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范例(汇总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范例(汇总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
四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二周,碎片化的时间让我真个人都没了条理,这周我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拿起这本书,看到封面于永正先生那慈祥的笑容不禁感伤起来,于老师是小语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小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世是小学语文界的遗憾。这本书是于永正先生的压箱封笔之作,如今才开始读实在羞愧难当,带着自责悄悄的走进这本书,让我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看到这本书?
打开书迎面的是于先生的书法和课堂瞬间,我知道于先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会京剧和胡琴,喜欢书法和写作,他说这些好习惯丰富了他的情感世界,守护了他的精神家园,成就了他的教育人生,一个人,一旦成了读,写的“奴隶”,他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
其中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呀”“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事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的越来越正了,越来越值了。”
一个新词让我印象深刻---“消化生活的胃”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才能概括出规律的东西。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人们被社会逼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大踏步的往前走就成了习惯,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一个消化生活的胃是一盏灯塔让我们在繁忙之中找到心灵栖息的港湾。学会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同时要思考、要感受。
一个新视角: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这个视角跟开大会是杨校长提出的倡议不谋而合。自己也曾孩提过,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就会对学生多一份最终、理解和宽容。
一个新思想:于永正先生提出:语文教育,应该为孩子留下什么?于先生说要为孩子们留下语言、留下较好的语感、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这本书是于先生的封笔之作,他不禁感慨: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会教了,又老了,退休了。
一些精彩的句段。张庆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讲授“左右逢源”这个成语时,于先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第一笔---横有什么不同,原来“左”的一横短,“右”的一横长。这里,如果老师不指点,许多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注意的。
越读越想读,这周忙于琐事之中,仅读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实在惭愧。下周会再接再厉。于永正先生的这本《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的》实属名篇佳作,我一定会坚持读完的。
《这样教语文》读后感 《怎样教语文》原文《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2
于永正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于先生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堂上先生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他追求的亮点。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教师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
今年我读了《于某某:我怎样教语文》一书。这本书是于某某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乃至性格、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较为全面的总结,带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读完此书,我颇有启发和感触。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辑《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某某老师在文章开头写到:“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XXXXXXXXXX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如果说在过去,当看到这样的观点时,我会毫不迟疑地反对。语文千头万绪,知识繁琐,1篇课文字词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顾及?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得推敲琢磨,教语文怎么可能很简单?这几年,不断地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参与语文课题研讨,尝试语文课堂的改革,也确实在自己的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更是认同了这样的观点。
于某某老师认为,教语文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多读多写;教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可以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读什么?就是读书,大量阅读课外书,从孩子识字起就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识字,读经典、诵美文、背诗文、储备语言。学会多种阅读方式,默读、朗读、精读、泛读、跳读等。写什么?就是写字、写作文,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宏扬传统文化。写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进行了,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写段、写篇。而且要做到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课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抓住“读写”两线不放松,就能把语文教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的,以读代讲在语文课堂的实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通过读来主动地参与课堂和接受知识,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读既是传统的语文教法,也是传统的学法。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理解靠读;语感的领会、中心的把握靠读;学生情感的熏陶,进入文章角色更要靠读。
读书跟做任何事情一样,良好的习惯是基础。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实现的,教师在这当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如果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要以课本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引导学生读更多的文章,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我们程永丽名师工作室正开展“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讨,正迎合了这一思想,也正是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理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再大的诱惑也起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让他们多背诵、多积累。“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孙某某老师总结说:“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定的语文。”这给我很大启迪,我们借专家的研究,实践自己的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用活动吸引学生就是个好办法,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进行朗诵表演,开诗歌朗诵会,参加朗诵比赛等。另外课外阅读也是很必要,我们要使学生的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它是学生独立的、自主的阅读,同兴趣有直接关系。我们应该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其它有益的读物。这样多方引导,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完于某某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在此,我想说,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静心修好自己的身,守好自己的道,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追求永恒的本真。从今天起我们要先开始勤阅读,开始下笔写写文章,要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够将孩子们带领进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趣、充满诗书芬芳的语文世界。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4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是在于永正老师去世一周之后,只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位资深语文名家从专业的理论角度向读者阐释语文之教法,对于高深的理论性的东西,我内心有些抗拒。但真正翻开时,才感受到这是名家作为一线教师立足生本课堂积累下来的最朴素又最难得的实战经验。句段篇章,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行文之浅显如涓涓之细流沁入心田。
于老将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感悟简单的分成了四部分呈现在这本书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小学阶段的课文篇目相对固定,现在的'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在我上小学时的课本中出现过,同1篇课文被不同的老师反复的讲过。怎样导入、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拓展延伸、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当我拿到1篇文章时,我能想到的能出彩的点,似乎别人全部都想到了。要想上出"新意"、讲出"亮点",对于一个菜鸟级别的老师来说难上加难。就像书中所说,一堂课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不能和失败画等号,但至少意味着平庸。
除去用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语文课真正的亮点究竟在哪里呢?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字词句段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载体,听说读写则是要语文课程应该留给孩子的基本的素养,但四者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要以读写为重。
指导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讲解是分析,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是综合,能跃出纸外,能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授课老师能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这节课就成功一大半了。怎样才能读出亮点呢?第一:强化初读,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读出人物的轮廓。第二:通过提示语、标点符号、语气以及表情等能够传情达意的元素来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老师范读,让学生听出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第四:关注人物身份、性格、年龄。如此朗读,学生通过大量朗读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便能将文章中需要意会的地方读出自己的感悟。文贵自得,有些知识老师讲也讲不清楚,但学生读多了,见多了,自然会懂。
读懂了,就要会用,体现在书面上,那就是写的能力的展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然而苦于课堂容量以及上课时长的限制,拓展延伸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种课堂上生成性的知识,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最能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授课老师的功底。于老师在书中呈现的用"关心"进行造句训练的片段,颇引人深思。他首先出示一副"老师家访图"并对图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假设,减少学生造句时不必要的麻烦。然后让学生造句,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身份造句。最后,要求学生用上"关心"来写一段话。从词到句到段的过渡,依托一幅形象的图画就能变得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也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因袭和干巴的问题。
总之,语文课要想上出亮点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琢磨,多钻研。小学语文不需要上的多么花哨,简单为好,但读写环节,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
语文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于老师这些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语文教法似乎也没有太高深,读罢反求诸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如果能多想一步就好了……要知:这一小步如攀山之顶峰,举步维艰。
大道至简。语文也是如此。教之能力需要自己去修炼,教之方法,还需自己去参透。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5
生活是个大舞台,于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教40余年,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很简单,无外乎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一)写好字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这学期,我承担着三年级硬笔书法教学,他们正处于从使用铅笔向使用钢笔过渡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我时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要求,现在,同学们对书法练习的热情和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书写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写好文
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本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于老师巧妙地把练笔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读写的正向迁移。在写作训练中,于老师也极具艺术性,他以课文为载体,采取续写、补写、补段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既是想象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现在的我,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却也深切地体会到研读文本的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由写段向写1篇完整作文的过渡。除了园地和书后的小练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文本入手,捕捉学生可以写、有的写的东西加以训练。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差,就像米主任在教研中说的,可以把每篇教材当做阅读题,教师有意识地加以训练,相信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看到阅读题就不会再畏惧。
(三)读好书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在朗读中,文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信息的载体,是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凭借它入情入理,接受熏陶;另一方面,朗读时,学生还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在朗读教学中,于老师是这样做的,拿到1篇课文先备朗读,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对话要读谁像谁,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他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读得不到位,他会亲自领读、范读,课文读得声情并茂了,很多道理就会从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这是自发的,而不是教师长篇累牍地灌输和外在强加。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理,课堂则会充满情趣和灵性。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6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过去的教学中,我在课堂里讲得太多,以致学生学语文不是那么地道。重全部学生,留时间给学生。
文中还讲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学法,我对其中的重情趣一节感触比较深。从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受到了对待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讲到:情是什么?是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地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以前总是把差生,好学生分的很清楚,现在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一直以来我也试图用微笑解决问题,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充满阳光的老师。
语文教学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气魄,关注点不同,内容有区别。我们初学者取其可以用的,采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哪怕一点,扎扎实实,实践下去,学生和教师都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