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篇1、普通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刚刚结束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坚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齐心协力推动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一、锐意改革进取,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和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每一次深化改革都标志着国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坚定步伐。从最初的改革尝试,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推进,再到如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化拓展,中国始终高举改革

开放的旗帜,以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此次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改革,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决定再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模式。《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这六条原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严格遵循、长期坚持。一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分量很重。主要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7个方面。二是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

的痛点难点,二十届三中全会有一系列重塑未来的全领域深度改革,譬如财税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财税分配。简化税制,让钱袋子更透明;消费税扩容改革,该加的加,该减的减,让老百姓消费更轻松;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多给地方分点蛋糕,让地方政府有钱办事。

比如,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深化国企改革,保障民营经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退休和户口制度等等。将要进行的全领域深度改革,成功具有必然性。

中国能够通过独特的制度优势与灵活的调整机制,做到适应时代需求、实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平衡、获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其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我国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与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第三,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贯彻的原则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

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三、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策略、改革动力、改革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统阐述,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它深深植根于历史的洪流中,伴随着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纳入其中。这种由物质富裕而精神富足的蝶变,与“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逻辑是贯通的。这一精神,贯穿于中国改革的全过程,无论是面对初期的质疑与挑战,还是新时代的攻坚克难,都未曾动摇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

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改革在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着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淬炼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涵养着中国人的自信襟怀。改革之难,首先难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不仅会误事,而且要乱套!”唯有自觉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改革,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正确对待利益调整,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才能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构筑起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冠之在前的是“中国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心声,之所以赢得亿万人民的深切认同,也是因为新时代不断推动改革答人民之问、解人民之忧,坚定践行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承诺和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所汇聚的磅礴之力。

四、坚定落实改革方法论,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改革方法论,要在实践中认真领会、长期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系统工程,改革越往前走,遇到的困难就越多、挑战就越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全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把以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一脉相承,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再科学的规划、再美好的蓝图,如果不抓落实,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担当上,切忌说空话、唱高调,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要把握好“立”和“破”的辩证关系。“立”是发展的基础,“破”是变革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在平衡与互动中不断前进。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唯有如此,改革才能稳妥推进。要警惕和防止未立先破、只破不立,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先立后破,立什么,破什么,不能拍脑袋、画大饼,而是要按规律办事,立足当时当地实际,立足推进改革、推动发展,立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不搞一种模式。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我国改革已步入“深水区”,任务之全、内容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承诺的兑现,中国将继续以改革开放为引领,书写新的历史篇章。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发扬钉钉子精神,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篇2、理论学习中心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交流发言

同志们: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又1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必将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一连三个“解放”,非常鲜明,而且都要“进一步”。“解放”,本义是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用到这里极具分量。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三个解放”,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既能为行动注入强大的动力,又可能成为行动的巨大阻力。纵观人类社会每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重大历史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及其形成的先进理念和认识,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方向指导和理论武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解放思想是前提。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只有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36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每当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也是思想解放引领了改革潮流。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由此引发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邓小平南巡讲话消除了姓“社”姓“资”、

“计划与市场”的疑虑,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形成;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打破了姓“公”姓“私”的思维定势,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在新的阶段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说,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着改革开放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反之,没有思想观念的突破,改革开放就寸步难行。当前,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各种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更大幅度和更深层次地继续解放思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突出了两个方面,即冲破

思想观念的障碍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第一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们一直面临的,今天仍然需要进一步突破、进一步解放。随着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愈益深入,解放思想也会触及更深层次的理

论和实践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就很难再继续前进

和深入。第二个方面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显现出来的,很

多问题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都得到了利益和

实惠,但由于一些复杂的情况,也会有利益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的

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某些已经固化但不合理的利益结构就

要作适当的调整。为此就要解放思想,努力使分配结构更好地体现

公平正义的要求。不仅如此,解放思想还涉及更高、更广的层面。

党的二十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

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

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这就是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高度,探索规律,创新理论,推进实践。这样,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的领域、问题就更多了,所要解放的思想内容也就更多了。因此,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高水平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立足国情与认识“世情”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自身素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始终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治理国家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为了消除原有制度和体制中与社会生产力不适应的内容,使社会生产力摆脱各种羁绊,获得迅速而更大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都是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制定的,都要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虽然本身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实际上,都是为了使各种生产关系获得一个最佳组合,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一个最佳环境。40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使得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

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书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使得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示出更为光明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上下更大的功夫。长期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一直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信息化、智能化等。无论工业化还是信息化、智能化,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展和标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继续完成中国工业化任务的同时,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和进步。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是指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类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低能耗、可持续特征的、具有很多新优势的新型生产力。它是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出现跃进式提升的大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而获得的生产力的

大进步。新质生产力有的是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改造而获得的重大进步,有的则是由于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而产生的新兴领域和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集中表现为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三要素的全面提升或改造。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和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核心理念、核心技术、核心材料、核心装备上,都具有某种质的提升和飞跃。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既得益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科技革命的进步,也取决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人才、创新这三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也需要这三大要素继续合力推进。新质生产力概念和理念的提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指明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前沿目标,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关键性的路径。中国现有社会生产力的基本面是传统的,但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新质生产力的萌芽和要素,有的甚至已处于与世界并跑的水平。未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既需要传统生产力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又要下更大的气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

三、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既是治国理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强国必须长期注意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改革开放是由人推动和实施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由人干出来的。人愿不愿干事、能不能干事、能不能比较顺利地干成事,反映着社会有没有动力和活力。人有没有动力和活力,社会有没有动力和活力,关系着中国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还是停滞、僵化还是迅跑的问题。中国人民有巨大

的聪明才智,中国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是能不能发挥、怎样发挥、朝哪个方向发挥,根本上是通过什么样的体制和机制把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整个社会的动力和活力激发和调动起来。科技常识告诉我们,研究或设计一个机械设备,一般都要首先考虑它的两种机制,一种是动力机制,一种是平衡机制。上天的飞机,对动力和平衡的要求更高。没有强大的发动机产生巨大的推力,飞机不可能上天。但如果飞机的质量配置不平衡,左右两个发动机的功率不一样,那它很快就会掉下来。甚至旅客乘坐飞机,所坐位置都要左右前后均衡分配,不能全部坐在一边。同样道理,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和健康发展,从深层次上来说主要取决于两个机制。一个是动力机制,一个是平衡机制。没有动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进步;

没有平衡,社会就会混乱、动荡。任何社会的长短优劣,根本上都是由这两个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决定的。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主导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各居其位,不可有任何越位和跨界,干什么不干什么,都要听从上面的指令,不能由自己决定。这种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办成了不少大事,但弊端是统得太死、捆得太紧,把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都束缚住了,结果造成社会的僵化和停滞。从社会运行机制上来说,就是在重视平衡机制时,忽略了动力机制的建设。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措施很多很多,归结起来,就是邓小平概括的一个词一“搞活”。中国40多年的巨大变化,根本上是因为形成了新的强大的动力机制,把社会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的内在活力大大激发出来了。社会活了,对社会原有的机制和秩序也形成了一定冲击。社会的组织程度相应降低,适应新的动力机制的平衡机制还没

有完全建立和完善起来,因此,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怎么掌握“死”和“乱”的平衡点,成为治国理政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把握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着力建设和完善动力与平衡相协调的社会运行机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一是要发挥战略的指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但必须保护和激发老百姓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又变成国家决定一切,计划指挥一切,运动调度一切。全面从严治党也是如此。从严治理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必须辩证掌握严与活的关系。既要严,又要活。不能只讲活不要严,也不能只讲严不要活。不能因为增强党的活力而放松严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坚持严的规定而限制了党的活力。对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就及时发现,严肃查处。但对于领导干部工作干事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加以保护和支持,鼓励他们干事、创造、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躺平”现象。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经济发展遇到的一些难题,都或多或少与“躺平”有关。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干事、不愿干事、不敢干事;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不想负责、不愿负责、不敢负责;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不敢研究、不愿说话、不能创新,社会就必然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活力。针对这种现象,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发展、鼓励投资、鼓励创业、鼓励担当。最近一段时间出台的很多宏观政策

和措施,都是要激发社会的活力。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是很有针对性的。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运行机制。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都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把激发活力与保持稳定结合起来,形成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社会运行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时时注意这个关系。在注意动力、活力的时候,别忘了还要有稳定、秩序;在注意稳定、秩序的时候,

别忘了还要有动力、活力。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强调秩序、稳定、规则、纪律、协调、平衡之外,必须在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上下更大的功夫。三是要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依靠人民创造;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和保护人们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把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解放出来、激发出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

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和消除各种“躺平”现象,使社会每一个层面的人都不想“躺平”、不能“躺平”、不愿“躺平”。“躺平”的要站起来,站着的要动起来,走着的要跑起来!

篇3、理论学习中心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交流发言

同志们: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召开的一

次重要会议,其精神内涵丰富而深刻,对我个人的思想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作为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蕴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善试、敢为人先的特质。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支撑。在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和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决心和智慧。这些政策既体现了对当前形势的深

刻把握,也彰显了对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感振奋和鼓舞,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深入学习,拓宽知识视野,还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同时,我也将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我们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在工作中实现突破和创新。具体来说,我将敢于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勇于挑战传统思维模式,以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交流,与同事们共同探讨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动工作的进展和创新。

三是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为一名公民,我们不仅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要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我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保持诚信和勤勉的态度,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同时,

我也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四是保持奋斗精神,不畏困难和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

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我将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卓越。当遇到困难时,我会坚定信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面临挑战时,我会勇往直前,

尽力发挥自己的潜力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我也将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各项改革中去,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我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我也将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尤其是与改革发展相关的实践项目中,通过亲身参与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际的把握。

面对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指引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够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加光明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将不断成长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和荣耀。

篇4、党支部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问题导向贯穿改革的全过程,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高质高效解决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才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续篇。

在履职尽责中强化“找”的意识,书写“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实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党员干部要常怀“预见意识”,在不断打磨和锻炼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心理。一方面,要勇于“自我找茬”,精准查摆,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要害处,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在反思中总结经验、促进成长,要时常在思想上“找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上“找茬”,将知识“空白点”补足;在工作上“找茬”,切实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从群众身边事、切身事上找问题,拿好“放大镜”看细看全群众的意见建议,过滤掉“假大空”的场面话,将群众的诉求收集起来汇总成册,建立民生“问题库”,确保查找问题全覆盖、不遗漏。

在追根溯源中找准“挖”的支点,书写“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抓住问题存在的根源就找到了事业发展的突破点,党员干部要永葆好奇心,经常性“敞开大门”“推开窗户”,倾听各方各界的意见,不能简单她以“应试思维”看待问题,要究其根本、察其所由,从问题本身出发

挖掘本质,找准问题的病灶,提升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造成问题的原因千丝万缕,不能只顾着看“浮于表面”的顽疾,还要多沉下去将产生问题的“根脉”挖出来,不能搞“花拳绣腿”,要狠下心、下狠心,始终保持“冰火不容”的态度,紧盯问题的苗头之际,以实招、硬招直击“病原体”核心;要反复抓、抓反复,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将顽固性问题持之以恒抓到底,从灵魂深处解决问题,做到“连根拔起”。

在绰厉奋发中践行“破”的根本,书写“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冲劲。找出问题、挖出根源之后,就要想尽千方百计摸索出破解问题的方法,进一步谋发展、寻突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到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把学习作为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善于破题的有解思维,瞄准问题的“源头活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善谋善抓,贯彻新的“破局”理念、拿出新的“破冰”状态、实施新的“破题”方法。“绝知此事要躬行。”服务群众的事业中布满荆棘,破解难题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加大检视整改的力度,端正攻坚克难的态度,奔着风险挑战、矛盾问题去,通过破解难题撬动工作,破开发展瓶颈,将“问题清单”转化成专心致志为民服务的“任务清单”。

篇5、二十届三中全会感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把握好“为什么学”“怎么学”“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来进行。

首先,为什么学?

一是提高站位的需要。我们所在的单位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第一时间将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学习领会到位,这也是对一名党员最起码的党性要求。要强化政治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坚定改革自信,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到工作全部实践之中,在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中贯穿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履行职责的需要。全会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要通过全面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做改革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定实干家。三是谋划工作的需要。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上接天线”,对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一清二楚,才能明确我们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其次,怎么学?

一是胸怀“国之大者:在把握巨大成绩中坚定发展信心,在把握深刻论述中增强行动自觉,在把握部署要求中提升工作效能,切

实融会贯通。坚决把好航向、瞄准航标,在学习、贯彻、落实全过程都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锚定目标任务,奋发有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学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二是树立改革思维。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在远近衔接上下功夫,把长远目标落实到当前的一件件具体事情上,赋予当前工作以长远的意义,找准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发力点。善于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实现抓重点、带全局。三是立足战略主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在学习中转化,在转化中升华,在升华中应用,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和水平,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最后,怎么做?

一是发扬改革精神。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用改革精神推动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启迪改革智慧。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善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次“是什么”、多思几个“怎么做”,寻求有效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下最大的功夫求最好的效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三是落实改革部署。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工作,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篇6、2024年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征程奋力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州市党委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部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责任担当依法开展和推进人大工作。

要突出政治引领,以更高站位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把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有机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扛起新使命、实现新作为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要突出人民至上,以更新作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力争将所有人大工作阵地打造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要突出创新实践,以更实举措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任务要求,创造性开展决定、监督等工作,

全力扛起人大使命、展现“一线”担当。

要突出主体地位,以更优服务保障代表作用发挥。始终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紧紧依靠代表、主动服务代表、密切联系代表,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

要突出提质增效,以更严标准全力打造“四个机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常委会机关党组织建设,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各项履职任务高水平实施。

全市人大系统和各级人大代表要通过多种形式,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确保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退休人员以及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全覆盖”充分利用**人大网页、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设专题专栏,不断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引向深入,以更高标准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央和省州市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年度各项工作,积极作为、创先争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漫漫征途,惟创新者强、实干者胜。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入系统学习、精准领会把握、全面贯彻落实,把大会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改革创新,埋头苦干,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积极贡献。

篇7、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更加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会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热爱我的祖国,也热爱中国共产党。过去我参加了全国乡村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很多经验,我很感谢党和国家能够给我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学习专业课程的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水平,要加强自我修养,要扎实理论学习,握紧“匠心传承”接力棒,为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8、领导班子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着眼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全面落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任务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一是健全理论武装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读书班、“第一议题”、专题党课、专题研讨等具体制度,探索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推动学

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二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探索加强“三新”领域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持续抓紧抓实建组织、扩覆盖工作,督促开展好“过硬党支部”评选和评星定级管理工作,探索成立开发区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党群共建、政务服务、人才孵化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空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开发区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三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严格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抓好基层党员直接培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在基层党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为开发区建设贡献力量。

篇9、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今天胜利闭幕,公报发布,群情振奋。学习公报,深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略擘划和顶层设计,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再提级、再深化、再加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深入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对于经历由富而强四十多年历程的中国而言,它是特征、是气象、是共识,也是动力。在这一轮全球竞合的时代场景下,全面深化改革,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决克服心有私利不愿改、心生胆怯不敢改、

心中茫然不会改三种心态,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和更大力度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落实,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巩固提升良好改革发展势头,切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要提高站位,统一认识,坚定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坚持以推动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把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同x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同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要立足全局,在踏踏实实抓紧抓实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深入思考谋划深化改革促发展的务实举措。要立足长远,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提上日程,真正让改革推动发展,惠及民众。要立足根本,抓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引领其他领域改革。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和民生新福祉。

二要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坚定当好改革的推进者。改革离不开统筹谋划,必须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性、连续性和可行性加强顶层设计。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没有固定的道路和现成的经验可循,在实践探索中必须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二者并不矛盾,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是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根据中央、省、市信访制度改革和依法治访工作部署,我们探索建立了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2151”工作机制,有效化解了一批特殊疑难信访问题,这恰好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就当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顶层设计,注重实践探索,各个击破改革任

务。

三要统筹推进、先行先试,坚定当好改革的急先锋。既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领导谋划、牵头抓总的作用,系统谋划各项改革任务,要依法依规、蹄急步稳地统筹推进面上改革工作,确保“规定”动作高标准完成;又要坚持先行先试,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改革试点,大胆探索、稳妥推进,在深层次改革上争取主动、探索创新,比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改革等;对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已有良好基础的领域,要持续深入推进改革;要创新思维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制镇试点示范、耕地保护补偿等事关长远发展的改革;力争各项“试点”改革出特色,真正实现“先行先试、引领示范。”

四要强化组织、抓紧落实,坚定当好改革的实干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安排部署是根本,推进落实是关键。要紧扣顶层设计精心安排部署,谋定之后就要迅速行动,要善于抓重点,重点抓,抓好制约、影响、决定改革实效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善于抓具体,具体抓,把握问题导向,研究改革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解决具体问题;要善于抓经常,经常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满足于“大概”“也许”“可能”“差不多”,更不能“临时抱佛脚”要善于抓细节,过细抓,以高标准的要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细化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建立改革台帐、加强督查考核等各方面分兵把口,各个击破,一环扣一环、一项接一项扎实推进,确保改革部署落实见效。

篇10、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不知不觉间,我到固原工作与生活快四年了。四年来,不仅丰富了人生经历,历练了思想灵魂,更重要的是结识了许多良师挚友。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获得了前进的动力。这份共事的情谊将永伴一生。借此机会,我将几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与剖析,请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工作上勇于担当。

自调固原工作至今,按照集体分工,我除主持纪委日常工作外,一直分管党群、综治、维稳、信访、政法、人武、安全生产工作,曾先后分管过农业、交通、教育、集镇建设工作。无论分工调整与否,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工作激情,尽职尽责做好份内工作,尽心尽力为党委、政府集体分责解忧。

(一)党群工作。四年来,全镇党群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其中,组织、青团、工会工作多次被县委评为先进荣誉称号;“一线工作法”、便民服务、党(政)务公开、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得到省、市、县纪委充分肯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光耀同志曾亲临固原考察调研。

(二)综治维稳工作。一个时期来,固原因越级进京上访严重和重大事故频发,综治维稳工作曾被县委、县政府“一票否决”;X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基层、夯基础,至今保持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重大恶性刑事案件,赴市以上越级上访“零发生”的目标,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责任区;X年被市委评为乾元唯一一个“信访”工作先进乡镇。

(三)农业工作。X年曾分管农业工作,当年固原三个流域的

水土治理工作分别被评为全县前三甲。

(四)交通工作。X年至X年曾分管交通工作,固原通村公路建设质量位列全县前茅。

(五)教育工作。X年至X曾分管教育,全镇中小学安全和后勤管理工作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全省教育后勤管理现场观摩会。

(六)集镇建设工作。X年按照党委分工调整,开始分管集镇建设管理工作,深感任务重、压力大。今年来,通过以建立健全集镇交通标识标线入手,实现了客运、货运车辆进站运营,集镇交通阻塞问题得到扭转;通过规范执法标识,强化管理手段,集镇内占道经营泛滥和垃圾、物料乱堆乱倒的痼疾正在扭转;通过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建成固原汽修中心,沿街修车问题得到治理;在一个月内,未动用一名警力,未引发一起越级上访,完成300余亩的流水河大道建设征地任务和集镇入口路(路)拓宽改造26户拆迁安置工作。集镇管理关键要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目前正学习借鉴城关管理模式,筹建虎川社区、落实门前“三包”措施,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共前行”活动。

二、思想上严守底线。

四年前,组织调我到固原工作,我未提任何条件。四年来,我也不曾以自己是“半边户”困难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四年中,我也不曾因分工调整,工作难易而有任何怨言。始终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能在会上讲的会下坚决不说,会上决定的会下坚决去落实。生活中,坚持慎交友,交好友,洁身自好,坦荡待人,真诚处事,赢得了尊重。

党群、综治、维稳、信访、安全生产都是“花钱”的活路,都是捂不住的“直板二腐败风险点可以讲是零,但责任追究风险大。

因此坚持检查、督办、考核过程公开,跟踪问责及时到位,只要工作到位,从不以个人好恶打报告、划层次、定等级、兑奖惩,可以无愧地讲,奖的基本明白,惩的也基本清楚。

交通、城建项目较多,但自己从不为亲戚、朋友揽工程,也不参与工程。所有工程一律由预算小组先拿预算,报城建领导小组会审,小组领导签订施工合同,城建办开展施工监督,验收小组竣工验收,报镇长审签划拨资金。同时,严格城建规费收取标准,坚持疑难问题会审制度,从不越权表态。自己不参与原则上也不允许集镇办工作人员接受报建户吃请。

二、政治上严守纪律。

我郑重承诺:我将牢记“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要求,严守换届纪律,以坦荡之心面对组织的考验、干群的挑选。

三、实践中不足很多。

回顾四年的的工作,在领导和同志们关心、帮助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1、生活小节把关不严。虽然经常告诫自己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的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手,但有时碍不住朋友尤其是同事面情,还是下了馆子,吃了晏请,抽了烟,抹了牌。虽说是人之常情,但做为一名领导干部终是不妥。

2、惰性时隐时现。虽然平时工作激情较高,但这种激情也时有波动,尤其是不分节假时间、不分白天黑夜随时到现场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时有波动;在推进集镇环境整治中感到无奈时有波动;感到工作负荷大时有波动。

3、工作艺术还不够。我是一个直肠子,生活中可以是朋友、是哥们,喜欢用坦荡换理解。办事搞工作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

能妥协的也懂得妥协,但不敢在原则上拖泥带水。所以有时工作方法简单,让同志们一时接受不了。

4、党性修养仍不够强。作为在基层工作了近四年的中年人,如果说在仕途上没有一点上进想法,那肯定是虚伪的,所以有时看到同龄人、熟悉的人的进步,自己难免感到一点惆怅,这都是党性修养不够强的表现。

篇11、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受教育,

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同时以“六个坚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

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

全会明确提出了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0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全会明确提出了七个聚焦,即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出台的决议共15个部分60条,共提出了三百多项重要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上内容,都是改革硬骨头,任务非常艰巨。同时明确了时间表,到二0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必将有力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

二、紧密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我们要始终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好、落实好《决定》明确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县委各项部署,积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不竭动力,为奋力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施秉实践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升综合素质。组织政协党组和政协委员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精神及《决定》,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发挥政协机关和委员的作用,用好委员工作室等平台,在全县政协系统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改革共识。《公报》中提出,要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没有广泛共识,改革难以顺利推进,推进了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国利民。要破解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始终与各族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汇聚强大合力。

(三)认真做好调研视察,切实抓好三大协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立足县情,深度推进协商议政,民主监督,

坚决做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始终做到与县委、政府同心同向、同频同振。同时,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作为履职着力重点,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和现实关切,深入推进“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民意信息,多建务实之言,多献管用之策,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篇12、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座谈发言稿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举措务实可行,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精读细读《决定》中的15个部分、60条要点内容,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中把准改革发展之脉、谋定守正创新之策、答好改革为民之卷,自觉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把准改革发展之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用“更大决心”激发“更足干劲”。全面深化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改、为谁改、

怎么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关掌舵、拍板决断,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为推动改革落实提供了科学指导。改革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在改革实践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回答好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问题。要不断深化、内化和转化好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谋定守正创新之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以“更硬举措”彰显“更实作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守正,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进入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全国深化改革“一张图”、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自上而下把好方案制定、部署实施、协调疏通、督察落实“四道关口”,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就是要试点突破、示范带动,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中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实现良性互动。要在观照全局、联系实际中“摸着石头过河”,奔着问题去、

盯着问题改,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在基层探索中勇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以更硬举措、更实作风激活“神经末梢”、打通“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全局改革创造更多基层经验样本。

答好改革为民之卷,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从“更美期待”迈向“更真体验”。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从小岗村的大包干,到深圳蛇口的改革实验场;从“千万工程”试点的成功实践到“和美乡村”建设的全面推广……许多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改革创新之举,都是从基层探索中实践出来的,也都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作风,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住房、教育、医疗、环保、交通等民生领域深入开展调研,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找准改革切入点和着力点,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要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合力,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的“更美期待”迈向“更真体验”,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夯实群众基础。

39 3703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