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通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篇】
看了课例分析和教学视频后,对新课程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这次培训我讲授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前,我只是对本课的大纲进行了认真地研读,看到教学目标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要求,而本课又是1篇阅读性的说明文,因此我让学生读得不够充分。
因此在备课中,在我指导学习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尝试自学傣家竹楼一部分,并进行课外拓展——请学生当导游解说资料袋中四种民居的特点。虽然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但语文课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如果让我对教案的内容进行改进,我一定会在指导学习客家民居一部分时加入朗读指导,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学生会对客家民居的坚固和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本课的说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本课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楼,我是让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生说,“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课前对此进行预设,紧张之余就说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二篇】
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点句子见后)。
重点语句:
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
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
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三篇】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处于边远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家庭辅导。班内共有28名学生,其中女生有13名,男生有15名。从学生的智力水平看,我们班25%学生是很聪明的,反应在学习上就是学习态度非常好;思维敏捷;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接受的速度也比较快;而且对学习过的新知识能学以致用。完成作业的效率高,在平时的测试或者练习中,成绩优秀,能够达到或经常达到满分或优秀。有50%的学生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的智力也是不错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信心不足;懒散等毛病,导致成绩上不去,很少或难得可以达到优秀或满分,一直处于中间水平。他们的身上,可以挖掘的潜力其实还是有的,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挖掘。还有20%左右的学生是在学习上还暂时处于困难的学生分,甚至还会出现六十几分,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总体水平。这些学生身上的缺点就是:上课开小差;做作业速度慢;偷工减料;碰到难题不肯动脑筋,爱依赖老师或家长;学习的兴致不高;自信心不足等。
教学内容分析: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奇葩骚扰夯筑竹篾。
闽西南粤东北树满寨花满园。
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三、了解民居特点。
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讲述客家民居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的语句。
4.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名称。
项目。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石灰、糯米饭、鸡蛋清、竹片、木条。
结构。
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5.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布置作业:
1、绘制表格,比较分析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
2、搜集有关各地民居的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名称。
项目。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石灰、糯米饭、鸡蛋清、竹片、木条。
结构。
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四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又1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里面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楼。下面百分网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是《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范文2篇,仅供参考!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观看其他地方民居的幻灯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结果我发现,孩子们对民居和竹楼的特点总结的非常到位,很快就讨论完毕了,而且有哪些说明方法,也是容易之至。六分钟就完成了我布置的自学任务了。我让孩子们汇报自学的成果并完成我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言,表现的很积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最后我又让同学们欣赏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幻灯片,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各具特色民居的鲜明特点。
回顾课堂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知识迁移做的不够,没有从课内走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用本节可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家乡民居的特点。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自己,多运用多媒体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学习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在教学之初我先看了去年我曾写的教学反思,我知道了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和民风民俗很简单,因此,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了解。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部分的学习。 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接着,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去体味课文。孩子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
最后我让孩子们动笔写了写“我们村的房子”。大多数孩子都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村里房子的特点,比如做房子的时候要请风水先生看地,择黄道吉日动工;房子一般是主体房和附属房两部分,主体房主要是休闲卧室,附属房里喂养畜生,做饭??孩子们的观察比较仔细,介绍某个方面的特点比较具体生动。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五篇】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学习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在教学之初我先看了去年我曾写的教学反思,我知道了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和民风民俗很简单,因此,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了解。
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接着,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去体味课文。孩子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
最后我让孩子们动笔写了写“我们村的房子”。大多数孩子都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村里房子的特点,比如做房子的时候要请风水先生看地,择黄道吉日动工;房子一般是主体房和附属房两部分,主体房主要是休闲卧室,附属房里喂养畜生,做饭……孩子们的观察比较仔细,介绍某个方面的特点比较具体。但是在孩子们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孩子们的介绍比较枯燥,不能应用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孩子们的习作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啊!这个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啊!
《傣家竹楼》我让学生自学,抓住竹楼的“美”去学习体会。当然,体会竹楼的美不胜收,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朗读去体现的。
教完这课,感觉有些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我总是在课中才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神游得太远,然后才采取措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在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啊!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六篇】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学习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在教学之初我出示了自己收藏的中国民居大全套邮票,同学们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邮票,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有同学说:“孟老师,这真是你分享的“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通用8篇)”,我意识到,这节课同学们一定会非常认真。于是我把话题一转,对同学们说:“是啊!邮票中的民居的确很美,如果你见到真的民居,一定会感到更惊奇。课文比较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和民风民俗。”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客家民居》部分的学习。
首先我让同学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同学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中“奇葩”的含义,有位同学根据字形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同时思考:被誉为“世界民族奇葩”的是什么?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一位同学回答道:被誉为“世界民族奇葩”的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就好比“世界民居”中的一朵奇特、美丽的花,在这里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较形象的说明了客家民居的奇特。
接着,我让同学们围绕“奇”去体味课文。同学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笔能力,最后我让同学们动笔写了写“我们学校的房子”。大多数同学都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学校房子的特点,同学们的观察比较仔细,介绍某个方面的特点比较具体。但是在同学们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同学们的介绍比较枯燥,不能应用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学生们的习作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啊!这个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啊!
《傣家竹楼》我完全让学生自学,抓住竹楼的“美”去学习体会。当然,体会竹楼的美不胜收,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朗读体现的。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能体会出一些美,但是还是不到位,这说明同学们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七篇】
是网友给大家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这是选自十二册第九课的略读课文。在备课时,跟同年级组老师进行交流并修改教案,发挥团体精神。我们迷惑,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
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教学本课时,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再出示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读客家民居部分,填好表格,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客家民居的特点以及这文段中所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制作资料卡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这样如果经常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对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课的说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本课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楼,我是让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生说,“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课前对此进行预设,紧张之余就说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设计与教学反思【第八篇】
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点句子见后)。
重点语句:
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
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
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上一篇:听消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