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通用33篇
弟子规强调孝道、礼仪与道德修养,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品德,提升个人修养,值得深入学习与践行。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席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平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 子规的书,这本书是爷爷让我读的,说可以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随着读书的过程我渐渐感悟了《弟 子规》这本书的深刻含意。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 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 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
记得第一次遇到《弟子规》,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古朴而精致的封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弟子规》是一本儿童读本,我漫不经心的翻开书,当我翻开书本看到《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让我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听到古圣先师谆谆的教诲,就像清澈的小溪流入我的心田。当我从头到尾读完《弟子规》,我感到心头一亮。原来小小一本《弟子规》是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的做人、待人、处事、待物,是教导我们生活、学习应有的礼仪与道德规范。
《弟子规》篇幅不长,分五个部分。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做人要讲信用、讲仁义、讲道德,也就是做人要厚道,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必做的事,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不要浪费光阴,要抓紧时间精力去学习技艺等其他有益的知识学问。
《弟子规》的每一句,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置冠服,有定位,"衣帽应放置在该放的地方,要放整齐:"兄道友,弟道恭,"哥哥要友爱弟弟,弟弟对哥哥要恭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在生活中教导我们尊敬老人:"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我们每个人与朋友相处,如果听到讲自己的过失或缺点就生气不高兴,听到人家赞誉你、夸奖你,你就很欢喜、很高兴,如果是这样,时间一长,真正的好友会远离你,不好的朋友,损友就是不好的朋友,他会渐渐地接近你。
为什么呢?因为人不会轻易宣扬别人的过失,如果朋友间的交往达不到一定的程度,他不会指出你的过失,而人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过失,如果朋友指出你的不对,看到你很生气,下一次,他肯定不会再讲,为什么?他怕跟你结怨,所以如果没有雅量不能接受朋友的规劝,你的好朋友当然会渐渐离你而去,不好的朋友会渐渐接近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否则学到的只是肤浅、表面的东西,不会有成就。读《弟子规》要用我们的心地去感悟,《弟子规》的每一句都是我们每个人心性的流露,"父母呼,应勿缓"虽然只是对父母一个恭敬的行为,但是心中要时时刻刻对父母保持孝敬!
我认为《弟子规》确实是指导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一本好书,时常能把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弟子规》进行约束,反省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假以时日,相信自己会有很大的进步。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4
刚读《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5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6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孝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之心,对长者的恭敬。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地提升。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为国家栋梁。
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读《弟子规》,并细细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他们用自己浓浓的亲情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上天赠给他们的礼物,但在我们心中,父母是无可替代的,爸爸、妈妈良苦用心,谆谆教诲的话语,你们也常常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听就听吧,若有一点不如意就顶撞回去,以至离家出走,更厉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来,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羊跪乳,鸦反哺,为人子女理当“孝”字为先。“孝”就是心怀感激,用爱作出回报。我们的父母大都承担着家庭的负担,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厂车间、野地农田辛勤劳作,有的或在书山文海之中与科学技术领域艰辛探索,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报社会,同时还对我们呵护有加,似明灯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前行。作为儿女,每天惦记着父母,为父母辛劳,这应该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是作为后人应尽的最基本的责任。我们现在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无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与希望,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每天让父母开心,这无疑是我们今天必须努力去做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学生所尽孝道的最好体现。
“入则孝”,一个在家能敬重、孝顺和关爱父母长辈的人,其品格与德性的延展必然会有一颗感恩于博爱之心,就一定会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善行善为,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古有大孝之女花木兰,大孝之男岳飞;今有著名孝子许世友无不为国家民族创下惊天伟业便是有力例证!
我深信:“心中有爱,就有‘孝’。”父母需要的是“真爱”,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奉养”。我们要诚心孝顺父母,并化成行动,这样父母一定会非常感动,那也就能报答父母恩情的万分之一了。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7
想必大家都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里的资料蕴藏着许多道理,只要我们反复回味,就会有许多体会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好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读到那里,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到……
有一次,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大扫除,而我在做妈妈布置的“海量”作业。经过两个小时的“拼搏”,我最后把“海量”作业给消灭了。没想到,我刚刚写完作业,妈妈就叫道:“阿怡,帮妈妈洗洗拖把吧!”我听了,说:“妈妈,我刚刚才把作业给做完,手都麻了,你又叫我去洗拖把,我很累啊!”妈妈说:“我干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给累坏了,叫你去洗拖把都不肯去。唉!”我听了,又说:”下次大扫除我就和你一齐干活,这总行了吧!”妈妈听了,说:“唉!算了,你还是好好学习吧!”
此刻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妈妈。妈妈期望我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什么家务活都不让我干,全部家务一向都是她做的。此刻,妈妈很累很累,叫我帮她洗个拖把,我都不肯。唉,妈妈上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她还要忙个不停,我又何曾帮过她干过一点活呢?平时,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她叫我回去复习,不好再看电视了,我都是慢吞吞地去做,有时甚至不听呢,净和她“唱反调”。妈妈处处都为我着想,可我根本就没当一回事呢!但是,我此刻决定改变自己,要做一个好孩子!
今后,我必须会做个懂事、听话、勤劳的好孩子,学会帮妈妈分担辛苦,让妈妈不再为我的学习操心。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8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若星河,我们在传统文化里尽情徜徉,当我手捧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时,里面的一则则故事,一句句激励人心的话语时时刻刻震撼着我。
《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平日里,妈妈叫我去做事,比如取东西、倒垃圾、做作业,每次都不立刻起身去做而是不耐烦地说:“等一下,等一下,再等一下”。“藏坤呀,快点呀,快点呀……”妈妈喊了好几遍,我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起身,有时甚至干脆就装作没听见。
上周末,我和小龙弟弟在玩陀螺,刚开始,我们俩玩得可开心了,哎呀,陀螺解体了,他把我的陀螺弄坏了。我一看陀螺上的攻击环裂了不能转动了,这可是爸爸奖励给我的礼物呀,我一下子就生气了起来,瞪着眼睛朝小龙弟弟大吼大叫:“你这是故意的”,“我要你赔,我要你赔。”小龙弟弟被我吓哭了,妈妈进来了,问我怎么回事,我气呼呼地说:“他把我的`陀螺弄坏了。”“我是不小心的。”小龙弟弟无辜地说。
这时,妈妈对我说:“小龙还小,你就让着他点,陀螺已经摔坏了,明天我再给你买个零件换一下不就行了。”“不,我就要这个,让他给我赔!”妈妈劝了我半天,可我还是不肯原谅小龙弟弟,还大哭大闹了一场。
学习了《弟子规》,我知道自己错了,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吞吞吐吐地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使父母生气、伤心、失望。我要做个好孩子,伙伴们,你们呢?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9
常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实这些章句我们整天都听见,因为每天放学后,广播都会播放《弟子规》的,而忙于吃饭,洗澡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思去体会其含义,更别说领略个中做人的道理了。
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那本红彤彤的弟子规直奔我的视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看上一本书,不把它领会透彻,我不会释手。我坐下认真地浏览,掩卷沉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首孝悌”,它是教导我们要听从长辈教诲,孝敬长辈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大多数属于叛逆型的,随波逐流,脾气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常自认为做事情很正确。此刻,我知自己道错了。
“次谨信”——通行社会的绿卡,这个我们每个同学基本做到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谨言慎行了,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几句。自从上了初中后,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只有中考,个个都成了学习的“奴隶”,忽略我们身边的同学和生活,成了“两脚书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而我们因为是同学,碍于情面,不敢给予任何批评,尽管那时无原则地纵容。后来,班主任很机智地唤醒我们无知的心灵,并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精髓。
从那以后,我们同学、朋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习也有了飞跃的进步,这总算不费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先学会如何做人,再谈如何学习。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0
为了响应教育新改革,我校开展了晨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习《弟子规》。作为老师的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弟子规》的全部内容。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每当爸妈教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2
《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弟子规的心得,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600字1
最近,我学习并背诵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书中讲了,作为一个孩子或一个学生要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书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书里面“入则孝”中有这么一段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我觉得,其中我做到过“父母责,须顺承”和“冬则温”这两点。
前几天晚上我在楼下玩,爸爸妈妈也在楼下散步。我擅自做主跑到一个小朋友家里去做调查。恰好这时爸爸妈妈来找我,想让我回家。发现我不见了,心里很着急。他们在院子里大声喊了好久,也不见我人影。直到我做完调查后才回到家。爸爸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之后我想了想,主动认了错。爸爸妈妈见我主动认错了,就没再责备我了。通过这个事情,我不但做到了“父母则,须顺承”,还知道了“出必告,反必面”。
我还记得,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我让爸爸妈妈不要充热水袋,他们感觉很奇怪。那天我特意提早上床帮爸爸妈妈把被窝焐暖。他们一进被窝就觉得很暖和,就问这是怎么会事?当他们知道是我把被窝焐暖后,连声夸奖我呢!我听后心里甜滋滋的。
我发现孝也是很好的,不但别人会更多表扬我们,还会增添我们的美德哦!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3
最近(昨天)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再次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说话做事要尊重别人,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4
阅读弟子规我们会一次次受到感动,使我们感悟最深的,也许就是人间的真谛。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无缓;父母命,行无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为吗?是呀!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往往在吃穿方面挑来拣去,这不正是俗话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在这个时代里,父母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却认为父母不太关心我们,其中父母所付出的是我们一生也报答不了的恩情。传说孟子的母亲为孟子的成长寻找一个好的环境居住,曾三次迁居。这不正是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如果父母叫你去帮他们倒点垃圾或扫点地,你还能说不吗?父母教我们学习,是为了我们的未来,父母责怪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记住错误并改正。读到这些,我们大概都为自己有一个好父母而感到幸福。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良苦用心。
传说大孝子董永,寒窗苦读,父亲病了就砸锅卖铁给年迈患病的父亲买药,最后父亲身亡后没钱安葬,他卖身葬父。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试问我们看到这一幕,谁能不受感动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一代的道路,也少不了坎坷不平,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创造奇迹来造福人民。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文明成果辉煌灿烂,传世经典数不胜数,古老的真谛,丰富的知识,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检验。使不孝子臭名远扬千里,成为世代人们的笑柄。在这里,我提倡大家尊老爱幼,保存中华美德,那精神最大的精神财富。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5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每当读到这里,我就感到惭愧,父母给了我这么多,可我……
时光倒流五年前,我还住在深圳,那几年,爸爸常常因为公务繁忙而不在家,只有我和妈妈在家中,那时我十分贪玩,隔壁刚好在装修房屋,我就十分想去凑热闹,但母亲总是阻挡我,说什么有玻璃,有石头,……一大堆话,当时我一点也听不下去,只是在怨恨妈妈不给我去玩。过后,我偷偷地跑了出去,当时我还没穿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冲进了隔壁家的院子,刚踏进隔壁家的院子,一块大玻璃就刺进了我的脚底,由于太过突然,当时又特别惊慌,便坐在地上“哇哇”的大哭起来,妈妈一听到哭声,脚也还没穿鞋,便冒着随时会被玻璃划伤的危险,把我从隔壁家的.院子送到医院,事后,我对母亲一点感激都没有,想到这个我就十分后悔……
时光再回到一年前,那几天我一直在跟同学踢球,一回家就是遍体鳞伤,有一次踢球,一位同学把球踢得高高的,我起脚去接,由于球飞得过高,我的脚被震伤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得来的切是母亲的一顿骂,那时我就接的妈妈太不关心我了……
夜深人静了,许多人都入梦了,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剧痛惊醒,一看,原来妈妈正在为我揉脚,这时我才明白妈妈是如此关心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真令人悲痛啊,但它令我明白了一种爱那就是----母爱!
珍惜眼前的一切吧!时间总是不等人的啊……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6
我读过《弟子规》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仅精彩,还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使我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时候,我想到以前妈妈叫我帮她晾衣服。我说了声“啊”,等一等,又认真地看电视,妈妈说了好多遍,我才懒洋洋的站起来,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候是我不应该呀!
我又看到了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想到以前我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跟妹妹吵嘴,想到这我的脸一下子就变红了,和妈妈经常说“当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妹妹”,那时候我硬说爸爸和妈妈偏爱妹妹。现在想起来是多么不应该啊!
还有一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我就想起以前有的人说我的'短处,我就觉得他是针对我,我心里就感到生气,然后也针对他,现在想起来真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啊!
总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它处我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7
假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背诵《弟子规》,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体会非常深刻,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
在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细地看;口到,专心地读.仔细想想这句话可真是太有道理了,结合我平时的日常学习去体会这句话确实也是如此,就比如说我在学习电子琴的时候,真的需要用心记谱,用眼睛仔细的看乐谱,手弹的同时又要大声读谱,这样练进步是非常大的。又比如说背单词需要我先看书,反复听磁带,同时大声朗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单词记在心里。
其次,这本书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比如,"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是、贵重,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是说吃饭时不能挑食,这不吃,那不吃,造成营养不良。更不能够爱吃的就暴饮暴食,这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改掉了挑食的坏习惯,爸爸妈妈都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思想道德方面,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我会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它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弟子规"有很多块:"入则孝、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在看完弟子规的时候,在我生活不足的地方改进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长者没坐下吃饭,我们应该等着大人们吃饭。
还有,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动乱,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如果说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我们的学习中着手,而我们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知道吗?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儿童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们很纯洁。如果你恶他就恶,你善,他就善。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8
接触《弟 子规》已经有五年多时间,不过一直都不落实,只是教小孩读,也不去理解里面的内容。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语文水平不高,也没办法给小孩解释太多,
只要教会孩子读,等她长大,她自然会明白里面的道理。其中因为要生第二个小孩,所以没坚持读下去,浪费了很多时间。自20__年10月份左右吧(时间不是很记得)。
我进了明德国学中心这个群,在群里我虽然不常聊天,但我常常会关注群里的信息,有些热心的朋友会发一些有益的网址出来,我都会点来看看。就这么不经意,我进
了传统文化(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网站。在里面我看了几个老师分享的故事,给我人生很大感染和推动。
以前自己是比较任性的。小时候只要妈妈骂一下,我就会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让她着急。结婚后,老公对我很好。每天三餐都是他在煮,买菜的活也是他包。
但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还会经常吵架。感觉老公不能干,老拿他跟别人比。搞得自己也无心教育孩子。现在大女儿也学到我的大噪门,只要妹妹拿她的东西,就会
大叫起来,从来不会让着妹妹。自从看了传统文化视频后,我才感觉到自己错得太离普啦。自己再来对照弟 子规里的话“父母责,须顺承”而我自己不但不顺从地接
受,还偷偷的躲起来。老公对自己这么好,不但不会感恩他,还埋怨他,你说这样的家,有幸福吗?很荣幸的是我现在学习了传统文化,让我现在改变了很多,从以前
每天和老公吵,减少到我现在两个月都不会吵一次。以前一年就只打三四个电话给爸爸妈妈,到现在每个月都会打两个或三个电话回家,让父母安心,现在跟爸妈的感
情也加深了很多。有时忙,我没来得及打电话回家,妈妈就会来电话,问怎么这么久没电话,没事吧!可想而知,父母以前对我们是多么担心呀。
今年回家过年,都给爸妈和公婆带了礼物。之前问他们想要我们带些什么,他们都说不用啦。你现在是有家的人啦,要养小孩,小孩读书都要钱。只要你们都健康
平安回来就好。但是,她们收到我们的礼物时,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开心。举例说:“自从我买了这件衣服给公公,他穿上衣服,感觉很合身。所以他就每天都穿着
这件衣服,不舍得脱下。虽然以前也有买给他,但因为不够用心,买回去的都不是很合身,所以他都没穿。”
我要感谢中国传统文化,是他让我认识到什么是对错,让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我要加倍孝敬父母,让他们放心。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9
本月青年教师读书的范围是经典名篇,因此我学习了弟子规。
在道德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向经典学习。《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地处事,如何分寸有度地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认真感悟,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0
为了响应教育新改革,我校开展了晨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习《弟子规》。作为老师的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弟子规》的全部内容。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1
今天由徐超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课弟 子规,使我渐渐感悟了《弟 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 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 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 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 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等孩子长大一些应让孩子诵读《弟 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 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今后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点。
弟 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我终于知道了我们读《弟 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2
初次接触《弟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如果时光倒退200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帮助更多有缘人。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3
利用暑假,我好好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只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里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4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我觉得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哆嗦了几句,我反而讨厌他们。现在想想那多不应该啊!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母亲的我就应正确引导孩子诵读《弟子规》。让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母亲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所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现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5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平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6
今年暑假,爷爷要我学习《弟子规》。他说这本手册主要讲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许多大人夸奖的好孩子,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存在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可是我呢?房间里乱七八糟,床上一个文具盒,地上一支钢笔,三年级的书和四年级的书被胡乱地堆在一起。墙壁也成了一幅五花八门的“展览图”,这边画个小白兔,那边画只大老虎。我的书案成了我的“调色板”和“算术验算纸”,尽是五颜六色的圈圈和横七竖八的算术式。还有,奶奶经常叫我整理房间,而我却我行我素。比如练毛笔字,我有时忘记盖上墨盒,奶奶说一走进我的房间,就会闻到一股墨汁“香味”。她还从洗衣机里捞出过一件“黑衣”。咦?我怎么会有黑衣服呢?原来是我不小心把毛笔扔到洗衣机里去了。唉,真是粗心大意。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在看书时,如果有同学叫我去玩,我就会一蹦三尺高,把书往身后匆匆一扔就溜出去了。一本新书在我手上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烂渣书”,你看,四年级的数学书被我折腾得“粉身碎骨”,语文书也成了“书a耙”,可我从来不去理会它们。现在想来,我的好好整理一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唉,说到这一点,我很惭愧。我只要一生气,往往会大发雷霆,任凭谁怎么开导,我都不理睬。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只要爸爸的棋子比我的多,我就嘀咕着不想再下。不管爸爸怎么说,我就是不下。最后,当然免不了让爸爸举起“手雷”向我挥来。虽然我不敢再顶撞,但是我还是坚持不肯下。我主要是害怕失败。我现在知道了,这种陛格不好,需要慢慢改掉。
读完《弟子规》,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缺点,也找到了改正缺点的信心,因为“圣与贤,可驯致”!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7
“德行是不可分割的:是则是,非则非,一点都不能含糊。”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而做人要从孝悌来入门——古人深知这样的道理,于是他们传承给我们一些最宝贵的做人经验,而这些都记录在《弟子规》里。《弟子规》这本书出自于孔子的笔下。这本书主要是围绕着“孝心,孝言,孝行”而创作的一本古诗词。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让我先来说说“孝心”吧!孝就是孝敬的意思,心就是我们的爱心,而孝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有一颗孝敬尊重长辈的心。我们时时刻刻要考虑到父母和长辈地感受,想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愉快而迅速地完成我们需要做得事。
“孝言”是说:我们在对长辈、父母、同学、朋友说话时一定要文明用语,这样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认为每天对爸爸妈妈说的四句话是每位同学必须具备的:
1、早上起来对爸爸妈妈说声:“早上好”。
2、到了学校对爸爸妈妈说声:“再见”。
3、回到了家对爸爸妈妈说声:“我回来了”。
4、睡觉前对爸爸妈妈说声:“晚安”。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对爸爸妈妈说了,这样的话爸爸妈妈就会认为你已经长大了,而且会很开心。希望大家可以说好这四句话,让文明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始传播吧!除了“孝心,孝言”还有“孝行”;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孝敬老人,爱护比我们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们。
在长辈们累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捶捶背,或是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弟弟妹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帮助他们。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对“孝心,孝言”“孝行”地理解。孝是无所不适的,社会不能没有孝,生活中更不能没有孝。凡事孝为先,没有孝就什么都做不好。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分一秒做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8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习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习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习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习势在必行。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9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依据儒家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这本书文字浅显,却教给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读了我们矿女工委推荐的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了矿女工委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女职工从理念上、思想上引导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增强自己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做一个举止文雅、言谈得体、会培养孩子的新时代的女职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学精粹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一.出门在外,别忘了给父母报声平安。
《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我最欣赏这里面的“出必告”,就是说,子女出门之前要告知父母去哪里,回来之后,要当面禀告,免得父母担心,挂念。
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从来没离开家的我来到矿上上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过了三个月后,我父母竟然从几百里路远的老家赶到矿上来看我。我很是不安地对父母说:“我在这儿上班挺好的,这么远的路,你们干么非要来啊?”母亲双眼含泪地说:“孩子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知道你来矿上上班的这三个月,我和你爸爸是多挂念你吗?我和你爸爸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怕你不适应,怕你工作不顺利,怕你被别人欺负了,怕你不会照顾自己。”“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担心这些?”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孩子呀!你怎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啊?”母亲不满地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担心。于是我说:“爸,妈,我保证一个月给你们写两封信,这行了吧?”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信都很高兴,回信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他们也不再那么担心我了。再后来,电话和手机普及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们报我平安。
二、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及时请医生,喝药时子女要先尝。一旦病情加重,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几年前,我母亲因患腰椎垫盘托出住院,是父亲和弟弟把母亲送到济南省立医院去治疗。我因为工作忙,只是在中间去看了一趟,留下点钱就匆匆回来上班了。以至于同室的病友说我母亲:“怎么不见你大女儿来照顾你?她不是亲生的吗?”听了母亲转述了这句话,我无地自容,难过极了,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母亲是那么疼爱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三、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面意见。
俗话说,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反面意见,才能改正自己,不然就不会进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意思是说,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正的好朋友反而疏远你。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应该学会宽容,对朋友大度,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家都知道l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对意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讲的就是学习环境及其周围的人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多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通过和他们学习交流,我们可以取其长处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品德也会高尚,孩子也会跟着我们受到良好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文环境,促其成才。而不要整天只知道打牌,打麻将,赌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不好的。
读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读了《弟子规》之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还很粗浅,今后,我还要深入学习这本书,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0
读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这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答应了一声,许久才去,真是不应该啊!
当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固执不听,要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板着脸跟爸爸妈妈大吵大闹。
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弟弟闹别扭。爸爸妈妈让我和弟弟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而我却认为爸妈偏心,常常让他们为我操心。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变得更有礼貌。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1
今年,我们按学校的要求亲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确实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同时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它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我们的家庭,标准着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为了使学习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逐字逐句诵读、理解、背诵。将《弟子规》的行为标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切实从行为习惯上抓好孩子的根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努力使传统道德精华渗透到孩子的心田,让润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典文化和启蒙读物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熏陶气质,从而学会为人处世,懂得尊敬师长。 〈入那么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导。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那么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我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忧还觉得他们很烦。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完毕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于是妈妈急匆匆的又为我去热饭菜……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2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完了《弟子规》,这本书对我很受益。因为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去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同时还告诉我们怎样学习。从这本书我了解到,做一个孝顺的儿女,需要顺应父母,父母说错了,不应该对他们大喊大闹,应与他们心平气和的与他们讲道理。如果长辈非常喜欢你,做到孝顺,不难,但如果某位长辈不喜欢你,而你还对他一如既往的孝顺,那才是真正的贤人呀!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总是和她的婆婆搞不好关系。她便去问医生,怎样才能与婆婆搞好关系。医生告诉她一种需要她自己熬制的药,还告诉她,100天内会不治身亡。妇人很高兴,每天去做,过了几天,婆婆的态度突然对她好了起来。由过了几天。婆婆的态度越来越好。这位妇人又不愿意毒死这慈祥的`婆婆。可已经吃了很长时间。妇人马上去找了医生,医生笑了笑,说她不会死掉,而会继续好好活着。原来,那药,其实是一种点心,婆婆看她每天这么勤勤恳恳的为她做,婆婆觉得应该改变对儿媳的态度。于是她们的关系就此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长辈不喜欢你,你却仍非常孝顺,这是最难得的,也许会改变长辈对你的态度。这是我明白的最重要的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对我印象深刻,就是父母批评你,不管你有没有这个错误都要认真的听着,不能反驳,有这个错误,就改正,如果没有这个错误,那就警示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就是我读《弟子规》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两个道理。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3
近期,根据公司要求,部门组织员工学习了《弟子规》,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了解到这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有着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的。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弟子规让我们学习怎样和他人和谐相处,养成一种尊敬他人的良好习惯。弟子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观,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想,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地道德情操,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发展难题。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要进一步深入反复读诵《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的精髓,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修养,指导工作实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通过反复学习弟子规有关内容,使我深刻体会到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教育的典范。对个人而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弟子规深刻内涵,同时把这些基本道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相信我的工作会有一个新的起色。
总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习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在工作实际中,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弟子规中所阐述的道理,使其成为自己工作实践中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