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作体会【范例8篇】
记者工作是对社会的观察与记录,既需敏锐的洞察力,又需扎实的写作能力,面对挑战与机遇,如何更好地传递真实信息?以下小编整理的记者工作体会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记者工作体会 篇1
如今大二的我,错过了去年记者团的招新,有些遗憾,没能早些加入其中,锻炼自己。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今年我很荣幸能通过一次次的筛选,加入到大学生记者团的队伍之中,并开始日常工作。在这几次的工作中,我感觉我学到了一些更真实的道理,一些我们常挂在嘴边,却从未引起心灵撞击的道理。
首先,在听过老师的讲座后,我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文字编辑、摄影记者、工作助理,虽然在我们面试时被考查过自己对所应聘岗位的认识了解,但我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都一样要做好文字编辑、摄影记者、工作记者的相应工作。我们的工作任务没有明显的界限。写稿、拍照、做老师的助理,这些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新成员应该做的事。不要说,我应聘的文字记者就不用拍照片、打扫卫生;摄影记者就不用整理资料、写稿子;工作助理只干杂活就可以。我们,既然如愿进入大学生记者团,就应该放空自己,从零开始,学习各方面知识,而不是仅仅为了某一个职位而做事。
随后,我开始了第一次的值班。由于内心对这份工作的敬畏,我去的都很早。站在走廊中,望着办公室的门,我心里有些欣喜。毕竟,马上就可以行动起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真正的开始锻炼自己的能力。终于,快八点时,聂老师来上班,开了办公室的.门。我们几个新成员们一进去就赶紧按照之前学姐交代的流程忙了起来:开窗、开饮水机、擦桌子、扫地、拖地……虽说,任务很普通,但能干些实事,我心里还是万分高兴的。总之,简单的杂活,让我真正开始了在记者团的工作之路。活虽简单,但做好就不一定简单了。毕竟,细节决定成败。能把活做细致、做的有效率才是我应该努力的目标。
幸运的是在第二次值班时,碰巧学校有个会议召开,老师让我拿着相机,去拍些会议照片,我感觉自己从中收获不少。因为,我们专业曾学过摄影。拿着单反相机,顿时倍感亲切,我也很兴奋。所召开的会议是关于辛亥革命的报告会。我按照老师交代的,去拍了一些特定内容的照片。之后,我才知道,一个会议的新闻照要拍哪几个地方,怎样用照片宣传活动。而这是我们摄影课所从未涉及到的知识。实战演习确实让人感受到自己真正的水平。当看到拍的那张情景很虚的照片,我很自惭,觉得愧对这一学期的摄影学习了。我要努力的地方确实还有很多。
大体来说,这几次的工作给我带来更实在的感悟是在对新闻稿的学习中。我虽担任了一年的宣传委员,但对于外宣的最初了解却是在学院学生会面试时一位学姐提问有关我外宣的问题,我才知道,“哦,原来还有外宣呀!”。不过随后在记者团,接触到负责外宣的老师,浏览老师博客中相关文章,才发现我之前写的稿子原来错误百出,根本不算真正的新闻稿,做不了外宣。原来对写新闻稿挺自信的我,顿时感受到我的稿子原来与真正的新闻稿有如此的高的落差,也更让我认识到应该把自己掏空,重新学习。只有倒掉水的杯子才能盛更多的水。
总之,在我看来,大学生记者团是一个完全靠自己的锻炼平台。不懂的,不会的,不理解的,不明白的,全看自己怎么对待。资历深厚的老师就在眼前,学与不学在于自己。一年的时间,在记者团能学到什么,不看工作种类、工作任务、工作量,看的是你此刻在想什么、干什么、并为之努力了什么。积极主动从来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行动起来才是真!真正的行动靠自觉、靠信念。我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一个思想与行动并进的人”。很开心跟大家分享我在大学生记者团的感想,也预祝一年后我们这批记者团里的每个成员都能问心无愧的说,大学生记者团,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我也得到了想象中应得的锻炼!谢谢!
记者工作体会 篇2
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从中宣部到各级的媒体都在提“走、转、改”活动,我们作为县级媒体的记者,也积极参与进去,下面就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几点认识:
一、走基层,我的理解是在基层,我们本身就是基层人员,周围是基层百姓,感受到的是基层文化,接受到的也是基层思想,我们镜头下所表现出来人、物、事,素材都是基 层百姓最基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我认为,在“走转改”这种大的宣传思想和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应该在基层深入的挖掘,把一个好的观点或者是好的现象通过电视媒体这种宣传工具放大,来影响周围的人,从而使整个大的环境都有所改变,变得积极向上,跟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转作风,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三、改文风,在以前的稿件中,我们的稿子都是千篇1律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的官话、空话、面子话报道,根本没有切身的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想从新闻中了解到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出现在新闻中才能对他们起到最大的帮助,我理解的改文风就是不论什么稿 件,我们都该多思考,在采访过程中就应该多看多听,了解基层百姓的想要的东西,从他们的身上也许会看到一些劣根性的东西,也正因为这种劣根性的存在,才需要我们将挖掘出的好观点和好现象放大,从而影响他们,起到真正的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做好正面舆论。
记者工作体会 篇3
刚刚参加了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会议的电视拍摄采访报道,较为辛苦。辛苦之余,觉着有必要把自己从业几年来的重大会议电视拍摄采访报道的经验心得总结于此,以便自己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是和广大同行及博友交流切磋的一个平台。
重大会议新闻开始之前,电视记者和其他媒体记者一样,需要提前到达会场。时间相对讲越早越好,以便做好现场的熟悉工作,机位的选择、最佳拍摄角度的选择,熟悉会场光线、搭设脚架及其他情况等。应该收集好会议相关文件,了解会议议程,做到会议各个环节及时间掌握上心中有数,在拍摄时也就能从容不迫了。
如果会议主办方事先没有安排摄像机位的空位,在有必要前提下提前到会场,可以及时跟会议筹备方沟通协调,调整座次,留出摄像区域。如若不行,则必须退而求其次,另外选择机位区域了。
拍摄前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调整摄像机白平衡。很多记者(包括很多老记者)往往没有选择最佳的调整白平衡的位置,一般在会场的任意一个位置完成校白。这样做其实是不恰当的,应该到会场主光源的中心区域进行校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充分还原会场色彩。
拍摄之前还应该检查摄像机的声音拾取的按钮选择。如果没有插话筒采访线,也就是直接用摄像机外接话筒拾取声音,最好事先预录一段听声音正常否,不正常则须立即调整摄像机声音拾取按钮(一般的摄像机声音拾取按钮处于调整范围的中间处,差不多是摄像机出厂的设置标准),或沟通主办方调整会场讲话声音等设备。
拍摄之前还应仔细检查录像带、磁卡(如P2卡)等记录设备是否正确安装,是否有足够录制空间(很多记者同行往往在拍摄中间出现录像带或磁卡已满等情况),且应备足录像带或磁卡,因为现场有许多事先不能预料的情况发生。如果拍摄中记录设备已满,基本不可能返回单位取,如果在乡镇或者出差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完成采访报道任务了,陷入无比尴尬的局面。
在拍摄时应该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应从全景、大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样一个顺序进行。会议新闻一般拍摄顺序为:会场全景——领导席——主要领导近景——其他领导近景台下方参会人员全景、近景(如人物拍摄左一排、右一排)。领导拍摄其实很有讲究和学问。主要领导景别相对较小一些,在画面中要突出一些。其他领导在画面中则稍微小一些。据同事讲,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常常会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临时加入一些刚刚收到的消息,这种新闻对电视摄像记者的要求就很高。因为要运用到“无剪辑拍摄”模式,后期基本不用剪辑,直接可以供导播播出。这种拍摄对镜头、领导拍摄的`先后顺序,镜头时长等有着相当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拍摄中还应该注意和同行之间的默契配合。比方说别的电视摄像记者正在拍摄,你又想经过他的面前去另外的角度拍摄,就需要等待同行一个镜头完毕之后或者示意其你要经过,否则你的大脑门或者上半身充斥于同行的镜头当中,造成别人的废镜头。还有在有的重要时段或领导讲话等情况下,很多记者会一哄而上,这时候你必须“冲上去”抢占最佳位置,但是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相互挤压阻挡,应该注意采访安全和职业道德。
在会场拍摄需要来回走动时,应该尽量做到步伐轻、速度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有时需要弯腰则弯腰,弯腰不代表你低人一等,相反你会赢得别人的肯定和好评,别人会认为你“懂事”,与会场气氛和谐相融。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你需要打开摄像机,进入录制模式,架好机器,选好景别,聚焦清晰,随时准备按动“REC”键。另外会场光线暗,可以用手动光圈适当补光。拍摄背景为明亮的窗户的人物时,需要打开背光模式。
不光会议新闻电视记者需要做到这些,其他的采访任务也是如此。在包括重大会议新闻等新闻报道之前,应该充分休息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展现出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气质。
总体上讲你需要做一个有心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做到事情了然于胸,胸有成竹。自己还需要关注和“审视”自己的镜头,注重总结不足、汲取经验,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重要会议等电视新闻的拍摄采访报道任务。
记者工作体会 篇4
转眼间,08-09学年的上学期就结束了,记者团的学年工作也可划上个分号了。本学期记者团在迎来08届新生的序幕下,开展了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活动。
早在军训期间,记者团就开始追踪报道本院的新闻动态;同时,又有一大批新干踊跃加入我团。五十周年校庆的到来,不仅是对母校历史的回眸和未来的瞻望,也是对刚刚添新换貌的记者团的首次大的挑战和考验。对此,记者团在团内老干的指导率领下,积极到现场报道,并发表了多篇歌颂母校的文章。牛刀初试,不求功,但求经。
紧接下来的校运会让我团真正崭露头脚。全团在学院团委领导的指导下,由团内老干部们带领,齐心协力,组织各个班级书写数万篇运动激励稿,为田径场上的运动健儿们加油喝彩。三天的努力奋战,换来的是丰硕的战果和喜悦的笑容。我们与运动健儿们共甘苦。不曾想此前零散的记者团,此刻是如此的团结,再大的工程也能被完成。一种团队精神跃然于心,让我想到那场冰灾,那场大地的震动。极大的悲与喜让人潸然泪下。
此后与同事代表记者团去了两次社会福利院。许多被遗弃的孤儿怯避与此,残疾,智障,幼小,这是被遗弃的种种.由,让人心酸心痛得不忍再看她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作为一名记者团的干事,本应准确完整记录此事,难耐手拙力微,只待高人出应。此实为我心。然身临此境,于我心又变得沉重了起来,一种责任感上身,忽想自己不是那个18岁的毛头小孩,却变成了想救世的英雄。
我团在经历了两次大的活动的08-09上学期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添新换容并没抹去其昔日的英姿,反而较先前更有所进步,也算是“任务完成”了吧!大概,一个团队必当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才能咬牙挺关,如凤凰般浴火重生,硕果才能累累于我们喜悦的眼前。也可能只有困难于大家,责任于个人,方可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我的价值,胜利才真正属于每一个人。
实践于社会,通过记者团这个舞台,可以看到许多以前未看到的东西。社会福利院里的孤儿们以及从她们身上所发出来的某中东西,就是我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我们虽不是什么救世主,但也不能让那些“社会边缘人”永远被置于冷清的的社会角落,尽管院内的“妈妈们”几乎给尽了母爱。任何一种不很光明的存在都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团结来解决。记者团既然被称为记者团,就应发挥记者的效应。这方面,其他一些社团的行动可能就要受制而后了。
记者工作体会 篇5
"记者就是无冕之王",每个还没有入行的人都会跟你灌输这样的思想,弄的人很容易产生假象:记者走到哪里别人都会敬你三分。事实却并不总是那么尽人意。究其原因,我对此的认识是,如果你真的是具有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质,不论年轻还是资历老,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当你只是徒有虚名地佩戴了"新闻工作者"的帽子,很遗憾,滥竽充数的人迟早会被发现,并施以封杀的重罚。
我是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社会阅历不够,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或者与人交流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因为无知而导致的.尴尬局面。比如,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好像抓住的都不是对方的主要信息,我也害怕从自己的嘴里说出不够专业的话,因而恶性循环我变得沉默寡言。再比如工作的时候,在采访对象眼里,他们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重要的,节目的内容必须每一项都涉及到,在我看来,真的是不知道如何取舍,分不清主次,当然,稿子写出来就是泛泛而谈了。
几乎每天我都在担心,自己成了仅有一顶帽子的新闻工作者。工作两年多,已经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这样尴尬的场面,而每一次"突围"过后却都没有留下些有价值的战利品,供自己在下一场战役中借鉴使用。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具备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的素养——会倾听。
记者工作体会 篇6
固然学鸠没有鲲鹏的志向雄伟,但自有其嬉戏灌木的快乐;蟪蛄固然没有大椿的寿命漫长,但自有其短暂生命的诗意;列子固然没有圣人的无欲无求,但自有其御风而行的舒适;记者固然没有医者的神圣崇高,但自有其应付的社会责任。此时又是一年记者节,这是记者的荣誉和慰藉。
刚从实际着工作时,感觉一切都很新鲜,但奔走于大街小巷久了,着实很辛劳。可当把采访的新闻写成稿件时,就像看着自己长大的孩子,有些洋洋得意。每次校报发得手上,看着很多同事的作品跃然纸上:1篇篇报导精炼、深进;1篇篇文章隽永、真诚;一首首诗词深邃、悠远。想到自己每次让同学帮忙提意见或交到学长学姐手里修改,刊出时都会有些变化。而这些变化,是文章更加贴切、自然、更富有生气。
没在记者岗位上摸爬滚打过的,没法体会其中的苦衷和艰辛。记者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这话一点都不假。有时碰到难写的稿子,心中就像压着一块石头,饭吃不香,觉睡不好,走路想着稿子,与朋友聊天谈稿子,就连晚上做梦也是梦到稿子,常常在半夜时分,灵感来了,想到好的思路,会直接爬起来写,生怕一觉醒来就忘了。有时,自己也希看轻松一些,可是不行,前有老将,后有新人,大家都在努力着,谁也不甘落后,所以要比“牲口”跑得快。
新闻天天都在发生,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天天都在采新闻、跑访问、写报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
记者的`光荣,来自与国同难。每次大地震、山洪、泥石流,都是记者在高山孤岛上的驻守。风餐露宿中生活。面对生于死的考验,记者们像战士一样冲锋。最近的现场,最城的感动,文字与图片都传递着中国人的坚强与英勇。
记者的光荣,来自与国共进。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中国的记者布满了微笑与热忱,写进了历史。
记者的光荣,更来自其不断推动社会前行。“三鹿乳业”“橘蛆事件”“娄底矿难”“小悦悦事件”。这一切的一切,正是由于有了记者的努力,使信息公然和透明了,行业渐渐规范了,中国政治文明进步了。每次有知己的报导,都是记者推动时代的脚步。
记者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就是这么坚强执着,就是这么孜孜不倦的寻求,就是这么默默无闻的耕耘。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为社会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千千万万的读者赋予了记者监视的权利,鞠躬尽瘁的老一辈新闻人赋予了记者社会的责任,许很多多的好的新闻赋予了记者更好更快的压力。写到这里,不觉想起诗人顾城的一首诗:黑夜,给了我们玄色的眼睛,就让我们用它往寻觅光明。
记者工作体会 篇7
作为一名公安边防部队年轻记者,对近年工作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会做人才会做好新闻
俗话说学做事先要学做人,做部队新闻工作尤其如此,因为部队新闻工作是一种与官兵沟通的工作。在我们部队,它主要就是沟通官兵及辖区群众、营造警营良好氛围。那么,在敌情民意相对复杂的南疆,我如何做到这些呢我想除了需要掌握采访、编辑等业务技能之外,很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的技巧,并且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环境、掌握驻地民族语言、掌握民族习俗等做人技巧后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如果不懂得沟通应变,那么很有可能完不成采访任务。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沟通技巧,说服被采访者思考问题,才能真实地记录事件的经过,成功解决问题。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作为新闻记者,我们要智慧、勤奋、耐心、好学,这样我们才会做出真正能让广大官兵获得启示的好新闻。
二、有责任就有新闻
部队新闻工作承担着引导部队和警营舆论的任务,工作责任是我从地方入警工作的动力也是我工作的目的。作为80后的年轻警官,我常常有着爱部队爱新闻采访的`劲儿,可是,当我成为记者,我能否总把这样的劲儿使在工作中呢尽心尽力履行好记者职责我想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工作责任。所以,我们应该在基层部队需要我们的地方发出我们的声音,而我们发出的每一个音每一个字要对一线战友负责,要对整个部队负责。我想我们大多数记者都是在做着小事儿,而工作责任本来也就是一些最朴实最单纯的思想。此外,由于我们的工作有着特定的目的,所以我们所做的采访报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我们每写的一个词每说的一句话都必须经得起时间和良心的考验,必须对得起广大官兵、辖区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没有大家的信任,我们的工作也就会失去意义,更何谈承担引导部队舆论的重任呢
三、识大局者识真相
部队新闻工作是面向部队广大官兵和社会的工作,因此,记者不能站在个人的角度采访、报道新闻,而要有大局意识。事实上,记者也只有把握大局,才能抓住部队线索,从而客观及时有效的报道新闻。而在公安边防部队,媒体是喉舌,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所以,我们做新闻就是要站在讲政治的全局利
益下挖新闻、报道新闻。这一点在记者遇到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或者在新闻现场的时候尤其重要。我们以什么样的思维思考我们所看到的情景我想这时我们首先不能乱说,其次要有选择地说,再次就是要说有思想的话。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站在部队和国家利益的立场去做报道,要代表官兵心声去做新闻。只有站在这个高度采访报道,我们的报道才算抓住了事情的本质,才能正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几点建议
1、上级宣传部门多协调组织地方各大新闻单位来边防艰苦一线部队采访报道。
2、加强对下业务工作的指导。
记者工作体会 篇8
这就是一名称职教师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真知灼见的理解。我细细地读着每一句,读着读着,突然很感动。没有热泪盈眶,没有漠然走开,我只是暗下决心: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四天里,脚上手上都是蚊子的光辉战绩。四天里,我们几乎没有享受到电风扇。四天里,我们和学生一起体验什么叫做“乡村生活”。我的家乡也是一个小乡村。我喜欢乡村,宁静、自然、温暖、原生态....同样,我也喜欢城市,热情、高速度、追求、青春......
我喜欢靠在窗前听鸟语闻花香,我喜欢在原本静寂的夜里“夜阑卧听风雨声”,我喜欢青山绿水、袅袅炊烟。那种“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清丽风光,常常使我忘记了一切,静静地融为大自然的一员。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成为一棵树、一朵花、甚至一棵小草。嘻嘻,讲远了。
刚到晓坑第一个中午,我到各个寝室探访,看看孩子们是否都适应。一见到她们,我的童心就蹦出来了。跟她们开玩笑,玩游戏,讲笑话,她们给我出脑筋急转弯,我笨得可以,脑子居然那么难转。呵呵。后来,还跟她们赛起歌儿来。可起劲儿了~大中午的,其实我希望她们好好睡一觉,因为下午有活动。她们不肯~只好陪她们玩了。(后来我回想起这事的时候,觉得一名教师应该让学生该干嘛干嘛。在午休的时间就要好好休息,怎么能这么玩呢!但是,我一想到这是出来玩,就不忍心压制她们爱玩的心了。再说,她们实在是很可爱。)后来,两寝室为了老师呆在哪个寝室而吵了起来,我很惊讶。但当时只是劝她们要和睦,然后要她们回各自的寝室。过了十来分钟,我听说学生Y生气了,还哭了,正躺在床上。我赶紧来到她房间,与同学们一起劝说。她一直用被子蒙住头,不与我们说话。她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凶过她,就刚刚那个跟她吵架的人凶她,她咽不下这口气等等。看来是真的闹脾气~20分钟后,这个机灵的Y居然坐起来了,打着哈欠,还装作一头雾水地问:“你们干嘛?为什么要围在我床边啊?发生什么事情了么?”哈哈,她就用这种方式来原谅他人的啊。我打心底里喜欢孩子的这种难能可贵的气度。
下午包饺子。大部分孩子在家里没亲手做过饺子,这便是一次很好的动手机会。孩子们的热情高涨。一个个伸着小手拼命揉揉捏捏,有些脸上还有白白的粉呢~整个食堂“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看着孩子们的成果,我哭笑不得,虽然有我们老师在一旁指导,但是大大小小、横七竖八的很搞笑。有的甚至胀破“肚皮”,有的瘦不拉几的只有一张皮。还有的被揉成一个大馒头,大概是馅儿不够导致的~呵呵,这就是孩子们的杰作啊。待到饺子出锅,孩子们很守秩序,毕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孩子,一个个坐在位置上等。自己做的东西就是胃口好。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就连一个小时前说自己不喜欢吃饺子的孩子也吃了好几小碗。哈哈。
晚上联欢晚会的时候,我们做了好多游戏。孩子们用头顶气球从原先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锐不可当,真是一有个质的飞跃。有几个孩子表现特别棒,一直占着擂主的头衔。到后来,总决赛的时候,高手对高手,精彩极了。有几个球真是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希望,我们看得那个替他们着急啊。呵呵。他们汗流满面,红扑扑的脸蛋告诉我们他们很开心也很尽兴。游戏“做鬼脸”的时候,硬币贴在孩子的鼻尖,有的因为汗液怎么挤、怎么做鬼脸都挤不下来,可着急了。看着他们躺在椅子上拼命做鬼脸,我们被逗乐了。游戏“齐脚并进”的时候,他们5人一队,坚持练习。比赛的时候,有的孩子脚都被绳子勒肿了。肩并肩,一起前进。为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摔倒了,爬起来;疼了,队员们互相鼓励;输了,他们会说:没关系,尽力就好;胜利了,他们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深深地被这一幕幕感动了。感谢上帝,孩子们一定可以从这个游戏中受益的,或多或少都会有,至少我感受到了。还有“三元五角”的游戏,孩子们拉来扯去的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真的太有意思了。跟孩子在一起好快乐!
在赠送礼物给晓坑的孩子的时候,孩子们的赠言以及赠送理由是那么成熟,那么真诚,那么可爱。它们一次次叩击我的心灵,使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真是多才多艺。在寻宝环节,我们设置了才艺展示的项目。孩子可喜欢表演了。双簧、舞蹈、相声、笑花、唱歌、谜语、脑筋急转弯、英语故事、现场书画展示、朗诵......我真的`很佩服他们。我也一定要好好学习本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才有能的人!
王老师在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很热,于是夹着矿泉水,拿着自己的水壶,一人一口地给孩子们喂水。这个画面我深深地记得。我想这就是师爱!这无微不至的爱呵!
叶老师是校长,他也特别有威严。他发话的时候学生都不敢出声,因为他秉承“抓个别,整集体”的方针,加之平时不苟言笑,所以学生很怕他。他们吵闹时,说句“叶老师来了”,他们会马上安静下来。我们都知道,叶老师很爱这些孩子的。
我们几个老师聚在一起吃饭、总结经验的时候,谈到些问题。也谈到本次活动的可喜之处: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发现了很多好苗子、看到未来的希望。其实,孩子只需要给一个表现的机会就能让他乐个大半天了。如有个孩子,在老师宣布班长换成他之后,他立即打电话回家:“妈妈妈妈!老师让我当班长了也!”呵呵,孩子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这么容易快乐,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孩子,需要的是舞台,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关爱”。
陈老师在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的时候说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把老板的事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用心做;真诚地为他人着想,别人一定能领会的。
我深深地为小记者站的孩子们感到开心,因为他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他们拥有一群优秀的教师,他们也即将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小记者站,我与孩子们一起收获快乐,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