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2023年《英雄》观后感实用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0字]2023年《英雄》观后感实用”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英雄》观后感200字篇1

乌鲁木齐没有人查身份证也不管你带不带包,在电影院坐好以后我后悔得差点儿吐血,早知道我带dv来个电影版弄出去卖卖,赚回银子不知可以买几多正版cd:(

闲话少说,还是谈谈电影。

先是故事。一向以为好电影要有好的情节支撑,在我们中国有一种奇怪的不良倾向:大家弄一些谁也看不明白的所谓独立制作去天不吐国捞过界回来个不三不四的奖以后就俨然成了大师,你敢说看不懂?嘁!回家去学文化流派风格什么的去!看这部戏之前我被网上关于几个不同色彩的故事的评论搞得一头雾水,又是《罗生门》啦又是先锋主义啦……,一看之下还好,《英雄》的故事结构还是令人信服的,而且叙述不乏新意,我觉得张艺谋没有刻意地去学黑泽明,他关于“天下”的主题只能允许他做出这样的框架选择。问题出在导演本人被这个空泛的“天下”征服得太过彻底,他当观众是一干没心没肺的傻子,于是乎陈道明、李连杰、梁朝伟轮番上阵慷慨陈词,其实该留白处要留白,影片的铺垫已经足够让观众--起码是中国观众领悟到张的良苦用心,不过既然此戏奔着奥斯卡……,也罢,让美国人且琢磨去吧!

再来画面。这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构图以及颜色。场场精彩场场不同,张艺谋把他在摄影和色彩方面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至,千万别以为《卧虎藏龙》美不胜收,看完《英雄》你会发现李安的书卷气太浓,《卧虎藏龙》是江南的小家碧玉,《英雄》是北方的一代霸王。而且在色彩的运用上李安显然无法与摄影出身的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生来就是要“抢镜”的。李连杰甄子丹棋馆听琴比武,李自雨中破水穿行;张曼玉与章子怡在胡杨林中对决,随着张的剑刺中章,一种惊心动魄无处不在的红忽然漫天流泻;九寨沟箭竹海,烟波浩渺,水蓝如空,梁朝伟在与李连杰的生死之战中忽然将一滴水溅上了在亭中安眠的张曼玉的脸,梁不顾李的“十步一杀”,抽身而退,只是为了替他已经死去的心爱的女人擦一滴泪一样的水;荒莽大漠,只看见白衣胜雪的张曼玉紧紧搂着梁朝伟,将她刺中他的那一柄剑透过他的心穿过自己的心,口中喃喃自语:“我这就带你回家”……,美好的画面靠的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些美丽里透视导演的心灵。

都说《英雄》的音乐太像《卧虎藏龙》,我不以为然。当然一个音乐家一定会得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手段,而且两部戏同为武侠题材,但是张艺谋将京剧里的“哇呀呀”和鼓王的鼓点创造地结合在一起冲击我们的耳膜,《卧虎藏龙》的鼓来得神秘紧凑,《英雄》的鼓则是壮怀激烈、悲天悯人兼具的。帕尔曼的小提琴比马友友煽情多了,而且有二胡那种呜咽的感觉,谭盾的旋律也比《卧虎藏龙》写得好。

只要看看这部戏的演职员名单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在各个环节都精心选择的强强联合之作,导、演、摄、乐、武术指导乃至服装道具均是各个领域的头牌,所以戏好也在意料之中。但选择了“天下”作为主题的《英雄》确实当不起“史诗巨片”的美誉,这也不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它就是一部充满了商业野心而且运作极为成功的高票房电影。

有评论说所有的演员均是张艺谋手中的棋子,表演上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看完后我深有同感,而且我更觉得在这盘精心谋划的棋局里,张艺谋本人也不幸变成了其中的一卒,看完整部戏你会发现导演的个性已经被太大的主题淹没得荡然无存,似乎称呼他为摄影指导比较合适。

李连杰甄子丹棋馆听琴比武,为了形容李的剑快的破雨而出的慢镜有着浓浓的《骇客帝国》的影子,张曼玉章子怡胡杨林对决的画面、演员的化妆都有浓浓的日本味道,陈道明“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的念白更是充满了浓浓的美国情结,在向奥斯卡进军的旅途中,张艺谋像一只迷途的国籍不明的羔羊。

《英雄》观后感200字篇2

《英雄》着实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短短的剧情里竟穿插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以及大情大义。赵国大将的女儿(飞雪)为报家国之仇,与心爱之人(残剑)历经艰辛,苦练剑法,终有所成,即便决定刺秦,奈何在最后即将成功的一刻,残剑却领悟到了更深的大义--天下苍生。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的得失便不再称的上什么得失,个人的爱恨,也不再算的上什么爱恨。苦于众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骂名,然在无名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义,竭力相劝。长空本着对无名莫大的信任,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来左右,更是所谓的难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国与天下苍生之间,无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一个抉择,然而正是这个抉择,决定了“英雄”这以称号。舍小我取大我,便可谓之“英雄”.

秦王自是有他残暴的一面,但是人谁又无过呢?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他,便没有流过的统一,也就用不能终止六国连年混战的局面,以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只是,当时的人们都无法看到这些罢了。所以,当他从无名口中得知,残剑竟以天下劝他放弃刺秦时,竟不能自已的动容:想不到最了解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苦苦要捉拿的刺客!

金庸老前辈曾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依我看,所谓英雄者,盖为天下苍生着想者罢了!

整部〈英雄〉里,对白都很可笑。“你心里只有天下”飞雪怒道,“还有你”残剑急忙表白。当时,电影院里一哥们率先笑了出来,听的出来,那哥们是乐坏了,笑的那叫一个高兴,感染了所有的人。还有秦始皇最后弄明白残剑当初为什么不杀他的时候,很是感慨的发了一通议论,原话记不住了,只记得象是小学时候开班会时,老师讲的那些废话,听完之后,不知道说了什么。偶尔抓住老师的一句可乐的话笑半天,然后会议就结束了。当时秦始皇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这感觉。

再有就是,无名这个人挺有趣的。编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连听人家炕底的话都说了,为了赵国,这等龌龊的事情也就罢了,后来,在那里跟秦始皇絮叨了半天,屁也没干,看起来好象是被秦始皇感动了。这也太便宜了,秦始皇自个在那里悟了半天的书法,无名的神经就错乱了,后来,自个被弄成了蜂窝。实在好笑呀。都不明白片子什么时候演的无名被感动的。

《英雄》这部影片,除了具有宏大的场面和震撼力极强的音响效果外,众多名演员的加盟也为该影片增添了市场的卖点。然而这些在我看来,还只是一些肤浅的表面现象,它的内在价值便是编导通过该片向人们推销一种理念、一种人生、一种哲理、一种现实。我不知道这些名演员在选择加入这部大片时有何感想。但是,从陈道明那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从无名的“十步一杀”中我仿佛感受到取得成功的巨大诱惑力。然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飞跃出现了,质变产生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竟然出现了换位。拼搏多年的无名将那心中的希望化为泡影,将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拱手让给了别人,最终以“放弃”结束了英雄的壮举。

我真不知道编导在把什么理念灌输给人们,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是秦始皇还是无名刺客?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是一种英雄本色,相反的做法,放弃即将到手的成功难道也是英雄的壮举?当《英雄》的编导将辩证思维逻辑展现给人们时,他一改传统的写实主义风格。

无名英雄,任人评说。世上总会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存在:其一,这是无名之辈;其二,这是英雄壮举。人们总是将二者割裂开来。然而,影片的编导则一改传统的思维方式,将无名之辈与英雄壮举联系起来,对立的两极在影片中统一起来,这或许就是编导展示给人们的真理。《庄子.杂篇》第一论“庚桑楚”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天下乱,因为谁?不单因为有桀、有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因为有秦皇、汉武和“鸟生鱼汤”!我想把这个观点再推大一点,天下乱,除了权者弄权而坏天下之和谐,更因为人人都想成为“主”。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人人都想通过先“王”的方法而后“主”,天下人心乱、则天下自然就乱。张导演为知识分子的悲剧作传,让我觉得顺眼,现在我要解释这句话中的另外两个字——悲剧。知识分子们傻傻的为天下匹夫舍生取义,希望能够平“兼济天下”、“平天下”,可是,他们轻信了弄权的王、怜悯着想通过先王而后主的乱之源头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辕北辙、轻生取义,可怜又可笑,当悲剧二字无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几千年的封建旧习是很难改变的。

《英雄》里的无名选择了放弃,现实中的无名在历经坎坷之后,也将选择放弃。绝不能在创新的征途上做唐吉歌德式的人物,与大风车做无谓的搏斗了。应该采取更加务实的战略,在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哲学领域掀起批判的高潮。 可惜吗?后悔吗?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举世瞩目的雕塑艺术品——维纳斯像,就是因为没有了双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魅力;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因为以未完成体形式留给了后代,才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样想来,我的心理顿时感到平衡了。 作为一个无名之人,当我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9 1017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