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热选10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课堂内容深入浅出,启发思维,激发对知识的热情。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听课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一篇】

一、培养兴趣

作文课不能上成单纯的讲解课,也不能上成单纯的练习课。我们应把它看成一项有趣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赛琴所上的《多变的气象》一节作文指导课,她让学生到黑板上画云、画闪电,让学生模拟雷声、雨声,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愉快写作。真不愧是快乐作文的导师,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二、添加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使人精神放松,可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教师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这一点从听课教师们的笑声中足以体现。

三、养成习惯

名师们的课堂都很注重增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1、培养学生心口如一的写作习惯,做到作文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不写空话,不写假话,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2、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能自觉地多听,自觉地多看,自觉地多读,做到凡是有意义的内容都能及时写下来,点点滴滴,积累丰富的材料。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要写好作文,就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就得要求学生自觉的观察。在观察时,立足点正确,掌握一定的方法,全面细致,并要让学生养成多写观察日记,多写生活作文。

4、培养学生富于想象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能从实在的事物出发,把所写的内容展现在眼前,并加以具体叙述。记人,似乎听到、看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语言行动;叙事,似乎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状物,似乎触摸到有关的物体,真切的看到它的特点,或感受到它的美;写景,似乎自己置身于其间,观赏游览,流连忘返。总之,在写作文时,能把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按顺序、有重点的具体写下来,并能表明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作后修改的习惯。

此外,通过这次听课,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课本里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小语界泰斗”贾志敏老先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就是阅读、作文和写字。语文课应该指导学生把字写漂亮,把汉语读准确、流利、有感情,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倾听,交流顺畅。他在上作文课时,就注重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坐、怎样听、怎样看、怎样说、怎样读、怎样写、怎样想、怎样改,真是不厌其烦、用心良苦。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二篇】

3月29日,在实验小学听了张洁、苏晗两位名师的同题异构课《乡下人家》,虽然是同一个课题,但在两位老师高超的演绎下,却是精彩各异、各有千秋。

张杰老师从词语入手,导入了无痕迹,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字的解析精彩到位,再加上一笔一划的演示,可以看出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对课文的解读,以词语为点,依托句子,全面展开。尤其是教师充满感情的阅读,展示了老师深厚的学科底蕴。整节课不愠不火,水到渠成却不乏大气。

苏晗老师另辟蹊径,同样是词语,以画面的形式展示,以形象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对课文的解析上,大胆放手,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开始,再逐段分析,没有打破文章的结构。同样,作为语文老师,苏晗老师阅读功底非常扎实,声情并茂。在技巧上以灵动活泼见长。

短短的两节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让我找到了自我提高的方向。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三篇】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白鹅》,以下我将按照说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白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第1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每1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语言风格各具特色。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作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学情分析鹅的外形特征已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课文并非写的是鹅的外形特征,而是写白鹅的性格特征,学习这一课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运用拟人、对比、反语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在想象、表演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品词析句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味词句表达的效果,品出白鹅的高傲性格特点,品出作者对白鹅的无比喜爱之情,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此外还辅之多媒体、想象说话、朗读感悟法等等。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引入新课时,播放鹅的情境动态,引导学生描述鹅的形象,背诵《咏鹅》,引出课题。(板书:白鹅)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文本做好了铺垫。

(二)、读悟结合,理解文本。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课文里描述的是一只怎样的白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统领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板书:高傲)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仔细研读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句子,突破教学的重点。(板书:叫声步态吃相)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通过想象,对比,从而突出白鹅的傲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有语气地朗读,来表现出白鹅的特点。(板书:厉声呵斥大模大样三板一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最后让学生根据文本演一演,议一议,再读一读,对鹅的高傲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精读课文,了解写法。

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觉得哪句最有趣,就读一读。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词句,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四)、迁移延伸,学习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取得很好的收成。因此把阅读文章和写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心灵的活动,有效的打通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血脉,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势必得到提高。因此我让学生运用这一单元学到的写法,在课后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目的。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四篇】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我们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课堂:给学生带得走的审美力”。听了王老师的音乐课《乘着歌声的翅膀—合唱鉴赏与体验》,感到受益匪浅。王老师亲切可人的教学风格,娴熟的教学技巧深深地震撼着我。

整堂课是那么的充实、快乐。王老师运用音乐的魔力,让同学们沉浸在音乐的快乐中。学生们被王老师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体验着,连我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快乐。

课堂中,王老师注意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美、旋律美,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一开始视频的导入,接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掌握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不仅在听觉效果上,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改变人的人生,这就是音乐的美的所在。之后王老师让学生听《踏雪寻梅》的伴奏,随之学生沉浸其中。王老师适时地出示歌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思想汇报范文引导学生分不同的声部去演唱。王老师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找出三个学生为代表带领大家一起演唱,同事加上自己生动的演示,学生心领神会,演唱时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王老师用一首富有历史色彩的歌曲—梅岭小学的校歌给这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听了这节课,我不禁感叹,王老师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的音乐老师啊!我很感谢王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再次聆听王老师的课,感受她无穷的教学魅力。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五篇】

市教坛新秀老师执教的《合理消费》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的内容,这个单元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做理智的消费者,学会文明购物,树立科学和合理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些内容都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本堂课教学目标已达成,难点重点也得到突破,板书生动且简明扼要。

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学生对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错误观点,所以要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物品多样我会选”环节,该老师选择了“疫情下超长寒假里”这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设计了情境教学“心愿单”,罗列了想要购买的物品,并与其他物品进行比较“哪些心愿能实现?哪些难以实现?说明理由”,这种情境创设,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讨论争辩合作,就形成了学生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从而有效突破了重点难点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正确选择的同时又提升了生活消费的理性认识。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思践行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式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课堂。该教师让学生互相探究心愿卡上想购买的物品是否合理,进行取舍与更改。现在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关注社会生活。课堂中学生举出的物品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提到的物品也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很有亲切感。这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规范表达的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有益健康促成长,必需用品不可缺,物美价廉重实用,家庭实际要考虑,因人而异量力行”的观点也在课堂内悄然渗透,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特点。

三、总结与展望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点看似比较少,但是实际其拓展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大,具有综合性,对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信息存量和知识整合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该老师在教材使用取舍上做了很好的把控。在这堂课里,该老师帮助学生走出消费误区,学会理性与合理消费。然而,在教学环节中,教师教会学生合理的物质消费同时,也应更多更深播下精神需求的种子:对父母多些理解,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消费时多些理性,少些盲目消费;不赶时髦、不攀比,提倡节俭,将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六篇】

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第一节课是安林中学的一位年轻教师刘讲的《水资源》,短小精悍的视频《缺水的西北》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利用身边的资源,安图水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勾画南水北调的线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境的设置“我是种粮大户,我是造纸厂长,我是家庭小能手”,使学生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角色之中,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第二节课是敦化市大蒲柴河镇中学刘老师讲的《自然灾害》简短的几句“天气虽冷,但同学们给我了力量,给我了温暖.....”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地理小博士”,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任务单中各种灾害的自我介绍,引领学生对各种灾害的正确认识,演练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自救的方法。学生思维的活跃,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

第三节课是龙井四中的武老师讲的《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绘图中掌握了某地区降水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视频中的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的形成,为下文分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做了铺垫。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

听了这三节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感慨万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也认真的投入,但跟她们相比之下,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七篇】

x月xx日上午,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前往木渎五小附属幼儿园听课,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新教师,很荣幸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观摩领略优秀年轻教师的风采。一共听了三堂课,分别针对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三位出色的老师各有特色,各显神通。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这名新教师去学习。在本次的教育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吴老师的一堂泥工花瓶课,很好地把一堂生动活泼、充满自主性的活动展现在了我面前,思路清晰,构思巧妙,最重要的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花瓶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吴老师则巧妙地通过搓泥绕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玩橡皮泥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用橡皮泥制作出花瓶又同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幼儿回忆花瓶的外型特点并且加以总结花瓶的构造,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学习。最另全场惊叹的是吴老师出示的几个泥工花瓶,造型美观大方。当出示“长鼻子”花瓶时幼儿兴奋的拍手大笑,吴老师并没制止,而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带过一下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吴老师示范制作方法的时候,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吴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将花瓶的制作要求和方法介绍给了幼儿。在幼儿进行操作的时候,吴老师细心的指导,并且还配上了轻松优美的音乐,使幼儿在轻松舒适的环境当中制作属于自己的花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赢得了我们场下老师的好评。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思想,吴老师这个“领路人“做的非常出色。通过这次观摩的活动,结合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觉得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谈的几点感受。

一、我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新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要认真学习《纲要》中先进的理念思想。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面向全体幼儿,全面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中我应尊重每一幼儿个性,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三、在活动中要善于营造情感氛围

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切还只是个开端,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后的工作对于我而言,将是充满挑战性和意义性的,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我想只要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对幼儿事业的热爱,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八篇】

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能启迪学生灵动的思维和智慧,能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知识方法,提高学习本事,提升道德情感。但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如目标不明、层次不清、逻辑不顺、无视学情、无思维含量的徒劳提问。下头结合观摩20xx年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2节课的感受谈谈对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认识。

一、提问应服从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不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互动和气氛的活跃,而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本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调尽量让学生经过自我的阅读、思考、观察、想象、质疑和交流等丰富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与过程有机融合,知识和本事和谐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防止出现目标虚化的现象。

如杭州张教师在“国家财政”教学中请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回答财政的作用并结合生活体验谈谈自我的理解,突出了本框的教学重点。衢州杨教师在“价值与价值观”教学中请学生结合教材97—98页的资料谈谈造成翁明冲姐弟的幸运和小悦悦杯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既紧扣本课的教学重点“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又注重情感渲染,引导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和合作探讨,体验知识的自主构建。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前提,研读教材则是准确定位目标的关键。没有对教材文本的深刻理解,就难以设计出有价值、有实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次省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因执教者未能充分领悟教材并准确定位目标也出现了一些无效甚至负效的提问。

如在“价值和价值观”教学中,一位教师创设了班级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的情境并设计了“你想让哪些同学去敬老院献爱心”的课堂提问,隐含着献爱心也要“论资格、视实力”的潜台词,既无助于解决本课的知识和本事目标,也与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去甚远。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价值与价值观”时,把焦点放在“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设计了关于“扶不扶老人过马路”、丛飞等献爱心人物的“人生有没有价值”之类的提问,忽视了教材中关于义利观、生死观、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的导向作用等更贴合学生生活的文本,片面理解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提问应遵循思维规律

遵循规律是教育教学的常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讲求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遵循思维规律,启智导思。当学生的注意力疲劳、思维困顿的时候,课堂提问应能如一剂强心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灵动思维,使课堂坚持必须的活跃度和节奏感。

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尽量创设鲜活、真实的情境,营造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的情感氛围和供给可予以分析的信息元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本事。如温州郑教师在“价值与价值观”教学中创设了动车事件后“温情与救援”的情境,温馨、真实的画面辅之以动人的音乐,让学生心有所动,“在这支救援大军中,哪些身影让你印象深刻”的课堂提问自然能得到良好的回应,“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职责和贡献”的知识也易于生成。而一位教师在“国家财政”教学中未设置任何情境,直接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你有没有感受到财政支出带来的好处”,使缺乏必须生活体验又无法从课堂上获取信息的学生无话可说,导致课堂提问失去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尽量设计发展学生辩证思考、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本事的课堂提问,即通常所说的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仅有在思考并回答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中,学生的思维本事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教学才不只是满足当下应试需求,而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本事的事业。本次省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实践。如在“价值和价值观”教学中,湖州唐教师以明星企业家李某在创业过程中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同时企业排污破坏当地环境的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评价李某的个人价值,在观点冲突中综合分析,使知识构建、本事发展、正确价值观确立浑然一体;台州徐教师以宁波象山旦门岛综合开发的情境为背景,设计了“如果你参加此次决策会,你会如何规划旦门岛的开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予以论证和探究,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本事。

三、提问应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提问由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思维规律预设,但问题的答案却需要在课堂上经过师生互动生成。预设和生成是有效课堂提问的两翼,缺一不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使课堂充满着动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以生成为导向,关注提问的针对性、开放性和可变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预设提问时应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认知本事,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方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前面提到的丛飞、严意娜等人的人生崇高有价值,但“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你会选择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择友观、择业观的话题更能让学生感觉亲切。“国家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有何联系”有可供探究的空间,但超出了学生的经验和本事,只能让课堂陷入沉闷和尴尬。

课堂生成因其无法预约、充满着即兴的智慧而更加可贵而美丽。关注生成的课堂提问应具备必须的开放性和随机性。如“如何用财政把宁波打造成文化名城”、“如何规划旦门岛的开发”、“谈谈你心中最有价值的人”、“读了周赵洁的日志,你对生命是否有了新的认识”等课堂提问看似粗线条却体现着开放、多元和灵活,为新知火花的迸发创造了条件。相反,一位教师在展示两位网友观点后提问“你赞同哪位网友的观点,请阐明理由”则因其封闭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防止“节外生枝”的同时,也失去了“节外生姿”的可能。

课堂提问在课前预设,但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刻板地执行,而应当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和变更。观察、倾听、对话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当问题抛出,学生却报之以疑惑的眼神时,教师可将自主思考的形式调整为合作交流,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同时在学生讨论时及时提示指导。当学生的回答存在表述不当、理解模糊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地追问,也能够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和答疑来解决问题。当同一个提问请到第三位学生回答,其答案仍超出教师的预想时,应将原有提问予以层次分解或转换角度以适应学生。如“国家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有何联系”的问题抛出后,学生们大都望着课件发愣,课堂上一片沉寂,此时,教师可将此问题分解为“①你了解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吗?②你明白我国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的财政措施吗?③这两者之间有何联系?”以便于学生思考并回答。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九篇】

作文这个话题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排斥的,自上学到工作一直都是比较害怕的话题,自己也不愿意去写,工作之后因为主要教低年级的缘故接触也不多.不过这次听完管老师的课和后面的讲座之后,好像对作文多了几许亲切,对教作文没有那么茫然了.接下来主要谈谈听管老师课的感想.

首先,“淡化指导,强化讲评”.

这是引用叶惠琴老师讲座的主题,也是管老师作文讲评课的精髓.听完管老师的课,反思我们现在的作文课堂教学,乃至我们低年级的写话指导,都是侧重于写前的指导,而在指导中往往是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基本上是老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对作文的想法传递给孩子,这也就导致了现在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大都是千人一面.反观自己的写话指导,我经常会给孩子们说开头不会写的话,就写“有一天…”,现在想想这样的做法不免脸红.这样的做法与“以学定教”背道而驰了.而每次写话批改完之后,主要是让孩子订正一些不通顺的句子和错别字,讲评却比较少.在管老师的课堂上强调的是作后的讲评和写作方法的指导,管老师提到:作文讲评就是学生在前面跑啊跑,老师在后面关照、扶持、倾听、帮助的教学.在他的课堂上就是这么做的.他从学生的作文的实例出发来评讲,通过对学生作文中句子、片段的赏析和讲解,提炼出我们写作文要“精巧”,要避免“我想”病,要有“一会儿”里的真功夫.这样才是“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再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难怪他们的评价周报能办得那么好,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

其次,设计精巧,关注学生.

听课之前还在想,作文课怎么样上才能出彩,也许会枯燥吧.听完之后这些想法都没有了,感觉一节课过得很快,我想做管老师的学生写作文一定不是件苦差事.

管老师上课通过让学生来才文章题目和作者名的开场,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课前读报的热情.自始自终所有的讲评就是紧扣学生的作文内容,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也畅所欲言.我还发现管老师特别关注孩子写作文时的情感体验.在“让我心动的句子”环节结束时,他说道:写作文要找到合适的材料,不是用笔写,而是背后巨大的情绪推动你写,我们平时要积累这样的情绪,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有爆发力.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总是提到的“有感而发”,却总是让自己的文章索然无味,管老师在他得课堂上教给孩子如何有感而发是多么的可贵.

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十篇】

在沙河小学听了由区教研室组织的随笔化作文课题的听课活动,共听四节课,四名老师都是来自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是丁洪芳老师执教的《插上思维的翅膀》,一是刘美老师执教的《我是小作家》,一是崔全霞老师执教的《老师的尾巴》,一是刘宗顺老师的《苹果、香蕉、大鸭梨》。四节课都是特色鲜明,风格突出,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有很大的意义。听后感触良多,让我深切感受到孩子们能够抛去以往说到作文就“谈文色变”的情况,而是兴趣昂然地与老师沉浸在“快乐作文”的乐园中,收获很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作文是学生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呢?在小学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激发动机放在首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直接动力,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实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正如第二节课刘美老师的课,抓住了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运用了故事的形式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看到学生睁的大眼睛就知道,他们多么的喜欢听故事,有了好的开头,这堂课能上不好吗?听过故事后,老师趁热打铁,“听了不少的故事,自己想不想成为小作家,自己来编一个故事呢?”孩子们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确定好自己的故事人物后,孩子们便动笔写了起来时间过的飞快,时间到了。该是学生展示作品的时候了,孩子们伸高了小手,争着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刘老师还不时的给学生做着评价,并修改着。写的不通顺的地方,为什么要删,要删这句而不是那句?这些都要给学生讲清楚的。作文指导课的关键在于你的作文指导如何确实让学生掌握了,而不是流于表面,流于肤浅,仅仅告诉学生一个方法,那是没有用的。

听课回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在准备课的时间没有用到多媒体呢?也许在听觉、视觉、或者是说在触觉方面让孩子多一点的感受,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在第一节课上丁老师的课,学生们或多或少的有些生分,孩子快乐的气氛并没有真正的调动起来,如果孩子们把自己释放开了,也许他们笔下的文章会更加的精彩。每一个材料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举例提到了细节的真实性问题,不是为了追求效果去编造一个细节。真正能够感动人的,不是技巧性的东西,而是真情实感。一个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即使没有一点技巧性的东西,也是能打动听众的,这才是最重要的。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最珍贵的,即便教案上没有。利用学生写的东西大做文章,就能生成相当精彩的课堂。

39 3590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