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关于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
前不久,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凭借《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荣获特等奖第一名。笔者留意到,中央电视台播放李吉林和李希贵的专访时,曾打出“个性与情境教育:基础教育新方向”的字幕。虽是简短的一行字,却体现出了国家对情境教育独特优势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基础教育新方向的指引,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首先,它昭示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李吉林情境教育一贯主张情感是情境教育的命脉,并在各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全面实施“择美构境—以境生情—以情启智—情智相长”的策略。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长期以来重知识灌输,忽视情感培养的唯理性教学传统。
情感是人的本质属性。哲学家李泽厚就提出“情本体”,因为情感是人生的根本。情境教育正是把情感既作为手段又作为目的,提出的“以美激爱,以爱导行,以情激智”“以情为纽带缩短与儿童的心理距离”充分利用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同时又通过儿童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的培养,提高人的素质。
教育本是充满爱心和情感的事业,但现实中,学校以狭窄的应试为目的,使之异化为简单地灌输和反复地操练,学生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是快乐、情感和责任心的缺失。情境教育“以美为境界”“让艺术走进课堂”“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它昭示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作为情境教育的开创者,李吉林始终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就提出:情境教学应“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后来,又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李吉林不仅提出要重视创造潜能的早期开发,更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在学科学习中结合能力训练,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她的实践中,学科教学与创造教育是相互交融的,这就为我们的创造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将创造教育局限于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技法训练,或许能收一时之效,但非长久之计,有意识地通过启发想象将创造力培养渗透于日常的各科学习中,应成为今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常态。
最后,它昭示着教师成长的新方向。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李吉林的教育创新之路,就是一个创新型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典型范例。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教育教学现状的永不满足,因而才会不断自我突破,达到新的高度。从“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到“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以至“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她用20年时间做了四期教育部重点课题,但始终围绕“情境”这一主题,锲而不舍地追寻儿童教育的完美境界。当代教师不正需要这种积极进取,努力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吗?
李吉林的实践创新是与她的不断学习紧密相连的。为了追逐自己的教育梦想,她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去寻“根”,反复研读古代文论“意境说”并从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又注意借鉴吸纳西方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学、思、行、著”的研究道路,这才形成了具有本土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情境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由此可见,当代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顾埋头苦干,而应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又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边学习边反思,并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纷繁多变的信息社会中,为国家培养出既具适应力又能开拓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优越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扎根于广大职工群众之中,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性质决定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怎样去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呢,我个 只要你是党员班干部和管理人员,不论你是干什么岗位的,不论你职务有多高,财富有多少,你都应放下架子,以百姓平常人的身份走入群众中去,以老百姓平等的身份去与施工一线群众交谈,以平心静气的态度去倾听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的心声。要让一线施工人员感觉到你没有瞧不起他们,没有忽视他们,没有欺骗他们,而在尊重他们,达到一个互相尊重。这样,他们才会和你说掏心窝子的话,相互之间的心才容易接近。
二是心里时刻想着一线施工群众并挂念他们。作为一名党员班干部,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而是代表着党的组织和企业管理者。你所做的每项决定,所做的每件事情,包括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考虑是否符合一线施工群众的心愿,是否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你的心里装着群众,毫无疑问,你想问题,办事情,就不会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只从你那小圈子里几个人出发。你心里有不有群众,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三是要真心实意为一线施工人员服务,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为项目部排忧解难。作为一名党员班干部及相关管理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 要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疾苦,为群众办实事,了解困难解决困难。要关心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痛苦什么,并尽力帮助解决。要知道,大多数群众既通情达理,又知恩思报。他们不会提过份的、无理的要求,他们能理解组织的困难。他们一旦得到了组织的关心与帮助,就会更加发奋工作,就会更加拥护组织热爱公司。
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立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回想一下原来我的父母在教育我的时候,运用的方法很多都和书中所提及的方法雷同。虽然我的父母没能给我创造优越富裕的生活条件,却让我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他们给我以信任、尊重、理解,时时刻刻给我激励,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提醒,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我的不足,让我成长、生活的非常快乐。现在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发现把这种爱的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真的象周老师说的那样,赏识的言语和行动,像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在我的赏识下,我觉得我的学生是健康快乐而又自信的孩子,在快乐地成长。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我在用赏识教育来教导孩子时的一些感受: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本身性质来说,就是面对学生极易受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在校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的交流。孩子每每受到表扬和肯定后特有的自豪感是我这个当老师心中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景,这恰恰证明了孩子渴望被人赏识。
于是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相貌平平,能力一般,不好表现出于弱势的孩子们,开始时,我觉得真的很难,我发现自己的耐心真的有限,于是我一次一次告诉自己可以。随着我的不断的坚持努力,随着“偏见”这面有色眼镜的摘除,在赏识的眼光里,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平时并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孩子们其实很不“简单”,有的孩子调皮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头脑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但做事很有毅力,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我该如何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就象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
书中谈到:“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领先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那么作对老师而言就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但是会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注意掌握好分寸。这以后,凡遇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都很关注并适度地鼓励,表扬。让有缺陷的孩子逐渐找回了自信。
今年班上转来了一个新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张口脏话,出手打人,加上比同年级学生高一个头,经常欺负同学,简直就是个班霸。天天都有学生来我这儿告他的状,还有些孩子跟着他学,惹得好些家长都有意见,说我们不应该收留这种学生。一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每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的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但收效甚微。于是决定改变教育方针,当他再犯错误时在帮他指出错误后,没有批评指责和大道理的说教,只是告诉他:其实你是个很善良很听话的好孩子,只是不能管住自己而已。要想让大家都喜欢你,你必需改掉这个毛病。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和出色。果然听到这样的话时,他器张又不屑的气焰立马下蔫去了,以后每次他再进办公室,在帮他指出错误时总不忘先表扬他的进步,再加以一翻鼓励的话。并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号召同学们团结鼓励他。在班级里,也是处处留心他的细微变化,发现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用赏识教育激励他。现在这名学生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孩子们所有的细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孩子没有优差,只要在对他们教育的过程中施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赏识,这包括了尊重,信任,提醒和等待,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取到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并学会拼搏进取从而达到成功。赏识的力量不仅使孩子获得成功,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宽容和理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关于教育心得体会【第四篇】
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还应是教师的事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援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