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师德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师德学习体会【第一篇】

每个暑假教育局领导都会组织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学习,以前我都觉得这是一种形式,而今年暑假的师德学习,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师德内容的广泛以及师德的重要性。

王局长的专题报告中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形象,以及自己的幸福。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略其重要性。王局长就当前的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十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让我深受启发。下面就谈谈本次师德学习的一些体会。

师德其实就是一种“爱”的体现,首先就是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我们要爱学生很容易,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爱,那很难。我们学校的陈老师就做的非常好,把她们班的学生都当成她自己的孩子,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非常值得我学习。

其次,我们要对学生负责,那就是要爱我们的工作,就是温总理提出来的要刻苦学习。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如果不学习那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所以,我要求自己要每天坚持看书和上网,还要坚持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

接着,要爱我们的同事。我们去关爱别人,别人同样会关爱我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我们才会开心工作,才会提高的工作效率。

最后,要爱我们的工作,要有创新精神。我们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我们有创新精神了,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

总之,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要任重而道远,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今天的培训内容:“师德”。

如果要问大家“什么是师德?”相信绝大多数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回答:“师德就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应遵从的职业道德规范。

”是的,我认为,做幼儿老师,就是一份爱心与良心的职业!作为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我们,以后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学习,通过业余时间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自觉遵循《幼儿园教育纲要》,《师德承诺书》,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幼儿。

真正以“爱”去教育每一位孩子。

让我们重新拾起那无瑕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培训中我们列举近几年发生的体罚幼儿事件,并学习了师德的表现和体罚及变相体罚的危害,最后做出目前我们师德值得反思的问题,那么改变从现在做起。

一、学会去爱

二、学会尊重

三、学会宽容

四、学会严格

五、学会平等

六、学会合作

七、学会交流

八、学会支持

师德是什么?——师德就是敬业爱岗、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比普通老师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

多少个不眠之夜,校园里早已一片沉寂,我们却仍在办公室加班加点。

多少个节假日,别人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却忙着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再苦再累,我们都毫无怨言,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上好每一堂课。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就是教师的职责,这才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形象。

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把希望的种子播入幼儿的心灵,使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感受着孩子与日俱增的尊敬与喜爱,收获着孩子健康成长带来的欣喜与快慰,我们终于明白——师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体现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职责中;它凝聚在对孩子始终如一、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它升华在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的坚贞操守上。

这就是师德的真正含义; 这就是你、我、他、她——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我作为一名较老的体育教师,经过这几天的师德教育学习,从听、观、看中受益不浅,特别是观看任小艾当教师时对工作的那个热情,对学生的爱和对事业的向往,值得我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点拔的精神,我在多年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所做的谈点体会: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让学生喜欢前提是和学生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的前提。我们和学生在一起,平时生活中有时是相互争论、相互游戏、相互开玩笑,而在课堂上的生活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就像我们的体育保健、信息技术等等综合性的课,更加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还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你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诚然建立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进活动,但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

第一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师要既做先生,又做学生,只要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信赖,此时教育教学才有可能走向自由。例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有困难,老师此时一定要用心去点拨学生启发思维,切不可简单生硬地要求学生坐下,一定要给学生回答正确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出掌握知识后的快乐。

第二要热爱学生。我们都知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没有教师的挚爱,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乐学,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思想、情感、知识的综合载体。

第三要了解学生,因为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达到在原有的起点,切合自己的实际来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觉得不够解渴,造成兴趣提不起来;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一是要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去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其次,要想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创设好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美好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出思维的极大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了条件。另外,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结构,首先要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变死学为活学,无论打蓝、跳远还是跑步、比赛都要避免死教、死学,老师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动作、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

第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是一切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学生的学习既是自身的任务,又是自身的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和学习水平不同,其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学中就要不同对待。有的需要点泼,有的需要辅导,有的需要鼓励,有的需要补课,尤其是对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查缺补漏,下到功夫。

第三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个性特长,语言学科注意发展个性特长,既要学扎实,又应学得轻松,然而机械地死记硬背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如:几十遍地做操,千篇1律地对待,严重地忽视了教学理论与记忆规律。改变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教学弊病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因为它对于学生不只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对学习发展和学习情绪的摧残。

总之,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平等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而且是教育本身。

教育就是对话,是上一代与下一代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个体的对话。教育是一种精神的播种,它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而是精神。人是精神的存在,需要沟通,需要对话。理解的方式要尊重个人的特殊性和生活经验的具体性。教师要在平等、沟通、对话的基础上去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

首先,实现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人性基础。人与人的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师与学生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我”与“你”的相遇,不只是知识的授受,而且包含情感、精神、思想、智慧、碰撞、理性和非理性、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等,都是在平等交往中整合着完整的人。人与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彼此敞开心扉,进行真正地对话、沟通,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境界。

其次,倡导沟通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导趋向。在真诚的人际沟通时,人类分享了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存在意义和喜悦。沟通不仅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而且是交往双向理解和包容,关键是通过互知而达到共识。师生在沟通中协调了彼此的情感与行为,增加了智慧,丰富了生命的体验,提炼了生活的意义。

第三,坚持对话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旋律。对话是人的精神相遇的事件,而教育也应该追求人的灵魂的交流沟通,所以“教育领域是完全对话性的”。在对话的交互关系中,教师从不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智慧。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对话沟通能力。

最后,走向理解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理解作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也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理解的任务就在于使理解者的“现实世界”与理解对象所包含的“历史世界”相互交融,实现“视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视界”,从而达到相互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通过师生的对话、理解,从而使双方受到精神的教育。教育,就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可见,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有了老师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象任小艾才师就是这样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圣洁的爱。它不是父母对子女“人伦”之爱,也不是男女之间亲呢的爱。师爱之间是纯洁的爱,掺不得半点儿私心杂念,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全员性的。它是在培养学生时形成的崇高的情感态度,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有事业的延续,有理想的传递,有社会的信任,有家长的寄托。教师爱学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信念,是高尚的伦理责任心的体现,教师爱学生是师生间的感情沟通,是开启学生的心智的钥匙,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爱,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尤其是我们职业中专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

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努力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样有益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只有受到教师的尊重,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教师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的表现,是教师职业要求,是教师搞好工作的必需。不要以为教师尊重学生是居高临下,给予学生的恩赐,应该放下架子,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趁空闲之余,教师主动去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生共同解决一道难题,把学生当作大朋友看待,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消除了恐惧感,就会无拘无束,做到无话不谈,在学生心中就会荡起了老师对他爱的浪花。教师尊重了每个学生,学生也就会尊重老师,教师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了解老师。教师蹲下身来向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加倍向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师就是以一种爱心去尊重学生、感化学生,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在教育中变无法为有法,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机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爱学生,要讲究言行,热爱所有学生。教师爱学生,要注意一言一行,热爱所有学生,没有界限,没有等级,一视同仁;没有偏爱,没有偏倚,不因哪个学生长得漂亮、伶俐一些就施爱偏多,不因哪个学生长得丑陋而不理不睬。这样,会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

据报道,xx城市一小学生五年级学生赵非,貌不出众,从小性格内向。上幼儿园时,一天老师给小朋友吃葡萄,小赵非连声说:“谢谢!”老师听了有点不耐烦,头也不抬,冷冷地说:“你谢我干吗?”一句话使小赵非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从此再也不说话,有事就写纸条和同学交流。同学逗他,她只抿嘴笑笑,不敢说话,一过就是七年。一句不经意的话,却使一个孩子变得沉默不语,而且竟然长期如此,这是那位幼儿园教师万万没料到的。由此可见,教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十分谨慎,尤其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乃至微小的埋怨、责备,都要慎之要慎,切不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往往老师言者无心,学生却听者有意,稍不留神,便会给学生造成某种心理上的伤害,而教师却浑然不知,就更无法去挽回和弥补这种失误。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以和蔼可亲的教态,亲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所有的学生亲近你。“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师爱学生,要更爱后进生。后进生是受伤的花朵,更需要格外扶持、格外关心,倍加爱护。如果对后进生冷谈、讽刺、训斥、歧视,就会使他们永远“差”下去。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道出了师爱的重要性。爱因斯坦童年时被认为是“低能儿”,爱迪生也被认为是“掏蛋鬼”。只要热情关怀、耐心教育,就能唤醒后进生的良知。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短篇文章:一个美国孩子童年时极端害羞,怯懦而又自卑。上中学时,有一次英语教师向全班同学布置了给课文《杀死模仿鸟》小说最后一章续写一段。当时,这个学生已不记得他的作文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忘了老师给他打几分。不过,他清楚记得而且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在他的作业本空白处写着“写得好”三个字。看了那三个字以后,那个学生激动不已,终于做了自己一直渴望去做,却又一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写作。最终24岁时他成了一位作家。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尔科姆。多尔考夫。用他的话来说,老师的三个字,改变了他的一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个后进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那种伟大而神奇的爱。象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师:胡红一、沈卫华等,她们就是这样做的,收到效果很好,值得我们平时学习的。教师爱学生,要严格要求。热爱与严格是一致的,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要做到“爱心启迪,严慈相济。”爱生不是放纵宽容,不是袒护溺爱,不是把学生当做“心肝宝贝儿”般地疼爱。教师爱学生是严肃的爱,严格要求的爱,富有教育意义的爱。尤其是对那些“优秀生”的教育,更需要严格。优秀生有许多优点,他们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富于进取,成绩优秀,但对他们不能一俊遮百丑,对他们更不能偏爱护短。响鼓更要重锤敲,对他们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当优秀生犯了错误时,要一视同仁,不能纵容包庇,得过且过,应该进行严肃处理,使优秀生受到教育,认识错误;当优秀生取得成绩时,要适当地向他们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不断向新的目标奋斗,要让那些优秀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教育他们谦虚谨慎,克服缺点,勇攀高峰,将来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严是爱,松是害,”“教不严,师之惰,”严师才能出高徒。赞可夫指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

邓小平同志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既教书又育人,在教学创新和不断进取中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做蜡烛照人寰。教师爱学生,需要春蚕的风格,需要蜡烛的精神。牺牲自己,献身人民;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只要这样,我们的教育定会“桃李满天下”。只有这样职业中学的明天将更美好。我省五年后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定能实现。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第四篇】

听专家教授作报告,的确是种享受,他们循循善诱,列举了大量的教育实例,言辞诚恳,让人不由得不被感染。听各位专家谈班级管理的种种,我不禁反思,自己配当班主任吗?与这些名师相比,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我对学生,爱,深度不够;严,力度不足。我在寻求班级管理的方法,名师们在追求班级管理的艺术。按年龄说,我也应该算做老班主任了吧。但要说管理经验,却谈不上半点。因为我总是跟着感觉走,缺乏理性的思考与总结。自以为工作很细致,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有很多闪失之处。听优秀班主任们交流如何管理班级,我只有自愧不如的感慨,因为面对愈来愈追求个性的学生,我经常感觉黔驴技穷,记得郭宝向主任在级部会上曾经说过,“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看来,我必须得潜下心来多向其他班主任学习与效仿了。

浇花先浇根,育人要育心。 班级从组建到现在,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是说闲话违纪者甚众。虽然,我也动了不少脑子,想了不少办法,可都是收效甚微。不是说不起作用,每一种新方法实施开后,在短时间内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时间一长,也就疲沓了。没办法,只好另想一种对付他们的惩罚办法。

现在想来,还是我方法欠缺,一味地想着如何去“罚”,而从来不舍得在“导”上下功夫。如果像高密的康成中学一样,给他一个“喧哗十分钟”,结果就应该大相径庭了吧?今后多顺应孩子的天性,少一些关、卡、压,教育会更有效。

平日的我在班内不乏说教,只是爱板着脸比较严肃,学生离我似乎很远。班内有一部分学生了解我的脾性,知道我也幽默、温和,平时不惧与我交往,也有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与我接触长了越来越喜欢一班。只是我本身性格使然,不太爱张扬,不太爱表现,我喜欢沉静含蓄。我不是那种让人一见就有好感的人,我的优点与长处我愿意慢慢绽放。因此,在过去了两年后,我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只是学生在慢慢熟悉了我以后,我本身的弱点与不足也就暴露无遗了。学生们会不会客观、全面地评价老师,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与引导呢?班主任系列学习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利用学生爱心进行教育

没有哪一个学生是铁石心肠,即便是行为习惯很差或品行不端者,内心深处也一定有残存的一点良心和爱心,利用他们未泯的良知,教育学生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国家?

二、老师的付出要让学生知道,使其怀有感恩心理,教育效果就会好。 怀有感恩心理,学生才会做到孝敬父母;怀有感恩心理,学生才能做到尊敬师长。唯有如此,师长的话才能深入人心,起到一定作用。

三、帮助科任老师树立威信,能收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多替科任老师讲些好话,能融洽师生间关系,在抬高其他老师的同时也抬高了班主任自己。

四、教师不妨亮一亮自己的丑。

教师适当亮亮自己的丑,能拉近师生间距离,使师生间共同话语更多一些,这样再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不会感到老师高高在上,能将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对待,教育效果当然显著了。

五、营造好的班风学风,有很多前瞻性工作要做,但更多的是要适时而为,抓教育契机。

班级管理本来就无小事,班内每一个学生都是局内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抛弃,不放弃,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就能品尝到工作的快乐。

39 231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