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实用10篇】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实用10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一篇】
重庆日报记者近日乘车从巫山县城出发,在群山中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下庄村。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凿的天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下,路的一侧连着绝壁,一侧临着深渊,颇为壮观。
不高的个头、花白的头发——再次见到毛相林,他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几年前,记者就曾来到下庄村,对毛相林绝壁凿路,带领村民“愚公移山”的事迹进行过深入报道。此次故地重游,毛相林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年轻时,毛相林最爱哼唱这首祖辈传下来的歌谣。正如歌谣中描述的一样,下庄村坐落于“天坑”之中,20多年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出村要手脚并用,翻过一道落差上千米的悬崖。
1997年,时任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可当他说出自己的计划时,村中反对声却不少,原因很简单——修路要钱,村里拿不出。
毛相林不甘心“坐井观天”,他偷偷挪用了母亲的700多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在其带领下,村民们东拼西凑,5天时间共筹集了3960元,再加上毛相林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的1万多元,下庄村民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发起了挑战。
这年秋天,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大部分路段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将红绳缠在腰间,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然后填上炸药,劈山开石。
20__年,一条2米来宽、全长公里的绝壁天路终于修通了,竣工那天,村民们买来长长的鞭炮,炸得震天响。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二篇】
12月2日,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称号。个旧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中宣部“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发布会电视直播,认真学习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
据悉,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致力农业科学研究,情系三农,扎根边疆,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
通过观看,大家被朱有勇同志对党忠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朱有勇同志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传承新时代楷模精神,充分发挥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共创各族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三篇】
日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向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立足岗位创意创新创造的决定,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路数打法,在全市迅速掀起创意创新创造新高潮。
决定指出,动员全市上下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立足岗位,全面、系统、多元、深入地开展创意创新创造,充分激发各行各业各类群体的激情活力,凝聚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职工等干事创业力量,是实现为青岛擘画的宏伟蓝图,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青岛这座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育先机、开新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激荡思维、敢想善谋”的创意精神,放眼全球看青岛,站在未来看今天,点燃全体市民的创意激情,释放从点到线到面的创意“金点子”,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让整个城市创意热潮涌动,形成鼓励思想碰撞、崇尚创意时尚的浓厚氛围,汇聚“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的强大创意力量。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牢牢抓住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决摒弃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思维,坚决向各类不科学、不高效、不合理的制度流程机制开刀,以改革的视角精简层级、打破壁垒、拔掉藩篱,特别是在打好15个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等重点领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用新的理念、新的逻辑、新的打法、新的技术创新性开展工作,强力推动青岛在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决定提出,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发扬他们“紧抓快干、奋勇争先”的创造精神,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任务、重要工作、重大活动,以改革的“冲击钻”击碎前进道路上的难点痛点堵点,运用市场的逻辑、调动资本的力量,在平台搭建、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使青岛成为成全四海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
据悉,“连钢创新团队”奋力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绿色码头,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崭新方案,是科技报国初心的不懈追求者,是“振超精神”的传承弘扬者,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齐鲁时代楷模”、全省“勇于创新奖”、“青岛楷模”等荣誉称号。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四篇】
“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的毕业生邓婕回忆,“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吃苦耐劳、勤奋勇敢了。”
这是张桂梅的“特殊教育”。
张桂梅在探索中制定了“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读红色著作、记红色名言、看红色影视、塑红色课堂、办红色校报”等教育教学方针,坚持每周开展“五个一”党性教育活动(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开展一次党员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她努力“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张桂梅说。
一个叫何先慧的女孩,对11年前的那一幕记忆犹新。
20__年,华坪县中心镇河东村,张桂梅来到学生何先慧家里家访。看到何先慧的妈妈衣着单薄,在地里割韭菜,张桂梅把身上穿的新棉衣脱给了她。知道这件事后,何先慧的眼眶湿润了。她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没钱上高中,是华坪女高接纳了她。
现在,何先慧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到周末,她就会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帮忙。只要张老师打一个电话,她就会无条件支持。因为她知道,张老师播撒的爱,在流动和传递……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五篇】
“他是农民教授,亦是农民院士,把农民装在心里,把学问种在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牢记初心和使命,以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攻坚精神,助力云南人民脱贫致富,在云岭大地上唱响了脱贫攻坚的时代最强音。”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风感慨地说,朱有勇院士是我辈之楷模,是祖国之荣光。
“新时期的农业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朱有勇院士用他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言行给出了响亮回答。”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二大班的黄胄表示,要将朱有勇院士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起学时代楷模,做优秀青年。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杨俊涛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向朱有勇院士学习,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最充分的青年先进代表。”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杨舒涵认为,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科学成果应该如何为人民服务,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优质、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作为青年学者,一定要用行动示范解决顽疾,而非只是对老百姓纸上谈兵,务必戒除功利之心服务人民,未来的路,怀揣敬仰,踏实前行。
“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寸亚玲表示,将以朱院士为榜样,继续立足本职,开拓进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他人。
云南农职学院园艺技术二班学生李昊表示,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极大鼓舞了农业院校的学生,未来一定要努力掌握好专业知识,把青年学子的青春汗水和报国之志写在大地上。
“观看完朱院士的事迹后,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一个词就是‘无私’,他用自己的一身绝技造福一方百姓,不图名不图利,他常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云南中医院大学党委宣传部陈楠提出,作为高校的一名工作者,应当做到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身上有功夫,守正创新、积极作为,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六篇】
陈俊武院士70年矢志报国的决心、献身科学的追求、著书育人的热情、无私奉献的品格,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要深入持久学习陈俊武院士灵魂里的忠诚、骨子里的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坚定信念、埋头苦干、勇于登攀,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公司全面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曹操的《龟虽寿》,我最喜欢的当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如陈俊武院士一样,不管时代如何变幻,他始终站在科研前沿,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这样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学习陈俊武同志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家国情怀。翻看陈老的履历,70年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两个字:石油。1946年,正读大学二年级的陈俊武到抚顺参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留下的煤制油工厂,中国石油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窘况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心中当即立下志愿:挽弓当挽强,一定要投身石油工业,用己所学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大学毕业后,他拒绝了留在沈阳工作的机会,如愿进入辽宁抚顺矿务局工作,成为人造石油厂的一名技术员。他一头扎进车间,与技术专家和老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逐步成长为一名青年技术骨干。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需,这是他最初的信念,始终不改。
学习陈俊武同志精细严谨,精益求精的求实作风。 1968年冬,为解决胜利炼油厂新建的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大量跑损的难题,陈俊武带领攻关小组来到黑龙江大庆,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爬上大庆炼油厂30多米高的催化裂化装置两器平台,监测反应器、再生器运行情况,记录流态化数据。手冻僵了,脚冻麻了,钢笔也冻得写不出字了……但工作仍然要继续,为了方便对比分析,他又和同事辗转来到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装置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对三个装置的流态化数据反复对比,找出了催化剂大量跑损的原因,总结出现场操作要点,进而提高为迄今仍然采用的催化裂化装置流态化测试理论和方法。精细严谨,精益求精,是他不变的初心,一直坚持。
学习陈俊武同志勇于超越,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俊武带队成功研发了新型的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兰州炼油厂联系陈俊武,希望采用洛阳炼油实验厂的同轴式技术,建设一套年加工能力50万吨同轴式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但是,上级主管部门有人从技术角度对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建议改变装置的布置形式。陈俊武清楚的知道,如果该方案被否定,这项新技术也就失去了一次上台阶的机会,当“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个问题被提出时,他坚定地说:“如果出了问题,我陈俊武负责!”最后,陈俊武的设计方案获得通过。1982年,凝聚着他和团队心血的兰州炼油厂这套装置顺利建成投产,不仅当年就收回了4000多万元的投资,而且把我国炼油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是他永恒的初心,默默坚守。
学习陈俊武同志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中国炼油技术不断进步,但缺乏系统性著作,难以满足技术人员学习需要。1990年起,陈俊武潜心编撰《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20年间出版再版3次,直到20__年第三版出版发行,业内人士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未来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必须首先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基础理论水平和科技素养。”陈俊武愿做科研人员攀登科学阶梯中的一级,承上启下育人才。他打破门户之见,开办了一个有独特教学方式的高级研修班,让来自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优秀学员接受高水准的“魔鬼训练”。当年研修班的许多学员,如今已经成长为石化行业的技术专家。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是他传承的初心,奉献终生。
70年至诚报国,92载岁月如歌,他叫陈俊武,他说“中国需要”是我永远的初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要像榜样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七篇】
卢老祖籍广州市花都区, 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佔领,卢老被父亲送回老家乡下避难,童年的苦难,与正确的三观,使他成为了一位优秀的革命者,因此87岁高龄的挠挠才会在20__年3月14下午3:30带着存孱弱的病躯在夫人徐雪宾的搀扶下缓缓的走入银行把一生节省下来的八百多万元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帐户里,全班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一个人勤俭节约为自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俭节约为别人。卢老的是种大爱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当与徐老连线时,得知卢老要捐献遗体,为医学做贡献,全班再一次响起掌声,这是声音更响亮堪比排山倒海。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辛,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顶峰。"这是卢老一生恪守的原则,如今在卢老的感召下,同学们让我们都传承着卢老的这种家国情怀和严谨的求实的学风吧!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八篇】
肖文儒,救援勇士刚强如铁,却也有血有肉。
20__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 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呆就是几十天,风餐露宿、风吹日晒是常态。最长的一次,他在现场工作了35天。
20__年4月10日18时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丰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于4月11日到达现场,参与抢险救援指挥。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直到5月15日,肖文儒才从救援现场撤离。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对于肖文儒的家人来说,是最温馨的时刻,也是最热切的期盼。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一次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了1篇作文。文中,他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每当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牵挂留给家人。肖文儒的四哥是一名刑警,1988年因公牺牲。害怕再失去一个儿子的母亲,了解到应急救援工作风险很大,曾坚决反对他下井。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
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党委研究决定,为肖文儒记三等功一次。“永葆初心,勇往直前,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是每一名党员和人民守夜人的真实写照。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肖文儒说,他会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
肖文儒:
应急救援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是非常光荣的职责。我会把荣誉当成动力,以感恩的心干事创业,筑牢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九篇】
多年一线救援的“火里来水里去“,让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从事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后,又因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大,造成了他心脏血管95%堵塞,因而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家人跟他说要注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
为了不让家人担忧,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立马拨通肖文儒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务后“说走就走“。他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得。“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让人看到人民在他心里的分量。
20xx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着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平安。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着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病症,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对于这份事业,他永远保持着冲锋的那股劲儿。
像肖文儒这样连续从事应急救援一线工作近40年的人不多见。当年参加全国救护大队长培训的同期队友大多已改行换业,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专业。他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
2024关于时代楷模邱军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十篇】
如今的丹东,鸭绿江风微浪稳,凤凰山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战火不断、满目疮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光荣院里,工作人员给予孙景坤老人悉心的照顾,子女也在床边尽心陪护,但老人每次醒来都要寻找的,却是一位无言的“伙伴”——军装。这件挂满了奖章的军装,现在就挂在老人的床边,护理员曾数次看见,老人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它、抚摸奖章、抚摸那一段出生入死的峥嵘岁月、抚摸这一生的付出与奉献……
接受了采访后,老人有些倦了,工作人员帮助老人躺下,半梦半醒间,老人又将右手举到了耳边,从姿势上来说,这一个躺着的军礼远远称不上标准,可在内涵上来说,这又是一位军人,用72年的漫漫岁月,敬出的最标准的军礼。
接受采访时,孙景坤老人刚刚出院不久。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我们的采访时间一缩再缩。老人的精神大不如前,谈吐已不再清晰,但是,敬礼时,他仍然尽力地坐直了身体。
老人话不多,反复提起的两个词,是奉献和幸福。他的心中,似乎从来没有自己应该得到什么;他想到的,总是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战时勇往直前、建设时事必躬亲、为下一代做爱国主义教育、捐出自己珍藏的奖章和证书……当我们赞他伟大,唤他英雄时,他想到的,却是已经长眠的战友。
“他们才是真的英雄,与他们相比,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类似的话,老英雄张富清也说过。他们并不相识,却因为相同的信仰而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
返程的路上,我们去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在精心布置的场馆和详实的史料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那连天的战火和无畏的将士,烽烟中、黄土下,许多英雄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我想,如果让他们重新选择,那些前行的背影中不会少哪怕一丝坚毅……
领导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什么年代,共产党人都在用行动反复重复这个答案,在湖北、在辽宁,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在人民需要的每个时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