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优推25篇)
时间如同一位温柔的朋友,教会我们珍惜当下,反思过往,展望未来,是否能更好地与之相处?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
上上周,偶然在简书上看到1篇时间管理的文章,里面分享了一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一看书名,以为又是什么心灵鸡汤类的成功学分享。
直到听完一个书友分享这本书,才知道这是一本“另类的”工具书,是“韭菜理论”李笑来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具有实践作用的书,不仅不鸡汤,甚至有点“丧”。
看完以后你会被现实打击,更会认清现实。然后,如果你有强烈的意愿改变,可以脚踏实地去做,去实践那些方法,而不是沉浸在鸡汤成功学的虚幻里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超人,成为那只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没时间了!“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因为所有的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且,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永远向前,这个最后期限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有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自卑......
自评:
这一段话真是写进了我的心里,最近自己就是这个状态,觉得时间怎么都不够用,每天安排满满,掐着秒表一个一个完成todolist上的事项,完不成就倍感压力,非要熬到晚上甚至半夜,否则就是无穷的焦虑。
看起来很勤奋,但是很少考虑效率和方法这些事。也陷入了绝望、自卑、怀疑、自信的恶心循环里,前一秒还自信满满,后一秒就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卑到极点,倍感折磨。
看了这段话我深知,不能再用这种表面上的勤奋掩盖自己的迷茫和焦虑了。而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他们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评:
真的很羡慕这些人,也很想成为这类人。但是心里有另一个声音在说,这肯定是有钱人,有钱人才有资格从容优雅,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可是,这种状态真的只是有钱人的标配吗?是不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自己处理多重任务的效率,不慌有余地做好每件事,从而做到从容呢。真相是: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就是你的敌人。
自评:
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难怪有人会说这本书重塑了他的时间观。是的,焦虑的缘起就是积累不够,底子薄,越想快弱点暴露的越多,就越是完不成,压力山大,最后造成焦虑。
好比最开始写公众号,前一周真是绞尽脑汁把肚子里的东西都用上了,积累的词汇、句子甚至平时摘录的金句都用光了。再往后写感觉被榨干,没有灵感,没有念头,无从写起。只能主动去找各种文档、视频资料学习,记录,再提炼知识点,用在新的创作中。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慢慢地写了1个多月,通过主动输入再到主动输出,一切正在慢慢往好的轨道上前进。
想起了蔡康永说的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是哦,傻傻的坚持看起来愚蠢,但是在这个什么都求快的时代,也许慢下来,先想后做,才是真正的快呢!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
整本内容围绕心智和时间,在叙述每章节小标题方式上,逻辑不够完整,人到桥头式自由插入其他的一些理念思考,论证部分有些也不是很充分,书的结尾从内容比较就看出,后半部分思考不如前部分完整,成体系。
但如果说收获,就是应该不嫌重复的回顾记录的内容,参考意外的想法。
本书采取点出心智,进而解释心智具体概念,如何开启心智,到如何与时间成为朋友,自然过渡到开拓心智的系列做法,同时提醒读者理解内容中谨防成功学的错误,最后提出生活思考,结束本书。接下来谈谈我的读书笔记,也就是我自己的感受和记录。
全书的第一个记录,“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拗口且难以理解,就算是我在理解后记录下这句话,重头看还是感觉无法对别人说清楚。在生活中,当想做一件事时,往往会出现分心,也就是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明明要喝水,却会在冰箱里看到饮料时,想想要不喝饮料,最后拿了过期的牛奶,还跑去和老妈理论,最后还是回来拿水喝(不确切)。或言之是注意力时常分散,而让它失控的是你的大脑,但这与你原来的想法又不一致,所以作者在这里提出,你的大脑并不是你的,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另一种运用体,“痛并快乐着”,身体受到摧残,感到疼痛,但你控制大脑带来的感受,所以有人能做到,身在监狱,心却仍能自由翱翔。(图灵,最后的了妄想症,但是他认清了那是大脑带来的幻觉,并不是自己真正看到的,成功控制住了大脑,并和大脑生成的幻觉相处成了朋友,生活回归了正常)
制作时间预算,把时间像金钱一样记录,明白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进而思考是否花的有价值,时间比金钱贵重万倍,判断时应该从重要性,和表面显得还是真的重要两方面考虑,以目标性来判断,要选择对目标有用的,即使是无趣。“强迫理性,弃无用而有趣的事,守无趣而有用益于目标之事”。
办事拖拉一章的感悟突然,作者提出要从全面正视任务开始,花时间分析完成需要的技能,进而正视自己技能的熟练度,再对技能分析,预算时间。提出把自己擅长的部分留到后面可能是优势策略。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理解六年前失败的高考的原因,重压之下,忙于完成作业,特别是赶在交作业之前,只做简单的`题,重复性高的基本概念题,以为打牢了基础,但是在思考的深度上,对需花费稍许多时间的题目,却是埋下的地雷,终于在高考成绩上,自己家长老师的预判,与最后的结果出现鸿沟。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维”,经典。
成功学之谬这章节中,从以偏概全,单向成立,逻辑混乱三角度,论述谬之处。算是解决和提醒了之前自己在思考如何看懂成功学中的困惑。提醒点是逻辑学中的充分必要和延伸等概念,真正正确的理念和概念,应该是经得起逻辑的分析的。(这不就是意外的理解吗,所学并不是真正无用,而是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灵感来自于之前的积累与准备)
提到的比较好的做法有:定期找时间把目前无法理解或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观点记录下来,写清疑惑点,理由和想到的实例等。便于日后思考的成熟,理解的透彻。
还有自卑一章节。解决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和感觉中的自己所造成的不同心理感受。四个解决措施:停止嘲弄别人、忘掉自己的优点(尽量漠视,减少优缺点带来的落差,痛苦)、把“优缺点”换成“特点”(文字限制了人的思维,通过语言,影响整个人的状态)、适当的放松自己。这章很棒。
总体阅读后感受就是收获的新观点,能与我的“现存模式内容”发生碰撞,更新升级,很有收获,但还需落实到日后的思考中。文中“”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一章,论述不够充分,想理解,却无法达到。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3
其实,在读完这本一看名字疑似烂大街的时间管理心灵鸡汤文时,我已在阅读过程中写了不少感想感悟。以前很少看这类型的书,大多是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但至少这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值,也反省很多,经常看了一段便需要掩卷沉思一番。有对之前活过的人生的一个简单回顾与总结,有对自身心智的仔细审视,有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展望。
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
我们并不是要去改变时间,而是改变自己,通过管理自己改变自身的时间属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风景你会意想不到。
心智的力量——实践出真知知识科技发达的现在,想要获取知识实在容易。少,不好;多了,也不好。我们需要去甄别知识的可靠性,我们渐渐地更依赖去看别人的经验、请教别人问题,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实践得到答案。如果你有条件去实践得到问题的答案,尽早去行动,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别人的经验永远比不过自己的经历。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心智的力量——改变态度,而不是去抱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最重要的是,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生活中有太多事可以让我们不停地去抱怨,抱怨公司、抱怨上司、抱怨应试教育。有些人说不抱怨不行啊,那还让我怎么去发泄啊。天呐,这么多正面积极的发泄方式你却要偏偏选择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一种,我还能拿什么拯救你?
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意味着需要努力才能拿到通行证,否则就成了拦路虎。如果,避不开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得通行证,与其抱怨不如热爱。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
很多人总是对那些无趣的事(很容易就能发现身边的同学同事对他们自己上的课或是做的工作都提不起多少兴趣,整天抱怨课程本身无聊;讲课的老师水平差;工作没有意义,总是做重复的事。整天哀怨,成熟的人会改变自身的态度来使这些变得有趣。
心智的力量——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反省,也是总结和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有冲劲是必须的,但也要牢记“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目标同一个,实现的道路有许多条,但如果连目标的可行性都没了,这条路怕是会让你迷失方向了。自以为是最可怕,需要不断的质疑自己,质疑自己所学所想所做,往往有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产生,也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心智的力量——计划性我是一个喜欢计划,但执行力不够,拖延症老犯的矛盾体。许多计划最终没有按时完成甚至之后也不会去完成,事后会懊恼一会,然后开始找借口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安心的理由,“这次安排的计划太多了,做不完也没办法”、“期间计划外的事情这么多,怎么完的成啊”、“都忙了一天了,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总结一下——这个计划没完成也没什么大不了,下次一定好好完成。说的严重点,我其实根本就没有重视计划这件事。还是喜欢给自己定计划,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给自己有一个安心放松的理由。
在大学期间喜欢给自己制定周计划表,但往往是322结果(前三天按时完成,并且有热情,之后的`两天开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最后的两天基本不去执行了)。当我发现这个个人规律的时候,放弃了计划,觉得随性更适合我,并自认为计划对我没什么用。当我开始阅读本书,第一次看到“心智的力量”,静下心来反思后,我决定重新拾起计划。
心智的力量——执行力当计划完后,马上去行动,我相信很多人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做出计划之前心里一定想着去好好完成的。但像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理想与懒惰并存的人来说,长期坚持的去执行计划——这件事很难。
有执行力的人不会拖拉,不管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有多长,都能坚持做下来。我欣赏,也希望成为,同时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仔细想想,我为什么经常被其他事打断计划,因为我贪心,我想都做好——不管是计划内的事还是计划外的事,但太多的事实告诉我,要想做好每件事,你得先专心做好一件事。
心智的力量——学习能力人刚出生并不与其他动物有多大区别,而我们之所以在地球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仅相较于其他生物来说),学习能力成就了人类。
学习某样技能,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阶梯状增长。有的时候,你会很长时间没有一点点进展,但在未来的某一刻开始感觉突飞猛进,所谓醍醐灌顶,一通百通,之后则又是一段“平台期”。高手为何总是感到寂寞,因为他们就是孤独着过来的,试问多少人在“平台期”决定半途而废。
学习是自发性的。学生总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拒绝学习,而原因总是千奇百怪甚至无理取闹——他的上课风格不喜欢,他曾经为难过我故意叫我起来回答我不会的问题等等。老师是来帮助你学习的,而不是要求你学习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作为拒绝学习的借口。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这个思想很多人都能接受并在实践,自以为学会了往往带有个人欺骗性。
清楚明了地表述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有的时候,你没能给别人讲清楚,可能是你自己没想明白。更多的时候,被教者的提问,往往会令你发现你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不要吝啬你的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浅,记住,教别人等于自己学,只有学好的人才可能教会别人。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心智的力量——自制力读李笑来先生对时间的理解,越阅读越心惊,我的过去以及未来到底还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明悟——时间从客观上看恒定向前的,从个体上看是可控的,让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大脑控制你。这里的大脑,我个人的理解是被感官支配的低级控制中心。睡懒觉,真的挺舒服的,你的感官带给大脑的愉悦让大脑决定不要起床,继续睡懒觉吧。这样的大脑太容易被感官的舒适达到满足状,往往失去了更深层次更复杂的行为所带来的心灵愉悦。
心智的力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如果不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到大脑的信息,过段时间这些信息就会变得无序,“明明记得但死活说不上来”就是这样的例子。文中多次提到记笔记,而且李笑来先生特别强调使用纸和笔来记,我当时第一个想法是现在电子产品如此发达,记笔记早就搬到各种云笔记等软件上了,多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记,还能有效保存。但之后也确实发现了不足之处。
首先用纸笔记录对我来说可能印象会更深一些,其次用纸笔在记笔记的方式和风格上有更多选择以及个人色彩,而这些对于深度依赖云笔记的我来说体会会深一点,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我记在云笔记上的笔记不会经常去翻阅,也就导致过一段时间偶然翻到自己以前的笔记时,发现以前的笔记太粗糙了,然后懒惰的我就随之而去......
当我意识到这一严重的后果是在写1篇技术文章的时候,记得以前有做过这方面的笔记,当我找出来的时候发现当时记的笔记完全不能用。突然意识到我记笔记的意义变得没有意义了,决定改变(吃一堑长一智啊)。
当我正烦恼我实在太依赖云笔记了,不想转变为纸笔记录的时候,意识到问题更多的是出在自己对笔记的态度上面。记笔记不是记录下就完事,它的作用是经常去翻阅梳理,使脑中的信息有序的排列起来,最终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记笔记需要不断的去完善和扩展,定期的去整理自己的笔记,包括分类,修改理解不全面的观点,添加新的相关知识点等等。慢慢的,你的每1篇笔记都在进化,你能清晰的感觉到他们的成长。这种感觉,非常棒。
最后,谈谈对努力的理解。书中对努力有一段引用: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须要努力。我很认同,努力和奋斗不应该被强调,不应该是被人鼓舞或受到刺激后才去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努力在很多人心中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觉得努力是额外的付出,不努力的时候也是正常的。但其实努力和吃饭睡觉一样,应该被平凡化,甩开“额外的付出”这个包袱,会更愿意去努力。
你需要和时间赛跑、竞争,你更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4
昨天刚刚把这本书读完,现在尽可能的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想。
看这本书算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简直是说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认的行为模式——怎么说的这般绝对,不赞同甚至有些讨厌——其实说的很多还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别、接受。其实这本书看到中间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于有些不愿意碰的甚至有些透着腐烂气息的晦暗创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伤,平静下来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来细想想,很多事情不过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说自负不愿意去正视罢了。
其实非常喜欢书里的一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多数时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即使事独。可是总会在自我质疑的时刻听到“同道”的声音,所以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现实的时候,算是吸收到两个事情:
1、虽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现实的,但是潜意识里速成这个想法其实在很多时候一直支配着我的心理和行为,而接受现实对我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论是从心智还是行为模式上,这不是一时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接受这件事情或者验证这个事情。但是“给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尝试一点一点做到。
2、换个思维,用交换的思维去前进可能在现阶段会更适合我。或许是思维定式,或许是拖延症的.借口,我洗好收集资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搜集过的资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经阅读完毕以后就很难有读完学完的那一天,而对于一直没有搜集到的资料哪怕是没有那么重要的资料会一直耿耿于怀,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实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个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决心改变这个事情。书中确实给了一个好的方法,我也准备慢慢尝试,用行为去改变自己这个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拜托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第三章——管理对我来说应该是对我实际行动最有帮助的一章,对于时间的估算、记录和管理确实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事情,也尝试过书中记录时间的方法,现在也在进行,但是总是会断断续续的,对于时间的记录总会被各种事情打断,是否是大脑在刻意回避这个事情慢慢深究,但是这个记录会持续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干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客观的直视自己会很疼,但是对我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关于时间的感知这方面,在这里给自己立一个约定,从今天开始起,三个月之后再整理记录1篇自己的时间记录感知心得。
后几章都过的很快,与其说学到很多道理不如说认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能够去身体力行的实践这些道理。而我还需要自身行为的很多改变才能体会到开启新视界的妙处。所以还需要更多的体验和积累,后几章的道理对我来说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还有值得提的一点是,作者提到的26岁的顿悟我看到了其实很有同感,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或许顿悟的内容不同,但是顿悟那一瞬的豁然开朗我很明白也很怀念。初中那会儿特别厌学,成绩也算是印证了我的厌学,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时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学习时间快乐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这句话,想明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最初听到这句话我是很难理解的,甚至觉的很荒谬,可是我记在心里。已经不记得当初思考这句话的心路历程,可是我永远记得初二升初三的那个暑假某一天再回想这句话当时那种拨云见日的感觉,那种似狂喜又很平静的感觉一直到现在都铭记在心。后来的成绩也确实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样,我没法分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改变,但是非常希望能够再体验一次这样顿悟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会是一次真的心智转变。潜心积累,静静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这篇文章终于写完了,没有结构可言,但是可以看做我改变的一小步吧,慢慢持续下去,期待一年后不一样的自己。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5
这几天一直在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简直是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一边读一遍慨叹,好,写的真好,只恨自己没有早点读到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强调时间管理的焦点,从来不是时间,而是自我管理。书中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现实问题开始娓娓道来,如何学习,思考,交流,自我管理,积累,最终如何应用,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当你做到了心智成熟,在漫长的人生马拉松中,永不放弃,坚持到底,自我积累,取得成长和进步的时候,你不在是在追赶时间,时间自然而然的成为你的朋友。
读书过程中,我常常感慨,为什么会喜欢这?略加思考下就明白了,因为书中所阐述的很多现实问题及困境,正是我等普通人日常中所面临的问题,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问题,或者发现了无从表达,从未思考,直到作者深入浅出的阐述分析,然后才豁然明朗,原来真的是这样啊。书中讨论了怎样做到心智成熟,如何完成自我积累,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习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已久的吗。喜欢作者深入的思考,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看待问题通透彻底。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我最喜欢的一部分就是第三章——管理。当我们面对一项任务或者多项任务的时候,首先正确的估算任务的时间,然后做出合理的计划。
当我们做好了计划,什么时候开始任务呢?毋庸置疑的是,从现在开始。很多人明明很焦虑,可是却一直拖延,不是拖延着去做事,而是拖延着去开始做事。但是最终期限不是在那里一直等着里,时间只顾自顾自的流逝,到最后是以加速度的方式朝你狂奔而来。因为你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就会感叹时间流逝的太快。有时候,甚至还没开始,就已经晚了。所以及早行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多好就做多好。
开始行动后,我们要直面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面临一项任务的时候,任务可分为困难的部分和简单的部分。快速有效的完成简单的部分,然后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困难的部分,勇于直面困难,不要掩耳盗铃。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起来很努力,很用功,却没有成效的原因。在简单的任务中反复消磨时光,没有勇气面对困难。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考虑三个方面,内容,原因,方法。内容和原因都显而易见,最重要的是方法。拆解每一项任务,落实每个步骤,分配具体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完成任务。
在管理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中,思考任务的串行与并行关系。所谓的串行与并行,即是我们物理课程中,的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有些任务只能串行,比如先烧水,才能泡茶,先洗手在吃饭。而有的'任务可以同时进行,也就是一心二用,必须在执行一些机械性的任务的同时,我们可以进行另外一项或者多项任务,给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你可以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等车的时候看书,在做家务的时候听音乐,在烧水准备泡茶的时候,洗杯子,洗茶壶准备茶叶等等。
当你做任何事情之前,可以尝试把即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大脑里预演一遍或者很多遍。这个世界上,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不断的积累,勤能补拙来弥补,高效的完成任务,在一项领域中取得成就。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万事可提前准备,万事皆要提前准备。很多优秀的演讲家,难道他们一开始就能在讲台上舌灿莲花,取得成功吗,无疑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无数次的演练的。
书中感兴趣的内容很多,学到的东西也很多,以上也只是书中的一个小篇章而已。好的书本值得反复去读,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尽相同。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6
这本书是作者写的博客汇集而成,里面有少部分重叠的内容。如果你刚看完肥皂剧,刚刷完朋友圈,刚无所事事发呆后看这本书,你可能会产生“罪恶感”。
“时间”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说是最公平的东西,每个人一天只能有24小时。你做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是“机会成本”,得到必有失去,失去必然有所得。而“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下人生这盘棋的时候,每一步棋都下在点子上。一生都在反省的曾国藩,小时候睡懒觉被父亲批评后,便决定以后一定要早起,他觉得早起有两个好处:一是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如果早起学习,那他就比别人多几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比别人活得更久;二是早起精神更好,白天做事的效率较高。据说李嘉诚每天都是5点59分准时起床,从来没有拖延过。挺佩服的一位作家大冰,他作曲、唱歌、主持、摄影、开酒吧、画画、旅游、看书、写书,他是如何把时间安排的这么好,而且每一样都做的令人羡慕。都说北上广的人行色匆匆,问他们问题,他们也容易不耐烦。而像成都这样的“悠闲”城市不一样,什么都是缓慢的。从经济学上来讲,北上广的时间成本确实比中西部的时间成本高,所以他们耽误不起。有一天,听一位十几岁的学生说,她的时间不够用,她觉得上课做游戏是浪费时间。我感慨道;这么小的孩子都在思考“时间”,都在感慨时间的流逝。那我们呢,那我们的时间又值多少钱呢?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很多你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想法正在侵蚀你的时间。比如追求方法、寻找运气、自我证明等。大量的实践证明,学校所推行的外语基本学习方式——“听抄”、“听写”,其实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看似没有效率,最后却定会产生质的飞跃。万维钢分析过“学习”,他认为,“学习”要放弃“舒适区”要有针对性、目标性、持续性地练习和及时的反馈。比起用功,方法可以忽略不计,与其追求所谓的方法,不如踏实持续地练习。他还认为“相信运气”是自制力差的人的`表现,对于毫无准备的人来说,根本不存在机会。有时候人为了避免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对比自己厉害的人往往用“运气好”来安慰自己。其实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显得牛的人并不一定真的牛’,‘越是美的人越不知道自己的美’。”这些都告诉我们没必要去证明自己。假如你出色,没必要证明自己,否则反招嫉妒;假如你平庸,更不需要证明自己,否则被人当做小丑。作者提出了“利用时间”的方式就是学习。他认为学习一项技能意味着重生,学一门外语你的世界就会打开一扇窗口,推开窗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同时学习外语同样会像其他知识学习一样,增加脑中灰质细胞的密度,意味着你有“融会贯通”的可能。另外学过的东西会固化在你的思维结构里。例如学过统计学的人一定不会买彩票,因为买彩票会让他认为是在侮辱他的智商。而将毕生投给彩票的人就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概率论”。我们不要想去控制时间,而是控制自己的大脑,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当然时间只与努力的人做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7
你是否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不够满意,想要改变自己改善生活?
或者你是否想让自己的人生,活的更加丰富和从容?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人生有点小理想,小追求,那么我强烈推荐你读一下《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被时间追着走的紧迫感,我不想过单调的生活,不想我的生活被柴米油盐所环绕,我希望自己有些理想,有些追求,我希望自己在终老的时候能对自己说,这辈子,我过得还不算辜负。
无论是在上学时还是工作后,我的想法很多,但却没有一个能够实践下来,坚持到底,取得一定的小成就。
与此同时,我又常常诚惶诚恐,似乎脑中总有一根弦绷着,如果长时间不学习,不读书,心中就会充满了罪恶感。
空闲时间刷微博,看电视,聊微信,这些过后,总是要在内心里谴责自己一番。
直到在今年的四月份开始,阴差阳错的开始了写作,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我才明白,以前的时间真是格外显得浪费和虚度了。
无论是谁,都最终在某一个时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
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确实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对过往的生活感到有些后悔和遗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过去的生活也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那些看过的书,研究过的事物,也慢慢促进了我心智的培养,让我得以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找到自我。
而这本书,也让我学会不再带着罪恶感的去“享受”生活,和谐的与时间共处。
我很幸运在我每天忙碌的生活和坚持写作中读到了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学到了很多关于成功、心智等的一系列促进我思考,开阔眼界的知识。
最最重要的是,当我每天焦虑于时间不够用的时候,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从容的面对时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与时间做朋友。
我不想追赶时间,也不想被时间所追赶,因为无论你怎样对待时间,时间都是一样的,不增也不减。
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人生活的更加充实、有内容、有深度、有生命力。
在我人生终老的时候,对自己说:
嗨,你不曾辜负时光。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8
相信有不少人会像我一样,做事总爱拖拖拉拉,多数情况下这也没有什么坏处;比如把家务推迟几天再做或者做的过程中磨磨蹭蹭个几十分钟;但是在工作上,拖上几个小时或是几天,等到临时抱佛脚时再完成,整个工作的质量就无法保证;有时拖延症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例如那些肥胖者或是患有糖尿病的人虽然不断地告诉自己:“从明天起我将遵循正确的饮食方式”,却也只是嘴上这样说说而从不实践。
拖延症就成了不少朋友们的一个困扰,直到有朋友向我推荐了《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读完以后,很自然的就对号入座了,因为里面说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承认却又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看到的陋习。正因为说出了每个人的心声,很容易让你虚心的去接受他说的建议,比如说对懒惰的根源、对时间的管理还有关于人生职业的规划。
当人们不想或是不愿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找各种借口掩饰,当我们意识到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时候,又会懊悔自己的懒惰,却往往又不付出与实际行动,结果就在不断的重复轮回,这里面可能有缺乏对时间的管理原因。其实真正要管理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是的,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的头脑太过活跃,容易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集中精力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只有专注聚集,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完成手头的事情。而专注力,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扰,是需要我们去管理自己的。
然而专注力和自制力,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获得,也只有依靠惯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训练,我们的.神经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制。实际上,我们可以先给自己确定工作目标(可以是自己不喜欢的或原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再制定计划,但不要难度太大,自己很难做到的,这样会挫伤你的积极性;也不能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这样不利于毅力的锻炼,达到目标完成计划了,如果自己觉得很满意,就自己给自己奖励,不断的磨练,从而开发自己的意志力、自控力等。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9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管理自己的时间,只有当自己的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渐渐领悟一些关于时间的奥秘。李笑来老师这本书正是通过引导心智的成长来进一步管理时间。
假如问我这本书,读后最大的感想是什么。我头一个冒出来的不是如何管理时间而是想起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他们有着不用常人的坚持与耐性,他们不问自己将会干什么?他们也没有过多寻求捷径,他们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迈向目标。他们或许包括众人熟知的俞敏洪、李阳等人。俞敏洪曾告诉过媒体,他那时也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干什么,只是一门心思苦读,后来考上托福,因为没有钱留学。又继续呆在国内,而这时他却萌发了一个好点子,帮助那些想考托福的人培训,而后,他通过非同常人的刻苦努力创造了现在的新东方。我们都曾熟知俞敏洪学习英语的故事,可我们却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刻苦像他一样,所以永远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任何人的成功都绝不是偶然,有人不仅有自己的用心,还有常人无法忍受的繁琐。台湾著名人物李敖,他几乎对某一个话题都能有出自己的独到理解。在一次读者会上,他向读者们分享了他的读书方法。他的读书不但是读,更是把书支离碎片,看到好的东西有用的信息就剪下来放在夹子里,他有几千个夹子,每个夹子都是不同的分类,例如“宗教”,他会再细分到几十个夹子,为了更好寻找到夹子里的内容,每一个他都用英文编了号。他说自己读书通常会买两本书,因为正反两面可能都得剪下来。他说自己每当碰到一方面的题材后,找找相关的.夹子,自己灵感就会涌现。这的确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读书方法,可是假如没有这样的日积月累,李敖先生有怎能妙语连连?
应当认真对待现在的所学,或许现在看起来是那么无用,可未来谁也说不准。李笑来老师在书里一直说明自己现在是多么感谢自己小学学过的计算机编程,大学曾学过的统计学,而刚参加工作的销售这份职业。正是有着这些的无形之间的帮助,他能到现在这么顺利。或许得感慨,现在所抱怨的,所折腾的,在未来总会帮你一把,我们谁都不能预知未来到底是怎么样,好好做好当下,学会积累知识与技能。
积累,积累,年轻人想象的辉煌都是一点一点琐碎凑成的,自己不曾认真努力,那么又怎会有大的进步呢?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0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来所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书的开始就有阅读说明,告诉读者,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作者写到"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不值得读。如果您拿到本书,只是想随便翻翻,那我劝您算了罢,因为那么做没什么意义。"
我个人比较喜欢读有深度的文章和书,需要让人思考的文章能够引起人的深思,继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所以拿到这本书后,就开始逐字逐句的读。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更好的和时间当朋友的方法,这里选取几个和大家分享。
在第三章管理的第五个小点中,作者提到了并行串行的问题,其实指的就是把两个任务并行来做,作者李笑来给出建议是,将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比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且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我认为,这种高效率的时间观念是很多人包括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忽视的好方法。
在第三章管理中,作者还给出了将时间做出预算和记录开销的建议。即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做列表,这样就可以明确一天的任务,继而更好的做出一天的时间分配和规划。在一天结束时,再来记录今天时间的`开销,比如:早上9点到11点,图书馆看书;下午3点到5点,拜访朋友。这样的记录使自己可以明确时间到底用在了哪里,为自己以后更好的管理时间做铺垫。
在第五章思考中,作者给出很多思考的方法,并且对逻辑方法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如:对立论证、相关命题、因果关系等,都是对思维很好的训练。
以上是我在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感觉到有所启发的感触。时间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作为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更应该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很好的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最后用书中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无论是谁,都最终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1
很久没有读过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市场上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书。如果看多了总是要为自己列一个时间清单。但是因为看太多的书,根本不会给自己列一个时间表。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计划者。每次我开始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我都会想很多。
后来,世界变化太快,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意外,最后发现自己的计划总是不知不觉中被打断,所以放弃了很多长远的计划。读了三分之一的作文,不说茅塞顿开,却也有些豁然开朗。
有些是非常实用的,甚至有些是我们不想承认的坏习惯,但我们可以在每个人身上看到。
作者的观点是要我们提高我们的心智水平,当然这里的心智不是指智商。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理起点都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心智水平。
用我们的大脑来控制我们的大脑,惰性是天生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降低我们的惰性。很多人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急于求成,内心浮躁,盲目。
此外,整篇论文都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人们相信,学习一项或一项技能可以为自己打开另一片天空的大门。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往更高的方向而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是他们办不到的。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
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更有效地管理我的时间,因为我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阅读,上网,做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我兴致勃勃地制定了许多计划,然后不到一两个星期就把它们抛在脑后。
不甘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我安慰自己,我应该更好地对待自己。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清晰可见。
在本书中,我认为最值得我们直接实践的是:
一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而是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可以分开吗?
其次是记录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事件-时间”日志,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我在自己的时间里看到这一点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情况都会发生变化,从那以后,我对那段时间有了更多的意识。
关于睡眠、锻炼、准备等最常见的建议。有时候,光说不做,毫无意义,而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而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2
暑假前,有位朋友送我一本书,书名是《把时间当做朋友》。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并没有迫切想要阅读是欲望,我以为不过是讲些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如何在有效运用时间等等。虽然这些也确实是我需要了解的,但对于陈词滥调的讲述我真的是没兴趣,越励志越鸡汤的话,带给我的只会是越来越沉重的自责和不自信,虽然短时间激起了我奋斗的热情,却在执行中变成谴责我自己的工具。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书不看也罢。
还好,我最终还是把这本书打开,开始阅读。没想到,在阅读说明部分它就明确表示“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这不是成功学书籍”,“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这不是讲大道理的书”,“这不是本可以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那这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本书想要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呢?
第一章标题“醒悟”开篇第一节就讲了“孰主孰仆”的问题,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几乎每个人都忽略或是没想到的真相,“你的大脑不是你,你的大脑(属于)你的大脑”。听起来是不是很拗口?它告诉我们,要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要翻身做大脑的主人。只有意识到这个真相,我们才能开启心智,开始对自己的管理。
而何为心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人们通过心智进行或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不断调整,巩固,或否定,重建。这些对一个人的行为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关于学习一项技能对自己是否有用这个问题,被问的人答案大多是不知道。同样是不知道,有些人把他当成了不学习的理由,有些人把它当成了学习的.原因。选择不学习的人,没有机会知道习得新技能的好处,所以会遇到未知的领域就没有动力去探索学习,心智就没有机会得到很好的提升。而选择去学习这项技能的人,一定有机会得到技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好处,尝到甜头的他就形成了经验积累,会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不断得到回报,心智会不断得到提升,上不封顶。
醒悟之后就要勇敢面对现实。在第二章中,书中就为读者详细介绍了现实的残酷。首先,速成绝无可能。由于人们的欲望想要马上得到满足,加上人们的心浮气躁,很多时候,人们都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捷径。但事实是,任何事想要成功,都有它不可跨越的阶段,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事。只有认清这一个现实才能为做好一件事做好铺垫。
其次,交换才是硬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交换的道理。“我要”的欲望,要通过“我有”的资源来交换。而生活的本质往往是你想要什么,它偏偏不给你什么。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它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积累足够多的资源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这样你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交换的就越来容易。但生活中往往出现没有的一个劲儿的要,越要越得不到,越得不到也想要这样的恶性循环。要识别生活中的死循环和恶性循环,及时跳出去。一旦有“我想要什么”的念头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花费一段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这会让自己瞬间转向“脚踏实地”。
然后,就是完美永远不存在。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由种非常不现实又很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因为不懂所以要求离谱的高,因为要求高所以很脆弱,很容易受伤。因为容易受伤,所以他们选择不做。理由却很冠冕堂皇“做不好的事,我不做”。其实,只要做事就会出错,做的越多,出错的可能就越多。只有什么都不做,才不会出错。
另外一个现实是,未知永远存在。而且,未知的永远比已知的大的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在未知中继续前行。还有个现实,现状无法马上改变。越是不满现状,越是急于改变现状,越是难以改变。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现状,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就做好,用什么就用好。不要总觉得苦,要想到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种本事。
承认了以上的所有现实,采取了最优策略,我们就可以与时间做朋友了。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首先判断一件事是否正确最核心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现实。我们已经知道了以上五中现实,只要我们一一对照就可以知道答案。所有愚蠢的行为都是因为逃避现实,否定现实。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3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
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无论是谁,进入自己梦想职业的成本都很高昂。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4
我是一个读书并不多的人,虽然以前也常有读书的渴望与冲动,但是每每拿起一本书时,似乎总被生活中其他认为更为重要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打断。以致于这么多年读的书不少,但记得的不多,或者说读“真正”的好书很少。这是公司奖励的书,放那也是放着,想想读来总会有好处,于是试着闲时打开读一读。这一读完全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这是一本颇有深度的好书,对于我以后的生活或工作都很有启发。
这是1篇关于时间的书籍,或许我认为更是1篇关于生活方式、关于自律、关于人生意义的书籍。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太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我们每个人都在失去,每个人对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是也有了不同的人生。时间,从你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倒计时了,我们做各种规划,从出生到死亡,每件事情事无巨细,读书学习、爬山运动、工作生活,我们希望最大化的利用时间,我们每个人终极一生,都是为了这短暂的人生变得的更光鲜一些。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感到生活就是一团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对现状不满,有自己想要的日子。我们认为自己不够成熟、不够理性、不够知识、不够努力、不够富裕,反正就是不够,于是,奋起直追,要和时间赛跑,恨不得向所有的人都大声宣布,今天起,我要努力了,紧接着,我们制定着各种计划,读书、跑步、爬山锻炼、努力工作等等,我们恨不得把时间规划精确到每分每秒,让全世界都看出自己努力的样子,似乎这样我们就能活出我们想要的日子一样。然而,如果生活真能如规划一样精彩,未来也必将精彩无限,但是太多的`人只是在规划时间,却没有规划人生,或者说没有管理自己。他们习惯性规划,却永远只有三分钟热度,生活完全过成了和规划相反的状态。他们知道努力了才会有收获,锻炼了才会有健康,但希望永远止步于行动,奋斗永远止步于借口,于是,规划了最想要的日子却活出了最不想要的样子,可见,管理时间似乎可行,但管理自己才是最终目的,自律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自律的人往往都有各自精彩的人生。或许一年两年你看不到,但是三年五年你一定会看得到。我们每个人都曾想过,五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从现在开始看书、如果从现在开始爬山锻炼、如果从现在开始努力工作,是不是三五年后的自己可以收益巨大,我们很多人都是期望得到好的结果才付出努力,诸不知这样颠倒了因果顺序,即便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努力以后会有好的结果,当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时候,懦弱的人总能找到退缩的借口。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但是为什么同样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若干年后会显示出巨大的差别呢?是时间不一样多吗?显然不是,是两个人的成长轨迹不一样,或者说是两个人管理自己的能力不一样。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努力与奋斗,就会收获精彩。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多少年前的一次偷懒,往往都会变成你今后人生的坑,每一次偷得懒都要加倍的还回去,这一点在我现今的工作过程中尤为明显,于是,我警告自己,永远不要和时间偷奸耍滑,你偷过懒,老天总会帮你记着。
努力需要一个过程,优秀的人生也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忍得住苦难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给优秀一个缓冲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选择不了起点,因为那是从娘胎里就决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长的轨迹,可以选择努力,可以选择奋斗,可以多读几本书,可以多去外面看看风景,让人生更丰富一点,永远相信未来的日子。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习惯去比较,拿自己的弱势去比较别人的强势,诸如父母、财富、工作和智慧,于是生活充满了不满,妒忌蒙蔽了双眼,甚至于藐视努力的意义,或者学习的意义,而没有想过这是自己不努力的借口,起点就是起点,不努力,你永远在这个你不满意的起点,走一步,好一点。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过,不曾停歇。日子,一天一天的走过,不曾往返。年龄,一年一年的增长,难再年少。未来的每一天,都要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锻炼,用汗水让自己健康;读书,用知识让自己充实;工作,用努力让自己体面。放下自己的偏见,放下自己的懒惰,放下自己借口,与时间做朋友,打造精彩的人生。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5
今天的阳光真好,晒太阳的时候突然想到去图书室借一本书籍来看,想想就惬意,左顾右看的不知道应该拿什么样的书籍去看,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就感觉特别的新奇,一般的书籍都是和时间赛跑;时间竞争;时间管理之类的书籍。可是,把时间当做朋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翻开书籍第一页就写到,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的书籍,作者说这本书里没有安慰,因为这本书不是写给脆弱的人看的-----只有脆弱的人才需要安慰。这句话深深的吸引了我。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收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收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收现实,只有接收现实才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我们无论是谁都会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也终究会因为逝去的时间而后悔不已,发现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可用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时间概念一点都不强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紧不慢的,在公司里在社会上都是需要要求高效的`,所以显得我这个人有些格格不入,其实我也想快,可就是无法找到突破口,让自己真正的快起来。那么怎么克服拖拉,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了:1座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去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2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的熟练程度。3如果自己在某项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需要放下面子去求助于他人,4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5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规定的计划。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但是为什么同样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是因为我们向时间偷了个懒,所以才照就了不一样的人生,因此我们要永远谨记,千万不要和时间偷奸耍滑,虽然看似我们偷了时间,其实我们偷的是自己的人生。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我们每个人无法选择人生的起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成长轨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学会时间管理,从而把自己人生规划的仅仅有序,让自己感受到生活带来的甜蜜及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6
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
原则一: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原则二: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原则三: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这不过是一个选择。是要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是甘愿享受虚假的欢乐,还是用长期的痛苦换取哪怕片刻的真正的幸福?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抵上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沧桑的'正道、体会了磨难,才肯为那“道”付出如此的代价吧?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7
我无意从网上的1篇文章中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心仪之,便果断地在amazon上买下了。10年3月29日的时候收到这本书,那时候在自习,随意看了几页,沉博绝丽。可还是把它给放下了,因为觉得这样的书如果不花个安静的时间细细品味的话,有点懈怠作者了。顺便介绍下作者,作者全名李笑来,父亲是一个教师,而作者本人也在新东方执教3年之久,广受学生好评,后来离开新东方,现为笑来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曾写过《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和《toefl高分作文》,反应良好。
我于4月2日下午正式阅读此书,包括当天晚上,第二天晚上(选修课)以及今天(4月4日)上午,时间不长,收益却良多。
作者的观点是要我们提高我们心智水平,当然这里的心智并不是指智商,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智起点都是固定为0的,只有靠后天有意识地训练才能提高和扩展我们的心智水平。要用我们的大脑来控制我们的大脑。惰性是天生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降低我们的惰性。许多人失败的情况都是由于缺乏耐心所致,急于速成,内心浮躁,看不清事物。并且全文都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一门能力或者技术能够为自己打开通往另一片天空的大门,认为每个人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无为而学,而无不为。
全书开始介绍了心智的力量,并描述了不同心智的人处理事情的巨大差别。然后描述了何谓心智,提出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来控制我们的大脑的观点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推迟满足感来开启我们的心智的方法。接着着重介绍了我们应当如何“与时间做朋友”而不是“敌人”,里面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去学习,包括培养精确的时间感知能力、记录实践开销、制作时间预算、使用各种列表。当然,作者在本章的最后也作出了声明: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即是否应该以及何时使用列表的选择在于个人,过分使用列表可能会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计划的可行性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该计划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长期的计划也并不是谁都可以不经过训练就可以完成的。后面就是开拓我们心智的方法,包括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的介绍(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摆脱经验的局限性,提高自学能力,正确对待老师,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以及耐心培养记忆力。作者也对所谓的“成功学”作了一定程度上的.批判,否定了大多数“成功学”书籍上介绍的“人人都能成功”的观点,认为“成功学”的核心缺陷是它们对成功的定义——相对比较,方法缺陷是个案分析,表明努力是应当的,是无须强调的,不要相信“我是独一无二的”而否定他人提供的一般性的建议,认真审视成功者所说的话,不要依赖运气——如果没有本身的积累,运气就是虚幻的,打造好自己胜过打造人脉。最后便是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悟,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效率是永远达不到100%的,人生偶尔还是需要放松的;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些——不要想一口吞下大象;不要迟到——尽管每个人都迟到过;开源节流;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不要对过去做任何假设,(”要是……就好了!“);自卑就是浪费时间;时间有时并不等于金钱;不要高估了明天。最后的最后,提出了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万事都可以提前准备,直接影响成功的概率的便是提前准备的时间了。由此,结束了整本书的话题。
以上是我看着本书的目录凭着自己的记忆做的记录,可能里面有些自己的思维成分。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没变,控制好自己的时间。
我想我得重新考虑我每天的计划了,以后每天晚上记录当日的时间开销表,早上制作时间预算表,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了,因为我昨天便去商店买好了笔记本。希望我永远都和时间做朋友,并且永远都不要忘记了这个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8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不仅有趣,还很实在,作者李笑来曾在新东方当过老师,现在在做留学的事情。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而人生是可以管理的吗?这大概也是个很诡异的命题。作者提到的“心智”跟《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观念如出一辙,根本上来说,要开始管理时间其实就是向自己的根本心理弱点开炮,挑战那些未知的区域,去面对乃至习惯自己的恐惧。
就我个人来说,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读书、上网、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候兴致勃勃的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最后不得不感叹“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在不甘于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又安慰自己说,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很清晰的展现。同时又清晰的和心智成长的命题练习起来,因而说从阐述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那些讨论时间管理的,往往倾向于在技术层面上打转:如何列表,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授权……
作者对于很多常人思维出现的偏差做了一些分析,是些挺有趣的闪光。比如,“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与“别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的组合;“实际上正确和实际上不正确”与“以为正确和以为不正确”的组合;“真的重要和真的不重要”与“显得重要和显得不重要”的组合;“出色否”与“有无理想”的组合……凡此种种,都在平常的思维里,使用矩阵组合的`方式,把思考前进了一小步,而带来的启发确是巨大的,这恐怕也是作者自己展示的心智力量吧。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书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的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的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过关键是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们要走出一些误区,仍然需要我们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也是一次次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懒惰;然后又在别人发问的时候对别人的懒惰而无语。不过作者传递的态度来说,也不过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狂妄自大。关键在于行动。
此书中,最值得我们直接去实践的,在我看来有:
1、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可是时间能和我们的生活分得开吗?
2、时间花销的记录,以及“事件—时间”日志。这差不多是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项如果加上用在晨间日记当中,可能就更加威力无穷了。在我自己实验的过程中,亦有多次让人惊诧的体会。德鲁克的书中也提到过这个方法,当初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尝试后,惊异的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竟然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而我是一个天天批判电视的人,因为电视如此的破坏着人们的思考,于心智提升并无多大帮助。当我从我的时间开销中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情况就改变了,不管是为自己找的什么理由,从那以后,我就对这一项时间有了更清晰的觉察。当然了,现在我几乎不看电视。
3、关于那些最平常的睡眠、运动还有准备等等的建议。
有时候真理就是“妈妈的唠叨”,光说不做,毫无益处,而有些事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还往往有意外的惊喜。尤其是“用传授给别人来实践”这一真知卓见,正好再次响亮的重申《与神对话》中所说得“你教的正是你所需要学的”。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19
不管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行将就木的老者,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论你急或是不急,它就在那里,不快不慢。要想合理地利用时间,不虚度光阴,必须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
书中强调了一个概念——心智。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而时间管理就是一个“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过程。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而时间也不听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而已。其实,真正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心智是灵魂,是思想,时间管理只是方法,虽然有时我们定了很多计划,但执行力不强。
所以,把工作、生活、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做自己的朋友,与自己的内心无话不谈,时间不是由长度这一维度描述的,还有深度、广度、高度。事实上,没有什么要比发现、培养、呵护、调整自己的心智的力量更重要的事情了,一旦我们的心智出现了问题,我们就会因为错误的理解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而浪费的时间往往不仅无法估量,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和浪费甚至可能根本无从知晓。总之,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做出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其次,书中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词——耐心,学习和工作都是乏味的,艰苦的,路程总是漫长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耐心就是敢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耐心,是成功的核心素质,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相信自己离目标会更近一步。
就我个人而言,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有时候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这些现象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清楚地展现。“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文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地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地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们要克服这些困难,还需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
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而又正确的.反思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尴尬时,最终,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是我们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或有意,或无意。那么,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
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被无穷地放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它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仅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读过《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后,真的是受益匪浅,很多困惑了很久的东西,突然之间感觉开朗了!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0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的由来是源于上一本《MacTalk-人生元编程》中池老师给推荐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养成读书,锻炼,跑步,学习,冥想等自律的习惯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好我们仅有的那一点儿时间,因此这本书被我列我转变过程中必须要拜读的一本。
先来说说初识这本书的感觉:类似于通俗心理学的读物,记录作者在15年的教书生涯中对人性的思考,并通过一些经典心理学家的著作来证实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心智的成熟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本书虽然叫做《把时间当做朋友》但实际上跟时间管理没有半毛钱关系,作者没有写那么多形而上的东西,比如:教你怎么制定时间计划,怎么利用时间高效的实施计划;
常言道“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底层基础就是我们的心智,心智的成熟度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可实施度,进而影响到这件事物的完成度,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了我们的一生,所以本书的宗旨就是通过认识心智,开启心智,开拓心智,磨砺心智,最终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样相辅相成,彼此相互促进,从而成就你的一生。
01、认知心智
作者通过在新东方教书期间的所见所闻并结合自身的一些心得体会,重新定义了心智,即:一个人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处理抽象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不能简单归类为情商,也不能归类为智商,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集合。作者用了大量的例证来说明心智受基因的影响甚微,而受后天的环境影响巨大;
02、开启心智
开启心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也就是自知),在接受一些知识和讯息的时候要有主观辨识能力,在遇到难题和问题的时候要有主观能动性。里面有一个观点我特别的'赞同,作者提到的“别人知道你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当你的行为已经造成别人不满时,你是不知道的,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我的亲身经历:我之前有个同事吃饭特别的慢,每次我们一起吃饭的几个人在吃完饭以后还要等着他在那里慢慢悠悠的细品,这就是他不自知了。当然每个人都可能有灯下黑的地方,不是在这个地方就是在那个地方,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
03、开拓心智
我的理解是自律,在了解到认识心智和开启心智的重要性以后,就要循序渐进加强知识的获取力度,并从中抽取充足的养分供给心智来茁壮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所有人获取知识的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比“体验”更加有效的手段是“试错”,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们在入行初期就被人传授六字真经“动手,动手,动手”,只有在动手的过程中才能体验代码的美感,感受调试bug的快感,这就是程序员入门的箴言。
04、磨砺心智
我的理解是沉住气,如同西天取经一样,当唐僧收服了四个徒儿以后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刻,要经历重重险阻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不断的汲取,汲取,再汲取,磨砺,磨砺,再磨砺。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1
这个寒假期间,品读了《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这是一本不同于其他时间管理类书籍的书,它讲述的是怎么和时间做朋友,不是把握它而是和它做朋友。
虽然只看了一点,但是感触还是有的。比如:“老师,这种方法真的有用吗?”我想这是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也包括我在内。大家把时间的投入当做是一种投资,在没有确定一定有用的前提下,都不会轻易尝试。但是有没有效果只有尝试之后才会有结果不是吗?因为不确定是否有结果,所以就处于观望的状态,不投入精力,那么有用的方法也无用了。相较于方法而言,坚持和努力才是重点。人们都说笨鸟先飞,即使是笨方法,只要你持之以恒也是强过那些只注重技巧方法,而忽略行动的人。
所以,投入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这样的结果。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了解各种学科知识都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有的人也许会说,学那些有什么用,说不定以后都用不上。日后的事,有谁知道,谁也不能为你打包票。但你抓住现在的'时间多学点东西,以后万一要是用到了,那么对你而言意义重大啊!所以,不要用这些根本不要用这些不可预知的事做借口,而是去做,去行动,总会有不同寻常的结果的。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这样的经历不是吗?那各种各样行业的创始人,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难道是已经知道自己干这一行会成功,才选择的吗?他们只是在当时,在自己的兴趣驱动下去做了而已。然后坚持,然后才成功的。
不要抱怨,不要观望,白白让时间流逝。利用起来去做吧!你现在做的,以后会是你强大的后盾。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2
这个暑假,我在图书馆意外发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名字叫《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教我们是如何学会管理时间,合理运用时间,把时间当朋友的方法,以及一些有用的时间小故事。
一开始我觉得这本书很枯燥乏味,根本看不懂,就在我想要停止阅读的时候,一句话突然映入我眼帘,深深的吸引了我: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呢?书上说:“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相反,如果做的.事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他是否现实。”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练字。一开始,我只想快点完成任务,所以急匆匆,胡乱写一通,这样的字当然不好看,字迹潦草,书面邋遢,总是遭到老师批评,罚我重写,往往得不偿失。这大概就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做事,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吧!
知道了这个道理,回到家,我不急不慢重新拿出格子纸,静下心,慢慢的写起字来。一笔一划,一字一字,先临摹,再仿写,这次我没有把它当任务,而是把练字这件事当成朋友,把它当成正确的事,我们一起与时间散步。没想到,越是不在意,时间过得越快,爸爸妈妈看到我改头换面的字迹,都惊叹不已,感叹我像变了一个人。
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消极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认清现实,正确对待,总有一天会成功。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3
读《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报了三门理财课,我学习理财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率,不要傻傻地冲到股票市场里被割韭菜。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后来,因为我自己的收获不小,然后就劝表姐学习理财。她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没钱不需要理财而且我在小城市生活不用那么拼。我发自内心地替她着急,希望她能够通过学习稍稍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
其实,这本书买了一段时间,只是一直被收在柜子里没有打开过。上周才翻出来读,在第四章找到了,很多人拒绝学习的理由。
主要有三点: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就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实时也确实如此,我本人就是因为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及那种收获的喜悦才会鼓励身边的人坚持学习,并且不间断学习。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曾经一度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学校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那会因为自己眼界小、目光不够长远,因为没有坚持学习,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学习产生的收获带来的乐趣。直到大学毕业,直到工作很多年才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可逆的。在知道它的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改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习骑自行车,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无论多少年不骑车,就还是能够上车就走。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把“学习”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管理时间”、“珍惜生命”、“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十几分钟学习而导致其后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连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没有过好。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4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所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书的开始就有阅读说明,告诉读者,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作者写到"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不值得读。如果您拿到本书,只是想随便翻翻,那我劝您算了罢,因为那么做没什么意义。"
我个人比较喜欢读有深度的和书,需要让人思考的能够引起人的深思,继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所以拿到这本书后,就开始逐字逐句的读。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更好的和时间当朋友的方法,这里选取几个和大家分享。
在第三管理的第五个小点中,作者提到了并行串行的问题,其实指的就是把两个任务并行做,作者李笑给出建议是,将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完成。比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且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我认为,这种高效率的时间观念是很多人包括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忽视的好方法。
在第三管理中,作者还给出了将时间做出预算和记录开销的建议。即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做列表,这样就可以明确一天的任务,继而更好的做出一天的时间分配和规划。在一天结束时,再记录今天时间的开销,比如:早上9点到11点,图书馆看书;下午点到点,拜访朋友。这样的记录使自己可以明确时间到底用在了哪里,为自己以后更好的管理时间做铺垫。
在第五思考中,作者给出很多思考的方法,并且对逻辑方法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如:对立论证、相关命题、因果关系等,都是对思维很好的训练。
以上是我在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感觉到有所启发的感触。时间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作为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更应该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很好的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最后用书中一句话结束这篇,"无论是谁,都最终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
把时间当做朋友阅读心得 篇25
花了将近三个下午的时间把《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看完了。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感觉时间流逝的太快,一旦没有完成自己一天的计划,就会处于焦虑的状态中,有自责,更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感觉时间就像沙子一样,越想把握住,从指缝中流走的就越多。想看看大神李笑来是如何对待时间的。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每当我学习的时候,我都会在思考,怎么学才是最有效率的,甚至很多次我都在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是觉得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别人总是事倍功半而我却是事半功倍。在这本书中,写道: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比起学习效率来说,保持一种开阔的学习心态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有很多人是拒绝学习的。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思考。而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学会如何去思考,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从宏观上来看待学习这个问题了。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的,你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自己的选择,去做自己所选的事情,适当地放弃一些。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学习了却没有效果,其实只是积累的不够多而已。就像李笑来说的:人们往往太在意短期利益了,一旦没有看到短期利益就会放弃。要相信积累的力量,积累和复利一样,虽然每天进步一点点,但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效益将是巨大的'。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积累如此重要,越要醒悟越好。书中写道好多有名的人学英语的例子,比如,钟道隆先生,以逆向法著称。据说他从45岁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成为高级翻译。钟道隆先生很坦诚地说: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坚持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不罢休,3年写了一柜子的听着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了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看看他学习英语的方法,自己太汗颜了,就从这个月1号起,开始和朋友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英语,我们还开玩笑说,要是刚开学这样学英语,我们估计英语都可以考600多分了。方法固然重要,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行动。我一直都记得那句话勤奋也是一种天分。
书中还说道人脉,这个我们平时生活中总能听到的词语。好像谁的人脉广就意味着人的能力特别强。其实想想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要是给朋友关系下个定义,我觉得是:有共同价值观,可以最大程度地交换最大利益地一种关系。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互相帮忙,其实就是在互相交换,只是交换的思想大于苹果。这样就可以达到互利的原则。人人都不傻,大家在寻找朋友的时候,都是因为看到了朋友身上的闪光点。书中写道: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李笑来在最后给了两条建议:
1、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2、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们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