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推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家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推荐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家风心得体会【第一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第二篇】

近日在很多法治栏目中都看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得不说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但在这令人痛心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作为家长,作为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和引导者,我们又该反思些什么呢?我认为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家风,家训,家教。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犹如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的历程。不同的只是树苗需要人工制作的木架来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长轨迹,而孩子们则是需要家长的精心教育与帮助来健康成长。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我不敢断定全部都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因素对他们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产生了恶果,但我确信,对于他们的错误,家庭环境自己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时候,家风,家训以及家教的好坏都被最有力地证明!

在我看来,首先,家风是一种教育方式的传承,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换言之,家风即家庭的一种风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需要先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日常的行为中。因此,对于孩子的家风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精神教育。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指不仅仅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判定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其所以然,进而引向教育的核心。如此反复,使家风的存在逐渐进入孩子的内心,形成一种行事的内在准则。再者,家训作为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影响。相对于家风来说,家训则显得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要求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明确地指出行为方式中的禁区。古人有每日诵其家训并将其熟记于心之礼,细细想来,这种传统也不是全无道理的。熟记于心之后,每当你行事之前便会不自觉地以家训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则拒为之。事实上,家训的存在是对家风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以达到内外共同要求的目的。

最后,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项——家教。它主要是以父母双方为主导的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可以说,家风与家训的教育都是家教内容的一部分。家教内容体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的成功与否也能直接反映出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人的家长。尤其是在孩子的认知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引导,所以这段时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一旦形成,是很难再改变的。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真的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好的家庭教育。

我相信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误入歧途者之一。可是这些不是只要想想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来做些什么是我们的孩子远离危险的边缘。家风不是说说而已,家训也不是背熟就作罢,家教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必须首先自己要重视这三者的存在,而后才能将其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风正不正,家训严不严,家教好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自己孩子的未来才是最好的证明。不要等到无可挽救的地步再后悔自己当初教育的懒惰与放纵,要从现在开始担负起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百分百地投入自己的爱给孩子,给自己以严格的要求,以高标准的家庭教育助孩子成就美好的未来。

家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第三篇】

浅谈家教家风家教即家庭教育,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没有固定模式和规律,也没有专职老师,而是父母接受古圣先贤千百年来治家有方的实践经验,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于自己的子孙后代,使他们始终沿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模式,做一个有大慈恻隐之心,能够区别善恶、懂得敬畏、明辨是非、讲诚信的优秀公民。所以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奥论。因为你想参与治国使天下太平,就必须先得提高自身的知识道德水平,首先做到家庭和睦富裕,然后参与治理国家,那样国家就会太平,否则就是空谈。由此可见,家教不仅是精神财富,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国家稳定昌盛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盛衰。因此家教尤显得十分重要,自古到今不论达官显贵或穷家小户,根据各自不同情况一直沿用不衰,即在于此。

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靠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长此以往,代代相传。这种言传身教及其这些零散的只言片语,铸就了治家兴家的经验总结,引领其家庭走向兴旺辉煌,进而彰显出家庭的特点和风格或风尚,这就是家风。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精神教育、伦理道德、传统文化教育有所缺失,因而出现了精神文明之不和谐的现象。2014年春节来临之际,央视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家教家风之思考,突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根据记忆所及,就我家的家教家风择要整理如下,虽属一鳞半爪,在我心目中却弥足珍贵。

从我记事起,全家人吃饭时依次围在一桌,必须待长辈进餐,晚辈才可进餐,同时大人边管娃喂饭,显得格外其乐融融。席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大概是传承家教的最佳时间。当然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拘一格,有时拉家常、有时谈时政、有时讲礼仪、有时论处世、有时还引发出些小故事。例如:《鞭打芦花》是说古时有一贤智少年,早年丧母,其父亲续弦又生一弟,寒冬腊月,其弟身着棉衣虽薄而动作如常,未见寒意。但他棉衣虽厚,却啬缩不前,父亲误以为萎懒,执鞭竟打,衣破处芦花绽出,父亲识透继母虐待之心,决意将其休掉,他竟劝阻父亲言道:“母在一子单,母去两子寒”父觉得言之有理,只好作罢。继母倍感羞惭自愧,若被休掉,我儿岂不亦受冻饿之苦?从此痛改前非,善待二子。用两句话成全了一个家庭,同时又感化了继母,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其才智气度令人敬佩,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启迪良多。

家教的传承除借以上类似故事外,还有更多的名言警句和零散的只言片语。为了叙述方便,将其归纳为励志上进、修身养德、勤俭节约和处世为人四个方面略加阐述。

一、励志上进的教育

人非生而知之,要涉猎社会,就必须有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人文知识。虽不能博学通览,但学无止境,多多益善,况且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故先辈常谆谆教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如“学如积薪”也就是说知识在于积累,也在于循序渐进才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之喻。唯恐为学不刻苦努力,由于年幼生活安逸没有压力,学业因之荒废,因此提出“古之圣贤豪杰无不从困苦中来哉,”给以借鉴。更有“如负薪、如掛角、如囊萤、如映雪”的小故事给以鞭策。“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又要认识到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要珍惜光阴,故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训诫,更提醒不但说“有志者事竟成”,况且还要坚韧不拔的毅力,“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则是口头禅。可见先辈渴望子孙成材的良苦用心。

二、修身养德的训诫

诸葛亮戒子书中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修身必使其身心处于清静无为境界,然后通过自强不息地学习,升华对天时地利社会物候能够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形成各自独特的见解,从而指导个人的思想行为,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把所获成果贡献给社会,让民众分享,不擅自奢华浪费,这大概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含义,正一副对联中写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其实修身是修纯粹素朴、真诚无妄、自然无为之道德,那么个人就应当正确把握自己,首先做到举止规范、处事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借鉴“人贵有自知之明”“穷有志气富有德”,奉行“言必信、行必果”,“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的诺言。在救济乡亲的困难时,常以“饥时给一口,胜似饱时给一斗”,不做锦上添花的小人,要做雪中送炭的君子,始终保持厚德载物。

三、勤俭节约的提醒

勤俭节约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在日常言:“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与“勤能补拙”鼓励子孙学习工作必须刻苦勤快,只有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光勤劳不知节俭,丰硕的成果会被白白浪费掉,实为憾事。所以“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和“打牛千鞭不舍粟米一颗”,及“稀吃三年买头牛,稠吃三年卖头牛”都是让人勤补拙俭养廉的懿范垂训。这次政府推出的“光盘行动”和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国家,无不遥相呼应,故应继续发扬。

四、处世为人的规劝

通过修身养德最终还是如何落实到处世为人的实际行动上。“百善孝为先”是先辈育人的经验结晶,假如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有谁敢与他交往共事,因为他在人心目中名誉太糟。所以只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那子孙也照样会孝敬你、照顾你,师长也会尊重你、信任你,这样你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正如孟子所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满招损,谦受益”是先辈留给我们处世为人的经验总结。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盛得无限物资,满则无处着落。毛主席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总是让人处世应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社交中,语言可以交流思想传递讯息,然而就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之诫。故“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家就有“听话如同尝汤”和“话有三说,巧者为妙”的训诫。谨记“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语出唇六月寒”的谚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孔子有云“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是说一个人的智慧力量是有限的,不论搞学问或干事业,都得一帮精明能干的人士,但必须有所选择。我家就有“交友不在多,最好三五个”“与好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虎狼之室”给我们指明了交友的原则和标准。要求交往得讲文明、守信誉、讲义气,谨遵“君子不尽人之欢”,“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的古训。保持仁、义、礼、智、信之气节,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品德高尚的人。

以上是我对家教家风的认识和思考。虽然挂一漏万,他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有人的合力就会影响社会发展,所以家教家风是一种无可替带的精神财富,也对弘扬传统文化,给力实现“中国梦,我的梦”不无裨益。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望名哲不吝斧正。

家风心得体会【第四篇】

良好的家风,历代相传,它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一份文化的传承。当我们翻开历史文化的史册,从司马光的《训诫示康》一直说到名垂千古的《朱子家训》,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说到被誉为为官之典范的《曾国藩家书》。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打上了深深的家庭文化烙印,一份份的家风、家训、家规也被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所重视,所传承,所发扬。

近期读《傅雷家书》,也许只是一份份家长里短的书信,而饱含的却是一份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也是一本苦心造诣的教育名篇,它也为我们展现了良好家风的养成。

家风家训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抓好家风建设,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本书中有句话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起起伏伏,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会如死水一般。”傅雷也正是用这样鼓励和训诫的话语,提醒着自己的儿子,也提醒着每一个书的读者,努力做一个经得起挫折和磨砺人。尤其是在文中傅雷多次的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教育孩子,这个罗曼罗兰笔下倔强的天才少年,也似乎就这样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学习的榜样吧。

透过一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感动,我想应是那份浓浓的情感吧。就像文中所说的家的意义,远远不会是一所房子所能概括的,它是一份精神,凝聚着每一位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对生活,对家庭那份深深的热爱。它是一种文化,代表了那些悠久的,优良的家风家训的传承。

优良的传统,星火相传,良好的家风是份宝贵的财产,读读《傅雷家书》,感悟良好的家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人生的智慧。转眼间,自己从20xx年年底到**高速这个大家庭已有一年半了,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从一名新入职的职工转眼成为了老职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是“厚德文化家风”的耳目熏陶,在这份宝贵的“家风”影响下,感悟的是“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高尚情怀。

**高速我的。家,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了服务的境界,也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这就是家风,我爱这个家。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