老师的工作,56教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了这样的老师,孩子们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计划和教育自己。获得所有这些并不是老师最初的目标。经过不断反思,他也逐渐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当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来越远。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有时他们不得不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走进孩子的世界,从而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本书的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说:我希望我的学生热爱阅读。阅读不是一门学科,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与世界接轨的人都喜欢的活动。在当今世界上长大的孩子要相信这一事实通常非常困难,但并非不可能。
因此,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热爱阅读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父母和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热爱阅读,成为热爱学习的天使,有意识地、有趣地阅读。事实上,阅读的目的是非常纯粹的。我喜欢读书,因为我喜欢它。读书很有趣。这种乐趣来自内心,是不可替代的。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也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孩子们需要指导,即使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们的言行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树立榜样,做一个好榜样。让孩子成长为不同的成年人&mdash—能够研究他人的观点,思想开放,能够与他人讨论伟大的想法—热爱阅读的必要基础。阅读之后,孩子们将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敞开心扉,理解新的思想,走上一条光荣的道路。
奇迹心得体会 篇6:
教室是扁担,它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我们相信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我们追求所有师生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相信每一个师生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缔造一个完美的教室,意味着师生共同穿越一门门完美的课程;缔造一个完美的教室,意味着师生携手尽情展示,让教室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20xx年的新教育年会上,朱永新教授曾这样诗意的解读完美教室--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人,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标,制定了《五莲县实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xx-20__)》,按照规范、质量、效能三步走的方针,确定了学校的战略目标。我校于20xx年秋季考试招生,也正是这时了开始启动缔造完美教室行动。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在缔造完美教室方面做出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缔造完美教室,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
每个班级都积极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我们提倡班级的个性发展的同时,又规定了每个班都有:愿景、使命、价值观;班训、班歌、班徽;班级标识、图腾;班级活动、节日;班级、班级环境。每个班级有明确的班级愿景。43班的班级愿景是“净、静、 敬、 竞、精”。首先是“净”,在于让学生爱讲卫生、会讲卫生,时时讲卫生,处处讲卫生,为学习创造一片洁净亮丽的环境;其次是“静”,在于让孩子们学会课上、课下都能够安静有序地开展一切;再次是“敬”,目的想提醒孩子们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老师和孩子们能互敬互爱;然后是“竞”,在于让班级同学和小组间展开竞争和比赛,在学习与各项活动中你追我赶,从不落后,力争上游;最后是“精”,告知孩子们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力达精益求精。同时将班内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送与每个孩子以自勉。所有的班级都是老师和学生讨论、表决,在全员参与讨论的基础上,一起制定自己的班级制度,班规,班风,班训。在尊重生命尊重个性的基础上产生班名并制作班级名片,彰显出班级特色与文化魅力。如:52中队的班名是“阳光的2班”班级口号是“强健自信乐观进取”即:一个强健的体魄,一脸自信的笑容,一份乐观的情怀,一种进取的心态。在班级中,这中班级精神就内化成一种集体的信念,一种集体的心理品质、一种让所有班级内的学生深受鼓舞的精神。从而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特色和风格。
二、缔造完美教室,以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为追求目标
1. 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行走方式
教师和学生共同行走在花开的路上,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行走方式。师生、亲子共读共写,共同实践、共同运动、共同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在共同的行走中书写生命的奇迹。马池兴老师已经习惯每天给班上学生写班主任写班级寄语。每个周一,学生就会争相围在教室前的宣传栏读马老师写给他们的话。有的是充满浓浓爱意的关爱,如:明天天气预报,同学们多加衣物。有的是期望,如:上周,在我班发生了两起打架事件,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我觉得: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道理,我班的学生是野蛮人吗?那我岂不成了野蛮老师。
从本周起,让我们一起把“野蛮老师、野蛮学生”的帽子摘掉。有的是表扬,有的是善意的批评,如:这个学期,五(2)班卫生工作仍然延续上个学期的承包责任制,分工很细致,要求做到什么程度,多长时间做一次,都写得非常明确,明确了任务也就是明确了责任--你就是干这件事的人,你只干这件事,干好了你就完成任务,干不好就是你的责任。学生也会在每天放学时反思自己一天的生活所得。通过共同的生活,师生的心贴近了,他们一起交流,一起快乐成长。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2. 通过仪式使每位师生敬畏生命,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
从学校到班级都高度重视的各类仪式、节日和庆典活动。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使这些仪式、节日、庆典都能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开学初,校长亲自给每位教师举行隆重的分发笔记本电脑的仪式,主席台上每点到一位教师的名字,校长就亲自给教师把电脑送到手里。因为我们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生都是新入学的。学校为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每个班级里也举行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点名仪式;学生进步了,班级举行进步表扬仪式。10月份,学校定为竞选月。班级内举行竞选仪式。学生制作竞选海报,班级内利用教室的墙面、教室走廊、宣传窗等地方进行宣传。学校则在大厅和宣传栏以及电视台做宣传。73班的雪学老师上了竞选演讲课。学生阳光自信地展示自我风采,有的学生都找了亲友团推荐自己,培养了学生的参与与竞争意识。
3. 用阅读拓展生命厚度,以晨诵午读日记为日常生活方式
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每个班级每天开展晨诵、午读和日记活动。低年级以图画日记形式,高年级以周记形式,每个班级确定一首班级主题诗,成为学生穿越整个学期经典阅读的开启诗。穿越诗歌,穿越书籍,亲近自然,亲近民俗,让生命成长在晨诵午读日记中拔节。读书学习可以使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可以促进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我校建有880平方米的开放式图书阅览室。各个班级把书香班级建设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核心工作来做。学校根据学段特点把图书馆里的图书分发到各班,让教室成为真正的图书馆。扎实开展共读活动,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力争让共读书目作为一种阅读的引领。除了开展多样阅读活动外,特别注重了开展多元阅读评价。各班都成立读书评价,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读书活动推波助澜,让学习活动持续健康地走向深入。
4.展示真自我,阳光向上
新教育实验希望全体师生在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过程中,听到学生们拔节的声音。每个教室都是展示室。每班有漂流日记和班级文集。学生的作文或日记打印出来后设计封面并装订成册,在班级内展示。为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才艺,我们把四月份定为“阅读月”,让学生剪辑报刊的精彩内容制作了专题阅读手抄报,五月份我们准备开展“班级达人秀”活动,尽显学生的特长与个性。
5.师生和家长共同经营的班级博客
班级博客,全班共建共管,共同美化自己的家园,更是一份美好的记忆,一份宝贵的财富。学生及其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经营,让班级博客成为全班学生和家长们共同的精神家园。62班建立了“阳光天使”博客,开博的时候有班主任寄语,班级愿景,将班级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资料方案、过程性资料、图片报道、总结等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记录全班学生的欢笑与泪水,记录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
三、缔造完美教室,关注生命成长,建设卓越的班级课程体系
关注生命健康成长,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需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真实的发展。
1.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节日
33班有个学生津津乐道的“快乐盆栽节”。学校通过购买和学生从家里带来盆栽植物美化教室环境。如何进行呢?33班先是在班级内通过认领盆栽植物,开展“欢乐农场”活动,首先集思广益给自己认领的盆栽起名字,说说自己这盆植物的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接下来需要上网搜集这种植物的养护知识。施肥浇水松土,对每盆植物实行精心管理。还要评比一个学期后哪些同学的植物长得健生长旺盛,让学生关注盆栽植物的小生命。学生在对自己的盆栽植物的细心呵护中,体验到生命成长的伟大。感觉到爱心、责任感、合作团结的精神和班级的温馨氛围。学生通过这个节日对生命产生敬畏与责任感。
2. 爱心生日课程
隆重对待学生生日。各班班主任在学生生日当天早晨,利用晨会时间用集体诵诗的形式为这个(些)学生送上祝福。准备一些自制的小礼物,比如一首诗、一幅画、一张自制的生日贺卡,或者准备一个小节目。
20分钟的生日party:五(2)班每个月将拿出一节班会课时间,为在这个月出生的学生集体过一次生日。“为每一个孩子过生日,为生命喝彩,”的理念暗含平等、公正,不放弃、不忽视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但是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如果为每一个同学都举行这样一种仪式,对于我们来说,在精力和时间上又不允许,每月一次,既节约了时间,又把个体和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热闹又简约。当班上的同学为安贝贝唱起生日祝福歌的时候,这个腼腆的女孩流下了热泪。
3.电影课堂 电影作品是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可以使教学时空得以拓展,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是素质教育极其有效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艺术品味和审美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提高人文精神和鉴赏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启“电影课堂”,组织开展“观百部优秀影片,做博学高雅学子”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优秀影片进校园”,每月每学段精编1部电影供师生观看,保证在校学生每学期观看4-5部影片。组织“亲子专场电影”,通过家长会、传统节日,亲子共赏影片,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提供“假期电影大餐”,开展优秀电影进家庭活动,推荐优秀影片,鼓励学生假期观看3-5部优秀电影。活动中创新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层面接受能力,遴选出适合各年龄段的优秀影片共一百部。注重教育实效,观看前,做好电影宣传工作;观看后,教师及时辅导,开展观后感和体会交流活动。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曾说过:“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我校重视挖掘电影作品的教育功能,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月27日下午,我校组织七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4.健身课程 9月为阳光健身月。延长大课间时间为35分钟,课外活动时间达1小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推行大课间活动,1-2年级开展兔子舞、3-4年级开展韵律操、5-7年级开展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
5.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普及家教知识,发放《五莲县实验学校家庭教育基本规范》,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懂教育,热心教育,帮助学校把教育工作做好,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对接。组织优秀家长、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教师运用网络、电话、家校联系卡、家访(家访次数不少于班级学生的二分之一)等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设立家长接待室,以尊重平等的方式对待家长,利用家长接待日、教学开放周等时间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沟通交流。
总之,缔造完美教室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校老师集体努力和热情投入。在朱教授等新教育专家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心怀梦想上路,耕耘在这块广袤的沃野中,一定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也一定能闻到新教育的芬芳。只要行动,总会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创造生命的传奇!
奇迹心得体会 篇7:
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他每天在校工作十多个小时,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
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时作业整洁、干净,正确率高,家庭作业却龙飞凤舞、丢三落四,错误百出。我们的老师,常常为了能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监督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陋习,应当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因为懂得安排和分配时间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乐在其中,也会做得更好。
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他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我们教师应像他一样用我们的教育智慧、责任感和不断地学习能力,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我们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热爱学习;他以热情的教育态度,让教室变的温暖,他用爱,获得了教育的成功与精彩;他用智责任感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帮助我们建构了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奇迹心得体会 篇8: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六年级的班级,对于我这个年轻老师来说,班上的孩子无异于是一群“小恶魔”,在与“小恶魔”们的斗智斗勇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让我急于从书中学习找寻经验和解决的办法。初见此书,封面上的小标题“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我带着既好奇又怀疑的心态捧起了这本书,没想到书中的内容让我收获意外的惊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书中提及的“信任与公平”。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缺乏了某样东西——害怕。”作者雷夫在书中写道,他在刚任教时,觉得要给孩子下马威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于是在对待学生时严肃认真,而我亦是如此:每每处理学生矛盾时,总是先板着面孔,自认为公正严肃,结果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支支吾吾、眼神闪躲,明明是小矛盾、小摩擦,但处理中,却发现孩子们往往会选择互相推诿、甚至编造谎言。我变得更为急躁,下意识的开始不信任孩子,而这种不信任,还影响到我对同一个孩子的其他问题处理上。看完书中提及的案例时,我不得不自我反思:过分严肃,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信任,孩子们在犯了小错误之后,也不相信老师会那么容易“原谅”他们,原本的小问题变得复杂化了,而我也不再感受到孩子的真诚。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慢慢收起自己的急躁,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会先提醒孩子冷静下来再讲清事情缘由,这一过程,也是提醒自己,冷静对待。
书中提及的另外一个观点也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公平。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往往也会心生怨气,可作为一名教师,有时却忘记了要公平对待。这种公平,不仅仅是要做到一视同仁,更是指在维持班级秩序时,老师设置的纪律是合乎逻辑,也就是作者说到的“惩罚和罪行要相称”。案例中提及,某个孩子因为在教室捣蛋,所以老师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棒球。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检视自我。
我的课堂上,常因个别孩子的调皮吵闹,而不得不停下来整顿课堂纪律,有时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还占用下课时间,而班上的其他同学却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公平的纪律要求,因而心存怨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向有经验的教师们请教,最后决定停下脚步,用两节课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同学们自己来决定,如何定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并通过民主投票的形式决定应该如何解决。在这两节课上,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参与、献策,共同制定了9条课堂纪律守则和两项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处罚方式,最后全班同学在这份课堂纪律守则上签名。整个过程,我只是引导、推动,在孩子们心目中,这份课堂纪律守则是全体同学制定,而非老师独裁,所以不存在不公正的行为,在这份守则实施的一个星期里,所有同学目前都是依“法”而行,着实让我也轻松不少。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精彩案例及哲理,值得我们去细心研读,慢慢消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优秀的案例经验,将理论和经验相结合,在工作中不断积极探索、反思,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总结。坚持下去,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一个注定不一样的教室——一个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奇迹心得体会 篇9:
好教师需要有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以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中,并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这印证了一名好教师的成长是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认识到当今“速食”社会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战困难的原因的时候,他提出了“成功无捷径”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态度。事实上,“成功无捷径”既激励了学生,也是激励雷夫老师走向成功的信念。他在实践教育中,不断总结和思考,还逐步感悟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等观念和认识。由此,我也想到,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实际也经常遇到雷夫老师所遇到的难题,如孩子不爱学习,家庭教育有问题、成功的学生并不会感激教师等等,但他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并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奇迹心得体会 篇10:
假期到沁阳永威中学参加“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暨‘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观摩研讨会”,会议上好几位教师、专家提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并一再推荐,抱着好奇心开始读这本书,一开始就被它的简介和众多知名人物的推介所吸引。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老师必须是一个有激情有创意的人。
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个充满职业激情的老师,他自己根据知识与实际生活创造了一系列的创新课程,如阅读课程、写作课程、经济学课程、电影课程、旅游课程、摇滚课程,包括最为卓越的莎士比亚课程。当这些新鲜富有创意的课程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时,班级的纪律已不是问题。雷夫是真正的神话创造者,虽然学生与他相处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的教育教学创意却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创意是56号教室独特的经济制度。第56号教室的学生都会在开学第一天申请一份工作。雷夫会给他们工作清单,上面有教室管理员、银行管理员、球具管理人、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官等各种职业,以及工作内容说明。每一份工作的薪资都有少许差异。教室管理员每天都要工作,所以赚的钱要比一周只工作一两次的人多。孩子们通常可以得到第一或第二志愿的工作。
有工作,就有月薪。孩子们把薪水存在银行。他们必须存钱来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座位越靠前排,费用就越高。孩子们赚外快的方法很多。例如,学生做额外工作或参加管弦乐团,就可以领取奖金。反之,如果他们没做事或偷懒,就会被罚款。学生可以使用班级“支票”和“现金”。到了月底,全班会来一场疯狂的拍卖会,竞卖文具用品和礼券。
第56号教室的经济制度在帮助孩子们学习“储蓄”的同时教他们另一项重要原则:“延迟享乐”。这个快餐社会鼓励年轻人什么都要,而且马上就要。但是第56号教室教孩子一个道理:会存钱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
学生必须每月支付座位的“租金”。如果孩子存到的金额为租金的`3倍,就可以买下座位,拥有这个位子的“产权”。有些孩子甚至会刻意攒钱买下同学的座位,然后每个月向他们“收租”!
聪明的学生在购买不动产之际,也开始了解所有权的价值。他们看到同学每个月为了付租金东拼西凑,而自己银行账户的存款却越来越多,就开始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同样,他们也发现,拥有房地产后就会有多余的钱去参与每月举办的拍卖会,财富越积越多。几个月下来,他们也亲身体验了拥有存款与不动产的种种好处。选择付房租的学生也学到了相同的教训,只不过感觉较为沉重。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父母赚钱的辛苦,学会了节俭和爱惜。我也感受到教师必须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雷夫是一个全能老师,他能带好班级,能教好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戏剧……没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如何进行课程的整合,如何引导、指导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我们的老师因种种原因个人的综合知识、业余爱好本身就不是很多,加之工作后,学习参与的机会时间更少,更多的是单位家庭两点之间的生活,所以我们还需抱着好奇之心多参与不同的活动,扩大知识面,丰富经验与生活。
奇迹心得体会 篇11:
顶岗前,蔡老师推荐我们读一些课外读物,其中有一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师以及准教师们用心品读的教育书。
第56号教室,这个普通的教室,却又是那么不平凡的教室。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孩子,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方向,而变得不平凡。雷夫老师用他对孩子无限的爱不断创造教育的奇迹。
雷夫老师给全班学生定的座右铭是“好好表现,勤奋学习”,教室正面的墙上挂有“成功无捷径”标语。雷夫说,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以身作则是雷夫老师给学生树立的最好榜样。
雷夫老师用他的爱在第56号教室里营造了一片不同的天地。在这里,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受人尊敬,谦逊得以发扬,而且大家无条件地互相支持。”雷夫老师激发了孩子们向上、向善的力量。班上的孩子很沉静,而且文明、有礼到一种难以置信的程度。教室就像是块绿洲,但它少了某个东西。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多数教室以害怕为基础,而第56号教室却以信任为基础。拥有雷夫老师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到自豪,他们不想失去这份信任。这就是56号教室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地方。因为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雷夫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也是让我触动的,在让学生学数学时学生心算出答案后,他没有叫任何人回答问题,所以没有人必须站在聚光灯下,也不会有伴随尴尬而来的恐惧。看着全班学生高举着答案,他马上就知道谁已经会了,而谁需要协助。我们之前所在的课堂中最常用的'就是点名回答问题,我以前也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我看了雷夫老师的做法后,再结合平时同班有些比较内向的孩子怕发言,怕说错的情况,我才了解雷夫老师做法后隐藏的对学生透彻的了解及爱护。今后在我的课堂里我也会尝试使用。
这本书还能让即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反思: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是以利益引诱孩子,让他们认真学习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将来,而劳动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如果我们期望孩子谦谦有礼,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应当以身作责?如果孩子不诚实,我们有没有反省,自己是否会言而有信?如果孩子出现错误与失败,我们是应该越俎代庖,还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如果孩子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耐心地与之讲解?如果我们带孩子出游,能否让孩子自己事先去了解目的地的地理及人文知识?如果孩子想要参加某项活动,我们是否应该以学习紧张为借口而阻止他?我们会不会不管孩子有多么小的进步都会为之而喝彩?孩子的喜好与特长我们是否会知道?我们会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分数与想像力、创造力哪一个更重要?
这些问题,是我在下一学期的顶岗支教过程中必须严格反思的。只有不停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才能够不负学校重托,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才能够在未来的执教之路上走得更高,更快,更强,更远!
奇迹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阅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放松。
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教学工作中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雷夫老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切实有用的经验: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信任,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而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比如一个总是不爱交作业的同学,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二、道德成长线路图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6挡。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励-----考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要取悦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挡:我奉献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三、失败是好事
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活中,是很害怕失败的。我们的孩子和大人,只能接受成功,无法承受失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点点大的孩子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敢迈出步伐。其实在失败的地方,我们才能长出坚硬的翅膀。
几年前,一群来自某所充满活力的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另类教育和公办民营的一群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他们很棒,精力充沛、聪明开朗,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不过,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学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
那个星期我们班刚好在做火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我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呀!
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我班上的学生就曾在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时,遭遇回路向心力不足、无法让车子在轨道上安全行驶的问题。然而,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那两个月,却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喜、兴奋的时光。最后,当云霄飞车大功告成之时,孩子们可以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我也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因为我决定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四、 我最感动的还是那位老师老师提出的“把阅读和世界连接起来”。
他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读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并且每年进行专场演出。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地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连接肯定不会是那位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阅读,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那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学习雷夫好榜样!”
奇迹心得体会 篇13:
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教育界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位老师和家长去品读。
为了课堂纪律,为了考试分数,许多老师使用的是“下马威”式地开场、“小红花”式的激励、“逻辑后果”式的制约等措施。这些措施让学生对老师心存“害怕”而听话,让学生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让学生为了不受惩罚而表现好。“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一样东西——害怕。”以信任为地基,雷夫老师参照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
第一阶段是“我不想惹麻烦”,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的。第二阶段是“我想要奖赏”。雷夫老师坦言他在刚开始教书的那几年,为了“成效”他也患了这种“奖赏症候群”,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第三阶段是“我想取悦某人”,这个阶段的孩子表现良好是为了讨好老师或者取悦父母。第四阶段是“我要遵守规则”。规则是必须的,但是规则不应当只被局限于教室里、家里、或者校园里,因为孩子们最终还是需要走向社会。第五阶段是“我能体贴别人”。这个阶段的孩子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会变得非常善解人意,而且几乎不会再无故出现不当行为。第六阶段是“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第六阶段的人无论做出多么伟大的行为他们也不会去四处宣扬,因为他们之所以做这件事,仅仅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是
对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六个阶段之中,学生做出良好行为的出发点逐渐由外向内,最终是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行为准则的'。
无法想象,在这一系列理念之下,雷夫老师还带着第56号教室的学生培养了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了写作和数学能力,他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应试,带着他们遨游世界、品读历史、亲近自然、爱好艺术、热爱体育,了解经济。他还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孩子们挑选众多经典有益的电影共同观看,带领孩子们行万里路、在旅途中改变生活,与孩子们一起学音乐、玩乐器、开演唱会,带着孩子们在每年圣诞节前夕一起做社工,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致力于培养的是一个个全面的、大写的人。
对于阅读,雷夫老师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撰写。他认为,阅读能力是需要评估的。这项评估可以从标准化的测验分数开始,但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些孩子们将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书。热爱阅读的孩子也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所以,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在用心地做着每一件教育教学的小事中逐渐累积而成的。即便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奇迹,但是每个小小的点滴进步和惊喜也能让孩子们受益无穷、终生铭记不是吗?余生,我要继续用心做好生活和教育中的每件事情。因为只要你做到了自己的最好,清风、花香、蝴蝶都会自来。
奇迹心得体会 篇14:
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其次就是教会孩子善待他人。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实践教育中,不断总结和思考,逐步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等观念和认识。
雷夫老师就是这样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向我们阐释了:教育是没有捷径的。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雷夫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勇气,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每位学生想要什么?是一时的分数还是一生的人格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同的国度对教育的解读也不尽相同。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者要坚信“没有害怕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行为偏差或成绩落后的.学生,教者要不离不弃,多一份耐心和关心,在师生间搭建起彼此信任、互敬互爱的桥梁,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位孩子,让学生有所收获:知识、技能或品德等各方面中只要学生进步了就应该算是好孩子,教者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赞许声中快乐的成长;不要小看比我们年龄小的孩子,要提供一个可以施展孩子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孩子带着自信走好每段人生路。无论何时,我们要谨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学生教者的舞台才会精彩,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思想和情操才是教育的方向。相信,雷夫是每位教者的一面镜子,尽管教育工作中没有同样的舞台却有着同样的目标:让孩子自食其力,成为社会的顶梁柱。每位教者都应为这个神圣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奇迹心得体会 篇15:
这是一本向家长和老师阐释什么是真正教育并如何实施教育的指导手册。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错误,以及大量努力换来的。第56号教室的庄右铭: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口号:做个好孩子,行事要努力!一位好老师就是教室的奇迹创造者!
教师的任务为何?学生踏进你的教室,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带走什么?要想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教师,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学会关爱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老师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好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处处能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教育才会起到正正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第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其实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第三、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
第四、学会赞美
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她和表扬不同。她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做好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这样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奇迹心得体会 篇16: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但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读着本书的内容简介,我不由得被深深吸引,让我一点点走进56号教室,也一点点认识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师——雷夫艾斯奎斯。
这本书中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故事,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雷夫老师坚守信念,敢于创新,精心培育,使一届又一届学生成人成才。我相信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都会受到启发而有所收获。
就像尹建莉老师所说“这位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准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里介绍了许多有关雷夫老师很好的教育方法,但给我震撼最大的是,在第56号教室里没有恐惧,没有压力,有的只是信任与快乐。雷夫老师能教各种学科,而且每种学科衔接自然,令所有老师敬佩不已。他在开学第一天的游戏中,就使孩子们懂得: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他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却不允许破坏老师对他的信任。这使我想到曾经自己对第一届学生的承诺,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直到现在想起仍懊悔万分。想着我已教书十几年,但直到现在还是有些迷茫,常常犯下雷夫老师所说的错误,实在惭愧。雷夫老师说:“我们是孩童的依靠,请给他们可靠的肩膀,这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是啊,雷夫老师的信任,消除了孩子们内心的恐惧,使他们在第56号教室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读到这儿,我们也该有所思考,有所触动吧。
佩服雷夫老师,还因为他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并不像我们整天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忙得气喘吁吁。他告诫我们这些父母和老师必须牢记: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世界上总是有更会阅读、数学更强,或棒球打得更好的人。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特质,尽可能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个体。他也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静心想来,的确如此。
我们也许永远不能做到像雷夫老师那样痴迷教育,对教育的真谛看得那么真切。但我想第56号教室的奇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我将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一路向前,坚持到底!
奇迹心得体会 篇17:
暑假期间,阅读了朱永新先生编写的《教育的奇迹》一书,感悟颇多,感触颇深。十八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真的让人刻骨铭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执着教鞭、耕耘杏坛时,怎样将教育新理念落实到课堂上,让学生易于接受,进而成长与进步,创造自己的教育奇迹呢?我想,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听,乐于听。怎样使学生“会听”呢?根据朱永新教授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想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吸引学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有饱满的激情,要抑扬顿挫,情真意切。朱永新教授指出,听意味着心灵的沟通。要使学生的心灵在听课的时候与教师的心灵相通,教师首先要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也可以辅之于身体语言,如手势、眼神等,尤其是教师的眼神,在讲课时要尽量与每个学生多进行交流。教师饱含激情的讲课能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习惯,他们就做到了“会听”。我在每一节课走进课堂时,都保持饱满的激情,以此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也激情饱满的开始45分钟的学习之旅。正如学生给我的信中所说:“我从没遇到过这么有个性的老师,激情总是满满的,精神总是很充沛,故事总是深入人心,课堂上我都会积极地思考你提出的问题,也很期待每一次的下一节课,我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如,听别人讲话的时候精神要饱满,眼睛应该有神地望着对方,要边听边进行思考。精神饱满能保证持久地听清他人的讲话;眼睛有神地望着对方,一方面是对说话者的尊重,另一方面,听的时候就不容易分散注意力;边听边思考,能弄清对方讲话的条理和目的等,及时获取有益的信息。关于听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常抓不懈。因为听的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在每次提问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都是专注地看着他(她),回答问题后,十分中肯的给予评价,指出其优缺点。老师做好榜样,提出要求时,学生才能做得到,良好的习惯才能逐渐养成。
再次,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及时反馈听的结果,也有利于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有时,语文老师只顾自己讲,而不让学生发表听讲后的想法,一节课过后,若作个调查,就会像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一样,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学生印象不够深刻。课堂教学过程只有成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听的习惯的养成和听的能力的提高。教师讲了,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同学讲了,请其他同学评一评、议一议。在互动的过程中,因为人人要参与讲评和议论,学生自然就会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了。在未来的社会,“会听”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养成和听的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辩论法,分组竞争法等调动起学生的说的兴趣、听的兴趣,为学生的探究学习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奇迹心得体会 篇18:
于永正老师说过,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的精彩,而学生的精彩又来自老师的精彩。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最近,我看到了一本名叫《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书,封面上的那句话"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一、为奉献而感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
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
二、为疑惑找答案
细细品读这本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可以直接操作的东西。例如本书的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为我苦苦寻觅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书中第4页有这么一段话——真相很简单:这年头,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读到这里,我很受触动,雷夫将我们教室的现状概括为"害怕"两个字,一针见血。读到这里,我也很害怕,事实上,我们真的就是深陷在相同的陷阱里。就像雷夫所说的,我也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喜欢他们的班级,而且学到了各种美好事物。
三、为教学寻方法
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他之所以成为优秀的教师是因为教出了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以数学的教学为例。
正像文中提到的,"数字的研究是门极端的学科,孩子不是爱它,就是恨它"。好多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没有语文那种诗意、气魄、伤感、欢乐,也没有音体美的愉悦、宁静、伤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雷夫的观点就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他没有把整堂课的时间拿来做练习,而是尽力去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学着喜欢数学。
第一,让学生克服对数学畏难心理。
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让自己的一些无心之语伤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让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好多老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让孩子喜欢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呢?有时我会责怪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发言不积极,其实想想这都是因为课上的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孩子造成的。雷夫老师有时整晚不睡觉就是在研究如何让课堂有趣,但又是包含很多知识的。他讲到了几种游戏:雷夫设计了"Buzz"游戏,就是要让孩子练习掌握的知识用游戏的方式展现。不同年级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不同内容的"Buzz"游戏。他认为这个游戏带来的欢笑和兴奋感受,以及让学生们学到的许多事情,都是做练习题无法达到的。其实现在想来,我校推行的"数学口算竞赛"也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游戏,长此以往肯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了计算能力。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使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回到现实,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奇迹心得体会 篇19:
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网红”书我早有耳闻,却一直没有阅读,这次暑假我终于打开了它。雷夫老师的序言开门见山地写道:“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这样的真诚、坦率吸引着我静心读下去。
虽然在美国民主自由已经成为旗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美国依然难有犯罪高发、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贫民窟。在一个以少数族裔贫困学生居多的学校里雷夫老师却创造出了奇迹,他的学生成绩优异,爱好阅读,一切都与贫民窟的环境如此不相符。雷夫老师在书中描写了他的教育故事中的一个个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读到对学生的关心很重要,同时,也要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人。什么让学生能够听从安排呢?我觉得就是学生和老师彼此的信任。雷夫建立信任的法宝是“公平”。雷夫在演讲中说:“你可以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但必须是公平的。即使是惩罚孩子,你的惩罚也一定要公平。如果孩子们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的话,你可能就会失去在孩子们心中的信任。”他的众多课程:阅读、写作、棒球、摇滚乐、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等等,都是让学生在信任中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人格得到全面塑造。这是信任带来的教育效果。为了这份信任,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工作了几十年。
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句话使我这个语文教师茅塞顿开,我终于明白了一直以来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错在了哪里,我只是强硬的逼迫学生去读书,在读之前通常讲一些大道理,结果阅读这样一个最美好的学习行为让我给亵渎了,变了味,学生面对阅读没有兴趣。现在,我知道了一切的行为都应源于一个爱字。教师要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人生最美的享受,在热爱的驱动下去走进各类文学世界。
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雷夫老师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对于一线的教师工作者来说,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正是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学生必须是诚实的,可爱的,独立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保持自己的真善美,不被我们成人的世界所诱惑,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通过与雷夫老师跨越时空的交流,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了自己的方向。雷夫老师的慈悲之心,真诚之心,给予孩子们无私的帮助等等,都被我视为榜样,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去践行,去学习,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快乐的学习。
雷夫老师其实并没有多神奇的魔力,不过就是时时处处为学生考虑,尊重学生。通过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明白了真正的言传身教,是我们教师工作者的严于律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以雷夫老师为榜样,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奇迹心得体会 篇20:
这学期,校长为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个初夏的黄昏,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捧起了它。
雷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读完了这本书,他用爱心创造出来的奇迹让我既震惊又感动: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这需要怎样的耐心与坚持?
一间小小的、普通的教室,让里面的孩子愿意提前两个小时来上学,而且甘愿推迟放学,这间教室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
一位普通的老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他获得此项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原因?
站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作为一方教室的灵魂人物,无疑雷夫是成功的,是伟大的。他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凭着对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让他的第56号教室变大了,变开阔了,变成了孩子们自由舒展的乐园,变成了孩子们无比依恋的精神家园,变成孩子们一生中享用不尽的财富。
第56号教室里的孩子是幸福的,作为教师,雷夫也是幸福的。我想,做教师,就应该做一个像雷夫这样有信念、有追求、有爱心的教师!
合上书本,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师角色,感慨万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教室,那是一方我们教育生涯中的舞台。作为教师,我们不妨静思一下:我们该如何在那小小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人生,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如何让它成为教室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乐园,如何在这里为孩子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